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的三个概念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哲学的三个概念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
近年来,关于经济哲学的讨论方兴未艾,但这些讨论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经济哲学”这一概念没有经过深入的反思而获得明晰的理解。本文认为,只有提出并厘清以下三个概念的含义与关系,关于经济哲学的讨论才能避免原地踏步的现象。
11广义经济哲学(p h ilo sop hy of econom y in a b road sen se。凡是探讨经济、经济学(关于经济问题的系统的理论表述与哲学关系的一切学问都从属于广义经济哲学。
。虽然这个概念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但它只是向人们显示出一个各种素材和见解纷然杂陈的研究领域。只要人们停留在这个概念上,他们就很难在经济哲学的研究上获得真知灼见。
21狭义经济哲学(p h ilo sop hy of econom y in a narrow sen se。它像历史哲学、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等一样,是从属于理论哲学的。它强调的不是哲学在经济和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而是经济事实和经济学的观念在哲学领域里的引申。易言之,它的特点是运用现代经济和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哲学的基本概念。在这里,作为确定性的前提出现的是经济和经济学中的基本事实和概念,作为变数出现的则是哲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念。这一联姻的结果是,经济事实和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观念也在哲学上获得了普遍的意义。狭义经济哲学的出发点是经济和经济学,落脚点是哲学。也就是说,狭义经济哲学关注的重点不是落在经济或经济学上,而是落在哲学上,作为理论哲学的一个分支,狭义经济哲学追求的是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1经济的哲学(econom ic p h ilo sop hy。它像历史的哲学、道德的哲学、政治的哲学等学科一样,是应用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狭义经济哲学相反,它强调的不是经济事实和经济学的观念在哲学领域里的引申,而是哲学理论在经济现象和经济
学领域中的应用。在这里,作为确定性的前提出现的是某种哲学理论,作为变数出现的则是经济和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事实和观念。也就是说,当人们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哲学观念、哲学方法和价值观念去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或经济学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时,他们从事的正是经济的哲学的研究。因为任何人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学问题时,都不可能不受任何哲学理论影响。换言之,任何经济学的研究本质上都蕴含着一定的哲学维度。差别只在于,人们是自发地跟着某种哲学理论走,还是自觉地运用某种哲学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与狭义经济哲学不同,经济的哲学的出发
点是哲学,落脚点则是经济和经济学。作为应用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注重的不是哲学理论本身,而是这一理论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学问题的说明。它注重的是经济领域里的实效,是一个个有效的解释结果,而不是去构建哲学上的理论体系。
在厘清了上述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后,我们再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广义经济哲学的概念是最宽泛的,它既包含了狭义经济哲学的概念,也包含了经济的哲学的概念。通常,人们对经济哲学的理解不是停留在广义经济哲学这个混沌的概念上,就是下降到经济的哲学这个单向度的概念上,很少有人对我们上面提到的狭义经济哲学发生兴趣。同时,人们对经济的哲学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误解,有必要加以澄清。
狭义经济哲学是运用现代经济和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哲学的基本概念。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研究起着开创性的作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都是狭义经济哲学的典范之作。正是由于把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性的维度引入到哲学思考之中,马克思扬弃了传统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表述了这种学说的基本特征:“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①从恩格斯的论述可以看出,正是最基本的经济事实和经济学观念的引入,导致了哲学领域里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事实上,马克思所开创的狭义经济哲学的研
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哲学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下面,我们不妨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实践概念。尽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谈论到实践的知识,并把人们的生产活动理解为一种实践,但长期以来,哲学家们更多地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去理解实践活动的。正是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对实践概念作出了新的理解,肯定了生产劳动在人类全部实践活动中的基础的和核心的作用。这看起来是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一种复归,然而却是一种深刻得多的复归和超越。马克思这样写道:“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②正是通过生产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哲学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人类的生存活动是通过生产劳动而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生存也就是生产,而生产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页。
生产,其他的形式则是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妨说,马克思的生存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广义生产理论。马克思还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和批判,更新了对传统哲学的历史观的理解,并由此而形成了以扬弃私有制(异化劳动的根源为宗旨的社会革命理论。
其次,我们来看物质和物的概念。按照传统哲学的观念,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的具体样态则是物,物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以他们的意识或意志为转移。马克思把这样的物质观称之为“抽象的物质观”,认为它的谬误在于:它是离开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经济生活来观察物质世界的。如果从经济生活,特别是商品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