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认知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认知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6章认知学习理论一、选择题1.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答案】B【解析】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者是苛勒。

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加涅D.桑代克【答案】A【解析】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一般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4.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下位概念,因此,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就属于下位学习。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答:(1)分类和概括化是“超越所给信息”的过程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化的过程就是“超越所给信息”的过程,通过归类,可以将关于这一类别的知识推论到这个具体事物上,从而超越了所感知到的外界信息,超越了直接的感觉材料。

(2)举例布鲁纳认为,人们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相关类别进行推理。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生心理【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生心理【圣才出品】

第2章学生心理2.1复习笔记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1)基本观点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

在他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2)图式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①同化是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②顺应是指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③平衡是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他把人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知道消失了的事物的存在,表明儿童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是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言语与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4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4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选择题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答案】B【解析】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因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答案】A【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

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学习和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解释上。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答案】D【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

4.()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答案】C【解析】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主义教育的带路人。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答案】B【解析】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研究方法。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12章学习策略一、选择题1.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加工策略【答案】B2.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策略是()。

A.谐音法B.抄写法C.过度学习D.概括【答案】D3.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答案】B4.关于课堂管理和教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C.二者相互发生影响D.二者基本上不发生相互作用【答案】D5.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A.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B.开展学习竞赛C.使得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D.使得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答案】B6.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的时间是()。

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答案】C7.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答案】C8.加涅智慧技能层次理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A.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B.把认知策略看成是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C.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D.阐明了不同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答案】D二、概念题1.学习策略答:学习策略是指一种操作对策系统。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的一般规则,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具体地说,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艺术性、主动性和对策性。

学习策略既可以是一般性策略,也可以是具体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发现,一般性学习策略主要有四种:①寻找深层意义的策略;②承认局部目标的策略;③灵活探索策略;④将局部整合为整体的策略。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新版).doc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新版).doc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新版).doc《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3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3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4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4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4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4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4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一、研究的方法★ 4二、研究的步骤 4三、研究的有效性 5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5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5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5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5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5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5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6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6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6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6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6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7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7一、教师的角色★P77 7二、教师的特征7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7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7二、教师的教案与沟通能力7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7第三节师生互动7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7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7三、师生的相互作用7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7一、教师的专业发展7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8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8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8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8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8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8一、学习的界定8二、学习的作用8三、学习的分类8四、学习的相关概念9第二节学习与脑(略)9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9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9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9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9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9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9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9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9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9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二、华生的行为主义9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9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9二、桑代克的学习律9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9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9二、强化理论9三、行为的学习9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9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9二、观察学习9三、行为主义新进展9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9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9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0一、认知表征理论10二、认知结构理论10三、学习和教案的基本原则10四、发现学习10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0一、有意义学习10二、认知同化过程10三、接受学习1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1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10二、学习的条件10三、教案事件1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1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1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10二、建构主义分类10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10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1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 ?格拉塞斯费尔德1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1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11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11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11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11三、支架式教案11四、建构主义评析11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1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11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11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11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11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11二、学习动机的作用12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12四、学习动机的分类12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12一、强化论 12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12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12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12五、控制点理论——罗特12六、归因理论——韦纳★ P226 12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12八、自我价值理论12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12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2一、教案吸引12二、兴趣激发12三、反馈与评定12四、奖励与惩罚12五、合作与竞争12六、归因指导★12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12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12一、知识及其含义12二、知识的分类12三、知识的表征12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13第二节知识的理解13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13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13三、概念的学习13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13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13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13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13四、为概念转变而教13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13一、迁移及其分类13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14三、为迁移而教★14第十章技能的学习14第一节技能的概述14一、技能及其特点14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14三、技能的分类14四、技能的作用14第二节动作技能14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14二、动作技能的形成14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14第三节心智技能15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15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15三、心智技能的培养15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15 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15一、问题及其分类15二、问题解决的界定15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15一、问题解决的模式15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15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15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15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P343 15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15第四节创造性思维16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16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16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16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16一、学习策略的界定1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6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16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16第二节认知策略16一、复述策略★ P370 16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16三、组织策略16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17一、元认知的结构17二、元认知策略17三、资源管理策略17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17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17二、常见的学习策略17三、策略促进的方法17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17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17一、品德的基本界定17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7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7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17一、道德认知的发展17二、道德情感的发展17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7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8一、品德的内化过程18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8三、品德培养的方法18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18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18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18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18第十四章教案设计18第一节设置教案目标18一、设置教案目标的意义18二、教案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18三、教案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18四、教案目标的设计18第二节选择教案模式★ P453 18一、直接教案18二、探究学习18三、基于问题学习18四、合作学习★ P465 19五、个别化教案19第三节设置教案环境19一、课堂空间19二、教案组织19三、教案媒体19第十五章课堂管理1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1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1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1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1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1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1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 1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1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19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19二、行为矫正原则★ P503 2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2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2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2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2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2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2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2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2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2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20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20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20三、测验的新进展20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20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20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20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20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20五、学习理论的启示20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20一、真实性评定★20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20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案因素教案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案中起关键作用(教案过程的主导)*教案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案大纲、教材、课程* 教案媒体—教案内容的载体、教案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第8章学习动机8.1复习笔记一、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2.学习动机的相关概念(1)动机与兴趣兴趣是动机的一种。

①兴趣的含义。

兴趣是指趋向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

②兴趣的分类。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将取得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③兴趣的层次。

兴趣分为三个层次:a.对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现出来的新现象产生的兴趣叫做有趣,为兴趣的第一层次;b.在有趣定向发展基础上对学习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叫做乐趣,为兴趣的第二层次;c.对学习与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相联系的兴趣叫做志趣,为兴趣的第三层次。

(2)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①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诱因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

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学生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3)动机与态度态度和动机也有很多类似之处,两者都是促动行为的内在倾向,两者都只能从外在的行为去测量判断。

其不同在于态度的成分中多了一种情感的因素。

态度的构成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

(4)动机与期待及抱负水平①期待是指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

它与动机相关。

如果两者不相符,就形成了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就可能产生行为的动机。

②抱负水平是指人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主观地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这种自定的目标,代表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一种愿望与期待,它与将来工作之后的实际成绩未必相符,两者的差距及方向将影响这个人以后的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一般说来,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的提高为中介来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第5章行为学习理论一、选择题1.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答案】A2.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答案】B3.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学习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5.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答案】C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答案】A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C8.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答案】C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10.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巴甫洛夫D.托尔曼【答案】C11.经典条件反射是指()。

A.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相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B.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C.个体的自发反应与某一刺激间建立了联系D.某种刺激与某种情境之间建立了联系【答案】A二、概念题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答: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4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4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8.下列那一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统一性原则 【答案】D
二、概念题 1.教育心理学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心理学
3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答案】C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答案】A
2.实验法 答:实验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是人为地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使一定的心理现 象产生,从而探索心理现象活动规律的方法。它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 验法是指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根据研究的目的,控制某些条件,观察教师或学生的心理活 动变化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将实验研究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能较好地反映教育的实际情况; 但由于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有时难免条件控制得不太严格。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条
三、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教育心理学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成就 ①教育心理学从无发展到有,而且目前已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创立了许多学习理论,提 出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心理学观点,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作品和 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所有的理论及其所依据的研究资料都为本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1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比较适合新手教师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是( )。 A.特殊的课堂设计 B.基本的课堂设计 C.暂时的课堂设计 D.全班讨论 【答案】B
4.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斯莱文 【答案】C 【解析】掌握学习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确保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某一确定技能 的学习都达到预定的掌握水平。它由布卢姆 1976 年最先提出,旨在解决个体差异的问题。 因此,答案选 C。
5.下列教学模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是( )。 A.程序教学 B.合作学习 C.适应性教学
2 / 14
圣才电子书

D.独立学习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B
【解析】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
方法。个别化教学并不意味着独自学习。程序教学、适应性学习、独立学习都属于个别学习。
2.布卢姆将目标分为哪几类,每类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答: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种类型: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每类的评 价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认知目标 布卢姆认为,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6 级水平。 对于认知目标的评价,知识水平的目标可以用是非题、简答题、匹配题以及多项选择题进行 测验。领会、应用和分析水平的目标也可以用这些测验来评价。综合和评价水平的目标比较 适于使用论文测验。 (2)情感目标 情感方面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 5 种 基本的目标。在对情感目标进行评价时,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将这些目标用做诊断的标准, 看学生把什么价值体系带到了课堂,那么,课后的评价就可以帮助估量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成 功地使学生的态度或价值朝意想的方向变化了。 (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 6 种。学生达到了动作技能 方面的目标,就意味着发展出了某种特定的表现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评价学生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7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7.1复习笔记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受到了几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奠基人当属皮亚杰,他对建构主义进行了系统而经典的阐述。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是建立在对西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和继承之上的。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

他继承了康德的范畴论,抛弃了康德的先验论。

皮亚杰明确指出,认识既不发端于客体,也不发端于主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动作(活动)过程之中。

概括地说,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主旨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

2.杜威、维果茨基、布鲁纳的建构主义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论也对当代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1)杜威的经验性理论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产生新观念。

(2)维果茨基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观察体现在教师活动中的社会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从事某种活动,逐步地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可以独立地从事这种活动,将潜在的发展变成现实的发展、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以及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新手一专家研究等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重要的影响。

从现实起源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

(二)建构主义分类建构主义者们对建构主义的分类主要有:1.美国乔治亚大学研讨会上将建构主义分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

2.根据建构主义者的学术领域,建构主义可分为哲学建构主义、社会学建构主义和教育学建构主义。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习心理导论【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习心理导论【圣才出品】

第4章学习心理导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答案】D【解析】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A、B、C三项都是由于环境或者药物等作用造成的行为的暂时的改变,因此不属于学习。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答案】C【解析】按照学习的主体进行分类,学习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因此,答案选C。

3.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A.规则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答案】A【解析】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想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问题的学习。

因此,答案选A。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答案】B【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慧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态度的学习;⑤运动技能的学习。

因此,答案选B。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学习包括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听导师精心设计的指导,科学研究等。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答:(1)学习的定义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新版)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新版)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新版)亲爱的读者:欢迎来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完整版文档。

本教材由陈琦和刘儒德主编,是第二新版,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全面的心理学知识,以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一、教材概述《当代教育心理学》是一部系统介绍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各个重要领域。

本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详细探讨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

二、章节目录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学习理论3. 认知发展4. 学习动机5. 学习策略6. 教学方法7. 评价与评估8. 个体差异9. 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10. 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三、章节内容概述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本章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重要性,帮助读者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 学习理论本章将介绍各种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认知发展本章将探讨认知发展的理论和研究,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帮助读者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4. 学习动机本章将介绍学习动机的理论和研究,包括自我决定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目标理论,帮助读者了解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机制。

5. 学习策略本章将探讨学习策略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记忆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学习和记忆信息。

6. 教学方法本章将介绍各种教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和合作学习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7. 评价与评估本章将探讨评价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标准化测试、课堂观察和自我评估,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8. 个体差异本章将介绍个体差异的理论和研究,包括智力差异、人格差异和学习风格差异,帮助读者了解个体差异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认知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认知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6章认知学习理论6.1复习笔记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1.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或称为完形),对事物、情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理解,而不是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简单的集合。

这一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苛勒。

2.格式塔学习理论的意义(1)积极意义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

他们探讨记忆是如何反映知觉组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在理解学习任务、重建模糊的记忆或把学习原理迁移到新情境等过程中产生的。

这对美国流行的S—R联结主义来说,是适当的解毒剂和挑战,具有积极的意义,启迪了后来的认知派学习理论家们。

(2)消极意义他们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后来皮亚杰对此做了深刻的批判。

(二)符号学习理论1.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的实验,托尔曼提出符号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

(3)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

他主张将行为主义S-R 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2.潜伏学习潜伏学习是指人或动物在无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3.托尔曼的主要影响(1)他反对和部分抵制某些较严格的行为主义先驱及与他同时代的行为主义者所接受的限制性前提。

(2)托尔曼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认知表征理论布鲁纳常常把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它们看作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3章教师心理3.1复习笔记一、教师的角色与特征(一)教师的角色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以下重要角色:1.设计者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不仅要知道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测验手段,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因素,在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等,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

2.信息源教师作为信息源有两层含义:(1)指教师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这一过程更多受教师的控制;(2)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时,可能会在已知条件与目标之间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感到缺乏必要的信息,从而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的信息,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更大的主动权。

教师作为信息源的最主要的方面不是将所有的信息都装在头脑中,而是掌握了获得信息的线索,知道该以何种方式以及到哪里去寻找信息,从而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3.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任何时候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都是不能否定的。

必要的讲解和指点,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4.组织者和管理者尽管不同教师对课堂控制的程度不同,但维持一定的教学秩序是进行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班级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等;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准备考试;要记录学生的表现,并与家长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5.平等中的首席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教师需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学成为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反思者与研究者(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

(2)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因此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从而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9章知识的学习9.1复习笔记一、知识的分类与表征(一)知识及其涵义1.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知识的功能知识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①辨别功能,人可以根据有关知识对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辨认和归类,从而对它们不再感到陌生。

②预期功能,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时,人就可以通过推论对事物形成一定的预期,推知事物会是怎样的,它会怎样发展变化等。

③调节功能,个体总在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来确定活动的程序,并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1)知识不简单等同于能力,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2)能力是更稳定的心理特性,对人的活动有更普遍、更一贯的调节作用,而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它是知识、技能进一步概括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高度整合性的心理结构,是个体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广泛迁移应用而实现的。

(二)知识的分类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而且人能够明确地用词汇或者其他符号将其系统表述出来。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个体到底有没有程序性知识不是通过他的回忆而是通过他的活动才能判断。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①联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实际的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

a.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

b.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另外,掌握记笔记、阅读等程序性的知识对学习陈述性知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c.学生的学习常常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开始,而后进一步加工消化,成为可以灵活、熟练应用的程序性知识。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学生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学生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2章学生心理发展2.1复习笔记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基本发展观1.基本观点内部心理结构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就是发展。

2.图式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皮亚杰用“图式”这种有组织且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来解释个体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结构。

(1)个体对环境的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①同化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②顺应是“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2)平衡是图式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协调状态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二)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不同质的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1)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2)以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为显著标志。

(3)认知能力逐渐发展,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究。

2.前运算阶段(2~7岁)(1)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符号功能。

(2)存在自我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群体出现集体的独白。

(3)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没有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接受学校教育,认知被重组、改造。

(2)获得守恒概念,能借助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逻辑思维。

(3)以社会为中心,意识到别人的看法,思维仍需具体事物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1)思维超越对具体事物的依赖,以命题的形式进行。

(2)推理能力提高,能进行假设性思维,接近成人水平。

(三)心理发展的因素关于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问题的提出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B.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C.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D.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答案】A
3.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在()。

A.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B.逐步形成一个多样、开放的大系统
C.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
D.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
【答案】D
4.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威尔逊
D.格塞尔
【答案】D
5.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的作用不包括()。

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评价作用
D.调节作用
【答案】B
6.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A.1922年的壬戌学制
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C.1958年的学制改革
D.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A
7.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B.素质教育的实施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政治的民主化
【答案】B
8.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A.信号图式法
B.探究—发现法
C.暗示教学法
D.五段教学法
【答案】C
9.教育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中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中
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
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中
【答案】C
10.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

这属于教师的()。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社会地位
D.法律地位
【答案】A
11.“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

A.礼
B.乐
C.诗
D.书
【答案】A
12.封建社会地方官学(文翁兴学)何时开始设立?()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魏晋
【答案】B
13.明清时期私学蒙养教材最有影响的是哪三本?()A.《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B.《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C.《急就篇》《凡将篇》《杂字》
D.《蒙求》《太公家教》《三字训》
【答案】B
14.根据王守仁的观点,儿童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A.诗歌
B.习礼
C.读书
D.数
【答案】C
15.蔡元培在教育上的基本思想是“()、兼容并包”。

A.思想开放
B.思想封闭
C.思想自由
D.思想放开
【答案】C
16.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了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的教育政策,其主系可划分为()。

A.三段四级
B.四段六级
C.二段四级
D.三段五级
【答案】A
17.作为中国洋务教育和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的是()。

A.上海广方言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江南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答案】D
18.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对教育采取的措施是()。

A.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
B.增加教育投入
C.将教育纳入一党专政
D.以教育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