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机械能(郑彦飞)
《合理利用机械能》课件
![《合理利用机械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3ea4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4.png)
提高机械能利用率的方法
优化机械设计
通过改进机械结构、降低 摩擦和减少机械零部件之 间的能量损失,提高机械 能利用率。
选择高效能材料
使用轻质、高强度和耐磨 的材料,降低机械部件的 重量和摩擦阻力,提高机 械能利用率。
合理配置负载
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合理 配置机械的负载,避免超 载或欠载,提高机械能利 用率。
《合理利用机械能》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机械能简介 • 机械能的转换与守恒 • 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方法 • 机械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未来机械能的发展趋势
目录
01
机械能简介
机械能的定义
01
02
03
机械能
物体由于机械运动和弹性 形变而具有的能,包括动 能和势能。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 关。
势能
物体由于相对位置或形变 而具有的能,如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等。
机械能的分类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 的能,与物体的质量和
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与物体的 形变量和弹性模量有关
。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 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
度有关。
机械能的转换
机械能可以在不同形式 之间转换,如动能与势
能之间的转换等。
机械能的应用场景
水利发电
利用水流的力量驱动水轮机转动 ,从而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再 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风力发电
利用风的力量驱动风车叶片转动, 从而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车辆行驶
车辆通过燃烧燃料或使用电力驱动 发动机转动,从而将化学能或电能 转化为机械能,使车辆行驶。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ce35947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f.png)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达到理解并掌握机械能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够区分它们。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小球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能现象,如滚摆、跳伞等,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能,并提出问题:“什么是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讲解:讲解机械能的概念,介绍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过程。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机械能的转化关系。
4. 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节能、提高效率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其他机械能现象,并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1课时 课件内嵌视频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1课时 课件内嵌视频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3085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f.png)
动能和势能
能量的概念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探究动能的大小 质量 跟哪些因素有关 速度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任务一 能量及其不同情势
活动1:同学之间思考讨论,以下物体是否做功。
风可以推动帆船前进 流水冲走石块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运动的空气 流动的水
推动帆船前进 冲走石块
拉弯的弓 物体
物体为什么能够做功?
把箭射出 能够做功
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 有能量,简称能。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焦(J)。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6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1课时
No Image
新课导入
No Image
小鸟和飞机比起来,真的是小的 不能再小了,但是如果飞机这种 庞然大物在空中飞行时遇到了小 鸟,那将会带来一场灾难。为什 么小小的鸟儿,能给飞机带来如 此大的威胁?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1.知道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知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对 一些简单的现象做出判断。
物体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速度大小有关 物体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活动:结合课本P207-P208页“(一)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内容进行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 问题1:如何让小球具有动能?如何判断其动能的大小? ①让小球沿斜面滑下获得动能。 ②小球到达平面后会推动滑块对其做功,通过比较滑块被推动距 离的长短,就可以比较做功的多少,从而反应小球动能的大小。 问题2:怎样控制小球的运动速度相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教学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4862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1.png)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能量
一、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简称能。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二、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三、势能
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 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量。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 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一架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直升机,它具有( D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弹性势 解析
下列物体具有动能还是势能?
产生形产变生的形撑变杆的具撑有杆弹性势能 放在高放处在的高花处盆的具花有盆重力势能
飞驰飞的驰汽的车汽具车有动能
翱翔的翱鸟翔具的有鸟动能和 重力势能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演示实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物体动能大小可能跟速度有关 物体动能大小可能跟质量有关
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跟物体的弹性形变量有关。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动能大
B.同一辆车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C.子弹的速度比火车的速度大,所以子弹的动能就
比火车的动能大
D.正在洒水的洒水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它的
新课引入 知识讲授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八年级下学期学案(光华)郑彦飞
![八年级下学期学案(光华)郑彦飞](https://img.taocdn.com/s3/m/4246878d6529647d27285251.png)
安阳市光华中学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下)》2012年元月学案目录·第六章力与运动· 6.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6.2 力的合成· 6.3 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7.1 质量· 7.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7.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7.4 阿基米德原理· 7.5 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压强· 8.1 压强·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8.3 空气的“力量”· 8.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 9.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9.2 滑轮及其应用· 9.3 做功了吗· 9.4 做功的快慢· 9.5 提高机械的效率· 9.6 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10.1 走进微观· 10.2 看不见的运动· 10.3 探索宇宙6.1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历程.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种重要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5.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6.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7.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背景知识】1、力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学习过程】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观察课本6-1、6-2、6-3、6-4图,思考相关的问题。
合理利用机械能
![合理利用机械能](https://img.taocdn.com/s3/m/4ceda7384b73f242336c5fa5.png)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设计池柳萍一、教材分析能是物理学中较为抽象的一个概念,教材从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关于“能”方面的俗语入手,展示了不同形式的能与功的联系,进而抽取出能的基本含义,与此同时,介绍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最后重点落在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探究上,最后通过“滚摆”和“单摆”两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以渗透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思想观点。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有些抽象,所以尽可能的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学习物理也接近一年的时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发展,已具备了从众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能力,分类的意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本节课就是这些方法的一个综合运用。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动能、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增强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实验探究动能大小、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难点:能的概念;会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3、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法,交流讨论法4、教学用具:课件、粉笔5、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大自然具有很大的能量,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关于“能”的俗语。
那么满足什么条件的物体具有能?(二)新课教学1、功与能的关系展示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对外做功的图片,讨论生成,认识能量。
2、机械能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物体具备做功的本领呢?从生活现象出发,通过学生感受和体验,并运用了分类的科学方法,建立起“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3、实验探究(1)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举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物体的质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46be7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3.png)
教案: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一、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
4. 实际应用中机械能的合理利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以及机械能的守恒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弹簧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滚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能的概念。
2. 新课讲解:a.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它们的相互转化。
b. 介绍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c. 讲解机械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合理利用,如节能减排、机械设备的设计等。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4. 例题讲解:运用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对机械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机械能的概念及组成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4. 机械能在实际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机械能的概念。
2. 解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 根据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分析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速度和高度变化。
4. 举例说明机械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的守恒定律一、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fda4ad152ea551811a687a6.png)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探讨,让学生明白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慢慢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试探的适应;擅长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思维培育。
4、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熟悉到能量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增强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2、难点:通过探讨,让学生明白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三、教学进程(一)动能与势能(12分钟)1.熟悉能量(新课引入)流动的水能够推动水轮机做功;风能够推动帆船前进而做功;张开的弓能够使箭射出而做功,等等。
物理学中,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即它具有做功的本领,咱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因此,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都具有能量。
能量那个概念与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物体做功的进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进程,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那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打个例如,一家企业对外能够支付的钱越多,就表示这家企业的资金越雄厚。
(多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能”概念)概念规律:(1)能量的概念:若是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做功,咱们就说那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能量的大小:物体做功的进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进程,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此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即功能够衡量能量的大小。
(3)能量的单位:同功的单位一样:焦耳(J)。
说明:按照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能量说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
一个正在做功的物体,它必然具有能量;而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必然能做功;可是它未必正在做功。
例如: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没有做功,由于石块下落时能够做功,故石块具有能量,而正在下落的石块,石块的重力对石块做功,该石块必然具有能量。
2.动能与势能咱们周围的能量形式具有多种多样,最多见的是动能与势能;咱们先来熟悉几个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做功的实例(1)风吹帆船航行;急流的河水把石块冲走;运动的钢球把木块推开。
合理利用机械能
![合理利用机械能](https://img.taocdn.com/s3/m/373b55e1f705cc175427090d.png)
复习课
林成德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一、能量的概念:
一个物体 能够做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请你说出下列物体,哪些物从高处冲下来冲击水轮; 4、射出去的子弹; 6、皮筋; 7、弹簧
3、花盆放在三楼晾台围栏上; 5、水开了,水蒸气顶起了壶盖;
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 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
-1 城市街道上的最高行驶速度 V/(km . h )
车型 设有中心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车道与 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 其它车道
小型客车 大型客车
70 60
60 50
……..
………
…….
请用物理学的述语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 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速度不一样?
拦河大坝使上游水位升高, 提高水的势能,水从大坝上 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水的 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起又 落下,砸在地面上,地面就 会变得既平整又结实。请你 说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探讨问题: 1、请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
2、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 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 械能。
3、花盆放在三楼晾台围栏上; 5、水开了,水蒸气顶起了壶盖;
7、拉长的皮筋;
8、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准备跳水;
9、压缩弹簧 ; 10、吊车吊在空中的重物;11、踢出去的足球
请将这些具有能的物体按产生能的方式进行分类:
1;4;5;6;11; 2;3;8;10; 7;9; 由于物体运动 由于物体被举高 由于物体发生形变 动能 重力势能 势 弹性势能 能
《合理利用机械能》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合理利用机械能》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009b2bbb1711cc7930b7164a.png)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2)经历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知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影响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斜面、长木板、小球、木块、装有细沙的玻璃槽、小方桌、不同质量的铝块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保龄球1》、《高尔夫1》。
教师口述: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中的保龄球可以将瓶击倒,运动的球杆可以将高尔夫球击出去。
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什么样的物体具有能量,具有什么样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说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动能教师活动:描述保龄球将瓶击倒、将高尔夫球击出的过程。
运动的保龄球打在保龄球上,保龄球被撞倒。
运动的球杆撞击高尔夫球,高尔夫球运动起来,球杆对高尔夫球做了功。
教师活动:讲解动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与功的单位一样,能的单位也是焦耳。
教师设问: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然后举手回答。
教师活动:理答。
按:猜想的因素应包括物体的速度和质量。
(备用引导素材:静止的保龄球不能将瓶击倒,静止的水不能使水轮机转动。
或许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速度相同的乒乓球与篮球撞在脸上时,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或许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教师设问:多个可能的因素影响动能的大小,如何探究某一因素对动能的大小是否有影响?教师设问:让小球分别A处和B处滑下,它们的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否相同?师生活动:教师将小球分别放在A处、B处,让小球自由滑下。
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设问:然后让同一小球分别从A处和B处滚下,看看哪种情况下小球将木块推得更远。
这说明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活动:选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及时引导学生演示实验、思考相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下列小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三.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的物体做功,它就具有 弹性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同样具有做功的本领,它也具有 势能,这种势能叫做重力势能.
想一想:要想把桩打得深些,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1模拟打桩: 猜想:方法一: 方法二: ..... .......
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桩被打得越深,说明重锤 做的功越多,重锤具有 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结论: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 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大,物体 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四.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1.使摆球偏离原来的位置(O/)到A 点.当摆球从A点向下摆动时,它的速度 越来越大,动能逐渐 -----,势能逐渐----; 2.当摆球到达最低点时,它的动能最----,势能 最---,在此过程中,摆球的势能逐渐转变成---能. 3.然后摆球从O/点B点运动时,它的速 度越来越----,动能逐渐转变成---能;当 摆球到达最高点时B时,它的动能为---,势能最-----
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操场上飞来的足球可以用脚踢,而飞来的铅球却 避之不及; 高速行驶的汽车在车祸中造成的损害要更大一些; “雷声大雨点稀时”的雨点落到脸上,会打得生 疼, 而浴室中房顶上的水滴落到脸上时却不会感到疼 痛„„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分析与论证:
通过探究可以发现:
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 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 越大.
海洋能源的优势
第一,它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
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第二,它具有可再生性。 第三,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 第四,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 各种海洋能的蕴藏量是巨大的,据估计有750多亿千瓦,其中波浪能 700亿千瓦,温度差能20亿千瓦,海流能10亿千瓦,盐度差能10亿千瓦 ,
1.观察:
公路上的限速牌
小明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
2.提出问题:
1、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的最大行 驶速度? 2、运动员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为什么越来越 快?
一.动能
如右图所示:这些运动 着的物体能做功么
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打入木板中
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 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它们 具有能量
运动着的子弹射穿鸡蛋
法国计划到本世纪末利用潮汐能发电350亿千瓦时,英国准备修建一座
100万千瓦的波浪能发电站,美国要在东海岸, 起伏的海浪冲击涡轮机发 电。航标的工作原理就是 利用波浪上下垂直运动,推 动涡轮机发电.
目前,各国多数是研制用于航 标灯、浮标等电源使用的 小型波力发电机...
例5.甲、乙两个物体处在同一个水 平面,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C.甲做功的本领一定比乙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6.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木球在同一水平桌 面上,铁球静止不动,木球以速度 v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与木球的势能相等 B.木球的动能一定大于铁球 C.木球的机械能一定大于铁球的机械能 D.木球的机械能一定小于铁球的机械能
中国风能资源及开发
二.弹性势能
1探究: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如图所示制作一个卡片,如果不将卡片压平,放开 手后又怎么样呢? 2探究:弹性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发生弹性形变的橡 皮筋能对卡片做功,因 此它具有弹性势能.在 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 形变的物体具有的弹性 势能就越大.
棋子
钢锯条
例1:荡秋千
小伙伴将你推一把或 者自己蹬一下,就 可以不断地来回摆 动许多次,每相邻 的两次摆动的高度 几乎相等,但最终 会停下来。由此请 你提出一个问题进 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并进行实验的步骤:
分析和论证的结论:
例2(苏州2004中考题) 自行车下坡时,不瞪脚 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 逐渐_______,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3.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下滑时,它的能量变化是 ( ) A.动能转化为势能 B.势能转化为动能 C.机械能总量增加 D.机械能总量减少
例4.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 B.悬挂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 能 C.在空中飞行的子弹,能够做功,所以 具有能 D.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个物体一 定既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
6.探究:撑杆跳高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7.探究:皮球落地后又弹起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彭勃
郭晶晶
劳丽诗李婷
吴敏霞
1.潮汐发电
钱塘江观潮
2.海洋能资源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仅大洋中的波浪、潮汐、海 流等动能和海洋温度差、盐度差能等的存储量高达天文数字。 海洋能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 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8种。这些能 量是蕴藏于海上、海中、海底的可再生能源,属新能源范畴。所 谓“可再生”是指它们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永不会枯竭,不像煤、 石油等非再生能源,储量有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 人们可以把这些海洋能以各种手段转换成电能、机械能或 其他形式的能,供人类使用。海洋能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较小部分来源于天体(主要是月球、太阳)与地球相对运动中的万 有引力。蕴藏于海水中的海洋能是十分巨大的,其理论储量是目 前全世界各国每年耗能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
O
A
O/
B
3.探究:“拉弓射箭”的 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4.探究滚摆在上下 滚动的过程中的 能量转化情况?
5.探究过山车的能量转化情况?
据<<扬子晚报>>报道: 被誉为亚洲第一的“神 州号”过山车将于9月 29日在北京市石景山 游乐园正式运营. “神州 号”过山车投资5000 多万元,占地1万多平方 米,轨道长888米,最高 时速80公里,最大接待 能力为每小时1070人 次.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作者:安阳市梅园中学 郑彦飞
一、动能 势能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 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探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 释简单的现象; 4.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能解释一些 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5.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 勤于思考的习惯。
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它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可以越多.
提出问题:
那么动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1.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1)猜想与假设: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第一步,先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要 保证运动物体的质量不变. 第二步,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要保 证速度不变.
作业
1:P55 第4题.
2:探究活动:研究球的下落高度与 那些因素有关?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