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3年苏联对华政策

合集下载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一、友好同盟阶段(1949-1958)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任务。

在这个时期,苏联给予了新中国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强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9)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在这一阶段,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和争议。

例如,在朝鲜战争期间,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在越南战争期间,苏联支持越南对抗中国等。

这些事件引起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三、正常化开启阶段(1969-1982)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渐减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恢复和发展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两国领导人开始进行高层互访和会谈,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磋商和谈判。

此外,两国还恢复了在一些领域的合作,如能源、科技等领域。

四、成熟稳定阶段(1982-2001)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苏关系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和接触,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协商。

此外,两国还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同时,我们也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更好地推进中苏关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1945到1949年美苏对华政策

1945到1949年美苏对华政策

1945到1949年美苏对华政策从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美苏对华政策既有斗争性,又有妥协性在1945年以前,美国对华政策具有如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侧重于经济扩张,以经济扩张带动政治扩张,二是始终站在中国革命的对立面。

与美国相比,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的沙皇俄国,更注重对中国的领土扩张与控制,以领土扩张带动政治扩张与经济扩张,受其影响,苏联对华政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表现出了注重对中国东北、外蒙、新疆等地区的控制的特点。

在对待中国革命的问题上,苏联则表现出了既有积极的支持,又更多地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时,出于对中国国内政治局面的分裂既不利于对日战争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两国战后远东战略的实现这样一种共同的判断,到年初,美苏在对华政策上达成了共识:一是两国都支持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主张以政治民主方式解决国共冲突,团结各派力量共同抗日,并最终实现中国的统一;二是苏联承认美国在中国事务上的主导地位,美国表示理解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所拥有的特殊利益。

美苏共同支蒋政策已初见端倪。

根据《雅尔塔秘密协定》,美苏划分了两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一步以国际法的形式将美苏英在雅尔塔会议上秘密达成的关于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确立了下来。

从《雅尔塔秘密协定》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美苏最终在牺牲中国利益的基础上确定了它们在远东利益的划分,并最终确立了共同支持蒋介石的对华政策。

随着战争的结束,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之间的对抗逐渐代替了合作。

美苏共同支蒋政策也因此面临种种危机,尤其在东北问题上,到1945年11月,事实上形成了以美国公开支持蒋介石为一方、以苏联暗中支持中共为另一方的新局面。

美苏共同支持蒋介石政策开始受到挑战。

苏联对华政策的这一调整,为中共进军东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但是,苏联对于中共的支持,更多地是基于其对华政策的策略性调整。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一、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1949-1956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苏联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

苏联对新中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帮助中国重建国家经济和基础设施。

此时期,中苏两国关系可谓友好融洽,密切合作。

二、中苏友好关系的巩固与深化(1956-1969年)然而,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苏关系出现了一些分歧。

苏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有所不同。

中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也开始分歧加大。

尽管如此,中苏两国仍然保持着合作的关系,继续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中苏关系的恶化与破裂(1969-1989年)1969年,中苏两国爆发了中苏边界冲突,使得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苏联对中国的支持逐渐减少,甚至开始支持中国的敌对国家。

在国际舞台上,中苏两国的立场越来越对立。

1980年代,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所不同,这使得两国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

最终,在1989年苏联解体前夕,中苏关系完全破裂。

四、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991年至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中俄关系逐渐开始改善。

199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邻国友好与合作的条约》。

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双方还建立了定期高级别会晤机制,加强了战略协作。

总结:中国苏联关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友好合作、巩固深化、恶化破裂和友好发展等阶段。

尽管中苏关系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但两国在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以及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中,始终保持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

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于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对政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缓解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稳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缓解建国初期经济困难的局面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禁运,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对我们当下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标签:建国初期;外交环境;“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从政策实行到中苏关系恶化,“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打破了建国初期外交困局。

一、“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1.苏联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明确了要建立继苏联之后在东亚的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而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急需得到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援助。

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两级格局下,“中国要想中立,那简直就是一种骗人的鬼话”[1]。

因此,中国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国内外条件。

其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头号大国,在冷战初期处于劣势,也需要争取新中国作为它在远东地区同美国抗衡的伙伴,客观上为中国外交环境的制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美国的敌对与封锁。

美国在解放战争初期便制定了扶蒋反共的政策,并且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美国依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度,。

例如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就对中国东北边境经行了轰炸,趁中国解放台湾时直接出动第七舰队对台湾海峡进行封锁,都是粗暴干涉新中国内政和直接威胁新中国国家安全的表现。

这些举动无疑加速了新中国导向苏联的速度。

其次,新中国其实也曾尝试与美国缓和关系进行合作,然而由于冷战特殊形势,社会意识形态对立尖锐,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对新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禁运,外交孤立等手段。

“美国政府不给我党留下选择余地”[2],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推向苏联。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作者:安.哈扎诺夫网站编辑:安艳燕来源:《中共党史研究》日期:2013-04-13斯大林继任者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也许只有从苏联50年代中期整个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上才能看清。

斯大林的去世,是减少苏联集权制度内外政策中最不受欢迎的方面的信号;苏联在核武器及运载工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缩短了它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并造成这样一种形势:避免世界核战争的唯一可能性是寻求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谅解。

对于世界格局中这些根本的变化,苏联领导人的回应是: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

赫鲁晓夫将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基础。

应当说,还是列宁论证了两个体系共存的必然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然要求有一个两种制度暂时共存的时期。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追随者,他没有对列宁的这个推论提出反对意见。

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尝试改变国际关系的性质,建议用“和平共处”这个词来代替在列宁的著作中可以看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敌对共存”的表述。

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是赫鲁晓夫在发展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方面作出的主要的创造性的贡献。

“和平共处”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是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的简单发展。

这一思想是由列宁提出,由斯大林付诸实践的。

而赫鲁晓夫则进一步将“和平共处”规定为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由于赫鲁晓夫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

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政策有自己的目的,这首先是为了避免能够导致人类毁灭的核灾难。

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

为了统一这两个明显互相矛盾的任务,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试图论证“和平共处”是国际间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

赫鲁晓夫希望:苏维埃国家令人神往甚至是热爱,而不是害怕它。

同时他也想把经费从军事领域转到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方面。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摘要: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外部因素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

国民党过分迷信和依靠美国,以致在解放战争后期,当美国政府放弃国民政府后,国民党陷入了外交绝望之中。

同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判断失误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实行彻底的反共反苏政策,对苏断交导致了在东北的失利。

关键词: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外交政策;美苏对华政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国民党政权在抗战结束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土崩瓦解,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问题偏重从国民政府内部进行考察分析。

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处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美苏对华政策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

本文试图要阐述的就是美苏对华政策变化对国民党政权丧失的影响。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决策的影响二战结束,伴随着日本战败,中国一跃成为远东唯一的大国。

因此,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并使之成为维护美国在远东利益的工具,成为美国战后对华政策的必然选择。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布:“保卫中国即是保卫美国的关键。

”①而要想真正保卫中国,首先必须使中国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成为远东的强国。

正如美国国务卿赫力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援助中国,使他强大和稳定……如果远东要保持稳定的话,那么在做任何安排时都要保证中国处于舞台的中心。

”②其实,从波斯坦会议开始,美国就在全球积极谋求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的命运因此一度被美国所左右。

战后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的,这就决定了美国的援助底线是决不在中国大陆上使用美国地面部队执行战斗任务。

换言之,尽量避免内战,实行国共谈判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首要内容。

美国作出如此选择也是经过通盘考虑的:第一,美国的在华利益不值得为之一战。

马歇尔上台后,他努力达成国共停战,督促建立联合政府,限制美国军事顾问团的活动范围,拒绝扩大军事援助的计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新中国建立后,中苏之间的关系成为世人所关注的话题,中苏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充满了坎坷,充满了曲折。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过程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

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

回顾1950年初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平等因素,斯大林虽然在旧的中苏条约基础上做出了许多让步,但事实上仍然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保证了苏联的战略需求。

此后,由于中国人民在朝鲜战争中无私无畏的英勇表现,新中国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相对提高,而斯大林的去世又为中苏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和新的转机,使苏联第二代领导人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1953年9月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即开始着手调整苏联的对华政策,1954年苏共新的领导集团调整对华政策至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前,中苏关系进入历史上的最佳状态。

其对华政策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对此期中苏“蜜月”型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

1956年后到1966年是中苏开始论战并走向决裂的阶段。

分歧的开始,固然有思想意识上的关系,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国家利益的矛盾。

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主要表现在:关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关于台湾海峡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问题;关于中东局势的分歧。

由于苏联当局坚持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致使中苏矛盾凸显。

到50年代末,中苏两国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上的分歧,由内部争论发展到公开化,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1960年是中苏关系演变的一个决定性年份:1960年7月,苏联片面决定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作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

苏联援助新中国156个项目

苏联援助新中国156个项目

工程研究张久春参与评论(243)人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苏联的援助,以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工业化。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不久,双方还签订了秘密的《补充协定》。

这些协定使1949年7月30日签订的中苏两党层次上的所谓苏联与中共东北政府之间的“商品交换协定”变成了公开的两国政府间协定。

1950年的协定与1949年的协定在主要内容上是一致的。

1952年初,中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并确定“一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燃料、动力、机械、军工、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等基础工业[1]。

1953年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和苏联专家对中国“一五”计划时期需要建设的哈尔滨汽轮机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制造厂、西安电气器材和水银整流器制造厂、西安静电电容器制造厂、西安滚珠轴承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和拖拉机制造厂等项目提出了意见。

赫鲁晓夫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调整对华政策,扩大了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援华规模。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仍处于战争恢复阶段,经济上还算不上富裕。

苏联领导层对大规模援华有不同意见,有人担心这会对苏联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或引起其他问题。

赫鲁晓夫对此做了说服工作和批驳。

由此,对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的“156项工程”得以全面展开。

1“156项工程”的确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政府面临着恢复和建设经济、巩固国防等重大使命。

这时,煤炭、电力供应缺口很大,石油工业落后,制造业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国防所提出的装备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开始引进苏联和东欧的技术,展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最重要的计划就是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156项工程”,这些工程几乎涉及了国民经济的所有重要领域。

1.1“156项工程”的分批确定苏联援华“156项工程”是逐步商定,并逐步实施的。

美苏在争霸时期的对华政策

美苏在争霸时期的对华政策

美苏在争霸时期的对华政策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中学熊国荣(441800)一、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美苏均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苏联甚至意图控制中国1、美国对华政策:美国敌视、孤立、封锁、反对中国,中美处于敌对状态。

其原因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五百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迅速发展壮大,美国为此感到恐惧不安;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采取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策。

2、苏联对华政策:侵犯中国主权,企图控制中国,导致中苏50年代初期的合作荡然无存,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其原因是: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一些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观点,彻底批判斯大林,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混乱,中苏双方出现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经过苏联战后初期的经济调整,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其对外扩张野心随之增长;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提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侵犯中国主权,控制中国。

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期:中美关系趋于缓和,中苏关系逐渐恶化1、美国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其原因是:一方面,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再加上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

另一方面,美国长期以来推行的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迫使美国对外战略实行重大调整,拉拢中国从战略上牵制苏联2、苏联对华政策: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实行军事威胁,并酿成武装边境冲突,1969年爆发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评析新中国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评析新中国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评析新中国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摘要:“一边倒”方针是新中国建国之初确立的外交政策,即新中国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而选择这样的外交政策是有怎样的原因呢?在当时它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从今天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个外交政策的实行有怎样的利弊呢?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从“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内容,原因,和影响来浅析新中国的这项外交政策。

关键词:一边倒新中国外交成因影响正文:一“一边倒”政策的内容及含义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

那么,什么是“一边倒”?一边倒基本释义为比喻某人或某种力量,从相互对立的双方中间,完全倒向一方。

1每一个国家政策的制定都是要从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出发的。

从内政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将跟随着苏联老大哥坚定地走着社会主义道路。

而从外交的角度看“一边倒”作为一项外交政策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而其实质就是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

但是这项政策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在当时的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方针政策,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外交政策呢?为什么一边倒不倒向美国资本主义而是导向苏联社会主义呢?二“一边倒“政策的成因(一)国内原因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俱兴,经济十分落后。

而一个国家的富强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建设的进展。

所以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进行经济建设。

当时的中国凭借自己微弱的能力,没有先进的技术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

当时的美国扶蒋反共,而苏联和新中国拥有相同的意识形态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苏联与美国相比更愿意给中国以帮助。

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就承诺给予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

若此时中国保持一种所谓的中立立场,与美国和苏联实行等距离外交,那么苏联也会采取观望态度。

浅析中苏关系“蜜月时期”苏联对华政策

浅析中苏关系“蜜月时期”苏联对华政策

浅析中苏关系“蜜月时期”苏联对华政策作者:温子坚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7期【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环。

这段时期苏联对华政策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苏关系也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

苏联在这段时期对华采取友好亲近政策,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既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也增强了苏联对东欧的话语权,更是对当时的冷战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蜜月期;中苏关系;对华政策在1953年9月3—7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开始了在苏共确立统治地位。

在赫鲁晓夫执政前期的1953到1959年,中苏关系可以说是处在“蜜月”的巅峰期。

这段时期里,中苏双方虽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但这些矛盾还不足以影响中苏的亲密友好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中苏双方仍继续发展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合作。

具体来说,这段时间中苏双方的友好亲密关系是建立在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政治支持,和苏联对中国的各方面建设支持的双方共同基础之上的。

以1959年10月2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中南海的一次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会议为分界点,由于中苏两国在不同层面的一些列分歧和矛盾的作用之下,中苏关系开始急转直下。

到了赫鲁晓夫执政后期,中苏关系已经逐渐恶化,中苏两国的关系已走向了相互对抗的层面。

总的来说,赫鲁晓夫执政前期,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时期,双方交往密切,苏联给予中国各种发展建设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中国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而中国则给予苏联政治上的政治支持。

一、苏联对华政策具体内容(一)积极发展中苏经济关系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华政策有着维护苏联在远东利益的需要,其各项对华政策的执行都充满了维护苏联利益的考虑,从中苏关于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艰难谈判过程可见一斑。

赫鲁晓夫上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华交往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敦促苏联部门尽快确定和落实中国方面的“一五”计划的苏方援建项目;另外,他还高度重视并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庆典的苏联使团规格。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演变与对世界影响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演变与对世界影响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演变与对世界影响冷战时期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的重要时期,而中苏关系的演变则是冷战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的友好合作到后期的对立和矛盾,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冷战初期,中苏关系是友好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两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斯大林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包括技术援助和军事援助。

这种友好合作的中苏关系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解决殖民主义问题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

然而,到了195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的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与苏联的赫鲁晓夫领导的共产党之间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而且,苏联在冷战期间采取的对外政策与中国的理念不同,导致两国之间出现了不少矛盾。

这种分歧达到顶峰时,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196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由于中国采取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拒绝接受苏联的指导,导致中苏之间的合作几乎停止。

作为对立的结果,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所增强,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发展迅速。

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这加剧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导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篡改和内讧。

另一方面,中苏关系的破裂打破了冷战时期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平衡。

这导致了国际关系的重新洗牌,加剧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

尽管存在矛盾,但两国都意识到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解决是更加有益的。

这种缓和的局面对冷战的缓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创造了条件。

最终,随着冷战的结束,中苏关系得到改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俄两国改善了关系,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这种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全球多极化和和平稳定的发展。

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其中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中国经历的最惨痛的历史,最后在苏联和美国等多国的帮助下我们才战胜了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百废待兴,建国初期少不了苏联的帮助,不夸张地说建国初期我们其实是在模仿苏联前进,后来苏联解体,中苏之间的关系就没那么好了。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经开始,而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中国大陆刚刚解放,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使得新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而美国铁定不会借钱帮助中国了,所以中共为了争取到强大的帮助和依靠选择了与之对立的超级大国——苏联。

一方面,中共与苏共同是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组成,两党交往的历史悠久(正式开始于国民革命时期),且中共之中许多领导人也都去过苏联留学,双方对彼此有着深厚情谊。

另一方面,苏联为了牵制美国,削弱美国的力量,那么支持中共也成了绝佳选择。

在我看来,中苏结盟完全是各取所需。

首先,当时苏联早就可以预料到以后必定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在自己本身短时间内不能有大突破的情况下,拉拢队友是必然的。

当时美国已经早一步开始支持蒋介石,如果最后蒋介石成为中国领导人,那么中国必定会倾向于美国。

就地理位置而言苏联会很难受,所以他们一定不能让美国的计划得逞,那么苏联就必须找一个和蒋介石对立的来支持,这时共产党就进入了苏联视野。

对于中共来说投靠苏联是必然的了,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有了美国的支撑,光靠中共是不可能打的赢得,中共必须找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靠山,这样才有机会打败蒋介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的中国很落后,一切百废待兴,我们需要苏联的技术支持中国发展,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毕竟很近,所以当时中国和苏联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概括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概括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概括
中苏关系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友好阶段(1949-1956):中苏两国建交后,双方建立了友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

苏联对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2. 分歧与矛盾加剧阶段(1956-1969):随着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的“和平共处”理论和“削减军备”政策,中苏关系开始出现分歧和矛盾。

两国在意识形态、外交政策、景观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分歧,局势逐渐紧张。

3. 边界冲突和对峙阶段(1969-1989):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爆发后,中苏关系进入对峙阶段。

两国在边境上相互部署大量军队,冷战局势加剧。

双方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边界界线的问题和双方在亚洲地区的利益分歧。

4. 改革开放后复苏和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中苏关系得到改善和重建。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两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有了新的发展。

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合作,中苏关系恢复到了相对稳定和友好的状态。

从中苏国内政策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

从中苏国内政策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

从中苏国内政策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中苏两国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中苏同盟关系,两国相互协商,相互支持,扩大了中苏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然而,这种友好同盟并没有长久的维持下去,中苏两国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便频繁显现,关系逐步走向恶化。

其中中苏两国的国内政策的矛盾,成为其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两国关系渐行渐远,最终走向破裂。

标签:中苏关系恶化;意识形态;国内政策;赫鲁晓夫;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很快中苏两国与1950年就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中苏同盟关系。

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两国相互协商,相互支持,扩大了中苏两国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尤其是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给予了中国大力的支持。

如: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派苏联专家到中国援建等,帮助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工业的雏形。

而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给予了中国大量的资金和军事援助。

这些援助措施极大地帮助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了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

但是这种友好同盟关系并没能长久的维持下去,两国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矛盾分歧开始频繁显现,关系逐步走向恶化,最终导致中苏同盟破裂。

究其原因有很多,学术界大多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国际关系如长波电台的建立、台海危机、中印边界冲突等等来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沈志华先生提出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对内因素,包括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中的分歧。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一时期中苏两国的国内政策的不同,剖析两国同盟最终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意识形态分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更确切地说,是追寻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而这一时期的苏联,从1917年建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即苏联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美国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中共在美苏之间的选择。

当然,最关键的无疑是中共自己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苏联在中国的选择。

影响其决策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二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需要。

中苏关系大事记(1949-1991)

中苏关系大事记(1949-1991)

中苏关系大事记(1949-1991)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第二天,中国与前苏联建交。

前苏联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16日到达首都莫斯科。

次年2月回国。

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权代表周恩来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全权代表安·扬·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签订其它合作协定。

1953-1957年——中苏两国政府签订若干关于苏联援助中国政府发展国民经济、以及中苏合作的协定。

1958年——中苏之间发生有损中国主权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以后在台湾海峡危机和1959年的中印边界武装冲突中,前苏联指责中国,这加剧了中苏分歧。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事先不同中国政府商量,单方面决定召回全部在中国的苏联专家1390名,在未得到中国政府答覆的情况下,苏联方面又于7月25日通知中国政府,在一个月内(从7月28日起)把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两党两国关系彻底破裂。

1969年3月2-17日——中苏发生珍宝岛事件,中苏两国军队进行了正面冲突。

以后在中苏边界线上,发生了多起流血事件。

1982年——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去世。

中国派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黄华作为“特使”参加其葬礼。

在中苏间人员往来断绝了十七八年的情况下,这被称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葬礼外交”。

1989年5月15-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总书记米·谢·戈尔巴乔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自1959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5月1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高级会晤,宣布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90年4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应邀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苏。

《中苏关系史纲》内容梗概

《中苏关系史纲》内容梗概

《中苏关系史纲》内容梗概中苏关系始于20世纪中叶的冷战时期,经历了数十年的高潮和低谷。

本文将从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概述中苏关系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建交与亲密合作(1949-1959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友好力量,并于1950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苏两国共同抵制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干涉,形成了亲密的合作关系。

苏联在中国的军事援助和技术转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等领域提供了大量支持。

第二阶段:分歧与对立(1960-1971年)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意识形态分歧和领导人之间的个人恩怨,中苏关系开始出现紧张和冲突。

苏联对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评价不满,同时认为中国在外交和军事上过分激进。

1960年,苏联撤回所有对华援助人员,中苏之间的联系逐渐断绝。

此阶段中苏关系进入冷淡期,两国在对外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导致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第三阶段:和解与合作(1972-1989年)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席位后,中苏关系局势开始缓和。

1972年,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重建两国外交关系并签署《中苏友好联盟条约》。

随着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中苏之间的敌对态势有所缓解。

两国开展了一系列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中苏之间的合作也达到了高峰。

然而,在苏联改革开放的同时,中苏关系又逐渐出现新的问题和隐患。

第四阶段:冷淡与终结(1989年至今)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改革和经济困境导致了内外交困。

1989年,中苏两国发生边境冲突,进一步凸显了两国之间的分歧和摩擦。

苏联的解体使中苏关系得到新的转机,俄罗斯成为新的独立国家。

中俄关系在冷战结束后逐渐修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总结:中苏关系经历了建交与亲密合作、分歧与对立、和解与合作以及冷淡与终结等多个阶段。

虽然两国在冷战时期曾是紧密的盟友,但由于意识形态、领导人之间的个人恩怨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中苏关系屡次陷入紧张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 1988
7.俄罗斯总统档案馆 1995
8.师哲在历史巨人的身边 1991
9.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1983
10.杰吉耶尔铁托传 1963
11.卡德尔卡德尔回忆录 198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ysfgdzkxxxb200105011.aspx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当缔约国任何一方如受到日本或与日本盟国的进攻,另一方立刻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不参加任何反对对方的联盟,不采取反对对方的任何行动和措施;双方题进行协商;双方保证以合作态度,并遵照平等、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两国间经济文化互助合作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条约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如在期满前一年缔约国一方未提出予以废除,则延长5年,并得依此顺延。(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条约名存实亡。1979年4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期满后不再延长。)双方还宣布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形成了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军事同盟,是中苏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有助于保障中苏孤立的,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脚’固定下来,建立同盟关系.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T-”,“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ggt臣界的和平。”[7](陇’三、提供援助,帮助新中国建立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之时,满目苍痍,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对华实行全面的经济封锁,中国的经济状况异常艰难。正是苏联无私的援助,使中国种慷慨无私的援助,使我flqtt够顺利地巩固国防,战胜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并使中国的经济工作约》签订的同一天,中苏还签订了《关于贷款给中年至1954年五年内,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年利息为1%,作为中国偿付苏联为帮助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而出售给中国的机器设备与器材之用;中国在1963年底以前,将以原料、茶叶、美元等分新中国成立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长期“一五”计划,并承诺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141个规模巨大的212程项目(后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苏联又承诺增加15个援建项目,使苏联援华项目总数达到151个)。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重工业,它包括军事、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化212、机械、冶金、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它几乎占“一五”用”,[9](M’到1956年,苏联援建的项目绝大部分投产,中国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飞机制造业、汽车合金钢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从此,中国结束都不能制造”[10](州2’的历史,中国的工业化在此基联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大大改善了中国科技水平的面貌。同时,此时期苏联在技术方面慷慨的转让,使中国工业的发展一开始就四、大国沙文主义的顽疾,埋下中苏不到彻底的批判,十月革命后苏联又长期处于世界革命的中心的特殊地位,这使苏联领导人养成了主义各国的关系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经常忽视平等原则,干涉别国的内政。中国近百年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使中国领导人对一切有损国家主权——/fYYSZXB‘’,上
年,卷(期): 2001,21(5)
参考文献(11条)
1.师哲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同苏联大使尤金谈话 1994(01)
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 1986
3.哈里卡·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一个外国人看中国前30年的外交政策 1987
4.周恩来中苏友谊 1952
5.薄一波若干重Βιβλιοθήκη 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99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1949至1953年间的苏联对华政策分析
作者:饶咬成, RAO Yao-cheng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北,丹江口,442700
刊名: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