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PCBA主板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A主板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测
2、部品名称、型号规格、供应商应与BOM一致 Ⅱ 0.4 0.65 每批
3、包装箱内装实物应与标识内容一致
4、应有供应商的出货检验报告:且易从外箱直接识别并获取
外观
目检 样品
5、外包装箱不允许受潮、破损、变形、倒立
不允许有断裂、烧焦、绿油起泡、变形、断线路及线路起皮
不允许有错料、虚焊、短路、漏贴元件、撞件、元件破损、侧贴、贴翻 元件少锡:上锡量≥元件焊盘面积的2/3 元件偏位:偏位≤元件宽度的1/2
PCBA主板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Biblioteka 物料名称文件编号文件版本
修订日期
引用文件
主板部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主板
XX-WI-12
A
检查 项目
抽样方案及验收水平
检验器件及方法
AQL
检验水平 重 轻
检验 频度
检验方法及接收标准
1、外箱标签应有部品号、型号规格、颜色、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供 应商名称、物料编码
包装
普通贴片元件浮高:浮高≤0.1mm

0.4 0.65 每批 切割边不允许起皮、翘起、切割不全
马达、受话器、MIC、喇叭、天线接触铜箔不允许氧化、
变色、上锡,其它金边无严重上锡、断裂、起皮 屏蔽盖:外观与样品一致,不能有偏位、少锡、变形、破损 摄像头、LCD 插口不能变形、破损 SIM卡座卡座盖子不允许有变形
BOM、ECN、规格书
示意图
备注
1、检验的全面 性,抽检的均衡 性 2、发现外箱有 不良但可接受时 要多抽检包装箱 四周的物料
装配
配合部品
n=2 Ac=0
每批 与壳料实装,无装配不到位、装不进等现象
DBG 备注:相关测试和电流测试工厂无设备,主要监控供应商提供测试报表

PCBA进料检验指导书

PCBA进料检验指导书

文件編号:DG-QA-231.目的使PCBA能够合乎标准规格,特订定检验内容,项目及判定标准作为进料检验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PCBA 产品3.职责IQC检验时依此作业指导书进行4.内容4.1检验判定:依照5.6缺陷图示进行判定(参考" IPC-A-610 E 印刷电路板组装可接受标准 Class2”制定而成)进行判定4.2抽样计划: MIL-STD-105E,N= II,AQL:MAJ(A)=0.4,MIN=0.654.3检验工具:10/30倍显微镜、 ESD手环、手指套/静电手套、镊子、塞规、菲林尺5.缺陷定义:5.1 缺陷定义:5.1.1 焊点接触角不良--角焊缝与焊盘图形端接头之间的浸润角度大于90°5.1.2 直立--元器件的一端离开焊盘而向上斜立或直立5.1.3 短路(桥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应相连的焊点之间的焊料相连,或焊点的焊料与相邻的导线相连5.1.4 空焊--元器件导脚与PCB 焊点未通过焊锡连接5.1.5 假焊--元器件导脚与PCB 焊点看似连接,实际未连接5.1.6 冷焊--焊点处锡膏未完全熔化或未形成金属合金5.1.7 少锡(吃锡不足)--元器件与PAD 吃锡面积或高度未达到要求5.1.8 多锡(吃锡过多)--元器件端与PAD 吃锡面积或高度超过要求5.1.8 焊点发黑--焊点发黑且没有光泽5.1.9 氧化--元器件、线路、PAD 或焊点等表面已产生化学反应且有有色氧化物5.1.10 移位(偏位)--元器件在焊盘的平面内横向(水平)、纵向(垂直)或旋转方向偏离(以元件的中心线和焊盘的中心线为基准)5.1.11 极性反向--有极性的元器件方向或极性与文件(布线图)要求不符,方位相反;浮高--元器件与PCB 存在间隙或高度差5.1.12 错件--元器件规格、型号、参数、形体等要求与BOM、样品或客户资料等不符文件編号:DG-QA-235.1.14 漏件--依据BOM 和ECN 或样板等,应贴装元器件的位置或PCB 上没有器件的现象5.1.15 错位--元器件或元器件脚的位置移到其它PAD 或脚的位置上5.1.16 开路(短路)--PCB 线路断开现象5.1.17 侧方(侧立)--宽度及高度有差别的片状元件侧放5.1.18 反白(翻面)--元器件有区别的相对称的两个面互换位置(如:丝印面与无丝印面上下颠倒,片状电阻常见5.1.19 锡珠--元器件脚之间或PAD 以外的地方的小锡点5.1.20 锡尖--元器件焊点不平滑且存在拉尖状况5.1.21 气泡--焊点、元器件或PCB 等内部有气泡5.1.22 锡裂--焊点有裂开的状况5.1.23 孔塞PCB--插件孔或导通孔等被焊锡或其它阻塞5.1.24 破损--元器件、板底、板面、铜箔、线路、线路、通孔等,有裂纹或切断、损坏现象5.1.25 丝印模糊--元器件或PCB 的文字或丝印模糊/断开现象,无法识别,模糊不清5.1.26 脏污--板面不洁净,有异物或污渍等不良5.1.27 划伤--PCB 或按键等划伤及铜箔裸露现象5.1.28 变形--元器件或PCB 本体或边角不在同一平面上或弯曲5.1.29 起泡(分层)--PCB 或元器件与铜箔分层且有间隙5.1.30 溢胶--红胶用量过多或溢出要求范围5.1.31 少胶--红胶用量过少或未达到要求范围5.1.32 针孔(凹点)--PCB、PAD、焊点等有针孔凹点5.1.33 毛边(披锋)--PCB 板边或毛刺超出要求范围或长度,有尖锐刺手的感觉5.1.34 金手指杂质--金手指镀层表面有麻点、锡点或防焊油等异常5.1.35 金手指划伤--金手指镀层表面有划痕或裸露铜箔5.2缺陷级别定义:5.2.1 Cri: Critical defect 严重缺陷: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致命缺陷5.2.2 Maj: Major defect 主要缺陷:5.2.2.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5.2.2.2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5.2.2.3漏元器件、配件及主要标识5.2.2.4多出无关标识及其它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5.2.2.5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文件編号:DG-QA-235.2.3 Min: Minor defect 轻微缺陷: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5.2.4 ACC: Acceptable defect 可接受的缺陷:在评价时使用,出厂检验仅供参考备注:所有检验标准的使用,必须保证在对其它的工序没有影响的情况为前提,一个问题出现多种不良因素存在时,以最严重(致命缺陷)为主,另外判定时,一个重要缺陷等同两个轻微缺陷5.3 关于工具的定义:5.3.1塞规:金属片状测试工具,用于缝隙大小的测试,也称厚薄规5.3.2 LCR: 用于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的阻值、容值、感值得测试仪5.3.3 万用表:用于测量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及导通状态的仪器5.3.4 放大镜(显微镜):用于对所观察物体进行放大倍数,便于人眼识别的检验仪器5.3.5推力计:用于对测试元器件所能承受的力度的仪器5.4 目视检验要求:5.4.1距离:眼睛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20cm左右5.4.2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5.4.3照明:4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 550mm (照度达500-- 800Lux)5.5 检验前准备:5.5.1 检验前需先确认所使用工作平台清洁及佩戴清洁手套5.5.2 防护:凡接触PCBA必需佩戴良好的静电防护措施(佩戴防静电手环或静电手套)5.5.3 PCBA持握的方法:正确的拿板作业姿势,在EOS/ESD 防护的条件下,佩戴干净的手套握持PCBA ( 如下图板时板平面与眼睛存45°角,距离20-30cm,并注意转换方向,看到焊接的每一处)5.6 外观检验缺陷示意图及判断标准: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文件編号:DG-QA-235.7 尺寸基于PCB尺寸图,对PCBA 的尺寸测量,并取5到10pcs装配确认5.8 功能取5pcs PCBA 根据BOM ,刷相应的程序,然后装配与对应的锁做功能测试5.9 包装5.9.1 使用静电托盘包装,托盘需用胶纸固定5.9.2 外箱无破损、脏污及封装不到位5.9.3 外箱标示清晰,信息准确。

PCBA板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A板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1.1检验环境准备1.1.1照明:室内照明800LUX以上,必要时以放大照灯检验确认。

1.1.2ESD防护:凡接触PCBA板必须严格按照ESD防护规范进行作业(穿着防静电服,佩带防静电手套和防静电手环,并确保防静电手环可靠接地)。

1.1.3确认检验作业台面清洁。

1.2检验要求检验项目图示说明判定说明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立方体类)焊接的标准模式锡面成内弧形且光滑;元件吃锡的高度需大于元件高度的1/2。

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立方体类)吃锡不足元件吃锡宽度需大于元件宽度的1/2,若小于 1/2则拒收。

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立方体类)锡桥(短路)相邻的两元件之间连锡拒收。

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立方体类)锡裂(断裂/断线)锡点不可断裂。

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立方体类)冷焊、锡珠不可以有锡球;不可冷焊(锡面有颗粒状,锡膏过炉后未熔化)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立方体类)焊接不良不可焊接不良。

元件侧立元件不可侧立。

焊锡过大元件两端的锡量小于元件本身高度的1/2为最大允收;元件两端的锡量大于元件本身高度的1/2则不良锡尖元件两端焊锡需平滑;焊点如有锡尖不得大于0.5mm;元件两端焊点不平滑,且有锡尖等于或大于0.5mm则拒收。

吃锡不足焊锡带需延伸到组件端的25%以上焊锡带从组件端向外延伸到焊点的距离,需在组件高度的25%以上,超过以上标准则拒收。

墓碑不允许存在,即元件仅有一端焊在焊盘上浮高元器件端与PCB间距大于0.5mm为不良。

IC 类焊接标准模式引脚的侧面,脚趾和脚跟吃锡良好,引脚与焊盘间呈现弧面焊锡带焊锡需盖至引脚厚度的1/2或0.3mm以上IC 类焊接不良目视明显可见焊脚少锡,吃锡不到位,引脚与焊盘间无弧面焊锡带,均为焊接不良IC 类焊接吃锡不良焊锡只吃到引脚部分位置,很少吃到焊盘。

IC 类焊点脱落或铜箔焊点和铜箔不可脱落或断裂!断裂锡珠附着原则上不可有锡珠存在如有锡珠,不可造成引脚间隔不足,且锡珠直径不可超过0.1mm焊点位置外,锡珠大于0.13mm为不良短路不同位置两焊盘或两引脚间连锡、碰脚为不良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下,同一线路两焊点可短路空焊不允许有空焊,即元件端或引脚与PCB焊盘未通过焊锡连接假焊假焊不良。

PCBA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A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 ● ● ● ● ● ● ● ● ●
外观
丝印模糊不清、重影 元件错件、漏件、位置错、偏移、起翘、悬脚、浮高 焊点虚焊、漏焊、短路、挂尖
功能
LED不发光或亮度低(使用万用表测试)
注:检验过程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检验者佩戴放静电环及干净手套 b.手持板边或板角进行检验
四.记录表单 《IQC来料检验报告》
深圳市XXXXX科技有限公司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Incoming Inspection Instructions)
物料名称 文件编号 抽样方案及水 平 一.检验工具 卡尺、卷尺、放大镜、万用表 PCBA 版本 A0 页码 型号 1 of 1 生效日期 CR=0 Maj=0.4 Min=0.65
MIL-STD-105E 正常一次抽样 一般检查水平Ⅱ
允收水准
二.检验资料 PCB贴片BOM、贴片示意图、标准样品、《物料承认书》、《请检单》
三.检验内容
检验项目
缺陷内容 包装箱没有清楚地标示物料型号及数量 物料实际数量与送货单不符
检验资料 送货单 请检单 送货单 请检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R
Maj
Min ● ●
包装
包装上没有供应商检验合格标示 包装袋破损、潮湿,或导致PCBA之间互相挤压 混料 PCBA尺寸与《物料承认书》不符 PCBA板面有裂纹、破损、污渍、杂物,板边缘有披锋 PCBA板面没有丝印产品型号及生产周期,或丝印不正确 物料承认书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 贴片示意图 贴片BOM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
核准
审核
制定

PCBA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A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A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IQC检验员对PCBA来料有明确的检验依据及判断基准,而制定本标准。

2、范围适用于所有PCBA来料。

3、职责3.1本标准由质量部IQC组制定,经部门主管/经理核准后交文控发行。

3.2所制定之规格及标准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订部门同意后方可修改。

3.3所有PCBA经供应商送于来司,IQC均需按此标准检验。

4、抽样水准4.1所有物料均按照GB/T 2828.1-2003 逐步检验抽样计划进行抽样检验。

4.2判定标准:AQL取值 AQL:CR=0 MA=0.4 MI=1.04.3 当一个产品含有两个或以上缺点时,以较严重之缺点为判定。

5、检测条件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30--40CM为准。

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6、PCBA类检验标准6.1 SMT检验标准:以下标准中未涉及到的部分均参考IPC-A-610D 2类产品检验。

测量项目检验方法标准缺陷判定CR MA MI外观检验胶水可见于端子区域不允许√少件不允许√错料不允许√假焊不允许√掉油PCB表面掉绿油不允许√脏污PCB表面脏污不允许√多件不允许√扭曲度板厚>1.0mm:扭曲高度H/板对角线长度L应≤0.75%;板厚≤1.0mm:扭曲高度H/板对角线长度L应≤1%√外观检验偏移侧面偏移大于元件宽度或焊盘宽度√的50%,其中较小者(注:圆柱体帽型端子25%)偏移末端偏移不允许√连接宽度末端连接宽度小于元件端子宽度或焊盘宽度的50%,其中较小者√连接长度末端连接长度小于元件端子宽度或焊盘宽度的50%,其中较小者√末端重叠末端重叠不足不允许√元件破损不允许√侧立不允许√反白不允许√堆叠不允许√立碑不允许√润湿不润湿不允许√填充高度焊料填充延伸至元件体顶部√功能检验测试参考相应PCBA检验规范或相关文件,重点测试主要功能能否实现,显示性能及关机电流、工作电流值、发音电流√6.2 邦定检验标准测量项目检验方法标准缺陷判定CR MA MI外观检验黑胶形状不规则,不光滑√黑胶大小超出丝印圈+0.5mm √黑胶高度H>1.5mm √凹点直径φ≤0.5mm,深度H≤0.2mm最多允许一个点√凹点直径φ>0.5mm,深度H>0.2mm不允许√露IC 不允许√湿胶不允许(用指甲压黑胶表面应无痕迹)√裂痕PCB与黑胶密封处有裂痕不允许√杂物黑胶表面杂物不允许√金手指黑胶周围金手指超过3条或长度超过1mm√露邦线不允许√针孔不允许√黑胶颜色同一订单不允许有2种颜色√邦线拉力每粒晶片上不同边上的4条邦线拉力须>5g力√功能检验测试参考相应PCBA检验规范或相关文件,重点测试主要功能能否实现,√显示性能及关机电流、工作电流值、发音电流7、支持性文件《来料检验规范》《IQC实验测试规范》《焊锡、插件检验规范》8、相关记录《IQC检验报告》IQC检验报告表编号:填写日期:采购单号零件名称料号数量检验项目标准抽样结果记录合格数1 2 3 4 5 6检验结果检验员复核。

PCBA 通用检验指导书 --蓝牙产品

PCBA 通用检验指导书 --蓝牙产品
5.4.1检查PCB版本.
5.4.2 PCB上UL的标识.
5.4.3工艺要求参照IPC-A-610
5.5尺寸和装配检查
工具:游标卡尺或投影仪,上下盖
5.5.1使用上下盖进行试装配
5.5.2检验2D图纸上的关键尺寸。
5.6功能检查
功能测试必须按照产品具体的WI执行。在功能测试前,请使用样品确认测试仪器及夹具是否良好。
备注:如上面任何一条不完整,不可进行检验.
5.2抽样方案
抽样计划依据下列方案进行:
检验项目
数量
α、β、Pilot
批量
外观检验、功能测试、
包装检验
*AQL
*AQL
尺寸和装配
*5PCS/批
*5PC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批
性能测试
*5PCS/批
*5PCS/月
参照《WI-QA-051检查抽样指导书》
5.3 NC分类
不良分类可参考如下矩阵:
5.6.3蓝牙PCBA
工具:功能测试工装,充电器, Hobie/Monk,电话
5.6.3.1按键/开关弹性
用手指按压按键/开关,检查它的弹性是否良好(参考样品)。
5.6.3.2充电功能
5.6.3.2.1将待测PCBA放到如图1所示的夹具中(依具体的PCBA选择不同的夹具),合上上盖板及释放键,使工装上所有的顶针与PCBA接触良好.
5.6.2.2Sidetone测试
连接PCBA和Sidetone测试盒,充电器/电池,当拨动侧面开关的档位并对话筒吹气时从PCBA中能听到吹气声并且无杂音,则表明板是合格的。否则,则是不合格的。
5.6.2.3试听测试
连接PCBA和电话,如果能听到电话中的提示音,则表示PCB是合格的。否则,则是不合格的。

PCBA检验标准指导书

PCBA检验标准指导书

文件编号:TM-SP-D0006-01 11/28
a)真手指:缺点宽度小于 1/3W(W=金手指宽度); b)假手指:不管控; 7) 镀层贴附性: 以 3M#600 感压胶带贴附后快速撕起,不可有金、镍、铜脱落情 形。 8) 金手指沾油墨、锡、毛边、缺口: a)真手指:(1)沾油墨、锡:不可有;
(2)毛边、缺口:W≤1/5W,L≤5W(W=金手指宽度), 且不能出现 open/short;
No.


规格条件
1 显 显 示 图 形 按 照 按照个别采购规格书 示 个别采购规格
2 检 Taping、显示图 按照个别采购规格书 查 形按照个别采
* 购规格
3
消耗电流
按照个别采购规格书
4
输出波形
按照个别采购规格书
5 外 线路 观
目视检查。 1) 刮伤、补线

a) 线路无感刮伤不管制

b) 有感刮伤:L ≤30mm,一片 PCBA 不可超过 3 条,不可露铜;
U≤3.5mm
焊接部
2.0mm≤U
打开状态 焊盘 挤压状态 (5)其它部品
看不到破损,裂缝,电极剥落等 b)chip 部品的情况
看不到破损,裂缝,电极剥落等。但,关于破损如果对品质没 有影响(参照下图),可以作为良品。另外,以下是缺损的分类。 (1) 陶瓷电容器
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在各自长度的 1/3 以下。
振动试验
5 5~100Hz、19.6m/s2、1 分钟/周期
各 120 回
XYZ 方向 注)100~500 Hz
冲击试验
5
980m/s2 、11ms、 XYZ 方向
各5回
注)由于设备原因,5~100Hz 的条件下不能评价的情况下,也可以用 100~500Hz。

PCBA测试步骤

PCBA测试步骤

图2
开机键 复位键
治具开关位置

连接无 线网络 SD卡座 USB座 音频母座 点击打开SD 卡播放MP4 点击打 开网页 点击进入 WIFI设置
图1
PCBA按键功能
图3
主界面图标功
图4
WIFI参数设置
12.关机漏电流测试:按住PCBA的开机键1秒,按照屏幕提示选择关机选项,确认后关机,按下测试治具的关机电流开 关,电流表2显示电流<300uA为正常. 13.测试OK做标记:取出测试OK的PCBA,拔出LCD排线,作好标记流入下一工序.
东莞长安意创力电子厂 标准作业指导书
图 示
ROHS
客 户 机 型 工序名称 工位序号
AI M52/72AW
M52/72AW PCBA功能测试
1 of 1
工序时间
320S 作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版 次 制定日期 业 内 容
PCBA测试作业指导书 1.0 2010.4.13
准备工作:连接好测试架,将测试治具的SW2开关拨动在电源端,SW1拨动在"关"(如图2). 操作內容:
点击打开
测试项目: 检验标准:
电池开 机电流 0.4~0.8A
USB开机电 流(充电) 0.8~1.3A
待机电流 <400mA
睡眠电流 <30mA(治具)
GPS信号强度
标准参考样板
关机电流 <1mA
注意事项:
GPS信号显示 点击GPS信号测试图标
图5
成功业时必需戴好有绳静电环并确保接地良好(金属鳄鱼夹需夹在静电线裸露部分). 2.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好PCB板并且不能将PCB板重叠,以免元件补撞掉. 3.检查过程中发现连续3次或以上不良时必须及时通知拉长处理,停止 下拉;所有检查的不良产品必须放置在规定区内并做好标示和记录. 4.测试前检查耳机座是否点胶凝固.

PCBA通用标准作业指导书

PCBA通用标准作业指导书

产品代码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
版本 A0
14)反白 (翻
文字面
R757
翻 面
文字面(翻白)
NG不允许有翻面现象。(即元件表面印丝帖于
PCB一面,无法识别其品名、规格。) 16)孔
塞:
锡尖
孔塞不良
19)多件:依据BOM和ECN或样板等,不应帖装部品的位置 或PCB上有多余的部品均为多件;
1)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2)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3)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2、焊接检验工艺: 1)各焊接点焊接时焊点用锡不能过多,否则会出现焊点 过太,焊点雍肿; 2)各焊点焊接要圆滑不能有梭角,倒角及缺口; 3)各焊点焊接必须牢固,不能有裂锡等不良现象; 4)PCB板不能有氧化,脱焊,虚焊,焊盘松脱,铜皮翘起,断路, 短路等不良现象; 5)焊点表面必须有金属光泽,爬锡高度应超过焊点端头的1/2,焊 锡覆面率为80%以上,并且焊点无指纹, 无松香,无冷焊等不良现象;
4、元器件插装的方式: 1)元器件插装后,其标志应向着易于认读的方向,并尽可能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 2)有极性的元器件极性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安装,不能错装; 3) 元器件在PCB板上的插装应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不允许一边 高,一边低;也不允许引脚一边长,一边短; 4)PCB板上是卧式的元器件都必须贴平PCB板插上, 立式元件必须垂直贴平插在PCB板,不能有元件插的东 倒西歪及元件没插平等不良现象; 5)三极管及特殊元件可以不用贴平PCB板插上,但必须要有1/2 以上插到PCB板上不能离PCB板很高;
3)短路:
短路/ 连锡/
1、不同位置两焊点或两导脚间连锡、碰脚为不良NG; 2、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下,同一线路两焊点可短路。

PCBA板FCT测试作业指导书

PCBA板FCT测试作业指导书
(如图五所示)
测试电流
6.测试完毕,拨动治具测试开关, 切断测试电源,向上拨动快速闸,
图五:观看测试数据
图六:取出PCB板并贴上FCT 合格标签
然后从治具槽位取出PCB板,并 贴上FCT合格标签。
(如图六所示)
注意事项
1.测试要仔细,不可漏测误判,不可漏贴FCT合格标签。 2.模板向下移动时,不可压伤PCB板上的元器件,治具不使用时应拔下电源插头。 3.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有线静电手环
编制:
审核:
批准:
2.将2块PCB板放入测试治具的2个 测试槽位中
(如图二所示)
3.向下拨动快速闸,治具上模板 向下移动压紧PCB板,探针与PCB 板测试点充分接触,然后按下治具 电源开关。
(如图三所示)
4.按下治具测试开关,进行FCT测 试。 (如图四所示)
5.观看测试治具上的数字显示屏, 若显示屏上的电压/电流数据符合 标准范围且测试治具的LED灯不闪 烁,则测试结果合格;反之,则测 试不合格。 测试电压标准: 测试电流标准:
产品名称: 产品编码: 要求:
材 料
物料名称
编号:
版次:A0
页码:1/1
工程名:FCT测试
作业时间:
工具/设备:静电手环、测试治具
物料编码
位置
数量
图示
操作步骤
1.准备好测试治具,并插上电源 调试好
(如图一所示)
图一:测闸并按 下治具电源开关
测试电压
图二:PCB板放入测试槽位 图四:按下治具测试开关

来料PCBA板检验指导书

来料PCBA板检验指导书

●文控中心 ● 品质部○资材部● 生产部3. 规范内容3.1 缺陷分类及定义CR类:产品重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要求,威胁到生命/财产/或严重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

MA类:产品重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要求,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或效果。

MI类:产品一般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要求,如轻微的外观性问题。

4.具体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CR MA MI 1包装标示不正确《目视》☆2短装《目视》☆3混装《目视》☆4包装方式不符《目视》☆5材质《图纸》☆6规格《BOM表》☆《目视》☆《目视》☆《目视》☆《目视》☆《目视》《目视》9反向《目视》☆10少锡《目视》☆11假焊《目视》☆12冷焊《目视》☆9开路《万用表》☆《目视》《目视》☆12Pin针歪/连锡《目视》☆18错料《目视》☆19脏污《目视》☆20多件/少件《目视》☆21零件翘脚《目视》☆24左右偏移《目视》☆25上锡宽度《10倍显微镜》☆26上锡高度《10倍显微镜》☆27侧立《目视》☆28立碑《目视》☆29连锡《目视》☆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最小填充高度(F)为焊料厚度(G)加上端子高度(H)的25%,或焊料厚度 (G)加上0.5mm,取较小者。

不允许发行日期:2014-6-27受控状态:焊锡未完全将组件脚包住、漏上锡有极性的零件没有按正确方向装配,如二极 管、极性电容等参考设计要求、样板及BOM表参考设计要求、样板及BOM表3.元件脚最长度Lmax≦2.5mm审核: 作成:序号焊点针孔/气 泡 1.未入孔、未出孔2.零件脚不折脚、无短路锡焊锡熔合不完全 或冷却不当使锡点 表面颗粒状,灰暗 无光泽由于焊接不良造成PCBA线路开路贴/插件不符合BOM2.剪脚剪至焊点处,且未进行补焊检验项目端面端子与焊盘边缘距离大于或等于焊盘长度的1/4。

检验依据及工具检 验 标 准末端连接宽度(C)至少为元件端子宽度(W)的75%或焊盘宽度(P)的75%,取较小者。

零件脚与其锡垫间锡量过少或其它因素造成未接合《目视》基板水纹印、贴/插件异物不应该安装位置安有零件、应插件位置漏安件贴片IC或零件脚高翘,未平贴板面、翘起共 1 页来料PCBA板材检验指导书(4-1) 机 身 部 分图示引脚收文单位:发文单位:品管部文件编号版本:A0锡裂1.SMT零件焊点不允许有锡裂2.零件脚与焊点间出现裂纹不允许7缺陷分类侧面偏移22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件端子宽度(W)或焊盘宽度(P)的25%,取其最小者。

PCB电路板PCBA检验作业指导

PCB电路板PCBA检验作业指导

PCB电路板PCBA检验作业指导1、目的建立PCBA外观检验标准,为生产过程的作业以及产品质量保证提供指导。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通用于本公司QC/IPQC/QA对PCBA的外观检验(在无特殊规定的情况外)。

包括公司内部生产和发外加工的产品。

3、定义3.1缺点定义【致命缺点】(CriticalDefect):指缺点足以造成人体或机器产生伤害,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缺点,称为致命缺点,以CR表示之。

【主要缺点】(MajorDefect):指缺点对制品之实质功能上已失去实用性或造成可靠度降低,产品损坏、功能不良称为主要缺点,以MA表示之。

【次要缺点】(MinorDefect):系指单位缺点之使用性能,实质上并无降低其实用性,且仍能达到所期望目的,一般为外观或机构组装上之差异,以MI表示之。

3.2焊锡性名词解释与定义:【沾锡】(Wetting):系焊锡沾覆于被焊物表面,沾锡角愈小系表示焊锡性愈良好。

【不沾锡】(Non-Wetting)被焊物表面无法良好附着焊锡,此时沾锡角大于90度。

【缩锡】(De-Wetting)原本沾锡之焊锡缩回。

有时会残留极薄之焊锡膜,随着焊锡回缩,沾锡角则增大。

【焊锡性】熔融焊锡附着于被焊物上之表面特性。

4、职责3.1品质部:负责本规章的制订、修改工作,及监督具体施行情况。

3.2品质部:QC负责对生产线产品的全数检验工作;IPQC负责本规章日常监督及抽样检验;QA负责对生产成品进行出货前的抽样检验,做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报告。

3.3制造部:执行本规定,将生产的成品按批次送品质部检验,每批次数量初定为144PCS,如工单数不足144PCS,按工单数量送检。

5、检验水准及检验内容5.1检验水准:依据“GB2828-2003”中“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水平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级”,合格质量水平(AQL)为:致命缺陷AQL=0;重缺陷AQL=0.4;轻缺陷AQL=1.05.2检验手段:目测或放大镜.注意必须做好ESD防护戴好静电环.5.3检验方式:在线QC采用100%全数检验;IPQC采用随机抽样检验;QA采用上述5.1抽样检验水准.5.4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及统计5.4.1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当样本检验结果出现的各种不良品数量小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AQL值和检查水平对应的合格判定数(A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批,否则即为不合格批。

PCBA检验标准指导书

PCBA检验标准指导书
13. 保守机密 13-1.发给供货方的本规格书以及个别规格书以及临时发行的规格书,不许转让、复 印或者借阅给第三者。 另外,用完之后必须归还。 13-2.关于产品的生产数量,制造所知道的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情报不得 向第三者泄漏。
14.疑义的处理 对本规格书产生疑义时,以书面形式通知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仅限于收到通知的情况下,进行检讨处置。
振动试验
5 5~100Hz、19.6m/s2、1 分钟/周期
各 120 回
XYZ 方向 注)100~500 Hz
冲击试验
5
980m/s2 、11ms、 XYZ 方向
各5回
注)由于设备原因,5~100Hz 的条件下不能评价的情况下,也可以用 100~500Hz。
但是,100~500Hz 的条件的设备在设备配备时要改为 5~100Hz。
20异色PCBA 单不可有异色。要求品质项目
No. 项

21 外 部品外观 观 检 查
文件编号:TM-SP-D0006-01 10/28
要求品质项目和规格条件
规格条件
目视检查。 1)破损
a)chip 部品以外的情况 (1)PKG 形部品 •封装外壳上无龟裂,破损 •端子上无裂痕,锈蚀 (2)Bare chip 形部品 •封装树脂无龟裂,破损 •内部 IC 以及电线端子无露出 (3)FPC •无破裂,切断 •无铜箔露出。没到达导体的伤痕为良品 •铜箔露出部做镀金处理了为良品 (4)Shield finger •无龟裂,破损 •最初从印刷基板剥离下来的部分的尺寸 U 为 2.0mm≤U ≤3.5mm
文件编号:TM-SP-D0006-01 6/28
16-2.关于不良部品的解析评价 对于制造工程中发生的不良部品,委托部品厂家解析调查,以书面形式报告上海中 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另外,在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调查时有时会要求提供不良 部品。

PCBA半成品检验指导书--范文

PCBA半成品检验指导书--范文

PCBA半成品检验指导书—范文
一、PCBA半成品检验标准定义
1.A类不合格:凡足以对人体或机器产生伤害或危及生命安全的缺点如:安规不符/烧机/触电等。

2.B类不合格:可能造成产品损坏,功能异常或因材料而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缺点。

3.C类不合格:不影响产品功能和使用寿命,一些外观上的瑕疵问题及机构组装上的轻微不良或差异的缺点。

二、PCBA半成品检验标准方式
1.检验条件:为防止部件或组件的污染,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或指套并佩戴静电手环作业。

2.检验方式:将待验品置于距两眼约25cm处,上下左右45度,以目视或三倍放大镜检查。

3.检验抽样方案:
4.IQC抽样:依GB/T 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Ⅱ级及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选取样本。

判定标准:A类:AQL=0 B类:AQL=0.4 C类:AQL=1.5
PCBA半成品检验标准
三、PCBA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SMT检验规范
2.DIP检验规范
3.性能测试检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 图 总 号 拟 制 陈保全 2012-10-24
PCBA
检验作业指导书
代 号 TM/QW0906—SMT
审 核
岗 位 SMT 日期 签名
会 签
标准化
第 1 页
共 3 页
第 册
标记 处数 分区 更改文件号 签名 日期
旧底图总号
发 送 单 位
质量标准(工艺标准)
操 作 标 准
项目
检验标准
标准图解
不良示意图
晶体 整形
1、 晶体本体伸脚至弯脚的起始点的
距离D 至少为一个引线的直径d 或厚度d (但不得小于0.8mm )。

2、 晶体的伸出引线大致与晶体的本
体平行。

3、 引线的最小内弯曲半径R 明显,必
须大于引线直径的1倍。

4、 插入安装孔的引线大致要与板面
垂直。

装电 位器
1、 按PCBA 板上的标识的电位器方位
对正插入,电位器水平或垂直歪斜不能超出5°。

2、 电位器底部紧贴印制板(电位器顶
部至PCB 板面最大距离不超过5.5mm )。

剪脚
1、 引脚最短在焊点中能清晰看见引
脚末端
2、 最长不能超过旁边最高元件的高
度或最长不超1.5 mm ,且已焊接的引脚剪脚时不能损及焊点。

3、 引线的伸出部分与相邻元件的距
离不能小于最小电气间隙0.13mm 。

1、2 剪脚时切入焊点,损及焊点 3、不能清晰看到引脚轮廓 4、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NG
Yes
翘高、不贴板
NG
水平歪斜
NG
NG NG
NG
底 图 总 号 拟 制 陈保全 2012-10-24
PCBA
检验作业指导书
代 号 TM/QW0906—SMT
审 核
岗 位 SMT 日期 签名
会 签
标准化
第 2 页
共 3 页
第 册
标记 处数 分区 更改文件号 签名 日期
旧底图总号
发 送 单 位
插针或引脚吃锡
1、 引脚与焊盘之间互相熔融、沾锡,
焊点湿润,焊锡覆盖率必须大于90%;焊锡由插针孔流出至背面焊盘的焊锡覆盖率必须达80%以上。

2、 引脚沾锡角度小于90度;引脚的形
状可以辨识,无冷焊缩锡、针孔、锡洞;
3、 焊锡不超越焊盘的边缘与触及零
件及PCB 板面。

晶体或功率管加锡
1、 晶体的裙边定位在卡槽内,晶体紧
贴导热铜箔,加锡焊牢在导热铜箔上,晶体外壳与铜箔的连接面正常润湿,晶体引脚两面加锡。

2、 功率管的散热板与铜箔贴紧,不能
翘起;散热板的末端边缘必须100%与铜箔连接润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