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

在进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学习的一年时间里,我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其中重点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及相关知识,现将学习感受汇报如下:

一、对历史学学习的看法

1、注重基础性。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中国古代史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了解甚至熟悉的基础性知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真理,我们应该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袁老师在课堂上曾提起过台湾新党谢启大女士对大陆学生鲜有通读四书五经的担忧,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学习历史的人的重视,说的严重一点,应该引起全民族的重视。同时作为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历史学又非常需要和重视基础知识的牢固性。以学习秦汉史为例,我们最起码认真通读前四史几遍,才能为本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我们也需要通读《论语》、《孟子》、《战国策》、《山海经》等经典历史典籍,只有打好基础,历史学习和探索的路才能更宽。推而广之,我们还应加强对马列经典著作及其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著作的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正确的认识法和方法论,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学科间的交叉。

2、注重交叉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间的交叉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以袁老师人口史专著《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为例,老师不但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历史人口发展和变迁,而且从社会学、经

济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又使用了概率统计学等数学知识.这样不仅拓宽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且使论证问题更加有力。这本书的学科交叉性反映了当今历史学对于学科交叉的重视。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过程中,不妨尝试一下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探索。以本人为例,我本科阶段就读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很希望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管理学的交叉的角度进行学习。

3、注重实用性。历史是悠远的,历史学是厚重的,但历史学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历史学的学习和探索不应是空中楼阁,而应该是有资与当世的经验与教训。读《史记.陈涉世家》让我们更生动的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的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读《论语》让我们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应该重视信用的重要性,而书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时至今日仍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社会学老师张明锁教授曾指导我们进行救助流浪儿童的实习和探讨,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知识,想就河南省救助流浪儿童的历史进行梳理,以探求对我们现在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有益的经验。

4、注重规律性。尽管有学者否定历史规律性,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事实,而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看待和分析历史,以资于当世。比如在人口发展方面,一些学者片面的支持人口有限论或人口无限论,但如果能认识到‘‘人口发展主要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规律,我们就知道人口增长不是任意或混乱的,而是随生产方式的发展呈

台阶式增长。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盲目的机械的看待历史事实,而要努力观察和把握历史规律,以更科学的进行历史探讨。

二、对论文写作的看法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常建议我们根据自己学习和爱好等情况选择自己的论文题目。我现在主要有两个论文题目《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及思考》、《两汉三国颖川人才考》。

在课外阅读时,我了解到了明清民国时期河南省四大名镇朱仙镇、道口镇、周口镇、社旗镇的兴衰情况,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愿意尝试这方面的探讨。另外,我感觉分析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很有现实意义,除去客观原因外,四镇的衰落有着相似的并值得我们思考的原因:1.四镇仅仅依靠水运,交通方式单一,未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当失去水运条件后,只能失去交通枢纽地位。相比较,南方重镇在依靠水运交通的同时,大力发展陆路交通,得以长期保持交通枢纽地位,继而保持城镇长盛不衰。2、四镇仅仅依靠物资转运,经济模式单一,未发展商品加工业,经济结构性缺失。这样不但使经济发展缺少后劲,而且导致四镇在失去水运条件后迅速衰落。3.四镇仅仅坐等各地物资来此转运,商业模式单一,商贾们鲜有利用便利水运到各地购买转卖货物谋利4.四镇仅仅依靠本镇发展,发展意识单一,未加强与周边大城市交通、经济文化往来,小农意识浓厚,缺少城市发展意识。分析历史上市镇兴衰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市镇建设、发展规划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于《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及思考》,我

已经写下三千字的文章,基本搭建了主体框架,今后要多搜集材料,争取写好文章。

两汉三国时期,颖川人才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准备尝试梳理这些历史事实,并寻找其中规律性原因和影响。袁延胜老师建议我先从先秦时期郑、韩、魏的社会渊源写起,分析两汉三国颖川多出人才的政治、文化、风俗、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并注意两汉社会思想变化和世家大族的影响。这些建议让我收获颇多。在初步收集资料后,就准备写作本篇文章。

另外,我对于中国本土社会学思想与实践历史很感兴趣,准备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社会公平、福利、和谐的思想,并探索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学实践,比如历史上对幼儿老人的救助与福利、河南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等等。袁老师曾介绍一些人口史论题,我对其中的人口结构、职业兴衰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并对现在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引导职业变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从家庭结构(核心型、主干型、复合型)的角度分析历史上的人口政策与户口状况,将使一些人口问题变得较为清晰。比如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主干型和复合型家庭能更好的组织生产生活,但因为宋代主干型和复合型家庭徭役负担较重,迫使这些家庭分开为核心型家庭甚至是单人为一户,这样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变化客观反映了当时的赋役等政治社会政策。

最后谈一下观摩研三同学论文答辩的感受。研三师兄师姐们在收集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对资料分类别使用以论证问题,这很值

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在分析利用资料上略显不足,没有就所查找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略有罗列材料之嫌,这个教训很值得我们吸取。一些文章中出现了引文、注释不规范的情况,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时,不仅仅要学习历史学知识,对于文章格式等细节也应重视起来。

以上是我近一年的学习感受,其中一些观点很不成熟,恳请袁老师多批评多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