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王安石阅读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事王安石阅读赏析 即事,题目的意思就是说叙述诗,从对这首诗即事王安石 赏析,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原文: 即事 作者: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 纵横一川水, 静憩鸡鸣午, 归来向人说, 即事王安石 阅读答案 : 1.从首联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由此联想到陶潜《桃花源记 》中描写美景的哪两个句子 ? 2.“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3.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是春末或夏初。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答题区间是首联。 从“暖草如积” 可知不是初春与盛季,更不是秋冬两季,应为春夏之交;“山晴花更繁”也进一 步证明了这一点。 其中“草如积”与“芳草鲜美”同意同境, “花更繁”与“落 英缤纷”同意同境。“落英”也解释为“盛开的花”。) 2.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 3.运用了世外桃源 (桃花源) 的典故, 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 (向 往)。 即事王安石 中心思想:
山晴花更繁。 高下数家村。 荒寻犬吠昏。 疑是武陵源。
1/6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 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 生活的向往之情。 即事王安石 注音: jìng nuǎn cǎo rú jī , shān qíng huā gèng fán 。 zòng héng yī chuān shuǐ , gāo xià shù jiā cūn 。 jìng qì jī míng wǔ , huāng xún quǎn fèi hūn 。 guī lái xiàng rén shuō , yí shì wǔ líng yuán 。 翻译:无 即事王安石 字词解释: 憩:休息 即事王安石 赏析: (1)“暖”和“晴”。“暖”字不仅描绘出小径上春意融融、温煦和暖的 景象,也揭示了“草如积”的原因;“晴”字写出了山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的 景象, 正因为阳光朗照, 所以春花才开得格外繁盛。 这两个字分别与“径”和“山” 搭配,而不直接说“日暖”“天晴”,可谓突破常规,别有情致。 (2)二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流水曲折, 村舍稀疏,鸡犬相闻,生活安逸。这种画面正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图景,与陶渊明 笔下的“桃花源”意境一致,所以诗人才会“疑是武陵源”了。 径暖径暖草如积①,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 ②,荒寻犬吠昏③。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④。 [注释] ①径:小路。草如 积:形容花草繁茂。 ②静憩(qi 气):安静地休息。 ③荒寻:犹言寻幽。 ④武 陵源:指陶潜在《桃花源记》小描写的武陵人发现的世外桃源。武陵:在今湖南 常德县。 译文; 幽幽曲径道上长满了浓密柔软的青草,朗朗晴空下的山上花儿 开得更显繁密。 不管到处都有那一川碧水, , 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到下面数个村落。 安静休息之时鸡报鸣时值正午, 在广阔的地方听到狗吠也就到了黄昏。 回来后说 给大家听, 都猜想是不是武陵源 赏析此诗描绘山村春景。 山明水曲, 草盛花繁, 村舍疏稀, 鸡犬相闻, 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环境幽美如画, “纵横”、 “高下”。 这一联以“纵横”“高下”为对,经纬交错,构织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 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这两个词,不仅突出了乡村山 高水阔的环境特点,更显出自由宁静的气氛。是荆公的写景佳篇。据《王直方诗
2/6
话》说,本篇深受苏东坡喜爱,东坡曾手写此诗。诗题一名《即事》。相传王安 石曾去访问一位高士不遇,遂题此诗于壁上(见惠洪《冷斋夜话》)。诗中描写 梅花傲雪凌霜的精神,常为人们所传诵。古人咏梅,多与雪相比。如晁补之《盐 角儿》词:“开时是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然而王安石却早于他们提出了这一见解。虽然李 璧注此诗时认为与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语有香来”偶同,有巢袭之嫌,但王 安石主要从“凌寒”的品格着眼,这就是他高于前人的地方。 个人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1042 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 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 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 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 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 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 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 》、《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诗歌 遒劲清新。 所著 《字说》 、 《钟山一日录》 等, 多已散佚。 今存 《王临川集》 、 《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3/6
4/6
5/6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