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2
神经系统演讲稿范文
![神经系统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f976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1.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神经系统的知识。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下面,我将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疾病及其预防等方面,为大家作一次深入的探讨。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负责处理复杂的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脊髓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信息。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负责连接大脑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的器官;脊神经则负责连接脊髓与身体各个部位。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1. 传递信息: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电信号,实现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2. 控制身体运动: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3. 调节生理活动: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心跳、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
4. 维持平衡:神经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姿势和平衡。
5. 处理心理活动:神经系统负责处理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
三、神经系统疾病及其预防1. 神经系统疾病类型(1)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
(2)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3)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4)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2. 神经系统疾病预防(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健康。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降低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
(3)避免头部外伤:避免高空作业、交通事故等可能导致头部外伤的情况。
(4)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要积极控制病情。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肿瘤的放疗
![肿瘤的放疗](https://img.taocdn.com/s3/m/364f9dcada38376baf1fae30.png)
放射治疗的概念及意义肿瘤的放射治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从居里夫人发现镭及伦琴发现X线,随着科技的发展、放疗设备的更新、影响诊断的提高等,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放射肿瘤学是通过电离辐射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业学科。
它以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为基础,同时需对患者的病情、诊断及分期有全面的了解,结合一般临床、肿瘤学、外科、内科、影像等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可单独或与其他学科治疗联合应用,同时也需要多学科如外科、内科、影像科等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
放射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一、放射治疗的重要性在传统治疗方法中,手术、放疗都是局部治疗手段。
手术可在肉眼或显微镜、内窥镜等辅助器械下彻底切除病灶,对正常器官组织损伤较小;缺点是,切除范围受视力判断的限制,加之出血、转移等,容易将亚临床灶、散在癌细胞遗留体内,对淋巴和血行转移者效果差。
化疗的作用范围广,但对大于lcm3(约109个瘤细胞)的实体瘤,肿瘤愈大疗效愈差,且对良、恶性细胞的特异性识别不够,致全身毒副作用加大。
往往肿瘤患者在初次诊治时有约70%左右尚属局限期,对局限性肿瘤实施治疗方针时应是根治性的。
放疗以其较高的治愈率、灵活的治疗及低副作用正日益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青睐。
二、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不同肿瘤、同种肿瘤不同期别的放疗疗效有着很大的区别。
有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的放疗致死量也不同。
按照TCD95(达到95%的肿瘤控制率所需要的剂量)可大致分为三类:TCD95在35~60Gy之间的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wilms瘤、T1期喉癌、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细胞肉瘤、星形细胞瘤等,仅放射治疗可得到很高的治愈率;TCD95在60~75Gy范围的肿瘤,如T2及T3起喉癌、口腔癌、膀胱癌、鼻咽癌、宫颈癌、卵巢癌以及T1期肺癌等,可在一定放射损伤的情况下治愈。
TCD95在80Gy或80Gy以上的如乳腺癌、T3及T4期的头颈部肿瘤等肿瘤体积很大的鳞癌或腺癌等。
神经内科演讲稿
![神经内科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c58f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5.png)
神经内科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神经内科的一些知识和见解。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我深知神经系统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也深知神经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因此,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神经内科,并且关注神经疾病患者的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内科的范畴。
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医学专科,主要包括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癫痫及其他癫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和负担。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经疾病患者,他们可能是因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就诊,也可能是因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肌肉抽搐等症状就诊。
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疾病,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综合分析,最终确定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当然,神经内科的治疗并不仅限于药物治疗,还包括康复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除了临床工作,神经内科医生还需要进行科研工作,不断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努力为患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方法。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那就是预防神经疾病同样重要。
许多神经疾病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环境因素,预防神经疾病的发生。
最后,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能够引起大家对神经内科的关注和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神经疾病的危害和影响,关心神经疾病患者的健康,共同为神经疾病的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ppt课件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2224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0.png)
• (二)姑息性放疗
•
姑息性放疗是指应用放疗方法治疗晚期肿瘤
患者,以达到缩小肿瘤、改善症状、减少痛苦、
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姑息性放疗又可称为减症放
疗,主要有以下作用:
•
1)止痛 , 如肿瘤骨转移及软组织浸润等所
引起的疼痛。
•
2)缓解压迫, 如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呼吸
道、泌尿系统等的梗阻。
•
3)止血, 如宫颈癌出血、肺癌或肺转移病
素等处理。上呼吸道感染是其诱因,应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反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在放疗结束后的 2-4个月,表现为气短、干咳,需对症处理。
9
1、放射杀伤癌细胞的机制
• (一)放疗作用机制
•
放疗之所以能发挥抗癌作用,是因为放射线本身具
有能量,称为辐射。众所周知,辐射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诱
发癌变,而在放疗中,辐射可作为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有效
手段,通过射线与癌细胞间能量的传递,引起癌细胞结构 和细胞活性的改变,最终杀死癌细胞。当细胞吸收任何形
式的辐射能量后,射线都可能直接与细胞内的结构发生作 用,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DNA,导致细胞死亡。直接损 伤主要由射线直接作用于DNA,引起DNA分子出现断裂、
2
一、 放射治疗的概述
•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
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以及近年出现的生物治疗、基因治
疗等。放射治疗是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以
来,放射治疗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门以放
•
骨转移剧痛: 骨转移的放射治疗的止痛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9b1796b7360b4c2e3f64fd.png)
五、放 射 治 疗
.
21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为主;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和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的前提下,力争行肿瘤全 切除.良性肿瘤切除彻底可不放疗,
2.立体定向外照射:对深部肿瘤或重要
功能区的肿瘤,若手术难度和危险性都较大或患 者年老体弱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者,若为边缘 较清晰的实体瘤,肿瘤直径在3cm以内,距离视 交叉等重要组织多5mm的垂体微、小腺瘤等,可 行立体定向外照射治疗。
5.放射核素植入治疗:对颅咽管瘤等囊性病变 者可行立体定向放射性核宗囊内永久性植入治疗。
.
23
五、放射治疗
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1)高度敏感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一经诊断应 首选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髓母细胞瘤、透明膈
神经细胞瘤、何杰金淋巴瘤或非何杰金淋巴瘤v均 有治愈可能。
(2)中度敏感性肿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胶 质母细胞瘤、垂体嗜酸细胞腺瘤和垂体嗜碱
③术后复发者应争取再次手术,术后作补 充放疗。
.
25
五、放射治疗
2.放疗禁忌证: ①已行大野足量放疗后的一些敏感度差的
1.雪旺细胞瘤(神经鞘瘤) 2.神经纤维疡
3恶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
三、脑膜的肿瘤
1.脑膜皮细胞的肿瘤2.间充质性非脑膜 皮性肿瘤3.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的病变 4.未定来源的肿瘤
四、造血组织肿瘤
五、生殖细胞肿瘤等
.
5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1.星形细胞痈
(1)星形细胞瘤:①纤维型;⑦原浆型;③
胖细胞型;④混合型。
1.颅高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2.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
.
13
三、临床表现
1.颅高压增高的症状及体征
⑴ “颅高压增高三联症”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讲课文档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843742849649b6649d747ba.png)
LOGO
第三十五页,共74页。
好发部位
好发于小脑蚓部,少数发生于小脑半球; 极个别出现于成人大脑半球。 常侵犯一侧小脑半球或两侧小脑半球,压迫或侵及脑干、
最常见的脑胶质细胞瘤,约占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 70%; 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成人75%位于幕上,主要在额叶和颞叶; 儿童71%位于幕下,多数在小脑半球(80%);
可沿胼胝体侵及对侧半球。
LOGO 第六页,共74页。
病理
I~II级 低度恶性 III~IV级 高度恶性
III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③钙化、出血、坏死较少,可有小部分囊变。 ④大多数为明显均匀的强化,少数呈中等强化。 ⑤常压迫第四脑室,继发幕上脑积水。
第四十四页,共74页。
治疗原则(一)
❖手术
获得病理诊断,减轻肿瘤负荷,缓解颅高压 单纯手术治疗不能根治 手术切除的程度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放疗
术后放疗不可缺少,提高生存率 剂量、照射范围是影响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对儿童的生长、内分泌、智力造成损伤
第四十五页,共74页。
治疗原则(一)
❖风险分期
低风险组:
1 年龄>3岁 2 术后局部残存肿瘤 <1.5cm3,病变局限于 后颅窝无远处转移
高风险组: 1 年龄≤3岁 2 术后72小时局部残存肿 瘤≥1.5cm3 3 CSF阳性或肿瘤超出 后颅窝
第四十六页,共74页。
治疗原则(二)
❖化疗
对高危患者明显提高生存率(5y:48% & 0) 对<3岁的患儿可推迟放射治疗的开始时间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射治疗课件PPT104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射治疗课件PPT104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8043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3.png)
少枝胶质瘤
• 放疗计划 低度恶性:肿瘤边缘外放2-2.5cm=PTV 54Gy/30f/5w, 1.8-2Gy/f. 恶性/混合恶性:肿瘤边缘外2.5-3cm=PTV 59.4-60Gy/30f/6w, 1.8~2Gy/f.
第38页,共104页。
少枝胶质瘤
• 预后:根据St.Anne-Mato system
病理
I~ II III~IV 混合型低 度恶性~
中位生存率 5年生存率 10年生存 率
9.8年
73%
49%
4.6年
45%
26%
7年
63%
33%
第39页,共104页。
脑干肿瘤
• 病理特点:局限型、 外生型—毛细胞性 颈髓型 — 星形细胞瘤 、神经节细胞性 神经胶质瘤 弥漫浸润型—恶性度高,病程短
• 治疗:局限型、囊肿形、 外生型、颈髓型 首选手术;部分局限型、弥漫浸润型难以 手术
• 诊断 CT/MRI:占位、水肿、坏死、出血、囊变、 边界不规则、
第28页,共104页。
恶性胶质瘤
• 治疗 1 手术:提供病理诊断、尽可能切除缓 解颅压、切除体积与生存时间成正比 2 立体定向活检术:难以手术 部位深在 明确复发/坏死 影像疑为进展 3 放射治疗 术后放疗 单纯放疗 挽救 放疗
第29页,共104页。
第40页,共104页。
脑干肿瘤
• 放疗:外放、SRS、组织间植人放射源 术后放疗:恶性、恶性倾向、未切净 术后复发(外生形)不能二次手术的可提 供放疗 弥漫型 活检必要 放疗为主 靶区设定:外放1cm,Dt50Gy
• 预后 弥漫型疗后70%改善 ,少于10%的患者生存超过2年
第41页,共104页。
神经鞘瘤科普宣传课件
![神经鞘瘤科普宣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58b6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6.png)
医生会结合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 评估。
这种综合性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如何治疗神经鞘瘤?
如何治疗神经鞘瘤? 观察和监测
对于无症状的良性神经鞘瘤,医生可能建议定期 监测,而不是立即治疗。
这种策略适用于小型、无症状的肿瘤。
如何治疗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或引起症状的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可能 是必要的。
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可能导致疼痛、麻木或 无力等症状。
许多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
什么是神经鞘瘤?
发病机制
神经鞘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可能有关。
某些遗传综合症,如神经纤维瘤病,增加了发病 风险。
谁会得神经鞘瘤?
谁会得神经鞘瘤?
高风险人群
任何人都有可能得神经鞘瘤,但某些人群如 有家族史或遗传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
如果出现持续的疼痛、麻木或运动无力,建议及 时就医。
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有家族史或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 行医学检查。
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何时就医?
咨询专业人士
在症状出现后,最好咨询神经外科医生或肿瘤科 医生。
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可以确保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
如何诊断神经鞘瘤?
如何诊断神经鞘瘤?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MRI和CT扫描,这些检 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MRI在软组织成像方面表现优于CT,通常是首 选。
如何诊断神经鞘瘤? 组织活检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确 认诊断。
活检的结果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性质。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1c209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f.png)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及护理一、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对于可切除的肿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的是完全摘除肿瘤,并确保最小的神经组织损伤。
如对一些难以切除的肿瘤,可采用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指导手术,帮助确定肿瘤类型。
2.放疗治疗:对于大脑或脊髓肿瘤,放射治疗可用来杀灭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残留或复发的细胞,以及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
3.化疗治疗:化学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杀死体内的肿瘤细胞。
化疗常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以减小肿瘤的大小,防止扩散和复发。
4.对症治疗:依据病情和患者的特点,可以同时应用镇痛药、抗癫痫药、抗恶心药等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早期预防并发症:鼓励患者适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给予足够的液体和纤维素,预防便秘;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并避免不正常的体重损失。
4.神经功能评估:术后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运动、感觉、语言、视力、听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异常。
三、术后康复及护理:1.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展相应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2.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开展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减轻精神压力。
3.心理护理:与家属和患者进行心理沟通,积极鼓励和支持患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轻其精神负担。
4.生活护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注意防止感染和轻微外伤,帮助患者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
肿瘤放射治疗常识PPT课件
![肿瘤放射治疗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c72b784254b35eefd34dd.png)
癌、食管癌和前列腺癌等,而患者的说话、发音、咀嚼、进食和排便等功能完好,外 观也保存完好;早期乳腺癌通过小手术大放疗后,不仅存活时间同根治术,而且乳腺 外观保存基本完好,为世界各国女性乳癌患者所接受; ③有些肿瘤患者开始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或切除困难,但经术前放疗后,多数患者肿瘤 缩小,术中肿瘤播散机会减少,切除率提高,术后生存率提高,如头颈部中晚期癌, 较晚期的食管癌、乳腺癌和直肠癌等;
-
5
④也有些患者需术后放疗,既消灭残存病灶、又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存活率,如肺癌、 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头颈部癌和脑瘤等;
⑤还有些肿瘤病人由于体质差或有合并症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者,单纯放疗效果也 不错;
⑥对于那些病期较晚,或癌瘤引起的骨痛、呼吸困难、颅内压增高、上腔静脉压破和 癌性出血等,放疗往往能很好地减轻症状,并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准备行放射治疗时,在放射治疗前要制定周密的放疗计划,然后 在定位机上定出所照射的部位,并做好标记后才能在医用加速器 或60钴治疗机上去执行放疗。这就是模拟机的作用。
4)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睾丸精原细胞瘤以放疗为主。 5)妇科肿瘤: 宫颈癌以放疗为主,宫体、卵巢癌可行手术与放疗配合,后者可化疗。 6)消化系统肿瘤: 胃、肠癌手术为主,胰腺、胆道癌可放疗,直肠癌配合手术或姑息放疗。
-
8
7)骨肿瘤 :骨肉瘤手术治疗为主,加放、化疗可提高疗效;骨网织细胞肉瘤,尤 汶氏瘤,放疗为主,可配合化疗;骨转移瘤可行止痛放疗等。
⑦近年来,由于放疗设备的不断改进,治疗计划系统已由二维发展为三维计划,如γ 或X-刀的应用使肿瘤得到更高剂量的杀灭,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大大降低;对肿瘤 得到更精确照射的适形放疗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得到广大肿瘤患者的欢迎。
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健康宣教
![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126ace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e.png)
恶性肿瘤的治疗 和康复
3
治疗方案的选择
1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减轻症状 2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3 化学治疗: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4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治疗 5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6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脑和中枢神经 系统恶性肿瘤 的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恶性肿瘤的基本知识 02.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 03. 恶性肿瘤的治疗和康复
恶性肿瘤的基本 知识
1
恶性肿瘤的定义
恶性肿瘤是一 种细胞异常增 殖的疾病,通 常表现为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 具有侵袭性, 可以扩散到其 他组织和器官。
恶性肿瘤可以 分为多种类型, 如肺癌、乳腺 癌、肝癌等。
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类型、分期、 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
疗方案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疗、化 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治疗效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恶性肿瘤的预防 措施
2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
01
果,少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03
跑步、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健康的危 04 害,降低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疾病, 02
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检查、
尽早治疗
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03
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f5766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2.png)
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类发生在大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组织中的恶性肿瘤。
这种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分子靶向治疗正日益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讨论神经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和应用。
一、背景介绍神经系统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别,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有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很大影响。
二、分子靶向治疗的原理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异性分子进行干预,通过阻断癌细胞增殖、抑制侵袭和转移以及促进凋亡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标。
与传统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减少副作用的优势。
三、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进展1. 靶向途径的选择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通常包括信号传导、免疫调节、细胞周期调控等途径。
例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关蛋白,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与肿瘤发生和预后相关。
因此,抑制EGFR激活可以成为一种用于治疗这类肿瘤的策略。
2. 分子标记物的筛选作为指导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选择和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工具,寻找有效的分子标记物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识别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准确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3. 靶向抑制剂的发展靶向抑制剂是实现分子靶向治疗最常见和有效的药物形式。
目前已有一些针对神经系统肿瘤靶向途径的抑制剂得到了临床应用,如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的应用使许多原本难以治疗的肿瘤获得了很好的临床反应。
四、分子靶向治疗的挑战和前景1. 药物抵抗性在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时,患者可能会产生药物抵抗性。
这种耐药性可能与肿瘤基因突变、信号转导通路变化等因素有关。
因此,了解和解决耐药机制是实现长期有效治疗的关键之一。
2. 个体化治疗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每个患者的肿瘤特点和表达情况各不相同。
上海中山儿童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讲课文档
![上海中山儿童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299237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7.png)
RMS:病理分型
• 胚胎型 此型占65%
– 主要由梭形横纹肌母细胞和小圆细胞组成 – SIOP又将胚胎型RMS分为疏松型(葡萄型、
非葡萄型)和致密型(分化差、分化好)
• 腺泡型 此型占20%
– 由横纹肌母细胞和大圆细胞组成
• 多形型 此型在小儿罕见,仅占1%
– 由较大的带状及网球拍状的多形细胞、巨核 大圆细胞和多核合体细胞及巨细胞组成
T 1 或 T 2 a 或 b N 0,N 1,N x M 0
2
膀 胱 /前 列 腺 ;四 肢 ;脑 膜 旁 ; 后 腹 膜 ;躯 干
T1或 T2
a
N0或 Nx M0
3
膀 胱 /前 列 腺 ;四 肢 ;脑 膜 旁 ; 后 腹 膜 ;躯 干
T1或 T2 T1或 T2
a b
N1
M0
N 0,N 1,N x M 0
R eisebo ro ug h 11 .8
8 1 7 0.4 2 5.9 6 8.0
Sm ith
8 .8
2 2 5 4.5 1 3.6 5 9.1
E vans
6 .7
5 7 6 1.4 N S
NS
H easto n
9 .8
2 5 6 4.0 3 6.0 8 1.3
Thomas
1 2.8
2 6 5 3.8 N A
放疗剂量
例数
﹤ 12G y
70
12~24G y
27
﹥ 24G y
11
总
108
肌酐清除率降低 例数和百分数
1 3 (1 9 % ) 9 (33% ) 8 (73% ) 3 0 (2 8 % )
第13页,共125页。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1eb4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3.png)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脑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和瘤体位置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治疗脑瘤的常用方法:
1. 手术切除:对于可行的脑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可以完全或部分切除脑瘤,减轻症状并防止进一步的神经功能损害。
2. 放疗:放射治疗可以用于那些手术难以切除完全或者对手术不适宜的脑瘤。
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减缓或停止肿瘤生长。
3. 化疗: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杀灭癌细胞,用于一些侵袭性脑瘤或处于复发或转移阶段的脑瘤。
化疗常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肿瘤分子特征的治疗方法,通过靶向脑瘤特异性抗原或信号分子,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这些治疗方法通常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进行。
5. 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管理疼痛、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脑瘤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副作用。
请注意,脑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瘤体特点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
建议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肿瘤科普知识演讲稿范文
![肿瘤科普知识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90f2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f.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肿瘤科普知识的内容。
肿瘤,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它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大家对肿瘤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今天我将从肿瘤的定义、分类、预防、治疗等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正常调控,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细胞生长缓慢,边界清楚,不侵犯周围组织,无转移能力;而恶性肿瘤细胞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易侵犯周围组织,有转移能力。
二、肿瘤的分类1. 按组织来源分类: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2. 按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类:可分为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3. 按肿瘤的恶性程度分类:可分为低度恶性肿瘤、中度恶性肿瘤和高度恶性肿瘤。
三、肿瘤的预防1.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饮酒过多也会增加肿瘤发生的概率。
3. 避免暴露于致癌因素:如紫外线、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等。
4.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治疗。
5.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可影响免疫系统,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四、肿瘤的治疗1. 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肿瘤,切除肿瘤组织,防止肿瘤扩散。
2.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适用于肿瘤部位固定、难以手术切除的患者。
3. 化学治疗:使用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适用于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
4.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细胞或药物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5.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五、总结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预防肿瘤的发生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科普知识,提高对肿瘤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肿瘤的发生。
放射学会专题演讲稿范文
![放射学会专题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0195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1.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放射学这一领域的发展与未来。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放射学会,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放射学的发展历程放射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
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开始,放射学便迅速发展起来。
在我国,放射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创始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在这一阶段,我国放射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在这一时期,我国放射学界的前辈们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放射学开始自主研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放射学体系。
在这一时期,我国放射学在影像诊断、介入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 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放射学进入了成熟阶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放射学技术不断革新,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这一阶段,我国放射学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放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放射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影像诊断影像诊断是放射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X射线、CT、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早期发现、诊断和评估。
影像诊断在肿瘤、心血管、骨骼、神经等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放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在影像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血管、胆道、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3. 肿瘤治疗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高能量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放射治疗与手术、化疗等手段联合应用,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放射学在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全脑全脊髓放疗
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 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 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 络丛乳头状瘤。除髓母细胞瘤外,后4种 是有选择地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
星形胶质细胞瘤
1.一般呈浸润性生长,缺少明显的分界 2.部位:成人-大脑半球,儿童-小脑 3.分型 : 星形细胞瘤(低恶)--占上皮脑瘤的47% 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 胶母细胞瘤 恶性胶质瘤(占原发脑瘤的35-45%)
2.
脑组织的放射反应
1) 急性放射反应:大多数发生在24小 时到7天内,临床表现为头痛加重,恶心、 呕吐加重,发热、烦躁不安或昏睡,反 应性降低,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形成 脑疝而突然死亡。
2)
后期放射反应:
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 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 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神经系统体征随 发生坏死的部位不同而异。其原因可能 是血管损伤的间接结果,也可能是脑组 织直接受损的结果。
治疗原则: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病
理证实为少枝胶质母细胞瘤者,必 须行术后放疗。除此之外,一般可 以不考虑术后放疗。 放疗技术:不需全脑或半脑照射, 只需放射区域略大于可见瘤体。 DT65 Gy/50-60天。
六 室管膜瘤的放疗
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内,生 长缓慢,其中良性占55-80%,恶性 较少见,占20-45%。室管膜母细胞 瘤和生长于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易 随脑脊液出现脊髓腔内种植(其余 类型则罕见种植性播散)。
好发部位
成人、1岁以下:幕上多见 1-12岁:幕下多见 胶质瘤:大脑半球 髓母细胞瘤:小脑蚓部 室管膜瘤:脑室壁 颅咽管瘤:鞍上区 脊索瘤:斜坡 神经鞘瘤:脑桥小脑脚
扩散方式
1.浸润生长 恶性胶质瘤—肿瘤细胞穿过水肿区至距肿瘤较远区域 经胼胝体侵及对侧半球 2.种植性转移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脑脊液扩散 3.经血管播散 髓母、生殖细胞瘤、肉瘤 4.颅外转移
左
右
视神经
视交叉 (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鞍区肿瘤)
(枕叶肿瘤对侧同向性偏盲)
视皮层
影像诊断
CT/MRI/PET(增强、水肿、坏死)
多发--转移瘤 边界不清--星形胶质瘤 中心坏死、囊变--生长快肿瘤 出血--黑色素瘤、绒癌转移灶 钙化--颅咽管瘤、少突胶质瘤
右额叶多形性胶母--不规则坏死区、环形不均匀强化
低度恶性(Ⅰ-Ⅱ级)
靶区 PGTV PTV(有残存) PTV(无残存) PGTVtb
GTVtb+0.3-0.5cm
定义
GTV(残存肿瘤)+0.3-0.5cm CTV+ 0.3-0.5cm (CTV为GTV/GTVtb+1-1.5cm)
剂量 55.64-59.92Gy/2.14Gy/26-28f 46.8-50.96Gy/1.8Gy/26-28f 45-46.8Gy/1.8Gy/25-27f 50-54Gy/2Gy/25-27f
胶质母细胞瘤
部位:半球 年龄:成人 界限:不清 生长方式:浸润 恶性程度:高度恶性
脑膜瘤
部位:矢旁、凸面、蝶嵴、 鞍结节、 嗅沟、后颅窝 年龄:30—50 岁高峰 界限:清楚,有包膜,可侵 犯颅骨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 治疗方式:手术(病变硬膜+ 颅骨全切除) 预后:良好
颅咽管瘤
1.儿童、青少年多见 2.位于鞍上区,向第三脑室生长, 压迫视交叉,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脑积水 3.病理镜下:瘤细胞由磷状上皮式柱状上皮组成, 有的排列成牙釉质器官样结构。大体: 肿瘤多为半囊半实,内含胆固醇结晶,瘤壁有钙化。 4.临床表现: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功能障碍 5.治疗:早期---显微外科全切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 要依靠CT、MRI、DSA等进 行准确定位。需要注意的是: 实际肿瘤范围常常大雨辅助 检查所见的范围,故在放疗 计划时,放疗区域应适当大 于所见范围。
二 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
放疗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 2 位于手术危险区(中脑、桥脑、皮质运动区) 以及手术探查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 3恶性肿瘤术后局部复发可行单纯放疗(但囊 性病变或某些脑膜瘤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治 疗)。 4不宜手术治疗的小脑肿瘤,如髓母细胞瘤、 松果体瘤;多发性转移性脑肿瘤。
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
术 后 放 疗 。 照 射 肿 瘤 区 DT 50 Gy/5W 。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 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 性放疗。DT30-35 Gy/5W。对于恶性 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 细胞可随 CSF 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 移。
七 儿童脑肿瘤的放疗
2、有效、安全,许多临床资料均基于传 统技术 3、最大限度缩小高剂量体积 4、认可较大的但低剂量的体积 5、避免平行对穿野照射 6、健侧结构免受照射,保护其功能。
二)三维适行调强放射治疗
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 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 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 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 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 量。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 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 此法特别适合非浸润性生长的肿瘤。
4.病理分类:Ⅰ级(毛细胞) Ⅱ级 Ⅲ级(恶性) Ⅳ(胶母) 5.年龄:低恶星形细胞瘤-20-40(I-II级) 恶性星形细胞瘤10岁前高峰 胶质母-40岁以后
低度恶性(Ⅰ-Ⅱ级)
治疗原则:
Ⅰ 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 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儿童毛细胞星 形细胞瘤全切术后可不放疗) Ⅱ级:手术+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如脑干) 行单纯放疗 成人低恶星形细胞瘤全切术后,多主张放疗
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
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转照射技术, 将高能放射线在空间三维集束聚于某一 局限性的病变靶区进行单次或分次大剂 量照射,使之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毁损, 而病变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 受累及。此法用于脑部肿瘤治疗能明显 提高疗效。
四)、全脑放疗
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2、多发性脑转移瘤 3、大脑胶质瘤病 (Gliomotosis cerebri) 4、多灶性恶性胶质瘤 5、软脑膜恶性播散癌
神经上皮起源颅内肿瘤 的放射治疗
颅内肿瘤分类(WHO)
1.神经上皮组织的肿瘤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瘤 室管膜肿瘤 起源不明的神经胶质瘤 神经母细胞起源的肿瘤 脉络丛肿瘤 松果体肿瘤 胚胎性肿瘤
颅内肿瘤分类(WHO)
2.外周神经起源的肿瘤(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神经束膜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 3.脑膜起源的肿瘤(脑膜瘤) 脑膜瘤、脑膜肉瘤、黄色瘤、脑膜原发性黑色素瘤等 4.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 网状细胞肉瘤、小胶质肉瘤、中枢神经的原发性淋巴瘤 5.生殖细胞起源肿瘤 生殖细胞瘤、胚胎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畸胎瘤 6.鞍区肿瘤 颅咽管瘤、垂体瘤 7.转移瘤
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
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治疗预后差 手术 + 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单放,复发可挽救 性放疗 靶区设定: CTV:GTV(增强病灶)的边缘外放2.5-3cm PTV:CTV+0.3-0.5cm , DT50Gy 后 CTV2 缩 至 GTV+1cm
常规分割剂量:60Gy/30f/6w( DT50Gy后 PTV缩小 至GTV+1cm)
放疗禁忌症
1.脑肿瘤的诊断证据不足 2.顽固性颅高压,未采取减压措施 3.疑有脑肿瘤术后复发但尚未证实者。 4.放疗敏感性差的肿瘤足量放疗后短期内复发 5.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良性肿瘤 6.恶病质
三 脑组织,脊髓的放射耐受 剂量及放射损伤
1. 耐受剂量 脑组织:60Gy(全脑) 70 Gy(1/4脑) 脊髓: 42Gy(全脊髓) 45-50(10cm) 晶状体:5 Gy(白内障) 视网膜:50 Gy(视力丧失) 视神经:60 Gy(视力丧失) 周围神经:60 Gy(神经炎)
一 颅内原发肿瘤的特点:
1.颅内原发肿瘤的生长 .扩展仅局限在 没有弹性的颅腔内,不向脑外转移,只 有种植。当肿瘤体积略有增大即压迫邻 近正常组织,继而出现颅内高压等。 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 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 3.脑肿瘤的放疗剂量与周围正常组织的 耐受剂量很接近。而某些肿瘤对射线不 敏感,照射时需要较高的剂量。
颅内无淋巴管 不易侵蚀血管 脑瘤细胞适应力差
颅外转移少见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上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早期呼吸循环障碍
2.癫痫(1/3首发) 额-颞-顶-枕
3.局部症状 额叶:精神症状 中央区(中央前、后回):运动障碍(偏瘫) 顶叶:感觉障碍 颞叶:失语、癫痫 鞍区:视野缺损、内分泌紊乱 松果体瘤:临近中脑导水管—颅高压
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
靶区 PGTV PTV1 PTV2 定义
GTV(残存肿瘤)+0.3-0.5cm CTV1+ 0.3cm (CTV1为GTV/GTVtb+1.5-2cm) CTV2+ 0.3cm (CTV2为GTV/GTVtb+2-2.5cm) GTVtb(瘤床/术腔)+0.3-0.5cm
剂量 64.2Gy/2.14Gy/30f 60Gy/2Gy/30f 54Gy/1.8Gy/30f
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 )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 15 岁,儿童期脑组织 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成人低,总剂量应比成人 降低20%左右(45-50 Gy /45-50天)。 2 )儿童原发性脑肿瘤对射线敏感性较好,年 龄越小越敏感。 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 4)放疗前先作颅内减压手术,否则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