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绩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建立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一定需要聘用一批天才,而是要找到一群可

以合作的人,共同分享愿景和利益、承担目标、互相信任和共同分担责任。相反,一群顶尖的人走在一起,如果失去相互信任,甚至由于绩效

考核而互相不信任,绩效将远远落后于一群普通但互相信任的员工组合。

索尼绩效案例分析(上)

绩效管理曾造就无数企业的辉煌,但也有不少企业因为绩效管理造成积重难返,像索尼

一样遭遇绩效之痛。

索尼的绩效之痛

“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正在世人因出色

的绩效管理造就了巨无霸索尼并趋之若鹜争相取经的时候,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

朗却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写道:由于尊崇绩效主义,索尼近几年已经风光不再,并且在一些管理问题上积重难返。而此时,索尼已经走过了它创业的第60个年头。由于批判的是人们奉为“管理圣经”的绩效管理,文章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商界和管

理界的激烈争论。

天外伺朗认为,由于过度推崇绩效管理,索尼公司已经发生并存在如下严重问题:“激情集团”消失了

“挑战精神”消失了

“团队精神”消失了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主要表现为:

◆过于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关系。

“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而不再具

有过去的奉献精神。

◆量化主义导向。

“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

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

置的倾向。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

◆追求短期利益。

“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

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利益主义抬头,责任感缺失。

“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

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

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不信任感破坏团队精神。

“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

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成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

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

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破解绩效管理3大魔咒

绩效管理造就无数企业的辉煌,但也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因为绩效管理造成积重难返,像索尼一样将绩效管理的两大弊端暴露于我们面前:

1.工具问题:绩效管理脱胎于工业生产时代,而现在不少企业内部大多是知识员工,

用来管理产业下人的绩效管理要怎样适应知识员工?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使得“绩效量化主义”本身难以面面俱到,如何与时俱进改进绩效管理这一超级工具?

2.人的问题:正是由于绩效管理这一工具本身存在着缺陷,比如不能全面反映员工工作情况,无法全面量化或者量化跟不上变化,对团队精神的破坏和对企业文化的凌驾等等,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作为管理者如何操控“绩效管理”这一“唯利是图”的工具来和谐人本?而不是使人变成“工具的工具”?

绩效管理本是企业“从玻璃变钻石”的圣经,却成为索尼“从优秀到卓越”的魔咒。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两大难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以下关于绩效管理的3个具体魔咒,这3个魔咒每一个都包含“工具问题”和“人的问题”两方面的毛病:

魔咒一:“绩”和“效”被机械割裂

和索尼一样,无数企业已经在过去应用绩效管理的成功中享受了“量化管理”的快感,更加片面地强调量化。绩效管理之所以被众多企业扭曲为“量化管理”来应用,主要原因是不能全面理解“绩效管理”分为“绩的管理”和“效的管理”,“绩”是可量化的(例如利润提高了5%),“效”是不可量化的(例如“员工非常敬业”)。过分强调量化管理,必然重绩不重效,相关的政策自然会引导员工追求短期私利,而逐步散失了创业之初的激情、团队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改变重绩不重效的管理,可以从几个方面加强:

1.在设计绩效管理模式的时候,分出绩的指标和效的指标。绩效管理不能只有绩的指标。例如,销售额是完全属于绩的指标;而员工经常自动做对公司有益的事情(哪怕是看到地面有个纸屑拾起来),看上去似乎和企业利润或者控制成本没有关系,但往往很多企业管理者忽略了引导这种氛围。

2.“管理”的范畴一是“人”,二是“事”。绩的指标主要针对“事”的范畴界定,而要针对“人”界定效的政策。例如,A员工今年为企业贡献了100万的利润,而B员工只做了50万,但是B员工却培养了某区域个市场(尽管效益还没看到)、或者在某些能力上更进一步提升。虽然现在销售能力比不上A员工,但在综合能力上,是企业数年后更加需要的员工。如果只是用绩的标准重奖A员工,那么,就会鼓励员工只追求短期利益。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流失了大量像B这样的潜力员工。但如果没有设置“效”的政策就同时重奖B员工,则A员工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会严重挫伤积极性。因此,绩和效两者不可偏废。

魔咒二:绩效管理凌驾于企业文化之上

“索尼绩效管理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任何管理工具和模式的导入,都必须首先适应企业的文化,然后再在融合中改进企业的文化。如果有些企业的文化原本就非常强调历史问题及和谐员工关系,急促导入绩效管理,就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的状况,也受到强烈的抵制,最后的失败被归咎于绩效管理。避免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割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用企业文化的非量化因素淡化量化因素。例如,为员工创造舒适氛围,营造家庭气氛,并尽力解决员工的一些后顾之优等。

2.非量化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为管好这些因素,就必须设置自上而下的统一价值观和原则,防止因为没有量化的考核标准,而产生跨越原则的个人标准,给员工以“干好干坏,上司说了算”的感觉。也就是用企业文化的力量来管理。比如,阿里巴巴用六大价值观管理和提拔员工。

3.领导人必须时刻强调价值观和那些不带绩效考核因素的荣誉感、使命感,并寻找亮点,奖励标杆。如,设置非量化激励的原则,并给予各级管理人员一定的评价空间。笔者所在公司的“敬业奖”,就没有什么标准,而是采用事件法,由各级管理人员用事实进行评价。例如,A员3232作比B员工更加有成效,但是B员工总是会将别人下班忘记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