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景物皆成趣,一切景语皆情语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一、教学内容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二、教学目标
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2.品读《渔歌子》中体现动静之美的诗句,想象说出具体画面,背诵《渔歌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难点:品读《渔歌子》中体现动静之美的诗句,想象说出词中描绘的画面。

四、课前活动:心有灵犀(2+1个)(抓耳挠腮、哭笑不得)
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玩个游戏吧,缓解下紧张的气氛,好不好?我们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心有灵犀猜成语”,我们需要两位姐妹花,一个表演,一个猜,考验下你们的默契度,谁想来?(踊跃举手)选两人。

1.A4纸出示成语:抓耳挠腮(你们的默契度真高啊,掌声送给她!)
2. A4纸出示成语:哭笑不得(仔细看她的表情和动作)
3.厉害呢!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可以用细致地观察、丰富的想象、精彩的表演在动与静之间完成默契度的考验,心有灵犀,一点就通。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这愉快的氛围中开启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学习之旅吧!准备好了吗?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五、教学流程
(一)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1.春花秋月,夏凉冬雪,四季更迭,为我们呈现出独特的风景。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透过诗人的笔端
看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听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来到了“鸟的天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还和贾平凹一起追寻童年月迹——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的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同学们这些都是本单元课文里精彩的句段,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你做喜欢哪一句?《月迹》。

(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一个调皮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上去了,这样的动态描写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带着你的感觉,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读这句话吧!)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出示篇章页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生齐答)“四时景物皆成趣”展开的,为了表现“趣”,我们的作者把画面写得具体鲜活,每篇课文都运用了(生齐答)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板贴: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2.在这个单元开始的时候,咱们就准备了“采蜜集”,摘录了课内外积累的关于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段并做了批注,是吗?我们一起分享你的阅读感受吧?
【预设1】老师我积累的是《鸟的天堂》中描写大榕树的部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段静态描写写出了榕树的枝繁叶茂、大得令人惊叹,让我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你的朗读也充满着生命力呢!让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株大榕树的画面。

【预设2】老师我积累的是我在课外书上特别喜欢的一段关于雨的描写——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一条条小溪。

这一段景物
描写,作者是按照从天空到地面的顺序写的,由“天地间”到“屋顶的瓦片上”,到“房檐下”,最后到“地上”。

有动态也有静态,动静结合,把下雨的情景写得十分完整细致。

大家都是阅读的有心人啊!不仅会读书更会思考!像他们这样,把自己融入风景画中,你便成了画中人,在动静之中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课后咱们也可以比一比,赛一赛,背诵一些你积累的句段,让动静之美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

(二)雕章琢句,妙笔生花
1.那么,如何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把画面写具体,使句子更生动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组例句,请你读这两组例句(出示例句),(出示例句)自读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短句意犹未尽,留有遐想空间。

长句生动形象,画面丰富立体。

2.你能发现把画面表达具体的秘密吗?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把一个模糊的桂树样子写具体的?(粗粗的树干、疏疏的枝、疏疏的叶、累累的骨朵儿)写具体的这些都是(板书:细微)
对于这棵桂树来说,他的画面细微处就是粗粗的树干、疏疏的枝、疏疏的叶、累累的骨朵儿。

(指名说)
2.这组呢?细微处是哪里?指名说。

(远远的乌鸦的样子,急急匆匆的神态)(板书:想象)
对于乌鸦归巢来说,细微处就是远远的乌鸦的样子,急急匆匆的神态。

对照板书:从细微处入手,带上我们的想象,进行动态或静态描写,就能把画面写具体生动。

你能像这样关注事物的细微处,带上自己的想象把画面说具体吗?
(三)内化迁移,仿写运用
1.具体指导: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1)我们来看一个小狗在草坪上玩耍的视频,暂停——这个静止画面的细微处是什么?(擦亮你的眼睛,仔细观察)
这个画面的细微处是穿着碎花裙子的棕色小狗、黄色的气球、碧绿的草坪。

(2)这些细微处都是景物的细微处。

(板书:景物)
(3)这一段小狗玩耍的画面细微处是什么?咬、跑、跳、滚、摇头摆尾等。

使这个玩耍画面变具体的细微处是动作的细微处。

(板书:动作)
2.放手练习。

你能找到景物、动作的细微处了吗?
下面来一个“技能大比拼”,选择其中一个句子抓住细微处把画面写具体,拿出我们的作业单,写好之后给自己评价一下,你能得几颗星,开始吧。

1.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2.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预设1】眼前是潺潺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

你给她几颗星,为什么?你能帮她修改一下吗?——眼前是潺潺的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河水缓缓流动,绿油油的水草在水中轻轻地摇曳着,就像在蓝天白云间舞蹈。

你同意她的修改吗?为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学习也是特别有效的学习方法哦。

【预设2】清晨,原本晴空万里,可不知何时从四面八方聚来了许多云,有的像一团雪白的棉花,有的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还有的像一头笨重的大象……云越积越厚,天色越来越暗,像是有人在天地间拉上一块黑色的幕布!
你觉得自己可以得几颗星?你觉得呢?她有哪些细微处打动了你?
她不仅关注了画面的立体感,还运用了修辞方法,让这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原来,动静之美都藏在了藏在了我们想象中,藏在了这些画面的细微处啊!
(四)迁移提升,能力拔节
1.诵读诗词,感受动静之美
在古代也有许多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表现画面美。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一位渔翁(出示渔翁垂钓图),在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类渔翁,他们不以打渔为生,人们称他们为渔父(板书“渔父”)“父”读第三声指老年男子,比如“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你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渔父是谁吗?让我们赶快去品味张志和这首词带给我们的动静之美吧!
(1)这是一首词,渔歌子是它的词牌名,又叫渔歌曲也叫渔父,是张志和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

出示《渔歌子》,大声朗读诗词,读准确,读通顺。

(2)指生读词,读正确,读流利。

其他同学思考:有哪些细微描写打动了你,用笔圈画出来。

(3)几个难读的地方都读准确了,一起把这几个词读两遍,“鳜鱼、箬笠、蓑衣”。

看,这是什么鱼?(出示鳜鱼图),你见过它吗?我估计你见过大多数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出示松鼠鳜鱼图),这是我们苏南的一道名菜——松鼠鳜鱼,刺少肉肥,鱼中之佳品。

没想到它活着的时候是这么霸气的啊!“箬笠”和“蓑衣”都是古代的雨具,谁能借助图片记住他们的字形。

(4)难读的地方易错的字我们都读好了,再读古诗,我们读出它的画面来。

师生合作。

2.语言描画面,拓展延伸提能力
(1)在这首词中,你认为最美的画面在哪里?(细微处使画面变得具体清晰)
①白鹭飞:(动作的细微处使画面越来越清晰,自由的白鹭让整首词的画面有静有动。

)
②桃花:花自飘零水自流,诗情画意的张志和笔下怎么能没有“灼灼其华”的桃花呢?粉红一片,如景似霞,颜色成就了美景,除了桃花的颜色外,还有其他颜色吗?颜色的描写也是这首词静态描写的独特之处。

③流水:(流水是因为有了肥美的鳜鱼,才显得那么得美。

这是一群自由畅游的鳜鱼。

动作的细微处让画面越来越清晰。


④渔翁的洒脱悠闲:(正是这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才有了自由的白鹭,畅游的鳜鱼。


(2)能把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说出细微处哦!(他笔下景成了你眼中画,他笔下意成了你心中情。

你们和张志和真是心有灵犀啊!)
(3)27个字一副如画美景跃然纸上。

远处是——西塞山前白鹭飞,近处是——桃花流水鳜鱼肥。

湖面上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渔歌子又叫渔歌
曲,不吟唱出来总觉得有些遗憾,我们跟着音乐,带着想象一起唱出来吧!(配乐唱词)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景物、动作的细微处入手,通过想象,进行动态、静态的描写,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句诗,运用学到的方法选取一到两句,把动静之美的画面说具体。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唐·王勃(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唐·王维(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唐·王维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景物静态描写
细微想象
动作动态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