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美国天赋教育系列二:颠覆中国超常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摩美国天赋教育系列二:

颠覆中国的超常教育

超常教育,也可称之为神童教育,曾在中华大地上风靡一时。

中国的神童教育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神化,二是速成。

所谓神化,从人们对超常儿童的称谓“神童”上可见一斑,人们将神童置于太高的地位,反而让他们脱离了大地,孤立于大众,“高处不胜寒”,最终摔得很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高校办神童少年班,现在硕果仅存的也就是中科大少年班了。其实,科大少年班的学生智商也并非那么高,后经测试,有的人智商才120多,按国际标准,智商达130-160才是天才。曾是科大少年班的宁铂、谢彦波都曾表示,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们决不会再读少年班,因为太苦闷。当然,少年班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如现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张亚勤。

所谓速成,就是好大喜功,想一口吃个胖子,心态急躁。动辄9岁就怎么怎么样,12岁就怎么怎么样,电视台上的才艺比赛也是如此。这种培养模式急功近利,太强调学科知识或某种才能,而忽视了童趣、快乐、体育、心里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创造力,必然带来生理与心理、智商与情商、知识与慧商(wisdom)及魅商(charisma)、学识与社会化、理解力与创造力的不均衡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能让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

相较国内这种单一的针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模式,美国的天赋教育模式则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美国有专门的天赋学校,即一个学校的学生全是天赋学生。也有这样的模式,一个学校既有天赋班,又有普通班。还有一种模式,即在正常上课时间,天赋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学习课程没有区别,只是在课外时间,他们会集中起来学习。对那些具有某项才艺(如音乐、美术)天赋的学生,也可以一个星期去专门的学校学习一次,通常一个城市会有一所这样的专门学校。现代科技成果互联网也为天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手段,天赋学生可以在特定时段通过互联网在校或在家学习相关课程。

让我印象颇深的是美国西金库市拉科达学区的名叫SCOPE(万花筒)的天赋教育模式。这个学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办天赋教育,一直办到八年级初中毕业。这个模式有三个特点:

一是天赋学生大部分时间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只是每星期会抽出时间集中学习。前者的好处是避免了曲高和寡,有利于天赋学生贴近“大众”,实现正常化、社会化。后者的好处是充分扬长,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天赋孩童在一起学习或交流,相当于华山论剑,高手过招,必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技艺精进。

二是天赋教育只安排社会研究课,假如学生在某一科或几科上有特长和优势,可以提前去高年级插班学习,但不是跳年级,仅是学科目。这种做法既没有为了迁就一般学生的水平而压制天赋学生的强项,又照顾到了天赋学生心理、情商的正常发展。【如若和年龄悬殊较大的同学同班,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主观、客观因素都有,如年

龄大的孩子一般不会和小孩子聊私密话题)在未成人阶段会带来心理发育超前于生理发育、情商落后于智商的问题(与自己纵向比),然而在成人阶段极有可能存在心理成熟度低、情商不高的问题(与他人横向比)】

三是高中阶段不再专门设立天赋教育计划,有能力的高中生可以提前学习大学课程。这种做法的好处之一同样是没有抑制强项——拔苗助长固然不对,但人为抑制人的学习力也是荒谬的。好处之二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好处之三是上大学时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课程。

美国的天赋班不是一锤定音,一劳永逸的。它是流动的,进了天赋班也可以退出,也可以此班转彼班。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入学一年后,发现科大没有他喜欢的系,要求到南京大学学天文,但科大不愿放人。这不能不说是他出家——这是他后来的信仰,值得尊重,但决不是最初的理想——的诱因之一。现在的科大少年班在这方面已改进很多。美国这种灵活的机制,使得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保持着一种自然健康的心态,没有承受本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

过去,我们中国对天赋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以为天赋教育就是培养神童,一个“神”字玄得很,让人高山仰止,顶礼膜拜,却望而却步,不敢奢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九个范畴,分别是: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生存智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智能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等。所以,

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并加以重点发展;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1972年,美国《公共法》中关于天赋儿童的“马兰特定义”认为:孩子杰出表现的能力包括已经获得的成功或者以下任何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潜在能力:

1、总体的智力;

2、具体的学术才能;

3、创或造的思维(笔者注:英文原文将“创”和“造”分开,值得注意);

4、领导能力;

5、视觉艺术(笔者注:泛指美术)和表演艺术;

6、心理(运动)能力。

这个定义中关于天赋的内容界定是非常宽的。后来,美国国会对此定义数度作出修改,例如1988年的“佳维茨定义”认为:“天赋儿童”的专用术语是指这样一些孩子:

1、有证据表明在如下方面表现出优异的能力:智力的、创造的、艺术的、领导的能力,或者在具体的学术领域里的才能。

2、要求提供超出学校的一般课程的服务以求得进一步发展上述能力。

在美国,各个州还有自己的关于天赋教育的法律,对天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由此可见,天赋儿童也不仅仅指那些高智商或者在学术领域里具有特别才能的人。“伟大出于平凡”,天赋儿童原本就是平凡的孩子、正常的孩子,并不遥远和神秘。我们期望借鉴美国天赋教育的模式,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让更多的天赋儿童从中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