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检测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九 专题检测(九)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九)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吟啸矜持子衿岑寂B.料峭俊俏讥诮悄寂C.杆菌轩窗旰食坩埚D.点缀辍学掇拾啜泣答案C解析C项分别读ɡǎn、xuān、ɡàn、ɡān;A项yín、jīn、jīn、cén;B项分别读qiào、qiào、qiào、qiǎo;D项分别读zhuì、chuò、duō、chuò。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蓑烟雨任平生任:任凭B.夜来幽梦忽还乡幽梦:梦境隐约C.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D.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连词,表递进答案D解析表并列。
3.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果说,苏东坡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案苏东坡的儒雅和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原因。
4.用“儒、道、佛”作开头重新组织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
5.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与欧阳修一起树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又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6.名句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回首向来萧洒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阅读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二)分析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Word版含解析.doc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二)分析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命题揭秘](一)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二)考查角度(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典例剖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诗意助读】风雨不断吹打着凋残的花枝,落花满地,沾满泥浆,风吹不动。
池水绿波荡漾,带来阵阵寒意,雨过天晴,而红日却已西沉。
卷起半边窗帘,看见燕子双双归来。
想隐瞒内心的愁绪,却双眉紧锁,奈何不得。
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重新着棋,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鉴赏“四法”1.诗中赏画看画面的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品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如果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如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凉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3.画中语境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第一专题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Word版含解析.doc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写登台的感慨,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诗人对此表示无限钦慕。
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常识·速览][识作者]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杜审言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在今湖北),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的祖父。
青年时代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与同时期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诗歌多为应制、唱和及写景之作。
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对律诗的定型做出了杰出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杜甫曾以“吾祖诗冠古”而自豪,明人许学夷称其为“律诗正宗”。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探背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一首和诗。
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陆丞,作者的友人,时在晋陵任县丞。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
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愉快。
因有感于陆丞能够在宦游中赏观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以和原唱。
[巧识文]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作紧扣“物候”写早春带来的自然变化,由此引出与眼前美景不同的故乡之景,抒发了“宦游人”游江南的感慨和思归之情。
[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阶段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

阶段综合检测(一)(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
【答案】 C2.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5302035】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此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比喻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答案】 C3.下列诗句,不属于田园诗的一项是()(3分)A.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解析】诗句出自虞世南《蝉》,属于咏物诗。
【答案】 A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____。
___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__。
__________。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如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解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①是对③的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一 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绮.丽(qǐ)筵.席(yǎn)江渚.(zhǔ)槛.外(jiàn)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pín)C. 江畔.(pàn) 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答案 C解析A项“筵”应读yán。
B项“霰”应读xiàn。
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 C解析百夫长: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 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 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第十专题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Word版含解析.doc

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内容赏析】这首词铺写男女恋人离别时的哀愁之情,以寄托自己仕途蹭蹬不遇的感怀。
上片描绘了一个离别时凄清的场景,将秋晚日暮的萧条景象和离别时的忧伤悲凉的凄婉情绪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下片着重表现别离的感伤情绪。
细致具体地刻画了一对情人难于割舍的离悲怨恨,思绪缠绵,描绘逼真,画景诗情,形象鲜明。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常识·速览][识作者]小令词帝——晏幾道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曾任太常寺太祝。
熙宁七年(1074),因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革,受株连下狱。
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
著作有《小山词》。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
他是北宋中后期少有的以专写小令取得杰出成就的大词人。
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探背景]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歌女小的怀念之情。
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龙家有莲、鸿、、云”几个歌女,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幾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首词是晏幾道的代表作,体现了他深婉沉着的风格,是他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他婉约词中的绝唱。
[巧识文]这首词为追忆小而作,抒写了对歌女的相悦、相思之情,且通过与歌女的聚散无常,含蓄地表现了欢情易逝、人事多迁的怅惘。
[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检测二Word含答案

专题检测(二)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赠.送(zhènɡ)御苑.(yuàn)蹉跎..(cuō tuó) 山居秋暝.(mínɡ)B.浣.女(huàn) 喟.叹(kuì)胜.迹(shènɡ) 金伐鼓(chuānɡ)C.瀚.海(hàn) 蓟.北(qì)伫.立(chù) 幕中草檄.(xí)D.胡骑.(jì) 胆慑.(shè)颀.长(xín) 绝域苍茫.(mánɡ)答案 B解析A项“赠”读zènɡ。
C项“蓟”读jì,“伫”读zhù。
D项“颀”读qí。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怜:喜爱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向晚:傍晚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旋:回转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伫:久立等待答案 C解析旋:时间副词,一会儿,极言时间之短。
3.下列关于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燕歌行》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答案 C解析主要运用的是衬托手法,非对比手法。
4.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像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解析“竹喧归浣女”是王维的名句,写得极富情趣,诗人先写“竹喧”,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起初未见,等到听见竹林喧声,才发现浣女洗衣归来。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专题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绮丽(qǐ)筵席(yǎn)江渚(zhǔ)槛外(jiàn)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 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答案 C解析A项“筵”应读yán;B项“霰”应读xiàn;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 C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 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 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第七专题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Word版含解析.doc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内容赏析】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荡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
上片曲调高亢悲慨,唯有经历过大灾难,练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
下片则用了曲笔,“朱颜”暗描江山易改,“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
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
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常识·速览][探背景]《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许多文人骚客都写过以《菩萨蛮》为词牌(曲牌)的诗词,其中以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最有名。
温庭筠很富有才华,却数举进士不第。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温庭筠将近四十岁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
咸通六年(865),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
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遭权贵不满和忌恨,再次被贬。
遭受此次打击,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冬抑郁而死。
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
温庭筠在朝廷不得志,自然整日闷闷不乐,所以他写作那首《菩萨蛮》来借以抒发心中的郁闷。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检测-第六专题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Word版含解析.doc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先说蝉因清高,难免受饥,其怨恨之声,实属徒劳,这是正面描写;再说它尽管叫得声嘶力竭,落断疏续,但是所栖之树毫不动情,这是侧面烘托。
诗人借物寓情。
借蝉来表达自己的身世和处境。
抒发了诗人自己不得同情、不得提携,四处漂泊,寄人篱下,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困顿不平之感。
表露出自己保持清高廉洁、不改初衷和意欲退隐之意。
《九日齐山登高》[常识·速览][识作者]诗、赋、古文大家——杜牧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
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
杜牧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他的诗作和李商隐齐名,他俩又被称为“小李杜”。
其诗风格俊爽清丽。
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探背景]《九日齐山登高》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诗中的“客”是诗人张祜,张祜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挤,未能被重用。
杜牧对他的被排挤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写了此诗,表达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
[巧识文]这是一首自慰、慰友的抒怀诗,诗中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抱负不得施展而引发的不平与感慨,同时也明显地流露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失意时所产生的消极颓废、放达自信的生活情趣。
[知识·梳理]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高中语文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检测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检测(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词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戎.马戍.守戊.戌清规戒.律B.坼.裂申诉.分析.风驰电掣.C.眼眸.牟.取谋.生未雨绸缪.D.祠.堂伺.候伺.机有恃.无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荡浆惆怅芒砀明眸皓齿B.微茫晦暝畋渔出师未捷C.萧条徘徊棹歌催眉折腰D.天涯塞垣怆然既景抒情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幽美。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官至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朽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C.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
D.贾岛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
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
与孟郊齐名,有“郊瘦岛寒”之称。
著有《长江集》。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
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B.通常C.迥异 D.高高在上5.(2013·课标全国Ⅰ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完整版)唐诗宋词鉴赏试题

《唐宋诗词鉴赏》(选修)1、选自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第一首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2)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
(4分)2、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这首诗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4分)(2)、“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的“动”和“浮”用得好在哪儿?(4分)3、阅读下边两首诗,然后作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
(4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唐)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
贬官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2)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3)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分)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即无奈。
古从军行(节选)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两首诗都采用了意象。
(2)、请指出两首诗歌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简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5、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一专题检测(一)

专题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CA.缈丽(qi) 擎席(y如)江港(zhU) 旗外(jiAn) B.凤网(qu4) 壁雪(s&n) 南逋(p。
)绿圾pin)C.江畔(pGn) 鸾鸟(lu4n)皎皎0询0)沙汀(ling)D.”尘(qi*i),舟(piAn)体板(zhEn)碎石(jiC)解析A项“筵”应读丫加。
B项“霰”应读xi*n。
D项“纤”应读xiA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佩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声啰(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港(指水中陆地)日售孥(深远)C.然强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日本凤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咳咳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C解析百夫长: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蔽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献。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二+专题整合+Word版含答案.docx

专题整合近(今)体诗中国古典诗歌按发展源流可分为诗、词、散曲三种。
在“古诗”中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古体诗与今(近)体诗。
这里,重点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它有四项基本要求:1.句数、字数有规定。
律诗为八句,或五言或七言;绝句为四句,或五言或七言。
2.按规定的韵部押韵。
一般要求押平声韵,中间不得换韵。
3.各字的平仄有规定。
所谓平仄,指古代汉字的声调,平声大概等同于今天普通话字音的一、二声调,仄声大概等同于今天普通话字音的三、四声调。
近体诗每句各字的平仄、上下句中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如五言上句为:仄仄平平仄。
下句为:平平仄仄平。
虽然今天写近体诗不必严格遵照这些要求,但是读诗者了解这些要求会更好地体会近体诗的声韵之美。
4.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
如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另外,近体诗的结构也很讲究,一般要求起、承、转、合。
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近体诗称做“戴着镣铐跳舞”。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待以后专题专门讲。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分,主要从上述四方面进行。
另外,从时间上亦可区分。
隋唐以前的诗均叫古体诗,隋唐以后的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股发展。
近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近体诗(格律诗)⎩⎪⎨⎪⎧ 绝句⎩⎪⎨⎪⎧ 五言绝句:一首四句,每句五字七言绝句:一首四句,每句七字律诗⎩⎪⎨⎪⎧ 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字七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七字排律:每句五字或七字,句数不定, 但不少于十句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盛唐时期除出现李白、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
他们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这两派诗人虽然没有提出各自的创作主张,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内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专题检测(六)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专题检测(六)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追溯(sù)慰藉(jí)悲怆(chuànɡ) 妍媸毕露(chī)B.遨游(áo) 对峙(shì)泥淖(nào) 长吁短叹(xū)C.征铎(duó) 哂纳(shěn)稗官(bī) 国运多舛(chuǎn)D.鲈鱼(lú) 赵嘏(ɡǔ)檞叶(jiě) 斐然成章(fěi)答案D解析A项“藉”应读jiè;B项“峙”应读zhì;C项“稗”应读b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晓镜但愁云鬓改云鬓:美发如云B.猜意鹓雏竟未休猜意:猜想C.残星几点雁横塞横塞:越过关塞D.凫雁满回塘回塘:回到池塘答案D解析“回塘”应为“曲折回环的池塘”。
3.请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改写为十二字或十四字的对联。
答案示例: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微霜。
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
4.阅读下面有关“炼字与炼意”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1)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
”“几点”原为“一树”,这样改的好处是:既然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再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生机盎然,韵味平添。
(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王驾写的《雨晴》,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这样改的原因应是:王安石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5.文学常识填空。
(1)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十一 专题检测(十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十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báo)玉枕(zhěn)似的(shì) 怒发冲冠(ɡuān)B.驿外(yì) 荠麦(qí)弥望(mí) 戍角悲吟(shù)C.怆然(chuànɡ) 度曲(dù)玉钿(tián) 黍离之悲(shǔ)D.寒蛩(qiónɡ) 悄然(qiāo)弦断(xián) 豆蔻词工(kòu)答案A解析B项“荠”读jì;C项“钿”读diàn;D项“悄”读qiǎo。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昨夜雨疏风骤疏:稀疏,形容雨小B.莫道不销魂销魂:形容离别的愁苦C.人似黄花瘦似:像……一样D.因自度此曲度:创制答案A解析疏:疏放,疏狂。
3.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译文:薄雾浓云遮蔽了漫长的白昼,忧愁压抑着我的心头,瑞龙脑在兽形的铜炉里燃烧消耗。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译文: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荫,梅花已无迹可寻。
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译文:杜牧英俊潇洒,估计他现在重游扬州,一定会感到吃惊。
D.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经过扬州繁华的十里街道,满眼望去,全是青青的荠麦。
答案C解析“俊赏”指对美有高度的欣赏能力。
4.在古诗词中,同一意象所表现出的意境往往不尽相同。
请你从“风”、“雨”、“雪”、“月”等意象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段话。
同样是写花,苏轼的“惟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表达的是珍爱之情;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表达的是相思之情;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是叹惋之情;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表达的是喜悦之情。
答案同样是写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达的是喜悦之情;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达的是闲适之情;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的是思亲之情;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的是报国之情。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十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采撷.(jié)拚.却(pīn)解剖.(pōu)B.症.结(zhènɡ) 银C.巨擘.(bò) 百啭.(zhuǎn) 酗.酒(xù)D.郴.江(chēn) 溽.暑(rù) 蘅.皋(hénɡ)答案 D解析A项“撷”读xié,“拚”读pàn;B项“症”读zhēnɡ;C项“啭”读zhuàn。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风..吹过蔷薇因风:顺着风势B.月迷津渡..津渡:河流的渡口C.一川..烟草一川:平原D.可堪..孤馆闭春寒可堪:岂,哪答案 C解析“一川”为“满地”的意思。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①这是说,诗与画的意境可以相通,读诗时仿佛是欣赏一幅画,而观画时又好像是吟诵一首诗②文学与艺术意境是可以相通的③由此意推而广之,我们在读古人诗词时,不但常是如同观画,而且有时仿佛是看电影或聆听乐曲④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⑤因为词的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宛如一幕电影;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利用声韵配合,宛如一首乐曲⑥晏幾道的《鹧鸪天》一词即是如此答案②④①③⑥⑤解析本题排序应先确定中心话题:阐述文学与艺术的相融关系。
由此可确定②为首句,然后④①用“诗与画”为例加以说明,进而③⑥⑤从另一方面“电影……乐曲”加以说明,故顺序为②④①③⑥⑤。
4.文学常识填空。
(1)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2)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词作自辟蹊径,卓然成家,向称“婉约之宗”。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专题检测(六)+Word版含答案.docx

专题检测(六)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追溯.(sù)慰藉.(jí)悲怆.(chuànɡ) 妍媸.毕露(chī)B.遨.游(áo) 对峙.(shì)泥淖.(nào) 长吁.短叹(xū)C.征铎.(duó) 哂.纳(shěn)稗.官(bī) 国运多舛.(chuǎn)D.鲈.鱼(lú) 赵嘏.(ɡǔ)檞.叶(jiě) 斐.然成章(fěi)答案 D解析A项“藉”应读jiè;B项“峙”应读zhì;C项“稗”应读b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晓镜但愁云鬓..改云鬓:美发如云B.猜意..鹓雏竟未休猜意:猜想C.残星几点雁横塞..横塞:越过关塞D.凫雁满回塘..回塘:回到池塘答案 D解析“回塘”应为“曲折回环的池塘”。
3.请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改写为十二字或十四字的对联。
答案示例: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微霜。
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
4.阅读下面有关“炼字与炼意”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1)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
”“几点”原为“一树”,这样改的好处是:既然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再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生机盎然,韵味平添。
(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王驾写的《雨晴》,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这样改的原因应是:王安石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5.文学常识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检测(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词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戎.马戍.守戊.戌清规戒.律B.坼.裂申诉.分析.风驰电掣.C.眼眸.牟.取谋.生未雨绸缪.D.祠.堂伺.候伺.机有恃.无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荡浆惆怅芒砀明眸皓齿B.微茫晦暝畋渔出师未捷C.萧条徘徊棹歌催眉折腰D.天涯塞垣怆然既景抒情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幽美。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官至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朽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C.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
D.贾岛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
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
与孟郊齐名,有“郊瘦岛寒”之称。
著有《长江集》。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
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B.通常C.迥异 D.高高在上5.(2013·课标全国Ⅰ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现。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A.⑥②⑤①④③B.③④①⑥②⑤C.③①④②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二、阅读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
(11分)沙丘①城下寄杜甫[唐]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②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③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④。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①沙丘:在山东汶水流域。
②高卧:这里指闲居。
③日夕:朝暮,从早到晚。
④鲁酒两句:《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
皆因无共赏之人。
7.“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5分)8.“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6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9~10题。
(11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
9.这两首诗都写登岳阳楼,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
试作简要分析。
(5分)10.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6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
(11分)感遇十二首(其七)[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11.请简单谈谈你对“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5分)12.全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3~14题。
(11分)雨晴[宋]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3.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
(5分)14.“卧看星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
(6分)三、综合拓展(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
杜牧的江南余显斌①江南,是杜牧的。
②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的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③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④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⑤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
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
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
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⑥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⑦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⑧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⑨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⑩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
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⑪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
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就适宜于洒脱地生活,诗意地游走。
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⑫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⑬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
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⑭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⑮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竹,多少管弦,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⑯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⑰诗人并不想隐居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
“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
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⑱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
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
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⑲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⑳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肮脏。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轻歌曼舞;看江南儿女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水,秦淮月光。
江南,安慰着诗人。
诗人,沉醉于江南。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2期)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第②段,运用排比、对比的手法,指出没有杜牧,江南风景就少了特有的情趣韵味,从而强调了杜牧对于江南的意义。
B.文章前⑥段多次写到江南的“寂寞”,然后笔锋一转,“就在这时,杜牧来了”,用反衬的手法写杜牧给江南美景带来了神韵。
“寂寞”指的是当时扬州的萧条。
C.文章第⑫⑬段共用了六个问句,表面上是赞美只有杜牧才能写出这样美丽的描绘江南的诗句。
D.“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指的是杜牧虽有报国之心,但因为盼不到国家重振声威,他只能沉醉于江南美景,以此来慰藉痛苦失望的灵魂。
E.文章多用排比句和整句,语言风格典雅婉约,与江南美景和杜牧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16.文中第⑨段两个“收容”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6分)17.全文多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18.作者为什么说“江南,是杜牧的”?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以探究。
(8分)四、语言表达(13分)19.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有的指代不明,有的赘余,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分)在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①波澜。
”前面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
他的诗歌体现了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良心。
在②③这方面他是中国知识分子永久的楷模。
他一生心血精力都用在写诗上,其诗具有坚实的内容,④⑤⑥纯真的热情,快活的激愤,凝重的格调。
⑦20.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4分)《长恨歌》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叙事诗。
白居易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作者。
诗人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