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几种解析式及求法教学设计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优秀教案
§26.2.3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表达式的探究,理解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2. 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正确选择表达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方法与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应用以及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转化等学习数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正确选择表达式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问题:如图,某建筑的屋顶设计成横截面为抛物线型(曲线AOB)的薄壳屋顶.它的拱宽AB为4 m,拱高CO为0.8 m.施工前要先制造建筑模板,怎样画出模板的轮廓线呢?2.揭示课题(二)温故而知新1.二次函数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①一般式②顶点式转化顶点坐标③交点式2.求函数表达式的常见方法是什么?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三)探究新知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A(0,1),B(2,4),C(3,10)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变式练习:已知某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x2-x-2平移得到的,且该抛物线经过点A(1,1), B(2,4),求其函数关系式.例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1),它的顶点坐标是(8,9),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变式练习:已知某抛物线经过点(2, -1)和( - 1,5)两点,且关于直线x= 1对称,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例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2,0) 、(-1,0)两点,且过点(0,-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四)能力提升抛物线的图像经过(0,0)与(12,0)两点,且顶点的纵坐标是3,求它的函数表达式.(五)课堂小结在选择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成什么形式时,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选择,以简单为原则.(1)特殊的一般式:y=ax2,已知顶点经过原点.(2)一般式: y=ax2+bx+c ,已知三点坐标或三组值.(3)顶点式: y=a(x-h)2+k ,已知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4)交点式:y=a(x-x1)(x-x2),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并经过另外一个点.(六)解决问题如图,某建筑的屋顶设计成横截面为抛物线型(曲线AOB)的薄壳屋顶.它的拱宽AB为4 m,拱高CO为0.8 m.施工前要先制造建筑模板,怎样画出模板的轮廓线呢?(七)巩固练习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①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且过点(2,8);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1, -2),且过点(1,10);③已知抛物线过三点:(0, -2), (1,0),(2,3).2.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三点:(-1,-1)、(0,-2)、(1,1).①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表达式;②写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这个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这个值是多少?3.将抛物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求所得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4.如图,某隧道口的横截面是抛物线形,已知路宽AB为6米,最高点离地面的距离OC为5米.以最高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1米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1)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有一辆宽2.8米,高3米的农用货车(货物最高处与地面AB的距离)能否通过此隧道?(八)布置作业1. 巩固练习2.书第16页4.5题(九)教学反思3212+--=xxy。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详解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详解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形式,其解析式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求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方法。
方法一:配方法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对于形如$f(x) = ax^2 + bx + c$的二次函数,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将其转化为$(px+q)^2$形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
1. 将二次项与常数项系数乘以2,即将原函数表示为$f(x) = a(x^2 + \frac{b}{a}x) + c$;2. 将中间项$\frac{b}{a}x$除以2,并在括号外面加上一个平方项和一个负号,即表示为$f(x) = a(x^2 + \frac{b}{a}x +(\frac{b}{2a})^2 - (\frac{b}{2a})^2) + c$;3. 将括号内部的三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转化,即表示为$f(x) = a((x+\frac{b}{2a})^2 - (\frac{b}{2a})^2) + c$;4. 化简后得到$f(x) = a(x+\frac{b}{2a})^2 - \frac{b^2}{4a} + c$。
其中,$(x+\frac{b}{2a})^2$是一个完全平方项,可以展开得到$x^2 + bx + \frac{b^2}{4a^2}$。
所以上述表达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f(x) = ax^2 + bx + c = a(x+\frac{b}{2a})^2 - \frac{b^2}{4a} + c$这就是二次函数的配方法解析式。
方法二:因式分解法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对于形如$f(x) = ax^2 + bx + c$的二次函数,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对其解析式进行求解。
1.如果二次函数可以因式分解为$(x-x_1)(x-x_2)$的形式,其中$x_1$和$x_2$是函数的根,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形式为$f(x)=a(x-x_1)(x-x_2)$;2.将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进行因式分解,即将二次项系数a与常数项c进行合适的分解,得到$(x-x_1)(x-x_2)$的形式。
二次函数课程教案(全)
课题:1.1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教学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 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使举行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 ,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俄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二、 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 与x 之间的关系: (1)面积y (cm 2)与圆的半径 x ( 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文 x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 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O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 x (cm), 种植面积为 y (m2)(一)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1、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 2000(1+x)2 = 20000x 2+40000x+20000 (3) y = (60-x-4)(x-2)=-x 2+58x-112(二)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1)年级九年级课题 26.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过程方法根据条件恰当设二次函数解析式形式,体会二次函数解析式之间的转换.情感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学难点根据条件恰当设二次函数解析式形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一、情境引入已知一次函数图像上的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的解析式,要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知道抛物线上几个点的坐标?应该怎样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引出课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探究新知1.二次函数中有几个待定系数?需要几个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才能求出来?抛物线经过点(-1,10),(1,4),(2, 7),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得到: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坐标,可以设函数解析式为,代入后得到一个三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到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这种解析式叫一般式.2.二次函数中有几个待定系数?需要知道图像上几个点的坐标才能求出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 2),点(1,-1)也在图像上,能求出它的函数解析式吗?得到:知道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设函数解析式是先代入顶点坐标(1, 2)得到,再代入点(1,-1)即可得到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这种解析式叫顶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学案例《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待定系数法”的学习渗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在初中七、八年级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时已经初步学会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因此这节课的学习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待定系数法作为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在其他学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三种不同形式,并选择恰当的形式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解析式。
《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
《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下面是整理的《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欢迎参阅。
《二次函数》教案1教学目标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之间关系的探索。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1.任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问题2.猜想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可能会有几个交点?可以借助什么来研究?二、探索活动活动一观察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取三点A、B、C,测出它们的纵坐标,分别记作a、b、c,以a、b、c为系数绘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观察它与x轴交点数量的情况;任意改变a、b、c值后,观察交点数量变化情况。
活动二观察与探索如图1,观察二次函数y=x2-x-6的图象,回答问题:(1)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A(,),B(,)(2)当x=时,函数值y=0。
(3)求方程x2-x-6=0的解。
(4)方程x2-x-6=0的解和交点坐标有何关系?活动三猜想和归纳(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其它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这样我们可以把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和根的判别式三者联系起来。
三、例题分析例1.不画图象,判断下列函数与x轴交点情况。
(1)y=x2-10x+25(2)y=3x2-4x+2(3)y=-2x2+3x-1例2.已知二次函数y=mx2+x-1(1)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2)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3)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无交点?四、拓展练习1.如图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种方法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种方法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类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三种求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包括公式法、顶点法和描点法。
每种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都将被详细介绍。
一、公式法公式法是一种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可以表示为 y = ax²+bx+c,其中 a、b、c 都是实数常数,而 x 是自变量。
一个常见的二次函数的例子为y = x²。
1. 求取 a、b、c 的值在使用公式法求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之前,需要先计算出二次函数中的 a、b、c 值。
通常情况下,这些值可以从已知的条件中直接得到。
如果已知二次函数经过点 (2,4) 和 (−1,3),则可以根据这些坐标计算出 a、b、c的值。
可以得到两个方程:4 = a(2)²+b(2)+c3 = a(−1)²+b(−1)+c然后,可以将这些方程化简为:4 = 4a+2b+c3 = a−b+c接下来,可以使用代数法或消元法来求解 a、b、c 的值。
可以将第二个方程中的 a解出来,然后带入第一个方程中,得到:a = 2b−14 = 8b−4+2b+cc = −8b+8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b−1)x²+bx+8−8b2. 使用公式法求解二次函数一旦确定了二次函数中的 a、b、c 值,可以使用公式法求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以下公式:x = (-b ± √(b²-4ac))/(2a)这个公式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的两个根。
如果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没有实数根,则说明这个二次函数不存在。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将 a、b、c 的值带入到公式中,得到:x = (-b ± √(b²-4ac))/(2a)x = (-b ± √(b²-4(2b−1)(8−8b)))/(2(2b−1))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两个实数根,也就是二次函数与 x 轴相交的点。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详解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详解二次函数是指形如y=ax^2+bx+c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
常见的四种方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和完成平方法。
1.配方法:配方法适用于二次函数的系数不为1时,即a≠1的情况。
步骤:a) 将二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通过将ax^2+bx+c中的b项分拆成两个相等的项得到。
例如:y=x^2+6x+5可以写成y=(x+3)^2-4b)化简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化简得到y=x^2+6x+5=(x+3)^2-4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二次函数可以被因式分解的情况,即可以找到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形式。
步骤:a) 将二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通过将ax^2+bx+c中的b项分拆成两个相等的项得到。
例如:y=x^2+6x+5可以写成y=(x+1)(x+5)。
b)化简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化简得到y=x^2+6x+5=(x+1)(x+5)。
3.求根公式法:求根公式法适用于二次函数的解存在有理根的情况。
步骤:a) 根据二次函数的系数a、b、c,计算出二次函数的判别式Δ=b^2-4ac。
b)根据判别式Δ的数值,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如果Δ>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如果Δ=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重根);-如果Δ<0,则没有实根,但可能有两个虚根。
c)根据求根公式x=(-b±√Δ)/(2a),求出实根或复根。
4.完成平方法:完成平方法适用于二次函数的系数为1时,即a=1的情况。
步骤:a)将二次函数进行配方,将其转化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例如:y=x^2+6x+___,需要找到一个数来补全。
根据(b/2)^2的性质,可以将6/2=3得到的平方数补全,即y=x^2+6x+9b)化简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化简得到y=x^2+6x+9=(x+3)^2通过以上四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二次函数形式,选择适合的方式来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教案(学生版)
二次函数解析式求法1.定义型:此类题目是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来解题,必须满足二个条件:1、a ≠0; 2、x 的最高次数为2次.例1、若 y =( m 2+ m )x m 2 – 2m -1是二次函数,则m = .2.三种形式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交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4 交点距离式 .()()[]d x x x x a y +--=00(0x 为其中一个与x 轴相交的交点的横坐标,d 为两交点之间的距离.)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例:根据下面的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图像经过(1,-4),(-1,0),(-2,5) 2.图象顶点是(-2,3),且过(-1,5)3.图像与x 轴交于(-2,0),(4,0)两点,且过(1,-29)变式:根据下列条件求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抛物线的顶点为(—1,2),且过点(1,10)(2)图像过点(0,—2),(1,2),且对称轴为直线x=1.5 (3)图像过原点,当x=1时,y 有最小值为-1,求其解析式。
例: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1,0),对称轴是直线x =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例: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是2,且过(2,1)、(-1,-8)两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变式: 已知二次函y=ax 2+bx+c 为x=2时有最大值2,其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识图型例1、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如图所示,求其解析式。
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及其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这一内容,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仍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待定系数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灵活运用;在求解过程中,对于参数的选择和方程组的建立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对于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二次函数模型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待定系数法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5.及时反馈,巩固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复习,提高知识掌握程度。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待定系数法的原理,通过具体实例解释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二次函数模型,并引导学生理解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步骤。
2.分步骤讲解待定系数法的求解过程,强调参数的选择和方程组的建立,让学生掌握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3.结合课本例题,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强调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关注细节。
6.拓展延伸,激发创新
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几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7.总结反思,提升素养
在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步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新-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11篇)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11篇) 二次函数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小月月给大家整理的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教材p2“动脑筋”中的两个问题: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m2)与相邻于围墙面的每一面墙的长度x(m)的关系式是s=-2x2+100x,(0x50);电脑价格y(元)与平均降价率x的关系式是y=6000x2-1+6000,(0x1).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一般形式是y=ax2+bx+c(a,b,c为常数,a≠0)这样的函数可以叫做什么函数?二次函数。
2.对于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否会有一些限制呢?有。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在上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篇二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马玉宝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教学目标:1.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 2. 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3. 3. 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一、根据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开口方向求解析式方法: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 = ax^2 + bx + c,已知顶点坐标为 (h, k)。
1.根据开口方向求a的取值:-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则a>0;-若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则a<0。
2.根据已知点求解a、b、c的值:将已知顶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方程 k = ah^2 + bh + c。
由此,可得到关系式:- 若 a = 0,则b ≠ 0,方程为 kh + c = k;- 若a ≠ 0,则方程为 ah^2 + bh + c = k。
解方程组,得到a、b、c的值。
3.根据a、b、c的值写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将求得的 a、b、c 的值带入解析式 y = ax^2 + bx + c,即得到最终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根据已知的三个点求解析式方法:设已知的三个点为(x₁,y₁),(x₂,y₂),(x₃,y₃)。
1.求解a的值:通过使用待定系数法,假设解析式为 y = ax^2 + bx + c,将三个点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方程组:{a(x₁)² + bx₁ + c = y₁{a(x₂)² + bx₂ + c = y₂{a(x₃)² + bx₃ + c = y₃解方程组,得到a的值。
2.求解b、c的值:将求得的a的值带入上述方程组中,并解方程组,得到b、c的值。
3.写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将求得的 a、b、c 的值带入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y = ax^2 + bx + c,即得到最终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三、根据已知的顶点坐标和另一点求解析式方法:设已知的顶点坐标为(h,k),另一点坐标为(x,y)。
1.求解a的值:代入已知顶点坐标 (h, k),得到方程 k = ah^2 + bh + c。
再代入另一点坐标 (x, y),得到方程 y = ax^2 + bx + c。
消去c,并利用两个方程,可以解得a的值。
二次函数三种解析式的求法
二次函数三种解析式的求法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0。
在解析式的求法方面,有三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配方法、因式分解和求根公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求解步骤和应用场景。
一、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通过“配方”的方式将二次函数转化为平方的形式,从而求解方程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添加适当的常数来构造完全平方。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函数化为平方项的和。
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y=ax^2+bx+c,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常数来将其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常数k,使得ax^2+bx+c=k(x+m)^2+n,其中k、m、n为常数,且k不等于0。
2. 求解方程。
将转化后的函数形式与零相等,即k(x+m)^2+n=0,我们可以解得x 的值。
3. 检验解的正确性。
将求得的x代入原方程中,检验得到的解是否满足原方程。
配方法适用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其步骤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和应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二次函数的系数较大或方程较复杂,配方法可能不易实施。
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二次函数化为一个或多个因式的乘积形式,进而求解方程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二次函数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利用零乘积法则得到方程的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函数因式分解。
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y=ax^2+bx+c,我们需要找到两个因式,使得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这两个因式的乘积形式。
2. 利用零乘积法则求解方程。
将因式分解后得到的方程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与零相等,即得到若干个方程。
然后,求解这些方程,得到x的值。
3. 检验解的正确性。
将求得的x代入原方程中,检验得到的解是否满足原方程。
因式分解方法适用于二次函数可以进行因式分解的情况,它的求解步骤相对简单,但需要对因式分解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三、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是一种通过使用二次函数的系数来直接求解方程的方法。
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6篇)
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6篇)二次函数超级经典课件教案篇一1.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
2.使学生掌握用图象或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让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性质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案篇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表达式y=Asin(ωx+φ),掌握A、φ、ωx+φ的含义;(2)熟练掌握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的方法;(3)会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讨论其性质;(4)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和学生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作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求解关系性质的问题;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
难点:各种性质的应用。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为,函数y=Asin(ωx+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模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六、布置作业:习题1-7第4,5,6题。
课后小结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精选9篇)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精选9篇)《二次函数》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较熟练地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函数与圆、三角形、四边形以及方程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
重点难点: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的特征。
难点:会运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有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一、例题精析,强化练习,剖析知识点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例:根据下列条件,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0,1),(1,3),(-1,1)三点。
(2)抛物线顶点P(-1,-8),且过点A(0,-6)。
(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3,0),(2,-3)两点,并且以x=1为对称轴。
(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y=-3/2x+3的图象与x轴、y 轴的交点;且过(1,1),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并把它化为y=a(x-h)2+k的形式。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题目中的四个小题应选择什么样的函数解析式?并让学生阐述解题方法。
教师归纳: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有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a≠0)(2)顶点式:y=a(x-h)2+k(a≠0)(3)两根式:y=a(x-x1)(x-x2)(a≠0)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y=ax2+bx+c形式。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与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为顶点式y=a(x-h)2+k形式。
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交点横坐标时,通常设为两根式y=a(x-x1)(x-x2)强化练习: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1,0)和B(2,1),且与y轴交点纵坐标为m。
(1)若m为定值,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还有异于点A的另一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二、知识点串联,综合应用例:如图,抛物线y=ax2+bx+c过点A(-1,0),且经过直线y=x-3与坐标轴的两个交次函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的几种解析式及求法教学设计
福泉一中:齐庆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为基本遵循,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基准,采取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式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二)理论依据: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的理论为基本依据,主要把握了两个方面的理论:
1、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整体性的理论.教学中注意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师教学的理论.教师应该更加关注:1)科学的基本态度之一是疑问,科学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批判.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性的思维习惯;2)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学创新的出发点.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水平、思维水平等;4)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内容.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待定系数法”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待定系数法”的学习渗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因此这节课的学习既是初中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待定系数法作为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在其他学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学生对于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已经有所认识,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完一次函数后继续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学生已经具备了更多的函数知识,同时,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都很有帮助.在今后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还会继续运用待定系数法解决相关问题.新课标对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还有待加强相应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技术准备以及前期的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
针对这节课的特点,本课时我采用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让学生展示相应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形成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深入探究,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围绕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型问题,采用让学生多角度地自己给出合适的已知条件,并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初三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他们还缺乏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缺乏对知识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课上积极思考、与别人讨论疑难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等方式,激活思维;通过促进学生在心理活动、变化中的同化和顺应,深化思维,使学生既有参与的机会,又有拓展、探索的余地,在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能获得不同的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的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探究过程,力求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
1、理解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及步骤;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
2、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经历结合所给条件灵活选择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
达到简便运算,提高学生分析、探索、归纳、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应用以及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
握类比、转化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难点: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一)引入新课
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一个条件,在确立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也只要一个条件就行了,下面我们来探讨,要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几个条件?
(二)进行新课
例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3,0),并且过点C(0,-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法一:,关键是:(1)熟悉待定系数法;(2)点在函数图象上时,点的坐标满足此函数的解析式;(3)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法二: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选用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
=a(x-x
1)(x-x
2
),其中x
1
,x
2
为两交点的横坐标。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5,-1),且与x轴两交点的距离为6,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小结:此题利用顶点式求解较易,用一般式也可以求出,但仍要利用顶点坐标公式。
难点,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
(三)体现自我
1、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完成。
2、同时,让学生演板,尝试完成。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3、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点拨。
(四)小试牛刀
1、已知抛物线过(-3,0)和(1,0)两点,与y轴的交点为(0,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抛物线经过(1,0)和(0,12)两点,其顶点的纵坐标是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点拨:让学生思考每道题只有一种方法吗?不同的方法看哪种更简单。
(五)知识应用
若二次函数y=x2-2x+c的图象经过点(1,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点拨:(1)学生建立坐标系,解答。
(2)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解答的?(3)观察那些方法较为简单?(4)总结应用型函数的解答思路。
(六)总结
1、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_______________。
(a≠0)
(2)顶点式:_______________。
(a≠0)
(3)两根式:_______________。
(a≠0)
2、本节课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解析式形式:
(1)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y=ax2+bx+c形式。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2)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能求出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等与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为顶点式y=a(x-h)2+k形式。
(h、k分别是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3)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交点横坐标时,通常设为两根式y=a(x-
x 1)(x-x
2
)。
(其中x
1
、x
2
是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3、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思想方法
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数形结合等
教学反思:
1、求函数解析式是初中数学主要内容之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黔南州中考压轴中题固定出现,更是联系高中数学的重要纽带。
在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应恰当地选用函数解析式的形式,选择得当,解题简捷,若选择不当,解题繁琐,甚至解不出题来。
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其中,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感到比较困难。
2、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教师应在给出相应的典型例题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去发现规律。
最后,教师清楚地向学生总结每一种函数解析式的适用范围,以及一般应告知的条件。
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从以前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教会学生如何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学习,去获取知识。
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
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究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难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