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5着色剂
果子露等种类。
33
34
2.胭脂红 (ponceau,ponceau 4R ,08.002)
食用红色1号,又丽春红4R,苋菜红的异构体。偶氮类。 色泽特征 性质与性能:对光和酸较稳定,但对高温和还原剂的耐受性很差,能 被细菌所分解,遇碱变成褐色 毒性:无致肿瘤作用。ADI为0~4mg/kg 。 使用:主要用于饮料、配制酒、糖果等。
日落黄 (sunset yellow)
21
二、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亮蓝 (brilliant blue)
靛蓝
(indigo carmine)
22
Part 3: 着色剂的种类和分类
23
三、着色剂的种类和分类
种类:我国批准使用的约63种。
* GB2760-96:58种(不包括不同方法生产的同一着色剂) * 增补品种:5种(97年2种,98年2种,04年1种)
《食品添加剂》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章 着色剂
(colorants/coloring agents)
2
内容
* 着色剂的定义和作用(definition and role) * 着色剂的发色机理(coloring mechanisms) * 着色剂的种类和分类(varieties and classification) * 着色剂的特点*(attributes) * 使用着色剂注意事项*(notice proceedings) * 常用着色剂的特性与使用( properties and use)(自学)
50种食品添加剂
5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香味、保鲜等特点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检测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将介绍50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用途。
第一类:色素类食品添加剂1. 甲基红:常用于果酱、糖果等食品,赋予红色。
2. 胭脂红:常用于饮料、肉制品等食品,赋予鲜艳的红色。
3. 日落黄:常用于清凉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金黄色。
4. 洋红:常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紫红色。
5. 孔雀蓝:常用于口香糖、冷饮等食品,赋予蓝绿色。
第二类: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6. 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用于调节酸味。
7. 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用于增加甜味。
8. 麦芽糊精:常用于奶粉、巧克力等食品,增加香甜味道。
9. 酵母提取物:常用于面包、酱料等食品,增加鲜味。
第三类: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10. 亚硝酸盐:常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具有抑菌作用。
11. 苯甲酸:常用于果脯、糖果等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 乙酸钠:常用于饮料、豆制品等食品,具有抗菌效果。
第四类: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13. 明胶:常用于果冻、炖品等食品,提高质地稠度。
14. 卡拉胶:常用于冷冻食品、糖果等,增加黏性。
第五类: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15. 亚油酸盐:常用于酱料、沙拉等食品,防止油脂溢出。
16. 多聚磷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保持食品稳定。
第六类:酸度调节剂类食品添加剂17. 乳酸:常用于饮料、乳制品等食品,调节酸碱度。
18. 苹果酸:常用于糕点、果酱等食品,调节酸度。
第七类: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19. 大豆异黄酮:常用于油脂、食品添加剂等,保持食品新鲜。
20. 维生素C:常用于果汁、保健食品等,延长食品寿命。
第八类:硝化剂类食品添加剂21. 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改善食品风味。
第九类: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22. 无水葡萄糖酸钠:常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增加体积松软度。
第十类:增酸剂类食品添加剂23. 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增加酸味。
5 食品添加剂 2
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主要成分包括: 1、 水分 2、 脂肪 开门七件事 3、 蛋白质 柴米油盐酱醋茶 4、 碳水化合物 5、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6、 维生素 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元素大致有三种,即必需元素、 营养元素、和有毒元素。有关微量元素的研究是七十 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上述分类与界 定,会随着诊断方法和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而被修 正和重新归属。 必需元素按其在有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常量元 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除C、H、O、N外,还有Ca、 Mg、K、Na、P、S、Cl等七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Fe、Zn、Cu、Co、Mu、Mn、Se、I、F、Cr、Ni、 Si、V等十四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天然色素缺点: 1. 较难溶解,不易上色均匀。 2. 染着性较差,某些与食品原料反应而褪色。 3. 坚牢度较差,局限性(温度,光照,PH, 氧化等)。 4. 难调色。不同色素相溶性差,难调。 5. 成分复杂,易产生沉淀,混浊等现象。 6. 受金属离子和水质影响。金属离子作用下 发生分解。变色,生成不溶盐类。
b. 应用单一。
禁用防腐剂
硼酸与硼砂;甲醛;水杨酸;萘酚;焦碳 酸二甲酯-----非食品添加剂
200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粉丝事件”, 是粉丝中掺入了吊白块。吊白块学名为甲醛 次硫酸氢钠,它能使粉丝漂白,但在粉丝中 残留甲醛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人体直接摄人10克“吊白块”就可致人死亡。
LD50(50% Lethal dose)值 半致死量 又称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 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 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 试验食品添加剂的LD50值,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 LD50数值越小,毒物的毒性越强; 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
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
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特性,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加工工艺水平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
1.天然食品添加剂:指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或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如植物提取物、动物制品、微生物发酵产物等。
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等。
2.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例如:味精、阿斯巴甜、糖精、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防腐剂是指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而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防腐剂可以抑制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防止食品发生化学变化。
常见的防腐剂有:1.化学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等。
2.天然防腐剂:如茶多酚、辛夷提取物、樾橘素等。
3.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抑制微生物生长、杀死微生物、阻止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酸度等。
4.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在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会被代谢、排出体外。
但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5.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口感、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但过量使用或使用非法添加剂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身体健康。
6.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监管: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监管非常严格,要求所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都必须经过安全评价和审批,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同时,我国还定期对食品进行监督抽检,确保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习题及方法:1.习题: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定义分别是什么?解题方法:通过回忆课本中关于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定义,结合题目中的描述,给出准确的答案。
5'-呈味核苷酸二钠国家添加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5'-呈味核苷酸二钠国家添加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所探讨的主题——5'-呈味核苷酸二钠国家添加标准。
首先,本部分将引入5'-呈味核苷酸二钠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随后,将简要说明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并对本文的目的进行概述。
5'-呈味核苷酸二钠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速溶食品和饮料等领域。
它独特的味道和增加食品鲜味的功能,使其成为许多食品加工厂家不可或缺的成分。
然而,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高要求,对于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国家添加标准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5'-呈味核苷酸二钠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定义、特性以及国家添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键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作用机制,确保其安全使用,并为相关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我们将介绍背景知识,包括对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简要介绍以及其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情况。
接着,我们将对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定义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化学结构、生产方法和纯度要求等。
紧接着,我们将分析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特性,包括味道特点、溶解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
在正文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国家添加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在5'-呈味核苷酸二钠中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对国家添加标准的完善和对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对5'-呈味核苷酸二钠国家添加标准的深刻理解,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将对5'-呈味核苷酸二钠国家添加标准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
通过对其概述部分的介绍,读者可以初步了解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并对后续章节的阅读有所准备。
食品添加剂组成
食品添加剂组成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营养、保持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等目的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以下几类:
1. 防腐剂:如硫酸盐、亚硝酸盐、苯甲酸等,用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2.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BHA、BHT等,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3. 发酵剂:如酵母、面粉、酸奶等,用于促进食品发酵。
4. 调味剂:如盐、糖、味精、酱油等,用于增加食品的味道。
5. 着色剂: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焦糖色等,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
6. 增稠剂:如明胶、果胶、卡拉胶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7. 乳化剂:如卵磷脂、甘油脂肪酸酯等,用于使食品中的油水混合均匀。
8. 膨松剂:如小苏打、泡打粉等,用于使食品膨胀。
9. 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醋酸等,用于调节食品的酸碱度。
10. 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食品的消化吸收。
食品添加剂5
定义(GB2760-2011 ):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稠、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功能分类代码,20;天然增稠剂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动物性增稠剂;植物性增稠剂;微生物性增稠剂;酶处理生成胶牢记自己抄挺多的第五张按组成分:可分为多肽类和多糖类两大类根据其主要作用分:分为增稠剂(主要用于增加粘度)和胶凝剂(主要用于形成凝胶)。
二、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1.主要是赋予食品所要求的流变特性:2.增稠剂是果冻、奶冻、软糖、仿生食品中的胶凝剂增稠剂的其它功效起泡和稳定泡沫-粘合-成膜:保(吸)水(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增量并改质,如豆沙馅用于保健、低热食品的生产;矫味对不良气味有掩蔽作用明胶——臭皮鞋(铬元素)从动物的皮、骨、软骨、韧带和肌膜中提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看图23属于按需求加入的添加剂。
切勿滥用!!CMC-Na本身在酸性条件下不够稳定,现已经有耐酸型CMC-Na配制酸奶后一种方法是在牛奶中加入酸,此时牛奶中的酪蛋白会沉淀,所以可先在牛奶中添加耐酸的CMC-Na后,再加酸,则可防止蛋白质沉淀,提高制品的耐热性,延长制品的存放时间。
果胶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多糖,其中部分-COOH被甲醇酯化。
可从苹果皮、向日葵盘和柑橘皮提取。
高甲氧基果胶(HMP )甲氧基>7%的果胶;低甲氧基果胶(LMP)甲氧基<7%的果胶。
HMP必须在含糖量大于60%、pH 2.6~3.4时才具有凝胶能力。
为热不可逆型LMP只要有多价金属离子,例如钙、镁、铝等离子的存在,即可形成凝胶。
为热可逆凝胶。
高酯果胶主要用作带酸味的果酱、果冻、果胶聚糖、糖果馅心以及乳酸菌饮料等的稳定剂。
低酯果胶主要用作一般的或低酸味的果酱、果冻、凝胶软糖果胶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影响增稠的因素阿拉伯胶-阿拉伯胶具有高度的水中溶解性,能很容易地溶于冷、热水中,可配制成50%浓度的水溶液而仍具有流动性,这是阿拉伯胶独一无二的特点。
食品添加剂5'-肌苷酸二钠
食品添加剂5'-肌苷酸二钠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5'-肌苷酸二钠。
食品添加剂5'-肌苷酸二钠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具有特异味。
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C10H11N4Na2O8P2.2 相对分子质量392.173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要求附录A 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A.2.1 称取0.03g 样品,精确至0.01g,溶于100 mL 水中。
取此液3mL,加入0.2mL 3,5-二羟基甲苯-乙醇溶液(1+9),加入3mL 硫酸铁铵-盐酸溶液(1+1000),在水浴中加热10min 时,显绿色。
A.2.2 称取1.0g 样品,精确至0.01g,溶于20 mL 水中。
取此液5mL,加入2mL 氧化镁溶液,应不产生沉淀。
再加7mL 硝酸,煮沸10min 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g/L )中和后的溶液,加入钼酸铵溶液,加热时,生成黄色沉淀,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g/L )或氨水溶液(2+3)时,沉淀溶解。
注:钼酸铵溶液的制备:称取6.5g 三氧化钼粉末,加入氨水溶液(1+1)使之溶解。
冷却后,边搅拌边加入硝酸溶液(32+40),放置48h 后,用石棉过滤。
此溶液不宜长期保存。
量取此液5mL ,加入2mL 磷酸氢二钠溶液(125g/L )时,立即或稍加热后应有大量黄色沉淀生成,否则此溶液不能使用。
应避光保存。
如有沉淀生成,则使用上层澄清液。
A.2.3 称取0.02g 样品,加入1000mL 盐酸溶液(1+1000)溶解,此溶液在波长(248~252)nm 处有最大吸收带。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加工、制作、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各种物质。
了解食品添加剂及其基本知识对于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有帮助。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1. 防腐剂:防止食品变质和腐败,如山梨酸、山梨醇酯等。
2. 色素:改变食品的颜色和色泽,如红曲色素、胭脂红等。
3. 甜味剂:增加食品的甜度,如蔗糖、蜂蜜等。
4. 酸味剂:增加食品的酸味,如柠檬酸、乳酸等。
5. 发酵剂: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面粉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
1. 添加剂是不能替代食品原料的,只能作为辅助。
2. 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注册和准入规定。
4.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根据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明细,进行选择。
以上是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规范,选择健康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一、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
1.苯甲酸:也叫做食品乙酸钠,可以抑制微生物和酵母菌的生长,被广泛应用于果汁、糖果、蛋糕和罐头等各类食品中。
2.山梨酸:是一种天然产物,也常用于食品防腐中,特别是在面包、奶酪、沙拉酱、调味料和肉类加工品等食品中。
3.丙二酸二钠:简称双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它主要用于肉类、奶制品、糖果、罐头和饮料等食品生产中,作为一种pH调节剂和防腐剂。
4.溴酸钾:常用于处理海产品,如龙虾、蟹类、虾和鱼等,也适用于水果和蔬菜。
5.亚硝酸盐: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主要应用于肉制品、鱼类加工品和罐头等食品中。
二、抗氧化剂:可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1.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作用,在果汁、蔬菜制品、饼干等食品中广泛使用。
2. 维生素E:也称为生育酚,就像维生素C一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在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中经常使用,如坚果、油炸食品和动物脂肪等。
3. 茶多酚:属于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茶叶和一些水果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4. 硫代双胍:是一种对空气中的氧气有极强的还原作用,可以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在麦片、罐头、饼干、肉制品等食品中应用广泛。
5. 花青素:也称为花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料,在葡萄酒、蔬菜、水果和豆腐等食品中广泛存在,并以其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著名。
三、酸味剂:可使食品呈现酸性。
1. 柠檬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柠檬、石榴、草莓和柑橘等水果中的有机酸,常用于饮料、果酱、罐头、沙拉酱、糖果和蛋糕等食品的调味中。
2. 苹果酸:也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苹果、圆桌等水果中的有机酸。
它通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水果汁等。
3. 葡萄糖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具有很强的酸味和抗菌作用,广泛用于罐头、饮料、果冻、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制造中。
4. 醋酸: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有机酸,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酱汁等食品。
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成分。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一般都不能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其添加量有严格的限制。
且其用量,一般不超过2%。
2、酸度调节剂(01)抗结剂(02)消泡剂(03)抗氧剂(04)漂白剂(05)膨松剂(06)胶奶糖基础剂(07)着色剂(08)护色剂(09)乳化剂(10)酶制剂(11)增味剂(12)面粉处理剂(13)被膜剂(14)水分保持剂(15)营养强化剂(16)防腐剂(17)稳定和凝固剂(18)甜味剂(19)增稠剂(20)香料(21)食品加工助剂(22)其他(00)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与食品工业的关系(一)改善食品及其原料的感官性状增进色、香、味,改变质地──花色品种急剧增加。
(二)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解决了加工与消费之间的时空差所带来的污染、变质的问题和资源的地域性问题。
(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四)提高运输、携带和摄食的方便性;(五)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六)满足其他特殊需要4、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原则)1.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并应在较低的使用量的条件下有显著效果。
2.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若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或破坏,避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
3.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不被消化道所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及风味。
5.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即违反食品添加剂允许的作用范围的均为违法。
食品添加剂
联合国FAO WHO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FAO/ (二) 联合国FAO/WHO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联合专家委员会建议把食品添加剂分四类: 联合专家委员会建议把食品添加剂分四类:
安全的物质 可按正常需要使用, 物质, 第一类 为安全的物质,可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 立ADI值。 ADI值 又分为A 二类。 第二类 为A类 又分为A1、A2二类。 A1 类: 毒理学性质已清楚,可使用并已订出ADI值。 毒理学性质已清楚,可使用并已订出ADI ADI值 已制定暂定ADI ADI值 但毒理学资料不完善, A2 类: 已制定暂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完善, 暂可使用。 暂可使用。 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 ADI值者 第三类 B类;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 原则上为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第四类 C类 原则上为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认 为使用不安全者。 为使用不安全者。
2.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三个方面) (一)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三个方面) 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法规 1973年成立“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科研协作组” 1973 年成立“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科研协作组”,开始有组织的管 年成立 理。1977年制定最早“标准”。 1977年制定最早“标准” 年制定最早 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研制或使用单位(提供报告、资料) 研制或使用单位(提供报告、资料) 初审) 构(初审) 省、自治区卫生监督机 国家标准
来 源 分 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 化学合成 ) 天然食品添加剂 ( 动、植物 )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类: 21类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类: (共21类)
酸度调节剂 漂白剂 护色剂 面粉处理剂 防腐剂 其他
抗结剂 膨松剂 乳化剂 被膜剂 稳定和凝固剂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四)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酸碱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如柠檬酸、冰乙酸。
(2)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如亚铁氰化钾。
(3)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如硅油酮。
(4)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如叔丁基对羟二酚。
(5)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如焦亚硫酸钠。
(6)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如碳酸氢钠。
(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如口香糖中除甜味剂和香精之外的物质。
(8)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如胭脂红。
(9)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如亚硝酸钠。
(10)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如单甘脂、蔗糖酯。
(11)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如淀粉酶、蛋白酶。
(12)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的风味的物质。
(13)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14)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15)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的物质。
(16)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如硫酸亚铁。
(17)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18)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5
12.3 漂白剂
漂白剂: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 食品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所使用的添加剂。 氧化型漂白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高 锰酸钾等,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残留 量也较大,多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品原料 的洗涤。 还原型漂白剂:硫磺、二氧化硫、亚硫酸氢 钠等,其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为二氧化硫。 食品中使用亚硫酸盐的作用有:漂白作用、 防褐变作用、防腐作用、抗氧化作用等。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其中一种呈微滴状分散 于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称为乳化。 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相中的一相均匀分散于另一相的 物质称为乳化剂。 油-水乳浊液分两种类型:1)油在水中(O/W)2) 水在油中(W/O)。前者用亲水性强的乳化剂,后 者用亲油性强的乳化剂。 食品加工中常见的是O/W型乳浊液。
常用水溶性抗氧化剂
水溶性抗氧化剂是指能溶解于水的一些抗氧 化物质,多用于食品的护色,防止氧化变色, 以及防止因氧化而降低食品的风味和质量等 方面。
1)抗坏血酸(VitC)
性状: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 酸,遇光色渐变深,干燥状态较稳定。 用途:用为啤酒、无醇饮料、果汁等的抗氧化剂, 可防止褪色、变色、风味变劣和其他由氧化而引起 的质量问题。还可抑制果蔬的酶促褐变。 用量:最大使用量0.04g/kg;作为发色助剂, 0.02~0.05%的添加量,可有效促进肉红色的亚硝基 红蛋白的产生,防止肉制品的褪色,抑制致癌物亚 硝胺的生成。 注意事项:本品易被氧化,它的水溶液受热、遇光 后易破坏,避光保存。避免从水及容器中混入金属 和空气。
防腐剂
防腐剂:指凡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作用的 物质。 根据防腐剂组成和来源可分为: 有机防腐剂: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 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无机防腐剂:亚硫酸及其盐类、二氧化硫、 硝酸盐、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等。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
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
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
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067,162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6.68%;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0,220,753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8.0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3,095,12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3%。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579家。
2007年1-5月,中国全部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6,468,011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4.79%;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413,141千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3.57%;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666,6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25%。
食品添加剂
鱼精蛋白是从海产鱼类的精子细胞中分离 后得到的碱性蛋白。它无味、无臭,对人体无 害,使用量不受任何限制,根据需要添加达到 满意的抑菌效果,但其添加量大,成本较高, 只能作为高附加值的食品或功能食品的防腐剂。
荔枝精油中含有丰富的环丙烷基脂肪酸能有 效防止微生物引起的肉类制品的变质,可使微生 物的生长适应期延长4倍,可有效降低微生物的 生长势和减少微生物的生长量。避免了肉桂醛、 肉桂酸、紫苏酸等防腐剂添加后影响肉制品风味, 是一种作为保持肉类制品的色、香、味的天然保 鲜防腐剂。
解的,因而在食品中 脂等。 使用不受限制。
大豆磷脂:
式中R和R/是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
O R' C
H2C
O
O CH H2C O
CO R O P O
+
O
CH 2CH 2N (CH 3)3
+
脑磷脂
O R' C H2 C O CO R O P O
+
O CH H2 C O
O
CH 2CH 2NH 2
卵磷脂
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
乳化剂 防腐剂 抗氧化剂 调味剂 增味剂 酸味剂 增稠剂 食用色素
5.1 概述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质量和色、 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 加入食品中的少量合成或天然的化学物 质。
2.食品添加剂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为三类:
●天然提取: 天然色素、香料、甜味剂、水溶胶等;
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
结构通式为:
R1、R2、R3:脂肪酰基或H 一般为白色至微黄色粉状、蜡状或块状物, ADI0~10mg/kg 体重。
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其商品名为司盘(Span):
食品添加剂品种目录
食品添加剂品种目录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保护或增加食品的某种特性而在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物质。
以下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目录:
1. 防腐剂:例如硫酸二氢钾、亚硫酸钠。
2. 抗氧化剂:例如抗坏血酸、苯甲酸。
3. 酸度调节剂:例如柠檬酸、醋酸。
4. 甜味剂:例如蔗糖、阿斯巴甜。
5. 色素:例如胭脂红、亮蓝。
6. 香料:例如薄荷醇、香兰素。
7. 赋形剂:例如明胶、淀粉。
8. 稳定剂:例如卡拉胶、黄原胶。
9. 发酵剂:例如酵母、曲霉。
10. 营养强化剂:例如维生素C、钙剂。
以上仅为常见的一些食品添加剂品种,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6)凝固剂
(9)消泡剂 (12)乳化剂 (15)增味剂 (18)发泡剂 (21)营养强化剂
按毒性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安全评价资 料把食品添加剂分成三类。 •A类:是 JECFA已制定ADI值(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和暂定
ADI值者;
•B类:是JECFA曾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DI值,或者未进行 过评价者; •C类:是JECFA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严格控制作某 些食品的特殊使用者。
减弱。
抗菌作用:
主要杀灭或拟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其芽孢,而对革兰
氏阴性菌、霉菌、酵母无作用,尤其是细菌孢子, 其抑菌机理:影响细菌孢膜和孢壁质的合成。
毒性: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防腐剂,因为是多肽物质食用后在消化道
中被蛋白消解酶消化成氨基酸。
使用:
若与山梨酸并用,可发挥更广谱的抑菌作用。可广泛应用于
肉制品、乳制品、植物蛋白食品、罐装食品、果汁饮料及经 热处理密闭包装食品的防腐保鲜,同时也可应用于化妆品和 医疗保健品等领域。
•
1000C开始升华,在酸性条件下易
同水蒸气挥发;
•
• •
在空气中稳定;
易溶于水; 适宜pH为2.5-4.0;
•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
适宜pH为2.5-4.0;
抗菌作用:
1)对广范围的微生物有效,唯对产酸菌作用弱; 2)苯甲酸的亲油性很大,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 从而干扰了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 酸的吸收;
0~5mg/kg
350mg
2. LD50
半致死量,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 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呈味核苷酸二钠)(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根据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委托协议书(2014年)”(项目编号为ZHENGHE-2014-067),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呈味核苷酸二钠)被列入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共同组织该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待定。
负责标准技术资料查询、收集及对比,检测方法的验证比对,样品检测及数据整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行业内征求意见,组织标准的初审讨论会及标准报送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1.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针对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5年1月29日召开了5´-呈味核苷酸二钠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研究参考这些标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形成了标准草案。
之后,工作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对标准中采用的试验方法反复进行了对比验证工作,积累了大量验证数据。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业内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5´-呈味核苷酸二钠作为增味剂,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ADI值乘以平均体重,可得每人每日允许摄入总 量A;
求得A后,还要根据对人群的膳食调查,搞清膳食 中含该物质的各种食品的每日摄食量C,以及该 食品含该物质的最大使用量E,分别计算出每种食 品含有该物质的最高允许量D;
(11)着色剂 (13)品质改良剂 (15)增味剂 (17)被膜剂 (19)保鲜剂 (21)营养强化剂
(12)乳化剂 (14)抗结剂 (16)酶制剂 (18)发泡剂 (20)香料 (22)其他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 一般要求与安全使用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 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食品添加剂
1 一种或多种物质
2
添加量也很小
3 一般不能单独作食品食用 4 不是食品原料固有的物质
Hale Waihona Puke 5 添加量有严格限制分类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1)防腐剂
(2)抗氧化剂
(3)发色剂
(4)漂白剂
(5)酸味剂
(6)凝固剂
(7)疏松剂
(8)增稠剂
(9)消泡剂
(10)甜味剂
5_食品添加剂
第5章 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主要成分包括:
1、 水分
开门七件事
2、 脂肪
柴米油盐酱醋茶
3、 蛋白质 4、 碳水化合物
5、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6、 维生素
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元素大致有四种,即必需元素、 营养元素、沾染元素和有毒元素。有关微量元素的研 究是七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上述 分类与界定,会随着诊断方法和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 而被修正和重新归属。
根据D制订出该添加剂在每种食品中的最大用量E。 在某种情况下D和E可以吻合,但为了人体安全起 见,原则上最大使用量E略底于最高允许量。
一般情况下,化学物质从产生作用到致癌的时间为实 验动物寿命的1/8。小白鼠为3~4月,人为5~10年。 实验动物的实验周期为2年。
5.2 常用食品防腐剂
5.2.1 概述 5.2.2 防腐剂的作用原理 5.2.3 常用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概述
食品的贮藏方法有物理法(加热、干燥、冷 冻)、化学法(药剂法)、物理化学法(烟 熏法)及生理法(气体、低温、发酵)。
防腐剂是防止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品腐败 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属于化学法。
各国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 及其盐、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和丙酸及其 盐类这四大类。
中毒阈量:指动物中毒所需的最少被测 物质的量,即能引起机体某种最轻微中 毒现象的剂量。
以上毒性指标是通过动物的急性毒性实 验、亚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而 获得的。其毒性包括致癌性、遗传毒性、 催畸性和叠加毒性。
表1-1 LD50值与毒性分级和对人的毒性对照
毒性程度
LD50(大鼠经口) (mg/kg)
1.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 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 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 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 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 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 作为伪造的手段。
LD50(50% Lethal dose)值 半致死量 又称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它是
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 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 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
试验食品添加剂的LD50值,主要是经口 的半数致死量。
LD50数值越小,毒物的毒性越强; 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
动物毒 性实验
动物最大 无作用量 (MNL)
给定
平均体重
人体日允许摄
人体日允
入总量(A)
许摄入量
安全系数
(ADI)
每种食品中 最高允许量(D)
每种食品的使 用标准(E)
人群膳 食调查
各种食品日平 均摄入量(C)
各种食品中最 大使用量 (E’)
根据毒理学评价,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一 般程序为:
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 加入食品添加剂。
ADI值(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它指 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 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 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
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乎一 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值(动物最大无 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
5.2.1 防腐剂
(1)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 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 类添加剂。
(2)防腐剂分类 按其来源分为:无机防腐剂、有机防腐剂、生 物防腐剂等。 有机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 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及其盐类。 无机防腐剂包括:亚硫酸及其盐类、亚硝盐。 生物防腐剂包括:乳酸链球菌和那它霉素等。
必需元素按其在有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常量元 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除C、H、O、N外,还有Ca、 Mg、K、Na、P、S、Cl等七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Fe、Zn、Cu、Co、Mu、Mn、Se、I、F、Cr、Ni、 Si、V等十四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截至2000年底,经国家批准使用的食 品添加剂有22大类,品种达1500余种, 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出口达30多万吨, 创汇近6亿美元,从业企业数千家。当 前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面食、乳品、营 养品、休闲食品、粮油、肉禽、果疏、 加工各领域,包括饮料、冷食、调料、 酿造、甜食等各工业部门。
表1-2 几种物质的LD50值
LD50值(mg/kg体重)
物质名称
2 50~70 500~1000 6000~8000
食品抗氧剂丁羟基茴香 醚BHA
防腐剂苯甲酸钠 尼泊金丙酯 山梨酸
LD50值(mg/kg体重)
2900 2700 >8000 10500
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依据其使 用情况的实际调查和毒性学评价,制定 程序一般如下:
对人致死推断量
毒性程度
LD50(大鼠经口) (mg/kg)
对人致死推断量
极大 大 中
<1 1~50 51~500
约50mg 5~10g 20~30g
小 极小 基本无害
501~5000 5001~15000
>1500
200~300g 500g >500g
物质名称
氰化钾 杀虫剂敌敌畏 药物阿司匹林
化学品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