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危重病人在疾病转归过程中病情恶化,而临床观察指标不明显,预示病人生命垂危的状态。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紧密观察和积极抢救病人,以争取挽救病人生命为主要目的的医学活动。
危重症监护的分类1。
按患者的临床表现分类:①急性重症监护:以病情发展迅速或病情较重为特点,多见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②亚急性重症监护:以病情发展较缓慢或病情较轻为特点,多见于神经内科的某些疾病; ③慢性重症监护:以病情迁延不愈或病情严重并发症多,而导致临床上有生命危险为特点,常见于内科某些疾病。
2。
按患者监护的方法分类:①非生命体征的监测:用机械、电、光、热等物理因子和化学刺激,如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体位、引流管、吸引器、输液泵等进行的监测。
②生命体征的监测:用人工方法监测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等。
3。
按危重病人的监护对象分类:①病理性危重病人:包括各种各样复杂的病情变化和各种意外情况造成的危重病人; ②生理性危重病人:包括各种急性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可以被认为是病理生理上和临床预后处于不良状态,虽有自身稳定趋向但又具有病情急剧恶化可能的病人。
由于危重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生理改变显著,死亡率高,医务人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抢救,这样才能获得最好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并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及时、准确、快速的抢救,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对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遵循以下两条原则:①严格保证病人的休息与睡眠时间;②维持病人所需的营养及水分供应。
医护人员一般遵循以下几项基本操守来执业?(1)尊敬地称谓每个接触你服侍他们健康安全卫士之前都会告诉我说“您”!。
ICU病人的监护 各系统功能的监测 心血管功能监测
氧合作用指标的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PaO2):轻、中、重度缺氧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氧交换效率的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80~10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96%~100%动脉血氧含量(CTO2):正常值为16~20ml/dl动脉血CO2分压(PaCO2):正常值为35~45mmHg二氧化碳总量(T-CO2):正常值为28~35mmol/L
正常人的脑电图波α波β波θ波δ波在危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脑缺血缺氧的监测昏迷患者的监测
脑电阻经颅多普勒超声地形图脑诱发电位CT、MRT
通过普通心电电极在脑部任意位置采集分析即时的脑电信号,自动分级后再彩色显示屏上显示麻醉/意识深度状态。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主要反映整个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状况近红外线脑氧饱和度仪监测主要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状况
各种大中型手术
休克
脱水、血容量不足
心衰
适应证
大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脉输血、输液
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穿刺至上腔静脉。
也可经右侧腹股沟大隐静脉 插管至下腔静脉。一般认为上腔静脉测压较下腔静脉测压更能准确反映右心房压力,尤其在腹内压增高等情况下。
测压计零刻度对齐右腋中线第4肋间隙
确保导管和测压管道无堵塞、无凝血、无空气
1、收缩压收缩压可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脏器的供血。肾脏的临界关闭压为70mmHg,收缩压低于此值,即发生少尿。正常值为90-120mmHg。
2、舒张压舒张压可维持冠状动脉的灌注。舒张压过低,冠状动脉易缺血。
2017年11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修改了高血压标准,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mmHg,取代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这是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14年来首次重新定义高血压。
危重病患者的集中监护和治疗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危重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严重感染、创伤、中毒、器官功能衰竭等。
危险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环境因素等均可增加患者发生危重 病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危重病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率失常、血压 下降等严重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 合分析,可作出危重病的诊断。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职责与培训
01
02
03
专业的医护团队
组建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 知识的医护团队,包括医 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 。
明确的职责分工
制定详细的医护人员职责 和工作流程,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连续的监护和治 疗。
定期培训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 训课程,提高其对危重病 患者的救治能力和应急处 理能力。
患者转运与接收流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集中监护策略
监护室设置与设备配置
独立的监护区域
设立专门的危重病监护室,与其他病区相对 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先进的监护设备
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心电 图机等设备,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床位设置
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设置不同级别的 护理床位,如重症监护床位、高依赖护理床 位等。
3 问题处理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如 调整康复计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等。
4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每次随访的情况和结果,形成随访报告,为患 者的进一步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06
总结与展望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诊疗工作制度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诊疗工作制度一、患者入住CCU后由主管(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与转送医师交接了解患者情况(护士也对应交接),对正在使用的医疗仪器(临时起搏器、IABP、微泵等)的患者应了解仪器的工作参数。
二、主管(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并行体格检查,向副主诊(主治)医师汇报病情,必要时向主诊医师或科主任通报。
三、副主诊(主治)医师再次询问病史并行体格检查,决定治疗方案。
四、危重患者入住CCU时或住院期间病情有重大变化或出现突发事件,随时向主诊(主任)医师汇报病情,及时组织抢救或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五、住院患者如患有其他系统疾病(消化、神经、内分泌等)时,及时联系相对应的专业科室或医院进行会诊。
六、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诊疗计划,签订知情同意书等医院相关文书,告病危/病重通知并签字。
住院期间如有病情变化随时向家属通报。
七、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及时向主管(住院)医师汇报,主管(住院)医师也应随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
八、日班主管(住院)医师负责白天CCU患者的诊疗工作,每天2-3次查房,并及时、完整、真实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九、夜班一线住院医师接班后巡视CCU患者,记录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随时请示上级医师(二线副主诊/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并记录。
次日交班前再次巡视CCU 患者并记录。
十、副主诊(主治)医师每日2-3次巡视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随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十一、抢救危重患者时副主诊(主治)医师在场指导,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十二、将患者转出至中转监护病房(遥测病房)或普通病房时,向接班医师详细介绍病情及注意事项。
如直接从CCU 出院,向病人及家属做好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宣教工作。
十三、预计将患者转出或出院前与家属联系,告知相关情况。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严重类型。
1. 紧急处理(1)病人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干扰。
(2)持续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流量4~6L/分,病情稳定可改成1~3L/分,逐渐间歇吸氧。
(3)监测: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除颤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4)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给药途径通畅。
(5)镇痛:尽快解除病人疼痛,可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 或皮下注射吗啡5~10mg,必要时1~2小时后再注射1次,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应用,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
2. 再灌注治疗的护理迅速准确执行溶栓疗法,用药前注意出血倾向,溶栓后严密观察再通指标。
3. 病情观察(1)持续观察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2)尽早发现病情变化①心律失常:常见为室性心律失常,以发病24小时内最为多见,密切观察心电图有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次/分),成对出现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次的易损期(R-on-T)等心室颤动的先兆。
②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大汗、烦躁不安、尿量减少(20ml/小时),甚至晕厥,为休克的表现。
③心力衰竭: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发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
4. 药物护理(1)溶栓疗法严格掌握禁忌症、适应症,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2)控制休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补充血容量,控制输液速度。
(3)在梗死发生24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危重症的心血管系统监测
4 2 中 心 静脉 血 氧 饱 和 度 .
中心静 脉血氧饱和度 (et l eosoye aua o , cnr n u xgnstrt n av i
Sv : eO )可反映 全 身氧 利 用 的 程 度 ,其 正 常 值 约 为 0 7 。 .5 Sv : eO 和混合静脉 SO 有一定 的相关性 ,它们所 代表 的趋 a:
势相 同 ,在 临床 上 Sv : eO 更具可操作性。
mm g H ,危重症患者可高 l 3 mH 。股动脉 的收缩压要 0~ 0m g
比 主动 脉 高 ,下 肢 动 脉 的 收 缩 压 比上 肢 高 。而 舒 张 压 所 受
的影 响较小 ,不 同部 位 的舒 张压 比较接 近。仰 卧时 ,从 主 动脉到远心端 的周 围动脉 ,收 缩压依 次升 高 。而舒 张压则 依次降低 。
32 无创 动 脉 血压 监测 . 包 括 手 动 测 压 法 和监 护 仪 自动 间 断 测 压 法 ,后 者 主 要
在 临床上 ,S v : cO 降低 的常见原 因包 括心排血量 减少 、 血红蛋 白氧结合 力降低 、贫血和组 织氧耗 增加 。在 严重感
维普资讯
26 6
新 医学 20 0 8年 4月第 3 9卷第 4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危重症 的心血管 系统监测
中山大学附属 第二 医院急诊科 ( 1 10 周明根 50 2 ) 黄 子通
l 引 言
心 血 管 系 统 监 测 是 危 重 症 患 者 监 测 中重 要 、常 用 的 监 测 内容 。常 用 的监 测 内 容 有 心 电 图 、动 脉 血 压 、 中 心 静 脉 压 、肺 动脉 压 、P WP、心 排 血 量 、心 排 血 指 数 、体 循 环 及 A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策略心内科危重症患者是指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其病情危重且病情变化快。
这类患者的护理风险较高,护理工作需高度重视和精心管理。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之一是心血管系统的失控。
这类患者常常存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等情况,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进行心脏复苏、紧急心电转复等。
呼吸系统的失控也是心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重要风险。
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需要及时给予氧气治疗、药物辅助呼吸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液体平衡的失控也是心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重要问题。
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水潴留或者心脏骤停等情况,需要合理管理液体平衡。
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压、尿量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液体输注量和药物使用。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可能伴随着感染风险的增加。
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操作,这可能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注意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措施,严格控制感染源,保护患者的免疫系统。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在长时间卧床休养时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进行床边体操、深静脉按摩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护理人员也应合理安排患者的翻身和换位,减少长时间固定造成的压力溃疡风险。
对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管理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及时干预,并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措施。
这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失控、呼吸系统的失控、液体平衡的失控、感染风险的增加以及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管理。
只有合理应对这些风险,才能保证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心血管内科】 ppt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 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 指标。正常人的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 内相对稳定,当机体患病时,生命体 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ppt课件
5
病情观察的内容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0f 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 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注:抢救过程中要见机行事,相互之间配合好,保 证抢救工作及时有效进行。
ppt课件
26
危重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27
危重患者的护理
㈠病情的监测 1、中枢神经系统 如意识的判断以及颅内压的监测 2、循环系统 如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3、呼吸系统 如呼吸的频率、节律、痰液的量、性质等的观 察以及血气分析的监测
ppt课件
9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1、建立责任明确的系统组织结构 2、制定抢救方案 3、做好核对核对工作 4、及时、准确做好各项记录 5、安排护士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以病 6、抢救室内抢救器械和药品管理 7、抢救用物的日常维护
例讨论
ppt课件
10
抢救设备的管理
抢救室 急诊室和病区均应设抢救室 抢救床 最好为多功能床
当发现患者表情以及面色异常、双目凝视甚至是 呼之不应,应当立即安置患者于平卧位,判断患 者是否有心跳呼吸。
ppt课件
15
如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 伤口不出血
ppt课件
16
5~10S
抢救车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作者:周娴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得到延长,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却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疾病的急症及危重心血管疾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为抢救和治疗急症及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最得力的医护力量和现代化的监护治疗手段。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病情特殊常无家属陪护,由于患者的心理压力大,监护室里的环境、仪器及各种设备的报警声,以及病人本身疾病的影响常给病人带来紧张、烦躁、孤独、恐惧、抑郁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易影响病人的病情好转,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给予合适的心理护理。
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06例患者进行心理分析,采取对应的心里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所选106例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21例,年龄34——99岁,监护时间一般为2——15天。
2、心理特征分析2.1心理问题所选病例中的中年患者,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多种问题,发病急,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老年人生理上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渐衰退,心理上易产生失落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孤独感,情绪波动较大,易急噪、固执、多疑,甚至对医护人员会产生不信任感。
2.2原因分析(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对环境陌生。
(2)取消家属陪护,身边没有亲人的陪伴,让患者增加孤独感。
(3)病房内配备的各种先进的抢救设备、仪器,以及监护仪的报警声,都会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4)频繁的检查,治疗措施的实施,紧张而忙碌的气氛,患者会产生焦虑。
(5)病室内其他病友的病情恶化或死亡,均会引起病人的恐慌情绪。
3、护理对策3.1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作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除了有熟练及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病人生理及心理变化的能力。
icu专科培训内容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为后续治疗 提供依据。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 体活动等,以及是否有呼吸困难、 胸痛、心悸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危重患者的急救护理
01
02
03
急救技能
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深静脉置管等急救技能 ,能够迅速应对患者的紧 急情况。
05
ICU感染控制与预防
ICU的消毒与隔离措施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 、物体表面及地面消 毒。
医护人员需接受感染 防控培训,掌握正确 的消毒和防护方法。
实施接触隔离,对感 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人 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定期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清洗、消毒, 减少细菌滋生。
急救药物
熟悉常用急救药物的用法 、用量及不良反应,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 用药物。
急救流程
熟悉急救流程,确保在患 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 速启动急救程序,为患者 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 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
沟通技巧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 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 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疼痛管理
关注患者疼痛状况,采取 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减 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 适度。
03
高级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术(CPR)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紧急救治中至关重要的 技能,掌握正确的CPR技术对于抢救 生命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技能,用 于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维持大脑和器官的氧气 供应。在ICU专科培训中,学员需要掌握正确 的CPR技术,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 呼吸等步骤,以确保患者在等待专业救援到来 之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策略心内科危重症患者是指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心脏、心血管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
由于心脏功能的紊乱,这些患者往往伴有高危和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管理。
1. 循环系统风险: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病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中心静脉压和尿量等指标。
护理人员在监测指标的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营养代谢风险: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和治疗影响,常常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调整饮食措施。
3. 呼吸系统风险: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呼吸系统问题。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采取氧疗、呼吸道管理、体位调整等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4. 感染风险: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易于感染。
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等操作规范,保持患者的环境清洁,正确使用抗生素和防感染药物。
5. 神经系统风险: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脑缺血、脑出血等并发症,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常常存在神经系统问题。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神经系统问题,如脑灌注的提高、防止脑水肿等。
1. 建立完善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监测指标、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等,明确护理目标和方法。
2. 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心内科医生、心理医生、营养师等。
护理人员应与相关专业人员保持沟通和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方案。
3. 加强教育和宣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包括疾病的认识、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4. 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十四章
五、呼吸力学监测
呼吸压力监测
气道阻力监测
一、无创监测(noninvasive monitoring)
(一)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
1.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自动间断测压法(NIBP) 自动连续测压法
2.无创心排出量监测
胸腔生物阻抗法(TEB)
多普勒心排出量监测
一、无创监测(noninvasive monitoring)
(二)心电图监测
二、有创监测(invasive monitoring)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
正常值:5~12cmH2O(0.49~1.18kPa) 测压途径: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和股静脉等 临床意义: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容量不足; 测压方法:包括压力测量仪法和简易CVP测压两种方法 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
二、有创监测(invasive monitoring)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
测压途径: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和股静脉等 测压方法:包括压力测量仪法和简易CVP测压两种方法
二、有创监测(invasive monitoring)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
第二节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呼吸运动监测 呼吸容量监测
一、水电解质平衡监测
(二)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2.钾代谢异常
ICU设置与管理
目录
CONTENTS
01 ICU的概述 02 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监护 03 呼吸系统功能的监护
01 ICU的概述
ICU的含义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又称加强监护病房,是以救治危重症病人为 中心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护理组织形式。 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 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
五、ICU的感染管理与控制
1、感染的分类
(一)ICU感染概述
2、常见的病原菌 3、常见的感染部位
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指病人自身带 的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指病人体外的 微生物或病源体,通过不同方 式传入人体引起的感染。
4、感染的主要原因
五、ICU的感染管理与控制
五、ICU的感染管理与控制
1、感染的分类
(一)ICU感染概述
2、常见的病原菌 3、常见的感染部位
4、感染的主要原因
ICU病人常见感染部位依 次是下呼吸道、泌尿道、 血液、消化道和伤口感 染。
五、ICU的感染管理与控制
1、感染的分类
(一)ICU感染概述
2、常见的病原菌 3、常见的感染部位
4、感染的主要原因
ICU的特点
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危重患者。 集中了众多先进监护仪器设备及生命支持系统。 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人力。
一、ICU的分类和模式
01
综合ICU
一、ICU的分类和模式
02
专科ICU
CCU 心内科监护病房 C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RCU 呼吸内科监护病房 NICU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 EICU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3
2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内容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内容
1.生命体征观察: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
2.神经系统观察:包括意识状态、神经反射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神经状态,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呼吸系统观察: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呼吸音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4.心血管系统观察:包括心率、心音、心电图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对于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肝肾功能观察:包括血清肌酐、血肌酐清除率、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碱酯酶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对于判断患者的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1 -。
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支持和监护措施
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支持和监护措施一、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支持措施在医疗领域中,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支持和监护措施是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针对危重病患者,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设备来维持其生命功能,并且及时监测其身体状况以保证安全。
本篇文章将围绕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支持和监护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气道管理与通气支持在遇到呼吸衰竭或气道阻塞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患者正常呼吸。
对于危重病患者,使用气管插管等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此外,连续正压呼吸 (CPAP) 和双水平气道压力支持治疗也是常用的通气支持手段。
2. 循环系统支持心血管系统障碍是导致病情危急的原因之一,在救治过程中对循环系统给予足够关注至关重要。
为了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需要通过药物给予血流动力学支持,如升压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极度危急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体外膜氧合 (ECMO) 等重症生命支持系统。
3. 营养支持危重病患者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或不能进食的情况下,需要接受合适的营养支持来维持基本代谢需求。
根据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口服、胃管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予营养补充。
此外,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进行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4. 急诊输液与药物治疗针对急性疾病或突发情况,危重病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紧急救治。
在此过程中,通过快速输液来纠正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等是首要任务之一。
同时,在较长时间内保证充足并稳定的药物输入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二、危重病患者的监护措施监护是危重病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法忽视的环节。
通过系统、全面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监护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这些数据对于判断病情进展以及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且可以通过电子记录系统实时跟踪。
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病症有哪些?
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病症有哪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内的特殊区域,专门用于治疗危重患者。
在ICU中,医护团队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和监测,以救治那些身患重症疾病的患者。
ICU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重症患者提供了关键的生命支持和治疗,成为了医院中的生命之所托。
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病症有哪些?该如何处理?1.严重感染和炎症反应在ICU中,严重感染和炎症反应较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疾病:败血症: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
当感染扩散至全身时,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影响血管通透性和组织血液供应。
这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出现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干预,败血症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使病情更加恶化。
脓毒症:当败血症进一步发展,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时,就会出现脓毒症。
脓毒症是败血症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脓毒症中,由于血管舒张和心功能不足,血压骤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休克状态,需紧急进行血流支持和强化治疗。
2.呼吸系统疾病在ICU中,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收治对象,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一种由肺部炎症引发的严重呼吸衰竭,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或吸入有害物质后。
炎症损伤肺泡壁,导致肺泡充血渗出,阻碍氧气传递到血液,同时限制二氧化碳的排出。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氧气饱和度降低等症状。
治疗包括氧气疗法和机械通气支持,旨在改善气体交换并减轻肺部炎症。
重症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哮喘发作可能导致气道急剧狭窄,导致呼吸困难。
在重症阶段,患者可能需要高浓度的氧气和支气管扩张剂,有时甚至需要机械通气。
哮喘发作的及时干预对于避免气道紧缩进一步加剧至关重要。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心血管内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肌梗死1、急救要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工作中,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急救人员在接诊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第一时间解除疼痛和抢救生命。
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供氧;其次要及时进行静脉通道建立,补液并联合进行抗凝等治疗;在临床急救中应注意相关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2、急救配合: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协作,配合默契,共同实施相关急救措施。
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要紧密,确保急救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3、临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进行临床护理,包括心电监测、心功能支持和局部心肌再灌注等方面的治疗,同时要注意治疗后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工作。
二、心力衰竭1、急救要点: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另一个常见病症。
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对患者出现的急性呼吸困难、气息急促等症状进行及时评估,然后进行有效的吸氧、呼吸支持及药物治疗等。
2、急救配合:医护人员在急救心力衰竭患者时,要配合紧密,确保医疗措施的连贯性。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的不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临床护理: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
包括心功能评估和支持、充分的营养和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
三、心律失常1、急救要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心律失常也是一个常见的临床情况。
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通过密切的心电监护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2、急救配合:在心律失常的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协调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病情变化,紧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临床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得到系统的临床护理。
I_C_U_及危重症监护
ICU的管理
限制人员的出入 严格更衣,换鞋制度 养成洗手习惯 力求使用可弃制品 重视室内卫生 加强床单位的终末处理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导管方法
ICU的系统监护
呼吸系统监护
常规监护:呼吸频率、节律等 呼吸力学 血气监测
ICU的系统监护
内环境监测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
Hale Waihona Puke ICU的系统监护肾功能监测:尿量、BUN、Cr、尿PH 神经系统:血Rt、DIC指标 消化系统:胃内容物、大便、肝功能的
监测
微生物监测:痰、血、尿、粪及各类导
除颤器、心电图机、临时床边心脏起搏器等
呼吸系统:各种型号的人工呼吸机、简易呼吸
器、纤支镜、气管插管箱、吸痰机
泌尿系统:床边血液透析机
技术装备
诊断仪器
床边X光机、血气分析仪、快速 血糖测定仪等
护理设备
输液泵、电热毯、降温毯、冰帽、 急救车等
ICU的系统监护
循环系统监护
动脉血压监护(有创及无创方法) 心电监护 中心静脉压(CVP)测定 肺毛细血管嵌入压测定(Swan-Ganz
ICU的模式
专科ICU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呼吸监护病房(RCU) 肾脏病监护病房(KCU) 神经病监护病房(NCU) 新生儿监护病房(NCU) 外科ICU 麻醉科ICU
ICU的模式
综合性ICU— 现代医学发展方向
ICU的设置与管理
Ⅰ级ICU:县区级以下医院 Ⅱ级ICU:地市级医院 Ⅲ级ICU:综合医院
管、伤口分泌物及器械的细菌培养监测
ICU病人收治原则
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需要进 行生命支持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基 本功能
1.显示、记录和打印心电图波形和心率数 字。
2.图像冻结功能。 3.数小时的心电图趋势显示和记录。 4.异常心率报警功能。
(三)心电监护导联
➢ 右上: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 左上: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 左下: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四)操作步骤
1.解释说明 2.连接电源 3.选好电极安放位置 4.清洁皮肤 5.安放电极 6.操作时注意患者保暖,监护超过72小时
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重症患者的监护
包医二附院ICU 冯岳
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监护技术
一.心电监护 心脏病变→ 心肌电活动的变化→ 心电图波
形的改变 (一)心电监护的目的 1.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主要目的 2.及时发现心肌损害 ST段、Q波的改变 3.监测电解质紊乱情况 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
电生理,发生心律失常。
多见于心脏手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异常动脉压波形及其临床意义
多见于左心衰竭
异常动脉压波形及其临床意义
心律失常,常见于二联律、房颤
4.监护要点
防止血栓形成:连续或经常肝素冲洗 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防止气栓栓塞 防止感染:无 菌操作 防止局部出血、血肿形成动脉瘤
指由外周静脉插入经上腔或下腔静脉,通过右房、 右室、肺动脉主干和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至肺 小动脉,进行心脏和肺血管压力及心排血量等参 数测定的方法。
适应证
1 .急性心肌梗死、心衰、休克患者血流动 力学监测
2 .心脏手术或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术 中、术后的监测
3 .指导与评价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 血液透析及辅助循环对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治疗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开放式中心静脉压测量法
零点调节:将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与右心房相平行(相当于平
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处,或者用水平仪标定右心房水平在测压 管上的读数,该读数就是零点。
确定管道通畅:①回血好。②液面随呼吸上、下波动。 测压:
①转动三通,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液面在测压管内上升,液面要 高于病人实际的CVP值,同时不能从上端管口流出。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
是指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 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 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不能反映左心功 能。
中心静脉压监测
临床常用穿刺路径: 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适应证
严重创伤、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特殊手术。 需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病人。 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
3.监测指标值及临床意义
(1)血压正常值及其波形 直接测压较间接测压高(5-20mmHg) 桡动脉平均压:80mmHg±10mmHg 小儿:70mmHg
正确的动脉压波形
快速上升
• 收缩期开始
重搏切迹
• 主动脉瓣关闭 • 收缩结束&舒张期开始
舒张末期
• 波形最低点
(2)临床意义
动脉压即血压是最基本的心血管监测 项目。
(一)血压监测
• 无创血压监测 间接血压监测
• 有创血压监测:是最常用的直接测压方 法。 是指在动脉内置管,连续监测收缩 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方法。
适应症
外科危重病人和复杂的大手术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低温和控制性降压术 严重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各类重症休克 心肺复苏后
测压途径
4.区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Swan-Ganz漂浮导管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有创测压导管,导管包括四个通路: 1. 顶端管腔(肺动脉腔,黄色) 2. 近端侧腔(中心静脉腔,蓝色) 3. 气囊腔(红色) 4. 热敏电极
Swan-Ganz漂浮导管
置管和测压
要更换电极位置,避免皮肤损伤。
(五)造成心电监测伪差的因素
1.交流电的干扰 2.肌电干扰 3.线路连接不良 4.电极位置放置不当
(六)监护要点
1.放置电极前,清洁局部皮肤,连好导线, 避免电极脱落。 2.选择最佳监护导联放置部位,通常选 Ⅱ 导联。
3.放置导联电极时,应暴露一定范围的心前 区,不影响做心电图、电除颤。
桡动脉(首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肱动脉
测压方法
1.Allen’s test:
• 同时压迫桡、尺动脉 • 不断抓握动作直至手指发白 • 放开尺动脉 • 肢端色泽在5-7秒恢复
Allen’s test
测压方法
2.测压导管系统内充满稀肝素 3.压力换能器位于心脏平面 4.通大气,调零 5.定时冲洗管道
②调节三通,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测压管内液 面下降,当液面不再降时读数。
③调节三通,关闭测压管,开放输液通路。
3.临床意义及监护要点
CVP的正常值为5~l2cmH2O。 如果CVP< 2~5cmH2O,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
不足。 CVP>15~20cmH2O,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
负荷。 CVP结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在临床麻醉和
ICU中对病人右心功能和血容量变化的评估有很高的参考 价值。
监护要点
调零,保持测压管零点与右心房始终统一 水平
确保导管测压系统内无凝血、空气,导管无 扭曲
测压时确诊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三) 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
4.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 5.只用于监测,不能做诊断用途。
二、血流动力学监护
血流动力学:或称血液动力学,是血液在 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 流量和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 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护:通过有创或无创的手段 对各种压力、波形、心排量、动静脉血气、 氧合等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判断患者循 环功能状态的技术。
反映心排出量、外周血管总阻力、血 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等因 素有关,是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 之一。
指导容量治疗
异常动脉压波形及其临床意义
多见于心脏手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残留动脉 导管未闭
异常动脉压波形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于心脏手术后低排血量、心衰或主动 脉瓣狭窄患者
异常动脉压波形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