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专项10题练习

合集下载

诗词鉴赏专题—人物形象10题(教师版)

诗词鉴赏专题—人物形象10题(教师版)

诗词鉴赏专题——形象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

包括诗词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意象,意境,画面。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

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第一部分“人”象:诗词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一、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1.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一二两句写的是隐者所处环境,远离世俗,清静幽远。

三四两句写隐者的生活状态,足不出户,避世脱俗,随性自然。

)3.请分析下面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àn)金钗溜。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项训练:人物形象特点及塑造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项训练:人物形象特点及塑造手法

诗歌专项训练----人物形象特点及塑造手法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无人(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胡无人,古乐府篇名。

②碛,沙石堆积之地。

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1、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将军还边李益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圣心戎寄①重,未许让恩私。

[注]①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

2、诗人是如何塑造韩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古意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3、整首诗塑造了边疆从军的大丈夫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①。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②事,归来独闭门③。

【注】①翻:通“反”。

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掠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

②孙吴:指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吴起。

③闭门:指东汉名士陈蹇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4、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卢龙塞①行送韦掌记②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注】①卢龙塞:燕山隘口,古代军事要塞。

②掌记:唐代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简称。

③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曾作曹操记室令史,负责撰写章表文檄。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

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

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

16.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②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

他身为刺史,却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尾联的意思。

“官属不令拘礼数”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

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高考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与答案1、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2、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

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3、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②招魂,《楚辞》的名篇。

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5分)(2)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5、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寻陆鸿渐①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

②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解析】“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 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 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 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解析】“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 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 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 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 首诗加以分析。(4分)
文本解读
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北宋做过地方 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
扬等。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 面的题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 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 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 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结合背景,了解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1.少女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以人物情感分类: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高三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高三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孤桐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壮,越暴晒越是茁壮。

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坚强不屈、虚心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注释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弥:更加。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怨恨。

斫:砍,斩。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译文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王安石任北宋神宗的宰相,力主改革,推行新法,虽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仍然锐意改革,毫不犹豫,坚决推行新法。

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写了这首诗。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可能的思考写作过程,从中体会一下如何写诗。

写诗,首先要立意。

按照当时的情形,这首诗的立意是什么呢?当然应该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意志。

这就要描写自己的形象、正直的品格、推行新法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表现自己要通过变法革新帮助皇帝消除民众的不满情绪,创造一个较为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愿望和理想。

其次是构思。

依据立意构思,要考虑取象、全诗的整体结构、意脉、韵味、表现手法,等等,在头脑中绘出这首诗的蓝图。

构思中,首先是取象。

作者经过思考,认为自己与“孤桐”很相像,于是决定以“孤桐”为象,来写这首诗。

当然也要考虑到表现手法、全诗的结构。

由于取象孤桐,是物象,就须考虑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兼及抒情;其次是结构,就得是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各用几句几联,这样,一首诗的大体情形就定下来了。

按照这样的构思,开篇就得描写孤桐。

所以诗的开篇这样写道:“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从“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可知他的家在城边,却要沿着野外小径才能到达,周围是桑麻地,可见他幽僻高雅,热爱自然。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种菊却还未开花,表明他随性洒脱,不急于求成。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家中无人,去山中,而且每日到很晚才回来,体现出他超尘脱俗、寄情山水、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解析:- 从环境描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看,天地间一片寂静、寒冷,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个“蓑笠翁”是孤独的,他独自在孤舟上垂钓,周围没有其他人的踪迹。

- 同时他又是清高、孤傲的,在如此严寒、孤寂的环境中,他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坚守自己的行为,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洁品质。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形象?- 解析:- “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写出小儿不加修饰、天真可爱的样子。

- “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侧身坐在莓苔上,被草遮掩,说明他专注于垂钓这件事。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他远远地招手而不回答,是因为害怕惊到鱼,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天真无邪、聪明机灵又做事专注的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 解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劲风中角弓鸣响,将军在渭城打猎,开篇就渲染出将军的英武气概。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草中鹰眼锐利,积雪融化马蹄轻快,描写出将军打猎时的矫健英姿和高超的骑射技艺。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含答案)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案1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随堂演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村即事[元]周权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析:解答时要对所描写的“山翁”的动作、语言、神情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其形象特点,理解其形象意义;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感情。

答案:通过描写溪村的清雅、幽静、深远的世外仙境,山翁邀客饮酒,闲话成文,写出了一个不同凡俗、耿直孤傲、高雅脱俗的山翁形象。

同时,寄寓了诗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得(闲逸)、返朴归真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概括诗歌所塑造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外貌、行动描写,首句刻画出人物的英姿勃发、信心百倍;第二句突出人物勇往直前、斗志昂扬的形象;第三句的“卷旗夜劫”又表现出戍边将士有勇有谋;末句“乱斫”“缺宝刀”又刻画出他们英勇无畏、所向披靡。

答案: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英姿勃发、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猛、英勇无畏的形象。

课案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鉴赏邹明府的形象要抓住诗中的相关叙述和描写。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通过写马的瘦弱来表现邹明府为官的清廉;“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是说邹明府为偿还欠债,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期满了伴着他的还是那些书;“林风透卧衣”,进一步写邹明府的衣衫单薄。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鉴赏形象鉴赏题题组训练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鉴赏形象鉴赏题题组训练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鉴赏形象鉴赏题题组训练形象鉴赏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一)人物形象题1.(2012·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注][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从欣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

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的美好情怀。

可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最爱”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注]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处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清逸的高僧形象。

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

(二)景物形象题3.(2008·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形象-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形象-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鉴赏诗词的形象1.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中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①名无忌②,南国佳人号莫愁③。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③莫愁:女子的名字。

《旧唐书音乐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

”(1)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昔日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2)结合全诗分析颈联(五六两句)典故在思想情感表达上的妙用。

(6分)7.【2017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上开学分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更漏子毛文锡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飞燕。

(1)清人陈廷焯云:“‘红纱一点灯’真妙”。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指出这一句有哪些妙处,并作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词由夜至晨,总共描绘了三处富有寓意的春景。

请指出这三幅春景图,并写出它们各自的寓意。

(6分)8.【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共32页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共32页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高考诗歌鉴赏题分类专练:人物形象类题型(附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题分类专练:人物形象类题型(附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题分类专练:人物形象类题型(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④,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

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④谋自拙:自认晦气、谋拙。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子月”一句为自然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特征,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

B.“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

C.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

D.“不知”一句,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2.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案】1.B2.《江雪》中展现的是一个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隐士形象。

他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四周一片死寂、苦寒,他虽然处境孤独,但傲岸不屈,清高自守。

而本词中的渔夫却是一个真渔人形象,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只要没有“人世多离别”,一家人能聚首在一起,纵使“衣百结”,也是快乐与满足的。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 项,“不以为意”“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误,从词中来看,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所以对巨鱼漏网,渔人并非不以为意,而是无可奈何;“从”,“任从”的意思,任凭那巨鱼摇头摆尾地回到深渊,结合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来看,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对于巨鱼漏网,渔人委心任运,超然物外,并没有壮志难酬的无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上太行①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

而且年年出巡。

(1)(6分)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宋•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注】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分)答:(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本句表达了什么情感?(2分)答: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7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3分)答:(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4分)答: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小园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寒花:菊花。

(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3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最后两句赏析这首诗在写景方面运用了那些艺术技巧?(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栌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①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

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初期写下的。

②“青门学种瓜”指学汉初的邵平在长安青门外种瓜。

(1)这首词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5分)(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6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剑客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专项10题练习答案解析1.[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解析] (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均为E级。

颔联主要从野菊的生长环境、际遇来表现野菊馨香、高洁。

(2)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情感。

(3)考查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野菊的形象隐含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

2.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

(2分)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

(2分)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

(2分)(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3. (1)(2分)孤独惆怅(1分),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

(1分)(2)(4分)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霜花强颜,表达虽有美景,却难抵心中孤寂的情怀;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霜花”和春色作对照,表达内心孤苦。

(两种手法各1分,解说各1分)(3)鲛人滴泪成珠,(1分)表达的是羁旅天涯的孤苦和对友人的思慕。

(1分)4.(1)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

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

前者写出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

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

5.(1)“窥”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分析得1分)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效果得2分)(2)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1分),烘托(1分)出一个品行高洁、胸怀澄明、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1分)6.(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傲岸不羁、逍遥洒脱、寄情山水、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

(2分)秋天的夜晚,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

“自”和“孤樽”刻画了一个旁若无人、傲岸不羁的形象;“无人管”和“柔橹”之声表现诗人此时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轻松愉快。

(3分)(2)第三句“一江秋色无人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让人联想到苏轼《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意境。

形象地描绘出江上令诗人陶醉的幽美景色。

(2分)第四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轻柔的橹声犹如人在呢喃自语(2分)既反衬出深夜的寂静、夜色的幽美,又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快。

(2分)7.(1)全词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分)词中的“新燕”“轻鸥”“歌”“清酒”等意象为词人“渔钓”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词人置身其间,自在快乐。

(2分)词人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乐于隐逸的思想情感。

(1分)(2)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表面上享受渔钓生活、而内心却藏着苦闷的隐者形象。

(3分)从诗歌内容来看,词人似乎很享受渔钓生活,但开头两句则已透露出了词人的无可奈何,“送年华”显示出了词人的无聊和苦闷。

(3分)陆游自从任枢密院编修官然后再任通判镇江,后又被调任隆兴,最后被免职,他一再受到主和派的打击,心情抑郁。

词的上片“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二句,表示不愿靠近都城学汉初的邵平那样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只愿回家过清闲的渔钓生活。

但隐身渔钓,并非作者的生活理想,这样做只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的一种自我排遣而已,读“送年华”三字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感喟之情。

这时候,作者迁居处湖光山色,当他面对自然美景时,人事上的种种失望和伤痛,也因此自会暂时得到冲淡以至忘却,所以后面的二句:“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即就写镜湖旁飞鸟出没的情况,写出那里的风景之美。

句法上既紧承“渔钓”,又针对镜湖特点;情调上既表景色的可爱,又表心境的愉悦,情景具足,以景移情。

下片从湖边写到在湖中泛舟的情况。

开头二句,“歌”声与“木虏”声并作,“缥缈”与“呕哑”相映成趣;第三句:“酒如清露鮓如花”,细写酒菜的清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