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章

(填多)1、人的素质主要由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部分构成

(单)2、素质可塑性:个体的素质是在传、外界响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个体可通过后天开发和化而改变和发展素质,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单)3、素在性:素质虽然客观存在于所有个体身上,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请的,所以具有隐蔽性和抽象性。素质在性的载体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素质的在性也决定了素质能不能进行直接测评,需要借助其他手段和工具进行间接测评。

(单)4、素质表出性:素质具有在的隐蔽性和抽象性,但它总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

(单)5、素质差异性:个体的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绩效中。无论是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比较,还是不同个体的同一素质比较,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填)6、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素质模型主要有素质冰山模型、素质洋葱模型和素质五结构模型。

(单)7、美国著名社会习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

(单)8、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在深入研究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单)9、“素质洋葱模型”把素质由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的个性。

(多)10、素质五结构模型认为,素质一般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多)11、目前人员素质测评大多针对的是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性格因素、动力因素、品德因素和情商因素这六个方面。

(单)12、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些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单)13、性格是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单)14、价值观、动机、兴趣都是动力因素。其中价值观是层次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因素。

(单)15、兴趣是最低层次的动力因素

(单)16、品德,又称“人品”,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指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按照社会规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特征或倾向,也是个人遵守社会规,进行社会行为的在调节机制。(多)17,根据人员素质测评的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配置性测评、选拔性测评、鉴定性测评、诊断性测评和开发性测评。

(多)18,配置性测评的特点: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

(单)19、针对性:配置测评的目的是以所配置的职位(工作)要求为依据,寻找合适的申请者,整个测评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

(单)20、选拔性测评:当某一职位有众多的求职者,组织在采取一定的甄选手段淘汰一部份不合格者后,仍然留有众多的求职者,组积在采取一定的甄选手段汰一部分不合格者后,仍然留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合格人选时,通常需要采用此类测评方式。

(单)21、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

(多)22、选拔性测评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单)23、全面性原则:要求鉴定性素质测评的围,要尽可能遍及纵向时间的跨度与横向空间的场所,要尽可能遍及素质形式的全过程及素质结构中的所有因素,这样才能突出鉴定性测评的概括性特征。(多)24、诊断性测评的特点:测评容精细而广泛、测评过程寻根究底、测评结果不公开、较强的系统性。(单)25、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四个重要环节:绩效计划、锁效监考、锁效评价,绩效反馈。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首要基础环节。

第二章

(单)1、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智力测量表—比奈.西蒙量表。

(填)2、比奈.西蒙量表采用的是行为表现方法。

(单)3、中国的比奈量表(第三次修订本)是由大学吴天敏教授于1982年根据“比奈--西蒙”量表并结合我国的情况修订而成的。

(填)4、宋元时期具有的显著特点就是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己经开始系统化,并提出了争较和九验、外貌举止测评法、言语行事测评法。

(单)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员素质测评事业的发展过程:停滞阶段(1949-1978年);复阶段(1979-1988年);初步应用阶段(1989-1997年);繁荣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第三章

(多填)1、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人性假设理论,个体差异理论、特质理论、胜任力素质模型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

(填)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说、“社会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假说、“复杂人”假说等阶段。

(单)3、“经济人”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做“经济动物”来,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单)4、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单)5、“社会人”假说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单)6、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但有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人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单)7、“自我实现人”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单)8、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提出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

(单)9、“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埃德加.沙因提出的。(多)10、个体倾向差性异主要体现在个体的需要差异、个性的动机差异、个体兴趣差异和个体的世界观差异四个方面。

(单)11、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单)12、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单)13、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多)14、个体的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兴趣的倾向性差异、兴趣的广泛性差异、兴趣的待久性差异、兴趣的有效性差异。

(填)15、五因素人格模式的容主要包括:责任心、外倾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单)16、责任心,这是五因素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因素。

(单)17、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

(填)18、从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来看,胜任力由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境条件三部份构成。

(多)19、一套完整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该包含:模型结构、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维度、行为等级等几个部份。

(填)20、胜任力词典是提炼出的胜任力的集合和胜任力的分级描述记录。

(单)21、胜任力素质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容易被察觉和考察,包括技术水平、知识水平。隐性素质一般来讲是不容被考察的,包括价值、人生观,人生态度、在驱动等。(单)22、深度访谈法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工作方面的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工作的容、形式,要求,以及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职业技能等,通过大量的访谈,从中探寻和总结出某项工作的胜任力。(单)23、专家风暴法是指集中研究中所需各领域的资深、权威人士就某一项胜任力因素进行讨论,大家可以就自己所在领域提出自己的意见,允许自我辩论,最终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结论。

(单)24、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它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例,包括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负面事件各三项。(单)25、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法:首先通过分析岗位的特点,总结出该岗位的胜任力条目,然后让该领域一线的专家对这些条目进行选择,得出该岗位的胜任力标。

(单)26、特性--因素理论又被称为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