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讲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子:
人的成长 人在婴儿期只是无意义的模仿别人的动作,并不理解其模 仿的意义;在儿童期可以自己主观的模仿,并且理解模仿 的意义,其自我也就受到他人的认可;成长之后对自我有 了更深的把握,并且在逐步完善,在生活中要担当很多角 色并且要从其中角度看问题,从而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
贡献与不足
简评
与精神分析学派相比,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更注重人的理性行 为,将人的个性看作是社会现象,强调个性中的主动性、创造 性根源,但却忽视了情绪领域和下意识领域在人类行为中的作 用。
情境定义:
• 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 他的行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 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在任何自决 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 以称之为情境定义。
• 一套支配人们行为、调节个人愿望的道德法规是 通过连续的情境定义才建立起来的。情境定义的 概念使人们注意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 一个人类行为特有的解释、选择、判断等主观心 理活动。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嬉戏阶段
群体游戏阶段
自我 开始想象和扮演他人
开始以其他人的视觉出发
有组织的 复பைடு நூலகம்的活动
担演一个角色 实现他人期望 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自我形成的阶段
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形成符号系统
什么是摡化的他人”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之 摡化的他人”
• 个体使对各种他人的解释和意义内在化,以创造一个 “摡化的他人”,这是由许多个体的平均期望所逐渐建 立起来的。
于解决现实问题。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之符号互动的缺陷
① 过于强调主观因素、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 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② 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 的作用。
③ 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 规模社会现象。
④ 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 是经验主义。
• B.我们对别人就这一形象所作的判断或评价的想 象。
• C.由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产生的某种自我感 觉,例如,自豪、屈辱等。
•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 (1)提出
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在 于分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出现的 那些行为。而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造成的, 是个人或群体对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应。 他于是提出“情境定义”的思想:在客观环境与人的 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即“情境定 义”。
符号互动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 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 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认为社会是由 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社会现象的 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去寻找。
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 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夫曼等人。
•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 各种符号为中介的。
• 米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从1894年到1931年,在这三 十多年中,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大受学生欢迎,但他 却极少写论文,他过世后,学生们上课讲义汇编出版, 这就是“心灵,自我和社会”(1934)
“角色扮演”定义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之“角色扮演”
• 即行动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去理解,学会从他人立 场看世界。
三、戈夫曼的拟剧论
一、早期符号互动论思想
•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 (1)含义
•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 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 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以“镜中我” 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互动的产物。别人好象一面 镜子,“我”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并评价 自己。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人们把情境界定为真实的,那 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这一被称为“托马斯公 理”的假设向人们展示,情境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 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
• 如果用“托马斯原理”去解构毛泽东的一句名言,那么虚 心一定会使人进步,骄傲也常常会使人落后。因为如果周 围的人都将你视为一个骄傲的人,你就别无选择,只能够 按让人感到值得骄傲的方式去生活。
• 摡化的他人成为个体行为的一般指南。逐渐地,一个个 体不仅按一些特殊的人的期望行事,而且按照“摡化的 他人”的期望来行事。
• 米德认为—人类个体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 反省、反思、自我控制。这种活动之所以能 存在,正是因为人们参加到了互动中来,并 且掌握了互动中产生的语言等交往工具。由 于掌握了语言符号,一个人才有思想,才能 从他人的立场看自己,才有了自我意识,人 们运用他们学到的符号来选择某种行为从而 控制自己的活动。
•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 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 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 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 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 (2)“镜中我”概念的三个因素(阶段)
• A.我们对我们的形象在他人面前的想象。
(一)提出者:赫伯特-布鲁默;1937年提出.
(二)理论流派特征: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 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
(三)主要特征:社会是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 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是从这种 社会互动中寻找。(没有互动就没有社会)
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个人之间 通过符号而交往。
符号 对符号意义的共同理解 反应 互动
1883 年获文学士学位
1887 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帕尔默和罗伊斯
1888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
士学位,在这里,他受到 W.冯特和 G.S.霍尔的影响,
尤其是冯特的“姿势”(gesture)概念后来成了支
撑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
1891 年秋到 1894 年春,米德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
著名作品有《工业化与传统秩序》、《符号 互动论:观点和方法》。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 发展了米德互动理论,提出了符号互动论。 • 认为互动的本质是对他人和群体角色进行领会的持续
过程。角色领会是互动的关键机制,因为它能使行动 者体会他人的视角。
▪韦伯的意向行动论、涂尔干的规范 行动论等都概之为行动的“符号”这 一范围的.真正以“符号”命名的只有 布鲁默
• 符号是指所有能够代表人的某种意义 的事物,如语言、文字、动作、表情、 手势、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 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 种公认的意义。
一、早期符号互动论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从符号互动的角度看社会 2、符号互动中的客体 3、对符号互动基本思想的归纳 4、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
符号互动 指人们相互之间有意识地阅读、 解释各自发送的符号信息,并且 使自己的行动建立于对对方姿态
的依赖之上的这样一种过程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动定义
承载意义的事物叫 符号(语言、动作、
文字、情境等)
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 动定义分析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动定义
• 将个体的经验视作研究社会的基础。当个体相互作用 时,每个人都根据别人行为来调整自己行为,而这些 行为都是通过符号来表达,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意义, 被个人主观阐释,理解,然后作出相应的符号反应。
符号互动论 有三个必要 的理论前提
• 1人们总是依据自己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而行动。 • 2意义是在人与人的符号互动过程产生的。 • 3行动者赋予行动上的意义是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加以修正
的。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之 符号互动的基本过程
理解他人、理解自我、“印象管理”(戈夫曼),即如 何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理解。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 1、符号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中介作用。 •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 3、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的他人对自己
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 • 4、符号互动是能动的、可变的过程,社会组织结构和制
度随符号互动变化而变化。
例子:
•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说得更具体,托马斯公理提出 了“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 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
乔治·赫伯特·米德 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
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1879 年, 16 岁的米德 考入其父所在的奥伯林神学院,
在这里,他结识了 C.库利和 J.杜威,并和后者成为好
友
、1894 年,
受杜威的邀请,米德也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直至去
世
代表作
《当代哲学》 《心灵,自我及社会》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 《行动哲学》
米德的符号互动行动理论
米德其人
• 被公认为符号互动论的奠基者,虽然这个概念是由他的 学生布鲁默提出来的。
对笑的理解 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旁边有乘客笑,我们会理 解为赞许,如果我们在车上说错了话,这是旁边乘客的笑 我们会理解为讽刺。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之符号互动的意义
①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体。 ② 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因此
可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③ 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考察,从生活经验得理论,有助
与认知方向相比,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与认知论者相似,把理 性行为放在首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沟通的认知方面、社会观 点的作用上,重视社会感知过程等等。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赫伯特-布鲁默
Herbert Blumer 布鲁默 (1900——1987):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 名人。 1922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 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 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 社会学系主任。
米德的自我论
米德认为,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 主管解释,自我的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 的。
自我
•对社会客观事实的内化和解 析
•产生于社会互动
主体我 I
•本能冲动 •未社会化 •自然形成
客体我 ME
•经过社会 化的
•互动的我
米德的自我论
任何行为都是由主我的冲 动引起,而后受到客我的 控制的;前者是行为的动 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主 我与客我相辅相成共同构 成社会个体完整的自我。
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 动定义分析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动定义
• 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 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 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 的
• 强调:作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来说,并不只是被动的, 被社会化的对象。恰恰相反,我们都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构建我们自己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