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法 优秀教案
整式的乘法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法教案范文教案:整式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含义和性质;2.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3.能够灵活运用整式进行乘法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整式的含义和性质;2.整式的乘法法则。
三、教学准备:课本、笔记、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整式的复习(5分钟)1.复习整式的定义和例子;2.复习整式的加法运算。
二、整式的乘法概念(15分钟)1.整式的概念:由常数项和各种字母的幂和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整式;2.介绍整式的乘法定义;3.举例说明整式的乘法。
三、整式的乘法法则(30分钟)1.同底数幂相乘法则;(a^m)*(a^n)=a^(m+n),a为同一个底数,m和n为任意整数;例子:3x^2*4x^3=12x^(2+3)=12x^5;2.多项式乘法法则;(a+b)*(c+d) = ac + ad + bc + bd;例子:(3x+2y)*(4x-5y) = 3x*4x + 3x*(-5y) + 2y*4x + 2y*(-5y) = 12x^2 -15xy + 8xy - 10y^2;3.将乘法运算与整式相结合;例子:3x * (x^2 + 2y) = 3x^3 + 6xy。
四、练习与应用(30分钟)1.练习题:a)(x+2)(x-3)b)(3x-4y)(2x+5y)c)(2x+3y)^2d)(x^2+3)^2e)(a-b)^32.实际应用: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5,求其面积是多少?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整式的乘法法则;2.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的规律与实际应用;3.拓展乘法法则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整式乘法的应用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整式的乘法法则,并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加深了对整式乘法的理解。
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的规律,并帮助学生拓展乘法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例子或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式的乘法教案
整式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整式的乘法规则,掌握整式的乘法方法。
2. 能够应用整式的乘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整式的乘法规则2. 整式的乘法方法3. 应用整式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 整式的乘法规则的掌握2. 整式的乘法方法的运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练习法五、教学过程1. 整式的乘法规则首先,对于两个单项式相乘,应用成分分解方法进行计算,即把两个单项式中的系数和字母分开,然后对系数和字母分别相乘:例如:(3a)(4b) = 3 × 4 × a × b = 12ab对于两个多项式相乘,利用分配律,把两个多项式的各项依次相乘,然后将结果合并:例如:(3a + 2b)(4a − 5b) = 3a × 4a − 3a × 5b + 2b × 4a − 2b × 5b = 12a^2 − 15ab + 8ab − 10b^2= 12a^2 − 7ab − 10b^22. 整式的乘法方法步骤一:分解整式将整式按照单项式分解的方式分解为单项式的乘积。
例如:2x^2 − 3xy + y^2 = (2x − y)(x − y)步骤二:按照公式进行运算根据乘法公式,在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对应的系数和字母,然后合并同类项。
例如:(2x − y)(x − y) = 2x^2 − 2xy − xy + y^2 = 2x^2 − 3xy + y^2步骤三: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错漏。
3. 应用整式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题一:甲、乙两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上车,车费7元,甲要付5元,乙付2元,求甲、乙两人到车站乘车的路程相差3千米,则甲、乙两人到车站乘车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千米?解题方法:设甲的路程为x千米,则乙的路程为(x + 3)千米。
由题意可得:5/x + 2/(x + 3) = 7/x(x + 3)将上式通分并整理得:3x^2 − 2x − 15 = 0将上式分解得:(3x + 5)(x − 3) = 0得出x = −5/3,3因为路程不能为负数,所以甲的路程为3千米,乙的路程为6千米。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2)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3)理解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整式乘法的方法;(3)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2)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2)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法中的多项式与单项式的相乘;(2)整式乘法中的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整式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整式乘法的方法;3. 举例讲解:运用具体例子,讲解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4.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用;5.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概念引入;2. 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3. 整式乘法的计算方法;4. 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1)通过生活实例,如计算矩形的面积,引入整式乘法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矩形的面积公式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2. 小组合作(10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整式乘法的方法;3. 举例讲解(15分钟):(1)运用具体例子,讲解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2)引导学生跟随讲解过程,理解整式乘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10分钟):(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用;(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拓展提高(10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1.4整式乘法(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整式乘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逐步形成严密的数学推理能力。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法则,培养其准确、熟练地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整式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整式相乘的运算方法。它是代数运算中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计算(2x + 3) * (x + 4),这个案例展示了整式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2.教学难点
(1)符号处理:在整式乘法过程中-2x^2 * 3x^3,学生可能会误算为-6x^5,而正确结果应为-6x^(2+3) = -6x^5
(2)分配律的应用:学生在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时,容易漏乘或重复乘以某些项。
举例:-4x * (2x^2 - 3x + 1),学生可能会错误计算为-8x^3 + 12x^2 - 4x,而正确结果应为-8x^3 + 12x^2 - 4x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符号处理和分配律的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整式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课堂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课堂设计整式的乘法(第一课时)整式的乘法(第二课时)3 分钟4 分钟(2)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引入】为了扩大绿地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为p米,宽b米的长方形绿地,向两边分别加宽a米和c米.教师提出问题:(4)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5)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并回答问题:(1)()cbap++或pcpbpa++或()p a b pc++或)(cbppa++(2)相等,都表示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追问1: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得到等式()pcpbpacbap++=++吗?学生回答:乘法分配律.追问2:()pcpbpacbap++=++,请问这属于什么运算?学生回答:单项式乘多项式.教师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单项式乘多项式,明确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是怎样进行的?如何确定运算结果?【问题1】:你能尝试计算()yxx22-吗?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yxxxyxx22222⋅-⋅=-xyx422-=追问1:你能尝试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吗?学生尝试进行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得到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追问2:你能尝试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吗?①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②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5 分钟2 探究新知得出pbpabap+=+)(活动2:问题引入: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am、宽pm的长方形绿地,加长了bm, 加宽了qm.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教师设问:(1)扩大后的公园的面积有几种表示法?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第一种:整体求面积,得))((qpba++第二种:先求A和B的总面积为)(bap+再求C和D的总面积为)(baq+最后求和,得)()(baqbap+++第三种:先求A和C的总面积为)(qpa+再求B和D的总面积为)(qpb+最后求和,得)()(qpbqpa+++第四种:分别求出A,B,C,D的面积,再求和,得bqbpaqap+++教师设问:(2)用四种方法表示出来的代数式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用四种方法表示出来的代数式是相等关系,因为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14.1 整式的乘法【教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时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算、推理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会用数学的思维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使学生初步理解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增强学习信心.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学习难点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相关计算.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教师简述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出课本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工作103 s可进行多少次运算?解:103×1015=1018设计意图:通过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问题1:对于上一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应如何列式?学生动笔列式,大部分学生可以列出.追问:其中1015中“10”“15”“1015”分别叫做什么?“101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问题2:1015×103等于多少?学生小组讨论,展示计算过程.1015×103=(10× (10)⏟15个10×(10×10×10)=10×10×…×10⏟18个10=1018.追问1: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23×22.学生快速计算,展示结果.解:23×22=2×2×2×2×2=25追问2: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各算式的左右两边底数、指数的关系,猜一猜:a m·a n 的结果(m,n都是正整数)师生根据乘方的意义共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教师把结论板书在黑板上: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追问3: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小组合作,验证结论,并点名展示.a m·a n·a p=a m+n+p(m,n,p都是正整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幂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结果.再观察、比较得到等号左右两边底数、指数的关系.通过猜想、验证,抽象概括出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能力,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明白算法和算理.适当拓展,为发展学生思维助力.典例精讲例1计算:(1)x2·x5;(2)a·a6.解:(1)x2·x5=x2+5=x7.(2)a·a6=a1+6=a7.教师总结点拨:不要忽略指数是“1”的因式,如a·a6≠a0+6.例2计算:(1)(b+2)3(b+2)4(b+2);(2)-x6·(-x)10.解:(1)原式=(b+2)3+4+1=(b+2)8.(2)原式=-x6+10=-x16.小组合作完成,并选小组代表上台板演.教师讲解,并让学生理解:底数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通常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来运算.把不同底数幂转化为同底数幂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例3已知:a m=4,a m+n=20,求a n的值.解:a m+n=a m·a n(逆运算)=4×a n=20,所以a n=5.师生共同解答,并总结:当幂的指数是和的形式时,可以逆运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将幂指数和转化为同底数幂相乘,然后把幂作为一个整体,带入变形后的幂的运算式中求解.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板书过程并着重让学生说明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底数是多少,指数是多少,引导学生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通过计算,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的同时,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将同底数幂的乘法转化为指数相加运算的思想.巩固训练1.x3·x2的运算结果是(C)A.x2B.x3C.x5D.x62.若a n-2·a n+1=a11,则n=6.3.计算:(1)x n·x n+1;(2)(x+y)3·(x+y)4.解:(1)原式=x n+n+1=x2n+1.(2)原式=(x+y)3+4=(x+y)7.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1题(1)(2)和第2题(1).2.作业.教学反思14.1.2幂的乘方课时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法则并运用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运算、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2.类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学习幂的乘方的法则,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体验数学的化归思想.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理解幂的乘方性质.学习难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及灵活应用.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问题1: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问题2:请口答下列各题:(1)33×35;(2)y2·y;(3)a m·a2.设计意图:通过点名学生回答,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通过口算,既检验了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也为学习本节课知识打下基础.探究新知问题3:请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1)(32)3=32×32×32=3(6).(2)(a2)3=a2·a2·a2=a(6).(3)(a m)3=a m·a m·a m=a(3m)(m是正整数).追问1:(a m)3底数是a,底数是什么形式?追问2:观察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根据规律猜想幂的乘法法则.学生口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得到(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教师讲述:规律的正确性需要严谨的证明,如何把特殊一般化,常用的方法是用字母去表示数.追问3:试着证明你的猜想.设计意图:问题3引导学生根据幂的意义,将幂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追问1、2让通过观察底数、指数的变化,猜想幂的乘方法则.追问3让学生类比问题3计算,并小组内交流.通过问题推进探索规律,让学生自主构建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符号意识.典例精讲例1计算:(1)(103)5;(2)(a2)4;(3)(a m)2;(4)-(x4)3.解:(1)原式=103×5=1015.(2)原式=a2×4=a8.(3)原式=a m·2=a2m.(4)原式=-x4×3=-x12.例2计算:(1)[(x+y)2]2;(2)[(-x)4]3.解:(1)原式=(x+y)2×3=(x+y)6.(2)原式=(-x)4×3=(-x)12.设计意图:运用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一定不要将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混淆.在幂的乘方中,底数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在运算时,注意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同时注意“负号”.将底数由单项式变式为多项式,在思考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感悟整体思想.巩固训练1.计算:(1)(x4)3·x6;(2)(y4)2+(y2)3·y2.解:(1)原式=x4×3·x6=x12·x6=x18.(2)原式=y4×2+y2×3+2=y8+y8=2y8.教师点拨:与幂的乘方有关的混合运算中,一般先算幂的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已知10m=3,10n=2,求下列各式的值.(1)103m;(2)102n;(3)103m+2n.解:(1)原式=(10m)3=33=27.(2)原式=(10n)2=22=4.(3)原式=103m×102n=27×4=108.3.已知2x+5y-3=0,求4x·32y的值.解:∵2x+5y-3=0,∴2x+5y=3.∴4x·32y=(22)x·(25)y=22x·25y=22x+5y=23=8.教师点拨:此类题的关键是逆用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将所求值的式子正确变形,然后代入已知条件求值即可.4.比较3500,4400,5300的大小.解:3500=35×100=(35)100=2431004400=44×100=(44)100=2561005300=53×100=(53)100=125100∵256100>243100>125100,∴4400>3500>5300.教师点拨:比较底数大于1的幂的大小的方法有两种:1.底数相同,指数越大,幂就越大;2.指数相同,底数越大,幂就越大.设计意图:使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加深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堂小结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1题(3)(4)(6)第2题(4).2.作业.教学反思14.1.3积的乘方课时目标1.利用几何图形,探索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语言、符号表达能力,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2.能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3.通过探究学习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学习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积的乘方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你能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来吗?教师总结,课件展示.设计意图:学生口答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知识储备,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新知问题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a,求该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记录:有学生列式(2a)2,有学生列式2a×2a.追问1:根据正方形面积的意义,判断(2a)2与2a×2a的数量关系.学生回答:(2a)2=2a×2a.问题2:2a×2a=2×2×a×a依据(乘法交换律)=22×a2依据(乘法结合律)=4a2.所以(2a)2=4a2.师生共同探索,用几何图形验证上面等式.(2a)2=4a2.猜想:(3×4)2和32×42相等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3×4)2=32×42.追问2:观察(2a)2和(3×4)2,它们底数分别是什么?学生口答:2a和3×4.追问3:接着观察(2a)2=4a2,(3×4)2=32×42,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口述规律.追问4:你能用符号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教师板书在黑板上:(ab)n=a n b n(n是正整数).追问5:你能将上述发现的规律推导出来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证明,并小组交流,教师板书证明过程.(ab)n=(ab)·(ab)…(ab)=a·a…a·b·b…b=a n b n.设计意图: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预设得到两种不同的形式.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判断每一步的依据,使学生明白算理.通过两个例子,学生初步获得结论,用符号概括出所发现的规律.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学生探索类似知识提供了研究方法.典例精讲例1计算:(1)(3x)2;(2)(-2b)5;(3)(-2xy)4;(4)(3a2)n.解:(1)原式=32x2=9x2.(2)原式=(-2)5b5=-32b5.(3)原式=(-2)4x4y4=16x4y4.(4)原式=3n(a2)n=3n a2n.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1)23×53;(2)(0.125)2 023×82 024.解:(1)原式=(2×5)3=103=1 000.(2)原式=(0.125)2 023×82 023×8=(0.125×8)2 023×8=8.教师点拨:逆用积的乘方公式a n·b n=(ab)n,要灵活运用,对于不符合公式的形式,要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公式的形式.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解答,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知识点,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用学生熟悉的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简便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形成简便运算意识,有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巩固训练1.计算(-x2y)2的结果是(A)A.x4y2B.-x4y2C.x2y2D.-x2y2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C)A.x·x2=x2B.(xy)2=xy2C.(x2)3=x6D.x2+x2=x43.计算:(1)2(x3)2·x3-(3x3)3+(-5x)2·x7;(2)(3xy2)2+(-4xy3)·(-xy).解:(1)原式=2x6·x3-27x9+25x2·x7=2x9-27x9+25x9=0.(2)原式=9x2y4+4x2y4=13x2y4.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n是正整数).注意点:(1)注意防止符号上的错误;(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3)积的乘方法则也可以逆用.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1题(5)第2题(2)(3).2.作业.教学反思14.1.4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课时目标1.理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算理,会进行简单的运算.2.经历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和转化思想.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精神.学习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灵活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教师讲述:同学们,在七年级我们学习了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式的乘法.整式包含单项式和多项式,什么是单项式?出示课件展示:回答问题-2xy的系数是-2,次数是2.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单项式的概念,指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为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做好知识储备.探究新知问题1: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105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是5×102秒,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如何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3×105)×(5×102)km.追问1:怎样计算(3×105)×(5×102)呢?计算过程中运用哪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师生活动:学生计算结束后,教师黑板书写计算过程:(3×105)×(5×102)=(3×5)×105+2=15×107=1.5×108 km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追问2: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ac5·bc2,类比上面的运算方法计算这个式子.学生独立计算,选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计算过程:ac5·bc2=(a·b)·(c5·c2)=abc5+2=abc7.追问3:这是什么运算?如何进行运算?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这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两个单项式如何相乘,使学生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最后得出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典例精讲例1 计算:(1)(-5a 2b )(-3a ); (2)(2x )3(-5xy 2).解:(1)原式=[(-5)×(-3)](a 2·a )b =15a 3b.(2)原式=8x 3·(-5xy 2)=[8×(-5)](x 3·x )y 2=-40x 4y 2.例2 计算:(1)-2a 3bc ·(-ab 2)·(-ab 2)2;(2) -9x 2y ·(a -b )3·13xy 2·(b -a )2. 解:(1)原式=-2a 3bc ·(-ab 2)·a 2b 4=2a 6b 7c.(2)原式=-9x 2y ·13xy 2·(a -b )3·(a -b )2=-3x 3y 3(a -b )5. 设计意图:本着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运算类型,由单一到综合.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法则及三点注意.通过教师点评使学生掌握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巩固训练1.计算3a 2·2a 3的结果是( B )A.5a 5B.6a 5C.5a 6D.6a 62.若(a m b n )·(a 2b )=a 5b 3,则m +n =( D )A.8B.7C.6D.53.已知-2x 3m +1y 2n 与7x n -6y -3-m 的积与x 4y 是同类项,求m 2+n 的值.解:∵-2x 3m +1y 2n 与7x n -6y -3-m 的积与x 4y 是同类项,∴{2n -3-m =1,3m +1+n -6=4.解得{n =3,m =2.∴m 2+n =7.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3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时目标1.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简单计算.2.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体会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思想,感受运算法则和相应的几何模型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3.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学习难点整式乘法法则的推导与应用.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回顾计算.(1)(-2ac)2(-3ab2c);(2)(-12)×(12-23+16).解:(1)-12a3b2c3.(2)0.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两个计算题.第一题复习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第二题复习了乘法分配律.这两个知识点是研究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基础,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准备.探究新知问题:为了扩大绿地的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p米,宽b米的长方形绿地,向两边分别加宽a米和c米,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的绿地的面积?分四人小组,与同伴交流,寻求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适时点拨启发.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分小组展示不同方法.教师记录并总结:1.把它看成三个小长方形,扩大后绿地的面积为pa+pb+pc.2.把它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则面积为p(a+b+c).追问1:p (a +b +c )和pa +pb +pc 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学生观察可知p (a +b +c )=pa +pb +pc ,因为它们都表示的是同一个量:扩大后长方形绿地的面积.追问2: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证明这个等式吗?学生回答:由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推出结论p (a +b +c )=pa +pb +pc.追问3:观察等式左边是什么与什么相乘?学生回答:单项式和多项式.追问4:你能总结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代数式的呈现中,找到规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设计意图:用几何图形的面积验证了两个整式相等,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类比前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验证,即乘法分配律来验证.两种方法是学习本章知识的主要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观察、总结规律,探究法则,总结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严谨性.典例精讲例1 计算:(1)(-4x 2)(3x +1); (2)(23ab 2-2ab)·12ab. 解:(1)原式=(-4x 2)·(3x )+(-4x 2)×1=(-4×3)(x 2·x )+(-4x 2)=-12x 3-4x 2.(2)原式=23ab 2·12ab +(-2ab )·12ab =13a 2b 3-a 2b 2. 教师点拨: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前面的符号.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结果是一个多项式,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例2先化简,再求值:3a(2a2-4a+3)-2a2(3a+4),其中a=-2.解:3a(2a2-4a+3)-2a2(3a+4)=6a3-12a2+9a-6a3-8a2=-20a2+9a.当a=-2时,原式=-20×(-2)2+9×(-2)=-20×4-9×2=-98.教师点拨:在整式乘法的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按运算法则进行化简,然后代入求值,特别注意的是代入“负数”要用括号括起来.例3如果(-3x)2(x2-2nx+2)的展开式中不含x3项,求n的值.解:(-3x)2(x2-2nx+2)=9x2(x2-2nx+2)=9x4-18nx3+18x2∵展开式中不含x3项,∴n=0.教师总结点拨:注意当要求多项式中不含有哪一项时,则表示这一项的系数为0.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适当增加题目类型,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巩固训练1.如果(x+a)x-2(x+a)的结果中不含x项,那么a的值为(A)A.2B.-2C.0.5D.-0.52.计算:(1)4(a-b+1)=4a-4b+4;(2)3x(2x-y2)=6x2-3xy2;(3)(2x-5y+6z)(-3x)=-6x2+15xy-18xz;(4)(-2a2)2(-a-2b+c)=-4a5-8a4b+4a4c.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小结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实质上是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3.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应注意(1)“不漏乘”;(2)注意“符号”.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进一步巩固强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5页习题14.1第4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3课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时目标1.理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能够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发展运算、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2.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用数学的思维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应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理解及运用.学习难点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注意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中“漏项”“符号”的问题.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请口算下列练习中的(1)、(2):(1)3x(x+y)=3x2+3xy.(2)(a+c)c=ac+bc.(3)(a+n)(m+b)=am+nm+ab+nb.比较(3)与(1)、(2)在形式上有何不同?设计意图:学生口算(1)、(2),复习了单项式乘多项式.通过与(3)式比较发现式子形式不同,引导学生从对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认识过渡到对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探究新知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并标上字母.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求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同伴交流,表示出它的面积为(m+b)(n+a).问题1:请同学们将纸板上的长方形沿中间的竖线剪开,分成两部分,如图.剪开之后,分别求一下这两部分的面积,再求一下它们的和.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究,求出第一块的面积为m(n+a),第二块的面积为b(n+a),它们的和为m(n+a)+b(n+a).组织学生继续沿着横的线段剪开,将图形分成四部分,如图,求这四块长方形的面积.求出S1=mn;S2=nb;S3=am;S4=ab,它们的和为S=mn+nb+am+ab.追问:依据上面的操作求得的图形面积,那么(m+b)(n+a)应该等于什么?解:(m+b)(n+a)=m(n+a)+b(n+a)=mn+nb+am+ab.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发现,因为以上三次计算是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进行的计算,那么,每次的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所以(m+b)(n+a)=m(n+a)+b(n+a)=mn+nb+am+ab.问题2:你能类比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叙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师生共同归纳: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字母呈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几何图形探究代数公式,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为学生设置了思考与探索空间;通过归纳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转化、类比和整体的数学思想.典例精讲例1计算:(1)(3x+1)(x+2);(2)(x-8y)(x-y);(3)(x+y)(x2-xy+y2).解:(1)原式=3x·x+2·3x+1·x+1×2=3x2+6x+x+2=3x2+7x+2.(2)原式=x·x-xy-8xy+8y2=x2-9xy+8y2.(3)原式=x·x2-x·xy+xy2+x2y-xy2+y·y2=x3-x2y+xy2+x2y-xy2+y3=x3+y3.例2已知ax2+bx+1(a≠0)与3x-2的积不含x2项,也不含x项,求系数a,b的值.解:(ax2+bx+1)(3x-2)=3ax3-2ax2+3bx2-2bx+3x-2=3ax3+(-2a+3b)x2+(-2b+3)x-2.∵积不含x2的项,也不含x的项,∴{-2a +3b =0,-2b +3=0.∴{a =94,b =32.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使教材呈现的知识慢慢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训练1.计算(x -1)(x -2)的结果为( D )A.x 2+3x -2B.x 2-3x -2C.x 2+3x +2D.x 2-3x +2 2.计算:(1)(x -3y )(x +7y ); (2)(2x +5y )(3x -2y ). 解:(1)原式=x 2-3xy +7xy -21y 2=x 2+4xy -21y 2. (2)原式=6x 2+15xy -4xy -10y 2=6x 2+11xy -10y 2.3.化简求值:(4x +3y )(4x -3y )+(2x +y )(3x -5y ),其中x =1,y =-2. 解:原式=16x 2-12xy +12xy -9y 2+6x 2-10xy +3xy -5y 2=22x 2-7xy -14y 2. 把x =1,y =-2代入,得22×12-7×1×(-2)-14×(-2)2=-20.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 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 积相加 .2.(a +b )(m +n )= am +an +bm +bn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实际上是转化为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的运算.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5页习题14.1第5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4课时同底数幂的除法课时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2.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理解零指数幂.3.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学习难点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过程.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回顾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公式内容及推导套路,引出课题,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结果,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如何解决两个整式相除的问题?方法一:除法意义或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方法二:乘除互逆.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迹可寻,运用套路,体会数学公式学习的一般方法步骤.一个问题既可自然引出课题,又可继续探索公式推导的方法.探究新知问题1:我们如何计算a m÷a 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的逆运算解决问题.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也就是求一个数,使它与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学生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a m-n·a n=a(m-n)+n=a m,∴a m÷a n=a m-n.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问题2:底数a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不能是什么样的数?根据多位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中,相同底数可以是不为0的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问题3:根据除法的意义和问题1的内容,探讨a0=?师生共同解答,并总结:同底数幂相除,如果被除式的指数等于除式的指数,例如a m÷a m,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所得的商为1.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来计算,又有a m÷a m=a m-m=a0.于是规定a0=1(a≠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根据以往学习的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典例精讲 例 计算:(1)x 8÷x 2; (2)(ab )5÷(ab )2. 解:(1)原式=x 8-2=x 6. (2)原式=(ab )5-2=(ab )3=a 3b 3.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通过教师点评使学生掌握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巩固训练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D )A.(-a )6÷a 2=a 3B.(-a )3÷(-a )2=aC.a 8÷a 2=a 4D.(-a )2÷a 2=1 2.计算:(1)(mn )7÷(mn )5; (2)(12)3÷(12). 解:(1)原式=(mn )7-5=(mn )2. (2)原式=(12)3−1=(12)2=14.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设计意图:小结新课内容,及时梳理,使学生对前后的知识有所串联,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得到同化,并且内化成自身的数学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课堂8分钟.。
七年级数学下册《整式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代数运算和简单的方程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整式的乘法,对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尚需加强。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因此,在教学整式乘法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整式乘法的掌握程度。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错误进行解答和纠正。
师:大家做题时要注意运算符号的处理,以及每一步的计算顺序。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3.应用阶段: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练习题,让学生将所学的整式乘法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计算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或者解决与速度、距离等相关的实际问题。
4.巩固阶段:通过变式练习和拓展训练,巩固学生对整式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5.评价阶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和阶段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对整式乘法的掌握程度。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建立信心。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挑战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整式的乘法》教案
14.1整式的乘法(第4课时)14.1.4 整式的乘法(第2课时)一、教案目标(一)学习目标1.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激发学生对新知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会用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等的能力,渗透转化、整体、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3.灵活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二)学习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理解及其运用.(三)学习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灵活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二、教案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把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预习自测(1)计算:(2)(3)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2)(3)x x ++2322356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答案】 652++x x .(2)计算:2)1(-a【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转化思想【解题过程】解:2)1(-a22(1)(1)121a a a a a a a =--=--+=-+【思路点拨】先将乘方运算转化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再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答案】 122+-a a .(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问题探究探究一:回顾旧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① 回顾旧知,回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a b b a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乘法分配律:()m a b c ma mb mc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活动② 整合旧知,引出课题问题1:“人人参与,全民健身”,为了适应锻炼人群的需求,市政府决定把原来长为a M,宽为p M 的长方形运动场增长b M,加宽q M.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运动场面积?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四种方法:方法一:(合成一个整体看)()()a b p q ++.方法二:(看作两个长方形之和)()()a p q b p q +++或()()p a b q a b +++.方法三:(分成四个部分看)ap aq bp bq +++.所以,就可以得到:()()()()a b p q a p q b p q ap aq bp bq ++=+++=+++或者()()()()a b p q p a b q a b ap bp aq bq ++=+++=+++.问题2:观察方法一,这是一个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式子,怎样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呢?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能否转化成前面学习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新课!【设计意图】用熟悉的话题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种方法求面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从形的角度让学生感知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活动① 大胆猜想,探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问题1:你能试着说说()()()()a b p q a p q b p q ++=+++是怎么计算来的吗?问题2:你能说说()()a p q b p q ap aq bp bq +++=+++计算的依据吗?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得出:()()a b p q ++可以把p q +看成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问题转化成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的问题,再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法则得到()()()()a b p q a p q b p q ++=+++,进而继续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得到()()a p q b p q ap aq bp bq +++=+++.师:最后就可以得到:()()a b p q ap aq bp bq ++=+++.学生在回答了两个问题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前面获得的经验继续说说)()())((b a q b a p q p b a +++=++和bp ap bq aq b a q b a p +++=+++)()(是怎么计算得到的.【设计意图】从数的角度引导学生对()()a b p q ap aq bp bq ++=+++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渗透了转化、整体、数形结合的思想.●活动② 集思广益,归纳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问题1:观察式子()()a b p q ap aq bp bq ++=+++,左边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怎么得到右边的几个单项式之和呢?问题2:你能用语言叙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学生发言,师完善,得出结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把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追问: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法则吗?学生能很快回答:()()a b p q ap aq bp bq ++=+++.【设计意图】由前面形和数两个角度的理解,再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叙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及字母表示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独立思考,归纳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探究三 运用新知,典例精析●活动① 基础性例题例1计算:(1)(31)(2)x x ++; (2)(8)()x y x y --;(3)22()()x y x xy y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1)(31)(2)x x ++22362372x x x x x =+++=++(2)(8)()x y x y --22228898x xy xy y x xy y =--+=-+(3)22()()x y x xy y +-+ 32222333x x y xy x y xy y x y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1)不要漏项,两个多项式相乘,在没有合并之前的项数应该是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最后才合并同类项;(2)每项符号的确定.【答案】(1)2372x x ++;(2)2298x xy y -+;(3)33x y +练习:(1)(21)(3)x x ++;(2)(2)(3)m n n m +-;(3)22()()a b a ab b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1)(21)(3)x x ++22263273x x x x x =+++=++(2)(2)(3)m n n m +-22223626mn m n mnn m mn =-+-=-+(3)22()()a b a ab b -++32222333a a b ab a b ab b a b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不要漏项和每项符号的确定.【答案】(1)2273x x ++;(2)226n m mn -+;(3)33a b -.【设计意图】巩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特别是第3题的类型是两项与三项相乘,要注意每一项都要和每一项相乘,不要漏项,也要注意每项的符号确定.●活动2 提升型例题例2化简求值:(2)(23)(1)x x x x +-+-,其中12x =-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2)(23)(1)x x x x +-+-222222(2233)2223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当12x =-时,221193()3224x x -++=---+= 【思路点拨】先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化简,再将12x =-代入式子求解. 【答案】94练习: 化简求值:222(2)(32)(25)3()a a a a a b a ab +-+-+-,其中1a =-,12b =-.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222(2)(32)(25)3.()a a a a a b a ab +-+-+-22323232643225362a a a a a b a b a a b =-+-+-+=--当1a =-,12b =-时,3232115626(1)2(1)()22a ab --=-----=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再将1a =-,12b =-代入式子求解,注意计算过程中各项符号的确定,及不要漏项.【答案】152例3 解下列不等式:2(32)(24)9(1)(3)3x x x 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解不等式的方法【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2(32)(24)9(1)(3)3x x x x x +-≥-+-22222222612489(33)36889182736886182726191926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左右两边化简,再利用解不等式的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化简求解过程中注意:不要漏项和每项符号的确定,及移项变号. 【答案】1926x ≤ 练习 解下列方程:2(2)(3)2(5)(6)3(715)x x x x 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解方程的方法.【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2(2)(3)2(5)(6)3(715)x x x x x x -+++-=-+222222222223262(6530)3214562(30)32145622603214536632145201111112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再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方程的解,计算过程中注意:不要漏项,每项符号的确定,解方程过程中移项要变号. 【答案】11120x = 【设计意图】在化简求值和解方程及解不等式的计算中,巩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活动3(探究型例题)例4 某零件如图所示(上、下宽度相同,左、右宽度相同),(1)求图中空白部分面积;(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解:(1)(22)(22)22b a a b a b +-+- 22(2)(2)()()2a b b a b a a b a b a ab b =+-+-=++=++ (2)22(2)(2)(2)a b a b a ab b ++-++22222224223a ab ab b a ab b a ab b =+++---=++【思路点拨】根据图形提示,表示出各边的长,再求各部分面积.【答案】(1)222a ab b ++;(2)223a ab b ++练习 一块长x M ,宽y M 的玻璃,长宽各裁掉m M 后恰好能覆盖一张办公桌的台面(玻璃与台面一样大小),求台面面积是多少?【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2()()x m y m xy mx my m --=--+【思路点拨】将长和宽分别减去m M ,得到的图形仍然是长方形,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求得面积.【答案】2xy mx my m --+【设计意图】通过求面积的计算来巩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把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计算时要注意:(1)不要漏项;(2)注意每一项的符号的确定.重难点归纳(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理解,三个法则的灵活运用;(2)学习和运用法则过程中,渗透了转化、整体、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三)课后作业基础型 自主突破1.计算(2)(3)x x +-的结果是( )A .26x -B .26x -C .26x x --D .26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2)(3)3266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不要漏项和各项符号的确定【答案】C .2.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2(2)(2)44x x x x -+=--B .22(3)69x x x -=-+C .2(23)(3)29x x x +-=-D .2(32)(31)932x x 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2(3)(3)(3)33969x 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每个选项,注意不要漏项和各项符号的确定【答案】B .3.下列计算结果为223x x --( )A .(21)(3)x x -+B .(23)(1)x x +-C .(23)(1)x x -+D .(21)(3)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23)(1)223323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每个选项,最后确定【答案】C .4.关于x 的一次二项式的积(7)()x x m +-中常数项为21,则m 的值为( )A .3-B .7-C .3D .7【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7)()77(7)77213x x m x mx x m x m x mm m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各项的符号的确定【答案】A .5.若4a b +=,3ab =,则代数式(1)(1)a b --的值为( )A .1B .7-C .0D .7【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数学思想】整体代换思想【解题过程】(1)(1)1()13410a b ab a b ab a b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各项的符号的确定,把4a b +=,3ab =分别当作整体代入原式,从而求解.【答案】C .6.一个长方形的长为m ,宽为n ,把长减少1,宽增加2,则面积增加( )A .2mn m n +-B .22m n --C .22m n -+D .22m n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1)(2)2222m n mnmn m n mn m n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各项的符号的确定【答案】B .能力型 师生共研7.化简求值:22(2)(23)(1)y y y y y y -++---,其中1y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2)(23)(1)y y y y y y -++---322322232466y y y y y y y yy =++----++=-当1y =-时,26165y -=-=-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不要漏项和各项的符号的确定.【答案】5-.8.解方程:2(23)(1)(2)(3)6x x x 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解方程的方法.【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3)(1)(2)(3)6x x x x x +--+-=+2222222222233(326)623(6)6236602303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不要漏项和各项的符号的确定,注意移项变号. 【答案】32x =.探究型 多维突破9.如果22(2)(3)x bx x x c ++-+的乘积中不含2x 和3x 的项,求b 和c 的值.【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方程思想【解题过程】22(2)(3)x bx x x c ++-+43232243233262(3)(32)(6)2x x cx bx bx bcx x x cx b x c b x bc x c =-++-++-+=+-++-++-+因为乘积中不含2x 和3x 的项,所以30320b c b -+=⎧⎨-+=⎩,解得:37b c =⎧⎨=⎩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不要漏项和各项的符号的确定.【答案】37b c =⎧⎨=⎩. 10.有一种打印纸长为xcm ,宽为ycm ,在打印(纵向)某文档设置边距时,上,下均设置为2.5cm ,左右均设置为2.6cm ,那么一张这样的打印纸的实际打印面积是多少?【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根据题意得:【思路点拨】弄清题意,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从而求出面积.【答案】自助餐1.若2(2)(3)x x x mx n +-=++,则m n +的值为( )2(2 2.5)(2 2.6)(5)( 5.2)5.252626526()5x y x y xy x y xy x y cm -⨯-⨯=--=--+=--+226526()5xy x y cm --+A .5B .7-C .1-D .7【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对应思想【解题过程】22(2)(3)3266x x x x x x x +-=-+-=--又因为2(2)(3)x x x mx n +-=++,所以226x mx n x x ++=--即1m =-,6n =-,所以7m n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答案】B .2.下列结算个结果正确的是( )A .2(2)(3)6x x x x -+=+-B .2(3)(2)5x x x x -+=+-C .2(3)(2)66x x x x ++=++D .2(2)(3)56x x x x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解题过程】22(2)(3)3266x x x x x x x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各项的符号的确定.【答案】A .3.用如图所示的A 类、B 类、C 类卡片若干张,拼成一个长为32a b +,宽为4a b +的矩形,则分别需要A 类卡片_______张,B 类卡片_________张,C 类卡片_______张.【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解题过程】2222(32)(4)312283148a b a b a ab ab b a ab b ++=+++=++又因为2A S a =,B S ab =,2C S c =所以2231483148A B C a ab b S S S ++=++,即需要A 类卡片3张, B 类卡片14张,C 类卡片8张.【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根据各类卡片的面积确定各类卡片的张数.【答案】A 类卡片3张,B 类卡片14张,C 类卡片8张.4.若232(1)()61116x x mx n x x x -++=--+,则_____m =,_____n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对应思想,方程思想.【解题过程】232232(1)()(1)()x x mx n x mx nx x mx n x m x n m x n-++=++---=+-+--又因为232(1)()61116x x mx n x x x -++=--+, 所以3232(1)()61116x m x n m x n x x x +-+--=--+ 即1616m n -=-⎧⎨-=⎩,得516m n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注意各项的符号的确定.【答案】5m =,16n =-.5.已知223m m -=,将下式化简,再求值.2(1)(3)(3)(3)(1)m m m m m -++-+--【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数学思想】整体代换思想【解题过程】22222(1)(3)(3)(3)(1)21943365m m m m m m m m m m m m -++-+--=-++-+-+=-- 又因为223m m -=,所以223653(2)53354m m m m --=--=⨯-= 【思路点拨】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把22m m -看作一个整体,再用整体代换思想代入从而求解.【答案】4.6.甲、乙二人共同计算一道整式乘法:()(2)x m x n +-,由于甲抄错了第一个多项式中的m 的符号,得到的结果为22918x x +-。
整式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整式的乘法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整式的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 能够灵活运用整式的乘法进行计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整式的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 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立和解决整式的乘法运算。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整式的乘法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整式的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具体内容如下:(1)整式乘整式;(2)整式乘单项式;(3)整式乘多项式;(4)整式的平方。
2. 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括整式的乘法运算的基本规律。
(2)图示法:通过图形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整式的乘法的运算过程和结果,加深对整式乘法的印象。
(3)讲解法:通过详细讲解整式的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并配以实例演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整式的乘法的运算方法。
(4)练习与讨论: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算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导入整式的乘法,例如:小明买了3个橙子,每个橙子的价格是2元,那么小明买这些橙子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并用代数式表示。
2. 图示法演示(10分钟)通过图示法演示整式的乘法运算,例如:使用方格纸上的图形,表示小明买3个橙子的过程,并展示整式的乘法的结果。
3. 讲解整式的乘法的规则(15分钟)讲解整式乘整式、整式乘单项式和整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并配以实例进行讲解。
强调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
4. 合作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公司生产了x台电视和y台洗衣机,其中电视的单价是2000元,洗衣机的单价是3000元,求这批产品的总价值。
5. 总结(5分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式的乘法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的运算规则。
整式的乘法公式教案
整式的乘法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法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2)能够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公式;(2)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整式的乘法公式;(2)能够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2)灵活运用整式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整式乘法公式;(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知识,如整式的加减法;(2)提问:能否将整式的加减法推广到乘法?2. 知识讲解:(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公式;(2)讲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3)强调公式中的各项系数和指数的变化规律。
3. 练习与讲解:(1)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2)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3)引导学生运用整式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式乘法公式的特点;(2)强调学生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整式乘法公式的运用;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整式乘法公式的拓展应用。
六、教学拓展:1. 平方差公式的拓展:(1)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推广形式;(2)举例说明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完全平方公式的拓展:(1)引导学生发现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广形式;(2)举例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整式乘法公式的掌握程度;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与案例讲解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与案例讲解】整式的乘法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也要让学生了解到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与案例讲解,帮助您更好地教授整式的乘法。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
(2)培养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掌握两个一次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方法。
(2)掌握一元二次多项式乘以一个一次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3)当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两个因式相同时,应掌握特殊情况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数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认真思考问题,勇于探索。
(3)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
(2)一元二次多项式乘以一个一次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1)应用问题中的解题方法。
(2)特殊情况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整式的乘法,让学生明白整式乘法与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买了5支铅笔,一支铅笔的价格为X 元,那么5支铅笔的价格是多少?2.整合知识(10分钟)对一次多项式相乘、一元二次多项式乘以一次多项式等知识进行讲解。
3.拓展知识(20分钟)通过实例,对如何运用整式乘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讲解。
例1:墙砖问题。
一面长方形墙面有11行13列共143面墙砖,每面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和y。
如果每面砖面积相同,那么砖的面积是多少?例2:人口问题。
某市年底总人口为50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
问上年和今年年末的人口数是多少?例3:车票问题。
小明买了两张车票,一张票的价格为X元,另一张票比第一张票贵30元,那么这两张车票的价格分别是多少?4.练习(15分钟)通过习题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整式的乘法教案(通用3篇)
整式的乘法教案(通用3篇)整式的乘法篇1内容: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P58—59课型:新授时间: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意义。
2、在通过学生活动中,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学习难点:对法则的理解学习过程1、学习准备1、叙述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2、计算(1)(— a2b)(2ab)3=(2)(—2x2y)2 (— xy)—(—xy)3(—x2)3、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合作探究(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问题:一个施工队修筑一条路面宽为n m的公路,第一天修筑 a m长,第二天修筑长 b m,第三天修筑长 c m,3天工修筑路面的面积是多少?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算法一:3天共修筑路面的总长为(a+b+c)m,因为路面的宽为bm,所以3天共修筑路面 m2。
算法二:先分别计算每天修筑路面的面积,然后相加,则3天修路面 m2。
因此,有 = 。
3、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4、你能尝试总结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吗?(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例3 计算:(1)(—2x)(—x2x+1)(2)a(a2+a)— a2 (a—2)2、练一练(1)5x(3x+4)(2)(5a2 a+1)(—3a)(3)x(x2+3)+x2(x—3)—3x(x2x—1)(4)(a)(—2ab)+3a(ab—b—1))(三)学习体会对照学习目标,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收获?有什么疑惑?(四)自我测试1、教科书P59 练习 3,结合解题,体会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几何意义。
2、判断题(1)—2a(3a—4b) =—6a2—8ab ()(2)(3x2—xy—1) x =x3 —x2y—x ()(3)m2—(1— m) = m2—— m ()3、已知ab2=—1,—ab(a2b3—ab3—b)的值等于()A、—1B、0C、1D、无法确定4、计算(20xx贺州中考)(—2a)( a3 —1) =5、(3m)2(m2+mn—n2)=(五)应用拓展1、计算(1)2a(9a2—2a+3)—(3a2)(2a—1)(2)x(x—3)+2x(x—3)=3(x2—1)2、若一个梯形的上底长(4m+3n)cm,下底长(2m+n)cm,高为3m2n cm,求此梯形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4整式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4整式的乘法章节,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平方差公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对整式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整式乘法的教学中,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例如,在讲解平方差公式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小组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对整式乘法的兴趣。例如,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0元,书店搞活动满100元减30元,小明最后实付了50元,他是如何购买这本书的?”这个问题会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从而引出整式乘法的概念。
接着,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整式乘法的意义。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这些亮点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辅导,对优秀生进行拓展训练,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此外,我还注重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一」15.1.1 整式教学目标1.单项式、单项式的定义.2.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3、理解整式概念.教学重点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教学难点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思考下列问题1.要表示△ABC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要表示它的面积呢?2.小王用七小时行驶了Skm的路程,请问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论:1、要表示△ABC的周长,需要知道它的各边边长.要表示△ABC 的面积需要知道一条边长和这条边上的高.如果设BC=a,AC=b,AB=c.AB边上的高为h,•那么△ABC的周长可以表示为a+b+c;△ABC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ch.2.小王的平均速度是.问题:这些式子有什么特征呢?(1)有数字、有表示数字的字母.(2)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还有运算符号连接.归纳: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与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判断上面得到的三个式子:a+b+c、 ch、是不是代数式?(是)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代数式有关的整式.Ⅱ.明确和巩固整式有关概念(出示投影)结论:(1)正方形的周长:4x.(2)汽车走过的路程:vt.(3)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六个正方形全等,•所以它的表面积为6a2;正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即a3.(4)n的相反数是-n.分析这四个数的特征.它们符合代数式的'定义.这五个式子都是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积,而a+b+c、 ch、中还有和与商的运算符号.还可以发现这五个代数式中字母指数各不相同,字母的个数也不尽相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0~P161单项式有关概念.根据这些定义判断4x、vt、6a2、a3、-n、a+b+c、 ch、这些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写出它的系数和次数.结论:4x、vt、6a2、a3、-n、 ch是单项式.它们的系数分别是4、1、6、1、-1、.它们的次数分别是1、2、2、3、1、2.所以4x、-n都是一次单项式;vt、6a2、• ch都是二次单项式;a3是三次单项式.问题:vt中v和t的指数都是1,它不是一次单项式吗?结论:不是.根据定义,单项式vt中含有两个字母,所以它的次数应该是这两个字母的指数的和,而不是单个字母的指数,所以vt是二次单项式而不是一次单项式.生活中不仅仅有单项式,像a+b+c,它不是单项式,和单项式有什么联系呢?写出下列式子(出示投影)结论:(1)t-5.(2)3x+5y+2z.(3)三角尺的面积应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即 ab-3.12r2.(4)建筑面积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之和.而右边两个已知矩形面积分别为32、43,所以它们的面积和是18.于是得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x2+2x+18.我们可以观察下列代数式:a+b+c、t-5、3x+5y+2z、 ab-3.12r2、x2+2x+18.发现它们都是由单项式的和组成的式子.是多个单项式的和,能不能叫多项式?这样推理合情合理.请看投影,熟悉下列概念.根据定义,我们不难得出a+b+c、t-5、3x+5y+2z、 ab-3.12r2、x2+2x+18都是多项式.请分别指出它们的项和次数.a+b+c的项分别是a、b、c.t-5的项分别是t、-5,其中-5是常数项.3x+5y+2z的项分别是3x、5y、2z.ab-3.12r2的项分别是 ab、-3.12r2.x2+2x+18的项分别是x2、2x、18.找多项式的次数应抓住两条,一是找准每个项的次数,•二是取每个项次数的最大值.根据这两条很容易得到这五个多项式中前三个是一次多项式,后两个是二次多项式.这节课,通过探究我们得到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它们可以反映变化的世界.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符号的魅力所在.我们把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Ⅲ.随堂练习1.课本P162练习Ⅳ.课时小结通过探究,我们了解了整式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是本节的重点,特别是它们的次数.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Ⅴ.课后作业1.课本P165~P166习题15.1─1、5、8、9题.2.预习“整式的加减”.课后作业:《课堂感悟与探究》15.1.2 整式的加减(1)教学目的:1、解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整式的乘法》教案
《整式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 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采用示范法,演示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整式乘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整式乘法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整式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整式乘法的意义。
二、讲解整式乘法(15分钟)1. 讲解整式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 演示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引导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和掌握整式乘法。
三、练习整式乘法(15分钟)1.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应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式乘法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总结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整式乘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几个简单的整式乘法例子,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整式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讲解新课:讲解整式乘法的进阶概念和技巧,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技巧。
3. 应用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式乘法进行解决。
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些整式乘法的练习题,通过学生的解答情况,了解学生对整式乘法的掌握程度。
整式的乘法教案
整式的乘法教案教案:整式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3. 能够应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应用整式乘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整式乘法的概念,如:小明有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那么这3本书的总价格是多少?2. 理解整式(10分钟)解释整式的定义:由常数、变量及它们的乘积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构成的代数表达式称为整式。
整式通常用字母表示变量,比如 3x^2 + 2xy - 5。
3. 整式的特点(5分钟)解释整式的特点:整式是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而成的,每个单项式又由常数与变量的乘积构成。
整式中的每一项称为整式的项,项中的常数称为该项的系数,项中的变量的次数称为该项的次数。
4. 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15分钟)详细介绍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包括:- 系数相乘:将两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
- 变量相乘:将两个单项式的变量相乘,并得到它们的乘积。
- 次数相加:将两个单项式的变量次数相加,并得到它们的次数之和。
- 合并同类项:将所有乘积得到的单项式合并成一个整式,并将其中的同类项合并。
5. 整式乘法的例题演练(15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演示整式乘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6. 应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式乘法解决,加深他们对整式乘法应用的理解。
7. 总结与评价(5分钟)让学生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并与他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五、课堂延伸可以引入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并进行相关的深入讨论和练习。
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避免直接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以免造成混淆和误导。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整式的乘法 》教案 (公开课获奖)
整式的乘法〔1〕〔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那么.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单项式的乘法运算的算理,体会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开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板算、讨论、争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那么. 教学难点:对单项式的乘法运算的算理的理解. 教学用具: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以下单项式各是几次单项式?它们的系数各是什么? 7x, -2a²bc, -t²,103ab , 74ut³, -10xy³z². 2.以下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 -2x³, ab, 1+y,54ab³, -y, 6x²-x+5, 3.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6×4×13×25. 4.前面学习了哪三种幂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5.计算: (2)x².x³.x³, (2)-x.(-x)² ,(3) (a²)³ , (4)(-2x³y)²复习回忆式导入新课有助于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新知讲解探究1: (1)2x²y.3xy²; (2)4a 2x 5·(-3a 3bx),这是什么运算?如何进行运算?让学生召开讨论研究所提的问题.引出课题并板书 方法提示: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前面所学的幂的运算性质,来计算这两个单项式乘以单项式问题. (1)2x 2y·3xy 2=(2×3)(x 2·x)(y·y 2) (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系数与系数, = 6x 3y 3; 相同字母分别结合,有理数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2)4a 2x 5·(-3a 3bx)=[4×(-3)](a 2· a 3)· b·(x 5· x) (字母b 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 -12a 5bx 6. 这个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总结出单项式的乘法法那么:单项式相乘,把它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那么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教师进一步分析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那么(1)①系数相乘—有理数的乘法,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②相同字母相乘—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不能丢掉这个因式.(2)不管几个单项式相乘,都可以用这个法那么. (3)单项式相乘的结果仍是单项式教师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那么的阐述,有助于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此法那么.例题讲解: 例题1 :计算(1)(-5a 2b 3)(-3a); (2)(2x)3(-5x 2y); (3)32x³y².(-23xy²)²; (4)(-3ab).(-ac).6ab(c ²)³ 参考答案:解:(1)(-5a 2b 3)(-3a)=[(-5)(- 3)](a 2·a)·b 3= 15a 3b 3; (2)(2x)3(-5x 2y)= 8x 3·(-5x 2y)=[8×(-5)](x 3·x 2)·y= - 40x 5y ; (3)32x³y².(-23xy²)²=32x³y².49x²y 4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意总结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运算中会出现的问题以便今后能有所注意.=(32×49)(x³.x²)(y².y 4)=23x 5y 6 (4)(-3ab)(-a 2c)2· 6ab(c 2)3=(-3ab)·a 4c 2·6abc 6=[(-3)×6]a 6b 2c 8= -18a 6b 2c 8.例题2: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4a³. 2a²=8a 6 (2)2x 4. 3x 4=6x 8 (3)3x² 4x²=12x² (4)3y³. 4y 4=12y 12参考答案:(1)4a³. 2a²=8a 6×, 改:4a³. 2a²=8a 5(2)∨,(3)3x² 4x²=12x²×,改: 3x² 4x²=12x4 (4)3y³. 4y 4=12y 12×,改: 3y³. 4y 4=12y7例题3: 选择:〔1〕以下计算正确的选项是( ) A.(-3x³).(-2x²)²=-12x 12B(-3ab)(-2ab)²=12a³b³ C.(-0.1x).(-10x²)²=x 5D.(2⨯10n)(21⨯10n )=10n 2 (2)(-1.2⨯ 10²)²⨯ ( 5⨯10³)⨯ (2 ⨯!04)³的值等于〔 〕 A.5.76 ⨯1019B.5.76 ⨯1020⨯ 1019 D.2.88 ⨯1020参考答案: (1)D, (2)B 四、达标训练1.计算:(1)3x 5·5x 3; (2)4y·(- 2xy 3); 2.计算:(1)(3x 2y)3·(- 4xy 2); (2)(-xy 2z 3)4·(-x 2y)3帮助学生及时稳固、运用所学知识.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3.光的速度每秒约为3×105千米,太阳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是5×102秒,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8次运算,它工作5×102 秒可作多少次运算?5.计算: (1) (2x²)(31xy²z )(-6yz) (2) -2a.(-a²bc)².21a(bc)³ 参考答案:8, -8xy 4, 10x³,81x³y 4z 08x 7y5,-x 10y 11z 12,×108, 4. 5×105.(1) -4x³y³z² (2) -a 6b 5c 5五、点评与小结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应注意的地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时机.六、作业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能力,恰中选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相乘,把它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那么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教学过程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例7、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教科书练习1:写出教科书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照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二、课堂引入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7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8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注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四、随堂练习 计算:(1) x x x x x 22)242(2+÷-+- 〔2〕)11()(ba ab b b a a -÷--- 〔3〕)2122()41223(2+--÷-+-a a a a 五、课后练习 1.计算: (1))1)(1(yx xy x y +--+ (2)22242)44122(aaa a a a a a a a -÷-⋅+----+ (3)zxyz xy xyz y x ++⋅++)111(2.计算24)2121(aa a ÷--+,并求出当=a -1的值.六、答案:四、〔1〕2x 〔2〕b a ab- 〔3〕3 五、1.(1)22y x xy - (2)21-a 〔3〕z 12.原式=422--a a ,当=a -1时,原式=-31.13.3.1 等腰三角形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局部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Ⅱ.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ABICABI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BC、CA,那么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演示课件〕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平分线两旁的局部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局部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局部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师]很好,大家看屏幕. 〔演示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生甲]如右图,在△ABC 中,AB=AC ,作底边BC 的中线AD ,因为,,,AB AC BD CD AD AD =⎧⎪=⎨⎪=⎩所以△BAD ≌△CAD 〔SSS 〕.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 中,AB=AC ,作顶角∠BAC 的角平分线AD ,因为,,,AB AC BAD CAD AD AD =⎧⎪∠=∠⎨⎪=⎩所以△BAD ≌△CAD .所以BD=CD ,∠BDA=∠CDA=12∠BDC=90°.[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标准.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演示课件〕[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在AC 上,且BD=BC=AD , 求:△ABC 各角的度数.[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ABD ,∠ABC=∠C=∠BDC ,•再由∠BDC=∠A+∠ABD ,就可得到∠ABC=∠C=∠BDC=2∠A .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 的三个内角.[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 设为x 的话,那么∠ABC 、∠C 都可以用x 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例]因为AB=AC ,BD=BC=AD , 所以∠ABC=∠C=∠BDC . ∠A=∠ABD 〔等边对等角〕.设∠A=x ,那么∠BDC=∠A+∠ABD=2x , 从而∠ABC=∠C=∠BDC=2x .D CA BD CABDC A B于是在△ABC 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 中,∠A=35°,∠ABC=∠C=72°.[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稳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一〕课本练习 1、2、3. 练习1. 如图,在以下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2)120︒36︒(1)答案:〔1〕72° 〔2〕30°2.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BAC=90°〕,AD 是底边BC 上的高,标出∠B 、∠C 、∠BAD 、∠DAC 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DCAB答案:∠B=∠C=∠BAD=∠DAC=45°;AB=AC ,BD=DC=AD .3.如图,在△ABC 中,AB=AD=DC ,∠BAD=26°,求∠B 和 ∠C 的度数.答:∠B=77°,∠C=38.5°.〔二〕阅读课本,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课后作业〔一〕习题13.3 第1、3、4、8题. 〔二〕1.预习课本.2.预习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Ⅵ.活动与探究如图,在△ABC 中,过C 作∠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线,垂足为D ,DE ∥AB 交AC 于E .D CAB求证:AE=CE .EDCAB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证明:延长CD 交AB 的延长线于P ,如图,在△ADP 和△ADC 中,12,,,AD AD ADP ADC ∠=∠⎧⎪=⎨⎪∠=∠⎩∴△ADP ≌△ADC .∴∠P=∠ACD . 又∵DE ∥AP , ∴∠4=∠P . ∴∠4=∠ACD .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 E .板书设计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三、例题分析 四、随堂练习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1.如果△ABC 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它的对称轴一定是〔 〕 A .某一条边上的高 B .某一条边上的中线 C .平分一角和这个角对边的直线 D .某一个角的平分线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 .80° B .20° C .80°和20° D .80°或50° 答案:1.C 2.C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 cm ,并且它的周长为16 cm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解: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cm ,那么其腰长为〔x+2〕cm ,根据题意,得E DC A B P2〔x+2〕+x=16.解得x=4.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 cm 、6 cm 和6 cm .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教学过程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例7、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教科书练习1:写出教科书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照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二、课堂引入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三、例题讲解 〔教科书〕例7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8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注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四、随堂练习计算:(1) x x x x x 22)242(2+÷-+- 〔2〕)11()(ba ab b b a a -÷--- 〔3〕)2122()41223(2+--÷-+-a a a a 五、课后练习1.计算:(1))1)(1(y x x y x y +--+ (2)22242)44122(aa a a a a a a a a -÷-⋅+----+ (3)zxyz xy xy z y x ++⋅++)111( 2.计算24)2121(aa a ÷--+,并求出当=a -1的值.六、答案: 四、〔1〕2x 〔2〕ba ab - 〔3〕3 五、1.(1)22y x xy - (2)21-a 〔3〕z 1 2.原式=422--a a ,当=a -1时,原式=-31.。
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优秀教案)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整式的乘法(第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了解乘法分配律,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幂的运算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在整式乘法的第一课时中又学习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为本课时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学习奠定了充足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学习幂的运算时,学生经历了一些探索活动,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第一课时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了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都为本课时的探索积累了活动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根据整式运算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看起来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经验,类比数的乘法分配律,很容易将它转化为单项式乘单项式,使新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因此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与态度: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创设情境,自然引入——设问质疑,探究尝试——目标导向,应用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总结串联,纳入系统——达标检测,评价矫正第一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项式乘单项式 、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计算: ()223123abc abc b a ⋅⋅ ()4233)2()21(n m n m -⋅- 、写一个多项式,并说明它的次数和项数.活动目的: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目的是为探索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做好铺垫,因为最终我们要将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所以这里通过活动、来进行回顾十分必要.有上一课时的课堂学习加上课后作业的巩固,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问题设置的综合性较上节课的练习更强一些.问题的设置为今天的新课学习奠定基础.实际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熟练的说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处理问题的第()小题时出错较多,既有符号的错误,也有幂的乘方出现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订正错误,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活动内容:延续上节课的问题情境,才艺展示中,小颖也作了一幅画,所用纸的大小如图所示,她在纸的左、右两边各留了m 81x 的空白,这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呈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同学之中主要有两种做法: 法一:先表示出画面的长和宽,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41(x mx x -; 法二:先求出纸的面积,再减去两块空白处的面积,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2241x mx -m 1x m 1x教师启发学生:两种方法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到底哪种方法对?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回答都对,由此引出)41(x mx x -2241x mx -这个等式.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并思考两个问题:式子的左边是什么运算?能不能用学过的法则说明这个等式成立的原因? 学生不难总结出,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相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41(x mx x -x x mx x 41⋅-⋅,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或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得到x x mx x 41⋅-⋅2241x mx -,即)41(x mx x -2241x mx -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活动目的:从实际问题出发,学生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引出)41(x mx x -2241x mx -这个等式.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说明上述等式成立的原因,由此引出新课.实际教学效果: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全班交流.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通过不同方法求同一图形面积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而这种方法在后面的乘法法则探索中将一直沿用.第三环节:设问质疑,探究尝试活动内容:在刚才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以下两个问题:问题:)2(x abc ab +⋅及)(2p n m c -+⋅等于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问题: 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交流.问题有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几乎都能做出答案.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问题多数学生明白怎么做,但是组织语言时不够简练,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加以肯定,再鼓励他们不断精炼语言,最后总结出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活动目的:设置问题是让学生获得更充分的体验,为下面顺利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铺平道路.问题交给学生尝试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运用语言进行描述.实际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较顺利的发现规律,得到法则.只是在法则的归纳中,语言不够简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帮助.在这里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体会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上节课学习的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不必要求学生背诵法则.第四环节:目标导向,应用新知活动内容: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四道例题全部呈现,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批阅,根据巡视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例 计算:())35(222b a ab ab +()ab ab ab 21)232(2⋅- ())32()5(-22n m n n m -+⋅ ()xyz z xy z y x ⋅++)(2322教师先批阅每个学习小组中做的最快的同学,再由他批阅组内另三个同学的练习,之后由他总结汇报组内同学的完成情况,并分析错误成因.交流之后,留给学生两分钟的反思时间,一方面为刚才有错误的同学留下改错和消化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结合刚才的例题总结做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再有目的的进行练习.活动目的:例题的处理并不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模仿,而是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事实上,教师提前就预料到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但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错误,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批阅每个组最快的学生,然后再让这个学生当小老师去批阅其他同学的,既调动了优生的积极性,又让老师有精力去关注那些学困生.例中第,,题是课本例题,第题教师在例题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增加了符号这一易错点,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实践提高认识.实际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法则的正确率较高,说明能够理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实质就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其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但仍有学生出现符号错误、漏乘等问题.给学生分钟时间反思和消化,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同时总结易错点,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第五环节: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活动内容:★、计算:())(2n m a a + ())3(22a a b b -+())121(33-xy y x ()d ef d f e 22)(4⋅+ ★★、计算: )(5)21(2-2222ab b a a b ab a --+⋅ ★★★、已知的值求)3(,352732y y x y x xy xy ----=活动目的:设置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以题组的形式抛给学生,既避免了优生早早做完题无事可干,又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本的巩固练习.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不断促进学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挑战多星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的精神.实际教学效果:通过前面例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再加上学生的反思消化,第题的计算正确率明显提高.第三题考察学生整体代入思想,求值过程需要教师的点拨.第六环节:总结串联,纳入系统活动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活动目的:回顾一节课的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学习、方法的领悟、相关内容的逻辑关联,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纳入个人的知识体系.教师希望学生能从前面所讲的内容中得到启发,解决后面遇到的问题,所以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是掌握全部内容的重要环节.实际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以及在练习中自己所出的错误,理解将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单项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第七环节:达标检测,评价矫正计算:())478)(21-3+-x x x ( ())3)(1944(22x x x -+- 活动目的:用两道比较基本的题作为本节课的达标检测题,既检查了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又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收获成功.实际教学效果:两道题的通过率比较高.课后作业:1. 习题.拓展作业:.,,62)3(232532的值求若n m y x y x xy y x y x nm -=+-- 四、 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阿克斯()动机”教学模式为指导:(),引起注意;(),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贴切性和相关性;(),通过成就增强自信;(),对学习效果满意.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教学时注意选择了有层次的例题和练习,更主要的渗透了类比、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课堂上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对小组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课堂学习更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式的乘法(二)
【学习目标】
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运用单项式除法法则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
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一、知识回顾
同底数幂的方法法则:同底数幂想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表达式:,m
n
m n
a b a m n +⋅=都是正整数)(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情境【1】
导读:前面学习了整式的乘法,本节学习整式的除法. 整式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故我们可以利用整
式的乘法来讨论整式的除法。
,()A B C C A B C A B A B ⋅=÷=÷则
有或=和不为零 小组成员们,看谁算的最准且最快! 左边
34()
222
⋅= 右边
73()
222
÷= 左边 5
3
()
101010
⋅= 右边 8
3
()
101010
÷= 左边 57()
x x x
⋅= 右边
12
5
()
x x x
÷=
左边:m
n m n a
b a +⋅= 讨论观察右边的式子,结论得:m
n a
a ÷=
一般地:当()
,m
n
a a
a
m n m
n ÷=> 都是正整数且(,)
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技巧: 。
小知识:当m n =时,01m
n m n a a a a -÷===
即0
()10a
a =≠ 规定: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应用新知:计算
8
2
(1)x
x
÷
12
9
(2)t
t
÷
5
2
(3)()
()
ab ab ÷
情境【2】
导读: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是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从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的角度看整式的除法。
小组成员们,看谁算的最准且最快!
左边
2
()24a a ⋅= 右边 382a a ÷=
左边 23
243a x
ab ⋅= 右边 3232123a x b ab ÷=
左边
22
4(5)mn m n -⋅= 右边 332(20)(5)m m n n --=÷
讨论归纳右边式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巧: 。
应用新知:计算
42
3
287(1)x y
x y ÷
4
53
(2)515a b c a b -÷
6
4
3
2
(3)84a
b c a b
a b c -÷=(广东2014中考)已知( )且和不为零,则括号为( ). 、
情境【3】
导读: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可以转化成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小组成员们,看谁算的最准且最快!
左边()a b m += 右边 ()am bm m +÷= 左边2
2(64)3x
y y +⋅= 右边 23
(1812)3x y y y +÷=
讨论归纳右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技巧: 。
应用新知:计算
3
2
(1)(1263)3a a a a -+÷
3
2222
(2)(284)(2)2, 1.a
b a b a b a b a b -+-÷-==先化简,在求值:其中,
三、课堂反馈,强化训练:计算
[]2
(1)(2)(2)4x y x y y
x +-+÷
3(2)01010
33.x
y
x y -
-=÷若求的值
2(3)5
6525
m
n
m n
-==
(湛江2014中考)若求的值.、,
四、教学反思: 。
五、作业: P 105页,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