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2008-2020年科研与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
[收稿日期]2021-07-07[基金项目]教育部JM 融合战略研究基地项目 高校实施JM 融合战略路径研究 (JR202002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 山东省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研究 (2020RZE27011)㊂[作者简介]李燕(1980 ),男,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㊂都业爽(1987 ),男,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研究院项目办主任,助理研究员㊂高擎(1991 ),男,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㊂李瑞瑞(1987 ),女,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㊂吕晓茵(1986 ),女,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项目办主任,助理研究员㊂2022年第2期总第119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2022Total No.119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李燕1㊀都业爽2㊀高擎1㊀李瑞瑞3㊀吕晓茵1(1.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29;2.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3.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㊀㊀[摘㊀要]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密集活跃期,我国相关技术领域也已从跟跑向并跑转变,迫切需要在前沿技术㊁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开展自主创新,以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㊂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㊁创新人才成长培育㊁创新服务能力提升㊁新形势下的全球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创新生态环境,并以解决一系列 卡脖子 技术难题为创新目标,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㊂㊀㊀[关键词]高校;创新;生态环境㊀㊀[中图分类号]G64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22)02-0083-06一㊁引言㊀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和人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㊂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指出要 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1]㊂高校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强㊁高端人才聚集㊁学科齐全及对外交流广泛等优势,从科研体系㊁创新人才成长培育体系㊁创新服务能力提升㊁高校全球化体系等方面着手建设,构建创新生态环境,以解决一系列 卡脖子 技术难题为创新目标,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建设需求,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更多力量㊂高校创新环境的构建一直是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点,相关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㊂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高校创新环境的构建问题㊂如北京交通大学冯海燕从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协调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团队创新环境建设的意见[2];上海师范大学周倩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的角度对高校创新环境进行了研讨[3];南京工程学院杨铭等人从高校管理和教师评价模式两方面对高校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4];南京财经大学陈进从营造创新意识观环境㊁教学管理环境㊁学术交流环境㊁人文氛围环境㊁信息网络环境和设施硬件环境等方面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进行了讨论[5];宜春学院郑玉刚则是从高校内部制度建设㊁树立创新典型等角度对如何建立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进行了研究[6]㊂另一个研究重点是从高校创新评价体系来进行研究,如西安财经学院邓凯在 一带一路 背景下对高校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在完善政策制度环境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7];洛阳理工学院杨鲜霞在对高校科技创新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的策略性建议[8];合肥工业大学王章豹等人在分析高校科技创3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9];北京工业大学王金国等人从地方高校发展的角度对高校科技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有效建议[10];暨南大学雷亚楠等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11]㊂图1㊀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关键词词频权重综合分析以上相关研究,基本上2015年前的研究集中于人才培养创新环境的构建,这是与我国科技发展的阶段需求相一致的,后续的相关研究则主要是从创新能力评价角度入手㊂而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㊂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12],只有构建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高校生态环境,高校人才聚集㊁多学科综合交叉及对外交流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从而更大程度地释放 高校科技创新潜力 [13]㊂二㊁准确把握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㊀㊀从世界范围内看,迄今对人类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有70%以上诞生于高校,以刊发原创性重大理论和创新性科技成果为主的‘自然“和‘科学“发表的论文为例,2/3以上作者来源于高校,3/4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源于高校[14],这足以说明高校的创新活动对人类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㊂从国内情况看,伴随 211 工程㊁ 985 工程和 双一流 建设的实施,我国高校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建有全国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汇聚了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15],由此带动满足国家重大急需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不断提升㊂以近10年国家和高校科技创新各项发展数据为例:十年来,高校R&D 拨入经费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㊂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由2012年的391.8亿元增至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㊂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㊂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㊁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㊁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6],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㊂由此可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集颠覆性㊁前瞻性㊁创新性于一体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沿主阵地,成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㊂三㊁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要素与问题分析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面对未来世情国情作出的时代思索,该重要论述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科学指引㊂本文拟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结合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探析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要素组成,并剖析当下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㊂(一)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要素分析本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论述的相关内容开展了数据分析,并进行了关键词提取(如图1)㊂482022年第2期李燕㊀都业爽㊀高擎㊀李瑞瑞㊀吕晓茵: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分别按月和年对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反映当下的热点及趋势㊂通过对各个关键词经常和其余的相关关键词共同出现的比例整理关键词关系图,以此得到热点等关键词之间的依赖和基础或促动关系㊂从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可以看出, 创新 是近两年来十分热的关键词㊂从2020年几个月的关键词词频权重统计直方图可以看出 创新 一直居于第一位,可见创新的重要性㊂与此同时, 科技 ㊁ 实验室 等关键词也进入高位,说明了高校实验室科技创新也频频进入大众的视野,无疑是当下应该关注的热点和方向㊂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各个关键词之间共同组合配对的情况,可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关键词进行关系图构建㊂在该关系图中, 科技 ㊁ 人才 ㊁ 政策 ㊁ 管理 ㊁ 全球 是围绕 创新 出现最多的词汇,可以看出这5个词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中的核心关键词㊂人才是创新的基石,科技培育是前沿颠覆创新技术实现的有效手段,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科技培育环境有利于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创新政策是吸引教师开展创新的重要牵引,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能够调动教师开展创新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管理模式是组织科研人员有序开展科技工作的一种管理行为和方式,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创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良好保障;全球化的交流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策略,全球化交流环境给予创新生态环境发展的多样性㊂综上所述,结合高校现状提出高校创新生态环境主要由科技培育㊁创新政策体系㊁管理模式㊁人才培养及全球化交流等五部分内容构成,如图3所示㊂图2㊀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关键词关系图从世界上大部分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流大学的快速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了这些大学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敏锐的机遇意识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这一指示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大学要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区域发展服务㊂要深刻认识到,一所大学的发展图3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要素要顺应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大学产出什么样的科研成果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要紧紧把握时代脉动需要,在满足国家和地方需求的同时,院校自身也能够在发展中赢得先机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和科技力量的主要代表,高校应加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潜能,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发展需求㊂(二)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综合高校的现实情况和影响创新生态环境的五大要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在科技培育体系方面已成规模,高校在 双一流 建设经费和中央(地方)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的支持下已经基本建立起校内的科技培育体系㊂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学校针对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基金,针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设置了培育基金,鼓励创新的培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㊂各个学校也针对自身创新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如上海交通大学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形成了 鼓励问题导向的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的科学研究 创新体系,同时与中船㊁商飞集团等各大部门共同出资开展前沿预先研究;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石化共建 分子联合研究中心 ,由企业出资针对行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该校还针对特色学科创新发展制定了 特色学科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的发展模式,以期在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实现学科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哈尔滨工程大学则在项目自主管理㊁经费管理㊁成果管理㊁诚信管理等方面鼓励教师开展创新研究㊂但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㊁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如高校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㊁科研资助模式和科研管理模式等㊂这些问题将导致高校的创新活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会导致国内的科研生态环境的失调㊂下面具体介绍高校所存在的问题㊂1.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㊂人才5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资源牵一发动全身,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㊁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最主要因素㊂健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是为我国创新型科研生态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存在的学术 近亲繁殖 以及各类评估中的 唯论文㊁唯帽子㊁唯职称㊁唯学历㊁唯奖项 情况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㊂在一定历史阶段,学术界的 近亲繁殖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人才大团队的产出,形成多代名师同堂㊁共处一所一系的局面,从而产生学术科研大师的裙带链条,但是大量的研究和实际情况表明,只有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这种科研门阀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的自我封闭,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才㊂另一方面,在项目㊁基地评审㊁自主科研经费分配㊁论文奖励㊁国家㊁省部级配套奖励支持㊁研究生导师评选㊁评奖评优㊁人才计划评选㊁人才引进等多个评审过程中, 五唯 现象严重,基本上贯穿了人才培养㊁成长的全过程㊂这种评价方式在一段时期内能够极大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科研体量㊂但是,教师为了能够顺利晋升,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写论文㊁跑关系㊁拿帽子,长此以往会不利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也会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才的成长㊂同时,为了能够提升学校某一方面的科研能力及在领域内的影响力,高校往往花大力气进行 人才引进 ,忽略了自身培养,这也造成了人才非正常流动㊂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与国家现行评估体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高校自身 懒政 的结果㊂显而易见,承担多少项目㊁发表多少论文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但是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不是简单以项目和论文就可以衡量的㊂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待完善科技规划编制和科研资助体系决定了科技创新工作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这些都是科研管理的重点环节,然而二者目前都存在一些问题㊂首先,目前的规划编制方式需进一步改革㊂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 五年计划 ,至今已走到第十四个 五年计划 ,通过一个一个 五年计划 的实施,我国社会经济㊁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获得重要进展,但是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部分专家未能站在国家角度开展工作,夹带 私货 的情况时有发生㊂其次,科研资助模式急需改革㊂目前高校科研是以竞争性科研经费资助为主㊁稳定经费支持为辅的资助模式,一线教师为了科研的持续发展,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项目申报,申请竞争性经费支持,这对于科研主管部门发现科研能力最强团队㊁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益有重要作用,但申请获批科研项目㊁争取相关资源支持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教师开展科研的时间㊂而且为了保证研究团队的稳定性,团队的研究方向会随着研究方向的热度而转移,不利于科研的深耕细作㊂3.高校现行科研管理模式待完善目前高校中 倒金字塔 式管理体系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㊂ 倒金字塔 式管理体系主要是指科研管理人员集中在学校层面,而在院系这一层面却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很多事务性工作需要教师自己处理㊂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教育部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要求,于2010年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科研助理管理办法(暂行)“,围绕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和人事人才体制深入推进系列改革,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构建起 金字塔 式的校-院-研究中心(系)三级科研管理助理体系,把一线科研教师从纷繁的行政事务和财务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效促进了高校科研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推动了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变大变强㊂但是在实施层面,高校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仍然没有实施到位㊂四、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思考与建议㊀㊀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在科技培育体系和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人才培养㊁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㊂同时,高校国际合作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高校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㊂(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基础首先,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就需要进一步破除学术 近亲繁殖 的问题㊂近年来,北京大学㊁南开大学㊁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不再将本校博士毕业生直接留于本校㊂‘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 2020年)“指出,高校要将本校毕业生直接聘任为本校教师的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清零,但是由于行政权力过度参与等问题,使得这一现象并未彻底改变㊂对此,还需要国家和高校从发展需要出发,构建 统一的学术评价标准 或建立 研究生互送 等制度来消除学术 近亲繁殖 ㊂682022年第2期李燕㊀都业爽㊀高擎㊀李瑞瑞㊀吕晓茵: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其次,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则必须改变急功近利的考核评价办法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㊁质量㊁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㊂目前国家和高校都已意识到这一点,正逐步刀刃向内,进行改革㊂2018年以来,科技部㊁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 唯论文㊁唯职称㊁唯学历㊁唯奖项 专项行动的通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 唯论文 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 唯论文㊁唯帽子㊁唯职称㊁唯学历㊁唯奖项 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目的就在于推动针对科技人才发展的评议体系更加合理可行㊁突出贡献导向㊂对此,高校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建立突出创新能力㊁贡献㊁实效的新的评价机制和分类型㊁分阶段㊁长周期的评价体系;同时,要鼓励并支持高校按照自身实际和特点探索人才评聘制度改革,保障教师具备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㊂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在自身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指引下,已经在探索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针对不同学科㊁不同岗位类型和人员所处的不同阶段,逐步建立分类评价机制,逐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发现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人才㊂(二)科研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核心科研管理体系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规划编制方式改革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大会议中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谋划编制工作,并且针对网上意见征求作出指示㊂对此,在将来编制第十五个 五年计划 时,笔者建议在科研创新领域建立以应用需求牵引类为主,以技术推动为辅的规划㊁指南编制模式,在规划和指南的编制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作用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作用,从而使规划的实施能够取得预期效果㊂科研管理体系深化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改革目前的 科研资助体系 ㊂在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充分考虑到基础研究难度大㊁周期长㊁成果产出慢等特点,建立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并以长期稳定的经费资助为主㊁以竞争性经费争取为辅的科研经费资助制度体系,使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科技创新本身,回归科技创新的实质进展㊂同时,也要进一步改革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系㊂在政府层面,要赋予高校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减少上级部门的审批和要求,比如项目预算㊁审计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㊂在高校层面,要从上至下,不断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简化程序㊁简化流程,加大信息化系统推广力度,这样才会减少高校相应的事务性工作,从而让更多一线科研教师从纷繁的行政事务和财务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主责主业㊂(三)新形势下的 全球化发展 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有益补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推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大的具有历史性和跨越性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必须在学习国外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紧密合作,科技创新也是如此,离开 全球化 的创新只是 闭门造车 ,唯有坚持 全球化发展 战略,着力健全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才能有效汇聚全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创新发展要素,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㊂新形势下,要推动高校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㊂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科技人才联合培养㊁访学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㊁科技园区合作㊁技术培训㊁文化论坛等方面的全方位科技合作[17],另一方面,要鼓励一流大学加快全球布局,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㊂[参考文献][1]㊀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09-12(02).[2]㊀冯海燕.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绩效的协调性水平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99-103.[3]㊀周倩.高校创新环境浅论[J].中国科学教育,2007(14):10-11.[4]㊀杨铭,楼晞,单怡超,等.高校创新环境培植理念探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8-51.[5]㊀陈进.论高校创新环境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8-171.[6]㊀郑玉刚.加强高校创新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华章,2008(10):91-92.[7]㊀邓凯. 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陕西高校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6):86-92.[8]㊀杨鲜霞.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构成的因素分析和模式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8。
师范学院 专业建设定位规划报告与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4.1.1-2学院专业建设定位规划报告(2016—2020)为主动顺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要求,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云南省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发展定位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推进学校专业内涵建设,增强办学特色,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布局,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定位规划。
一、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一)办学定位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基本职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专业素养高、敬业精神强、就业有基础、社会适应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建成特色鲜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本科院校。
1.学校类型定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2.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开办研究生教育。
3.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4.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面向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培养目标定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受教育者的担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素养高、敬业精神强、就业有基础、社会适应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6.办学特色定位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
(二)发展规划稳步提高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定位和和地方结社发展的结合度,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结构,是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增强办学活力、培育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力争通过五年建设实现以下目标:1.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培育特色专业,推进专业(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初显的专业体系。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实践,并由此引发多领域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广泛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
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影响因素和发展优化路径等方面。
文章基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与内涵,研究跨领域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最后做出研究总结与展望,以此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022-03收稿日期:2019-06-30作者简介:卞祥瑞(1995-),女(汉族),江苏高邮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词,“核心期刊”为搜索范围,搜集2014—2018年间发表的文献,选择其中70篇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通过阅读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与内涵、跨领域视角研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与内涵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虽然有较长的历史,但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其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侧重于发展结果,他们认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包括教学、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任务的个人发展之路;而另一些学者更侧重于过程,如周景坤认为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高校教师从准备进入高等教育这一领域,由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手型教师到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直到退出这一领域的整个成长过程。
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解读,我国学者集中在“教师职业”“专业素质”和“教学学术”这三个核心词汇上。
优化组织管理 促进项目进展——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085”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实践
书馆项 目建设 中涌现 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 推动项 目建设和服务的持 续发展 , 上海市高等学
校 图书情报 工作 委 员会在 市教 育委 员高等教 育处 的指 导 下 , 开展 了 2 0 1 1— 2 0 1 2年 度 “ 0 8 5 ” 工 程建 设 图书馆 项 目的评优 活动 。上 海 师范 大 学图书馆 、 华 东政 法 大学 图书馆等 1 3家单位 受表 彰, 王枫 、 杜 丽英等 1 0人获 先进 个人称 号 。2 0 1 3年 1 2月 1 0 日, 先进 单位 和 个人 的颁 奖仪 式在 华 东政 法大 学长 宁校 区举 行 , 部分 先进 单位 代表 和先 进 个人 作 了交流发 言 。会 后 , 编辑 部 约请
董 嘉 维
( 上海政法学院图书馆 上海 2 0 1 7 0 1 )
摘
要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 , 上海政法 学院 图书馆 的文献 资源长期 落后 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校 图书
馆 以此 次“ 0 8 5 ” 工程 内涵建设 为契机 , 大力推 进 学校重 点学科 下的 文献 资 源建设 , 取得 了预 期 的效果。本 文 总结 了上 海政 法学院图书馆 此次 内涵建设过程 中收获 的经验和取得 的成 果, 展 望未来建设 的方向和计 划 , 供 其他 高校 图书馆 同行们参考借鉴。 关键 词 “ 0 8 5 ” 工程 内涵建设
示方案 , 方 案通过后 , 严 格按 照方 案标 准进行 管理 ,
实施责任到人 , 按劳分配 。
控制流程贯穿 项 目过 程 , 依据 项 目方案 制定 项 目完成的时间节点 和各个 节点 的完 成标 准 、 经费分 配标 准等规范 , 全程 由校 内涵 建设办公 室 、 馆“ 0 8 5 ” 项 目领导小组 、 项 目总负 责人 、 子项 目负责人 、 项目 成员层层把关控 制 , 及 时反馈 信息 。如 在实 际操 作 中发现实施方案 、 工 作计 划有问题 , 根 据实际情况 进 行合理调整 , 如人 员 因能力 或个人 其他 原 因不能 继 续 承担项 目, 则 马上做 出调整 。
教师教育文献数据库构架与整合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085内涵建设子项目
2 0 1 3年第 3期 ( V o 1 . 1 1 . N o . 3 )
《 古 籍 索引 要 目》 增补 : 史部( 七)
李 文涛
( 上 海财 经大 学 图书馆 2 0 0 4 3 3 )
海 外藏 书 书 目
东 洋文 库 编
东洋文 库 1 9 3 5年 版 。 ( 2 3 7+3 6 )页 。
性大 学 , 教师 教育 是 学校 的 五大学 科 群之 一 , 有 2个 上 海市 教 委重 点学 科 : 比较 教育 学 、 情
合建设 、 聚合搜 索和科学 分类 , 使师 生更方 便、 快捷地检索和利用教师教育学科资源 , 快 速 了解 教 师 教 育学 科 的 国 内外 最 新 信 息 , 为
学科资源分散 、 数据库内容和类型单一 、 利用 效率低等问题 , 促进教 师教育学科资源 的高
效 配置 和综 合 利 用 , 更 好 地 为 教 师 教 育 学 科 发展 服 务 。 目前 很 少有 高校 整合 教 师教 育方 面 的各 种 资源 建 立 统 一 的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 通过 资源 整合 平 台 , 免 去 师 生从 多 个 途 径 检
的科 学性 _ 2 j , 是 学 校 发 展 的 目标 和 方 略 。 因 此, 构架 一个 内容完 善 的 、 具 有教 师教 育 自身 特 色 的学科 数 字 资 源 平 台 , 进 行 资 源 整 合 和 利用 是 很有 必 要 的 , 并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现 实
意义 。一方 面 , 可 以解 决 长 期 以来 教 师 教 育
为 主兼 顾职 后 培 训 的 本 科 教 师教 育 高 地 , 强 化教 师 教育 研 究 , 保 证 教 师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上海师范大学 培养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培养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上海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等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机会。
2. 教学目标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提供良好的科技素养和学术修养,培养学术探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3. 培养要求上海师范大学的培养要求分为学科基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方面。
3.1 学科基础学科基础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科基础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的基础。
3.2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整个培养方案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人文关怀和终身学习能力。
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体育三个领域,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
3.3 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学生将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程设置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部分。
4.1 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人文关怀和终身学习能力而设置的。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体育三个领域。
学生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修满一定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
4.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
校友通讯
校友通讯2008年第4期(总第6期)本期要目●关注母校·党委书记周应佳参加“2008教育发展论坛”会议·省学位办领导来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学校领导班子2008年暑期务虚学习会在洪湖举行●校友会动态·襄樊学院各地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卧龙的足迹·如椽之笔写风流——记襄樊一中数学特级教师王勇襄樊学院校友会2008年8月31日●关注母校党委书记周应佳参加“2008教育发展论坛”会议2008年7月19日、20日,“2008教育发展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论坛会议由湖北省教育厅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旨在对我国未来一定时期教育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湛,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副主任周满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湖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省内部分学校领导、地(市、州)教育局局长等参加论坛,我校党委书记周应佳作为论坛特邀学者应邀出席。
本次论坛会议以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论坛分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教育改革的国际环境”等四大单元,围绕“如何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等若干主题,先后由王湛、范恒山、谢维和、戴家干、张力、周满生等领导、专家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周应佳书记作为第三单元圆桌论坛的佳宾,针对“教育热点问题”作了简短发言。
周书记提出的“二本院校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等高校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问题,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积极肯定。
路钢厅长在总结讲话中认为,本次论坛“时间短、内容丰富、佳宾层次高、论坛质量高”,论坛“有思想、有观点、有讨论、有启发、有收获”。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2011年度“111计划”引智基地名单,共35项
2013年度“111计划”引智基地名单,共45项
2014年度“111计划”引智基地名单,共44项
2015年度“111计划”引智基地名单,共47项
2016年度“111计划”引智基地名单,共15项
2017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名单 2017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名单
(4)其他与创新引智基地相关的费用。
高校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25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民族大 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11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财 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14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3、滚动支持:对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持将采取分阶段滚动资助的办法。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对合作成效好、水平 提升快、协调组织得力的创新引智基地将加大支持力度;在资助期结束后对工作特别优秀的,将适当给予奖励。
遴选条件
1、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先导,逐步拓展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学校。 2、拟申报的创新引智基地应结合本校学科发展,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 平台,具有广泛深厚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且有一定面积的研究场所和一定规模的研究实验条件。 111计划3、创新引智基地人员构成: (1)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 (2)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 3、创新引智基地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且与本校有良好的相应合作研究基础。 (2)海外人才所属学科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等。 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或所在国家永久居留权,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 神。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至今已完成四轮。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如下:一、评估目的一是服务大局。
贯彻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展示我国学科发展成就,建立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内涵发展”的大局;二是服务高校。
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和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分析学科水平与质量信息提供服务。
二、参评规则与参评情况学科评估始终坚持“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各单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含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授权),均可申请参评。
为了真实反映各单位学科发展水平,基于参评单位形成的共识,第四轮评估采用了“绑定参评”规则,即:同一学科门类满足参评条件的学科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仅有“硕士二级”授权的一级学科除外)。
学科评估平均四年开展一次。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参评。
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参评。
第三轮评估于2012年进行,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评。
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三、指标体系第四轮学科评估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在继承前三轮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来源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后,学位中心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培养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培养方案第1篇上海师范大学培养方案一、前言为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上海师范大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
3.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三、培养原则1. 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强化实践教学。
3. 坚持分类指导,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4. 坚持开放办学,拓宽国际视野。
四、培养方式1. 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 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国际交流等多种培养方式。
3.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1. 公共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身体素质。
2. 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 专业核心课: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 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5.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培养环节1. 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明确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设置。
2. 课堂教学:按照培养方案,开展理论教学。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活动。
4. 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身为1954年设立的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
1983年9月,原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发展为三个各自某某某的机构,即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管理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部。
1997年3月24日,合并成立教育科学学院。
2002年6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科教育研究所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新的教育科学学院。
2023年10月16日,撤销教育科学学院行某某某建制,成立教育学院。
学院现有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两大学科的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教育学、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硕士点(学术型):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3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应用型):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应用心理硕士;4个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研究能力。
有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2个市级本科教育高地: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小学教育;1个某某某特色专业:小学教育;1个“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市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学前教育;2个校级重点学科:高等职业教育学、基础教育与发展。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较高层次的论文、著作,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奖、教学成果奖和教材奖,在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和管理学科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个学期以来,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方案,我有组织、有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具体总结如下:一、在上级部门及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参加了本学校组织的英语、师德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2、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3、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教材开发能力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4、在英语学习方面,利用与其他教师交流、探究,已经收获颇多,但距离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在下学期本人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来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以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5、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与其他教师的探究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例如自己的课堂导入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距离优秀教师的设计还存在一定距离,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将继续深入学习。
二、本学期还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学习过程:1、通过自学自练提高了自己本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逐步向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所要求的的标准靠近;2、通过了学校组织的英语培训以及自学,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并且在实践课堂中得到了应用。
总而言之,努力就会有收获,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精进自己,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好老师!上海市铁岭中学长期注重履行社会职责,致力于依法办学、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研究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植物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工程技术中心:上海植物种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市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级科研平台:植物分子科学研究中心、孢子植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遗传研究所、微生物与免疫 研究所、应用生态研究所、工程食品研究所、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所、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研究所等 校级创新团队:功能基因组学(负责人杨仲南)、资源植物生物技术(负责人马为民)、食品安全与营养 (负责人王元凤)、农业生物技术(负责人开国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8)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 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17)
学院现有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植物学;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植物分子科学;上海市工程技术中心:植物种 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 科学与技术。
历史沿革
生命科学学院发展简史 1954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在1953年举办的华东速成实验学校基础上创建,成立生物科(即生物系前身)。 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系,增设了四年制本科。 1958年7月,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后更名为上海师范学院生物系。 1972年6月,上海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五校合并后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 1978年5月,恢复为上海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4年10月,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 1997年10月,组建二级学院,生物系隶属于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1年12月,徐汇校区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化学系和实验中心)与奉贤校区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合并成立了新的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徐汇校区的生物系与奉贤校区的生物系合并为新的生物系。 2005年,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博士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培育和构建人才高地,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决定实施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是:1、面向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以及人才战略目标,通过在若干优先发展领域的有限主攻方向上,组织、培育和建设优秀学术群体,集聚核心创新资源,构筑人才新高地。
2、通过建设,创新团队能基本具备进入上海市优秀学术群体计划的必要条件,争取进入教育部及国家的优秀创新团队,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及上海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第三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原则1、研究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探索有利于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
2、培养领军人物与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并重,形成学术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术梯队。
3、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发挥学术创新团队承担科研任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教学。
4、全面建设与重点培育并重,在加强全校科研工作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能承担重大课题、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凝聚力强的优秀学术创新团队。
5、坚持分类建设、分类评价。
在创新团队遴选、建设目标规划、拨款机制和评价验收标准上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四条学术创新团队的主攻研究方向,必须符合国家与上海市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所确定的优先领域,一般设立三个研究方向。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申报,坚持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项目研究的有机结合。
第五条学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一般应是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和年龄在45周岁以内(含45周岁)的本校教学科研的全职人员,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在主攻研究方向上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知名度。
上海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奖励办法(修订)第一条奖励目的与原则为促进我
1.申请奖励的在职教职工必须完成岗位规定的科研工作量。 2.本奖励办法只适用于第一署名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的第一责任者,以 及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联系单位都为“上海师范大学”的通讯作者。 第五条:奖励程序 1.学校每年集中对符合上述奖励范围的项目及成果进行奖励。 2.符合上述奖励条件者,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将成果登录《上海师范大学 科研管理系统》(社科)或(科技),并上传论文原件、奖励证书、专利证书原 件照片或扫描件等有关材料。 3.各单位进行网上初审,文科由社科处、理工科由科技处审核后并在全校 范围内公示。 4.经公示无异议,报主管校长批准后,予以奖励。 第六条:其他 1.奖励过程中的争议事项,由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讨论决定。 2. 二级单位、学科(基地)所制定的科研奖励办法,以及其他涉及到科研 的奖励规定,须分别报社科处、科技处审核备案。 3.科研奖励的收入所得税由获奖者个人承担。 4. 奖励成果被举报有剽窃、抄袭、弄虚作假或其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等行 为的,将移交至校“学术和伦理道德委员会”裁定。 5.根据《上海师范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试行)的有关规定,科研奖 励总额若超过预算的额度,则由学校统筹按比例核算。 第七条:本办法(修订)文科部分由社会科学管理处负责解释,理工科部分 由科学技术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办法(修订)每两年修订一次,本次执行时间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1 月修订 附件一
《社会》 《民俗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全球教育展望》 《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教育研究》
心理学
《心理学报》
体育学
《体育科学》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语文》
课程建设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教师(优秀范文5篇)
课程建设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教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课程建设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教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总结报告200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经德州学院专家组审定后,批准确定为“德州学院优秀课程”,经过三年的课程建设,该课程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按照课程建设总结报告的内容要求,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应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学科特点,结合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该门学科的课程建设。
课程定位:该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中文系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直接研究语文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108学时,2学分。
课程的主要特色:1.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该课程的定位和主要特色。
该课程是以语文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应用理论学科,学生首先要学习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指出一条从事语文教育的科学的、基本的途径;同时,也要注重把理论研究与语文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践、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训练学生具有展开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能力;此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还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语文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2.开放性:本课程与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联系紧密,时刻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力争学生要走出去、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请进来,实现立体、开放的教学环境。
3.探索性:近年来,中小学正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更新教案,在相应教学内容稳定的同时,要有发展的眼光,进一步探索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更好地学有所获,学用结合,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2008-2020 年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一、目前现状学校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 个、博士后流动站 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93 个、学士学位专业 79 个。
学校有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2 个、上海高校 E-研究院 3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8 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15 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重点项目 7 个、上海市创意产业园区 1 个。
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 932 项,科研经费总额 4.15 亿元,发表论文11811 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102 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78 项,专利 55 项。
二、建设目标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020 年整体建设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使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上海市高素质师资和各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解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基地。
第一阶段:1、科学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级项目,每年达到 40 项左右。
同时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及其他各类项目,每年达到 200 项左右。
“十一五”期间每年科研总经费超过一亿元,“十二五”期间在此基础上每年增长 10%~20%。
争取公开出版的著作和发表论文数每年增长 10%,其中发表在各学科领域 top 杂志的论文数每年增长 20%。
每年推出精品学术专著 5-10 部,培育对上海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决策咨询与对策研究成果3-5 项。
争取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与技术领域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每年增长10% 以上。
2、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新建5~6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使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 8 个左右;新建 25 个左右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使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达到50 个左右;新建3~ 5 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总数达到8 个;新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 个以上,使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总数超过20 个,新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 个,使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总数达到120 个,同时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争取再获得 1~2 个国家重点学科、 1~2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 2~4个教育部地方共建重点实验室;力争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建设 1~ 2 个上海高校 E-研究院、2~3 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 10 个左右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左右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形成若干个上海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优势学科。
第二阶段:文科学科专业规划表(国内top : 50%)学科2008~2014 2015~2020国际国内主干支撑国际国内主干支撑中国语言文学35 20 √20 15 √历史学40 20 √30 18 √哲学50 25 √40 20 √教育学50 15 √40 10 √心理学50 15 √40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50 25 √45 15 √外国语言文学70 40 √50 20 √艺术学55 40 √45 30 √体育学50 30 √30 25 √新闻传播学80 50 √45 15 √工商管理80 50 √70 30 √政治学70 40 √40 30 √社会学70 50 √50 30 √公共管理80 50 √70 45 √1、主干学科是指( 1)符合我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学科历史悠久、学校拟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如体现师范大学特色的师范类和教育类专业等。
( 2)学科专业基础比较强,如师资队伍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年龄分布合理等特点,拥有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或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校 E-研究院,或者承担过市级以上研究项目,或者是上海市教育高地等,如中文、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支撑学科一般是适应社会需求新开设的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的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对学校学科发展起支撑作用,但是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
2、关于表中的“国内 top :50% ”的来源。
top 比例主要参照国务院学位办等公布的数据、各类大学排名(如网大、武书连等)数据、征求有关专家和学科专业带头人的意见,得出的综合 top 数据。
三、拟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遵循上海市教委“扶需” 、“扶特”、“扶强”的原则,根据学校 2008-2020 年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按照学校“倾力保持文科在国内的优势、快速提升理工科的实力和整体水平、凸现教师教育学科特色” 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结合学科现有水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拟请教委重点支持的四个学科群:资源与环境(需要学科群)、教师教育(特色学科群)、科学计算(特色学科群)、都市文化(强势学科群)。
其中,资源与环境学科群主要服务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和综合利用等国家战略,教师教育学科群主要服务于上海基础教育和各类教育;都市文化学科群主要服务于现代服务业中的文化产业;科学计算学科群主要服务于先进制造业。
(一)教师教育(特色学科群)1、学科构成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支撑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艺术学。
2、学科现状学科带头人是国内最早提出“教师教育” 的理念、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三十年、在该研究领域建树颇丰的陈永明教授。
其专著《中国和日本教师教育制度比较研究》得到日本文部大臣资助出版专著(日文版),被评为“研究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现代中国教育的一流研究书”。
该学科群主干学科现有教授 23 名、副教授 39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10 名,硕士生导师 43 名。
主干学科拥有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 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 14 个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位点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
有教学论、学科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情感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 5 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一个上海市教师教育高地。
支撑学科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数学等11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34 个硕士点。
主干学科成员在品德心理、中国古代心理学史、情感教学心理学、比较教育、学科教学论、中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五年(2002-2007)共拿到 16 项国家级、 36 项省部级及105 项其他项目,科研经费累计 799.13 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包括市教科市教委级)政府部门颁布的科研奖项31 项。
3、需求分析《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上海要在 2010 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师现代化。
但从上海市教委 2007 年公布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文本来看,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与国际大都市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校长数量不足,缺少有影响的领军人物;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
为此,《纲要》明确提出要明显提高教师队伍中高层次学历者的比例,“小学和初中新增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水平,高中新增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10%以上。
到 2010 年,幼儿园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30%以上,专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0%以上;小学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40%以上,专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0%以上;初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3%以上,本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5%以上;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6%以上。
”从上海基础教育教师的学历现状来看,未来上海教师学历提升的任务非常重,如果考虑到非学历提升的教师进修、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以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不断发展后对师资的需求,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对教师教育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
作为一所有着50 多年办学历史的师范大学,理应为上海的教育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为上海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的同时,为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
4、建设目标(1)获得心理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成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使本学科点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教师教育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2)设立教师教育 E- 研究院,并力争成为上海市高校E- 研究院;(3)突破目前国内较为单一的教师教育研究视野,促使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共同聚焦教师教育,创建“教师教育学”新二级学科,实现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突破,形成中国“教师教育学”基本理论新体系;(4)完善“ 3+3”教师教育创新模式,加强“教育领导学”高水平特色项目建设,创新校长、教师研修模式,为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培养一批具有硕士学位的骨干教师和未来校长;(5)把徐汇校区东部打造成为职前培养、职后进修为一体的“上海市教师教育基地”,形成教师教育服务系列品牌,打造具有新世纪特征、中国教师教育特点、国际大都市特色、上海师范大学特长的现代教师教育服务体系。
5、学科特色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和教师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上海师大的特色:强化小学教育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引领我国小学教育发展;探究教师情感教学实践,开发应用于情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体系,构建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在内的情感教学评价体系;完善“ 3+3”教师教育创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新型骨干教师;打造“教育领导学”精品课程,构筑上海市教育领导人才高地;组建教师教育 E-研究院,拓展教师教育学术交流平台;利用学校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社区群众文艺体育活动提供优质的师资。
(二)都市文化(强势学科群)1、学科构成主干学科为都市文化学;支撑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旅游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