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胶改沥青ARHM-20中面层试验段总结
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总结

AC-20沥青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首件总结报告审批审核编制总承包部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一、首件工程概况1.试铺路段:桩号为:K0+640-K1+040右幅,横坡2%,设计宽度11-14m,厚度6cm,。
2.结构类型:6cm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3.施工日期:2021年11月20日12点4.天气情况:多云转晴,25-31℃,西风2级。
在试铺前,项目部按已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施工方案,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原材料的组织进场与检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申报、拌和机的调试、试拌岗位责任的明确、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中面层的自检及报检等方面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并在人员组织、机械设备、原材料检测等方面严格按照总包部公司下发的技术性文件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以确保沥青中面层的施工质量。
通过试验段试铺施工,主要确定并检验了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碾压及施工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以及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工艺与压实程序,明确了碾压时间、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静压与振压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组合等,并确定了沥青中面层松铺系数。
为沥青中面层大面积施工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检测数据和依据。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具体原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见附件。
三、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1、人员组织合理的施工是关系后续施工能否保证质量的关键,施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总体负责,项目总工全面负责现场,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分别设专人盯岗,现场配备人员如下:2、主要施工机械遵照合同要求,结合中面层的施工特点,配备足够数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的机械设备。
表3.1-2现场主要机械设备安排表四、沥青沥青混凝土试拌(一)、拌和机拌和方式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为决定拌和楼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数量、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验证拌和楼生产的沥青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质量可行性,按生产配合比和拟定的试验路段拌和方式进行了沥青混凝土的试拌,对试拌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通过沥青混凝土的试拌,得出以下几项相关数据:拌和机型号:三一重工LB500型产量:46t每次配料:4000kg拌和温度:石料温度180℃;沥青温度160℃拌和时间:45秒其中:干拌时间:5秒;湿拌时间40秒;加料卸料时间:加料顺序:2#→3#→4#→5#→6#→1#→矿粉延时,干拌5秒再入沥青拌和45-50秒,卸料时间5秒。
沥青路面中修试验段施工总结_secret

试验段施工总结为了保证中修工程施工质量,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并为大规模施工提供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我部于xx年4月10日在xx向K1093+238~K1093+812进行了沥青路面中修试验段施工。
通过对此路段的试验施工,使得我部取得了丰富的施工数据,发现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数据。
一、段面的确定我部在xx年4月5日与管理站、驻地办经过对现场典型病害的分析,确定把xx向K1093+238~K1093+812定为沥青路面中修试验段面,结合业主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与驻地办对试验段路面病害的处治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
二、试验段人员组织及机械配置专班领导分工负责人及职责试验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三、施工工艺3.1工作面的处理1、封道:我项目部安全员于4月4日上午,在高速巡警和高速路政的协助下,按国标GB5768-1999对整个试验段进行封道。
2、路面病害调查及段落确定:按照管理站要求,我项目部在铣刨施工前对中修路段的病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xx向K1093+238~K1093+812行车道车辙大于15mm 并伴随横缝、纵缝、翻浆等病害,采取铣刨3层沥青面层并原结构恢复的方案,xx向 K1093+455~K1093+512、K1093+582~K1093+598、超车道车辙大于10mm小于15mm并伴随横缝、纵缝、拥包等病害,采取铣刨上面层并原结构恢复的方案,xx向K1093+734-K1093+744超车道存在严重的沉陷病害,采取铣刨3层沥青面层和上基层,上基层用下面层沥青料恢复,面层原结构恢复的方案。
我部对铣刨路段病害均拍摄了影象资料,存档备查。
3、压浆处治:我部在中修施工前对段落内的裂缝、翻浆、沉陷等病害均进行了压浆专项处理。
4、试验段的铣刨:路面铣刨作业包括:划线、铣刨,铣刨废料运输,刨边角,清扫余渣,铣刨面复查等几道工序。
①、划线:确定段落后,技术人员将铣刨面积用粉(石)笔画出来。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沥青砼中面层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XX工程有限公司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月日编制:审核:沥青中面层试验段工艺试验成果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概况根据总体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2010年3月1日我合同段在K426+000-K426+400(右幅)进行了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施工当天,本合同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各部门负责人、测量人员和试验人员均参加了这次工艺试验,同时还邀请了C段管理部、代表处、技术服务单位和驻地办相关人员前来指导我项目本次沥青中面层试验段的施工。
试验段施工路段设计横坡度为2%~4%。
下承层(下面层)已经施工完毕并报验合格。
沥青中面层设计厚度为6cm,设计宽度为11.32m(中位线)。
沥青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大型运输车进行运输,采用1台ABG8820型摊铺机半幅全宽一次性成型。
现将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如下:二、试验段原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1.沥青本次试验段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碎石碎石采用宁都固村下河石场生产的碎石,碎石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矿粉矿粉采用宁都固村下河石场加工生产的矿粉,该矿粉各项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我部沥青中面层施工的需要。
4.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由技术服务单位及我部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段配合比设计已经得到代表处监理工程师批准。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为:1#(0-3mm):2#(3-6mm):3#(6-11):4#(11-19mm):5#(19-26.5mm):矿粉=28:8:22:27:13:2,油石比为4.4%。
三、中面层施工机械设备为了做好本次沥青中面层试验段的试铺工作,我项目配备了以下机械设备用于本次试验段:1、H4000沥青拌和站 1台2、ABG8820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台3、CC622双钢轮压路机 2台4、XP302胶轮压路机 2台5、XP260胶轮压路机 1台6、DD110钢轮压路机 1台7、ZL50装载机 6台8、25T自卸车 15辆9、洒水车 3辆四、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2.施工工艺沥青中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由H4000型沥青拌和站进行生产,拌和能力为400T/h。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试验段施工依据 (2)二、试验段施工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段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试验段机械设备和人员配备 (3)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4)六、试验段施工过程 (4)七、试验段检测数据 (11)八、试验段结论 (12)九、安全保障措施 (15)十、文明施工 (17)十一、环境保护 (18)十二、试验段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9)十三、结束语 (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我部于2015年1月22中午进行了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的施工。
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达到了试验段的目的,现将试验段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上报,用于指导路面沥青中面层的全面施工。
一、试验段施工依据1、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国家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等;4、《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沥青路面施工指导意见》;5、经审批的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二、试验段施工基本情况试验段施工当日天气晴,微风,气温15℃。
拌和楼正式拌混合料开始时间为10时10分,结束时间为11时55分,共拌料450.74吨,铺筑段落为K6+900~K7+180左幅(长280米,沥青砼中面层设计厚度为6cm)。
摊铺从10时58分开始,13时45分结束,碾压完毕时间14时10分。
三、试验段材料1、道路石油沥青:采用韩国SK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由重庆交通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外委江苏交科院进行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上面层沥青试验段总结

上面层沥青试验段总结.doc上层面沥青试验段总结引言在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上面层沥青施工的质量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段施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一、试验段施工背景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具体项目名称],位于[具体位置],全长[具体长度]公里。
本次试验段选取了[具体长度]作为施工试验。
2. 施工目的通过试验段施工,旨在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优化施工工艺。
二、试验段施工准备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要求,我们设计了[具体施工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安排。
2. 材料准备试验段施工所需的沥青材料、骨料等均经过严格筛选和测试,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3. 施工设备配置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我们配备了[具体设备名称]等先进的施工设备。
4.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试验段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了专业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
三、试验段施工过程1. 施工前的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清理、施工设备的调试、施工材料的准备等。
2.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施工温度、摊铺厚度、压实度等关键指标。
3. 施工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我们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等进行了实时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问题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具体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四、试验段施工成果1. 施工质量评估通过对比试验段施工前后的各项指标,我们评估了施工质量,结果表明[具体评估结果]。
2. 施工效率分析试验段施工的效率达到了[具体效率],与预期目标相比[具体比较]。
3. 施工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方面,我们实现了[具体成本控制结果],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五、试验段施工总结1. 成功经验在试验段施工中,我们积累了[具体经验]等成功经验。
2. 存在问题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施工中予以改进。
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1

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张帅复核:张广瑜审核:郭振亮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机西高速JXZT-1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七日目录1、试验段概况 (2)2、试验段目的 (2)3、试验段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3)3.1 施工人员安排 (3)3.2机械设备组织安排 (4)4、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规范中过程控制质量标准、各阶段温度控制标准 (4)4.1原材料 (4)4.2目标配合比 (4)4.3生产配合比 (5)4.5 各阶段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标准 (5)5、试验段施工组织及主要工序施工工艺 (5)5.1沥青混合料拌和 (5)5.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7)5.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8)5.4混合料碾压 (9)5.5接缝 (10)5.6交通管制 (11)6、试验段主要指标检测数据 (11)6.1 各阶段温度 (11)6.2 后场混合料筛分 (12)6.3 马歇尔试验 (12)6.4 压实度 (13)6.5 渗水试验 (13)6.6、宽度 (14)6.7、松铺、压实厚度及松铺系数(详见附件2) (14)7、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4)8、结论 (15)8.1、松铺系数的确定。
(15)8.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
(15)8.3、混合料各施工环节温度控制范围。
(15)8.4、摊铺速度 (16)8.5、碾压组合 (16)8.6、施工时的日产量及单幅作业长度控制 (16)8.7、人、机组合 (16)8.8、需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工作 (17)8.9、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 (17)8.10、指导意见 (17)9、附件 (18)AC-20C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1、试验段概况我项目部于2015年5月26日在K29+170~K29+370右幅进行了AC-20C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摊铺施工。
施工天气情况:晴,气温:26℃左右。
上午7:10摊铺机就绪,拌合站正式出料时间7:50,现场摊铺机开铺时间8:08,沥青拌合站停站时间9:05,摊铺结束时间:9:55,试验段实际摊铺起讫里程:K29+170~K29+370右幅长度200m;设计沥青路面中面层宽度为11.75m,厚度0.06m,单幅每延米设计用量0.705m3,混合料密度:2.475t/ m3,每延米折合吨数0.705 m3*2.475t/ m3=1.745t/延米,试验段设计用量349吨。
沥青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沥青试验段的实施是为了评估沥青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表现,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经验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沥青试验段的实施过程、结果及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沥青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段概况本次沥青试验段位于XX高速公路KXX+XX至KXX+XX段,全长XX 米。
采用AC-XX型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为XX厘米。
试验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试验过程及结果1. 材料准备与检测在试验段施工前,对沥青、集料等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筛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2. 施工过程试验段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施工工艺参数,如摊铺温度、碾压遍数、压实度等。
同时,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试验结果经过对试验段路面的检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出良好的承载能力。
(2)试验段路面的平整度、摩擦系数等使用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强现场管理,有效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四、经验总结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是确保沥青路面性能的关键。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是提高沥青路面性能的有效途径。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原材料性能,合理调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3. 加强施工工艺参数的控制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工艺参数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霍尔果斯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一、试验路段的起止桩号为K2+010-K2+234,全长224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路面。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通过试验路段的试拌试铺,总结出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时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和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摊铺时的摊铺温度、速度、宽度等;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用于指导以后的面层施工。
三、材料来源90#-A道路石油沥青:克拉玛依石油沥青(5-10)mm碎石:黑山头料场(10-15)mm碎石:黑山头料场四、主要技术指标(1)根据本次试验段的施工,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筛分以及钻芯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其混合料的配合比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水洗砂:矿粉= 26:27:41:6。
(2)油石比为%。
五、机械配备机械配备: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1800-2DH功率2000kw沥青面层摊铺机一台,采用光轮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一台,15T自卸车13辆,水车1辆。
六.施工工艺及组织A: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整形→养护→封闭交通B: 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下面层交验,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放样工作己完成。
(二)施工放样检查和整理基层,对基层进行清扫,将松散矿料及灰尘清扫出路面。
放出中心线,划出导向线。
面层摊铺时,采用平衡梁,控制面层厚度及平整度。
(三)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因本项目工期短,工程量较大,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公司拟为本工程投入XAP-16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一台,并在9月1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并配备了具有多年拌和站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
各种原材料符合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拌合前应将粗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烘干,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严格按生产的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橡胶改性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总结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石改扩建工程第JS4合同段胶改沥青下面层ARHM-20(W)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驻地办审核:____________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石改扩建JS4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七月京石改扩建JS4项目部胶改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过程中工、料、机的投入使用情况 (1)三、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控制过程 (3)1、现场准备工作 (4)2、混合料的拌和 (5)3、混合料的装运 (6)4、混合料的摊铺 (7)5、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的控制方法 (9)6、碾压 (9)7、接缝的处理 (11)8、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1)9、养护 (12)四、试验段质量控制及试验检测情况 (12)1、质量检测标准 (12)2、现场检测情况 (13)(1)温度控制 (13)(2)松铺系数测定 (13)(3)厚度检测 (13)(4)压实度的检测 (14)(5)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试验 (14)(6)平整度的检测 (14)(7)高程的检测 (15)(8)横坡率及宽度检测 (15)(9)取芯 (15)五、试验段施工总结 (15)1、机械组合方式 (16)2、劳动力投入 (17)3、碾压组合方案 (17)4、松铺系数 (18)5、结语 (18)胶改沥青下面层ARHM-20(W)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京石改扩建JS4项目部起点桩号K82+400,终点桩号K97+300,路线全长14.9公里,合同工期36个月。
根据筹建处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本标段实际施工情况,我标段于2014年7月19日10点至18点在K88+230~K88+973段右幅进行中粒式橡胶改性沥青(ARHM-20(W))下面层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施工期间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我部也同步对试验段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取得了完整的试验及检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评定,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规范及合同文件要求,达到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doc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项目背景1.1 项目简介本试验段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施工,验证沥青路面上面层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1.2 试验段位置试验段位于XX市XX区XX路,总长度为500米。
1.3 试验目的验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收集施工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段设计2.1 设计参数沥青类型:SBS改性沥青。
混合料类型:AC-13。
厚度:40mm。
设计寿命:15年。
2.2 施工工艺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无松散材料。
沥青混合料拌合:按照设计比例拌合沥青和骨料。
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均匀摊铺。
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
三、施工过程3.1 施工准备施工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
施工人员:专业施工队伍,共计30人。
施工材料:沥青、骨料、填料等。
3.2 施工步骤基层处理:清理基层,确保无杂物。
沥青混合料拌合:在拌合站按照设计比例拌合沥青和骨料。
运输:将拌合好的混合料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
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控制摊铺速度和厚度。
压实: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压实。
接缝处理:处理好施工缝,确保路面平整。
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路面质量。
3.3 施工监测温度监测:监测沥青混合料温度和施工环境温度。
厚度监测:使用非接触式测量设备监测摊铺厚度。
压实度监测: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
四、试验段性能测试4.1 性能测试项目马歇尔稳定度测试。
流值测试。
车辙试验。
低温弯曲试验。
4.2 测试结果马歇尔稳定度:达到设计要求。
流值:符合规范要求。
车辙试验:表现出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低温弯曲试验:无裂纹,满足低温性能要求。
五、施工问题与解决措施5.1 施工问题问题一:局部压实度不足。
问题二:施工缝处理不当。
5.2 解决措施对于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增加压实遍数,确保压实度达标。
对于施工缝问题,采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确保接缝平整。
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接下来的过程就更有趣了,浑身充满了干劲,大家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机器轰鸣声和工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简直像是一首动感的交响曲。
浇沥青的时候,那股热气腾腾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加入进来,甚至想要和那些机器一起跳舞,哈哈!每一层沥青都像是给路面穿上新衣服,闪亮亮的,真心觉得这条路要变得格外美丽。
事情总是会有些小波折。
偶尔也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说天气突然变脸,来场小雨,把原本的计划打乱。
但我们可不是轻易被打倒的那种人,遇到困难,大家反而更团结。
雨停后,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再次冲上去,把工作重新理顺。
就像老话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小插曲反而让我们的团队更加默契,真是一举两得。
完工后,看到那条崭新的沥青路面,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种成就感,简直就像考试考了个高分,心里美滋滋的。
我们不光是为路面做了个美容,还是为交通安全添了一道保障。
人们开车在这条路上,安全又舒心,就像在自家小院里溜达,谁不喜欢呢?总结报告也好,分享经验也罢,都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了解这项工作。
我们把每一个环节都记录下来,细致入微,真是生动得让人想笑。
看看那些工人的脸,晒得黑黑的,满身的汗水,那就是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就算累得像条狗,大家也总能找到乐子,互相调侃,真是欢声笑语不断。
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毕竟这条路可不是一天建成的,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我们希望能不断优化,追求更高的标准。
希望下次再见到更好的沥青面层,心里头美滋滋的,期待这条路上行驶的每一辆车,都能享受我们的成果,驶向更美好的明天。
毕竟,这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我们用汗水和努力铺就的未来之路啊!。
沥青路面施工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施工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施工的基本情况。
咱这沥青路面施工试验段啊,可真是一段特别的经历呢。
这个试验段的长度大概是[X]米,宽度是[X]米。
施工的那段时间啊,天气还算是比较给面子的,没给我们来太多的捣乱。
施工队伍那可都是一群很努力的小伙伴,大家都干劲十足地想把这个试验段给做好。
在施工之前啊,我们就做了好多准备工作。
比如说各种材料的准备,那沥青可是重中之重啊,我们挑选的沥青那质量必须得杠杠的。
还有那些石料,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就像选美一样,每一块石料都得符合我们的要求。
机械设备呢,也是早早地就调试好了,摊铺机、压路机等等,就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在那里,随时准备上场大干一场。
二、施工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施工开始的时候,那摊铺机缓缓地向前推进,就像一个优雅的舞者在舞台上漫步。
沥青被均匀地铺洒在路面上,那场面还挺壮观的呢。
不过啊,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会出现沥青铺得不太均匀的情况,这时候施工的小伙伴们就赶紧调整摊铺机的速度和供料量,就像在给一个调皮的孩子纠正错误一样。
压路机也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呢。
它在后面紧紧跟着摊铺机,把刚铺好的沥青路面压实。
那轰隆隆的声音,就像在给路面做按摩。
但是压路机的操作也得讲究技巧,压实的遍数、速度还有力度都得把握好。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也走了些弯路,压实的效果不太理想,但是经过大家的不断摸索和调整,后来就越来越好了。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这些在旁边看着的人啊,心里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
不过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地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心里又特别欣慰。
三、施工后的成果与反思。
试验段施工完成之后啊,我们对这个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检测结果还不错呢,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等各项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要求。
这可都是大家辛苦努力的结果啊,就像种瓜得瓜一样,付出了这么多,终于有了好的收获。
但是呢,我们也不能骄傲。
在这个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中面层 试验段总结报告

沧黄高速公路六合同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二〇〇六年八月十六日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为了提高中面层的施工质量,加快中面层的施工进度,六标于2006年8月15日在K52+760-K53+310段(右幅)进行了中面层的施工试验。
确定了施工的机械数量、机械组合,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宽度、确定了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一、参加试验段施工的人员和机械二、原材料1、沥青:中面层使用的沥青为山东淄博齐鲁石化“东海”牌SBS,I-D型改性沥青。
2、碎石碎石由天津蓟县东后峪石料厂生产3、填料填料为河北鹿泉生产的加10%生石灰矿粉四、施工准备1、安全、技术交底试验段开工前,召开了试验段施工专题会议,对安全、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
2、机械对参加施工的所有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中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试验段施工前一天已就位至施工现场。
3、下承层试验段施工前,对下承层标高、厚度进行详细检测。
放样中面层宽度基准线,设置好松铺系数测定点。
4、试验室(1)试验室提前做好目标、生产配比。
用于施工的矿料,选取样品进行了筛分、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密度以及粘附性等试验。
选取沥青进行沥青三大指标、含蜡量、密度等试验。
经检测原材料各项指标均合格,并报监理审批。
(2)最佳油石比为4.1%,依据目标配合比确定拌和楼的进料比例,选取热料仓矿料,进行筛分试验,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及油石比4.0%。
已报监理审批。
(3)本试验段拟定松铺系数:1.20五、试验段施工过程1、7:00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人员对场地进行最后清扫,摊铺机、压路机、水车等设备就位。
2、8:50拌和楼开始拌料生产,拌和时间控制在48-50S(干拌时间不少于5S),沥青加热温度至160-180℃,矿料加热温度190-20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
3、负责测量人员,对宽度、松铺系数测定点标高进行复核。
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 (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 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均按照规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当地碎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式,确定碾压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沿海高速公路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二〇〇七年八月十八日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中面层试验段施工目的:1、确定①用于施工的机械是否适用;②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③拌和时间;④混合料的运输方式;⑤摊铺机的行走速度,摊铺温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⑥混合料的松铺系数⑦碾压设备的类型、数量及最佳组合方式;⑧碾压温度、碾压顺序、速度及遍数;⑨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相互协调配合;⑩接缝方法。
2、验证生产配合比,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检验矿料级配。
3、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中面层标准施工方法,为以后中面层大面积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T5标于2007年8月9日在140+000~K140+550右幅进行了中面层的试验段施工。
试验结果总结:二、参加试验段施工的人员和机械表-1三、中面层试验段施工过程1、14:30,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人员对场地进行最后清扫,摊铺机、压路机、水车等设备就位。
2、14:40,测量人员对宽度、松铺系数测定点标高进行复核。
3、14:50,沥青加热温度165℃左右,矿料加热温度185℃左右。
4、15:10,拌和楼开始拌料生产,拌和时间控制在48-50S(干拌时间不少于5S),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0℃。
5、16:25,第一车料出厂,质检员目测混合料无花白料、结团和离析现象,出厂温度178℃,专人负责对料车用蓬布进行覆盖,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污染环境、温度散失。
6、16:10,开始预热摊铺机熨平板,35分钟后熨平板温度为110℃左右。
按拟定的1.18的松铺系数,用7.1cm木板垫好,调试平衡梁。
7、16:45,第一车料运至施工现场,现场检测其温度为174℃。
专人指挥料车倒车在摊铺机前等侯。
8、17:05,每台摊铺前已有5辆积压料车,专人指挥最后到现场的料车倒车至摊铺机前卸料(料车分两次起斗,第一次起斗要达到一定高度,使混合料分层下卸。
第二次卸完混合料。
沥青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经过我部的精心组织,我项目部于2015年6月3日进行了沥青上面层试验段的摊铺工作,试验段落选在段,长150米,并于当日完成。
施工中采用4000型沥青拌和机集中场拌,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进行运输,采用两台ABG-423摊铺机作为摊铺机械,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相结合的碾压方式。
我们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施工图纸及合同条款的规定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我部同步对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试验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设计、合同文件要求,取得了指导沥青下面层施工的技术参数和施工经验,试验段圆满成功。
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段目的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
2、确定铺筑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4、确定一次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尽量缩短从拌和到碾压结束时间。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等。
二、试验段施工概况本试验段工程起点桩号,终点桩号为,路线全长150m。
路面结构方案主线路面结构:下挖主线路面结构: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下面层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透层及封层基层 1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6cm水泥稳定风化砂路面总厚度 57cm三、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路线复测正确,水准点加密,并得到现场监理确认批复,基层已验收,施工测量及检测设备均满足施工要求,并经过省公路工程专用仪器设备检定站的仪器标定,并与现场监理一起确认。
各种原材料检测已完成,并得到监理处批准。
1、施工放样①试验段开工前,我项目部分成两组测量队伍对本项目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上述测量结果已经检查批准,可以使用。
AM-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S211望江开发区至大轮码头段路面工程(U1-P1-S5)(AM-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安徽路达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S211望江开发区至大轮码头段路面工程项目部S211望江开发区至大轮码头段路面工程施工人员状况表报—02安徽路达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AM-20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本项目于2012年03月24日在K0+300-K0+500段左幅进行AM-20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从现场检测结果看,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现将试验段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施工资源配置1、机械设备配置本试验段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机械设备配置表表12、试验检测设备的配置为满足试验检测工作顺利开展,配置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并配备了施工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试验检测人员,投入到试验段的配合比设计和检测过程中。
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表表23、人员配置AM-20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人员配置如下:施工总指挥:孙学权现场总负责:余永胜技术总负责:焦八一机械总负责:张为民现场工程师:徐基利测量工程师:江成试验工程师:储奉平操作工人(含机械人员):48人。
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别经过了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三个阶段,并结合驻地办、业主及总监办的指导意见,决定了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
我部确定AM-20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设定为4.03%,最佳油石比为3.70%,各档热料仓的比例为:1#热料仓: 17%2#热料仓: 18%3#热料仓: 26%4#热料仓: 6%5#热料仓: 30%矿粉: 3.0%三、现场施工控制1、施工工作面准备⑴、根据招标文件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沥青下面层进行了质量检查验收,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⑵、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用森林灭火器吹干净,局部污染严重的部分用水车进行冲洗,然后喷洒封层油,采用了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确保均匀地按规定数量实施喷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石改扩建工程第JS4合同段胶改沥青中面层ARHM-20(W)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__ __审核:___ __批准:__ __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石改扩建JS4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八月京石改扩建JS4项目部胶改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过程中工、料、机的投入使用情况 (1)三、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控制过程 (3)1、现场准备工作 (4)2、混合料的拌和 (5)3、混合料的装运 (6)4、混合料的摊铺 (7)5、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的控制方法 (9)6、碾压 (9)7、接缝的处理 (11)8、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1)9、养护 (12)四、试验段质量控制及试验检测情况 (12)1、质量检测标准 (12)2、现场检测情况 (13)(1)温度控制 (13)(2)松铺系数测定 (13)(3)厚度检测 (13)(4)压实度的检测 (14)(5)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试验 (14)(6)平整度的检测 (14)(7)高程的检测 (15)(8)横坡率及宽度检测 (15)(9)取芯 (15)五、试验段施工总结 (15)1、机械组合方式 (16)2、劳动力投入 (17)3、碾压组合方案 (17)4、松铺系数 (18)5、结语 (18)胶改沥青中面层ARHM-20(W)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京石改扩建JS4项目部起点桩号K82+400,终点桩号K97+300,路线全长14.9公里,合同工期36个月。
根据筹建处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本标段实际施工情况,我标段于2014年8月16日10点至18点在K95+750~K96+050段右幅进行中粒式橡胶改性沥青(ARHM-20(W))中面层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施工期间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我部也同步对试验段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取得了完整的试验及检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评定,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规范及合同文件要求,达到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试验段摊铺长度743m,摊铺宽度12.24m,压实厚度6cm。
现就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如下,以便指导我部中面层大面积施工。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4年8月16日ARHM-20(W)中粒式胶改沥青砼目标、生产配合比已经过验证。
目标配合比如下:10-20mm:5-10mm:3-5mm:机制砂:矿粉=49:20:9:19:3,最佳油石比4.55%,马歇尔密度2.542g/cm3。
生产配合比如下:10-20mm:5-10mm:3-5mm:机制砂:矿粉=50:17:6:24:3,最佳油石比4.6%,马歇尔密度2.554 g/cm3。
二、施工过程中工、料、机的投入使用情况1、试验室对碎石、机制砂、矿粉的规格、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所有用于施工过程的材料已按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批次进行检验,并且保持清洁干燥(附原材料试验报验单)。
2、人员、机械及检测设备均检测、质检设备均已标定合格。
施工前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所有机械都处于性能良好的状态,尤其对关键设备(拌和站、摊铺机),在施工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人员职责分工如下表主要机械设备表3、ARHM-20(W)中粒式胶改沥青砼目标、生产配合比已经过验证。
目标配合比如下:10-20mm:5-10mm:3-5mm:机制砂:矿粉=49:20:9:19:3,最佳油石比4.55%,马歇尔密度2.542g/cm3。
生产配合比如下:10-20mm:5-10mm:3-5mm:机制砂:矿粉=50:17:6:24:3,最佳油石比4.6%,马歇尔密度2.554 g/cm3。
三、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控制过程ARHM-20(W)胶改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工艺流程:旧路拼缝处的调平、铣刨拉毛→对下承层、路桥连接部位平整度较差处进行局部处理→测量放样→喷洒热沥青粘结层→铺设聚酯纤维布→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交验。
1、现场准备工作(1)处理铺设聚酯纤维布处平整度、横坡度及其他缺陷检测平整度时对大于5mm的段落随时划线标注,重点检测桥涵搭板及桥涵路基连接处。
统计划线后指导铣刨机进行平整度、横坡度处理。
铣刨机采用2m宽精洗刨钴施工,并必须配备找平装置和横坡控制仪,使铣刨后的旧路与新路按设计的横坡顺接。
铣刨机后面紧跟强制清扫车,清理浮尘、浮渣。
搭配人工清理下承层等工作。
(2)洒布粘结层、铺设纵向拼缝聚酯纤维布粘贴纵向拼缝聚酯纤维布:沿拼缝向两侧量100cm放样划线,喷洒2.2m 宽度热沥青,人工及时粘贴2.0m宽聚酯纤维布。
涂刷一段粘贴一段,保证热贴效果,检查大面平顺、无皱纹、粘结牢固为止。
护栏边角处用人工涂刷SBR乳化沥青粘层油,拉毛后的老路面及下承层顶面全幅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宽度为12.16m。
沥青洒布量控制在0.4-0.6kg/m2。
粘层施工要点:①下承层的清理做到将ATB-25柔性基层表面的浮尘彻底吹净、表面骨料外露。
②喷洒的粘层油按设计用量呈雾状一次浇洒均匀,随时检查洒布的均匀性,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遗漏部位人工补洒。
③洒布前要对结构物采取覆盖措施,保证水泥砼结构物不受污染。
所有结构物与沥青层接触部位,在洒布后必须人工均匀涂刷粘层油。
④粘层油要呈雾状喷洒,洒布不足要补洒,喷洒过量处要刮除,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
⑤乳化沥青粘层油应提前准备,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⑥交通管制。
喷洒粘层沥青后,严格封闭交通,防止污染。
(3)、做好测量放样工作粘层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将行车道线和边桩线纵向每隔10m放样,根据中面层对应桩号设计高程统一抬高30cm计算出挂线高程,计算好松铺厚度后,调整摊铺机的传感系统,试验路段松铺系数暂定为1.23。
摊铺高程路肩及中央分隔带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钢丝为扭绕式,直径5mm,钢丝应有足够的张紧力,每10m设一支架,弯道上适当加密。
靠路肩一侧摊铺机在前,外侧架设钢丝,内侧用铝合金梁引导高程,摊铺机上安装横坡仪控制摊铺层横坡;第二台摊铺机靠中央分隔带的一侧架设钢丝,内侧在摊铺好的层面上走“雪撬”。
摊铺前,应根据旧路与新路的高程差异采取不同的工艺:摊铺的模式采用低边的摊铺机走在前面,高边的摊铺机走在后面。
2、混合料的拌和(1)ARHM-20(W)中面层胶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要求(2)拌和楼安装动态质量检测仪,控制室要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对两台拌和楼的计量、配比和测温进行校核一致后再出料。
(3)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复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拌和时间约37-45S其中干拌2-3S。
(4)沥青拌和楼安排专人对沥青混合料温度测量,并将所测量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记录在案。
如发现温度异常时及时报告沥青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
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
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
(5)拌和站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同时用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
油石比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0.2%。
(6)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
(7)每周分析一次检测结果,计算油石比、各级矿料通过量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结果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检验生产是否正常。
3、混合料的装运(1)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要大于45mm。
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
(2)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两层六次装料,以减少集料的离析现象。
(3)运输汽车车辆必须保养完好,自卸千斤顶工作正常。
车厢要打扫干净,并在车厢底板和侧板涂层油水混合液(植物油:水=1:3),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不得采用柴油擦拭。
每辆车必须配备一把铁锹和铲刀,每次装料后,不能使沥青砼超出车厢板,对于装料时粘在车厢板顶上的沥青砼及时用铁锹清理,以防冷却后卸料时落入摊铺机被铺入路面,影响工程质量。
每次卸完料以后,料车驾驶员在现场应趁热将后挡门上的细沥青砼料用小铲刀铲除干净,避免冷却变硬后造成后挡门难以完全闭合,使沥青砼滴漏在路上,污染路面。
(4)运料车应有三面篷布覆盖设施,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至到卸料结束取走篷布,以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
运料车的篷布四角必须系紧,严禁只系车辆前两头现象,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篷布未系紧而飘动脱落的现象。
(5)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为保证摊铺连续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计划投入载重大于40吨自卸汽车20辆以上。
4、混合料的摊铺根据摊铺宽度,摊铺工作面两侧架设钢丝,内、外侧均采用钢丝控制高程,传感器架设于钢丝上,摊铺机上安装行驶仪。
施工前对摊铺机进行调整,根据设计宽度12.16m,采用1台摊铺机作业,首先对摊铺机的振频、振幅、熨平板的初始拱度、仰角刻度等进行初始调整,并在摊铺起步后做进一步调整;横坡为2%,螺旋布料器的高度调整比熨平板底面高2cm为宜,螺旋布料器长度距熨平板端部20cm为宜。
摊铺机就位后,将熨平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100-130℃,使用74mm垫木,通过垫木板调整熨平板高度,木板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能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出条痕。
摊铺机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内混合料表面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将摊铺机的电子感应器接通电源,开始铺筑。
指挥运料车倒车时为避免冲击摊铺机,应停在摊铺机前20cm左右开始卸料,卸料时分3次起顶,待混合料延刮平板进入摊铺槽并布满摊铺槽3/4后,摊铺机开始行走。
考虑横坡影响,各传感器距熨平板边缘的距离保持恒定。
起步后及时检查摊铺机的各项参数是否与行走速度匹配,并及时进行微调,每调节一次应观察5m后在进行调整,保证在起步后15m内调整完成使摊铺处于平稳状态。
摊铺机行走速度不大于2m/min,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时用餐应分批轮换交替进行,切忌停机用餐,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
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铺筑厚度及平整度。
摊铺过程中为保证统一的夯锤频率,摊铺机振动暂定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