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方向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不同方向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我们生活在图形世界中,准确地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因此,新教材一改老教材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体系,第一章就采用身边的几何体——丰富的图形世界入手来研究图形.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发展直觉思维和空间观念,逐渐形成自己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

学生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只有两个月的差异,但老教材却有让他们无法适应的巨大变化,而新教材则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修改了学生不喜欢的“字母游戏”,采用他们更乐意参与的活动、游戏等形式,给他们空间和时间,给他们释放表演欲望、展现青春活力的舞台.因此,新教材这种“在玩中学”更适合他们.

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他们已能将简单的物体抽象成简单的几何图形,能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而且他们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因此,教师要百般珍惜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个变化,调动一切积极性,尊重每一个观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引导.

设计理念

1.能利用新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以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价值追求.

2.抛弃旧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创设多种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引导课堂实践,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

3.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课堂导入所用的诗和结尾的评价都是点睛之笔;充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力求在课堂中体现艺术性和人本主义思想,以期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从而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并发展空间思维.

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培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从观察几何体拓展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人文教育.

教学重点:经历活动过程,加强与他人交流,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目标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多元化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按《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把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是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

教具准备

1.投影片,录像.

2.水壶、杯子、乒乓球.

3.圆柱、长方体各两个,正方体、四棱锥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谁知道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欧阳彪: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多美的山,多美的诗!(打出投影1:诗与画.)诗情画意来自作者苏东坡从多个角度对庐山的仔细观察.从哪些角度呢?

金超: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在山中看.

师:不愧是语文课代表,回答得非常好!可能有些同学会纳闷,今天老师上数学课怎么会念起古诗来?其实,苏东坡通过作这首诗,教给了我们观察祖国大好山河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庐山奇妙、壮观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看什么呢?看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和数学中熟悉的简单几何体.下面同学们能否通过观察和抽象思维来回答问题?(打出投影2.)

【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教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师:看投影片,请指出下列各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例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

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巢文标:第一幅图是乙看到的,第二幅图是丁看到的,第三幅图是丙看到的,第四幅图是甲看到的.

师:完全正确!同学们应用生活经验解决了问题.下面请三个同学做一个小实验,谁愿意?

生:我愿意!(学生纷纷举手,体现了强烈的参与意识.)

师:(老师摆好道具)请杨吴健、金丞燕、季晨皎同学上来.(按不同方位站好.)请告诉大家,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

杨吴健:我看到了一个小正方体和一个水壶.

金丞燕:我看到了一个水杯和一个水壶.

季晨皎:我看到了一个小正方体、一个水壶、一个水杯.

师:讲台上明明摆着同样的东西,但他们三个人的回答却不一样,是怎么回事呢?

施卓: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师:现在请杨吴健、金丞燕两位同学调一下位置,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杨、金:是的.

师:谢谢你们的合作.确实经过同学们的实验、观察发现了……

生:发现了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东西可能不一样.

【学习的目的在于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去探索发现规律.教师用生活中的两个小例子.采用丰富的呈现形式,创设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境,便于学生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标准理念.这种学习方式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增强了学习的体验、兴趣和信心.

师:下面我们把书翻开到第15页,看图,想一想,哪幅图是小华看到的,哪幅图是小彬看到的?

庄家园:第二幅图是小华看到的,第四幅图是小彬看到的.

师:回答得真不错!如果想同时看到杯子和乒乓球,那么他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谢鹏:从上面看,从正面看,稍微斜一点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