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的意义及其进展方向
温州金融体制改革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论文
温州金融体制改革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张安国指导教师:梁红梅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资本的配置更加合理,使用效率稳步提高。
但是,我国金融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新的挑战,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温州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其凭借着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已发展成为了我国金融生态最好的城市之一,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的发展之路。
本文通过对温州最近一次金融改革内容的分析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学习,进而探讨了这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最后,得出温州金融改革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关键字:温州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建议方案、启示一、温州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一)金融体制的概念1、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别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之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取向,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且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
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领导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是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金融体制等。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
制度决定体制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机制的运行规则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2、金融体制金融体制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组织、管理制度,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市场的设置方式、组成结构、隶属关系、职能划分、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目标等。
温州金融改革的目的意义
金融改革的目的,应该是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完善民间借贷法律环境,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引导民间资金转换为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公共事业,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民间资金保值增值和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思考三: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要试验什么?其实现方式?温州金融改革要试验如下内容及其实现方式:一、扩大和深化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试点的广度和厚度。
(一)小额贷款公司。
1、投资以自然人为主,必须以自有资金出资;2、适当扩大负债比率,负债利用民间资金而非银行;3、享受金融企业同等优惠待遇;4、明确规定贷款对象为微型企业和农户;5、负债资金利率和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的100%。
(二)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
1、放宽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必须由银行控股或全资经营的限制;2、小贷公司连续三年管理、风险控制、业绩等综合考评优异可以升格为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
(三)共享银行征信系统信息。
将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完全纳入银监会监管体系。
二、银监会改名金监会,内设民间借贷监管部门。
温州各类民间金融活动活跃,没有一个HOLD金融全局的部门,建议成立温州金融监管委员会,全面监管温州银行、保险、信托、民间借贷、担保等所有金融和类金融行为,加强借贷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
三、设立温州产业基金管理公司。
其一,温州民间资金雄厚,但缺乏对接民间资本的管道和载体,无法实现民间资金到民间资本的转身,是导致民间借贷活跃的重要原因。
在国家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没有出台之前,建议利用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契机,争取与天津、重庆一样特批温州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分别风险等级、产业类型成立公用事业、交通设施、民营经济、新兴产业等产业基金,针对民间不同风险承受度和风险爱好的投资者,进行分类对接,打通民间资金与实体经济和公用事业的资金输送管道。
其二,有效利用温州社保资金、公积金,设立保障房建设基金和公共资源品基金,实现稳重、流动、收益并重。
其三,鉴于温州没有本土的证券公司,引进外地券商在温州设立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温州证券基金投资规模大,每年对基金管理费贡献相当客观,设立本土管理公司,不但可以吸纳相关人才,还可以扩大温州新税源。
温州金融改革有标杆意义
温州金融改革有标杆意义作者:林真来源:《现代工商》2012年第07期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众所周知,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但近年来却是资金链不断发生断裂的多发地域。
如何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民营经济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不仅对温州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全国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探索意义。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是中国改革深入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此大概不会有异议。
温州金融改革呈现标志意义温州始终是计划经济社会中,一个被忽视的小城,没有多少国有企业的投资和产业经营,这就给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试验者,提供了一个没有历史负担和约束的飞地。
温州文化继承了南宋永嘉学派一脉,主张“以利和义”、“道不离器”,重商重利。
这种务实精神和勤勉奋斗,造就温州成为30年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的民营经济中心。
服装、电器、贸易和五金制造业等,代表了第一代中国市场企业家的业态,不仅在中国独占鳌头,而且名声远播世界。
活跃的民间金融,真正支撑了温州民营经济。
一大批以担保、抵押、保理、租赁、汇兑、结算服务、理财投资等,金融中介业务见长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云集此地,形成了一个长久不散的民间金融生态圈。
尽管公司的名目,都是服装、批发、美容、房地产中介等匪夷所思的低调,他们积聚起来的巨量资本,却有效地选择了最有能力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投入到各个产业,推动温州成为中国最有竞争活力的新兴城市。
肯定温州民营企业和经济,就必须肯定温州的民间金融。
温州金融的核心,恰恰在于民间性,民间资金、民间借贷、民间管理、行业自律。
鉴于相对规模小,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和增值服务,这是弥补主流金融业不足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坚持温州金融的民间性,才是温州金融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被严重妖魔化,高利贷、非法集资、洗钱、地下钱庄等词汇,习惯地与民间金融画等号,涉及民间金融的机构和个人动辄得咎,战战兢兢。
温州金融改革:互信才能共赢_高顿财务培训
温州金融改革互信才能共赢事件一2012年3月29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在温州工商局鹿城分局领取营业执照,顺利完成登记注册。
对于温州人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但是,截止到2012年5月15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智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从开业至今,每天前来咨询约100余人,实际登记需求有几十个人,借出登记资金5亿元,借入登记资金11亿元,成交金额仅5000万元。
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在接受某访谈类节目时提到,温州民间可交易资金达2000多亿,也有说可达6000多亿。
事件二2012年2月29日,温州银行顺境支行“副行长”陈曦因涉嫌集资诈骗,已被移送检察机关。
陈曦被刑拘后,众多债权人于5月4日成立“陈曦案债权清算筹备组”。
其代理律师透露,截至目前,涉及债权人29名,涉案金额高达1.3788亿元,“不包括没有主动申报的”,债权人有陈曦的同学、朋友等。
陈曦案件事发,令这个新近成为中国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城市再次成为焦点。
然而,其背后的金融官司持续高温,似乎违背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初衷,引发我们的深思。
据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2011年温州法院民间借贷类案件收案12044件,标的近54亿元。
今年1至4月,温州法院已收民间借贷类案件6510件,同比上升近89%,标的达38.5亿元。
其中,金融纠纷案已收1851件,同比上升近101%。
上述两个事件看似没有联系,但是其根本原因是相同的,一是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如果再出现问题,谁来担保,并不明确不能完全解决民间资本的后顾之忧;二是风险定价,也就是利率是不是市场化,如果实行利率管制,那民间资本一方没钱可赚,肯定不会主动去登记。
利率能否市场化?风险谁来担保?税赋是否可以减免?……这一些列的问题不能解决,平台本身没有优化,让民间资本和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如何相互信任呢?事件三2012年5月18日,铁道部发布《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向民资伸出橄榄枝,从勘探施工招投标到参股、控股、资产收购,从干线到专用线,几乎所有大类都敞开大门。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8•【字号】温政发[2008]70号•【施行日期】2008.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温政发[2008]70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的实施,根据省政府《关于浙江金融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4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金融业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充分认识金融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保障资金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分散经济社会风险等功能,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温州30年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当前,我市正处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繁荣期、产业升级的转型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自主创新的增强期,这对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快金融业发展对我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要把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作为我市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通过不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逐步实现金融体系运行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向服务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的转变,从单纯资金要素保障功能向综合金融服务功能转变,使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
二、进一步明确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三)今后四年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按照国家、省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努力实现我市金融业的五大突破:一是在推进区域金融辐射功能方面有所突破,打造功能较强、产业链较全的金融服务区域;二是在大力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与货币市场协调共同发展;三是在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上有所突破,改变外资金融机构在温州的“短腿”状况;四是在促进金融服务产品自主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正确处理好金融较强的垂直整体性改革和地方自主创新性改革推动力的关系;五是在引导和利用社会民间资金方面有所突破,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背景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又称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地处浙江省温州市,2012年3月28日又中国国务院决定设立。
建立“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
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
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
“加快实施小额贷款公司三年行动计划,分批公开向社会招投标设立机构,年内先行启动10至15家,为高位运行的民间资金‘减压’,提供投资出路。
2011年10月初以来,温州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后,民间借贷风波已得到有效遏制。
起因民间借贷风波,温州不断出现企业家“跑路”事件。
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统计,在“跑路”重灾区龙湾永强,仅8月就有20多起跑路事件。
温州大量中小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多位企业主出走引发全国关注。
在温州市政府的引领下,温州市各部门快速应变、通力合作,陆续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救市,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011年11月8日,温州市开始全面实施“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资金债务危机问题。
为落实地方金融创新总方案,温州市对应制定了8个专项具体子方案,涉及领域主要是:创建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股权投资、做强股权营运中心、创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温州银行发展规划、农村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创建地方金融监管中心。
温州经济发展变迁及未来展望
温州经济发展变迁及未来展望温州经济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下地方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和模式,也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几乎成为了民营经济的代名词,也是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起步与蓬勃发展的缩影。
但伴随着温州经济的突飞猛进,与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出现,成为阻碍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国外近期经济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处理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阻碍问题,为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笔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也将结合笔者个人观点展望温州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标签:温州经济;发展描述;展望一、温州经济发展的历程温州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一个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004亿元,35年内增长了308倍,其经济成就表现突出。
1.温州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温州以海防前线城市的角色进入到全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硬件设施不尽齐全,也没有获得较为优厚的政策支持,但由于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造就了最早一批活跃市场经济的个体工商户。
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早在1956年的温州永嘉县试验早期的“包产到户”就有所体现。
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起步阶段,以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契机,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从事以家庭作坊为主的个体经营活动,进入到最早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去,在非公有制经济还在受到争议的改革开放初期,这批温州商人就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最早的一批参与者中的典型代表,并几乎在全国范围内的日用百货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全温州储蓄余额由4511万元增长到近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从13亿元增长到45亿元,进行着早期民营资本的积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温州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由个体工商户的形态向股份合作制转变,原有的个体家庭式小企业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架构需要,大多数温州民营小企业主选择联合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以继续保持在全国范围市场上领先优势。
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摘要】本文以国务院提出的将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为背景,针对其部署实施的12项任务中的首项任务规范民间融资展开讨论,就该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金融综合改革;民间融资;必要性;可行性0.引言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出走现象,给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根据获批实施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主要有12项任务,包括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等。
其中,规范民间融资作为金融改革12项任务中的首项被提出。
可见,当下温州中小企业在民间融资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1.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必要性这次将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的试点区,对于改善民间融资中存在的贷款利率较高,法律风险较大以及融资渠道较窄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全国来看,温州的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融资充裕。
为改革试点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去年以来该地区愈演愈烈的民间融资风险暴露和企业主“跑路”事件。
国内外经济环境恶化使得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加上一些企业过度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最终演变资金链断裂和民间融资的风险事件。
其具体表现如下:1.1民间资本持有者盲目投资温州的民间资本较多,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投资渠道,导致大量资本变成炒作的“游资”和“热钱”。
而这种短期投机行为很容易诱发经济危机。
1.2民间融资成本较高很多民间债务人,为了获取巨大利润,将贷款利率提的很高;去年温州老板“跑路”,大多数是还不起高额的债务造成的。
1.3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多温州聚集着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窄,其发展遭到严重制约;虽然国家鼓励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但是,银行在面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时,仍然会差别对待。
有关温州“金融特区”设立的思考
有关温州“金融特区”设立的思考朱威财务管理1001摘要: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在温州建立“金融改革试验区”。
这件事情在一段时间内轰动全国,成为诸多国内外媒体甚至邻里坊间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改革三十年,此次温州金融改革在其中的意义非同小可,它可能将成为引导今后改革的新风向标,为进入改革深水区的当代中国带来一些突破和启迪。
关键词:温州金融改革四大金融改革目标温十二条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创新已从商品市场进入了“人力、土地、资本”三位一体的要素市场,户籍改革、土地改革与金融改革,正成为中国确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试金石。
从这次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温十二条”看,“四大金融改革目标”都不同程度被触及,其范围和规模超过温州在1987年和2002年的两次金融改革试验。
如果说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那么,温州无疑是中国金融改革发源地。
因此,温州试点哪怕程度有限,意义仍非同寻常。
【1】为什么要在温州试行金改?众所周知,党和政府在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划时代的战略决策之后,一直在不断地试探和摸索中前进,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遵循,也没有现成的条文可以参考。
仅仅过了三十年,中国大陆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完美结合和极大的发展。
温州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先行者和探路人,受改革开放的益处也是相当大。
在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民营经济中,温州无疑是具有标杆性意义的,温州的发展走到今天,既是温州人民拼搏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乘着改革政策的春风的结果。
但是任何改革都是会遇到瓶颈和挫折的,在经过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之后,温州民营经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自去年以来集中爆发的温州金融危机便是过去三十年矛盾累积的结果。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金融领域的改革是经济领域少见的滞后,当各行各业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的时候,我国的金融领域的改革步伐依旧迟缓。
温州金融改革
温州金融改革摘要: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
最终在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最为聚集的温州,金融危机造成中小企业脆弱的资金链大规模断裂,爆发了温州借贷危机。
随后国务院决定成立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试图从民间金融阳光化合法化着手指出改革的十二项任务进而解决这一问题。
一年多后的今天,改革的成果究竟怎样呢?本文从改革的背景,原因,举措入手,着重关注改革的成果及不足,进而得出金融改革的前进方向以及其对我国民间金融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融资阳光化合法化、村镇银行、利率市场化一、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
他们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使温州的民营经济越发壮大,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并取得了享誉世界的骄人成绩。
温州是我国较先进行金融改革的城市,而且它也创造出很多个令人瞩目的全国“第一”。
第一个利率改革的试点:1980 年,温州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自发开始利率浮动,一举摘除了26年亏损的帽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后 1987年温州就被全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确认为利率改革试点城市。
第一家股份制城市信用社的建立:1986 年,成立了全国首创的民营股份制金融机构——东风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被誉为全国首批“民间银行”;第一家私人钱庄的出现,以及最早一批发展资金拆借市场、地方证券市场、民间借贷市场,民营金融机构和典当商行等等。
在这三十年间,温州在经济上取得的硕果累累。
2008年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整体经济虽受影响较小,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中,中国从2011年开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高利贷崩溃、担保公司链条断裂的现象。
此番民间金融链条崩溃蔓延面积广泛,几乎遍及半个中国,而温州也难逃民间资本崩盘这股飓风之中。
这时候便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以解决“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民间借贷风波”、“民间资本外投”等等问题。
2011年,这些关键词都与温州这一民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相关联,温州成为民间借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地方。
温州金融改革
东方企业文化·财会金融 2012年10月173浅析温州金融改革施镇海(浙江财经学院,杭州,310018)摘 要: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颁布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一时间全国的人民的眼球又再度聚焦到了温州这个特殊的地方。
可以说: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整个中国金融业进入改革浪潮的标志和前瞻,其意义深远。
关键词:金融改革 民间资本阳光化 利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173—01 一、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及贡献也越来越大,其中尤以温州的民营企业为典型,温州人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取得了享誉世界的傲人成绩。
当然除了实体经济外,温州的金融创新和改革也从未间断过,而且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可以说温州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先行之都,因为它创造出多个令人瞩目的全国“第一”第一个利率改革的试点: 1980年,温州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自发开始利率浮动,一举摘除了26年亏损的帽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后1987年温州就被全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确认为利率改革试点城市。
第一家股份制城市信用社的建立: 1986 年,成立了全国首创的民营股份制金融机构———东风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被誉为全国首批“民间银行”;第一家私人钱庄的出现,以及最早一批发展资金拆借市场、地方证券市场、民间借贷市场,民营金融机构和典当商行等等。
而关于此次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最早要追溯到2002 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戴相龙提出温州金融体制改革设想;而后在2003 年初,温州正式启动建设资本活跃的“金融港”发展战略;2004 年推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试点改革;到2005 年温州对区域性金融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部署,提出近期 10 方面改革方案和中长期 4 方面探索课题。
温州金融改革试点
需要善于总结教训,认真、理性面对自己的实际,加紧基础市场和基本技术的积累和成熟,打造我国金融保驾护航经济的新阶段和新模式近期我国对策接二连三出台,官方经过调研与考察顺势推出许多对策,试图通过市场化进程促进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其宗旨和本意是为经济保驾护航,促进经济发展、保障金融安全。
然而实际上的许多状况并非是我们对策的初衷可以实现,并会有结果。
因为我们目前的市场状态有点混乱,心态很急切,状态很过头,无论对经济大方向的判断,或对金融具体对策的解读以及对我国市场化的理解,有点偏颇,不利于市场前行。
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理性和常态,正确理解现状与对策,以便把握未来改革的方向。
首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将是我国具有针对性改革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勇于面对自己问题的一个新突破和新创举。
这一政策对温州是一个“亡羊补牢”的积极迹象和信心恢复以及改革进展的突破,对全国也是一个积极的示范和政策影响。
虽然这一举措未来效果未知,甚至难以预料,未来还需时间和流程拭目以待,但这毕竟是我们国家改革敢于直面问题的一次行动,尤其是向国际社会表明我国金融开放和改革的立场与态度。
尤其在当前我国内部金融情绪极其混乱,外部金融极其复杂的环境下,这样的对策有利于我们主动改革,理性梳理和规范我们的思路和行为,尤其是对具体问题个案性处理是一个准确定位的判断,其积极进步和务实探索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任务之一引起关注和社会反响就在于: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这对于当前我国极端性情绪梳理以及冲动性过激行为理性是一个积极的推进和刺激,无论对我国投资者,或对外部投资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从2011年我国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以来,我国居民财富的富裕和剩余越来越明显,海外对我国金融财富的关注愈加敏感和格外关切,其中包括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外汇储备数据以及个人金融资产的数据,都是国际投资者关切的焦点。
冯兴元:温州的金融改革试验及其意蕴
冯兴元:温州的金融改革试验及其意蕴(2012-05-18)作者:发布时间: 2012-5-18 8:17:36错过的温州试验机会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中央放开一些空间,自然不行。
一旦中央放开了一些政策空间,地方管理者其实就差不多可以坐享其成了。
我国民间不乏企业家精神,我国的地方政府也颇有政治企业家精神。
很多改革成果,源自民众自发和地方试验。
我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9户农民为了吃饭活命写下血书分田到户开始的。
当时分田到户,确实解决了农户吃饱肚子的问题,但在几经周折后,分田到户才先后被地方和中央接受和推广。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成都统筹城乡试验,也都属于成功的地方试验。
在我国的地方试验中,恰恰金融试验是远远滞后的。
金融是政府高度管制的部门。
这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都一样。
只不过管制的性质有差别。
美国金融监管建立在人人享有充分金融自由的基础上,监管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维护金融自由的秩序,是对金融业提供一种服务,是防范欺诈和反欺诈,着眼于揭示风险和化解风险。
我国的金融监管是建立在严格限制金融自由的基础之上,更多的是维护一种限制金融自由的秩序,不是提供一种服务,更多是着眼于掩盖风险,结果往往是累积风险,危及金融安全。
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往往不把民间资本和民间金融视作金融秩序的当然组成部分,而往往将其视为“必要的痛苦”。
因此,在很多政府官员眼中,民间资本和民间金融的存在不是出于个人的权利,而是出于政府的容忍。
温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曾是综合改革试验区。
198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温州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简称“温州试验区”)。
上世纪90年代,温州市试点了存款利率自由化改革。
据说农村信用社当时吸收存款利率可上浮30%,试点结果是,尽管最初存款向信用社搬家,但后来其他金融机构也变相提高利率,最终格局变化并不大。
可惜当时存款市场化没有展开,也没有继续,中途而废,不了了之。
而当时既未进行存款保险试点改革,也没有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突破垄断:温州金改重任在肩
鼓 产值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 7 %, 0 而同期 银行 种情 况下 ,尽管各 家银行 属于 同质化 竞 织 。 励 和支 持 民 间 资 本 参 与 地 方 金 融 机
争 , 贷 目标 客户普遍 上移 , 信 但仍 有足 够 构 改革 ,依 法发起设立 和参股村镇银行 、
的盈利 空间。 而受到大银行信贷配给对待 小额贷 款公司 、 农村资金互 助社等新型金
的 中小 企 业 缺 乏 相 适 应 的 小 型 银 行 服 务 , 融 组织” 。这 一 条 为 民 间 资 本 进 入 金 融 产
只有借 助民间借贷 , 以这也 是温州民间 所
2 1 年上半年银 根紧缩 、市场资金供 求 0 1
业 特别是银 行业指 明了方 向和路径 , 为地 温州有 庞大 的 民间资本 ,温州 民营 企业 家 一直 具 有 投资 银 行业 的愿 望 , 最 大 障碍 就在 于缺 乏 明确 的政 策 。2 1 00年
/一 、
乙 oVer S Or t V
突破垄 断 : 温州金改重任 在肩
口 文 / 健 杨 福 明 谢
■ ■■■ ■■■ ■■ 2 1 0 1年 下 半 年 发 生
贷, 导致 民 间借 贷利率 节节攀 升 , 一般 月 州 中心支 行监测 的温州 民 间借 贷综合 利
上年 同期上升 了 3 . 百分点 , 阶段性 4个 处
必须从打破金融垄断人手 。
银行还要求一些贷款户提前还贷 。 温州市
统计局 2 1 年 6月份 的一项融 资问题调 01 查显示 , 认为融资很难和有点难 的企业 占
济 3 6条 ”提 出促 进 民 间资 本进 入 金 融 业, 都没 有 明确的 突破 口 , 民营 资本无 从 下 手 ,所 以被 称 为是 “ 玻璃 门 ” “ 簧 、弹 门” 。本 次改革 任 务指 向更 明确 , 出改 突 革试验 , 地方 留有较 大 的创 新空 间 , 为 因 此温州 金融综 合改 革试 验 区理应 成为 打
温州市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
出版物刊名: 浙江金融
页码: 8-11页
主题词: 温州经济;商品收购;经济体制改革;预算内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工业总产值;资金供需矛盾;城市信用社;民间融资;农村信用社
摘要:<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商品经济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的路子。
1987年与1978年相比较,工业总产值增长318%,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458%,国民收入比1980年增长209%,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344%,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增长169%。
尤其是个体和小集体经济的迅猛发展更加令人嘱目。
这“两小”企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8.83%,增加到30.43%,在社会商品另售总额中的比例由1980年的3.24%,增加到28.7%。
温州商品经济的崛起,给金融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资金供需矛盾突出,民间融资活跃,利率偏高,货币投放猛增,金融机制不适应。
这一切表明金融工作在经济巨变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温州经济新格局,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我市几年来积极开展了金融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金改的意义及其进展方向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
在引发了各级政府和金融界普遍的关注的同时,其深刻意义及此后的进展方向更值得咱们思索。
一、温州金改的意义
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丰裕,民间金融活跃。
最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固造成必然影响。
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进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进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进展相当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进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一)局部试水为全面金融改革探路
会议提出,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进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进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进展相当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进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整体方案》,内容涉及金融组织和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民间金融进展等多个领域,在全国范围具有典型意义,此举具有为全国范围金融改革探路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此后我国金融改革的全面推动。
(二)促民间借贷阳光化
温州金融改革的关键在于增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
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是一个新事物,它的进展总要经历波折、磨合,而阳光化是最好的防腐剂。
作为温州民间借贷记录服务中心,其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阳光化”,为有借贷需求的个人和企业搭建信息互通的平台。
随着前来咨询的个人和企业愈来愈多,中心也在按照民间的声音需求,一点点、一步步地改良和完善自身,让民间借贷真正走在阳光下。
温州民间借贷记录服务中心的设立也别其他省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推动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借贷形式、运作模式、贷款额度、借贷期限和纠纷处置方式等,区别各类民间金融行为的合法性和非法性,按照不同地域实际适当调整民间借贷的上限标准,成立民间借贷记录制度,鼓励民间金融主体信息公开,引导民间金融步入法制化轨道。
(三)助推融资多元化
实验区的设立和相关金融改革办法的部署,向外界传递出国家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等诸多政策信号。
会议提出,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鼓励进展新兴金融组织等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大金融资源的供给,减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进展。
温州作为民营经济比较集中、发达的地域,相对来讲同意现有金融体制服务的难度比较大,国务院对温州金融改革的有力支持使其开拓出一条新路。
此项改革不仅对温州、浙江,也对全国推动金融改革
具有重大的意义。
会议还专门提出,要加速进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金融组织。
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这些对融资多元化具有实际推动意义的规定对全国范围民间金融的进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为浙江带来历史机缘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这是国家首个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浙江省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全省金融改革创新发展,通过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等方面工作,尽力建设金融强省。
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的关系,浙江区域金融中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在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弥补地方金融业的“短板”、农村金融创新和破解金融发展“瓶颈”上取得新冲破,开创浙江金融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温州金改的进展方向
(一)金融体系多元化
通过十二项任务能够看出,它的主要目的总结来讲有“两个多”,那就是要探索成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同时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这“两个多”不是简单的理解为民间金融从此完全成为温州那个地方金融体系中占最主导地位的主体,而是说那个地方要探索成立一个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国有的金融机构、股分制的金融机构,包括此后在探索的进程当中,逐渐形成由民间金融所发起的比如像村镇
银行如此的机构,而最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体系。
多元化的体系是为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面对大、中、小、微各类类型的企业,包括对个人提供加倍丰硕的金融服务品种,并借建设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契机,慢慢放宽民间资本组建地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立城市民营中小金融机构。
(二)民间融资规范化
会议指出,要规范进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成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成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温州民间资本量较大、资金较为活跃、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这是国家在温州试水民间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因。
去年一段时刻以来,在银行流动性趋紧的大背景下,社会大量丰裕资金涌入到民间借贷市场,温州等地的民间借贷市场尤其火爆。
民间金融一方面有利于减缓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另一方面,一些利率畸高的金融拆借也致使部份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
而民间借贷记录备案制度,不可能完全杜绝违规行为,但无论如何,组建温州民间借贷记录服务中心,推出民间借贷记录备案制,是形成层次分明、风险可控的民间资金流通渠道的有利尝试。
这种“政府搭台,中介唱戏,融资主体参与”的民间融资服务平台,使借贷两边通过平台充分掌握信息,并通过中介机构匹配撮合,达到借贷合约。
(三)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合理化
一直以来,地方金融办职能是金融服务、协调利益,并无地方金融监管职能。
此后随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政策的慢慢放宽,新型
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步伐加速,小微金融机构数量将呈激增之势,加上其涉及客户众多,业务类型多样,与地方企业和地方经济进展联系紧密,仅依托“一行三会”监管体系,显然难以知足监管需求,而中央将民间金融监管权限下放地方,亦将给温州金融监管部门带来繁重的压力。
中共中央在对国家“十二五”经济进展计划中有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表述,分层次监管应该是我国金融管理改革的方向。
因此,各省市可将这次温州金融改革作为契机,研究成立地方金融监管中心。
通过成立监管中心,能够把散见于各部门的金融管理职能统一归口,组建加倍专业的队伍,与中央和省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配合,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金融创新。
(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向慢慢强化
这次会议肯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多项内容涉及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表现出金融必需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明确思路。
例如会议提出,要鼓励国有银行和股分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会议提出要创新进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成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会议还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进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成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最大体单元,其进展壮大事关我国
实体经济的健康进展。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加、保证就业和增加税收进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直不够,这致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始终不明显。
从经济进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而言,中小企业必需成为此后我国金融服务的重要着力点。
这次会议的许多举措均是围绕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来着力,凸显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输血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