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缝合技术规范
肌腱缝合术介绍
![肌腱缝合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aaad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0.png)
6
肌腱缝合法五
扣眼缝合 法:适用 于一条肌 腱和多条 肌腱缝合。
7
掌肌握腱缝合法六
Kessler缝合法: 操作简单,创伤 小,缝合线藏在 组织内,减少肌 腱粘连的机会, 是一种较好的缝 合方法。
5.肌腱缝合时,不可用血管钳钳夹过多腱性组织, 以防发生坏死。
6.肌腱缝合时不可过多的清除腱系膜和腱旁膜, 以防止血运遭到破坏。
7.肌腱缝合时,断端缝合要对位整齐,不能扭曲 和歪斜,以防止愈合不良。
8.肌腱缝合时,断端对合要求严密,不留空隙, 否则会出现愈合不良;亦不可缝合过于紧密,以 防止出现皱摺,影响肌腱的滑动。
12.肌腱缝合后,需要固定松弛位3-4周,避免粗 暴的被动活动。
13.肌腱缝合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肌腱缝 合早期应有功能锻炼,以防止粘连。拆除固定后, 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和药物外洗,如粘连严重者则 需要二面污染严重; 2.肌腱断裂,同时有明显软组织血运障碍; 3.在某些行业中,如肉食加工,皮毛加工,
污水作业等工作中受伤,伤口虽然清洁,
但是术后容易感染,最好留待二期或晚期 处理。
2
要肌求掌腱握缝合法一
“8”字缝 合法 (Bunnell 法):适用 于扁而宽, 两断端粗细 相等的肌腱, 尤其是手部 的肌腱。
3. 切口方向避免与肌腱长轴平行,以免发生粘
连,切口应和肌腱长轴垂直或斜形跨越,这样粘
连的机会将明显减少。
4.肌腱暴露:肌腱损伤后往往发生回缩,特别是近 端不易找到,因此在寻找肌腱时不能用血管钳进行 盲找,否则会加深组织的损伤和感染机会。肌腱找 到后,宜用丝线暂时缝合,以防止再次回缩,增加 困难。
肌腱缝合法
![肌腱缝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bc10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png)
肌腱缝合法引言肌腱缝合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技术,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腱。
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起到传递肌力和使骨骼运动的作用。
由于肌腱容易受到损伤,肌腱缝合法成为恢复肌腱功能的关键手段之一。
术前准备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之前,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1. 术前评估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肌腱损伤的位置、程度以及相关的症状等。
通过对患者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肌腱受损的程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2. 术前检查在手术前,医生通常会进行一些检查,以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宜进行手术。
这些检查可能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X 光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还需要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这些器械和材料包括手术刀、缝合针、缝线等。
医生需要确保这些器械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手术的要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步骤肌腱缝合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 术中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同时,医生还需要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2. 切开手术切口医生在手术切口的位置进行切开,以暴露受损的肌腱。
切口的大小和位置取决于具体的肌腱损伤情况。
3. 缝合肌腱医生使用缝合针和缝线来将受损的肌腱进行缝合。
缝线通常会通过肌腱的两端穿过,然后医生会将缝线紧密地拉紧,以确保肌腱的结合和愈合。
4. 术后处理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通常,医生会将切口缝合起来,并进行必要的包扎和固定,以保护受损的肌腱,并防止感染和再次受伤的发生。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肌腱缝合法成功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并加快康复过程。
1. 伤口护理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保持干燥。
患者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洗伤口,并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燥和清洁。
肌腱缝合技术规范
![肌腱缝合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a6062c658fb770bf68a5514.png)
第一节肌腱缝合技术1.肌腱端一端缝合[适应证]新鲜肌腱断裂和鞘管区内陈旧性肌腱断裂与移植肌腱的缝合BUNNELL缝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3-0无创、尼龙或涤伦双直针,距肌腱断端6毫米处横穿一针,分别将肌腱缝线的两针穿到肌腱的对侧缘,反复四次后,再从肌腱断端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两断端对合结扎缝线(图一1)[特点]缝合牢固,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缝线反复穿越肌腱,易造成肌腱损伤及干扰肌腱血循环。
现在很少采用。
KESSLER 法(包括改ft KESSLER 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5-0无创线双直针,从肌腱断端进针,距肌腱断端5毫米处出针,再横行穿过肌腱,然后再纵行从肌腱断端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两断端对合,结扎缝线于肌腱断端内。
改良法是用一根连续的缝线,按上述方法处理一侧肌腱后直接穿入另一侧肌腱, 抽紧后按上述方法处理另一侧肌腱,将单一线结结扎在肌腱断端内。
用7—0肌腱外膜无创线间断缝合数针。
(图一2)[特点]结扎线埋入肌腱断端内,缝接点光滑。
缝合处抗张力强。
对肌腱血管的绞窄作用及血循环影响小。
U前常应用于采用肌腱早期功能练习的肌腱一期修复。
KLEINER 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3—0无创线双直针,距肌腱断端5毫米处横行进针,对侧穿出后,再斜行进针从断面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双线结结扎在肌腱断端内。
肌腱外膜用7—0无创线连续缝合,保持缝接处光滑。
(图一3)[特点]操作简便,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对肌腱血循环影响较小。
可抽出式缝合法1[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不锈钢丝做8字缝合,钢丝缝接远近端后穿出肌腱,用纽扣固定在皮肤外。
4周后拔出钢丝。
(图一4)[特点]此法可减少断端缝接后的张力,用于早期功能练习操作复杂,目前很少用。
8字缝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3-0无创线,距肌腱断端5毫米处进针,呈8字缝合肌腱断端。
(图一5)[特点]操作简便,对肌腱创伤小。
骨科手外科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缝合术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手外科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缝合术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cf4f9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6.png)
骨科手外科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缝合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指伸肌腱腱帽反复滑脱,造成局部肿痛及关节活动不协调、影响功能者。
【禁忌证】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术后有可能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3.体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4.切口在掌指关节背侧选择合适的切口。
5.手术操作(1)腱帽重叠缝合术①将挛缩的尺侧腱帽纵行切开松解,将松弛的梯侧腱帽重叠缝合。
②本法适用于指伸肌腱腱帽尺侧挛缩而槎侧松弛者。
(2)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术:当腱帽槎侧组织已撕破或很薄,无法直接修复时采用下列方法。
①Whee1.dOn法: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暴露损伤的伸肌腱帽及滑脱的指伸肌腱,切取滑脱肌腱尺侧的联合腱或从脱位的伸肌腱帽尺侧掀起1个横行的筋膜瓣,利用滑脱肌腱尺侧的联合腱翻转到槎侧,与伤侧腱帽及掌指关节的关节囊缝合,以控制伸腱向尺侧滑脱。
关闭伤口,术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
②CarrOJ1.法: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暴露损伤的伸肌腱帽及滑脱的指伸肌腱,将腱帽近端伸肌腱槎侧半从近端切断,分离出掌指关节腱帽槎侧的侧副韧带,将伸肌腱片向远端返折,从侧副韧带的深面穿过,再拉问到尺侧,与尺侧腱帽及掌指关节的关节囊缝合,也可将腱条穿经掌浅横韧带掌侧,再缝回原肌腱,起伸肌腱槎侧悬吊作用。
术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
③MCCOy法: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暴露损伤的伸肌腱帽及滑脱的指伸肌腱,将腱帽远端伸肌腱梯侧半从远端切断,将伸肌腱槎侧的蚓状肌腱游离,伸肌腱片从蚓状肌腱的深面穿过,将滑脱的指伸肌腱拉回原位,再环绕蚓状肌后自身缝合固定。
术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
【注意事项】缝合时注意检查缝合张力,以免影响掌指关节主动屈伸。
tang法肌腱缝合法
![tang法肌腱缝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c97ad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2.png)
tang法肌腱缝合法肌腱缝合术是一种手术,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腱。
种技术既可以进行完全性缝合,也可以进行部分性缝合。
在1990年,由Tang博士和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肌腱缝合方法--Tang法。
这一技术的发展对肌腱修复术的改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Tang法的基本原则是将缝合的针看作数字,依据手术本身的特点缝合颜色不同的针,以形成不同的图案。
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把肌腱分开,减少组织损伤、增加缝合技巧,从而提高了整个缝合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Tang法肌腱缝合法是将缝合针分为三个不同的颜色,分别用于分开肌腱组织,提高缝合结果的效率以及改善缝合牢度。
其中,白色针主要用于把肌腱分开,以便在针缝线上形成图案;蓝色针用于将肌腱缝合在一起;紫色针主要用于改善缝线的外观。
此外,Tang法肌腱缝合法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为它使用的是不同颜色的针,因此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并且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每个肌腱分离的部分。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或损害受损组织的情况。
除了安全性外,Tang法肌腱缝合法还有一些其他优点。
先,它可以减少缝合过程中组织损伤,这对缝合过程的时间、损伤程度、复原能力和外观都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它可以实现较快的复原,而且可以使缝合的肌腱更均匀、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减少组织损伤和缝合效果的不良影响。
最后,它可以有效改善缝合外观,使过程更加美观。
通过使用Tang法肌腱缝合法,可以更有效地修复受损的肌腱。
确保了安全性,并可以减少缝合过程中组织损伤,提高缝合结果的效率,改善外观。
未来,Tang法肌腱缝合法将会在肌腱修复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受损的肌腱提供有效的修复服务。
手术指南-肌腱缝合术
![手术指南-肌腱缝合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e591b9b0717fd5360cdc31.png)
肌腱缝合术肌腱断裂和缺损是常见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
为恢复肢体、指、趾的功能,断裂或缺损的肌腱均须及时予以修复。
但几乎所有修复后的肌腱均与周围组织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和关节活动障碍,这与局部的病理情况、手术操作技术、缝合材料、术后处理是否正确等有密切关系,必须予以重视。
本文介绍常用的肌腱缝合法及其技术。
[适应症]1.急性或陈旧性肌腱损伤和断裂或缺损。
2.开放性损伤肌腱断裂,凡在伤后8~12小时以内,污染不重,清创彻底,有完整健康皮肤覆盖,可一期缝合肌腱。
否则应延期或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择期修复。
3.因肿瘤或其他病变需要切断或部分切除的肌腱,应予一期修复。
[术前准备]1.肢体和病区的水肿、炎症,即使是轻度的,也应积极治疗,使之完全消退2~3个月后手术。
2.局部的较大和较硬的瘢痕应先切除与皮瓣修复,保证肌腱周围有良好的血运和柔软的疏松组织床。
3.在肌腱缝合前,对其支配活动的关节僵硬应先治疗,给予理疗和主、被动锻炼,使之恢复有较大的活动度,才能手术和收到肌腱缝合的效果。
4.缝合材料要选择反应小、拉力大、表面光滑的品种。
一般以0.25~0.30mm直径的软性不锈钢丝为最佳,多用于抽出钢丝缝合。
受力不大或直径细的肌腱可用尼隆单丝缝合。
细丝线缝合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反应,多用于Bunnell埋藏缝合,但丝线必须能承受1~1.5kg的拉力。
5.准备细长的直圆针作缝合肌腱用。
[麻醉]缝合肌腱手术应在无痛条件下进行,才能保证缝合质量和效果。
麻醉选择根据缝合肌腱的部位决定。
上肢多用臂丛麻醉,下肢多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儿童则用全麻。
[手术步骤](一)Bunnell埋藏缝合法(∞字缝合)适用于肌腱两断端直径相仿者。
1.体位、切口根据缝合肌腱的部位选择,要求肢体安放稳定,宜于手术显露。
切口宜稍长些。
2.肌腱近断端缝合先用止血钳夹住肌腱断端拉紧。
取30cm长丝线一条,两头穿细长直针。
在距断端1.5cm处横贯肌腱进针,抽出使两侧线等长[图1 ⑴],然后紧靠出针点旁侧进针,斜向断端交叉而对称地穿过肌腱,如此交叉进针2~3次,最后在止血钳近侧3mm处穿出[图1 ⑵]。
肌腱缝合术的原则及方法
![肌腱缝合术的原则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19487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3.png)
肌腱缝合术的原则及方法肌腱是由一些纵行纤维束构成,借助束间的疏松结缔组织连在一起。
肌腱缝合术是指将断裂的肌腱重新修补缝合以恢复其功能的一种手术。
肌腱断裂和缺损是常见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为恢复肢体的功能,断裂或缺损的肌腱均须及时予以修复。
一肌腱缝合方法的重要性•肌腱缝合是一项较为复杂、细致的外科技术。
•肌腱主要是纵行纤维组成,缝合时断端容易劈裂或被缝线拉豁•缝合处要承受一定张力,并保持到肌腱愈合,缝合线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二肌腱缝合原则Bunnell早在1918年就提出了一个好的肌腱缝合技术所必须的条件:1.无分离的正确愈合;2.不是绞勒而是接合的缝合;3.肌腱表面无结;4.对肌腱产生极小的创•肌腱缝合必须在创面能一期愈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肌腱缝合原则•肌腱须在新鲜损伤、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外伤断裂肌腱必须是新鲜无挫伤、无明显缺损或能通过肌腱移植来避免张力者;•缝合材料必须具备抗拉力强,对肌腱损伤小,反应少,在肌腱愈合前不能吸收•严格注意无创操作,做到耐心、细致、轻巧和熟练,做到充分保护腱周组织,使肌腱始终保持湿润,并采用锐刀或剪作切割或裁剪•缝合时要做到无分离、不绞勒、不破坏肌腱血供,使之光滑、整齐,不要出现皱褶,并尽量减少缝合线头或线结露于肌腱表面。
•术后要做到良好的制动和早期功能训练的统一,保持肌腱在无张力的位置下作有效的不产生肌腱断端分离的康复训练,防止肌腱在愈合期产生严重粘连。
•张力要平衡,特别是伸屈肌腱同时缝合的修复,防止愈合后功能障碍。
•手指深浅屈肌腱同时断裂,最好同时修复,但无条件时,可缝合指深屈肌腱,对功能影响不大。
•切口方向应和肌腱方向垂直或斜行,以减轻肌腱粘连•肌腱缝合时不可清除过多的腱周膜或系膜,以防肌腱血运障碍。
•肌腱缝合后最好使用少许软组织或脂肪环形包绕缝合处。
可防止粘连。
三肌腱修复的时机肌腱损伤患者,如果没有特殊理由,都应做一期肌腱修复。
•早期肌腱修复术:6-12h,24小时内陆也可修复。
指总伸肌腱缝合术,III区
![指总伸肌腱缝合术,III区](https://img.taocdn.com/s3/m/8e79da2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b.png)
指总伸肌腱缝合术,III区1. 适应症1、急性或陈旧性肌腱损伤和断裂或缺损。
2、开放性损伤肌腱断裂,凡在伤后8~12小时以内,污染不重,清创彻底,有完整健康皮肤覆盖,可一期缝合肌腱。
否则应延期或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择期修复。
3、因肿瘤或其他病变需要切断或部分切除的肌腱,应予一期修复。
2. 禁忌症1、局部伤后感染未被消除者。
2、伤指各关节被动屈伸活动障碍者。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肢体和病区的水肿、炎症,即使是轻度的,也应积极治疗,使之完全消退2~3个月后手术。
2、局部的较大和较硬的瘢痕应先切除与皮瓣修复,保证肌腱周围有良好的血运和柔软的疏松组织床。
3、在肌腱缝合前,对其支配活动的关节僵硬应先治疗,给予理疗和主、被动锻炼,使之恢复有较大的活动度,才能手术和收到肌腱缝合的效果。
4、缝合材料要选择反应小、拉力大、表面光滑的品种。
一般以0.25~0.30mm直径的软性不锈钢丝为最佳,多用于抽出钢丝缝合。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将原伤口做纵"S"形延长,显露指总伸肌腱,见断端整齐无缺损,断腱近端距腕背横韧带远侧缘约1.0cm,遂将韧带切除1.5cm,避开肌腱缝接点,以免阻挡肌腱滑动和减少粘连机会。
2、以3/0无创针线"8"字形缝合各断腱。
3、闭合伤口。
用石膏托制动腕及手指于过伸位4周。
7. 并发症化脓性感染,感染的伤口有疼痛、红肿、触痛、脓性分泌物等,体温可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闭合性创伤也可能并发各种感染,例如:伤后误吸、气道内分泌物潴留、肺不张等继发的肺部感染。
伤后还可能发生破伤风或气性坏疽,其后果相当严重。
8. 后遗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10. 术后护理修复肌腱后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在坚强缝合的基础上早期活动能有效地减轻粘连,即使有轻度粘连通过适当锻炼也可使粘连组织渐松软拉长,使被修复的肌腱恢复一定的滑动功能。
肌腱缝合法
![肌腱缝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4444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2.png)
肌腱缝合法肌腱缝合法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撕裂等损伤。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什么是肌腱缝合法、适用范围、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和风险。
一、什么是肌腱缝合法肌腱缝合法是一种通过手术将断裂或撕裂的肌腱重新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这种手术通常由外科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可以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或微创技术进行。
二、适用范围肌腱缝合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腱损伤,包括:1. 运动损伤: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臂等。
2. 职业性损伤:如重复性应力损伤。
3. 意外损伤:如跑步时扭到了脚,导致跟腱断裂。
4. 年龄相关性损伤:随着年龄增长,软组织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受伤。
三、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之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这些检查包括:1. 身体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
2. X光和MRI: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肌腱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3. 血液测试: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
4. 麻醉咨询: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与麻醉师讨论麻醉方案,并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四、手术过程肌腱缝合手术通常需要将患者放置在侧卧位或仰卧位。
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步骤:1. 麻醉: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
2. 切口:医生会在损伤区域上切开皮肤,并将组织分离开来,以便到达肌腱。
3. 缝合:医生会使用缝合线将肌腱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4. 整合:医生会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来帮助肌腱恢复功能。
五、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以确保肌腱能够正确愈合。
以下是一些术后护理要点:1. 使用支架:医生可能会在手术后几周内给患者使用支架或石膏来保护肌腱。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灵活性,并促进肌腱愈合。
3. 避免过度使用:患者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受损的肌腱,以免引起新的损伤或延迟愈合。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0fc3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3.png)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损伤。
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以确保肌腱能够有效愈合并恢复功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肌腱缝合方法。
首先,常见的肌腱缝合方法之一是简单缝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肌腱断裂的早期治疗,通常在伤后的48小时内进行。
医生会将肌腱断端对齐,并使用缝合线将其缝合在一起。
简单缝合可以快速恢复肌腱的连续性,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另一种常用的肌腱缝合方法是锁定缝合。
这种方法通过在肌腱断端穿孔并使用特殊的缝合线进行缝合,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支撑。
锁定缝合通常用于肌腱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减少肌腱再次断裂的风险。
除了简单缝合和锁定缝合,还有一种常见的肌腱缝合方法叫做织物缝合。
这种方法使用生物吸收性缝合线或人工合成材料,将肌腱断端缝合在一起。
织物缝合可以减少对肌腱的损伤,并且在愈合过程中逐渐被吸收,无需手术再次取出。
最后,还有一种肌腱缝合方法叫做缝合辅助技术。
这种方法通常结合其他缝合方法,通过使用辅助器械或技术来增强肌腱的稳定性和愈合效果。
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缝合锚或肌腱接头器来辅助进行肌腱缝合,以确保肌腱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肌腱缝合方法对于肌腱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肌腱损伤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最合适的缝合方法,以确保肌腱能够有效愈合并恢复功能。
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时,医生需要谨慎操作,并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肌腱缝合术
![肌腱缝合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e5e62e4b73f242336c5f9a.png)
适应症
• 1.急性或陈旧性肌腱损伤和断裂或缺损。 • 2.开放性损伤肌腱断裂,凡在伤后8~12小 时以内,污染不重,清创彻底,有完整健 康皮肤覆盖,可一期缝合肌腱。否则应延 期或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择期修复。 • 3.因肿瘤或其他病变需要切断或部分切除的 肌腱,应予一期修复。
麻醉
• 缝合肌腱手术应在无痛条件下进行,才能 保症缝合质量和效果。麻醉选择根据缝合 肌腱的部位决定。上肢多用臂丛麻醉,下 肢多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儿童则用全麻。
• 2.肌腱的缝合 • 肌腱修复后妨碍功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肌 腱粘连。粘连最多的部位是肌腱缝合处, 为此不能不在肌腱缝合方法和应用材料上 有所讲究。力求缝合方法简便、可靠,有 一定的抗张能力,并能减少腱端缝合部位 血管的狭窄。
• 3.局部的条件 • 肌腱愈合所需营养主要是血液与滑液,所 以修复的肌腱应位于较完整的滑膜鞘内, 或富于血液循环的松软组织床内,在这些 部位愈合的质量高,粘连少。再缺血处如 瘢痕覆盖部位、裸露硬韧的组织韧带、纤 维鞘管壁、骨面等,不宜修复或进行肌腱 移植。
• Koch-Mason缝合法略同于Kleinert缝合, 所不同的是采用双针分别缝合肌腱远近端, 在断腱间有两个缝接线,并间断缝合断端, 以加强抗拉力,同时使其缝合处光滑、平 整。
津下(Tsuge)缝合法(套圈式)
• 津下缝合法用3-0或5-0圈形肌腱缝合线,距 断端约1厘米处横行穿一针。出针后再套入 圈内,拉紧后锁住少量肌腱纤维,偏长侧 将针纵向穿入肌腱。并从断端引出,然后 再穿入对侧断端,离断端1厘米处将针穿出, 拉紧对合好断端后,将线的一端剪断。
• 2.肌腱粘连的预防 • (1)合理的肌腱手术切口设计。应避免与肌腱的 纵轴重叠或平行,以免其切口瘢痕与肌腱形成纵 形粘连。切口垂直或斜形越过肌腱,切口与肌腱 间只有点的接触,粘连机会减少且范围也可以明 显减少。 • (2)肌腱缝接部位应置于血循环良好的组织中, 尽量避免与缺血性组织接触。如不能避免时,可 适当切除部分鞘管或韧带,开拓肌腱通路,改善 肌腱营养条件。肌腱瘢痕需彻底清除,必要时预 先改善皮肤覆盖条件。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d333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f.png)
肌腱缝合方法肌腱缝合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撕裂。
在运动损伤和其他外伤中,肌腱缝合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减轻疼痛。
本文将介绍肌腱缝合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以确定肌腱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在确定手术方案后,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便患者做出知情的决定。
接下来是手术步骤。
在手术中,医生首先会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然后,医生会进行切口,在肌腱损伤的位置暴露出肌腱断裂的端部。
接着,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和针对肌腱进行缝合。
在缝合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缝合的张力和层次,以确保肌腱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最后,医生会关闭切口,并为患者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帮助肌腱尽快恢复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康复计划,以确保肌腱能够顺利愈合。
在进行肌腱缝合术时,医生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和材料,以确保肌腱能够得到有效的修复。
其次,医生需要在手术中严格控制缝合的张力和层次,以避免肌腱的过度紧张或松弛。
此外,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总之,肌腱缝合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对于肌腱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肌腱缝合术时,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手术步骤进行操作。
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帮助肌腱尽快恢复功能。
同时,医生还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肌腱缝合方法有所了解,并为相关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957d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d.png)
肌腱缝合方法肌腱缝合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损伤。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结构,它们的损伤会影响人体的运动功能。
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时,医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肌腱缝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肌腱缝合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对肌腱损伤的程度和位置进行详细的评估。
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腔镜手术等。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地处理受损的肌腱组织,确保不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其次,肌腱缝合的方法包括使用缝合线将肌腱组织重新连接起来。
医生会根据肌腱损伤的位置和程度选择合适的缝合线和缝合技术。
一般来说,常用的缝合线有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在进行缝合时,医生需要小心地将肌腱组织对齐,并使用适当的力量将其缝合在一起,以确保缝合的牢固和稳定。
另外,肌腱缝合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恢复肌腱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加速肌腱的愈合和恢复。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再次受伤,以免影响肌腱的愈合和康复。
总的来说,肌腱缝合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肌腱损伤的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地操作,确保肌腱组织能够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而在术后的康复阶段,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加速肌腱的愈合和恢复。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对肌腱缝合有更深入的了解。
手外科肌腱缝合(1)
![手外科肌腱缝合(1)](https://img.taocdn.com/s3/m/d5338d9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5.png)
手外科肌腱缝合(1)
手外科肌腱缝合是一种手术技术,主要用于修复肌腱断裂或损伤所导
致的肌肉活动受限或无法正常活动的情况。
这种手术技术要求医生具
备高超的外科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对手术操作的细节要求也非常严格。
下面分点详细介绍肌腱缝合的相关内容。
一、肌腱缝合的定义
肌腱缝合是一种通过手术将损坏或断裂的肌腱进行精细缝合的技术,
以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和活动。
二、肌腱损伤的原因
1. 肌肉过度用力或急剧扭伤;
2. 运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或改变方向;
3. 长期重复使用某一部位的肌肉;
4. 突发意外,如跌倒及撞击等。
三、肌腱缝合的手术操作
1. 确认肌腱损伤的位置和范围;
2. 創傷處理,清除肌腱断端的干燥、坏死或不健康組織,将断端整平;
3. 选用适当的缝线,在手术显微镜下缝合损伤的肌腱;
4. 通过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帮助肌腱恢复正常功能。
四、肌腱缝合的注意事项
1. 术前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排除其他并发症和疾病;
2. 缝合时要注意肌腱的张力和跨度;
3. 在康复期间要控制肌肉的运动量和张力,避免在恢复期内再度受伤。
五、肌腱缝合的风险与并发症
肌腱缝合作为外科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手术感染、术
后疼痛、肌肉变形和肌肉力量下降等等。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认真评
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手术风险。
肌腱缝合是一项技术精密、风险较高的手术,医生和患者都需要高度
重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
者的恢复。
肌腱缝合技术【48页】
![肌腱缝合技术【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ecdc76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3.png)
Ⅳ区:腕管区。 Ⅴ区:前臂区。
4
5
肌腱缝合要求
6
肌腱缝合方法
7
一、肌腱端—端缝合法
适用于新鲜肌腱断裂缝合,或直径相等的 肌腱缝合。
8
缝合法:
用双直针涤纶单丝线 (3-0)缝合
此法操作复杂,缝合 有影响肌腱血循环作 用,现已基本不用。
9
“8”字缝合法
43
44
45
46
自体肌腱的来源限制 异体肌腱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碳纤维、硅橡胶和胶原纤维等达不到理想
修复材料应具备的不粘连、可吸收、无免 疫排斥反应、可腱化、有一定强度等条件。 碳纤维增强 加胶原表面涂层与肌腱细胞体 外培养形成一种永久性的有生命活性的组 织工程肌腱
47
谢谢!
48
肌腱的缝合和固定技术
1
2
根据外伤史,受伤部位,各指关节屈曲 障碍情况,能够判断各指是深腱还是浅腱 (拇指是长腱或短腱)断裂及断裂属于哪个 区。
3
Ⅰ区:手指中节指浅屈肌止 点到末节指深屈肌的止点 间,拇指为近节中部到拇 长屈肌腱止点。
Ⅱ区:中节指骨中部至掌骨 颈部,常被称为“无人 区”( ’s ),拇指为近节 指骨颈到掌骨颈,即腱鞘 区。
36
如浅腱不能修复,则可将其近段切去;远端保存 作为深腱滑动的后方腱床。浅腱远端留得过短, 常使近侧指间关节术后出现过伸畸形。浅腱修复 完毕,修复深腱,缝线无论使用何法,均使其深 度保持在偏掌侧一半,线结埋在肌腱内。表面用 9-0单丝锦纶线间断缝合,使其光滑。腱鞘亦作 细致缝合,拔去注射针头后屈腕30°,然后轻柔 地伸屈手指各关节,看缝合的肌腱能否自如地通 过腱鞘修复处。保持腕及手指的位置,勿使缝线 从肌腱中拉豁。修复神经并缝合皮肤,指甲上粘 上衣领钩,以活动夹板固定。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686b00b52acfc789ebc9b5.png)
肌腱缝合方法及生物力学研究返回首页在线咨询一、肌腱缝合方法1.Bunnell缝合法:用带双针的肌腱缝线进行缝合。
从肌腱的一侧向远端斜行穿过肌腱中心在对侧出针,将缝线抽至一半处后,再从对侧斜行进针穿回。
按此法再作2次,使缝针从肌腱断端出来。
另一根缝针先平行穿过肌腱至对侧,再按前述方法从近端向远端、从一侧向另一侧斜行缝合4次,最后也从肌腱断端出针。
肌腱的另一半则从断端进针,按相反方向缝合,最后在远离断端处打结。
经此法修复的肌腱缝接处抗张力强度较大,但易造成肌腱缝接处绞窄,对局部血液循环影响较大,不利于肌腱愈合。
2.:Kessler缝合法:从肌腱断面垂直进针至远离断面约1 cm处穿出后横行穿过肌腱至对侧,再垂直进针从断面出针。
按同样方法缝合肌腱另一半,最后在肌腱断端打结。
此法缝合的肌腱缝接处抗拉力较强,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方法之一。
自Kessler(1973)报道后有很多改良方法。
如用两根缝线分别从远离断面处进针、出针,使两线结均打在断端外、在肌腱两断端间加上一圈间断缝合等。
Barrnakian等人的改良最具新意。
他们先在肌腱两端各做一小切口,用带圈缝线从一侧小切口进针、肌腱断端中心出针,再从另一肌腱断端中心进针、该侧的另一小切口出针,然后再作Kessler缝合,但需注意将Kessler-缝合横行的缝线穿过套圈内,最后收紧套圈缝线使用于Kessler缝合的缝线承受套圈缝合缝线的力量,肌腱断端因此紧密靠拢。
他们通过力学测试发现,该方法使缝合处出现裂缝所需的力量比普通Kessler-缝合法增加l倍。
认为可用于肌腱修复后控制下的早期主动活动。
3.编织缝合:可用于肌腱转位或肌腱移植时的缝合。
在接受肌腱中心做一纵向切口,将转位肌腱从此切口中穿过,并在此用缝线将两肌腱缝合,再远离此孔约0.5 cm处,与前孔平面呈90~刺另一孔,将转位肌腱从此孔抽出并缝合,最后将转位肌腱末端包埋于接受肌腱内。
本法缝合处有很强的抗张力,且肌腱表面较光滑,粘连较轻。
007肌腱缝合固定技术
![007肌腱缝合固定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fc2dd32b160b4e777fcf47.png)
第四章肌腱缝合固定技术第一节肌腱缝合术•【指征】•1.一期缝合伸肌腱或屈肌腱腱鞘外被锐器割伤,污染着重,创面整齐,伤后8小时以内手术者。
•屈肌腱鞘内的深浅肌腱同时断裂者,早期可切除浅肌腱,缝合深肌腱。
•2.二期缝合创口内无感染,但患者就诊时间过晚者,可在伤后3周左右缝合肌腱。
•3.晚期修补若创口已感染者,应在创口愈合后3个月进行修补。
•【禁忌症】•1.肌腱挫裂伤,创口污染较重者;•2.肌腱断裂,合并有明显的软组织血运障碍者;•3.在某些损伤中,如肉食加工、皮毛加工、污水中作业等工作中受伤,虽伤口外观较清洁,肌腱断裂比较整齐,但实践证明,此类损伤术后容易感染。
因此,在受技术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若勉强缝合,反易增加感染的机会,或造成广泛粘连,失去晚期修复的条件。
•【术前准备】•1.一般手术常规准备•2.确定肌腱断裂部位及有无合并神经损伤•3.根据断裂肌腱的部位、种类、大小,准备各种骨钻、骨凿、钮扣、不锈钢丝、各种规格的丝线和直圆针。
•【麻醉】肌腱修复术,需要良好的麻醉,以使肌肉松弛,减少被修复肌腱的张力。
•1.上肢多选用臂丛麻醉,或高位硬膜外麻醉;•2.下肢多选用腰麻或持续硬膜外麻;•3.简单手术可采用局麻。
•【体位】于大腿或上臂处绑缚气囊止血带。
•1.上肢: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将患肢肘关节稍屈曲置于胸前,或置于上肢手术台上(侧台)。
•2.下肢:患者平卧,俯卧或侧卧于手术台上。
•【手术步骤】•(一)切口•肌腱手术的皮肤切口,应避免与肌腱的纵轴平行,以免整个切口与肌腱纵形粘连。
切口只能垂直或斜形跨过肌腱,这样切口与肌腱只有一点接触,粘连的机会可大为减少。
•(二)肌腱的显露•肌腱断裂后,两端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其程度与肌腱滑动范围的长短、肌肉收缩力的大小,及腱纽近、远端的断裂有关。
•1.手术时,从伤口中寻找肌腱断端,不宜用血管钳探入伤口中盲目探找钳夹肌腱断端,这样不但增加组织创伤,扩散创面污染范围,而且也达不到目的。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5bc3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0.png)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修复断裂或受伤的肌腱。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结构,它的损伤会严重影响人体的运
动功能。
因此,正确的肌腱缝合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
文将介绍肌腱缝合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肌腱缝合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传统的手工缝合和现代的
无张力缝合。
传统的手工缝合是通过将断裂的肌腱两端用缝线逐一
缝合起来,这种方法需要外科医生具备精细的操作技巧,同时也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容易引起肌腱的张力不均匀,影响术后的康
复效果。
而现代的无张力缝合方法则通过使用特殊的缝合器械,将
肌腱的两端精确对齐并缝合,避免了传统缝合方法的一些缺点,术
后效果更加理想。
其次,肌腱缝合的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手术前,医生
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肌腱受伤的情况和程度,以便选
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需要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并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
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肌腱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总之,肌腱缝合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需要外科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和注意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只有在全面的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肌腱缝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肌腱缝合技术1.肌腱端—端缝合[适应证]新鲜肌腱断裂和鞘管区内陈旧性肌腱断裂与移植肌腱的缝合BUNNELL缝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3—0无创、尼龙或涤伦双直针,距肌腱断端6毫米处横穿一针,分别将肌腱缝线的两针穿到肌腱的对侧缘,反复四次后,再从肌腱断端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两断端对合结扎缝线(图—1)[特点]缝合牢固,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缝线反复穿越肌腱,易造成肌腱损伤及干扰肌腱血循环。
现在很少采用。
KESSLER法(包括改良KESSLER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5—0无创线双直针,从肌腱断端进针,距肌腱断端5毫米处出针,再横行穿过肌腱,然后再纵行从肌腱断端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两断端对合,结扎缝线于肌腱断端内。
改良法是用一根连续的缝线,按上述方法处理一侧肌腱后直接穿入另一侧肌腱,抽紧后按上述方法处理另一侧肌腱,将单一线结结扎在肌腱断端内。
用7—0肌腱外膜无创线间断缝合数针。
(图—2)[特点]结扎线埋入肌腱断端内,缝接点光滑。
缝合处抗张力强。
对肌腱血管的绞窄作用及血循环影响小。
目前常应用于采用肌腱早期功能练习的肌腱一期修复。
KLEINER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3—0无创线双直针,距肌腱断端5毫米处横行进针,对侧穿出后,再斜行进针从断面穿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肌腱的另一断端。
将双线结结扎在肌腱断端内。
肌腱外膜用7—0无创线连续缝合,保持缝接处光滑。
(图—3)[特点]操作简便,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对肌腱血循环影响较小。
可抽出式缝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不锈钢丝做8字缝合,钢丝缝接远近端后穿出肌腱,用纽扣固定在皮肤外。
4周后拔出钢丝。
(图—4)[特点]此法可减少断端缝接后的张力,用于早期功能练习操作复杂,目前很少用。
8字缝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3—0无创线,距肌腱断端5毫米处进针,呈8字缝合肌腱断端。
(图—5)[特点]操作简便,对肌腱创伤小。
抗张力较小,不能适用于肌腱早期功能练习。
斜行缝合法(BECKER法)[操作方法及程序]将肌腱断端修剪成斜面,采用5—0无创线间断缝合。
(图—6)[特点]抗张力大,适用于肌腱早期功能练习。
影响肌腱的长度,未被推广。
埋入式缝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应用单针圈形无创线,从距肌腱断端1厘米处进针,断端出针。
将线牵出后,留下圈形线尾,用另一针线将其8字缝合固定。
再将圈形针线穿入另一肌腱断端,距肌腱断端1厘米处出针,将线剪断,用以在局部作8字缝合,将断腱拉合,将圈形缝线结扎在8字缝合上。
圈形缝线的两端均在腱外膜下,7—0无创线肌腱外膜间断缝合数针。
(图—7)[特点]吻合口较牢固。
操作复杂,使用特殊缝线,临床上不经常使用。
TSUGE法(单套圈法、双套圈法)[操作方法及程序]应用3—0或5—0圈形无创缝合线,距肌腱断端1厘米处横行穿针,出针后再套入圈内,拉紧后锁住少量肌腱纤维,再将针纵向从肌腱偏掌侧穿入并从断端穿出。
然后再穿入对侧肌腱断端,距肌腱断端1厘米处穿出,拉紧对合好断端后,将线一边剪断,打结固定。
粗肌腱可用双圈形缝合线缝合。
(图—8)[特点]缝合处抗张力较强。
对肌腱血循环影响较小。
应用3—0或5—0圈形无创缝合线。
此法常用于屈肌腱缝合后早期功能练习。
2. 肌腱端侧缝合鱼嘴型缝合(PULVERTAFT法)[适应证]直径粗细不等的肌腱缝合[操作方法及程序]先将粗肌腱用刀片做切口,把细肌腱穿入裂隙并缝合,再于粗肌腱稍远端处与第一个切口呈90度做切口,再将细肌腱再次穿入裂隙并缝合,如此穿缝3—4次,最终将细肌腱断端埋入粗肌腱内。
粗肌腱断端修剪成鱼嘴壮,包绕细肌腱,使细肌腱位于粗肌腱中央。
(图—9)一条与多条肌腱端侧缝合法[适应证]一条肌腱移位带动多条肌腱时采用[操作方法及程序]用刀片在多条肌腱适应部位纵向戳成裂隙,将要移位的肌腱劈开后穿过多条肌腱的裂隙并缝合。
用同样方法穿插两次缝合。
最后将移位肌腱断端部分切除,用多条肌腱包埋之。
(图—10)单条肌腱端侧缝合法[适应证]适用于肌腱移植[操作方法及程序]在被移植的肌腱上用刀戳一个小孔,用血管钳将移植肌腱断端从孔内拉出并缝合;再于稍远侧用刀片戳一个孔,方向与前一孔垂直,将移植肌腱断端从孔内拉出并缝合,剪去多余部分,将移植肌腱埋入被移植肌腱内。
最后在被移植肌腱近端戳一个孔,将被移植肌腱断端穿入移植肌腱内并缝合。
(图—11)3.骨—肌腱缝合法[适应证]适用于肌腱止点重建。
[操作方法及程序]用骨刀在固定肌腱处掀起骨皮质,或用骨钻钻孔以接纳肌腱;用细钢丝在肌腱端做8字缝合,然后将钢丝分别从骨创面两侧或骨孔中穿出,拉紧钢丝使肌腱端嵌入骨创面或骨孔中。
穿出的钢丝在指背侧用纽扣后纱布卷固定。
第四节肌腱移位术[适应证]1.肌腱断裂或肌腱缺损,不能采用肌腱缝合或肌腱移植者。
如拇长伸肌腱断裂或肌腱缺损,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
2.肌腹缺损或肌腹无收缩功能时,利用其他正常动力肌腱代替其功能者。
如Volkmann 缺血性肌挛缩,指浅屈肌移位代替指深屈肌功能。
3.神经损伤后无法一期进行神经修复或神经修复效果不佳,需进行晚期功能重建者。
如正中神经损伤后用尺侧腕屈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操作方法及程序]具体肌腱移位术的方法见各章节,此节仅叙述总原则。
首先选择可以替代原有功能的最佳动力。
应选择肌力好,作用协同、滑动范围相近的肌肉作动力。
选择移位肌腱通过的最佳途经。
肌腱通路要有利于肌腱滑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选择最佳的肌腱止点。
应尽可能与原止点一致,使移位肌腱充分最佳效果。
[注意事项]1.移位肌腱或肌肉应选择肌力好,作用协同、滑动范围相近的肌肉作动力。
应选择肌力4级以上者为动力。
肌腱移位后不能影响原关节活动的动力需求。
2.移位肌腱或肌肉的走行方向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一般要与原肌腱走行一致,走向应取直线,不能穿越骨间膜及弯曲成角。
如果必须成角,则须重建滑车。
走行通道内不能有阻碍肌腱滑动的因素存在,皮肤覆盖和软组织床条件要好,关节被动活动应正常。
3.移位肌腱的止点应尽可能与原止点一致,尽可能加大关节活动的力矩,以实现最佳效果。
4.移位肌腱张力的调整十分重要。
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移位肌腱的张力。
如移位肌腱的滑动范围较小,,重建屈指功能时移位肌腱的张力应加大,这样才能发挥屈指作用。
5.术后制动方式、时间及术后功能练习方式十分关键。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术后最大肩外展位制动8—10周,然后在外展架上逐渐减小外展架外展角度,进行肩外展练习。
第五节屈肌腱滑车重建术[适应证]指屈腱鞘缺损,尤其是重要滑车如A1、A2和A4同时缺损,手指屈曲时造成肌腱的弓弦效应,需要重建滑车。
[操作方法及程序](1)指浅屈肌腱重建滑车法将远断端指浅屈肌腱一束保留一定长度,切断近端,与对侧A2滑车残留缘缝合。
重建A2滑车。
(图—)(2)利用残存鞘管壁,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滑车法在残存的A2、A4鞘管壁上做相应的几个小孔,取掌长肌腱,将其纵行劈开,取其一半交叉穿过残存鞘管壁的小孔,调整松紧后缝合固定。
术后制动4周,开始主动屈伸练习。
(图—)(3)游离肌腱移植环绕指骨重建滑车法当鞘管无残壁可利用时或无指浅屈肌腱可利用时采用此法。
取掌长肌腱,将其纵行劈开,取其一半,用滑车钳夹住肌腱一端,在指伸肌腱的深面(在近节指骨水平重建A2时)或浅面(在中节指骨水平重建A4时)环绕指骨,再环绕指屈肌腱,调整张力后缝合固定。
术后制动3—4周,开始主动屈伸练习。
(图—)[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造成重建滑车与屈肌腱相互粘连,影响肌腱滑动。
2.重建滑车的手指局部皮肤、骨关节条件要好。
3.重建滑车应首选A2和A4滑车,一般只能重建一个滑车。
4.重建滑车的松紧度很重要。
既不能过紧,影响肌腱滑动;又不能过松,起不到滑车作用。
5.重建滑车后不可能早期活动,不免造成新的屈肌腱粘连。
术前应向患者交代清楚6.肌腱与滑车同时缺损,一期可同时进行肌腱移植和滑车重建。
第六节肌腱切断术[适应证]1.肌腹瘢痕化而无滑动功能,影响关节活动者。
如内在肌挛缩,行内在肌切断术2.指屈深、浅肌腱之间粘连,影响指深肌腱屈曲功能时,应行指浅屈肌腱切断术。
3.中、环、小指其中1-2指截除时,应切断该指的指屈肌腱。
[注意事项]肌腱切断之前应仔细辩认,避免错切正常肌腱。
第七节肌腱延长术[适应证]肌腹有收缩功能,而肌腱存在轻度挛缩,可行肌腱延长术。
肌腱断裂缺损较少,可行肌腱延长术。
尤其是拇长屈肌腱损伤,更适合行肌腱延长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沿肌腱纵轴Z形切开肌腱,将肌腱纵形分成两束,分别向两端牵拉肌腱,使肌腱纵向加长,调整到适当位置后,将两腱束合二为一缝合。
[注意事项]1.肌腱延长的部位应选择在腱腹交界处,以减少肌腱粘连。
2.沿肌腱纵轴Z形切开肌腱时应尽可能保证两腱束宽度平均,减少肌腱断裂。
第八节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缝合术[适应证]指伸肌腱腱帽反复滑脱,造成局部肿痛及关节活动不协调,影响功能者。
(1)腱帽重叠缝合术[适应证]指伸肌腱腱帽尺侧挛缩而桡侧松驰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将挛缩的尺侧腱帽纵形切开松解,将松弛的桡侧腱帽重叠缝合。
(2)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术[适应证]腱帽桡侧组织已撕破或菲薄,局部组织不能利用者。
WHEELDON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暴露损伤的伸肌腱帽及滑脱的指伸肌腱,切取滑脱肌腱尺侧的联合腱或从脱位的伸肌腱帽尺侧掀起一横行的筋膜瓣,利用滑脱肌腱尺侧的联合腱翻转到桡侧,与伤侧腱帽及掌指关节关节囊缝合,以控制伸腱向尺侧滑脱。
关闭伤口,术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
[注意事项]缝合时注意检查缝合张力,以免影响掌指关节主动屈伸。
(3)CARROLL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暴露损伤的伸肌腱帽及滑脱的指伸肌腱,将腱帽近端伸肌腱桡侧半从近端切断,分离出掌指关节腱帽桡侧的侧副韧带,将伸肌腱片向远端返折,从侧副韧带的深面穿过,再拉回到尺侧,与尺侧腱帽及掌指关节关节囊缝合。
也可将腱条穿经掌浅横韧带掌侧,再缝回原肌腱,起伸肌腱桡侧悬吊作用。
(图—)术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
[注意事项]缝合时注意检查缝合张力,以免影响掌指关节主动屈伸。
(4)McCoy法[操作方法及程序]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暴露损伤的伸肌腱帽及滑脱的指伸肌腱,将腱帽远端伸肌腱桡侧半从远端切断,将伸肌腱桡侧的蚓状肌腱游离,伸肌腱片从蚓状肌腱的深面穿过,将滑脱的指伸肌腱拉回到原位,再环绕蚓状肌后自身缝合固定。
术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制动4周。
[注意事项]缝合时注意检查缝合张力,以免影响掌指关节主动屈伸。
第九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切开术[适应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反复发作,经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