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备考:高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日日是好日。

——(唐)文偃禅师②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

——佚名③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李大钊高考即将到来,复兴中学高三(1)班学生小明在紧张复习的同时,内心感到有些迷茫。

请你针对这一情况,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的含意,以同班同学李华的身份,给小明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息化时代,海量的信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人们会不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

”材料中“不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不少于7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四)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企业家王石以业余运动员的身份,只用了5年时间,就把七大洲最高峰都爬完了,加上南极点、北极点。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写作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写作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写作练习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毛笔看似简单,实则制作考究,工序严苛繁杂。

有“千万毛中择一毫”“千年匠心一支笔”之说。

它历经选料、水盆、顿押、装套、镶嵌、刻字等12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

制笔亦治心,每一根毫毛都注入了心血和希望,每一次磨炼都融入了自律和良心。

潜心制笔人,择一事,终一生,“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笃志问道,明察秋毫,方“日书万字而不破”“齐尖圆健心不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材料+情景任务的作文题。

领导人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本作文材料着意于从传统文化中深挖与当代青年对接的当代价值,展现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引导考生浸润其中思考自身发展,触摸时代脉搏。

这是借鉴古人智慧解析当下问题,也是“古为今用,以文化人”的集中体现。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毛笔制作技艺,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本材料可从三个层次进行解读:第一个层次从“毛笔看似简单,实则制作考究,工序严苛繁杂。

有“千万毛中择一毫”“千年匠心一支笔”之说。

本层总述“千序匠心一支笔”。

第二个层次从它历经选料、水盆、……12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

制笔亦治心,每一根毫毛都……自律和良心。

本层分别从“工序”和“治心”两方面详细阐述。

第三个层次从“潜心制笔人,择一事,终一生……齐尖圆健心不虚’。

”由制笔到做事做人。

【参考立意】1.专注一心,锤炼精致人生2.发扬工匠精神,书写人生辉煌3.谋事成人亦制笔,治心问道百炼成4.择一事,终一生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以上三句名言,你有怎样的启发?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三则材料都是传统文化材料,第一则,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这是孔子勉励年轻人的名言。

他提醒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年轻人的优势在于年轻,来日方长,大有可为。

第二则,荀子说:“靛青,是从蓝草当中取得的,它的颜色却比蓝草还要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的温度还要低。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也表明年轻人完全可以超越前辈们。

第三则,韩愈说:“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超过弟子。

”鼓励年轻人要有自信,不要被权威束缚,勇敢超越前辈。

三则材料大意相同,都是指年少者风华正茂,前途无量,鼓励他们做出超越前辈的成就。

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为何后生可畏?为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是因为我们年轻,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因为我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进,敢闯敢干,有进取的劲头和能力。

但这些也不是生而就有的,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知识,锤炼本领,锻炼能力,具有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才能不负先贤教诲,不负青春韶华,不负美好时代。

写作时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来写。

首先由先贤名言引出论点,然后分析三则名言内涵,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青年为何能够得到如此高的期望;再分析从“怎么做”的角度论证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不负先贤教诲,担当时代责任,超越前辈,用优异的成就赢得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荣耀。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天,兔子们谈起他们的生活,都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苦难和不幸,人、狗、鹰和别的猛兽,让他们整天提心吊胆。

他们闷闷不乐地说着走着。

草地上的小鸟,听到兔子的脚步声,拍打着翅膀飞向了天空。

有一只兔子看到这种情景,大声对同伴说:“朋友们,我们为什么要忧愁呢?我们可以奔跑啊!”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是一则寓言,材料可分成两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写兔子们因天敌的存在而提心吊胆,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苦难和不幸;第二个层次写兔子们受到草地上小鸟逃跑的启发,意识到“朋友们,我们为什么要忧愁呢?我们可以奔跑啊”,这也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句。

也就是说,面对天敌的威胁,不应只是忧心忡忡、消极悲观地自怨自艾,不应任人宰割而不思自我拯救,而应该通过主动奔跑来赢得自身的安全。

通观整则材料,其寓意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不要只是消极悲观地去自我悲悼,而应直面问题,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它,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写作时,可以由材料入手引出观点:直面困难,主动解决。

然后,指出生活中的困难是客观存在、无法完全避免的,我们必须学会直面困难。

接下来,批评面对困难畏缩逃避、不思进取、自怨自艾的消极做法。

然后,提出积极的解决之道:直面问题,主动进取,敢于斗争。

最后,可以联系现实,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肯定会面临很多新问题、新困难,我们不应消极应付,而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赢得胜利。

参考立意:1.自怨自艾,苦难无边;积极进取,前途无量。

2.奋发进取是把苦难甩到身后的最好办法。

3.与其自我悲怜,不如奋发有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萧统《文选序》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

——吕思勉《经子解题》在上述材料中,两位学者谈论先秦诸子文章,指出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但他们文章之“文”亦斐然。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中“以立意为宗”,就是写文章要讲究立意,立意也就是要把文章的魂找到。

“不以能文为本”,就是写文章不能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那样用华丽的词藻堆出来的文章是华而不实的,是没有灵魂的,写文章不能把这个作为根本。

即萧统认为写文章应以确立意旨为宗旨,而不以擅长文采为根本。

吕思勉的话“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强调诸子散文都各有特点。

“两位学者谈论先秦诸子文章,指出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但他们文章之‘文’亦斐然”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读诸子散文”象征我们做事,“意”就犹如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做事应抓住关键,如果能够切中要害,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也可以这样理解,“意”象征人或事的内在,“文”象征华丽的外在,追求内在美胜过追求外在的美。

“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但他们文章之‘文’亦斐然”,可见,内在美决定外在美,我们生活中应重视内在修养的提升,应注重自身实力的提高,这样外在美的形成就水到渠成。

参考立意:1.做事应抓住关键,一切则迎刃而解。

2.修养内心,提升实力,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3.内在美决定外在美。

2023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松弛感”成了网络的热词,它表达的是一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坦然从容、不焦躁、不抱怨、不指责、不过分用力的一种状态。

它既可指人际关系的状态,也可指追求自我过程中的状态。

有同学认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在,青年就应该搏击奋斗,“松弛感”要不得;有同学认为:来日方长,不可汲汲于眼下的成功,适当有“松弛感”才能走得更远;还有同学认为:该“松弛”时则“松弛”,该较劲时且较劲,要分情况做论断,不可一概而论……对此,同学们热议不断,见仁见智。

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以“调控自我,绽放青春”为主题的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考生首先要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一是“松弛感”的内涵,二是学生的不同观点。

综合分析材料,我们可以感知到不管是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还是人际关系的构建中,都要“张弛有度”。

其次,文章要突出“调控自我,绽放青春”的主题,在注重思辨表达的同时,还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

发言稿的基本格式包括标题、称呼语、问候语、开场白、正文、收束语。

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中的立意仅供参考。

【参考立意】(1)调控自我青春,张弛有度,成就从容人生。

(2)青春需要调控,坦然面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3)松弛让青春华丽绽放。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革命先驱李大钊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从公而忘私的“最美奋斗者”雷锋到坚守初心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从最美逆行者坚定的转身到“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个又一个“好故事”展现着时代潮流的变迁,也铭记着个人的奋斗和奉献。

在“好故事”周围有聆听者,欣赏其意义与价值;有传播者,弘扬其传统与精神;有创作者,践行奋斗,书写续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会在“好故事”中承担起怎样的角色?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水能漂石,可见“势”的力量巨大。

合乎“势”,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因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

面对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势待发,有的人谋势而动,有的人乘势而上。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材料为一段文字,共4个句子,分为两个层次。

第1层:《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水能漂石,可见“势”的力量巨大。

合乎“势”,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因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

第1层由前3句组成。

第1句引出材料整体内容“势”,引自《孙子兵法》对于“势”的阐述,意思是湍急的流水飞快奔腾,以至于能将石块冲走,这就是储蓄着巨大能量而一发不可遏止的客观态势。

第2句是对第1句的解说,点明并强调“势”的突出特征就是力量巨大。

“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

身处变动不居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我们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握。

因此,材料第3句在前两句揭示对“势”客观力量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势”的影响力,这句话由3个分句组成,前两个分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势”的影响力,第3个分句承接前文,得出材料的核心要义——正确认识“势”,灵活把握“势”。

面对力量巨大、影响巨大的“势”,唯有准确认识,灵活把握,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分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的小结,也同时引出第2层。

第2层:面对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势待发,有的人谋势而动,有的人乘势而上。

第2层即材料的第4句,这句话由4个分句组成,进一步指出在准确认识“势”的前提下,因应时势变化,应如何把握“势”——或“蓄势”,或“谋势”,或“乘势”。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②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③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

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了“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发展迎来了更好的机遇。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在“青少年体育发展论坛”上与同学们交流,展示你对“体育之效”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多则名言组合的材料作文。

第一则名言,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生活现象,强调了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则名言将体育和德育、智育相结合,指出体育是德育、智育的基础,身体强健能促进德智进步。

第三则名言指出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性,表明了国家对体育工作的重视。

三则名言从身体健康、德智发展、国家建设三个层面,逐步深入,阐释了体育的重要性。

对个人而言,通过体育锻炼,可使身体强壮,进而更好地努力学习、培养品格;对于国家来说,体育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从写作任务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强调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由此要求学生在“青少年体育发展论坛”上交流对体育之效的认识和思考。

对此,写作时要探讨对体育价值的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态度。

从个人身体素质到国家发展,逐步递进,论述体育的价值。

结合写作任务,倡议青少年积极进行体育运动,为参与祖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立意】①运动强身,体育兴国。

②用体育运动谱写最美青春。

③强健体魄,培养人格。

④强体助力强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语中,由“格”构成的词语很多。

如:资格、合格、高格,格局、风格、品格,体格、学格、人格,格物致知、有耻且格、自成一格,等等。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以上哪几个词语感受最深?请选取两到三个词语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格”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长貌。

意思是:树木的长枝条。

而由树木的枝条这一本义,可以联想到扎篱笆时长树枝纵横交错地编织起来,形成一个一个很有规律也很漂亮的“格子”,这些“格子”组成的篱笆,就把小家庭和外界“隔离”了,这种隔离,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自我封闭,这种“格”就成了“隔”。

于是,人与人之间就被分成了不同的种类,比如“资格”“合格”“风格”“学格”“人格”等,不同的“格”代表了不同的类别,不属于这个范围的可能就格格不入。

而同时,因为类别不同,不分群体被压迫、限制(格限),那些想要改变现状的人必然会反抗,而面对严酷的法律和暴力执法,反抗的手段往往也是武力(格斗)。

然而,人类是一种必然需要思想的物种。

先民从“编格子”中发现了美、发现了善,于是有了格调的高低;这种发现、探究本身也是一种“格”(格物致知)。

有思想的人类,不会甘心被放在固定的格子里,他们探究格子外面的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

于是那些人们高于普通人,获得普遍认同、赞扬的就会被认为是“高格”“有格局”等。

试题要求以“格”组词,围绕其中两三个词语展开写作。

对此,可以选用完全对立的两者去对比论证,比如由“体格”与“人格”去思考。

可以选用形成对立统一模式的词语,比如选取“合格”“高格”,说明专业能力合格+道德修为高格=真正大写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人。

也可以选用形成兼容互补模式的词语,比如主体风格+自成一格=符合主流价值观又有个体的丰富性独特性,二者的兼容、结合,使人生更有蕴藉和意趣。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勇气是什么?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便害怕得瑟瑟发抖,还是整持往前走。

(《中国青年报》)(2)我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

(法国作家福楼拜)(3)直面人生少有之困境,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

我们困缚于巨变与惶惑之际,是勇气驱动我们不甘于麻木与注定。

(《南方周末》2023年新年贺词)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材料共有三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勇气”。

第一句话阐述“勇气的定义”,第二句话阐述“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是拥有勇气的时候”,第三句话结合目前的形势,阐述勇气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应该很容易可以把握主题关键词,围绕着“勇气”或“勇敢”,阐述对它的正确认识即可。

写作本题,可以正面回应“勇气”的内涵,也可以反面思辨在当下的境遇中,“勇气”的价值和意义。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涌现出许多科研成果显著的青年科学家。

彦文娇和导师一起攻克了等参情形的丘成桐第一特征值猜想难题,谈及自己的成功时,她说:“数学是一个很纯粹的学科,如果犯困了,就做做题,立马精神振奋。

”本源悟源超导6比特量子计算机云平台正式发布后,郭国平和他的青年伙伴们很感慨。

据他们回忆,最忙的时候,“大家坐在电脑前动也不动,见见太阳都成了奢望”。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黄惠川和老师朱有勇成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住中药材病虫害的发生率,他永远记得老师捧起一抔土如获至宝的情形。

某中学拟邀请彦文娇、郭国平、黄惠川三位科技新星为学生们做一场励志演讲,请你站在其中一名科技新星的角度,写一篇演讲稿。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由于短视频的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网络社交的需要,我国短视频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记录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用户数量不断攀升。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达9.62亿,使用时长达到689.71亿小时,短视频名副其实地跃升为互联网新媒体首位传播方式。

作为互联网媒体新锐,大家对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短视频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信息;也有人认为,短视频有造成人们对网络内容“单向化”吸收的负面影响。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针对这种现象,你所在的班级最近准备举办一次辩论赛,辩题是:短视频的火爆究竟是带来了精神文化的丰富(正方),还是精神文化的匮乏(反方)?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请就你支持的一方观点写一篇开篇陈词,注意立场鲜明,做到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则时事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讲述了当今时代小视频流行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引导他们思考此现象带来的利与弊,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现实生活。

短视频之所以在今日火热“出圈”,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的日益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所产生的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对于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也应该用辨证的角度去全方位论证其优劣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短视频虽短,但并非没有内容。

比如李子柒的短视频,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既分享了中国传统美食,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看这些短视频,我们同样能有许多收获。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味沉溺于快速而过的短视频而无暇顾及其他,会让人们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

由此可见,过度观看短视频,会使人们被浮躁冲淡,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汪曾祺在《谈一谈创作》里说:“作家与其作品中的人物有三种态度:一种是仰视的,另一种是俯视的,还有一种是平等的。

而我认为作家与人物要采取平等态度。

你不要有意去歌颂他,也不要有意去批判他,你只有理解他,才可能把人物写得亲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汪曾祺的创作观,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句为是综述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三种态度:仰视、俯视、平等看待(平视)。

第二句和第三句话是汪曾祺自己的创作观,要平等看待(平视),不要用仰视与俯视的眼光来看待。

只有理解他,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汪曾祺所言是一种创作态度,又何尝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

平等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的社会目标。

《现代汉语词典》对平等的解释: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泛指地位相等,如平等互利、男女平等。

而在英语语境中,“平等”一词一般被解释为相等、同等。

可见,平等的基本含义是社会主体能够获得同等的待遇。

平等是一种最好的视觉方式,是一种抛却杂念而显现出的真诚、纯洁的人生态度。

能认同自己与作品中的人物(也可看成是他人、社会、自然)的平等,不因身份地位差异而拜高踩低,是一种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自信力的考验,是以平等姿态交流、以平常心去品评人的格调与心性。

真正的平等应该是相互的,是精神共同在场的双向流动。

它表现为人与人,人与世界间的相互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

它超越了给予与被给予,支配和被支配的狭隘,它拒绝疏离、控制和虚伪,呼唤理解、沟通与真诚。

平等一些,人与人之间就和谐一些。

平等能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客观公正地认识他人与其他事物,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以偏概全、是非不分,盲目自大、盲目自卑,往往都源于不能平等相待。

高中语文202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共5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共5篇,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坐标中国”系列主题片发布以来,片中的一些坐标让人深深震撼:雪城天路坐标天山之上,贯通南北疆的幸福路;港珠澳大桥坐标伶仃洋里,将大湾区一体联结;中国石油双湖加油站坐标世界屋脊之上,成为雪域高原上的牧民“灯塔”;锦屏地下实验室坐标地下2400米处,将宇宙来信带回地球;世界最小铣刀坐标一粒米上,可刻出56个汉字……在奋楫扬帆的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的每一次精准坐标,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国家有坐标,青年也要有自己的坐标,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与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要信任你自己,依赖自己,从自身汲取力量。

你不能因为痛恨这个环境而痛恨自己,你不能因为别人否定你,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否定自己。

你也不能因为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吸纳和肯定,于是就自我排斥、自我贬低。

……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

——崔卫平《自己就是一个起点》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李嘉诚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孟子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数学家张益唐关于著名难题“朗道一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新突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他在一次学术沙龙中,坦诚分享了自己做数论研究的心境,“我喜欢干的一个事情就是告诉自己,你要把这个证明弄懂,这是很重要的。

但有时候,更重要的是问你自己,你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说的意义是在数学上的,能够用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有哪些作用。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习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

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

”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一)材料解读。

本道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本作文题材料是一则名人故事,主要是说孔子学习琴艺,追求全面深刻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强调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

只有在技术细节上下笨功夫,下苦功夫,使得技术娴熟,精益求精,从而超越技术本身,心灵福至,一如庖丁“目无全牛”。

写作任务应“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材料核心观点的“感悟与思考”。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主题为“材料的启示意义”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对材料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过程中对如何做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等要有充分的思考,还要有明确的判断。

如果没有明确的判断,不得为一类文。

任务二:结合材料材料主要通过名人故事表明某些道理。

可以结合材料的核心意思,肯定“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等的意义或谈“坚持”的重要性,也可以就襄子让孔子“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做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总之,要注意扣住材料写作。

任务三:明确文体“明确文体”意味着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文体,文体特征应该明显、突出。

根据材料性质,议论文容易上手,记叙文同样可以写,但要能通过叙事(如“我”通过专心致志做一件事从而获得成功)体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等主题。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模拟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布斯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不要被世界改变。

——电影《熔炉》台词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上述材料可以给你什么启示?请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来写作。

所给材料有三个,材料一引用乔布斯的话,强调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材料二是电影台词,强调在无法改变世界的情况下要不失本心,不失本色;材料三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突出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作文要求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考生具体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一进行重点阐述,也可以兼顾两者的关系,写出思辨性。

参考立意:1.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2.美好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3.一切皆有可能,请去改变世界;4.改变自己亦在改变世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黑土地上,首先钻出地面的一抹新绿,最易吸引人的眼球;待到百草丛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晚春或盛夏,最先报春的那一抹绿,已然汇入绿色的海洋湮没无闻了。

如果它想再被看见,除非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或者干脆枯萎变黄。

总之,它要增加“识别度”——或者卓然不群,或者另类怪异。

当然,它也可以选择不被看见,只是做好自己、哪怕没有“存在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不需要有“识别度”?要不要有“存在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以“第一抹新绿”的两种选择为例,阐述了人生之道。

“第一抹新绿”若选择受人关注,体现“存在感”,可以“首先钻出地面”,突出一个“先”字;接着“要想再被看见”需要“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增强“识别度”。

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传统戏画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北方昆曲剧院在今年年初,创演了昆剧《曹雪芹》。

该剧围绕曹雪芹的生命行旅与心态历程,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与之勾连叠合,并“跨界融合”,强化舞蹈、交响乐等艺采元素的融入,受到广泛赞誉。

时代给传统戏曲带来了挑战,也为昆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上述现象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呈现北方昆剧在新时代复兴的成功尝试,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跨界融合”,融入多方元素等可见,昆剧能积极吸取新时代的元素,进行创新性发展进而取得巨大成功的事例,启发我们,时代既是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

北方昆剧的成功启发我们,当勇于接受挑战,同时把握时代机遇,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勇立潮头。

行文时当扣住时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一辩证关系展开,回答如何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把握机遇。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时代带来挑战,强者把握机遇。

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要勇于直面挑战,逆风而行。

二、要敢于接受挑战,善于转变挑战。

三、顺应时代发展,勇立潮头,作时代的掌舵手。

参考立意:1.驭挑战之风,乘机遇逐梦。

2.化瓶颈为跳板,挑战更是机遇。

3.守正创新,内外兼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学家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中说:有三个人同时去看一棵参天巨松,他们分别是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

木商想到的是它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植物学家则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比较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画家只是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的气概。

由此可知,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确实,世事纷纷,每个人在面对选择时,都会有权衡与度量,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藏着自己的尺子。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到第四单元的课文涉及了众多真实或虚构的历史人物,请选择其中的一位,解读他生命中的“权”与“度”,并体现你对于人生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习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语出《荀子·大略》。

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较好地解决事物的疑难。

荀子的这句话深刻阐述了“学”与“行”的重要性,常被引用来谈论治学之道。

其实,我们也可以超出做学问的范畴,将其置于新时代更加宏大的背景下加以领会、体味。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休,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习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即能天宽地阔,消除一切困难,解除一切纠葛。

——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这两句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 -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复习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宓子贱治理单父,每天弹琴取乐,很少亲自到公堂去,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

巫马期(接任他)治理单父,每天星星没有落就出去,繁星满天才回家,日夜不得休息,政事总要亲自处理,最后也把单父治理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高考作文备考:高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前进,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创新永远是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

”钱七虎如是说。

“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

”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的结尾如此写道。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为带有任务驱动特点的思辨型材料作文,有明显的写作情境和明显的任务指令,主要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

材料设计了一个具体情境: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从而引来人们的围观和议论。

这个情境应该是考生立意、立论、论证的基础,也是议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考生的论证不能仅止于这棵被移植的大树上,而要能由此挖掘出社会和人生的道理,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这个具体情境,材料又给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以期引发考生深入而有效的思考。

考生可以从三个观点中选择其一,也可以在综合的基础上兼顾多面。

为此本题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指令:“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考生要在这个问题的引导和激励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分析、说理,谈出自己的真实见解和解决问题之道。

参考立意:(一)第一个人的角度: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3.灵活变通可以带来新的契机。

(二)第二个人的角度:1.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2.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3.生活中,有得必有失。

(三)第三个人的角度:1.坚持奋斗,亦能圆梦。

2.不忘初心,实现梦想。

3.坚守本分,成就自我。

(四)整体角度:既要坚信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又要了解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被称为中国航天员“超级替补”的邓清明,在2022 年11 月29 日终于圆梦太空。

这一年他56岁。

他的航天梦坚持了25载,很瑰丽,很漫长,很执着,也真的很不容易。

2006 年,邓清明的女儿看着同学的爸爸费俊龙、聂海胜成功飞天。

哭着问邓清明:“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2016 年邓清明再次失败,而他的战友景海鹏将第三次飞上太空。

“比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这一生总是在主动或被动地和他人比较。

面对“比较”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是一道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时代性和思辨性的好题。

材料有三段,第一段文字分“叙”和“议”两部分,“叙”述了“超级替补”邓清明圆梦太空。

“议”其“坚持25载”,用“五很”排比议其行为可嘉精神可赞。

第二段文字叙述女儿的“哭问”,实则是女儿把自己的爸爸与同学的爸爸“比较”。

第三段文字“叙”写邓清明“再次失败”,战友“再次升空”。

命题要求:“比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分“主动比较”和“被动比较”。

我们一生都在“比较”,面对“比较”我们该怎么办?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由此看出,命题者明确要求考生写议论文,突出“自我”“我们”,联系实际,拒绝假大空的“比较”,拒绝拼凑的“比较”空泛之作。

后面有“两自”、“三明确”,“四不”,这是高考的最基本的要求,也不可忽视。

【思路指津】拟题下笔时紧扣关键词“比较”。

(一)明确“比较”的含义:1、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

2、指比试较量武艺。

3、比照。

(二)理清“比较”的思路。

“比较”实则就是一种对比,就会相形见绌,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现象出现。

“比较”可分“自比”和“他比”两种。

“自比”是一种主动的“比较”,心态积极的会见贤思齐,勇于超越,心态扭曲就会形成攀比,甚至虚荣伪善。

“他比”往往是被动的,邓清明的女儿哭问明显是属于“他比”。

显然,我们“自比”他人或者被他人“他比”,不得自暴自弃或自高自大,必须心态良好,心理健康。

个人如此,集体、国家亦然。

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

在学习上的、财富上的、地位上的、生活方式上的……其中有些比较能给人动力,有些比较能使人陷入比较的死循环。

一个“比”字两把刀,“比较”有利有弊。

那种认为“比较是人性的劣根,应极力避免”的观点是片面的,社会上的“佛系”热潮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中“学以致用,但不可因此框住我们的手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和强调“学以致用”,但却不能只强调“学以致用”,把它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一切目标。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样的学以致用观过于功利化,一方面过度专注于“用”本身,反而会使我们束手束脚,只照着去“用”,而不敢去质疑和独立思考,最终使世界缺少真学问与真学术;另一方面,“有没有用”成了衡量学问好坏和学习的唯一标准,会使我们变得短视,将见效时间快、效果显著、能满足当下急需的事物视为“有用”,而将见效慢、暂时难有变化、不能满足当下急需的事物视为“无用”,忽视了那些虽然不能迅速生效、却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长远作用的事物,从而陷入急功近利的误区。

语写作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进行思考。

比如,关于如何“用”,可以从新时代青年应当“独立思考”这一角度出发,说明我们不能只知道“拿来”,亦步亦趋地“学而不思”,而是应该在积极学习的同时永远保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态度,不被知识所束缚。

或者也可以从“有用”和“无用”这一组概念去思辨。

我们不仅应重视“有用”之事,也应对看似“无用”,实则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精神品质、道德修养之事予以关注,不可偏废。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如旅游看似无用,但可以开拓眼界、丰富认知;艺术看似无用,但可以训练审美、陶冶情操;体育课看似无用,但可以锻炼身体、宣泄压力;冥想看似无用,但可以净化心灵、排解烦闷……“有用”不是只停留在刻苦学习、打拼事业、获取金钱等物质层面上,也渗透在健全人格、收获诗情、生发善意等精神层面中。

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选取任一方面看似“无用”之事加以论述,也可以对“有用”与“无用”进行辨证分析。

如选择对“有用”与“无用”进行整体论述,可分别阐释其概念,再论述二者之间并非对立、而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存在着缓急之分的关系,以具体论据作支撑,重点论证看似“无用”的系列事物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大用”,最后联系现实,号召青年不能目光短浅、认知片面,并总结观点。

【立意】1.摆脱急功近利,无用实为大用。

2.在学以致用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

3.不被功利主义所困,重视精神世界。

4.破开浅显表象,选择长远大用。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

人们围着它,议论着。

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

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要求: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题:本题为带有任务驱动特点的思辨型材料作文,有明显的写作情境和明显的任务指令,主要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

材料设计了一个具体情境: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从而引来人们的围观和议论。

这个情境应该是考生立意、立论、论证的基础,也是议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考生的论证不能仅止于这棵被移植的大树上,而要能由此挖掘出社会和人生的道理,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这个具体情境,材料又给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以期引发考生深入而有效的思考。

考生可以从三个观点中选择其一,也可以在综合的基础上兼顾多面。

为此本题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指令:“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考生要在这个问题的引导和激励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分析、说理,谈出自己的真实见解和解决问题之道。

参考立意:(一)第一个人的角度: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3.灵活变通可以带来新的契机。

(二)第二个人的角度:1.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2.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3.生活中,有得必有失。

(三)第三个人的角度:1.坚持奋斗,亦能圆梦。

2.不忘初心,实现梦想。

3.坚守本分,成就自我。

(四)整体角度:既要坚信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又要了解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马克思说,人有意识,人会劳动……可有一个问题他无法说清楚:什么是人?随着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向哲学领域进军,人和机器的界限也变得日渐模糊。

语跌宕起伏的证券市场中,以千分之一秒计算的盈亏,正是取代投资人的机器所为;就在春节时微信的“抢红包”,也时常见到机器发、机器收的情景,给人一种久违的温馨。

凭着电光火石的计算能力,机器早已胜任了许多原本被需要人情味的角色。

语)与此同时,人在原本属于机器的角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应当看看亚马逊公司的仓库中取代了摄像头、机械臂,掐着秒表上厕所的员工们;看看硅谷郊外深居简出,对着眼花缭乱的0与1乐此不疲的程序员们:在分工日益细化的社会中,许多职位等待着专精于一技之长的人。

人与机器的差异不应让我们感到畏惧,因为我们早已看到跨过它的曙光。

以上材料对当下的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首先借马克思指出人与机器的界限日渐模糊这一社会事实。

此后第二段则重点展现了机器取代人的相关现象。

因为电光火石、不知疲倦的计算能力,所以机器在很多岗位上正不断地取代人力。

但是,从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机器所能取代的,只是那些重复单调的劳动力。

因此,第三段由此转向机器无法取代人的现象。

亚马逊仓库中的员工,说明目前机器能做的大部分工作,人力也能完成,所以,机器暂不具备取代。

硅谷程序员的事例,恰恰说明机器程序需要由人的脑力劳动创造,这也说明机器的来源在于人类。

因此,该段的总结句,说明了机器无法取代那些专精于一技之长的人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