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与行为主义

合集下载

社会学理论5:符号互动论

社会学理论5:符号互动论
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 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与库利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是社会学家托马 斯,他对情境的定义被认为为符号互动论提 供了初级方法论原则。托马斯指出,若欲解 释人类行为,需兼顾人类经验的主观与客观 事实。客观事实是由情境( situation)构成 的,情境要求个体或群体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米德对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主要贡献主要体现
在对两个问题的成功回答
1.刺激是怎么成为符号的?
米德吸收行为主义心理பைடு நூலகம்特别是冯特的‛
平行论‛心理学的思想,把语言的产生归 结于互动,而且把语言的形成逻辑地分解 成三个层次:
姿态(gesture):一方的动作是另一方的刺 激来源。包括有声姿势与非有声姿势
三、布鲁默与库恩的论战
符号互动论一词为布鲁默最先开始启用,他与库恩
关于互动论观点的论战成为继米德之后互动论体 系发展的主旋律。他们都同样强调人类运用符号 的能力以及发展思维、确定意义和自我反省的能 力。 在对人类个性的结构与稳定性程度的看法上,却存 有很大的分歧: 库恩认为:“作为一种客体的人类,‘核心自我’的重 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社会化过程,人类掌握了 对自己较稳定的一套态度和意义。人们通过界定 自己的角色和限定被置入社会情景中的客体,使核 心自我塑造,并限制他们解释情景的方式。人类 个性是由此被建造起来的,且较为稳定,它使人类行 为具有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特纳语)
5.意识、理念与自我互动,即当一个人思考时, 允许其在时间、地点上标明目标与事件,去 想像性地创造现象与其他抽象内涵; 6.符号论学者相信个体的过去事件与经验并 不总是必要的,尽管他或她的确受其影响,尤 其是个体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经历; 7.若欲理解、认知人类的各种举动,则需探析 个体隐含以及外显的行为。另外,明确其行 为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学术背景1.家庭和教育背景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1887年,米德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

在哈佛大学,米德结识了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一年以后,他在莱比锡师从威廉·冯特研究心理学,还结识了生理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尔。

这期间,米德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2.学术生涯1891年,米德返回美国,在密执安大学任教。

在这里,米德结识了约翰·杜威和查理斯·库利。

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对米德有很大影响。

米德注重社会经验活动研究,注重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的意识过程分析,注重意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功能性分析,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实用主义的影响。

当然,米德在实用主义哲学方面也有许多独立创见,对后来的实用哲学也有很大影响。

3.主要著作米德的主要著作是《精神、自我和社会》,在这本著作中,米德确立了他的社会学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其他著作还有:《有关现在的哲学》《19世纪的思想运动》《行动的哲学》《米德文选》等等。

二、社会行为主义1.思想来源对米德社会学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除了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以外,还有达尔文进化论、华生行为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1)米德赞成达尔文关于自然界是一个不断进化过程的观点,他把人类意识看成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

正是由于人类意识能够不断发展提高,使人类不断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促进了人类的进化过程。

基于这种观点,米德十分重视社会意识活动或社会心理过程的进化研究和发展研究。

(2)华生站在行为主义立场上开展了心理学研究,他把心理学归结为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主张把“刺激一反应”作为人类行为的解释原则,认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必须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并且是能够找到其生理基础的心理过程。

社会工作——符号互动论

社会工作——符号互动论

社会工作——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又称象征互动论, 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 (G. H. Mead) 创立, 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

(1)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

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

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

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包括个体的动作和姿势等。

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

其主要观点具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⑤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世界存在于互动之中。

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从《心灵、自我与社会》中读到的符号互动理论

从《心灵、自我与社会》中读到的符号互动理论

从《心灵、自我与社会》中读到的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盛行一时,至今仍是社会学界影响很大的理论流派。

符号互动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德著作《人与社会》中,之后,也有许多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学者对符号互动有过研究,但都未形成统一理论。

而米德在吸收借鉴前人概念、假设的基础上,结合对行为主义的研究,将之形成浑然一体的理论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学界的所熟悉的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主我”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主我”和“客我”是相互构建的。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正是符号互动论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米德论述个体的心灵与自我的特征,以及具体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作为构成社会的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主要由米德的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展示了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

米德以行为主义观点为基础,他先指出生物体转变为具有心灵的有机体即自我,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发生的,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又以某种类型的社会和某些个体有机体的生理能力为前提的。

有了这些,具有适当有机体素质的生物个体获得了心灵和自我,通过社会,生物的冲动行为变为理性的,这就是人类。

而人的出现,社会也随之发生变化,因为人通过采取“泛化他人”的态度,来调节自己在社会中的行动,从而形成良性的社会互动。

这就是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对这一理论的阐释主要体现在:(1)心灵的出现。

米德借助于冯特所提出的姿态这个概念,指出那些表意的姿态是一种交流符号,它对所有个体具有一种普遍意义。

而当有机体能够向他人和自己指出各种符号意义时,心灵就出现了,而对这个意义的控制,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即“心灵的领域从语言中突现①”。

[复习]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复习]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复习]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集中表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该书是他的学生在他去世后根据课堂笔记及相关资料编辑出版的。

其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 2 ]由此,人的心理也好,自我也好,社会也好,都将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1. 方法体系———社会行为主义贯穿于米德整个符号互动理论的是他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

这种心理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是有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取向和探究路径,还是一种观念和体系;它是在对此前的各种心理学,特别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作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他的社会行为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行为主义的。

表现在他接受了广义的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

但米德认为华生的行为主义关注的只是对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的研究,而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并不是动作的全部,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也是动作的组成部分。

因此,米德认为研究动作不仅要关注可观察的动作,还应从动作的观点来看待意识本身。

其次是社会行为主义的。

米德认为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但人们并不是作为单独的生物机体来行动的,相反他们的行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

米德指出唯心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都忽视了社会的方面。

米德强调要从能动的、进行中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组成成分的社会动作由此, 出发,亦从社会的观点、至少从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交往的观点出发来论述经验。

2. 心灵论遵循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社会动作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的逻,引入了一个概念———姿态(ges2ture) ,认为作辑,米德在论述心灵(mind)时为社会动作的开始阶段的姿态在心灵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十二章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第十二章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15
三、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 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 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 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 定的和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 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 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 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的和一般方法 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 “尊重”态度。
第十一章 符号互动理论
1
主要内容
一、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二、符号互动论的特征及其发展 三、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
2
一、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符号互动理论,一种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 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 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 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 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 动主义。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认同形成 的主要机制。人际符号互动 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 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 社会。
7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 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社会的内化过程,伴 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 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互动中逐渐 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是在这个限度 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3、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Blumer是Mead的学生,其代表作为《符 号互动论:观点与方法》
(Symbolic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and Method)。然而 “符号互动论”此术 语,源自1937年其著作《人与社会》 (Man and Society)。Blumer成功将 Charles Horton Cooley与George Herbert Mead 一系列的微观社会学与符 号互动论作出联结,并对此学派的理论 和方法发挥了系统的概括和充分的解释。 因此Blumer是讲授符号互动论与诠释 Mead理论思想而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瞩目 的人物。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反对定量分析方法,主张定性分析。
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探索是指
研究者进入具体的观察情境中并不断发现新事实
来修正自己的观察结果;检验是指在探索之后对
观察结果认真分析,发掘出一般关系,形成理论
观点。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四、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戈夫曼(美,Erving Goffman,19221982),侧重日常生活研究,提出 “拟剧理 论”。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1959年)等。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2、神秘化表演:是指演员经常通过 限制自己与观众之间的接触,而将其 演出神秘化。(这种神秘化表演技术 一般只限于高阶层或高地位者使用)
3、补救性表演:为了防止演出时意外事情的 发生而造成的窘迫,演出者和观众所采取的 补救措施。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三种主要的补救措施
(1)表演者为保全他们自己的演出而使用的防卫措施。
➢首先,剧组成员应具有“戏剧忠实”;其次, 剧组成员应具有“戏剧素养”;再次,剧组成员 应做到“戏剧缜密”。
(2)观众或局外人用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而采取 的保护性措施,即“老练”。
(3)表演者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使观众能有效地使 用那些“老练”,即“老练对老练”。
➢主要有两种策略:一,表演者必须善于接受观众的 暗示;二,表演者必须按照特定的礼仪行事,以便观 众为他寻找一个开脱的理由。
➢所有剧组演出的基本问题是在观众面前保持特 殊的情境定义,因此剧组人员是相互依赖的。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二)印象管理(核心部分)
所谓“印象管理”,是指如何在他人心 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有专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 方面。 1、理想化表演:是指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 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 与之一致的行动。

符号互动——米德

符号互动——米德

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

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

而布鲁默则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和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戈夫曼对人们日常生活作出了精辟的见解,提出了拟剧论和印象管理。

芝加哥学派:米德,布鲁莫,戈夫曼,伯吉斯,帕克,托马斯“情景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库利“镜中我”。

研究对象: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知识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

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

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

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

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简历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

派别;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

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

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

米德:自我与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自我与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自我与符号互动理论乔治"H"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米德在他的一次讲演中说:“一个时期的哲学总是解释这一时期最可靠的知识的尝试。

”米德既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其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又承认人主体对客观世界所作的主观解释的重要性。

正如科林斯所说,对米德来说,“自我不是悬空存在的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包含了主——客体的关系并且是在与其他自我的互动中产生的。

我们对在持续不断的社会过程中我们自己认识得越清楚,我们的‘类意识’就增加的越多。

”(于海P368)米德的基本思想是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不断的对话与交往,而人类交往则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地行动实现的。

符号的互动正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的交流,我们双方都能为对方易地设想,这与动物的“动作”对话大不相同。

(于海P368)米德“自我”理论最具创见处在于他强调自我如何借助于符号的互动产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实为自我不断涉入宾我(me)、他人(the others)以及普遍化的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的对话的过程。

(于海P369)在社会和个人的互动过程中,社会既非一套现成的标准和模式而强使个人接纳,个人也非一切外部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主体可以把一切变成符号,从而在自己的想象中加以选择、组合、排演。

自我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我放在了一个想象的他人的审视之下。

他想象着他人对其行为的看法及其反应。

他不停地将自己置于一群想象的观众面前,他就像一位演员,对着镜子琢磨他的表情,想象着观众对其表演的反应。

(于海P369)在米德看来,通过扮演他人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只适用于自我的“集体”部分,米德称这一自我为“宾我”(me)。

(于海P370)当一个人作为“宾我”时,他将按照他人对他的态度来左右自己,或对自己做出反应。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詹姆斯&米德一、介绍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马斯(W.l.Thomas)、库利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布鲁默(H.G.Blumer)和G.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它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米德认为,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其中并无先天成分。

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之间的互动过程。

就好像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那看到了自己,并且认为那是真正的自己。

在符号互动论那里,符号是基本的概念。

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

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

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具。

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

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比如校徽是一间学校的代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

一定的社会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

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吉祥,于是人们把婚姻的场合布置得红火热烈。

组织中的成员遇到负责人在场且凝重的场面,他会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中这种场合代表了特殊的意义。

关于符号互动论的读书笔记:符号互动论的米德和戈夫曼

关于符号互动论的读书笔记:符号互动论的米德和戈夫曼

关于符号互动论的读书笔记:符号互动论的米德和戈夫曼店铺: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

以下是作者在研究符号互动论时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谈及符号互动论,不得不言及米德。

米德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哲学思考的,他的思路是,通过对心灵与自我的社会生成过程的描述,进一步探索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心灵(自我的内在精神活动)、行为(个体的外在实践活动)、社会(群体意义上有组织的人类活动)逐级展开的背景下,进行他的思考。

简单来说,米德就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方式,研究社会过程中的个体的活动或行为,根据个体作为其社会成员的整体行为,来理解个体背后的特定社会情境。

那么,也必然会采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

其中也论述了行为主义的纲领,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来对个体的经验用特定的情境表达,以便完成一般性的研究与陈述。

这些通过心灵的作用,对各种事物产生一组特定的特征,并使用符号来指涉事物内在的意义。

这其中自我与交流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每个人所使用的符号都是共相,也就是每个个体的态度和互动过程都是自成体系的。

对于不同人的意义表达是不同的。

需要提及的是“自我”的概念是,在社会情境中,每个人的自我指向他人而活动存在的。

也就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自己对于他人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我。

这个概念在戈夫曼的“拟剧论”中发展为一整套“印象管理”艺术的社会表演。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尽可能地获得对方的信息,这背后的一个目的就是想着预先知道对方的期望是什么,以及已经对他寄予什么样的期望。

戈夫曼区分了每个人的表达有着两种不同的符号活动,一种是给予的表达,一种是流露的表达。

第一种表达一般是以言语为方式,传递某些广为人知的信息,是较为传统意义上和狭义的表达。

第二种符号表达一般是以非语词的形式,象征更为广泛的行动。

论米德符号互动论及对传播学的影响

论米德符号互动论及对传播学的影响

广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l D O N G N A NCH uA N80学术平台——理论学说乔治赫尔伯特米德(G eor ge H e rber t M ead,1863—19 31)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史家。

受威廉詹姆斯、查尔斯霍顿库利和约翰杜威三位思想家的影响,米德创立了符号互动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最辉煌的社会学研究成果。

米德所开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传统及研究成果在传播学研究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米德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内容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集中表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该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①户斤以,社会个体的自我意识、对社会的认识以及自身心理变化都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实现的,个体只有在与他者或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体现鲜明的“主我”色彩。

1、社会行为主义的方法体系米德的社会互动论坚持社会行为主义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是对以前各种心理学,特别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作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晔生认为,科学的心理学不能包含意识的状态或是那些不能用经验测量来处理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诸如恐惧、气愤、愉悦等情绪必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人的主观经验可以看作是对这些生理过程的感知。

而米德则认为华生的简单的刺激反应或条件反射的模式是不完全的。

像华生一样,米德也承认行为的生理基础,而且经常提及神经活动,但他并不把主观思维活动看作是在一定现实层次上与生物本性或生理过程有着实质性差别的过程。

米德认为“人”是正在行动的有机体,而不单单是接受刺激并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被动容器”。

一个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是可变的,这种变化依赖于当时突出的特殊需要或冲动,也依赖于他所参与的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性质。

这些和人类选择性注意以及主观解释的能力有关系。

乔治·赫伯特·米德人物介绍

乔治·赫伯特·米德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人物概述米德于1863年2月27日生于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哈德利,就读于哈佛大学,在W.詹姆斯指导下从事研究,并于1894年和J.杜威同时进入芝加哥大学期间,米德受到机能主义运动和早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从而涉足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自我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自我理论家之一。

主要贡献米德生前从未出版过著作,他的经典性著作《心理、自我和社会》是由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讲稿汇编而成,并于1934年他去世后出版的。

由这些讲稿汇集而成的著作代表了米德最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其中,他发表了一种关于人类行为、互动和组织的概念性观点。

这种概念化代表了一般哲学传统,其中包括功利主义、行为主义、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以及从诸如W.冯特、W.詹姆斯、C.皮尔斯、C.H.库利和J.杜威这样一些思想家那儿借来的特定概念的一种混合体。

这种对于人类行为、互动和组织的观点是社会科学中关于互动的大部分现代阐述的概念基础,其中包括诸如角色理论、民俗方法学、象征互动论、互动论、认知社会学、行动理论、现象学和民谷学这些形色色思想学派的那些阐述。

学术成就米德以其符号互动论闻名。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符号”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以此方式进行的互动即为符号互动论。

与J.华生的机械的条件反射式的行为主义不同,在米德看来,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富有意义的。

许多社会行为不仅包含了生物有机体间的互动,而且还包含了有意识的自我间的互动。

在人的“刺激- 反应”过程中,人对自己的姿势可能引起的反应有明确的意识。

当一种姿势对其发出者和针对者有共同意义时,它就成了“有意义的姿势”,即符号。

人类互动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动物只能通过无意义的姿势,即记号进行互动,而人类既能通过记号又能通过符号进行互动,正是符号互动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第七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七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第一节米德的生平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他在家中排行第二,还有一个姐姐。

父亲是奥伯林神学院教授,1879 年,米德 16 岁即考入其父所在的奥伯林神学院,1883 年获文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对文学及历史也有兴趣。

因为父亲在 1881 年早逝,米德读完大学后便任小学教师,但任期仅 4 个月,因为他将课堂上扰乱纪律的学生开除。

1883-1887 年夏,任铁路勘探工和家庭教师糊口。

1887 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帕尔默(George H. Palmer, 1842-1933)和罗伊斯(Josiah Royce, 1855-1916),他也学习心理学、希腊语、拉丁语、德语及法语。

有趣的是,虽然当时 W.詹姆斯当时也在哈佛大学任教,并且米德还作为詹姆斯的孩子的家庭教师住在他家里,但米德却未在他门下学习。

1888 年,米德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888 年米德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里,他受到 W.冯特和 G.S.霍尔的影响,尤其是冯特的“姿式”(gesture)概念后来成了支撑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

在霍尔的推荐下,1889 年春米德又转到柏林大学继续生理心理学的学习。

1891 年 10 月,他和朋友的妹妹海伦(Helen Castles)在柏林结婚。

1891 年,密歇根大学邀请他任哲学和心理学副教授,以代替因到德国弗莱堡攻读博士而离开的塔夫斯(james hayden tufts, 1862-1942),此后米德没有继续自己的博士学位。

米德和海伦的儿子出生于 1892 年,后来他成为一名医生,并和塔夫斯的女儿结婚。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8.1 复习笔记一、学术背景1.家庭和教育背景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1887年,米德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

在哈佛大学,米德结识了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一年以后,他在莱比锡师从威廉·冯特研究心理学,还结识了生理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尔。

这期间,米德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2.学术生涯1891年,米德返回美国,在密执安大学任教。

在这里,米德结识了约翰·杜威和查理斯·库利。

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对米德有很大影响。

米德注重社会经验活动研究,注重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的意识过程分析,注重意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功能性分析,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实用主义的影响。

当然,米德在实用主义哲学方面也有许多独立创见,对后来的实用哲学也有很大影响。

3.主要著作米德的主要著作是《精神、自我和社会》,在这本著作中,米德确立了他的社会学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其他著作还有:《有关现在的哲学》、《l9世纪的思想运动》、《行动的哲学》、《米德文选》等等。

二、社会行为主义1.思想来源对米德社会学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除了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以外,还有达尔文进化论、华生行为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1)米德赞成达尔文关于自然界是一个不断进化过程的观点,他把人类意识看成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

正是由于人类意识能够不断发展提高,使人类不断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促进了人类的进化过程。

基于这种观点,米德十分重视社会意识活动或社会心理过程的进化研究和发展研究。

(2)华生站在行为主义立场上开展了心理学研究,他把心理学归结为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主张把“刺激一反应”作为人类行为的解释原则,认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必须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并且是能够找到其生理基础的心理过程。

社会学:符号互动论

社会学:符号互动论
第九章 符号互动论
第一节 米德与符号互动论起源
一、心灵
心灵是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的逻辑起点。 心灵是由生理的冲动(主体)和反映性的理智
(客体)共同互动构成。人区别于动物的要点就 在于人有反映性的理智,而动物没有。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那些可被外在化的、由冲动 和理智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行动,透过这些行动, 人的反映性的理智才可把握。
1.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 质;
2.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 3.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 4.所有这些本质又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
世。
第二节 符号互动论的展
一、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 (一)哲学观
社会的存在是种实在,但这种实在的内容是变 异性的,由活动着的人不停的创造、使用各种 “符号互动”而表现于世。如此性质的实在才是 社会科学,反之,如不能被社会科学以经验的方 式进行研究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社会实在。
1.探测---研究者先以随意性的方式尽可能地收集 各种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
2.检查---对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者熟知的其它相 关资料进行比较,提出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 解。
二、库恩的研究方法论
库恩的符号互动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理论,而是 一种关于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如何研究的方法 论。
他设计了关于“研究自我”的TST方法,使得 他对符号互动主义的贡献“能够被操作和有效 的运用”。
三、争执的原因及其分析
布鲁默学派和库恩学派争执的缘由: 1.谁继承了米德的传统? 2.如两排都继承了米德的传统,为何会出现研究
方法论方面的差异? 3.美国学者对争执的讨论,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四、两学派之争的意义
对社会学的实际研究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其问题主要包括:

社会学理论5:符号互动论概述

社会学理论5:符号互动论概述

通过使用显著符号,人类能够同其他人进
行交流,把刺激的微妙之处辨别出来描述 给别人。 “泛(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 观点:指行动者所处的整个群体或任一集 体的态度,概化的他人使抽象思考与客观 性变得可能。“思想和理性的这种普遍性 和非个人性,使特定个体采取他人对自己 所持态度的结果,是他把所有这些态度具 体化为一种态度或观点的结果”。
表意的符号(significant symbols),指表达 者能够对听话者引发预期反应(不一定要与表 达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符号。即语言:带给 说话者和听话者一样的反应。 显著符号,尤其是语言,让符号互动变成可能。 人类不仅透过姿势也透过显著符号和别人产生 关联。使用符号比使用姿势更能让更复杂的人 类互动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变得可能。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当代符号互动论专家谢尔顿· 斯特赖克认
为:“互动(持续的社会过程) 、精神、自我和 社会之间的关系即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主 题”。 米德于1934 年发表的著作《精神、 自我和社会》(Mind Self Society)是其主 流思想的经典之作。 米德把重点放在思考、行动和互动时,强 调这一切要从团体或社会开始讨论。认为 整体比个别要素重要
把意识从对互动的分析中悬置起来 米德在冯特思想的基础上Fra bibliotek出,姿态成为互动的
媒介,并不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姿态发出者的主观 意图,而是因为它类似于“条件反射”中的刺激, 它预示着姿态发出者的后续动作,姿态的接受者 根据这个后续动作做出反应,这个反应也是一个 姿态,它也有自己的后续动作,因而反过来也激 起最初姿态发出者对它的反应。这样互动就建立 起来了,中间不需要意识的介入,只需要刺激、 反应和条件反射这样的机制就能完成

第六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六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理论开始崛起,一方面承传欧洲既有的社会学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也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符号互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代表了美国本土微观社会学的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人文主义社会学理论的现代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

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是由赫伯特布鲁默在1937年正式提出来,但是,一般来说,这一理论的产生得益于两个领域的学者: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学者。

第一节符号互动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的不同取向:一是,社会看成是客观事物?描述-发现——实证主义观点;另一是,社会看成是互动过程?交往、回应——互动论观点。

他们不再关注以往欧洲学者津津乐道的宏观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冲突,社会有机体等概念,而是转而关注微观层面和心理层面,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个人的心理结构,以及社会互动等等以往被忽视的领域。

一、理论渊源:实用主义与行为主义(一)苏格兰伦理家的影响从人的心灵,从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观察自我,解释社会行动。

苏格兰伦理家主张研究现实生活,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归纳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找到有用的的知识,但是他们更关心的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人类的行动,他们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才成为人的。

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的东西。

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发现自我行为的根据,以此解释社会行动。

例如:亚当斯密提出类似于“镜中我”思想,指出人们的相互联系对行为的影响。

休谟提出同情心是在交往中理解他人的重要手段。

弗格森研究了本能与习惯的区别,指出习惯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的。

总之,这些苏格兰哲学家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自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重视心灵的有机的、内在的运动变化的特点,将心灵的活动当做自然界的客体,将思想当做适应与调整的一种工具,这些成为后来符号互动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与行为主义
米德是公认的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尽管他自己并未创造这一术语。

而在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论作为一个学派,与行为主义是泾渭分明的。

行主义仅仅把人当成对特定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机体,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对有机体感受刺激和出反应的内在过程,行为主义则有意不予涉及,为这不是科学所能研究的范围。

与行为主义把个内部当成无法也不必窥视的“黑箱”不同,符号动论强调个体对刺激的主观解释,认为不是刺激身,而是接受刺激的个体对刺激的意义的解释,决定了个体的后续行动(一定要用行为主义的术语的话,就是决定了个体的反应)。

此时,刺激就不能叫做刺激了,它代表意义,所以成为符号。

这样看起来,没有什么心理学理论比行为主义符号互动论之间的距离更远了。

可是,在符号互的心理学中,我们有两个问题要问:第一,刺激成符号是怎么发生的?换句话,主观意义是如何形的?第二,对符号的意义的解释,需要一个跟仅仅刺激做出反应完全不同的主体,一般我们把这个体解释符号的意义的能力称为心智,这个心智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符号互动论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对这两个问
题的成功回答正是米德对社会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这个贡献是如此的基本,以致于米德由此在社会科学和人类思想史中赢得了大师地位。

由于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米德之前,心理学的大师们已经有意无意地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可是,这些努力都是不成功的:“即使就他们的确试图从社会角度予以说明的心灵与自我的那些侧面而言,他们也未能将其机制分析出来。

准备从中抽出心灵和自我的那顶社会的魔帽,事先已塞了些东西;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虚伪的预告,说是可以变一番戏法,而这个节目本身从未上演过。

”米德对这些过程的成功解释,在于他把这些过程细致地分解了,并且应用类比的方法让这些过程变得容易理解,而最重要的是,在对这些分解了的过程的解释中,他始终如一地贯彻了行为主义的思想。

人们大都承认,人类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是语言,可是,语言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复杂,让人无从下手。

天才的米德吸收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冯特的“平行论”心理学的思想,把语言的产生归结于互动,而且把语言的形成逻辑地分解成三个层次:姿态(Gesture);有声姿态(VocalGesture),表意的符号(SignificantSymbols),后者就是语言了。

在米德之前,有学者(比
如达尔文)认为,动物在互动时发出的姿态,是它情绪的表达,但是这种观点预设了这样的前提:动物是有意识的。

这是米德所不能容忍的,意识必须是被解释项,而不是解释项,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说,他完全能够抛开意识概念,来解释姿态:“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

描述社会动作的机制可以不引进意识的概念,意识乃是该动作中的一个可分离的部分。

”米德之所以这样自信,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研究使他相信,“意识中所发生的与中枢神经系统中所发生的状况是平行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意识的状况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状况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论上,知道了其中一个所处的状态,就知道了另一个的状态。

这个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认为意识完完全全可以还原成为物质(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的庸俗唯物论。

这些生物学知识即使是在《心灵、自我与社会》的中译本导言作者查尔斯·莫里斯看来,也是“比较陈旧静态的说法”,但是他同时又承认,“他的基本观点与生物学范畴中的这些变化并无关系”隙。

实际上,正是米德(和那个时候的整个实用主义哲学)对科学的在今天看来有点天真的信任,使得他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在对人类自身的理解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探得珍宝:尽管他当年
搭的脚手架在今天看来不那么牢靠,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思想的大厦建得又高又牢固。

有了把意识从对互动的分析中悬置起来的自
信,米德在冯特思想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姿态之所以成为互动的媒介,并不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姿态发出者的主观意图,而是因为它类似于“条件反射”(这个术语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借用,米德自己从来没用过)中的刺激,它预示着姿态发出者的后续动作,姿态的接受者根据这个后续动作做出反应,这个反应也是一个姿态,它也有自己的后续动作,因而反过来也激起最初姿态发出者对它的反应。

这样互动就建立起来了,中间不需要意识的介入,只需要刺激、反应和条件反射这样的机制就能完成。

有一种姿态在所有的姿态中显得特殊,这就是有声姿态。

它的物理特点就使得它具有社会性的性质:“它对做出该刺激的那一有机体产生影响的方式同另一有机体做出该姿态时产生影响的方式是一样的。

”[11‘我们自己脸上的表情是我们自己看不到的,可是我们所说的话,却像别人所说的一样能被自己听到,这就是有声姿态和非有声姿态的根本区别。

有声姿态的这种特性使得“我们能不断在自身引起我们在他人身上引起的那些反应,……使我们在自己的行动中采取了他人的态度”。

z中华勵志
網进一步,当我们在自己身上引起了他人的反应之后,这个反应就成为控制自己的下一步动作的刺激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我们由于某种激动的情绪对自己一向敬重的人出言不逊,说出来的话会把自己吓住,这种攻击性的行为就不会持续下去。

这样,有声姿态就很容易变成“显著符号”(SignificantSymbols)。

如果有声姿态不仅被互动双方同样听到,而且激起的反应也相同的话,它就成为显著符号。

显著符号和非显著符号的有声姿态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分别,可以从米德所举的例子中看到。

狮子对着猎物吼叫,双方都听到了叫声,但是叫声在猎物身上激起的反应是恐惧和逃跑,而在狮子身上激起的是对猎物的进一步渴望。

相反,金丝雀的叫声在它自己身上激起的反应和在麻雀身上激起的反应是相同的,这里的有声姿态就可能成为显著符号。

只有在人类身上,才发展出了完全意义上的显著符号。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无比复杂性,使得人的反应具有与动物不同的时间性,一个反应可以由“一系列互相衔接的步骤组成”㈣。

这样,显著符号就可能具备指示功能,成为真正的符号:“与我们所称的某物的观念或概念相应的,正是这样一系列有组织的反应定势的开端。

”换句话说,显著符号与一般的姿态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人对显著
符号的最初反应,同时也是对他自己的一个刺激,因为它是与那个显著符号相对应的一系列反应的开端。

有了显著符号,就可以在行动中使“其他人的反应被唤起并且成为控制他的动作的刺激,”主观感知到的意义就这样产生了:“意义本身,通过那个刺激自身采取另一个体的态度对对象作出反应的个体,产生于经验之中。

”既然是通过另一个体的态度而对对象作出的反应,那么这种反应便具有某种主体间性”,既能显现在他人世界中,又能显现在自己的视界,而且这两种显现是同一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采取另一个体的态度”而作出的反应,其恰当性必须以“共同经历和参与一个共同的社会经验与行为过程”为前提,并不是先验的。

这里其实已经涉及到米德后来详细论述的“泛化他人”观点:“思想和理性的这种普遍性和非个人性,使特定个体采取他人对自己所持态度的结果,是他把所有这些态度具体化为一种态度或观点的结果。

随着米德社会行为主义的步步推进,它要处理的问题显得越来越复杂,好像越来越超出行为主义所能解释的范围,可是米德并不停步,他勇敢地把行为主义之刀挥向人类最引以为傲的心理能力——理性。

一个对象可能激起我们的很强烈的反应,可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刺激有无数特质,把这个刺激描述出来,用显著符号展现给别人,这就是人
的智能,而这里的关键是“指出导致我们对一个对象做出那种反应的那些特征”,人的分析能力在米德看来不过是“能辨别出是一种刺激而不是另一种刺激,从而把握属于那一刺激的反应,把它从其他反应中挑出来,并与其他反应重新结合起来”
对于智能而言,不仅要分析,而且要能依据分析行动。

本来这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但是用行为主义解释却要费些周折。

米德觉得,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超复杂性使得“对一个或若干个对象存在着可供选择的不同反应,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为了完成一个已经发端的动作而使若干可能反应隐含地开始,并且在实际完成该动作之前开始:因而在接受这些可供选择的可能反应中的一种(它将以公开的结果实现)时,有可能做出理智的、反思的选择。


通过使用显著符号,人类能够同其他人进行交流,把刺激的微妙之处辨别出来描述给别人,但是展示心智并不以作为交流对象的其他人的存在为必然条件。

实际上,就人类心智的发展而言,米德更看重的是人的内部对话(InnerConversation)。

“我们可以自己跟自己谈话,这就是我们在内心舞台上所做的我们称之为思想的活动”。

z中华勵志網嘲个体“在对别人说话是
也在对自己说话,通过在内心舞台上保留这个对话,我们称之为心灵的那个场就形成了。


‘思考的机制,就其和社会交往同样使用符号而言,不过是一种内心里的对话。


思考的能力,加上特定的情境,使人有可能进行反思,从而获得“反思智能”(ReflectiveIntelligence)。

在行动遇到困境时,个体可以用显著性符号进行内在对话(即思考),就可能的行动方案运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想象中的预演,从而选择一个合理的行动方案。

一般情况下,在人们进行行为时,意识(Consciousness)是不进行工作的,只有困难出现,“我们有好几种行动的倾向,它们之间互相牵制”时,意识才开始工作。

此时意识所做的工作是使用“内部对话”来在大脑中搜索,寻找那些能够唤起可能解决问题的形象的符号。

米德用非常鲜明的行为主义术语总结说:“应用智能的过程就是对给定的环境情境的刺激,延迟,组织,挑选一个反应或者行动的过程”。

z中华勵志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