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与边缘间徘徊的文化矛盾_略论莆仙传统文化模式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欧阳家百创编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欧阳家百(2021.03.07)【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网络时代对传统文化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章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产生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冲突与融合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影响人类生活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1]。
网络文化的产生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对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研究。
为了能够清晰的把握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展开论述,探究二者的冲突与融合。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发展,有其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
这个过程体现出中国文化发展的血脉与经络。
认识这个脉络与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握其发展规律,进一步研究其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2],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四个时期:1 、孕育时期-殷周时期。
这一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经济有所发展,阶级对立越演越烈,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还无法解释。
久而久之,在原始的宗神观念、图腾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命运观念,天命观念,神鬼意识。
为了预知天命和自己的命运,古代人在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占卜方法,后来对这些占卜的方法和记录加以总结形成“卦辞”和“爻辞”,编撰成书《周易》。
从“边界冲突”到“关系自觉”——论费孝通如何用“场”修正“差序格局”
从“边界冲突”到“关系自觉”——论费孝通如何用“场”修正“差序格局”孙旭友;芦信珠【摘要】“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概括中国传统社会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形态的理论工具,也是分析中国人“群己之别”“圈层意识”的“私”道德的功能概念,更蕴含人际关系紧张、秩序隐患和边界冲突等负面影响.利用“场”的扩散、交叉和非边界、融合等特性来补充“差序格局”,既是费孝通晚年对差序格局内在“推己及人”达成“和”的社会秩序的文化反思,也是对消除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隔阂,实现关系自觉的实践关怀.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差序”和“场”二重性,行动者“差序”和“边际”的双重人格,构成中国人际关系交往的实践逻辑,也是费孝通用“场”补充“差序格局”的理论启示.推动费孝通借助“场”来补充和修正“差序格局”的文化意义和研究范畴,仍需进一步开掘.【期刊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7页(P93-99)【关键词】差序格局;边界冲突;场;边际人格;关系自觉【作者】孙旭友;芦信珠【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 250352;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提炼出“差序格局”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特征和亲属关系结构。
这一概念最为经典的表述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一个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1]26。
这一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经典概念,不仅唤起当代学者重新阐释、发展和验证“差序格局”的研究热潮,而且带来了很多学术性争论甚至研究分歧。
大体而言,由“差序格局”引发的当代中国学者争论或者研究脉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重新阐释、批判和发展。
这类研究以“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为主要着眼点,通过考证传统文化、乡土社会结构或宗法制度等,来修正、补充或辨明“差序格局”的合理性与解释局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作者:翁天仁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7期摘要: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它一直活跃在莆田和仙游,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娱乐业的兴起,莆仙戏越来越受到冷落。
本文在中央以及省市实施一系列关于“文化大繁荣”的政策背景下,对莆仙戏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展开分析,认为莆仙戏存在剧目生产脱离现实、演出市场脆弱、戏剧人才匮乏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改善莆仙戏困境的措施,如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创新戏剧、保护和培育市场、挖掘的演出人才等。
关键词:莆仙戏;现状;措施据《莆田市志》记载,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区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
这个剧种,在保存古老剧目,音乐曲牌、演出仪式、表演程式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艺术形态令人惊叹称绝。
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莆仙戏名列第三位。
莆仙戏从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乃至现有的演出活动都呈现出酬神、娱神、娱人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特点。
莆田市现辖四区一县二个管委会,共有专业和登记在册民间职业剧团122个,全市莆仙戏演职人员达3500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年演出2.5万多场,吸引观众1500多万人次,成为一支活跃在城乡的文化主力军。
二、莆仙戏的现状调查(一)剧目创作缺乏创新1.剧目生产脱离现实。
在莆仙舞台上,演出的大都是传统戏,有些戏团的主队以为剧目越老越好。
在传统戏中,歌颂纯洁的爱情常把从一而终来追求,对勤劳善良的歌颂总离不开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褒扬、对自由的追求最多是以金榜题名、夫荣妻贵来结局,对邪恶抗争的结局也往往是善恶相报。
这与时代的文化精神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要求存在着极大的落差。
2.珍贵剧目亟待抢救。
据调查,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但仍有许多手抄剧本和曲谱仍流散在社会上,或存放在老艺人的箱子里,有的内容及只存在老艺人的记忆里,因欠缺经费无法征集、收购。
浅谈莆仙民间艺术
浅谈莆仙民间艺术作者:陈荣振来源:《群文天地》2014年第03期莆仙(今福建省莆田县、仙游县)地处东南沿海,木兰溪上下游。
这块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水秀丽,人文荟萃。
广大民间艺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艺术构思,创造出既有凝重、厚朴、含蓄的中国文化特质,又带有中国南方的灵动、飘逸的各种民间艺术。
这里有被称为“南曲活化石”的民间音乐,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又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一)莆仙的民间音乐,历代流传下来的既有原始的民歌,粗犷的锣鼓曲,也有优美高雅的戏曲音乐,十音八乐,还有典礼音乐、法事音乐等,好似一座大园圃。
在民歌中,发端最早的是流行在沿海一带的船歌,以及遍及莆仙的儿歌,流行于山区的山歌、平原的俚歌见长。
民间锣鼓曲种类很多,比较流行的有车鼓、狮鼓、铃鼓、九鲤鼓、棕轿鼓,花船鼓等,多与动作相结合,是群众在传统节日或举行迎神赛会时的娱乐音乐,具有热闹的气氛。
戏曲音乐分为莆仙戏、木偶戏、目莲戏音乐三大类,曲牌丰富,乐器古老。
十音八乐是业余的群众性民间音乐组织。
莆仙的民俗十分注重传统节庆,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每逢传统节庆,十音八乐就十分活跃,形成了多彩多姿的“民间音乐节”。
同时,在广大农村中,十音八乐还为结婚、寿辰,烘房、企业开张等吉庆效力。
莆仙民间音乐遗产异常丰富,仅戏曲音乐就有曲牌一千零八十题,其中大题三百六十题,小题七百二十题。
(二)莆仙民间舞蹈表演性质分为:迎神、生活、法事、舞蹈,以及戏曲舞蹈诸类。
迎神舞蹈一般为春节元宵活动。
其中有《棕轿舞》、《行坛舞》、《僮身舞》、《皂隶舞》……这些舞蹈,表演粗犷,都带有浓厚的、特有的舞蹈色彩,反映群众迎祥拜福的愿望和欢度节日的喜乐。
在生活舞蹈中,表现群众节日欢腾的,如《舞龙》、《舞狮》、《弄九鲤》、《弄五静》等,仅有动作表演,没有歌唱。
而抒发男女爱情和反映其生活的如《过灯棚》、《春江游船》、《打花鼓》,戏曲舞蹈有《走雨》、《瓜老种瓜》,《弄八仙》、《弄五福》、《跳加官》、《招财进宝》、《寒山拾得》、《跳八股》等等。
文化新旧碰撞的看法作文
文化新旧碰撞的看法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文化不断涌现,旧的文化依然坚守阵地,这就引发了文化新旧之间的碰撞。
这种碰撞并非是简单的冲突,而是一种交流、融合与发展的契机。
文化的新旧碰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走在繁华的都市街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彰显着时代的进步。
与此同时,古老的庙宇、胡同依然存在,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当我们在网上冲浪,享受着便捷的数字文化带来的乐趣时,传统的书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依然受到一部分人的热爱和传承。
这种碰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既有现代科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又有传统文化赋予的深沉与韵味。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新旧碰撞是必然的。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新的文化形式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在新时代的需求和追求。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网络文化,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
而旧文化则是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根基和灵魂。
它们经过时间的考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
因此,当新的文化与旧的文化相遇时,碰撞不可避免。
然而,这种碰撞并非是零和博弈,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新文化为旧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以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为例,过去,戏曲主要在舞台上演出,观众的范围相对有限。
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戏曲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同时,一些创新的表现形式,如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旧文化则为新文化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而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文化新旧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有些人对新文化盲目追捧,而对旧文化不屑一顾,认为其过时、陈旧。
作文民风民俗莆仙戏
作文民风民俗莆仙戏The traditional Puxian opera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ocal customs and culture in the Puxian region of China.莆仙戏作为中国莆田地区的传统,是当地风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Puxian opera, also known as Puxianxi, has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the Qing Dynasty. 莆仙戏,又称莆仙戏,可以追溯到清朝,历史悠久。
The unique performance style and diverse repertoire of Puxian opera have made it a cherishe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region. 莆仙戏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多样化的剧目使其成为当地珍贵的文化遗产。
The art form of Puxian opera encompasses singing, acting, and acrobatics, creating a captivating theatrical experience for audiences. 莆仙戏的艺术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等,为观众营造了令人陶醉的剧场体验。
The traditional costumes, makeup, and music in Puxian opera reflect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customs of the region. 莆仙戏中的传统服饰、化妆和音乐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俗。
Puxian opera performances often showcase traditional stories, folk legends, and historical events, serving as a means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education. 莆仙戏表演通常展示传统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成为文化保护与教育的手段。
浅析福建莆田莆仙戏唱腔艺术特色
浅析福建莆田莆仙戏唱腔艺术特色作者:郑婧雯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8期【摘要】莆仙戏是广泛流传于福建莆田的一种古老剧种,最初被称为兴化戏,在20世纪50年代更名为莆仙戏,其唱腔细腻委婉且清新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很好地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
【关键词】莆仙戏;唱腔;特色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23-01一、莆仙戏的形成与发展(一)莆仙戏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
代的歌舞百戏是莆仙戏形成的基础,在宋代发展成兴化优戏,兴化优戏又吸收了南宋时期的音乐、戏文剧目以及表演艺术等,演变成为兴化杂剧,兴化杂剧是福建南戏的一大代表;到了明清时期,兴化杂剧大放异彩,在当时被称为兴化戏剧;新中国成立之后,兴化杂剧正式更名为莆仙戏。
莆仙戏无论是题材内容、剧种声腔曲调,还是其表演程式风格,都凝聚着地方色彩,以一种优雅古朴的形态将这一地域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来。
(二)莆仙戏的演变发展。
首先,唐代是莆仙戏的孕育时期。
在唐代,仙游地区流行的是歌舞百戏,“百戏”也被称为“散乐”,是曲艺、俳优戏、傀儡戏、杂技以及歌舞等的总称,这些伎艺是孕育莆仙戏的艺术基础。
莆仙戏在当时被称为兴化戏。
其次,宋元是莆仙戏的产生时期。
宋朝,兴华文化较为发达,当地不少人在外做官,文人中举率也极高,当时有不少人对音律词赋都很擅长,也非常喜欢歌舞杂剧。
到北宋后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很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迁往福建,其中不乏歌舞、杂剧等伎艺人,北方杂剧也因此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对当地戏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最后,明清是莆仙戏发展与繁盛时期。
兴化戏在明代就非常盛行。
清朝时期,戏班成风,原来的兴化班只有男演员,女演员是在清初才加入的。
在当时,戏班除了要演出传统剧目外,甚至还要编演一些时事剧,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将莆仙地区称为“戏窝子”。
二、莆仙戏的唱腔艺术特色在南宋时期,隶属于兴化军的莆仙民间除了有说唱、歌舞、傀儡和杂技外,还在宋杂剧的影响下形成了集歌舞表白和故事编演于一体的兴化杂剧。
莆仙经典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莆田经典文化。
莆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被誉为“海滨邹鲁”。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莆田经典文化更是独具魅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无尽的瑰宝。
一、莆田经典文化的内涵莆田经典文化是指以莆田为中心,涵盖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等在内的文化体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莆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秦朝时期,莆田地区属闽中郡,为福建三大古郡之一。
唐宋时期,莆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
2. 民俗风情:莆田民俗风情独特,有“莆田十景”之称,如湄洲岛、九鲤湖、石室岩等。
此外,莆田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南音、舞龙舞狮等。
3. 艺术形式:莆田艺术形式多样,有石雕、木雕、陶瓷、书画等。
其中,莆田木雕被誉为“中华一绝”,享誉海内外。
4. 宗教信仰:莆田宗教信仰多元,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其中,湄洲岛妈祖信仰尤为盛名,妈祖文化已成为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莆田经典文化的价值1. 历史价值:莆田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莆田乃至福建地区的历史变迁,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文化价值:莆田经典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经济价值:莆田经典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4. 教育价值:莆田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三、传承与发展莆田经典文化的途径1. 挖掘和整理莆田经典文化:加强对莆田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
莆仙戏调研报告
莆仙戏调研报告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它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戏坛涌现出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很强的剧目,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剧目《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被分别称之为“世界悲剧”和“世界喜剧”之一。
莆仙戏- 历史渊源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
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据1962年调查统计,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8000多本,其中与宋元时期南戏有关的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陈光蕊》、《刘文龙》、《刘锡》、《王祥》、《朱买臣》、《赵盾》、《杀狗记》、《小孙屠》、《苏秦》、《刘知远》、《王十朋》、《老莱子》、《董永》、《乐昌公主》、《王焕》、《姜诗》、《高文举》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其中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南戏剧目。
此剧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惟独保存在莆仙戏里,700多年来历演不衰。
千年来,莆仙戏世代相传,深得莆仙人民的喜爱,喜欢观看莆仙戏的民众达三百多万人。
莆仙戏- 表演特色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影响。
弘扬莆田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作文
弘扬莆田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弘扬莆田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文篇1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的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
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
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
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
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弘扬莆田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文篇2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
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结题报告】《莆仙方言与文化进入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莆仙方言与文化进入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全球化趋势下,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
对此,应对的策略之一是普及区域文化知识,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
近几十年来,莆仙方言、莆仙文化的环境极度萎缩,最初表现为莆仙方言的没落,历史悠长的莆仙方言与文化将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同时,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有待填补、期待建构的文本和框架,其教学内容及延伸内容的资源往往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意义。
我们引莆仙方言与莆仙文化进语文课堂,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必将大大有利于语文学科的教学。
我们通过采风、社会实践活动等一些的新的形式和手段还能让更多的莆仙学子了解莆仙方言与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学习莆仙方言与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保护方言与乡土文化、培养乡土情感的目的。
全球化趋势下,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
对此,应对的策略之一是普及区域文化知识,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
近几十年来,莆仙方言、莆仙文化的环境极度萎缩,首先表现为莆仙方言的没落,莆仙方言、莆仙文化在莆仙地区的推广受到了严重冲击,历史悠长的莆仙方言与文化将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设计这个课题,引莆仙方言与莆仙文化进语文课堂,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必将大大有利于语文学科的教学。
同时,通过采风、社会实践活动等一些的新的形式和手段让更多的莆仙学子了解莆仙方言与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学习莆仙方言与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保护方言与乡土文化、培养乡土情感的目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全球化趋势下,许多人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了这样的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
对此,应对的策略之一是普及区域文化知识。
普及区域文化知识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莆仙戏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目前在福建省莆田市有三个莆仙戏剧团属于事业单位 : 福建省莆 田市荔城 区莆仙戏剧团 ( 又称莆仙戏一 团) 、 莆 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二 团和仙游县鲤声剧团。 这三个国营剧 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之前 ,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O 1 — 1 4
作者简介 : 卓 颐( 1 9 8 0 一) , 女。 闽南师范大学讲师 , 硕士 。 从事艺术学研究。
老 艺人 逐 渐老 去而 年轻 一代 又 不愿学 习和从 事此 项艺 术表 演 活动等 诸 多不 利 因素 , 导致 莆 田莆仙 戏 不但 没 有 办法 “ 再生” , 反而 面 临不断 萎缩甚 至失 传 的危机 。
二、 莆 田莆仙戏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 剧 团生存 困难 , 市 场管 理无序
文化遗产界定为“ 来 自某一文化社 区的全部创作 , 这些创作 以传统为根据 , 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 , 并 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 的表达形式 , 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 口头相传” , 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 , 各种语言 , 口头文学 , 风俗习惯 , 民族民间的音乐 、 舞蹈 、 礼仪 、 手工艺 、 传统医学 、 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Ⅲ , 并首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对其保护做出了较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由此 , 全 球 的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的保 护 行动 在包 括 中 国在 内的世界 各 国展 开 。莆仙 戏是 中国非 物质 文化 的瑰 宝 , 具 有很 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为了有效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继承和发扬 民族优秀文化 , 以莆仙戏发源地 福建莆 田的莆仙戏发展为个案来分析和探索地方传统戏剧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莆仙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莆仙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莆田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实行截界,膏腴弃为荒地.庐舍沦为废墟,无数人民流离颠沛。
A、宋代B、清初C、明代D、元代参考答案:B2.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
莆田荔枝以品种多、果粒大、果色艳红、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主要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对莆田的第一感觉。
A、朱自清B、郭沫若C、巴金D、徐志摩参考答案:B3.(),莆田油画艺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家庭作坊发展到油画工作室,鼎盛时期约有6万莆籍产业从业者。
A、90年代中期B、70年代中期C、60年代中期D、80年代中期参考答案:A4.()下游是多组断裂切割成的断块,相对下降幅度较大的地区,因而形成河海共同沉积的莆田平原.由细砂、粉砂、淤泥和海生贝壳等组成。
A、萩芦溪B、延寿溪C、木兰溪D、龙华溪参考答案:C5.分布着大量莆仙特色的“红砖厝”,莆田的()是闽系红砖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在2013年和闽南红砖建筑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A、公共建筑B、红砖建筑C、纪念性建筑D、商业建筑参考答案:B6.枫亭游灯汇集蜈蚣灯、菜头灯、松树伞灯、百戏彩架灯等,阵容十分壮观,其中()独具特色。
A、松树伞灯B、菜头灯C、百戏彩架灯D、蜈蚣灯参考答案:B7.“九莲灯舞”始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由仙游县大济镇的()先生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
A、梁普耀B、林兆恩C、林蕴D、林景润参考答案:B8.下列哪一个景观属于新莆田二十四景?()A、南山松柏B、紫霄怪石C、九鲤飞瀑D、湄屿潮音参考答案:C9.东圳湖,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距市区约5公里,是莆田人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地,湖面积相当于()个杭州西湖;湖容量相当于()个杭州西湖。
()A、4;40B、3;30C、2;20D、1;10参考答案:B10.莆田自()开莆来学后,学风蔚然,科甲鼎盛,故书堂林立,登科遍地,而有“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
莆仙习俗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莆田,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莆田仙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莆田仙俗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莆田仙俗文化源于道教,与佛教、儒家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莆田的仙俗文化包括妈祖信仰、道教仪式、民间传说、传统节日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 活动目的(1)深入了解莆田仙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通过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莆田仙俗文化。
(3)提高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与过程1. 前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莆田仙俗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2)联系当地文化部门:获取活动支持和指导。
(3)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 活动实施(1)参观妈祖文化园妈祖文化园是莆田仙俗文化的标志性景点,我们首先参观了妈祖文化园,了解了妈祖的传说、妈祖信仰的历史演变以及妈祖文化在莆田的发展。
(2)参观道教宫观我们参观了位于莆田的道教宫观,如南少林寺、九鲤湖等,了解了道教仪式、道教文化以及与莆田仙俗文化的关联。
(3)体验传统节日在莆田,我们参加了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体验了当地的民俗风情。
例如,元宵节期间,我们观看了舞龙、舞狮表演,品尝了元宵、粽子等传统美食。
(4)参与民间艺术表演我们还观看了莆仙戏、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了解了莆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3.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了座谈会,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团队成员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和收获,提出了改进意见。
四、活动成果与影响1. 成果(1)提高了团队成员对莆田仙俗文化的认识。
(2)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为传承和弘扬莆田仙俗文化做出了贡献。
2. 影响(1)提高了社会对莆田仙俗文化的关注。
莆仙戏文化调查报告
莆仙戏文化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这样一种藏着众多DNA的小宝物,它拥有比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
更多的文化内涵,它就是莆仙戏。
莆仙戏,中国民间戏曲的代表,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
化的精彩纷呈,汇集了历史、神话、俗文化等许多文化成分。
莆仙戏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它最早出现在莆仙,由古乐家演奏并传播,从
明清时期开始发展广泛,南方地区有莆仙戏,北方也有哈尔聊戏。
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
莆仙戏在台湾戏曲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国台湾岛上,它被无数台湾人钟爱着。
莆仙戏形式众多,有打粽子,一人台,二人台,场景戏,原创戏,梅花古唱,扮象大丁,交叉剧等,甚至还有诗词歌赋。
表演形式有舞台戏、京剧、俗剧、朝曲、租床戏等。
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歌舞、戏曲、小品、话剧、杂技等,演出模式也十分丰富,有
表演会、苏州灯会、彩排报幕、舞台剧等。
莆仙戏曲还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莆仙山脚下的历史古村,在寺庙、道观里
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台湾著名演员唐洋也曾经多次演出莆仙戏,而且还囊括了大量的固有
元素。
莆仙戏是让人提起来就伤感的文化,也是一种令人难忘的戏曲形式,人们在观看莆仙
戏的同时,用心感受它的文化底蕴、历史气息和特有的魅力,把な珍贵的文化传承传唤成
百年万古流芳的历史佳话,成就一种文化与艺术交融,令人沉醉久而不忘。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到莆仙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
的文化形式,它还融合了本地的民间文化,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特色,拥有许多不同的表
现形式和演出模式,蕴含着浓浓的历史意义;可见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将在台湾文化
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于传承与弘扬莆仙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传承与弘扬莆仙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说到莆仙文化,嘿,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莆仙,位于福建的一个地方,这里的传统文化真的是丰厚得让人眼花缭乱。
咱得说说“妈祖文化”。
提到妈祖,大家一定都知道,她是海上的守护神,许多人为了求平安、顺风顺水,都会去庙里拜拜。
那种虔诚的心情,真的是让人感动。
每年妈祖的生日,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街上人来人往,香火鼎盛,大家一起庆祝,那种热闹劲儿,简直不要太爽!再说说莆仙戏,这可是一门艺术。
听说莆仙戏起源于明朝,流传至今,大家都特别喜欢。
那种高亢激昂的唱腔,简直能把人感动得泪水汪汪。
演员们化妆的样子,五颜六色的脸谱,简直像是走出了画中人。
小朋友们跟着一起学,学得不亦乐乎,真的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有就是莆仙的民俗,这里面的故事真的是五花八门。
无论是过节时的舞龙舞狮,还是传统的婚礼习俗,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那一声声炮竹响起,带着新年的气息,真让人心里暖暖的。
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讲着过去的故事,笑得肚子都疼。
这样的团圆,怎么能少呢?说到美食,莆仙的特色小吃也不能不提。
那简直是让人垂涎欲滴的存在!比如说“莆田卤面”,面条滑滑的,配上鲜美的卤汁,吃上一口,恨不得一口气吃三碗。
还有“鱼丸”,那肉质鲜嫩,吃在嘴里,简直像在吃云彩。
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着美食,聊着天,那种惬意的感觉,谁能拒绝呢?在这样的环境下,莆仙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传统文化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课堂上,老师们会教他们莆仙戏的基本功,教他们唱一些经典的戏曲,孩子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芒,真的是很让人欣慰。
传承文化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可能更喜欢看电影、玩游戏,少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我们可以尝试把它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比如利用短视频平台,拍一些有趣的莆仙戏片段,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风俗文化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莆田,,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中心,自古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的美称。
有、、三大海湾。
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
(立意)民俗文化: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
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
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最为典型。
沿海人元宵节,举行神只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等。
莆田各地宫观寺庙数不胜数,而各个地方的宫观所举行的神祗庙点活动地大大不同。
但其功能或性质是大致相同的,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孙昌盛、万事如意。
民俗不光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与制约,民间方言或普通行为习惯,亦产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明代中后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
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
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
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
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
白头春联清军侵入福建时,莆田人和清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1648年,克复了兴化府城,但同年七月在清兵大举反攻下失败。
清兵第二次夺下的地方例要屠城示威。
“封刀”之后,幸存的人又受到剃发令的威胁。
结果是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杀,家家都办丧事贴白联。
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
文化的没落
文化的没落吟唱古朴莆仙戏放飞青春中国梦——厦门大学“凤凰枝头唱一厦”实践队综合报道8月4日至18日,“凤凰枝头唱一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福建省莆榕泉三地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来自厦大、中科大、哈工大、华东理工、福建农林五校共十名队员相继走访了剧院、剧团、文化局等地,了解莆仙戏的发展现状,并对比其他地市戏曲发展,为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宋元南戏活化石”谋求新发展而奔走。
南戏化石步履维艰4日,莆仙戏实践队的队员们开始了本次莆仙戏发展调查研究的第一次探索。
夏日炎炎,队员们顶着烈日来到莆仙戏二团下乡表演的所在地莆田市萩卢镇地区,对二团的团长、演员及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并在团长的邀请下,观看了莆仙戏的表演。
5日,队员们来到位于市区的莆仙大剧院,在院长助理及剧作家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剧院的内部及莆仙戏文化展板。
在办公室,院长助理首先感谢实践队对莆仙戏的关注与了解,然后介绍了莆仙戏发展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目前莆仙戏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也与队员们进行交流、探讨。
之后,著名莆仙戏表演大家、院长王少媛老师也抽空来到办公室与队员们畅谈自己的从艺之路,并与队员们合影留念。
6日,实践队造访了莆田市艺术学校。
目前艺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新一代的莆仙戏接班人与抢救经典剧目,力争入学的学生能在学校学有所成。
暑假期间,艺校还组织老表演艺术家编写莆仙戏教材,力争系统完整地保护莆仙戏。
说起对未来的希望,校长说虽然莆仙戏的问题很多,但仍然有生命力的。
下午,实践队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莆仙戏一团的下乡表演演出现场,团长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
队员们也详细地询问了一些关于剧团发展的困难与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团长一一作了回答,并希望我们能继续关注莆仙戏剧团的发展。
7日,队员们首先分成几个小组在莆田金鼎广场进行莆仙戏文化调查问卷。
下午实践队与莆田市文化局林局长开了一次座谈会,对这几天实践的成果进行汇报并采访林局长对当前面临的问题的看法与解决方案。
以福建莆仙戏探民间舞蹈与地方民俗文化的关系
以福建莆仙戏探民间舞蹈与地方民俗文化的关系发表时间:2018-05-02T11:18:30.150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1期作者:肖扬[导读] 摘要:本文主首先介绍了民间舞蹈和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可或缺,是相互影响的,然后介绍了莆仙戏的发展情况和艺术特点,最后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莆仙戏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摘要:本文主首先介绍了民间舞蹈和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可或缺,是相互影响的,然后介绍了莆仙戏的发展情况和艺术特点,最后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莆仙戏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福建莆仙戏;民间舞蹈;民俗文化莆仙戏不论是其表演的程式风格,还是戏曲的选材内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固着与众不同的地方色彩。
以古特、优雅的形态折射出它所依存的莆仙地域文化内涵,是莆仙地区的民俗文化长时间熏陶影响而形成的。
一、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否认的是民俗文化确实深深的影响着民间舞蹈。
它不仅孕育出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也对民间舞蹈的形态动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促进民间舞蹈形成艺术形式的源头都能追溯到原始的生产生活中去,舞蹈作为人类最为原始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源自于朴实的生产生活之中。
舞蹈的历史十分悠久。
古语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早期的人类情感表达之中,舞蹈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往往表达激动、欢乐的情感。
舞蹈形态的形成是漫长历史中的文化因素的具象化,这种文化源泉根植于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之中。
尤其是民族民间的舞蹈,其形态的诞生和演变都收到日常文化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感染和熏陶,舞蹈形态逐渐吸收文化中的思想和情感,最终演变成舞蹈动作。
就如蒙古族的舞蹈,离开了草原文化就无法生长,即使勉强的表演出来,却缺少了很多豪迈的精神气质。
云南的傣族舞蹈,离开了这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傣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无法呈现出婉约轻柔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9-16作者简介:王鸿(1974-),男,福建莆田人,现任中共莆田市秀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在外地人尤其是本省人眼中,莆仙人是个极具个性又颇有争议的地域族群。
这从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与莆仙人有关的俗语及称谓可以略窥一斑,如:“神仙难赚兴化钱”、“无兴不成镇”、“好女不嫁莆仙郎”以及“中国的犹太人”等等,可谓毁誉掺杂,但似乎贬多于褒。
从某种意义上说,莆仙人是福建人中一个具有明显双重性格的地域族群。
其文化性格概括起来,主要具备以下6个特征:刚正诚直又中庸圆滑;敢闯敢拼又拘谨守旧;豪爽大度又促狭封闭;安土重迁又尚武冒险;团结协作又相互排斥;吃苦耐劳又投机取巧。
这种文化性格的双重性,其深层原因是莆仙传统文化模式的特殊性。
一、传统文化模式下的莆仙人价值取向莆仙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由多种文化融合构成的复合体。
其成分主要来源于以下5个方面:第一,古闽越族的文化遗存。
莆仙古属闽越国领地,原住民为闽越族土著,崇拜蛇图腾,长期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
第二,中原汉文化的传入。
历史上中原汉民曾4次大规模入闽,其中相当一部分定居莆田,也带来了先进的以儒家为主的古中原汉文化。
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宋代以后,随着东南沿海海外贸易的发展,阿拉伯、波斯及欧洲等海外文化相继东渐,对莆仙传统文化构成了一定冲击。
第四,宗教文化的传播。
除了古闽越族的原始信仰外,中原汉民带来的佛、道教(二者占主要地位)以及外来的伊斯兰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信仰都在这里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
还有自本土产生并向外传播的妈祖信仰和“三一教”信仰。
第五,邻近地区文化的渗透。
主要是与台湾和闽南泉州的文化交流和渗透。
上述文化结构中,除了古闽越族的遗存及外来文化成分,其他的如宗教文化(不包括宋以后的外来宗教)、邻近地区的文化等,基本上还是由中原汉文化派生、衍变出来的产物。
所以说,“中原汉文化是其主体构成。
”[1](P1)在主流与边缘间徘徊的文化矛盾———略论莆仙传统文化模式王鸿摘要:文章指出莆仙人文化性格呈现出的双重性,是莆仙人区域群体意识和风尚、习俗长期积淀、交融的结果。
文化思想上对儒家正统的迷恋、追求与地域处于边缘状态的矛盾,是导致莆仙人文化性格双重性的本质因素。
关键词:莆仙人;文化模式;价值取向;文化性格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09)07-0077-05经上述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对莆仙传统文化模式的类型作出以下概括,即一种以古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糅合多种异质文化而具有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双重特征的边缘化、混合型文化。
不过,这里面农耕文化的成分比例远远大于海洋文化,其特征也相对明显。
这一独特类型的地域文化模式在其形成过程中就孕育了这样一对文化矛盾:文化思想上对儒家正统的迷恋、追求与地域处于边缘状态的矛盾。
因其文化的主体是古中原汉文化,也决定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是儒家正统。
但由于其地域上的边缘状态(地处偏远,腹地狭小,本身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历史上传入的中原文化在这里显示出一种寄居的性质,使得莆仙这一地域文化长期被排除在主流文化圈之外,一直以来无法取得强势的地位,从而也决定了该地域文化模式长期以来在文化意义上的边缘状态。
于是,在各种历史因素和自然、社会条件的综合下,兼具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特征的莆仙文化模式,表现出一种非常特殊的风格,那便是:多元复合、双向交织、灵活适变又底气不足。
归纳起来大体有5个基本点:第一,从生计方式看:固守本业、农商并重。
莆田以农耕为主,但也面临大海。
整体而言,历史上莆仙人从商为贾,更多是作为农业经济的一种补充收入,无论是外出经商或从事海上贸易活动,从数量和活动形式看,都不能与同是沿海的泉州、厦门等闽南人相比,甚至不能与福州沿海的福清、长乐等地的居民相比。
第二,从教育传统看:尊儒崇文、向学乐仕。
莆仙历史上最突出的文化特色是科甲鼎盛。
所谓“科目得人之盛,天下鲜俪,”[2]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科举文化区。
自南朝、唐以来便形成以家族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格局,读书风尚浓厚,有“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比屋业儒,不废读书”[3]之称。
莆地科甲鼎盛是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双重作用的结果。
据《仙溪志》、《闽书》和《八闽通志》,莆郡历来“壤地狭小”,“产薄而用俭”,因而“习俗渐趋于文”,进学举业被当作必要的生存手段,进而才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另一方面,莆田又是福建文化发轫较早的地区,汉晋时期入闽后定居莆仙的中原汉民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宦家士族,中原士族尊儒崇文的教育传统在这里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延续。
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基本生存和自我实现两种心理需求相互激荡,莆田创造了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曾诞生过2000多名进士、12位状元、7位榜眼、5位探花,其中登宰辅、位执政者14位,任尚书者30多位。
留下“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兄弟两宰相”等流传不衰的佳话。
第三,从人生信条看:勤勉务实、刻苦自强。
在农耕文化熏陶下的莆仙人,形成了勤勉务实、刻苦自强的人生信条,笃信只有勤奋刻苦、自强不息,才能生存下来并且改变自己的命运。
外地人常说“神仙难赚兴化钱”,其实这样理解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莆仙人大多节俭勤快、吃苦耐劳,只要自己能做的事,宁可吃点苦受点累,也不能轻易让人把钱赚走。
他们视经济利益被人不合理地占便宜(不管数目大小)为莫大的耻辱,称之“宰土猪”。
可见,莆仙人是把不合理地被人占便宜提升到衡量一个人智商的高度来看待。
几乎每个莆仙人从小就被长辈灌输以这样的观念。
久而久之,便在自觉不自觉中养成了不肯轻易让人占便宜的习惯意识。
第四,从宗法伦理看:强调血缘、注重乡族。
莆仙人的血缘关系深受儒家宗法伦理的影响,每个人都被儒家传统在血缘关系的网络中安排了具体的道德义务,而家族制度则进一步在组织和制度上强化了这种义务。
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就是浓厚的乡族和地域观念。
历史上,因兵火战祸而避难迁徙闽中的北方移民,基于共同生存的需要,其注重血缘地域关系的宗族观念比他们在本土时更为浓烈。
另外,创业初始阶段,在在主流与边缘间徘徊的文化矛盾与当地土著居民争夺土地山林等生存资料的斗争中,那种拧成一团、结帮互保的宗族观念有助于他们在异地他乡立足生存。
这种以地域为限、以血缘关系为准的宗法伦理,在莆仙人外出时则扩展为浓厚的老乡意识和乡土观念。
如喜欢活动在老乡这个圈子当中,出外碰到老乡,不论是否有外地人在场,总习惯用方言交谈;倘若与外地人产生矛盾纠纷,不管内部闹多大意见,绝对一致对外,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小地方“抱团”心态。
然而在本土,可能因为自古以来地狭人多,社会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的缘故,莆仙人“窝里斗”现象也比较突出,在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极易产生互相排斥的心理。
第五、从信仰构成看:诸神并崇、世俗功利。
莆田是古闽越族的居地之一。
古闽越族人拥有自己特有的原始宗教信仰,主要包含祖先崇拜和蛇图腾崇拜两大内容。
汉唐以来,随着中原汉民大量入闽入莆,盛行于中原一带的佛教、道教等因之传入,逐渐在莆仙地区传播。
于是,不仅当地土著民族“信巫事鬼”的传统被继承下来,而且还吸收、融合了中原汉民各种宗教信仰中所崇拜的神灵。
宋元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联系增多,外来的一些宗教信仰也对莆田产生了影响,如伊斯兰教和摩尼教。
进入清中叶,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开始传入莆田并逐渐蔓延。
除此,还有一些对历史地方名人的崇拜,如梅妃、妈祖、蔡襄、钱四娘、陈文龙等。
从而“使莆仙民间宗教信仰逐渐形成神祇庞杂、神佛并供、杂乱无序的宗教信仰体系,呈现出多神性、广泛性、地方性和盲目性等特色”。
[4](P20)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参与各种崇拜信仰活动,以求得精神寄托与心灵安慰,于是产生了人一旦遇到困难、不顺时见佛就拜、有神就求的怪异现象,呈现出浓郁的世俗功利色彩。
这些,都对先尽人事、后听天命的观念行为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上述5个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莆仙这一地域族群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也构成莆仙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并在长期历史发展和功能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一个超稳定的心理结构,对莆仙人的文化性格及外部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三、传统文化模式对莆仙人双重性格的影响通过对莆仙传统文化模式的整体把握,我们可以发现莆仙人文化性格呈现出的双重性,与其传统文化模式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一)莆仙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前文提及,莆仙传统文化模式在其形成过程中就蕴含着一对突出的文化矛盾,即文化思想上对儒家正统的迷恋、追求与地域处于边缘状态的矛盾。
这对矛盾从本质上导致了莆仙人在文化性格上的双重性。
它隐藏着一个这样的悖论:一个离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越偏远的地方,如果对这一国家的主流文化思想(在中国则为儒家正统)越迷恋、越渴望被接纳,越会助长其文化上的浮躁心态,反而越把自己推向了边缘状态。
对主流或强势文化,它要么表现为迷恋和崇拜,要么表现为斥拒和消解。
因而体现在文化心理上,要么自大,要么自卑,在与各种文化(特别是强势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很难以一个稳健、宽容、大度的心态去面对和参与。
文化上的浮躁心态往往外现为莆仙人性格中的不确定性和双重倾向。
它在现实人群中的表现则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同一地域族群的人中,具备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
其二,对同一个体而言,往往具有双重性格倾向,只是程度不同。
这种独特现象几乎成为莆仙这一地域族群文化性格双重性的普遍写照。
大部分莆仙人其先进、积极的一面往往无法发挥到极致,到一定程度或层面上就停滞不前,甚至朝相反的方向退缩。
这种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出外是龙、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7期家是虫”的闽人现象。
(二)莆仙人思维模式的双重性莆仙人思维灵活机动、处事精明适变,具有勤俭务实、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性。
但缺陷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亦农亦工亦商牵制、影响了莆仙人的视野格局,使其往往脱离不了小生产者的思维窠臼,习惯于“小打小闹”,养成过于在意、计较眼前小利的短视心态,因而给世人留下精明但不聪明、气量不够宏大的印象。
虽然敢为人先,但后劲不足。
(三)莆仙人道德伦理的双重性自晋唐以来,莆仙这一地域人群的文化教育便一直恪守传统儒家的道德标准,因而始终能够与封建政治伦理相依而存。
“其人好礼而修文,仕相矜以名节。
”[5]儒家的传统道德伦理成为莆仙民间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了莆仙人的观念结构和人文个性。
然而它却有两方面明显不同的具体表现:1、表现为忠国(君)爱民、刚烈诚直、严谨肃穆。
这种品质从莆仙历代的文化名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例如:唐代以刀磨颈而不愿叛变的西川节度推官林蕴;后梁因不愿改赋被削去状元名籍的诗人徐寅;北宋愤作《四贤一不肖》诗、被誉为“四谏”之一的蔡襄;南宋挺身使金、始终守节不屈的郑侨、方信孺;明代因上书惨遭廷杖、关入死牢而不改初衷的刑部员外郎林俊,不计杀身之祸、率先发起弹劾严嵩父子的监察御史林润;清末因弹劾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而“直声遍天下”的监察御史江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