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课堂实录-贲友林(推荐文档)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作者:贲友林沈本领来源:《江苏教育》2008年第06期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对应的思想探索并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课堂实录:一、揭示课题师:请看屏幕(屏幕上显示本课学习的课题),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将一起——找规律。
二、教学例题出示问题教师指名学生读题。
师:你想拿哪两张天文台参观券呢?生:第1张和第2张。
生:第3张、第4张。
生:最后两张。
师:他们这样拿参观券,符合题目要求吗?题目中对于拿券有什么要求?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演示:改变“连号”二字颜色。
师:刚才几位同学在叙述时,把这些参观券编号1、2、3等,这样,交流也就方便多了。
这是很有价值的想法。
屏幕演示:10张参观券上标注1-10,参观券淡化,闪烁出示方框。
用红框框住l、2(如左图)。
师:这样,框住相邻的两个数,也就相当于拿第1张、第2张天文台参观券。
刚才三位同学谈到了三科拿法,还有不同的拿法吗?如果我们继续探讨,那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屏幕出示该问题)评析:“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者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
让数学问题源于生活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想一想怎么拿,可以写一写怎么拿,有多少种拿法;也可借助材料纸上的数,用笔框一框、圈一圈、连一连,试一试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学生思考、探索后汇报。
生1(展示圈划的10个数):1、2;3、4;5、6;7、8;9、10。
有5种全法。
生2:还有4种,是2、3;4、5;6、7;8、9。
一共有9种拿法。
生3:我的想法是:1打头,拿第1、2张;2打头,拿第2、3张;3打头,拿第3、4张;4打头,拿第4、5张……9打头,拿第9、10张。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顺向迁移。 师:小朋友,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梁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你猜猜老师会变出什
么来?(学生猜,老师变魔术) 生 1:草莓。 生 2:苹果。 生 3:草莓。 生 4:苹果。 生 5:草莓。 生 6:苹果。 师:为什么小朋友这么厉害越猜越准呢?(魔术有规律的)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吧!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教学新课,认识规律 (教学例 1) 1、观察思考 师:“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
羊羊布置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我们一起先来看一幅图,你们看,同学们在教室里 开派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规律 排列的呢?
2、同桌讨论。 3、体交流:逐一说图中的规律(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生 1 说:我看到有彩旗,一面红色的、一面黄色的,他们循环出现的。 师:对,你真聪明,接着出示课件作分析。那还有什么发现呢?请仔细观察一下。 生 2:我看到有小花,一朵绿色的、一朵紫色的,他们也是循环出现的。 师:也对,接着出示课件分析, 那还看看谁的眼睛更厉害, 更会找出像这样的图形? 生 3:我看到有灯笼,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他们也是循环出现的。 师:你真厉害,接着出示课件分析,那还看看谁的眼睛更更厉害,更会找出像这样 的图形?
… ... 师:出示课件,先显示小动物:狗、猫、狗、猫、狗
,学生自由讨论,抽
生作答。
生 1:下一只是猫,再下一只是狗。
师: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6、两人小组交流。
7、四人小组交流。
8、请不同的小组派出代表上台汇报结果,并小结什么是规律。 (板书:规律就是连 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才是,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
贲友林五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贲友林五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贲友林五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对应的思想探索并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1、出示问题:提问:你想拿哪两张天文台参观券呢?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10张参观券上标注1~10,参观券淡化,闪烁出示方框,用红框框住1、2。
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学生思考、探索后汇报。
引导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完成板书:拿券/张拿法/种 93、出示问题:如果要拿3张连号的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学生思考,汇报时交流。
课件演示红框向右平移,每移动一次,红框内对应的第一个数闪烁。
引导发现:框在最左边,是第一种拿法,以1打头;平移方框,2、3、4,第2种拿法,以2打头;3、4、5,第3种拿法,以3打头;继续平移……8、9、10,以8打头,有8种拿法。
即:以几打头,就有几种拿法。
红框每平移一次,拿法也就与打头的数——对应。
4、出示问题:如果拿4张连号的参观券呢?探讨:有没有简捷的方法,找到有几种拿法呢?预设:方法1——将红方框从框1、2、3、4直接平移至框7、8、9、10。
打头数是7,一共有7种拿法。
方法2:列式计算。
5、出示问题:如果拿5张、6张券,分别有几种拿法?学生互相交流拿法有几种,各是怎样想的。
教师完成板书:拿券/张拿法/种9 3 8 4 7 5 6 5观察板书,交流: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6、改编问题:将“10张天文台参观券”改为“15张天文台参观券”。
学生思考,解答。
体会:题目在变,规律不变!三、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1、花边覆盖问题2、旅游日期问题3、“购物街”问题教学思考:与其说,我是反思这一节课的形成过程,还不如说,我是注释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找规律”课堂实录_

“找规律”课堂实录_---------------------------------------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寻找规律的方法,并创造出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
教学难点找出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生准备学具小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各lO个、信封一个、包装带一根、项链涂色纸、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师:我们国家有很多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一个节日属于小朋友吗?生:是六一儿童节!师:对了,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高兴吗?(生:高兴!)(2)师:庆祝六一时,有谁喜欢玩游戏节目吗?(全班同学都情绪高涨,高举小手说“我!我!”)师:那好,老师先教你们做一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这样的,看谁学得像,拍的时间长?老师先拍,小朋友们能跟上的就一起来!师示范:拍手2次,拍肩2次。
(学生跟着做)这样重复3次后,师一边说一边故意停下来,“你们能继续拍吗?能不能不停下?”生:能。
(大家的动作越来越整齐有力,很有节奏感)(3)师:好!(教师示意大家停下)小朋友们真棒!都会玩这个游戏了?你们为什么能不停地继续拍?生l:老师刚才先拍手2次,再拍肩2次。
接下来也都这样的。
生2:老师刚才拍的是有规律的……(4)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刚才是先拍手2次,再拍肩2次,接下来也都一样的,有没有出现别的动作?(没有)像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我们就说是有规律的。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1)师: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还布置了漂亮的教室,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师: 1 右边的邻居是 3,猜猜 3 右边的邻居是谁呢?
生: 5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哦,原来这些数字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数字的变化规 律。板书课题。
1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森林里来了很多小动物,小猴子最热情,给大家准备了 一些水果,并分成了一堆一堆的,请你数一数,每一堆橘子有多少个? 生: 3、6、9、12 师: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这一列数有什么规律吗? 生:连续加 3。 师:他用了一个词, “连续”,我们也可以说“依次” ,依次增加 3。
师:小猴还准备了一些桃子,每一堆数量是多少? 生: 11、 9、 7、 5 师:这列数字好像也有一些规律吧? 生:减 2 师:怎样减? 生: 11 减 2 等于 9 师:能不能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说一遍? 生:“依次减少 2” 师:这两列数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都是加 3、减 2 师: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找规律》 (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插嘴、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
排列规律,能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动手操作、 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在发现规律的过 程中感受数学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数字的变化过来。 难点: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 2) 1.“百米赛跑”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有 7 只小熊参加百米赛跑, 可是当比赛正 要开始时,有两只顽皮的小熊走丢了,猜猜是那两只小熊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呢? 2.“捉迷藏” 原来在数字的王国里, 蕴含了这么多的秘密, 它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猜 一猜后面两个数是多少? 师:谁能说一说这一列数的规律?生:依次增加 3 四、巩固练习,拓展知识: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教学重难点: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正方形、圆、三角形每组一份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小鸡小熊小鸡小熊师: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学生猜,出示“小鸡”。
师: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好吃的呢!再次出示:苹果西瓜苹果西瓜师:你猜下一个是什么水果呢?学生猜,出示桔子,下一个呢?出示草莓。
师: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排是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的。
师:噢,原来是这样,用你们的话说,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
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
(板书课题:找规律)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年级小朋友正在准备联欢会呢!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师:这个舞台布置得这么美!你最喜欢什么?生:灯笼!师:老师也挺喜欢的,你能告诉大家灯笼有哪些颜色吗?生:有红色,还有黄色。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生1:是按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说的真不错!你是从哪边看起的?生:左边。
生2:我看出灯笼是按-黄-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看得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从哪边看起的?生:右边。
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漂亮的灯笼按一红一黄顺序或一黄一红的顺序排下去,这都是它们的“规律”。
《找规律》 教学实录

《找规律》教学实录孟家中心小学校裴文润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奖品,要奖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你们想看看老师带了哪些奖品呢?(实物出示)生:猜一猜,林老师拿出来的下一个会是什么?(学生猜,师演示)师: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其他奖品呢!(再次演示课件)你猜下一个是什么奖品呢?(学生猜,师演示)师: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第一排是按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乱放的。
)师:噢,原来是这样,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
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
(板书课题:找规律)老师看看谁最爱动脑、谁发言最积极,就把黑板上的奖品奖给他,你们想吗?师: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年级小朋友正在举行联欢会呢!(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的摆放是怎样的?师: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摆放的,那他们有什么规律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吧!(课件出示彩旗,猜一猜,最后这面彩旗会是什么颜色?)生: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课件演示最后一面彩旗为黄色)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师小结:这组彩旗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有规律地出现(课件以红黄为一组,逐组闪动)师: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的告诉同桌。
生:小组讨论。
生:学生思考交流。
师:巡视。
生: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生:汇报师:引导哪几种颜色为一组?下面是什么?(课件演示)师:小结:小朋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知道了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很活泼,针对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用孩子们十分喜爱的熊大熊二的故事情境贯穿全课,激发他们的兴趣。
另外,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很高兴见到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熟悉的音乐,请听 :师: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段音乐?生:这是熊出没里面的歌。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瞧!你们的好朋友熊大、熊二来了。
(运用视频动画、配音功能播放:嗨!大家好,真想念大家,俺们兄弟俩想邀请上课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到俺们家参加聚会。
)师: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上课时可要认真观察,积极发言哟!师:熊大、熊二正忙准备聚会的舞台,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左边是熊大的设计图,右边是熊二的设计图,你喜欢谁的设计图?生:我喜欢熊二的设计图。
师:那你喜欢谁的设计图?师: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熊二的设计图呢?生1:因为熊二设计的很整齐,熊大设计的很乱。
生2:因为熊二把旗子放在一起,花放在一起,灯笼放在一起。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熊二的设计图,看来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很漂亮。
评析:通过“熊出没”歌曲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熊大、熊二设计的无序和有序的聚会现场布置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有序的图案显得漂亮。
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规律。
师:听了同学们的话,熊大兄弟俩决定用熊二的设计图来布置舞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物品?生1:图中有灯笼、旗子、花。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四课时)课堂实录

《找规律》(第四课时)课堂实录一、复习旧知师:上几节课我们在图形和数字当中找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规律,下面考考大家,这是一串有颜色的珠子,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想想小星星处是什么颜色的圆圈?生:这个珠子是红色的!因为这一串珠子是红蓝、红蓝……这样依次排列的。
师:你的小眼睛真棒!师:那这一串图形呢?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生:我把这一串珠子三个三个分为一组,一个黄色的三角形和两个红色的正方形合起来就是一组。
所以星星后面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
师:你的脑筋真灵活!师:这是一串循环的环形图案,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顺时针看,是黄绿、黄绿……排列的,绿色的后面应该是黄色。
生2:我逆时针看,是绿黄、绿黄……这样排列的,绿色后面是黄色。
师:这两个同学都说的很好,这种排成圆形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去看,都能找到一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从复习简单重复的颜色排列规律,到稍微复杂的循环组,再到可以从两个方向找规律的环形图案,让学生的思维在复习中得到提高。
二、解决问题1、出示书本88页情境图师:你从这幅图里面知道了什么?生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穿起来的。
生2:但掉了( )颗。
生3:问题是:“掉的是哪2颗”2、提问师:你能用所学的找规律的知道帮助小红吗?生1:我看到小红是这样穿珠子的。
她穿珠子是按“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所以我知道她掉了2颗珠子是一颗黄色的,和一颗蓝色的生2:我从左边看,小红应该是掉了一颗蓝的,一颗黄色的。
3、动手操作,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究竟谁的是对的呢?下面每一小组用珠子卡片,动手摆出这串珠子的规律,并把认为要补的两颗珠子也补上,看是否符合小红穿珠子的规律。
4、学生汇报老师把学生结果展示在黑板。
生1:我是在右边接一个黄色珠子,紧接着再加一个蓝色的珠子。
生2:我是在左边接上一个蓝色的珠子,紧接着再加一个黄色的珠子。
五上《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五上《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激趣引入教师组织学生玩记忆力比赛游戏。
男女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写有一个多位数的卡片,男生记的内容是162536496481,女生记的内容是123412341234。
结果女生获胜。
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4,然后重复3次。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女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她们记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评析:通过“记卡片”的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待心理。
比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探究规律1.感知规律教师出示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的图片(盆花、彩灯、彩旗有规律地排列着),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把发现的规律摆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要做到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展示得到:盆花:○●○●……彩灯:●●○●●○……彩旗:●●○○●●○○……【评析:“找规律”这一内容的教学关键在于“找”。
此环节十分重视规律的发现、揭示的过程,让学生在适度的动态和开放的场景中自由地观察、概括和交流,进行着多形式的有效学习。
】2.提出问题师:……根据这个规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如果像这样排下去,第1行的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圆片?生2:第2行的第100个是什么颜色的圆片?生3:第3行的第3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电脑出示:如果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老师这个问题其实是几个问题?生:三个。
师:哪三个?生:第一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第二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第三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评析:改变课本例题编写中盆花、彩旗、灯笼逐一呈现、分别提问的方式,而以“如果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的提问加以统整,不但便于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也给学生预留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思维含量。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1、经受探究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约数学规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觉的规律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进展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技能。
3、使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技能;产生对数学的新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受间隔现象中简约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敏捷运用这一规律。
教具、学具:手帕和夹子,小棒和圆片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今日的课就从做游戏开始,看看哪个小伙伴先发觉游戏规律。
二、新授活动一:晾手帕1、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我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晾上去?2、师再拿出一块手帕请同学晾。
3、刚才晾一块手帕时用了几个夹子,晾两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
4、再拿出两块手帕,现在一共有几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几个夹子?5、假如老师一共有六块手帕,一共需要几个夹子?6、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手帕,它们一共晾了九块手帕,你猜它们一共用了多少夹子呢?活动二:观测挂图1、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究竟用了几个夹子?2、继续观测这幅图,你还发觉哪两个事物间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3、同学观测汇报,师板书。
4、师生小结:两端的事物比中间事物要多一,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少一。
活动三、动手操作1、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你能摆出这种规律吗?2、同学汇报,再次体验规律。
三、巩固练习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测来说一说吗?2、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援助解决,大家看书本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3。
3、看第2题,图中人在干什么,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你觉得什么是“两端事物”,什么是“中间事物”?①独立思索这两个问题,可以借助工具试一试。
《找规律》课堂实录

《找规律》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一休”。
师:小朋友,这是谁呢,你认识吗?生:一休。
师:你能说说对他的了解吗?生:他很会动脑筋。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像一休一样聪明。
二,新授。
师:春天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花儿也来到我们教室了。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红色花朵。
师:你猜猜下一朵是什么颜色呢?生:蓝色。
生:橙色。
生:黄色。
生:黄色。
生:紫师:老师告诉你是蓝色的,并贴在黑板上。
师:那你再来猜猜下一个什么颜色?生:粉色。
生:蓝色。
生:黄色。
生:黄色。
生:紫色。
师:老师告诉你是黄色的,并贴在黑板上。
师:那你再来猜猜下一个什么颜色?生:黄色。
生:蓝色。
生:紫色。
生:红色。
生:红色。
生:粉色。
师:是红色的,并贴在黑板上。
师:那你再来猜猜下一个什么颜色?生:蓝色。
生:蓝色。
生:蓝色。
师:蓝色,为什么越来越统一了。
师:那你再来猜猜下一个什么颜色?生:黄色。
生:黄色。
师:你们为什么猜的统一,发现了什么?生:因为规律是一样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
师:读一读,连续往下读。
师:读得光吗?都在读什么?生:红蓝黄师:你以红蓝黄为一组,给他们分一分?生1上来用竖线分一分(实线)。
生2上来用圆圈分一分。
生3上来用竖线分一分(虚线)。
生4吧一堆堆分开放。
师:这样把规律打乱了。
师:画竖线和圈椅圈,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是三朵花一组。
师: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有几组?师:标上一二三,你发现什么了?生:三组都一模一样。
师:用一个词说一说。
生:相同。
师:重复出现。
师:画竖线比较简单,我建议用画竖线的方法来画一画。
师:我们一组一组地读出来。
生:红蓝黄红蓝黄。
师:那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花?生:红。
师:他们一组一组地重复出现?师:什么是有规律的?生:要好几组规律。
师:是啊,是一组一组地重复出现的。
出示春天的图片。
师:春天结束了是什么呢?生:夏天。
师:夏天结束了是什么呢?生:秋天。
师:秋天结束了是什么呢?生:冬天。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春下秋冬春下秋冬春下秋冬师:你发现了什么呢?生:规律一样的。
《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

《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今天上午,我们在浦口永丰小学听了一节课.这节课是在10月代表南京参加省级赛课荣获一等奖.本来,9点开始的活动.但由于天气原因,大桥严重堵车.陈双九老师和上课教师(江宁上元小学李月胜主任)于10点45才到达.呵呵,雪中听课,别有一番情趣啊!以下是李月胜教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的课堂实录。
课前游戏:石头、剪刀、布。
教师依次出石头、剪刀。
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两幅图。
(一有规律,二无规律)师:动物王国要举行运动会,这是小鹿和小象分别设计的会场布置图。
你同意哪个的设计方案,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鹿的设计方案体现了数学上的一些规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二、找规律:1、小组合作研究:(课件出示)(1)仔细观察,哪些物品的排列有规律?(2)分析比较,这些物品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说规律: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哪些物品排列有规律?(板书:观察比较盆花彩灯彩旗)师: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分析比较。
(1)盆花:学生说一说盆花的规律师: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红花后面依次是什么颜色的花?(2)说一说彩灯的规律(3)说一说彩旗的规律师:它们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一组一组的,而且后面每组都和前面一样,像这样的规律,我们称作依次重复出现。
(板书:依次重复)3、用规律:(1)盆花课件出示:出示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①理解题意②独自尝试,把想的方法写下来③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师:先理解题意,照这样摆下去,就是怎样摆下去?你想的是什么方法?生1:我用的是画的方法。
用三角形代表蓝花,圆表示红花,画到第15盆花是三角形也就是蓝花。
生2:我用算。
15/2=71,是蓝花。
师:在这道算式中15、2、7、1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贲友林《找规律》课堂实录

《找规律》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1.感受、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能联系发现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发现规律的水平,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过程预设:课前准备,打开练习本,拿出一枝笔,准备好的示意老师。
能够上课了吗?1、引出规律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画几个图形,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来画。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
开始: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问:是圆多还是三角形多?继续画。
问:学生再画,好,暂停,前面我说你画,后面我没说你怎么也懂得画什么?说说为什么?(圆和三角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板书:规律)问: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规律吗?(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就这样排列下去)2、间隔排列师:看这组图形,两个圆之间是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之间又隔了一个圆,我们能够说圆和三角形是间隔排列的。
板书:间隔排列)3、一一对应师:同学们继续往下画。
如果我不说停你们就这样一直画下去。
能想个办法来表示吗?生:画个省略号。
师:对,用省略号表示。
师:这省略号的意思,你明白吗?(表示有无数个圆和三角形)师:再补上两个。
圆有多少个,你能数的出来吗?三角形呢?师:圆有多少个不知道,三角形也不知道。
圆和三角形的个数哪个多呢?(一样多)数不出来,你怎么知道一样多呢?(让学生指着图讲,边讲边用粉笔做上记号,让同学们能听懂看懂。
有一个圆就有一个三角形。
)师:用弧线表示。
在数学上我们把圆和三角形铁这种排列叫做“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以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相等的。
老师再画一个圆,现在谁多呢?为什么师:最后一个圆形没有对应的三角形。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形,数一数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你又发现了什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
找规律课堂实录

《找规律》课堂实录师:坐正,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好,准备,开始,停师:好的,比一比,有进步的人请举手。
好的,不错,手放下来,收起来。
好,请坐正。
好,今天这一课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
好的,在开始学习之前呢,我们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想到了吗?生:手师:对不对?生:对师:哎,对了,谜底就是手。
好,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一只手,好,像老师这样,好,仔细观察你的手,想想,一只手有几根手指?生:五根师:每两根手指间有几个空档?生:一个师:一共有几个?生:四个。
师;好的,继续观察,还有什么发现?发现的请举手生:每根手指有三节师:三节,对的,还有吗?生:每根手指的长短都不一样,师:嗯,是的,还有吗?生:每根手指的粗细不一样师:好的,继续观察,还有吗?你说生:每个手指中间的距离也不一样师:中间距离不一样。
生:嗯师:好的,请坐,好的,那老师问,手指的根数和空档的个数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手指一共几根的咧?生:五根师:空档一共多少的咧?生:四个师: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比一比,季嘉豪生:手指的根数比空档的个数要多师:多多少?生:多一师:请坐,手指的个数多一。
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
首先,我们到兔子乐园中来看一看,仔细看图,请你从图上找出像我们刚才手指和空档这样排列的物体。
,生:木桩和篱笆师:还有吗?生:手帕和夹子师:手帕和夹子,还有没有?生:兔子和蘑菇师:兔子和蘑菇,好的,请坐。
好,请同学们观察这里的三行物体的排列,有没有什么发现?请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排的?生:每空一格排的师:每空一格排的,是吗?请坐。
生:一个比一个多师:我没有听懂,生: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一个空档。
夹子和手帕之间都夹了一个空档师:每两个夹子间都夹了一个,是什么?手帕,请坐,还有什么发现?生:每两个兔子间都夹着一个蘑菇师:哦,每两个兔子间都夹着一个蘑菇,好的,请坐,生:蘑菇比兔子少一师:好的,不错,还有没有?生:篱笆和木桩也是中间有空档的,师:中间有空档吗?我怎么看不见的了?木桩和篱笆之间,木桩在这里,篱笆在这里,哪里有空档?生:木头上面不是有一段空的吗?师:他们有没有连接在一起啊?没有?请坐,他们是连接在一起的。
《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

《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找规律》教学实录(获省级赛课一等奖)今天上午,我们在浦口永丰小学听了一节课.这节课是在10月代表南京参加省级赛课荣获一等奖.本来,9点开始的活动.但由于天气缘故,大桥严峻堵车.陈双九老师和上课教师(江宁上元小学李月胜主任)于10点45才到达.呵呵,雪中听课,别有一番乐趣啊!以下是李月胜教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的课堂实录。
课前游戏:石头、剪刀、布。
教师依次出石头、剪刀。
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两幅图。
(一有规律,二无规律)师:动物王国要举行运动会,这是小鹿和小象分别设计的会场布置图。
你同意哪个的设计方案,你是如何想的。
师:小鹿的设计方案表达了数学上的一些规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二、找规律:1、小组合作研究:(课件出示)(1)认真观看,哪些物品的排列有规律?(2)分析比较,这些物品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说规律:师:通过观看,你们发觉哪些物品排列有规律?(板书:观看比较盆花彩灯彩旗)师: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分析比较。
(1)盆花:学生说一说盆花的规律师:按如此的规律排列下去,红花后面依次是什么颜色的花?(2)说一说彩灯的规律(3)说一说彩旗的规律师:它们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点?差不多上一组一组的,而且后面每组都和前面一样,像如此的规律,我们称作依次重复显现。
(板书:依次重复)3、用规律:(1)盆花课件出示:出示盆花,照如此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①明白得题意②独自尝试,把想的方法写下来③同桌交流各自的方法师:先明白得题意,照如此摆下去,确实是如何样摆下去?你想的是什么方法?生1:我用的是画的方法。
用三角形代表蓝花,圆表示红花,画到第1 5盆花是三角形也确实是蓝花。
生2:我用算。
15/2=71,是蓝花。
师:在这道算式中15、2、7、1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找规律》教学实录

《找规律》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让同学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发觉简约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依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同学主动经受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依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同学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同学经受探究和发觉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依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测:老师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后问:想一想下一个老师会画什么图形?〔同学随意猜,答案不确定。
〕接着老师再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问:照这样画下去下一个老师会画什么图形?“一个三角形。
”师:这一次你们为什么都说是三角形?〔排列有规律〕师:是啊,当我们只看见一两个图形时,无法确认下一个是什么图形。
只有像这样重复涌现几次之后才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板书:找规律师:今日我们就来讨论“找规律”。
找到规律后还要用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观测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多媒体展例如1的情景图。
提问:〔1〕认真观测这些物体,你发觉了什么?。
〔给肯定的时间让同学认真观测,想在脑子里〕我发觉这些物体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
〕〔2〕课件出示问题: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每几盆为一组?第一盆都是什么颜色的花?第二盆呢?〔同学自己说,指名同学说,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
〕〔几轮同学说完课件演示把两盆花圈一圈〕〔3〕课件出示问题:彩灯、彩旗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呢?〔同学说完分别用课件演示把3盏彩灯圈一圈、把4面彩旗圈一圈〕〔这里由于有盆花的基础花费的时间要相应少些,但在找彩旗的摆放规律要让同学明白为什么是每4面为一组〕沟通小结:我们大家通过认真观测,发觉这些物体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这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涌现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公开课课堂实录(优秀版)word资料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公开课课堂实录(优秀版)word资料《找规律》教学设计祥案师:小朋友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在我们学校参观,你们有没有向他们问好呀?生:沉默师:现在又老师在我们班听课,我们一起向老师们说声老师好,好吗?生:起立说老师好。
师:嗯,好的。
老师想用鼓掌的方式向来听课的老师表示欢迎,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老师是怎么鼓掌的。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生:听,并学着鼓掌。
师: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怎么鼓掌?请一个学生学一学。
师:你真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有规律的师:他说有规律,我就把“规律”二字写到黑板上,勤快的小手、会学习的同学,请拿出你的小手跟着我一起来写(师板书:规律并带读)师:还请你吧,(刚才说排列有规律的学生)请你接着说,小动物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生:前面拍了两下再拍三下,又拍两下再拍三下的师:注意听,她用到了一个“又”字,前面拍了两下再拍三下,又拍两下再拍三下的是(师故意加强“又”字语调)掌声的排列是有————生:规律的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在“规律”前面板书“找”字)让我们用心的读一下课题好吗?(生读课题)三、讲授新课:师:同学们,上星期五是儿童节,你们玩的开心吗?生:开心师:老师也参加了一个六一联欢会,题目的会场布置的可漂亮了。
你看,他们是用什么布置的会场的呢?生1:小花师:说完整,有——小花,有——接着说生1:有小花、有灯笼、有彩旗师:会场里还有什么呀?生2:小朋友师:他们的排列有规律吗?想办法用你的描述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规律来!这个问题喜欢思考之后举手回答的同学!(生思考)师:你想说说什么的排列规律?生:小花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点出小花)小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生:小花是按照一朵绿、一朵紫,又一朵绿、又一朵紫的规律排列的。
师:这么精明的发现,如能说的更简洁明了就更好了,再试一遍老师相信你会说的更好!(该生不敢说)师:谁愿意来帮帮她/生:小花是按绿紫、绿紫的规律排列的师:和前面同学相比,她的表述更———生:简单师:她舍去了一朵,只说花的———生:颜色师:绿紫、绿紫、绿———生:紫师:(师指左边)从左起,按照这个规律往下排,下一朵花应是什么颜色的?生:绿色师:为什么?生:因为紫色的花后面是绿色的花师:因为小花的排列有规律,绿色后面是紫色,紫色后面是———生:绿色师:所以这朵应是————生:绿色的师:和她想的一样的同学用掌声告诉老师(生作手势)师:除了小花的排列有规律,你还发现了什么的排列有规律?生:彩旗师:(出示彩旗)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生:彩旗师按照红黄、红黄的规律排列的师:他说的怎么样?生:好师:你们同意吗?生:OK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彩旗是按照”预备起生:彩旗是按照红黄、红黄的规律排列的(师指生说)师:按照这个规律往下排,下一面彩旗应是什么颜色的?生:黄色师:再下一面呢?生:红色师:再下一面呢?生:黄色师:除了彩旗、小花的排列有规律,还有什么的排列有规律?生:灯笼师:(课件放大灯笼)灯笼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并说出下一个应师什么颜色的灯笼?生:灯笼是按照紫黄、紫黄的规律排列的师:按照这个规律往下排,下一个应是———生:紫色的师:请用你的掌声告诉我,他是否说的正确?(生鼓掌)师:我们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的排列规律,除了这些还有吗?生:小朋友的排列有规律师:(放大小朋友)小朋友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生:小朋友是按男女、男女的规律排列的师:按照这个规律往下排,下一个应是男生还是女生?生:女生师:再下一个呢?生:男生师:除了按照男女、男女的规律排列,还可以怎样排?生1:女男、女男生2:男男女、男男女师:也就是两男一女生3:两男两女、两男两女师:我们试着按两男一女来站一下!先请两名男生(两名男生上讲台站成一排)再请一名女生(女生上)接着我们应该请————生:两名男生(两名男生上)师:两名男生后面我们应接着请———生:一名女生(女生生)师:接着我们又该请————生:两名男生(两男生上)师:最后还得请————生:一位女生(女生上)师:如果老师要站进去,老师应站在哪里?先想象,老师是男生还是女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课堂实录
执教:贲友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感受、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能联系发现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发现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过程预设:
课前准备,打开练习本,拿出一枝笔,准备好的示意老师。
可以上课了吗?
一创设教学情景,初步感知规律
1、引出规律
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画几个图形,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来画。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
开始: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
问:是圆多还是三角形多?继续画。
问:学生再画,好,暂停,前面我说你画,后面我没说你怎么也懂得
对应”的关系。
所以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相等的。
老师再画一个圆,现在谁多呢?为什么
师:最后一个圆形没有对应的三角形。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形,数一数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你又发现了什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
反过来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一个。
)
小结: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形,我想和十分钟前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原来我们知道它们排列是有规律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样排列的规律叫做间隔排列的规律,而且我们看出圆和三角形是一一对应的。
当看到这张图形的时候,我们知道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一样多的,这样呢?圆的个数比三角形的个数多一个,因为圆没有对应的一个三角形。
二知识迁移,进一步探索规律
1.出示教科书主题图。
师:观察:在这幅图上你能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吗?
生:……
师:前面有同学说过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我们一起来看着图一起读一读,兔子和蘑菇是不是间隔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