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之脊柱、骨盆摄影
脊柱X线摄影技术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水
平面,颈部中点射入
暗盒。
业务推广部
9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颈椎 斜位影像。近胶片侧椎间 孔、椎弓根显示清楚,右 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孔, 左后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孔 ;。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屏气 曝光。
【用途】观察颈椎椎间孔、 小关节及椎弓根。一般同 时拍左右两侧,以便对比 。
业务推广部
业务推广部
25
【标准影像显示】骶、尾椎显示于照片中,边界明 确;腰骶关节及骶尾关节间隙清晰可见;骶骨两 侧无名线重叠为单一致密线。
【呼吸方式】浅缓呼吸不屏气曝光。
如主要观察尾椎时,摄影时所用毫安秒应比腰椎 侧位低,否则尾椎显示不清楚 。
业务推广部
26
腰椎前后斜位摄影体位
19
【标准影像显示】腰椎附件 在斜位片上显示为“ 小狗状” :近片侧横 突为“狗嘴”,椎弓 根为“狗眼”,椎弓 峡部为“狗颈”,上 关节突为“狗耳”, 下关节突为“狗前腿 ”, “后腿”为下关 节突,“狗尾巴”为 横突。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屏气
曝光。
业务推广部
腰椎前后斜位显示图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 15°角,对准甲状软骨 射入暗盒。
颈椎仰卧前后位摄影体位
业务推广部
5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第 3~7颈椎正位影像, 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 中,横突左、右对称 显示;颈椎骨质、椎 间隙与钩椎关节显示 清晰。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 屏气曝光。
业务推广部
6
4.颈椎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立于摄 影架前,被检者双手各 持一沙袋,使两肩尽量 下垂,头稍后仰,使听 鼻线水平面与暗盒垂直 ,暗盒上缘平耳廓上缘 ,下缘包括第1胸椎。
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

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拍片体位)2010-03-12 12:43:5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骨盆摄影及造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基础知识
(一)骨盆前后位:
摄影目的 : 观察骨盆形态,显示骨质结构和双侧髋 关节的病变。 成像野大小 : 12×15英寸/14×17英寸,长轴与身体的 长轴垂直横放。(+) 摄影距离 : 90~100㎝。
(一)骨盆前后位:
体位设计 :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垂直并重合探测器中线,双下 肢伸直,两足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探测 器超出髂嵴最高点上2cm,下缘达耻骨联 合下缘下5cm。
(二)骶髂关节前后位:
中心线 : 经耻骨联合上缘向头倾斜15°~20°射 入探测器。
屏气方式 : 深呼气下屏气。
(二)骶髂关节前后位:
(二)骶髂关节前后位:
标准影像显 示:
显示骶髂关节正 位影像。两侧骶 髂关节对称显 示,骶骨位于照 片正中,骶髂关 节的耳状面的边 缘显示清晰,绪 骨结构显示清
(十一)腰骶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 : 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两手抱头,双 下肢屈曲。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腰 细臀宽者在腰下垫棉垫,使脊柱与床面 平行。棘突后缘垂线置于探测器中线后 约5cm处。探测器上缘达下部腰椎,下缘 达上部骶骨。
(十一)腰骶关节侧位:
中心线 : 经第五腰椎棘突前5cm垂直射入探测器。
(十四)尾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 :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 面垂直并重合探测器中线。两臂置于身 旁或放胸前,下肢伸直。探测器上缘达 骶骨下部,下缘达耻骨联合。
(十四)尾骨前后位:
中心线 : 经耻骨联合上缘上3cm,向足倾斜15°射 入探测器。
屏气方式 : 深呼气下屏气。
(十四)尾骨前后位:
重点 1.骶椎、尾椎、骨盆的常规X线摄影的方法。 2.四肢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 难点 1.专业术语的运用。 2.解剖知识的运用。 3.各体位的摄影目的及照片显示内容。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脊柱摄影

【影像显示】显示颈椎斜位 影像,右(左)前斜位显示 右(左)侧椎间孔和椎弓根; 椎间孔呈卵圆形排列,显示 于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 投影于椎体正中,上下关节 突显示清晰;椎骨纹理清晰; 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5.胸椎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胸椎正位形态及椎旁软组织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 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线;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 或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两足平踏床面;IR上缘平第7颈 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相当于胸骨体中点), 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第十一胸 椎至第二骶椎椎骨侧位及部 分软组织像;第三腰椎椎体 无双边现象;椎弓根、椎间 孔、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 棘突显示;椎体骨皮质和骨 小梁结构清晰显示;周围软 组织层次可见。
10.腰椎斜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椎斜位形态、排列曲度、棘突、椎 间孔、椎弓根、上下关节突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两臂上举抱头,身 体向后仰,使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第三腰椎棘突置 于床中线后4cm。IR上缘包括第十一胸椎,下缘包括上 部骶椎。 【中心线】中心线经第3腰椎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 第3~12胸椎 侧位影像显示于照片正中, 胸椎序列略呈后突弯曲;椎 体前后缘呈切线显示,无双 边影现象;椎间隙显示清楚, 各椎体及附件结构清晰均包 括在照片中。
7.上段胸椎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上段胸椎侧位的形态、曲度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身体稍后倾,近床侧上肢上举, 远床侧上肢外旋并尽量伸向后下方,使双侧肩部交错。 【中心线】经远床侧锁 腰骶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骶关节面骨质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双 下肢伸直并拢,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 线;IR上缘包括第4腰椎,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5°~20°角,经两侧髂前 上棘连线中点处射入。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临床应用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
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 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பைடு நூலகம்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
* 全脊住X线摄影中注意事项:
➢ 需站立位检查,避免平卧位时由于重力因素改变以及自身体位的改变,所测的角度和站 立位会有部分差别,进而影响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检查时需脱鞋,光脚站在地上或者医生要求的平台上。(因为有的患者鞋里垫着矫正鞋垫,
忘了拿出来。就算没有矫正鞋垫,有的鞋底也已经被磨的变了形,会影响拍摄结果的)
➢ 一般不建议脱掉支具后立刻拍片,因为脱支具后脊柱会逐渐出现一些反弹。建议脱支具 2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拍片。但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一切以医嘱为准。
➢ 向被检者详细解释检查步骤,被检者保持静止为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 由于摄影距离大,曝光量大,应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脊柱侧弯的患者,可以观察整段脊柱的侧弯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 以通过站立式的脊柱全长片,观察患者的体态改变,受力方向。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全脊住正位体位设计 ★
患者立于踏板上,面向球管,背靠 床面。
双手扶住把手,双下肢直立,双足 略分开,保持身体静止。
双眼平视前方,头,颈,胸和腹部 的矢状面保持同一水平面,矢状面 和床面垂直。
人体正中线与床面中线重合。
第三章_X线常规检查技术之脊柱、骨盆摄影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骶髂关节正位
体 位:同骨盆 正位摄影。 中心线:经髂前 上棘连线中心与 耻骨联合连线中 点处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双侧骶髂关 节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骶髂关节斜位
体 位:仰卧,被检侧髂骨抬高,身 体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将骶髂 关节置于床面正中线处,被检侧下肢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寰枢关节对
称的第一、
二颈椎前后
位影像 。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颈椎正位
体 位:仰卧于摄影床 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 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
(胶片)中线一致,并
垂直于床面。头稍后仰, 颌部抬起。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10°~15°角,对准甲状 软骨下方射入探测器中 心。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左前斜位
右前斜位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胸椎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 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 并垂直于床面。两上肢放 于身旁,身体保持稳定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下角 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探测
器中心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胸椎正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胸椎侧位
体 位:侧卧,两臂上举,抱 头,头枕上臂。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平行,胸椎棘突后缘 距床面中线6cm,下肢弯曲,保 持身体稳定。
角,棘突向后2.5cm处置于床面正中线上。
中心线:经脐孔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靠近摄影床一侧的椎弓 根、上、下关节突及腰 椎斜位影像 。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腰骶关节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 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 并垂直。双膝弯曲,胶片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
①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 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
突左、右对称显示。 ③下颌骨模糊不清。
精选课件
颈椎侧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平 行。
• ②被检者双手各持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以免肩 部与下部颈椎重叠。近暗盒侧肩部抵暗盒下缘。
• ③头稍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短轴平行,以免下颌骨 与上部颈椎重叠。
②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 现象。
③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 椎间关节显示清晰。
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⑤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
清楚。
精选课件
颈椎功能位置的摄影方法
• 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 仰位;下颌尽量内收时称过屈位。如只需观 察1、2颈椎侧位,可使用小胶片,暗盒紧贴 头颈部,因减少了肢~片距,可使影像更清 晰。
精选课件
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
精选课件
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
精选课件
颈椎斜位照片
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 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②近胶片侧椎间孔、椎弓根显 示清楚,椎间孔显示于椎 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投 影于椎体正中。
③诸椎体骨质清晰,椎间隙清 晰。
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精选课件
颈椎斜位影像
精选课件
②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 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 显示。
③各椎间隙清楚,椎骨结 构清晰。
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影体 位选择原则,正确选择摄影体位。
2.摄影前应除去被摄部位体表不透x线的膏药、辅料及 可显影的衣物等。腰椎、骶尾椎摄影前,应询问被检 者近期有无服用高原子序数的药物,是否做过消化道 钡餐检查,骶尾椎摄影前应先行排便。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1 摄影前准备摄影前应做好如下准备:——脊柱X线摄影图像中一定要包括邻近具有明确标志的椎体,以便鉴别椎体的序列。
——上、下部脊柱X线摄影要注意性腺、甲状腺、眼晶状体等部位的辐射防护。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均应使用滤线栅。
——脊柱外伤受检者,搬动时易损伤脊髓和血管。
因此,动作要谨慎避免二次损伤。
——除无呼吸训练外其它同胸部摄影检查。
2 第1、2颈椎开口位2.1 操作方法——受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照射野和探测器包括第1、2颈椎上下缘。
——站立位摄影距离150cm~180cm减少肩部与颈椎部分椎体放大、重叠。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经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影像探测器。
——曝光时,受检者口尽量张大并发“啊”声。
2.2 图像显示要求——第1、2颈椎及寰枢关节间隙、齿状突于上、下齿列之间清晰显示,第2颈椎位于其正中。
——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单独清晰显示。
——寰枢关节间隙及齿状突清晰显示;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影像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体外异物伪影、运动伪影和切割伪影等。
1.1.2.3 注意事项——颈椎开口位摄影时,应除去口内的活动假牙。
——外伤受检者的检查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
3 颈椎前后正位3.1 操作方法——受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
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影像探测器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一胸椎。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角,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影像探测器。
3.2 图像显示要求——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图像正中。
脊柱骨盆摄影技术

标准影像显示
n (1)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1~7颈 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n (2)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现象。 n (3)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
显示清晰。 n (4)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n (5)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清楚。
C4 C7
第四胸椎 第六胸椎 第七胸椎
第九胸椎 第十一胸椎 第一腰椎 第三腰椎 第五腰椎 尾骨
前面观
上腭牙齿咬合面 下颌角 舌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上1cm 双乳头联线中点 胸骨体中心
胸骨体下缘 剑突 剑突与肚脐联线中点 肚脐上3cm 髂骨嵴 耻骨联合
侧面观
双肩胛上角联线 中点 双肩胛下角联线 中点下3cm
5°
Lateral view of thoracic vertebrae
Ribs Diagphram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Overlapped pedicles
Intervertebral space
标准影像显示
n (1)第3~12胸椎呈侧位显示于照片正中, 略有后突弯曲,不与肱骨重叠。
Odontiod process
Intervertebral space
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
Atlas (C1)
Axis (C2) Superior and inferior articular facet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vertebral canal
脊柱骨盆摄影位置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n 摆放体位时注意生理弯曲 n 胶片大小、位置 n 摄影条件 n 椎体附件摄影时的体位要求 n 密度补偿
脊柱、骨盆摄影PPT课件

位显示近片侧椎间孔。
2019/11/21
8
胸椎前后位
Anteropoterior view of thoracic vertebrae
投照要点
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仰卧,正中矢状面对床面中线,并与床面垂直。
第六胸椎置于胶片中心。
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
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射入胶片。
投照要点
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仰卧,取头颅前后位,上颌切牙咬合面与乳突尖
连线(或听鼻线)垂直床面。口张大,口中心对准胶片中心。
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
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张大的口中心射入胶片。
2019/11/21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颈椎前后位
Anteropostrior view of cervical vertebrae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2019/11/21
1
2019/11/21
前面观:
第3颈锥
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5颈锥
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2胸椎间隙 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4胸椎间隙 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
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1腰椎
剑突与脐孔连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3腰椎间隙 脐孔同一平面
第4腰椎
两髂骨嵴连线中点同一平面
联合下3cm。
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
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骶尾骨中点射入胶片。(FFD至少120cm)
2019/11/21
16
骶髂关节前后位
投照要点
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仰卧,正中矢状面对床面中线,并与床面垂直。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盆部摄影

【影像显示】显示耻骨和 坐骨影像。照片包括骨盆 诸骨、股骨近端及两侧软 组织,耻骨、坐骨、股骨 近端皮质及骨小梁清晰可 见,无明显的粪便气体及 其他干扰影。
4.骨盆斜位
【摄影目的】作为补充体位;主要用于显示髂骨、闭孔; 常规摄取左、右侧进行对比。 【体位设计】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腰部及臀部抬高, 冠状面与床面呈45°角;照射野上缘平髂骨嵴;下缘达耻 骨联合。 【中心线】经所检部位的中心处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骶髂 关节正位影像,左右对 称;骶骨呈正位影像, 与髂骨的耳状面重叠; 骶髂关节耳状面边缘、 间隙显示清楚,骨纹理 清晰 。
第八节 腹部及骨盆摄影检查
6.骶髂关节前后斜位 【摄影目的】观察单侧骶髂关节间隙切线位情况。 【体位设计】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臀部垫高,冠状面 与床面成250角~300角;被检侧髂前上棘内2.5cm处置照射 野中线处;髂嵴和骶椎末节包括在照射野内。 【中心线】对准垫高侧髂前上棘内2.5cm处垂直射入照射野 中心。
【影像显示】显示被检 侧髂骨、髋关节影像。 无明显的粪便气体及其 他干扰影。
第八节 腹部及骨盆摄影检查
5.骶髂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情况。 【体位设计】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 重合于探测器中线;下肢伸直,双足尖直立向上;髂嵴和 骶椎末节包括在照射野内。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20°角,对准耻骨联合上缘 射入照射野中心。
【影像显示】显示骨盆入 口影像,照片包括骨盆诸 骨、股骨近端及两侧软组 织,骶骨棘与耻骨联合位 于中线;左右对称显示; 耻骨与骶骨重叠,骨盆诸 骨、股骨近端皮质及骨小 梁清晰可见,无明显的粪 便气体及其他干扰影。
第八节 腹部及骨盆摄影检查
3.骨盆出口位 【摄影目的】作为补充体位;主要用于评估耻骨和坐骨的 骨折和移位情况。 【体位设计】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 并对准照射野中线;两下肢伸直;照射野上缘平髂骨嵴; 下缘达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40°角,经耻骨联合 上方5cm处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棘突向后2.5cm处置于床面正中线上。
中心线:经脐孔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靠近摄影床一侧的椎弓 根、上、下关节突及腰 椎斜位影像 。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腰骶关节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 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 并垂直。双膝弯曲,胶片
上缘包括脐孔,下缘达耻
骨联合 。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腰骶关节侧位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骶尾骨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 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 并垂直。胶片上缘包括髂 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 中心线:经两髂前上棘连 线中心与耻骨联合的连线 中点处垂直射入。疑尾骨 病变时中心线向足侧位倾
斜10°角。
中心线:经肩胛骨下角第七胸
椎处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第四至十二 胸椎侧位影 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腰椎正位直。两上肢平放在身体两旁, 冠状面与床面平行。下肢弯 曲,脚踏床面。 中心线:对准脐上3cm处,
垂直射入探测器。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腰椎正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腰椎侧位
体 位:侧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平
行,腰椎棘突向前6cm处置于床面中线上。
两腿弯曲,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经髂嵴向上3cm处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腰椎侧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腰椎斜位
体 位:仰卧,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45°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左前斜位
右前斜位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胸椎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 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 并垂直于床面。两上肢放 于身旁,身体保持稳定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下角 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探测
器中心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胸椎正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胸椎侧位
体 位:侧卧,两臂上举,抱 头,头枕上臂。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平行,胸椎棘突后缘 距床面中线6cm,下肢弯曲,保 持身体稳定。
15°角,经双侧髂前上
棘连线中点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腰骶关节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腰骶关节侧位
体 位:侧卧,身体正中矢 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 与床面垂直,腰骶关节、 腰椎棘突应包括在胶片内, 腰骶部位于床面正中线, 腰骶关节与床面垂直。髂
嵴下3cm处置于探测器中
心。 中心线:经髂嵴向下3cm垂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脊柱摄影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脊柱由7节颈椎、 12节胸椎、5节 腰椎、5节骶椎 以及3至5节尾椎 组成。椎骨之间 由小关节、韧带 和椎间盘连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第一、二颈椎张口位
体 位:仰卧,头 正中矢状面与床面 中线一致并垂直于 床面。头稍后仰,
牙齿咬合面与乳突
尖连线垂直台面。 曝光时尽量张口, 保持头部稳定。 中心线:经两口 角连线中点垂直射 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寰枢关节对
称的第一、
二颈椎前后
位影像 。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颈椎正位
体 位:仰卧于摄影床 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 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
(胶片)中线一致,并
垂直于床面。头稍后仰, 颌部抬起。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10°~15°角,对准甲状 软骨下方射入探测器中 心。
第六节 骨盆摄影
复习:一、骨盆体表定位标志
1. 骨盆的最高点髂嵴两侧连线为第4腰椎棘突水
平。
2. 骨盆两侧前上方,最突出的骨为髂前上棘,重
要骨性标志之一。 3. 耻骨联合与尾骨在同一平面上。 4. 尾骨尖端也是骨盆摄影的重要标志。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二、骨盆摄影注意事项
1.摄影前应尽量清洁肠道,排空膀胱尿液。 2.骨盆外伤应注意避免因搬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因骨盆结构复杂,中心线入射点对各部投影有较大影 响,摄影时应充分利用体表定位标志。 4.盆腔组织密度高、厚度大,摄影时应采用滤线器摄影 技术。 5.骨盆摄影,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时曝光。 6.胶片尺寸:骨盆整体片(12英寸×15),特别注意体 位防护的运用。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骶尾骨正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骶尾骨侧位
体 位:侧卧,将骶 尾骨置于床面正中线 处。两腿弯曲,保持 身体稳定 。 中心线:经髂前上棘 向下2.5cm处垂直射 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骶尾骨侧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骨盆摄影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伸直,对侧下肢弯曲,保持身体稳
定。 中心线:经髂前上棘向内2.5cm处垂
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一侧(抬高 侧)骶髂关节间隙的骶 髂关节切线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 位:第三 至七颈椎 正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颈 椎 侧 位
体 位:仰卧于摄影床上
或站立于摄影架前,头稍后 仰,下颌抬起,听鼻线与探 测器上缘平行。两肩下垂, 颈部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面 平行。 中心线:经下颌角向下 2cm处水平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 部位: 颈椎侧
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颈椎斜位
体 位:俯卧,头颅呈侧
位,被检侧向下,下颌前伸。
被检侧上肢放于身后伸直, 对侧上肢肩部尽量沿身体长 轴向下。胸部冠状面与探测 器面成55°角。下肢弯曲, 膝部支撑使身体稳定 。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处的 颈部中间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颈椎椎间孔及 颈椎斜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骶髂关节正位
体 位:同骨盆 正位摄影。 中心线:经髂前 上棘连线中心与 耻骨联合连线中 点处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双侧骶髂关 节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骶髂关节斜位
体 位:仰卧,被检侧髂骨抬高,身 体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将骶髂 关节置于床面正中线处,被检侧下肢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骨盆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 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下 肢伸直,脚尖向上。胶片上缘超
过髂嵴,下缘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向下10cm,包括坐骨 。 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
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处
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两侧髂骨、耻 骨、 坐骨、闭 孔与髋关节、骶 髂关节对称 的骨盆正位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