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摘要抗日战争后期,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1945年2月苏联与美国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为了兑现它在《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所取得的在华利益,以及不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全国胜利,采取了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的政策,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关键词苏联对华政策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治形势。1937年前后,由于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步步紧逼苏联,苏联面临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性逐渐增大,为此,苏联确定了援华抗日的对外政策。但随着欧洲形势的更加紧张,特别是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对华政策发生逆转,与此同时,罗斯福与斯大林在维持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方面取得了一致。1945年签订的《雅尔塔协定》是美苏互相妥协而产生的重建世界秩序的全盘方案,划分了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范围,为了进一步落实其协议,1945年8月14日又与中国国民党签订了《中苏有好同盟条约》,不顾中国的民族利益与领土主权完整,支持蒋介石压制共产党,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一、秘密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发展,苏、美两国各自勾画着世界格局的蓝图,中国是他们蓝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苏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既有争夺,又有妥协,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全局地位。

美国根据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策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确定了一个近期的军事目标,即利用中国拖住日本南进的力量,减少美军在对日作战中的牺牲;一个长远的政治目标,即在战后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成为美国可以用来抗衡亚洲共产主义和反美势力的主要力量。对此,美国政要们是直言不讳的。然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还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与承诺,否则是办不到的。赫尔利在给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相信,苏联的影响将支配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他认为只要“苏联应允支持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则“将与国民政府达成协议”,“如无苏联支持,则中国共产党终将以一个政党的地位参加国民政府”。

美国在军事上、政治上都依赖于苏联的支持,使苏联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鉴于美国需要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苏联借此提出条件,谋取在中国和远东的“优越权益”。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就远东问题单独会谈。罗斯福允诺了斯大林提出的对日作战条件,并写成书面形式。这样,1945年2月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在没有中国人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

雅尔塔协定的主要内容是: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①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苏联;②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内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军事基地须予恢复;③对通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页群岛须交苏联。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和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

雅尔塔协定是斯大林从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的,它恢复了帝俄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特权和外蒙古独立的要求,使东北成为既能满足苏联重建经济的需要,又能成为苏联国家安全的缓冲地带。这一协定事关中国主权,可是作为当时同盟国四国之一的中国,却被排除在会议之外。这是少数大国主宰世界,推行强权政治的表现,是美苏两大国在划分势力范围上的一次妥协与合作。通过协定,美国确认了苏联所需要的“优越权益”,使苏联实际上承诺了不向美国扩张,支持美国赞助蒋介石统一中国,也就承认了中国的绝大部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从而形成了美苏共同划分中国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格局”。这一格局,在战后长期支配和影响美苏两国的对华政策,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二、秘密协定的公开——《中苏有好同盟条约》

《雅尔塔协定》是背着中国政府秘密签订的。随着对德战争的胜利,以及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日益逼近日本本土,对日最后决战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为了具体落实苏联出兵的条件,在美国的努力下,蒋介石派宋子文去莫斯科谈判,至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附照会(一)(二));(2)《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3)《关于大连之协定》;(4)《关于旅顺口之协定》(5)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定》。这些条约的要点:一是“在对日作战中彼此合作”;二是“中国长春铁路应归中华民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三是“宣布大连为一个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四是“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根据地”,设立由苏方任委员长的“军事委员会”管理;五是“苏联政府同意予中国道义上与军需品及其他物资之援助,此项援助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党政府”;六是“中国政府声明于战胜日本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现在之边界为界”。

中苏条约是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它解决了中苏关系长期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条约是以塔尔塔协定为基本内容的中苏谈判结果,所以它不可能不损害中国的利益。事实证明,中苏条约与雅尔塔协定是一脉相承的。《雅尔塔协定》是《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来

源和基础,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使《雅尔塔协定》在逻辑发展和外交关系上合法化。由秘密协定到公开条约形式的转换,二者都是损害中国利益的。

中苏条约实质是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拿中共问题作交易而相互满足的结果。正是由于苏联作出了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的承诺,蒋介石才肯在承认外蒙古问题上让步;正是由于蒋介石担心中共在东北捷足先登,而苏联答应将东北完全交给国民政府,蒋介石才满足了苏联远远超过雅尔塔协定的“优越权益”。

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联的承诺——“联蒋压共”

通过这场中国领土的交易,美国和苏联各得其所,双方都很满意,在美国的撮合下,加上苏联的努力,把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中秘密协定的有关中国领土方面权益确定了下来。同时,国民党政府为此获得的是“苏联政府同意于中国道义上与军需品及其他物质之援助,此项援助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党政府”;关于东北苏军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协议规定:国民党政府派代表在东北恢复区设立行政机构、建立中国军队。一句话,所有上述领土出卖给苏联换来的是,苏联支持蒋介石政府,而不给中国共产党任何支持。

为了顺利得到雅尔塔秘密协定即后来中苏条约所规定的权益,苏联在这一时期明显地奉行了“联蒋压共”政策。谈判中斯大林保证:“苏联今后不再支持中共,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但国民党政府不能单独应付此作战局面,如非国民党人士亦能参加政府,而仍由国民党分子领导,实甚有益”。

苏联政府对国民党的支持和对中共的错误态度,在政治上加强了国民党的地位;在军事上增强了国民党的实力,从而助长了国民党的反共气焰。

苏联“联蒋压共”的政策,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各方面,加强了国民党的地位和力量,同时也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苏联的这种政策使美国毫无顾忌地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更加卖力地援助和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使利令智昏的蒋介石反动气焰更加嚣张,更加有恃无恐。倚仗苏联的承诺和美国的援助,疯狂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加紧推行内战和独裁政策,决心以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完成由他领导的“中国统一”,从而加剧了中国的内战危机。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外交原则,首要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领土主权完整,处理国家利益的立场应该是互利互惠。从1940年起,苏联对其国家利益的维护是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利益的基础上,其实质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苏联的援华抗日政策,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勇气,为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尤其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为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苏联对华政策的非进步性与非正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