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说课稿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说课稿

(沙湾县第一中学魏志冲)

一、细说教材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艺术》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二课的第一课时。教材前面一课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前课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可以加以应用。

这一课我将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本节课着重讲述古代玉器艺术。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本课所涉及的玉器属于工艺美术课程,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美术新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傎观。

二、学生分析:

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有所知晓,但缺少全面系统的认知和审美。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我国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阐述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及历史地位的变迁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视频并非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社会学式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专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热爱和继承。

四、教学重点:

古代石器、玉器的艺术成就。

五、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内涵。

六、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本课的设计理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讲授法、活动探索法、讨论研究法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协调,灵活变通、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彰显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一)、情景导入、进入主题(课件展示)

课前出示图片简单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喜欢玉吗?喜欢玉的什么?都知道关于玉的哪些成语?看哪个小组说出关于含有“玉”字的日常成语多?

现在各小组讨论,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PPT展示有关玉的成语,

金玉满堂、金玉良缘、金枝玉叶、酌金馔玉、小家碧玉、金风玉露、抛砖引玉、金童玉女、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玉汝于成、冰清玉洁、偷香窃玉、金科玉律、芝兰玉树、金声玉振、珠圆玉润、金玉良言、香消玉殒、怜香惜玉、金马玉堂、如花似玉、粉妆玉砌、珠玉在侧、玉石俱焚、软玉温香、面如冠玉、冰肌玉骨、琼楼玉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化干戈为玉帛、书中自有颜如玉、玉不琢不成器……。

日常语汇中哪些与玉有关系?从以上成语可以看出玉是代表美好、高尚的内涵。

这个环节,意在营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学生些时对玉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面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整体把握。这个环节需要结合课本解说,我主要通过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1、理解教材、自主探究。教师根据课本解说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并结合文字对示例图片分类欣赏。2、师生互动、鉴赏领悟。接下来教师出示不同的古代玉器图片,由学生分析

鉴别这些玉器在当时社会的用途。3、小组合作、交流发现。紧接着我相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自主发现感知玉的浅层次内涵和意义。4、汇报交流、归纳总结。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升华学生理解层次。5、系统理解、整体把握。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玉?玉分几个种类?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课标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牟方法,提高美术素养。这一环节主要主要培养学生自主研究鉴赏的意识和好习惯,通过自主讨论成果的展示,问题由浅入深,可以让学生对玉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先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最后由老师点评引出教学重点。

(三)、欣赏感悟、突破难点。此环节分为三个小环节进行。1、欣赏视频、自主发现。我通过“比德于玉”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玉与君子品德的相同之处,为下文学生理解玉在当时社会中对人们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2、说文解玉、深化内涵。紧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古代文字中对玉的描述,深层次理解古代玉对人们品质的影响。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

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君子配玉以洁身明志。形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理念。引发学生思考:中国的传统道德有什么?你认为能和传统道德联系起来的玉的特点有哪些?

3、统筹探讨、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和文字分组讨论交流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以下几个问题:“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含义,“君子比德于玉”的含义,课标指出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要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以自已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当学生发表意见后,由教师进行升华提炼,特别是君子比德于玉作为重点讨论,它阐述了古代人对玉在审美上的一个升华,起先是把玉作为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后来在磨制过程中,对于玉的审美逐渐超出实用目的,使玉成为“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甚至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细致欣赏、升华层次。欣赏古今玉器制品,探讨相关问题。1、现代玉器制品的特点。2、古代玉器和现代玉器制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比较式教学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会从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