第七章生物地理分布动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鸮
自然选择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生存斗争,生存 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种群是生物生存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
比例
3)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 突变:在生物进化理论中,常将基因突变和染
第七章 生物地理分布的动态变化
Chapter 7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living things
第一节、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species):把能够
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 生可育后化的一群生物称为 一个物种。简称“种”。
生殖隔离(reproductive isolation)
多利的诞生后,动物家族中相继诞生了克 隆牛、鼠、猴、猪、猫等。
1998年2月,英国PPL医疗公司克隆出一头 牛犊“杰弗逊”; 2000年莱阳农学院董亚 娟;2002年中科院陈大元;中国农业大学李 宁。
2001年1月美国克隆猴成功,这意味着克隆 人已不存在技术障碍;
1998年7月,日本克隆了小鼠 2001年3月PPL医疗成功地获得了5头克隆猪 2002年3月,美国科学家克隆成功猫;
色体变异统称为~。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有有利的,
也有不利的 。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地理隔离使种群之间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 进行基因交流。
物种形成的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的结果。
Biblioteka Baidu
第二节、物种分布区的变化
分布区是一个物种或种上分类单元在地球表面所占据 的地理区域,在地图上表现为沿分布区边界的一条或 几条封闭曲线或者散布于一定地理范围的点集。
扩大
物种分布区的变化
缩小
1、物种分布区与地方种群的密度及生态位幅度
种群密度:即物种的种群数量 生态位幅度:物种在环境因子梯度中的耐受
性适应范围。
物种的种群密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空间 2、环境: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 3、时间
种群数量
Logistic 曲线
种群数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时间
物种的分布区越大,占领生境越大,生境类型 也越多。
分布区的大小也与物种的扩散能力成正相关
而有些研究表明:有些物种的生态位幅度并不 与它们的分布区大小呈正相关,两者间存在复 杂的关系,远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所能描述。
2、分布区与物种的绝灭、扩张
一个物种的绝灭、扩张过程直接反映在分 布区的变化上。
在地质历史上,巨大的地质活动和气候变 化曾经引起物种分布区的剧烈变化。
克隆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克隆动物出现的 一些诸如早衰等问题也是人们对克隆人心存 疑虑的原因之一。为了阻止克隆人的步伐,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禁止克隆人的法律条例。
如何判断一个生物是不是克隆的?
1、细胞核DNA鉴定 2、线粒体或叶绿体鉴定
遗传的变异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
有发生变化。
基因重组: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
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
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
如:细胞有丝分裂受阻是形成多倍体
2、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地球上五次大的灭绝事件
1、4.38亿年前奥陶纪物种大灭绝,造成50%物种灭绝;气候 变化,海洋生物为主
2、3.6亿年前泥盆纪物种大灭绝,40%物种灭绝;气候变化
3、2.45亿年前二叠纪物种大灭绝,70%以上物种灭绝;气候 变化、火山活动、联合古陆形成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 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 能产生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Geographical isolation)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 的障碍而分为不同的种 群,使得种间不能发生 基因交流的现象 。
二、物种隔离(species isolation)
不同种群的个体,在 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自由交流的现象 。
的内容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 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始材料
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即使 环境没有发生变化,变异也会发生。
环境只是对变异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作用是 定向的,被选择的变异类型总是对环境适应 的,不能适应的类型终将被淘汰。
螽斯
甘薯羽蛾
竹节虫
尺蠖幼虫
小麦 2n=42, n=21
人类 2n=46 n=23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 数目不同
克隆Clone
克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 殖方式,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
在自然界中,很多动植物,如番薯、马铃薯、 玫瑰、柳树等插枝即可繁殖。
但动物却不同。
1938年,德国实验胚胎学家H·施佩曼首先提 出动物克隆的设想:即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 中取出细胞核,将其移植到一个卵子中去, 使其繁殖。
1952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 进行动物克隆实验,未获成功。
1986年英国科学家魏拉德森首次利用细胞核 移植法克隆出一只羊,以后又有人相继克隆 出牛、羊、鼠、兔、猴等。--胚胎细胞作 为供体细胞。
1996年7月5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 等和PPL医疗公司合作用绵羊体细胞克隆成 功多利。
(多利生产的过程)
芬兰多塞特母绵羊
苏格兰黑面母绵羊
1997年2月23日英国《自然》发表《从哺乳类的胚胎 和成年细胞所得出的健康的下一代 》
1998年4月,“多利”当上了妈妈,生下 了一只名叫“邦尼”的小羊。多利前后共自 然生产6胎,1胎夭折,存活5胎。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在1999年克隆出了克隆羊。
三、隔离产生新的物种
1、遗传物质及其变异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因为绝大部 分的遗传物质(DNA)是在染色体上的。
也有少量的D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 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次要载体
水稻 2n=24, n=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