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曲线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 学年第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科赫曲线

科赫曲线由瑞典数学家科赫在1904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从初等几何构造的一条没有切线的连续曲线”的论文中提出。这种曲线的作法和康托尔三分集的构造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它和康托尔三分集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分形。

瑞典数学家Von Koch作为科赫曲线的创始人,1870年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1887年考入斯德哥尔摩大学,1892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为泛函分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纯数学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科赫曲线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曲线,它任何一点处都连续,但是却处处“不可导”(即没有确定的切线方向)。科赫曲线的构造可以用如下迭代的方法,平面上有一单位线段(图a):1.将单位线段分成三等份,将中间部分用两条边长为1/3的折线来代替(图b);2.将图b中的每条线段三等份,中间的一段用边长为1/9的两条折线替代,得到图c;不断重复,无数次迭代之后就生成了科赫曲线。

设科赫曲线初始元的边长为a0,边数为b0,

长度为L0,依次所得第n级科赫曲线构造的边长

为a n,边数为bn,周长为Ln。

则:1.由于a1=1/3a0,a2=1/3a1,··,a n=1/3a n-1,

所以得到a n=(1/3)n a0

2.由于b1=4b0,b2=4b1,···,b n=4b n-1,得

到b n=4n b0

3.由于L o=a0b0,L1=a1b1,···,L n=a n b n,

得到L n=(4/3)n L0

由上面的计算,我们可知,科赫曲线的长度

是无穷大,并且曲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内距离

也是无穷大。

科赫曲线是早起被描述的一种分形曲线,因为它是自相似的。自相似指的是把要考虑的图形一部分放大,其形状与整体相同。设想把图d中科赫曲线区间[0,1/3]中的图形放大3倍,放大后的图形仍旧与原来的曲线形状完全相同,在[2/3,1]区间上也是一样的。虽然区间[1/3,1/2]和[1/2,2/3]的图形是倾斜的,但是把图形放大后我们依然能得到与原图形一样的结果。同理,对曲线上更小的部分进行放大也能得到一样的结果,所以不论多小的部分,把它放大之后,都能得到与原来相同的图形。

总所周知,普通几何学研究的对象,一般维度都是整数。比如,点是0维,直线1维,平面或者球面2维,我们所生活得空间是3维,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被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以时空是4维·····但是不管怎么说,维度都是整数。然而在1918年,德国的数学家豪斯多夫却提出了“分数维”的概念,并且这种概念在后来又由贝斯克维奇加以发展,因此分数维也称豪斯多夫—贝斯克维奇维数。

而对于科赫曲线来说,其整体是一条无线长的线折叠而成的,显然,如果用小直线段度量,其结果是无穷大的,而用平面量,其结果是0,那么可见科赫曲线的维度是介于1和2之间的。

(20 —20 学年第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根据分形的豪斯多夫—贝斯克维奇维数,假设我们把分形图形分成N个相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在线性尺度上都是原来图形的1/m,那么这个图形的维度就是logN/logm。我们从构造科赫曲线的方法出发,可以把科赫曲线分成4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都是原来的1/3大,所以N=4,m=3,那么科赫曲线的维度就是log4/log3=1.26。

在科赫曲线的生成的过程之,我们接触到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就是“特征尺度”的概念,一般的研究对象总有它自己的特征尺度,要用恰当的尺度去测量。从传统的几何学出发,我们用非常简单的一把直尺去研究科赫曲线,会发现它十分复杂,它包含无限的层次结构,用什么样的尺子都很难测量它。而从分形几何学出发,我们用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测量单位——一个小的科赫曲线去测量科赫曲线,所得的结果却十分的简单。

1920年,一位英国数学家在调查海岸线和曲折的国境线时,发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等国家的百科全书上对共同边界的长度估计相差20%,他感到非常困惑。后来美国数学家曼德博发现了这位英国数学家的手稿,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漫长的海岸线如果用不同的标尺测量,结果的差异会很大,因为在不规则的海岸线上,总能发现更细小的锯齿形边缘。1967年曼德博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统计自相似性与分数维》的论文,创立了一个新的几何学分支学科,它更能以数学的方式来表现世界的复杂性,这就是分形几何学。

为什么各个国家对共同海岸线长度的估计会相差这么多呢?曼德博发现原来是因为这些国家传统上所用的长度标准是不同的,测量时所用的尺子长短不一,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测量误差。我们可以试想,当一个测量员拿着一支1米宽的尺子去一步步测量一条海岸线,对于他来说,即使连接相邻两点的是一条弯曲的曲线,但在测量过程中,这条曲线也会被当做一条直线忽略过去了,这样他测得的海岸线长度一定会比实际的长度短。那么如果他拿着0.1米宽的尺子呢?那么他的测量就会反映出更多的细节,这时他所测得的海岸线长度就会比1米长的尺子测得的长度要长。如果他用0.01米的尺子呢,显然此时他测得的海岸线长度又会更长······

显然地,如果他用的测量尺子越小,那么他所测得的海岸线长度就会越长。那么随着海岸线长度的增加,它最后会不会趋于某一个固定值呢?这一问题后被曼德博证明了:当把测量所用的尺子变小时,海岸线长度不会趋向于某一个固定值,而是会无线地上升,当尺子变得无穷小时,海岸线长度也就会变得无限长了。

这个结论其实我们也可以从科赫曲线中找到。假设那条线段原先长度是1米,我们用一米的尺子去测量科赫曲线,它的长度是1米,中间我们忽略了所有的细节;当我们用1/3米的尺子去测量时,稍微增加了一些细节,其长度是4/3米;当我们用1/9米的尺子去测量时,其长度是16/9米;当尺子变得无穷小,n趋于无穷,包含的细节越来越多,科赫曲线的长度也趋向于无穷大了。

海岸线与科赫曲线的相似之处在于,经过海水长年的侵蚀和陆地自身的运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湾和海岬,海岸线上凹凹凸凸的地方特别多,随着测量越来越精细,海岸线的长度也越来越长,而这就不仅仅只是修正小数点后面几个数字的问题了。所以,泛泛地说海岸线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海岸线的长度是取决于测量时所用的尺子的长度,在现实生活中,科赫曲线常被用作模拟海岸线的形状。

1904年,科赫将雪花理想化,并与数学相结合,得到了科赫雪花曲线。它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一个有限的面积却有无限的边长,这为以后很多学科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906年,科赫在西班牙国家标准上发表了一篇阐述科赫曲线的文章,举世闻名的科赫曲线就此诞生。

科赫雪花(也称为科赫岛)因其形状类似于雪花而得名,它是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把每条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