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讲课稿

合集下载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一、符号互动的产生及其理论背景
符号互动论来源于两个领域的研究: (一)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1、美国的社会环境 美国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的移 民国家,从立国开始就充满着社会矛盾和社 会问题。美国的学术界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 应用性,并论背景
一、符号互动的产生及其理论背景
亚当· 斯密较早地阐述了一些符号互动的萌 芽思想: 人拥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在与他一起 生活的人的表情和行为之中,通过这面镜子 可以检查他自己行为举止是否得体。
一、符号互动的产生及其理论背景
休谟:人们的思想观点是相互之间的一面 镜子,一个人一旦对我做出评价,他就把他 的观点传播给我了,这些观点会或多或少引 起我的判断的变化。
实用主义哲学重点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 经验,关注人们开展行动、适应环境的实际 过程。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经验就是在我们身 边发生的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
一、符号互动的产生及其理论背景
2、苏格兰道德哲学:斯密、休谟 实用主义哲学就受到苏格兰道德哲学的影 响。 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取向 主张研究现实生活,主张考察日常生活经 验并从中归纳出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 能找到有用的知识。
二、米德
在米德看来,这种普遍化他人的观念是各 种宏观层面的社会秩序、社会群体得以存在 的基础。 从社区或社会组织出发看待自己,自己被 限制在社会的种种规定性之中。并且对社会 规定性认识得越多,个性就在自我意识中越 淡化。因此,普遍化的他人中的我,不是主 观的我,而是客观的我。
三、布鲁默
三、布鲁默
二、米德
(二)社会互动和符号 社会行为的完成要有他人的参与,即社 会行为是由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 的行为构成的。 正是在这些社会行为中,人的自我、人 格才能发展起来。 社会行为的开展以及人格的发展的实现 机制是语言等符号。

符号互动理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符号互动理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备,幻灯片、资料等等,在课上与同学进 行互动,为同学们讲解,然后看同学们是 否理解,下课后觉得教会了同学们知识。
托马斯 ---情景定义
• 托马斯认为它是所有“自我决定的”行为之先导, 认为所有这类行为都依赖于它,人的个人行为和 “人生观”都产生于它,人总是从小就在群体中 成长,社会群体对于他所遇到的各种情景通常已 经有了定义,并有了一些以这些定义为基础的行 为规范,道德标准就产生于这些情景定义中。
• 由此可见,人的互动不是简单的取决于互动的环 境和互动行为,互动双方只有理解了对方的行为 意义后才会做出反应,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 反应,有时甚至与行为者的动机相去甚远。但对 反应者来说,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别人的 动机。
例子:
对笑的理解 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旁边有乘 客笑,我们会理解为赞许,如果我们在车 上说错了话,这是旁边乘客的笑我们会理 解为讽刺。
• “网恋”就是有爱情意向的年轻男女,
• 追星的现象集中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
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作为媒介,和情
初中高中和大学时代是青少年成长的过
感对象亲亲进行虚拟性的或者从虚拟性
渡期,少部分青少年是在初中入学,大
走向现实性的交往活动。而网络作为最
部分青少年是在高中性,
从父母和教师的监控,教育,管制之下
广泛性,超时空性,虚拟性,符号互动
摆脱,开始住校的集体生活,开始独立
性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尤其是
安排生活,能够自己决定自己要做的事,
青年人的需求,成为现代人交流,恋爱
从而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一直向往独
的“理想”媒介。人们的网络交往行为
立的他们一旦真正独立了,却可能变得
•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 的一种理论。在青少年网络犯罪率逐年增 高的形势下,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青少年 网络犯罪,以全新的视角探析青少年网络犯 罪的诱因,对于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网络犯罪,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讲 符号互动论

第二讲  符号互动论

• 一般化的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 • 两个含义: • (1)它指的是儿童进行游戏活动所涉及的游戏 队伍之所有个人的有组织的态度; • (2)在经过一定发展时期的更高层次上,它指 的是儿童和成年社会个体参与社会互动所涉及 的整个社会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之有组织 的观点和态度。 • 儿童在这个阶段逐渐从单纯主观的内心会话, 向更加客观地考虑和对待他人、共同体乃至整 个社会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从个体意识向社会 意识,从运用具象思考向更加抽象的思考转化。
二、乔治· 赫伯特· 米德
• 乔治· 赫伯特· 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186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 塞州,父亲是清教徒的神职人员,在奥 柏林传教,米德于1883年在奥柏林获得 学士学位,1888年在哈佛大学又获得一 个学士学位。1888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学 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一个学期后,米 德转到柏林。毕业后在密歇根大学安阿 伯分校任教两年,在那里他遇到了约 翰· 杜威和查尔斯· 霍顿· 库利,和他们成 了朋友。后跟随杜威转到芝加哥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任教,直到1931年 去世。米德最著名的书是在他去世之后, 有人根据学生笔记整理并结集出版的 《心灵、自我与社会》。
• 第二阶段——游戏与一般化他人: • 游戏是有组织的,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 准备采取游戏所涉及的任何一个角色的态度, 而这些不同角色之间必须具有明确的关系。 • “在游戏中他必须把这些角色组织起来, 否则他就不能参加游戏。游戏代表了儿童生 活中的这样一个阶段:从在玩耍中扮演他人 的角色变成有组织的成员,这是完全意义上 的自我意识所必不可少的。” (米德, 2008:120) • 因此,儿童参加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其逐渐产 生其整体自我而成为社会的有机成员的过程。

第十一讲 符号互动理论

第十一讲  符号互动理论

2.心灵论 2.心灵论
遵循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社会动作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 的逻辑,米德在论述心灵(mind)时,引入了一个概念— 的逻辑,米德在论述心灵(mind)时,引入了一个概念— ——姿态(geture),认为作为社会动作的开始阶段的姿态 ——姿态(geture),认为作为社会动作的开始阶段的姿态 在心灵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与动 物一样具有使用姿态进行沟通的能力,姿态的沟通是一 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是人类并不只限于这 种形式的沟通,人类能够把他人的观点自觉地反映到自 己的行为上来。一种姿态,如果在表现这种姿态者的身 上和在这种姿态所针对者身上能够引起同样的反应,就 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姿态的意义就是这种共同的反应, 这种共有的意义的出现使符号沟通成为可能。在米德看 来,人类象征符号沟通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们不只 限于使用身体姿势(无声姿态),而且使用语词( 限于使用身体姿势(无声姿态),而且使用语词(有声姿 态)———有共同的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但“有声 ———有共同的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但“有声 姿态尤为重要,因为它作用于以同样方式作用于他人的 人。”由此,有声姿态就成了有意义的、表意的( 人。”由此,有声姿态就成了有意义的、表意的(有意识 的)符号,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第十一讲 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背景 三、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四、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五、戈夫曼的拟剧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互动被视为分析单位。互动论是 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贯穿主观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 认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 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互动论同时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社会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 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社会环境不是某种外 在的静止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着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是一个 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人有内心生活,同时又是一 个自我,自我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互动过程首先是符号互动 的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 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与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布鲁默说:符号互动一词是与人们之间发生的互动的独特性质有关系。 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们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而非单纯对它人的行为 作出反应。这样,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的使用、解释、或对彼此行为 的意义的确定为中介的。这种中介等于是在人们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 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第四章符号互动理论

第四章符号互动理论

第四章符号互动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来源,弄清该理论产生与进展的大体线索;弄懂符号互动论的大体原理;着重把握符号互动论创建时期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代表人物的大体思想。

教学重点: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教学难点:布鲁默对互动论的综合。

教学方式:教学与讨论教学时数:3课时一、符号互动论概述一、概念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二、符号互动论的派别该理论源于哲学家W.詹姆斯和.米德的高作。

但最先利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库利、米德、J.杜威、.托马斯、W.詹姆斯、.帕克、.兹纳尼茨基等人的高作中所隐含的“社会意理状态”。

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

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高作中确信了该理论的要紧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联系最为密切,与、、、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和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

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3、符号互动论的大体假定要紧有: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当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碰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说明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4、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要紧观点有: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进程。

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进展,都以符号利用为先决条件。

若是人不具有利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当中,或说失去了存在的依照。

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课件

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课件


内容: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符号世界。
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正在于人能应用符号。社会互动是通 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
.
2
符号互动理论之戏剧理论


尔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 1922年6月11日~1982年11月 19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生 于加拿大曼维尔,1982年于美 国费城去世。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规范性影响 2.信息性影响 3.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决定参照群体影响强度的因素
1.产品使用时的可见性 2.产品的必须程度 3.产品与群体的相关性 4.产品的生命周期 5.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 6.个体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
.
23
符号互动理论之常人方法论
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的思想背景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帕森斯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
1. 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1. 角色理论 2. 戏剧理论 3. 参照群体理论 4. 常人方法论

社会交换理论
1. 霍曼斯交换理论 2. 布劳交换结构论 3. 埃莫森交换网络论
. 1
符号互动理论


创立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 米德
符号互动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
(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相互合作, 以求生存。 (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生存与适 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三、表演与自我、互动及社会的关系
四、角色距离 五、全控机构与角色表演
. 7
符号互动理论之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前台、后台与外界 (一)前台的构成及其功能 布景

有趣的符号说课稿(5篇)

有趣的符号说课稿(5篇)

有趣的符号说课稿(5篇)好玩的符号说课稿1活动目标:1、认真观看,理解各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尝试自己制作符号标签。

2、在大自然中,通过想想、看看,说说,做做,体验学习的乐趣。

活动预备:1、花园中已经布置好各种符号标签如:不要采花等。

2、预备好几种常用的其它符号图片3、纸和记号笔、蜡笔活动意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符号,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肯定的生活阅历,他们已接触了生活中一些常有的符号,但是农村幼儿他们未必能完全读懂这些符号,而且大部分幼儿缺乏更多的相关阅历。

通过这节课,我想让幼儿进一步熟识、熟悉几种基本的符号。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迁移运用并制作符号。

另外,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在更自然、开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我就把这节课,支配在了室外并设计了看、说、做多元整合,并通过环境的互动,关心幼儿学习。

活动过程:一、引出话题引起幼儿观看爱好引言:符号宝宝给我们写信来了,邀请我们大2班小伴侣到小花园里去玩捉迷藏的嬉戏。

二、在嬉戏中观看、熟悉符号1、观看花园提问:符号宝宝在哪里呢?我们来找找看。

2、找出符号提问:你知道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三、依据已有阅历熟悉更多符号〔回教室联系实际〕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符号宝宝?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2、老师分别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幼儿一起讲讲认认。

四、幼儿发挥想象制作符号标签1、这些符号宝宝真好玩,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我们也来当设计师设计自己的符号宝宝好吗?2、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符号宝宝3、做好后和旁边的小伴侣猜一猜、说一说符号的意思。

好玩的符号说课稿2活动目标:1、熟悉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符号,并说说符号的作用。

2、养成自觉按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火警电话、灭火器、上下路道、禁止燃放鞭炮,紧急出口、禁止吸烟留意信号标志等信号标志图片,平安标志挂图两张,录音机、小司机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一〕、老师以手式“清静”“停止”心情,激发幼儿爱好。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第十章符号互动理论
反对定量分析方法,主张定性分析。
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探索是指 研究者进入具体的观察情境中并不断发现新事实 来修正自己的观察结果;检验是指在探索之后对 观察结果认真分析,发掘出一般关系,形成理论 观点。
四、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戈夫曼(美,Erving Goffman,19221982),侧重日常生活研究,提出 “拟剧理 论”。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1959年)等。
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 时加以修正的。
(三)“共同行动”概念
共同行动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采取的行动。 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定义有共同认识时就会出 现固定模式的行动。
(四)方法论原则
核心是“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
反对那种预先建立的理论模式,主张从直接 观察开始,用归纳法建构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心理 学的视野。该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 的个人组成,因此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 解释也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
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理论体 系的建构则由布鲁默完成,20世纪六七 十年代由戈夫曼发扬光大。
一、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渊源
美国实用主义学
➢威廉•詹姆士首先明确提出“自我”概念。 ➢约翰•杜威对符号互动理论的影响最大。他提出,人 类的行动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取决于行动者 对环境的理解和解释,强调行动者对世界的理解能力。
后台:是为前台表演作准备、不 让观众看到的地方。
➢人们在后台的行为举止与前台是不一样的。在 前台,人们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化了的自我,而在 后台,人们表现的则是自我中自发的、最本质的 那部分。
剧组:是指“彼此协作以形成某一特别情境 定义的表演”。
➢所有剧组演出的基本问题是在观众面前保持特 殊的情境定义,因此剧组人员是相互依赖的。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布鲁姆(Herbert Blumer,1923 年---)
符号互动旳另一种代表哈伯特.布鲁姆。他1923年生于 美国旳圣路易斯,曾在密苏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 过,是米德旳学生。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伯克利 加州大学工作。其代表作是《符号互动论:观点与措 施》。布鲁姆不但使库利——米德一系列旳微观社会 学取得了“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而且对整个这一 学派旳理论和措施作了系统旳概括和充分旳解释。
⑤个体旳行为受他本身对情境旳定义旳影响 。人
对情境旳定义,体现在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 ,并
赋予各种事件和物体以各种意义,而这个解 释过
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在个体面对面旳互动中有待于协商旳中心 对象
3、符号互动论旳发展
Blumer是Mead旳学生,其代表作为《符 号互动论:观点与措施》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认同形成 旳主要机制。人际符号互动 主要经过自然语言进行。人 经过语言认识自我、别人和 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旳内化,实际上内化旳过程就 是人旳“自我互动”过程,社会旳内化过程,伴 伴随个体旳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旳,并 不是对外界刺激旳机械反应。个体在互动中逐渐 学会在社会允许旳程度内行动,但是在这个程度 内,个体能够按照自己旳目旳处世行事。
在措施论上,布鲁姆批评了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占统治 地位旳主流措施论。他以为到达对经验世界旳精确认识, “不能靠建立和解释骗人旳理论,不能靠设计精致旳模式, 不能靠追赶自然科学旳先进程序,不能靠采用最新数学或 统计学方案或发明新旳概念,也不能靠发展精密旳定量技 术或坚持某种调查统计旳准则”。布鲁姆以为经验性旳社 会是由人类以及他们在生活进程中旳日常活动构成旳。对 这种活动旳认识,只有经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到一种群体 中去才干取得。所以,布鲁姆提倡使用生活史、自传、个 案研究、日志、信件、非构造性访问和参加观察等措施。

《符号互动论》课件

《符号互动论》课件

3、前假设

人类社会由具有自我的个体所构成 • 个体行为是根据对情境中的因素进行 解释和定义后形成的 • 群体或团体行为是由个体行为所构成
1、贡献
§布鲁默将米德的思想系统化为社会学理论 §比宏观理论更精确、细致 §方法论——主张的对经验世界的观察有利于指导人们对 社会现实的 观察、研究
2、局限性
§否定了社会结构的作用 §只关注个人及小群体,对于研究大规模的、宏观的社会 现象指导意义不大
第三: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自我解释的过程中得到修正
社会互动模式
刺激 解释 反应
布鲁默认为人类的互动是以使用、解释 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 介的。即人们并不是直接对对方的行动做出 回应,而是解释并定义彼此的行为,并在赋 予行为一定的意义的基础上做出回应。
互动结构与情境定义
1、互动结构
布鲁默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是由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来 决定的,相反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是在人们的互动中才得以构 建而成的(当时流行的社会学观点与布鲁默的观点不同之处)。
2、情境定义
人们在自觉地行动之前都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通过考 虑情境中的一些因素(eg:时间、地点、人物、角色关系)并 去解释他们,赋予这一情境一定的意义,而后才做出行动。 任何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 出其意义。 在未定的情境中,群体行动会受阻。
2、代表人物
米德 库利 托马斯 布鲁默 库恩
一、理论背景Βιβλιοθήκη 代表人物3、重要概念♦ 符号:任何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是符号(语言、文字、场景等) ♦ 社会互动:人们影响或者回应他人的过程
一切社会互动都是一种符号。 例如:博饼——中秋活动、月饼文化
符号互动论

第14章 符号互动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版)课件

第14章  符号互动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版)课件

• 表演框架要素之一:剧本期望
– 即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 – 个人行动后面隐藏的“编剧” 是社会体系,它不
允许个人离开剧本。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 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当然,人们的行动也 会受其他人如其他演员和观众的影响。
• 表演框架要素之二:剧情 – 表演内容,即每个人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为了 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 – 表演的目的是要表达某种意义。 – 表演者可能很真诚地相信他所表演的行为,也 可能只是做给别人看。
• “如果一个人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那么这一 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
• 情境定义是所有“自我决定的”行为的先导, 个人的人格和人生观都产生于此。
– 人们从小所处的社会群体对于遇到的各种情境都已 有了定义,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就产生于世代相传 的情境定义中,人们的思想行为从小开始就受其影 响。个人的社会化即接受社会定义的过程。
– 人们的社会行为必须要有他人的参与,一个人是无 法完成社会行为的。
Hale Waihona Puke • 人格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是凭借语言等符号媒介进行 交往而得以形成——社会行为符号的形成与功能—— 在社会行为发展的早期,某些手势、姿势开始被当作 特定行动的标志。逐渐地,它们具有了符号的意义, 人们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社会行为的符号逐渐发展起 来,并在完成这些行为过程中发挥功能:它使人们能 够预先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使人们能够期待将要 发生的互动过程,使人们能够在互动发生前调整各自 行为,使人们能够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结果等。
• 个人的情境定义有时和社会定义有冲突,可能 会造成个人思想的矛盾和混乱。
三、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 米德是早期符号互动论 流派中的最重要代表, 被视为符号互动论的创 立者。

第十二讲 符号互动论

第十二讲 符号互动论

命题规律及常考知识点精讲
2. 情境定义:托马斯提出的理论,其认为人们在面临问题情境时,通常会经 过一个自我检讨与考虑的阶段,即一方面行为者考虑本身的背景,一方面又 会考虑其所处体系的情境因素,彼此交互影响来界定行为,此种对情境的释 意过程,即所谓“情境定义”。 标签理论和情境定义在参考教材中没有讲述,之所以将他们在讲义中呈现出 来,是因为13年真题中的名词解释考查了情境定义的含义,建议同学们在理 解记忆情境定义的概念的同时也记住标签理论的相关内容。
命题规律及常考知识点精讲 互动论产生的背景
社会学理论的转折: 1、理论的地域:从欧洲到美国、从中心到边陲 2、理论的视角: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辨到生活 3、理论的后果:从悲观到乐观、从救赎到赞歌 早期互动论:库利与米德 互动论的发展:布鲁默与戈夫曼
命题规律及常考知识点精讲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主要有: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 义。
命题规律及常考知识点精讲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P256) 布鲁默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由以下几个方面建构: 1、理论建构的方法:对于经验世界的认识,只有通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一个 群体才能获得。 2、敏感性概念:提供了从何处能发现某类现象的线索和暗示。 3、归纳法:一般性命题是从观察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抽象出来的。 4、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两种方法。 5、定性分析:符号互动社会学家在研究活动中主要采用定性而非定量分析方 法,他们从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质的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和检验都是纯粹 的定性分析。
?标签理论和情境定义在参考教材中没有讲述?标签理论和情境定义在参考教材中没有讲述之所以将他们在讲义中呈现出来是因为13年真题中的名词解释考查了情境定义的含义建议同学们在理解记忆情境定义的概念的同时也记住标签理论的相关内容

社会学理论5:符号互动论

社会学理论5:符号互动论

3.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 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符号互动学家 承认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社会行为范围内的 一个框架,社会角色与社会阶级的设置是由 于存在人类行为与互动,但并非完全取决于 二者; 4.人类在确定个人行为上具有能动性,此观点 与行为学家和符号互动学家相信人们有能 力选择、诠释刺激,并能够构建新的内涵与 行为路径的观点不谋而和,人们不能超越所 有相关影响,但可通过变更此类影响而创建 并改变其个体行为方式;
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 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与库利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是社会学家托马 斯,他对情境的定义被认为为符号互动论提 供了初级方法论原则。托马斯指出,若欲解 释人类行为,需兼顾人类经验的主观与客观 事实。客观事实是由情境( situation)构成 的,情境要求个体或群体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詹姆斯在其1890 年写的《心理学原理》一
书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并认为它是 多面性的,是与他人关系的产物;通过对 ‚习俗‛概念的研究,强调了社会作为一 种对行为的强制的重要意义。 后来,杜威进一步把人格构成基本上看作 是某种习惯问题,坚持认为个人与社会之 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库利对符号互动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镜
米德是公认的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在总
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首次系统地 论述了符号互动论思想。他以进化论思想 为铺垫,指出‚精神和人类之间的符号沟通 可使人类能够进行对于生存来讲十分必要 的合作;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开始,精神、 自我和社会产生于这一过程‛。 之后,芝加哥学派的赫伯特· 布鲁默和爱荷华 学派的曼德福· 库恩分别继承和发展了米德 的互动论学说。
有声姿态(姿势对话,vocal gesture, conversation of gesture)某人不经意的字词 引起另一个人做出响应的姿势,包括显著符号 与非显著符号。对互动参与者的影响是同样的, 当我们在自己身上引起了他人的反应之后,这 个反应就成为控制自己的下一步动作的刺激了。 如果有声姿态不仅被互动双方同样听到,而且 激起的反应也相同,它就成为显著符号 (significant symbol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提出者:赫伯特-布鲁默;1937年提出.
(二)理论流派特征: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 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
(三)主要特征:社会是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 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是从这种 社会互动中寻找。(没有互动就没有社会)
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个人之间 通过符号而交往。
符号 对符号意义的共同理解 反应 互动
于解决现实问题。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之符号互动的缺陷
① 过于强调主观因素、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 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② 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 的作用。
③ 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 规模社会现象。
④ 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 是经验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 1、符号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中介作用。 •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 3、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的他人对自己
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 • 4、符号互动是能动的、可变的过程,社会组织结构和制
度随符号互动变化而变化。
例子:
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 动定义分析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动定义
• 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 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 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 的
• 强调:作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来说,并不只是被动的, 被社会化的对象。恰恰相反,我们都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构建我们自己的社会现实。
• 摡化的他人成为个体行为的一般指南。逐渐地,一个个 体不仅按一些特殊的人的期望行事,而且按照“摡化的 他人”的期望来行事。
• 米德认为—人类个体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 反省、反思、自我控制。这种活动之所以能 存在,正是因为人们参加到了互动中来,并 且掌握了互动中产生的语言等交往工具。由 于掌握了语言符号,一个人才有思想,才能 从他人的立场看自己,才有了自我意识,人 们运用他们学到的符号来选择某种行为从而 控制自己的活动。
• B.我们对别人就这一形象所作的判断或评价的想 象。
• C.由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产生的某种自我感 觉,例如,自豪、屈辱等。
•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 (1)提出
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在 于分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出现的 那些行为。而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造成的, 是个人或群体对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应。 他于是提出“情境定义”的思想:在客观环境与人的 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即“情境定 义”。
对笑的理解 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旁边有乘客笑,我们会理 解为赞许,如果我们在车上说错了话,这是旁边乘客的笑 我们会理解为讽刺。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之符号互动的意义
①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体。 ② 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因此
可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③ 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考察,从生活经验得理论,有助
著名作品有《工业化与传统秩序》、《符号 互动论:观点和方法》。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 发展了米德互动理论,提出了符号互动论。 • 认为互动的本质是对他人和群体角色进行领会的持续
过程。角色领会是互动的关键机制,因为它能使行动 者体会他人的视角。
▪韦伯的意向行动论、涂尔干的规范 行动论等都概之为行动的“符号”这 一范围的.真正以“符号”命名的只有 布鲁默
符号互动论 有三个必要 的理论前提
• 1人们总是依据自己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而行动。 • 2意义是在人与人的符号互动过程产生的。 • 3行动者赋予行动上的意义是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加以修正
的。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之 符号互动的基本过程
理解他人、理解自我、“印象管理”(戈夫曼),即如 何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理解。
与认知方向相比,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与认知论者相似,把理 性行为放在首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沟通的认知方面、社会观 点的作用上,重视社会感知过程等等。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赫伯特-布鲁默
Herbert Blumer 布鲁默 (1900——1987):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 名人。 1922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 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 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 社会学系主任。
在这里,他结识了 C.库利和 J.杜威,并和后者成为好

、1894 年,
受杜威的邀请,米德也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直至去

代表作
《当代哲学》 《心灵,自我及社会》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 《行动哲学》
米德的符号互动行动理论
米德其人
• 被公认为符号互动论的奠基者,虽然这个概念是由他的 学生布鲁默提出来的。Fra bibliotek例子:
人的成长 人在婴儿期只是无意义的模仿别人的动作,并不理解其模 仿的意义;在儿童期可以自己主观的模仿,并且理解模仿 的意义,其自我也就受到他人的认可;成长之后对自我有 了更深的把握,并且在逐步完善,在生活中要担当很多角 色并且要从其中角度看问题,从而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
贡献与不足
简评
与精神分析学派相比,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更注重人的理性行 为,将人的个性看作是社会现象,强调个性中的主动性、创造 性根源,但却忽视了情绪领域和下意识领域在人类行为中的作 用。
三、戈夫曼的拟剧论
一、早期符号互动论思想
•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 (1)含义
•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 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 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以“镜中我” 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互动的产物。别人好象一面 镜子,“我”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并评价 自己。
符号互动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 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 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认为社会是由 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社会现象的 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去寻找。
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 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夫曼等人。
•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 各种符号为中介的。
• 米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从1894年到1931年,在这三 十多年中,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大受学生欢迎,但他 却极少写论文,他过世后,学生们上课讲义汇编出版, 这就是“心灵,自我和社会”(1934)
“角色扮演”定义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之“角色扮演”
• 即行动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去理解,学会从他人立 场看世界。
• 符号是指所有能够代表人的某种意义 的事物,如语言、文字、动作、表情、 手势、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 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 种公认的意义。
一、早期符号互动论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从符号互动的角度看社会 2、符号互动中的客体 3、对符号互动基本思想的归纳 4、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
•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 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 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 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 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 (2)“镜中我”概念的三个因素(阶段)
• A.我们对我们的形象在他人面前的想象。
1883 年获文学士学位
1887 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帕尔默和罗伊斯
1888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
士学位,在这里,他受到 W.冯特和 G.S.霍尔的影响,
尤其是冯特的“姿势”(gesture)概念后来成了支
撑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
1891 年秋到 1894 年春,米德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
情境定义:
• 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 他的行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 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在任何自决 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 以称之为情境定义。
• 一套支配人们行为、调节个人愿望的道德法规是 通过连续的情境定义才建立起来的。情境定义的 概念使人们注意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 一个人类行为特有的解释、选择、判断等主观心 理活动。
米德的自我论
米德认为,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 主管解释,自我的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 的。
自我
•对社会客观事实的内化和解 析
•产生于社会互动
主体我 I
•本能冲动 •未社会化 •自然形成
客体我 ME
•经过社会 化的
•互动的我
米德的自我论
任何行为都是由主我的冲 动引起,而后受到客我的 控制的;前者是行为的动 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主 我与客我相辅相成共同构 成社会个体完整的自我。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嬉戏阶段
群体游戏阶段
自我 开始想象和扮演他人
开始以其他人的视觉出发
有组织的 复杂的活动
担演一个角色 实现他人期望 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自我形成的阶段
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形成符号系统
什么是摡化的他人”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之 摡化的他人”
• 个体使对各种他人的解释和意义内在化,以创造一个 “摡化的他人”,这是由许多个体的平均期望所逐渐建 立起来的。
符号互动 指人们相互之间有意识地阅读、 解释各自发送的符号信息,并且 使自己的行动建立于对对方姿态
的依赖之上的这样一种过程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动定义
承载意义的事物叫 符号(语言、动作、
文字、情境等)
符号互动理 论之符号互 动定义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