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解剖

合集下载

内耳解剖与主要畸形影像

内耳解剖与主要畸形影像
分,前庭蜗神经通常存在,内听道常在中央进入到腔内, 常伴有半规管畸形 共同腔必须与CADV鉴别。CADV的内听道在扩大前庭的 前内侧,无前庭蜗神经。共同腔畸形耳蜗前庭神经存在, 内听道常在中央进入到腔内
5.耳蜗发育不全
妊娠第6周发育受阻导致,占所有耳蜗畸形的15% 患者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 耳蜗外形异常,面积小于正常,并伴有各种内部结构(蜗轴和阶
8.蜗神经孔畸形、蜗神经发育异常
前庭蜗神经发育分类标准
正常 CNCN CN发育不良 CN缺如 正常前庭蜗神经 前庭蜗神经发育不良 前庭蜗神经缺如
CN独立位于 IAC前下部,和 同侧面神经大小一致或略大
比对侧正常 CN或同侧面神经 小
内听道前下部无蜗神经
为同侧面神经1.5-2. 0倍或与 对侧正常前庭蜗神经相似
患者表现为严重低频感音性神经听力 损失
影像表现为没有内听道的耳囊,呈圆 形或椭圆形的几毫米囊腔,无内听道
在病理形态上表现为介于 Michel 畸 形和共同腔之间的畸形,Michel 畸 形没有内耳发育,共同腔有神经经内 听道和脑干交流
3.耳蜗未发育
罕见(3%),耳蜗结构完全缺失 可能由于妊娠第3周末耳蜗发育受阻所致 患者表现为对声音完全无反应或低频极重度听力损失 影像:在正常耳蜗位置可见致密的骨质,内耳仅存前庭和半规管,前庭可能正常
膜半规管套于同名的骨半规管内, 管径约骨半规管的1/4-1/3
内耳解剖-半规管
锤砧关节
锤骨头 前庭
外半规管
内听道 后半规管
内耳解剖-膜迷路
正常MR水成像无法显示膜迷路,内外淋巴液均呈高信号 内耳钆造影可间接显示膜迷路形态,高信号为外淋巴液,低信号为内淋巴液
前庭导水管 耳蜗导水管
前庭导水管起源于前庭,位于后半规管内侧平行走行,沿颞骨从内上向外下运行 VA宽径通常小于1.5mm,内包含内淋巴管 MR上内淋巴管呈高信号,通向小脑脑膜的内淋巴囊,正常内淋巴囊不显影

耳部解剖

耳部解剖
前庭的前部,形似蜗牛的壳 2.5-2.75周,耳蜗的底转是鼓岬 2.5-2.75周,耳蜗的底转是鼓岬 三个官腔:上方的前庭介(scala vestibuli)、 三个官腔:上方的前庭介(scala vestibuli)、 中间者为中介(scala media)(膜迷路)和 中间者为中介(scala media)(膜迷路)和 下方的鼓介(scala tympani)(圆窗封闭) 下方的鼓介(scala tympani)(圆窗封闭) 蜗孔,螺旋神经节,耳蜗导水管
位觉斑(maculae staticae)分为椭圆囊斑 位觉斑(maculae staticae)分为椭圆囊斑 (macula utriculi)和球囊斑(macula sacculi) utriculi)和球囊斑(macula 相互垂直 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和嵴顶(cupula 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和嵴顶(cupula terminalis)(帽) terminalis)(帽) Corti 器位于基底膜上,由内、外毛细胞、 支持细胞和盖膜组成。
内耳的生理功能(耳蜗) 内耳的生理功能(耳蜗)
感音:将机械能转化为生物电能 耳蜗的基底转感受高频声音 耳蜗的尖转感受低频声音 编码:分析传入的声音,使大脑能处理 刺激声中包含的信息 耳蜗有双向换能的功能(耳声发射)
平衡生理
人体维持平衡依靠: 前庭(主) 视觉 本体感觉 半规管感受角加减速度的刺激 耳石器官(球囊斑和椭圆囊斑)感受直 线加速度,维持人体静态平衡
听力学检查
听力普查 (动态:新生儿听力筛查) 音叉检查 听力敏度图 声导抗 阈上功能检查 脑干诱发电位 40Hz相关电位 40Hz相关电位
平衡功能检查
闭目直立检查法(Romberg 闭目直立检查法(Romberg test) 过指试验(past过指试验(past-pointing) 行走试验 瘘管试验 姿势描记法(静态、动态和步态分析)

耳部最详细CT解剖

耳部最详细CT解剖

梅尼埃病病例
总结词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CT检查可帮助了解病变部位和程度。
详细描述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CT检查可观察到内耳积水、内淋巴囊扩张和内耳迷路骨质破坏等病变。对 于典型病例,CT检查还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重建算法
常用的重建算法包括FBP、iDose4和迭代重建等。
后处理技术
如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 )等,以显示耳部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解剖结构。
测量分析
通过对耳部结构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病变大小、位置和毗邻关系 等。
04
CATALOGUE
耳部CT解剖结果分析
正常解剖结果
01
02
03
04
耳廓
耳廓软骨结构完整,未见异常 。
耳道
耳道内未见异常狭窄或扩张。
பைடு நூலகம்鼓膜
鼓膜完整,未见穿孔或异常增 厚。
乳突
乳突正常,未见炎症或钙化。
异常解剖结果
耳廓畸形
如招风耳、杯状耳等。
耳道狭窄或闭锁
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
鼓膜穿孔
由中耳炎或外伤导致。
乳突炎症或钙化
可能导致局部疼痛或听力损失 。
解剖变异与畸形
扫描层厚
通常为0.5-1.0mm,以获取更细致的解剖结构。
扫描间隔
根据扫描层厚和图像重建算法确定。
扫描方法
患者准备
患者需取仰卧位,头部固定,以避免移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扫描序列
通常采用轴位扫描,有时辅以冠状位或矢状位扫描以获取更多细节 。
增强扫描
部分病例需进行增强扫描,以观察耳部血管或病变情况。

《耳的临床解剖学》课件

《耳的临床解剖学》课件

耳部手术
针对耳部疾病如中耳炎 、外耳道炎等进行手术
治疗。
听力康复
为听力障碍患者提供听 力辅助设备如助听器和 人工耳蜗,帮助他们改
善听力。
02
外耳
外耳的解剖结构
01
耳廓
由软骨和皮肤组成,具有收集声 波的作用。
02
外耳道
连接耳廓与中耳的管道,具有传 音功能。
03
耳屏、耳轮、对耳 轮等结构
这些结构有助于固定和保护外耳 。
耳的解剖结构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和导 向。
中耳
包括鼓膜、中耳腔和听骨,主要功能是传音和 增压。
内耳
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要功能是感受声音和平衡。
耳的临床应用
听力检测
通过听力测试评估听力 损失程度,为听力障碍 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
据。
平衡功能检查
通过前庭功能检查评估 平衡障碍,为眩晕、晕 厥等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乳突
位于鼓室的后方,容纳中耳的 动脉和神经。
中耳的功能
01
02
03
声波传导
中耳通过听骨将声波从外 耳传导到内耳,使我们能 听到声音。
声音放大
中耳的听骨链具有放大声 音的作用咽鼓管和鼓膜的 传音作用,使外耳和中耳 之间的声阻抗得以匹配, 提高声音传导效率。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 声音并将其导向中耳。此外,外耳还能过 滤和聚焦声音。
中耳结构与功能
内耳结构与功能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和鼓室,其主要功能 是将声音从外耳传导到内耳,并增强声音 的强度。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负责将声波转 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
平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外耳-中耳-内耳系统解剖(图文并茂)

外耳-中耳-内耳系统解剖(图文并茂)

外耳-中耳-内耳系统解剖(图文并茂)展开全文外耳—系统解剖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3部分。

(一)耳廓耳廓又称耳郭,位于头部两侧,主要由弹性软骨为基础外被皮肤构成,皮下组织较少,但血管神经丰富。

耳廓下部无软骨,仅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称耳垂,是临床采血的常用部位。

耳廓中部深凹的部位有外耳门,向内通外耳道。

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二)外耳道外耳道是外耳门至鼓膜之间的一条弯曲管道,长约2.5~3.5cm。

外耳道内侧2/3部位于颞骨内,称骨部;外侧1/3部以软骨为基础,称软骨部。

牵拉耳廓,软骨部可随之移动。

外耳道略呈S形弯曲,检查外耳道和鼓膜时,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可使外耳道变直。

但检查婴儿的鼓膜时,由于其外耳道尚未发育完全,短而直,鼓膜近水平位,故须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外耳道皮肤内含有耵聍腺,分泌的黄褐色粘稠物称耵聍,干燥后形成痂块,有保护作用。

(三) 鼓膜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

鼓膜的中心向内凹陷,称鼓膜脐。

鼓膜的上1/4区活体观察时,薄而松弛,呈淡红色,称松弛部;下3/4区活体观察时,坚实紧张,呈灰白色,称紧张部。

从鼓膜脐向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

由于鼓膜很薄,中耳炎或强声作用易导致鼓膜穿孔。

中耳—系统解剖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一)鼓室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颞骨岩部内的一个不规则含气小腔。

鼓室内有3块听小骨和2块听小骨肌。

鼓室上部即位于鼓膜上缘水平以上的部分,较为狭小,称上鼓室或鼓上隐窝,是容纳听小骨的主要部位。

鼓室壁内表面和听小骨表面都有粘膜覆盖。

1. 鼓室壁鼓室有6个壁。

(1)上壁又称盖壁,即鼓室盖,为一层薄骨板,借此与颅中窝分隔。

(2)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一层薄骨板,与颈内静脉起始部相邻。

(3)前壁又称颈动脉壁,与颈动脉管相邻,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

(4)后壁又称乳突壁,此壁下部有一突起,称锥隆起,内藏镫骨肌。

上部有乳突窦的开口。

耳解剖ppt课件

耳解剖ppt课件

整理ppt
43
1.空气传导
整理ppt
44
2.骨传导
▪ 声波经颅骨途径激动耳蜗的螺旋器而产生听觉。 ▪ 在正常听觉功能中,由骨导传入耳蜗的声能甚微,故无实际
意义,但是骨导听觉在耳聋性质鉴别诊断中意义重大,骨导 曲线下降表明感音功能下降。
整理ppt
4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上部有两个骨性
开口,上为鼓膜
张肌半管的开口; 前

下为咽鼓管的鼓
室口。
▪ 下部与颈内动脉
相隔。
鼓室外侧壁(右侧)
整理ppt
12
(4)后壁:
▪ 又称乳突壁;
▪ 上部有鼓窦入口,借此与 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
▪ 面神经垂直段从此壁的内 侧通过。
颈内动脉
颈静脉球
整理ppt
面神经垂直段
13
(5)内壁:即内耳的外壁。鼓岬、前庭窗(卵圆窗)、蜗 窗(圆窗)、面神经水平段(面神经管凸)。
▪ 上方与鼓窦通连; ▪ 后壁借骨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 ▪ 根据气房发育的程度,分为4种类型:气化型、板障型、
硬化型、混合型。
整理ppt
26
整理ppt
27
(三)内耳
▪ 又称迷路,深居于颞骨岩部,有听觉和平衡觉感受器。 ▪ 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两者形状相
似。两者之间充满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内 、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 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
▪ 小儿咽鼓管宽、短且接近水平,细菌易经此侵入鼓室引发 感染。
整理ppt
22
整理ppt
23
儿童与成人咽鼓管的对比

耳的解剖ppt课件

耳的解剖ppt课件

14
一、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1)前庭vestibule 后部通 三个半规管,前部有通 连耳蜗。
(2)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为
三个C形的互成直角
排列的小管,分别称为
前、后和外骨半规管。
15
前骨半规管anterior bony semicircular canal
11
二、咽鼓管
连通咽腔和鼓室。
幼儿的咽鼓管较 成人短而平,腔 大,故咽部感染 易沿咽鼓管侵入 鼓室。
12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13
第三节 内耳internal ear
内耳由骨迷路
和膜迷路组成。骨
迷路是颞骨岩部骨
质中的曲折遂道。
膜迷路套在骨迷路
内,二者之间的间
隙充满外淋巴。膜
迷路为一封闭的管
道系统,管内充满
后骨半规管posterior bony semicircular canal
外骨半规管lateral bony semicircular canal
前庭窗fenestra vestibuli
骨壶腹bony ampulla 前庭vestibule
耳蜗 cochlea 蜗窗fenestra cochleae
前庭蜗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YZU
1
前庭蜗器(位听器)
包括前庭器和听器。
外耳、中耳、内耳
2
第一节 外耳External ear
一、耳廓auricle
3
二、外耳道
成人作外耳道检 查时,向后上方牵拉 耳廓,检查婴儿鼓膜 时,须将耳廓向后下 方牵拉。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耳的应用解剖耳共分为三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见图4 1)。

图4 1耳的组成及结构关系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耳的应用解剖1. 外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1) 耳郭耳郭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于头颅两侧的颞部。

耳郭主要以软骨为支架,其软骨与外耳道软骨相连。

除耳垂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外,耳郭的其余部分被覆软骨膜、皮肤和极少的皮下组织。

因皮下组织较少,故发生炎症时,压迫或牵拉耳郭可引起剧痛。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耳的应用解剖1. 外耳2) 外耳道外耳道始于外耳道口,向内止于鼓膜。

成人的外耳道长2.5~3.5 cm。

外耳道的外侧1/3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部,骨和软骨交界处称为外耳道峡部。

成人的外耳道略呈“S”形弯曲,故检查外耳道深部及鼓膜时需向后上外方提起耳郭,将耳道拉直,方能看清楚。

小儿的外耳道因骨部尚未发育成熟,较狭小,故检查时应向下方牵拉耳郭。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耳的应用解剖2. 中耳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

1) 鼓室鼓室又称中耳腔,为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的含气空腔,位于颞骨内,是颞骨内最大的不规则含气空腔。

鼓室借鼓膜与外耳道分隔,通过鼓窦与乳突小房相连,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

以鼓膜紧张部上、下缘水平为界,鼓室可分为上鼓室、中鼓室和下鼓室三部分。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耳的应用解剖2. 中耳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

2) 鼓窦鼓窦为鼓室后上方较大的含气空腔。

鼓窦向前与鼓室相通,向后通乳突小房。

鼓窦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是乳突小房与鼓室相通的要道,也是中耳乳突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一、 耳的应用解剖2. 中耳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

3) 乳突乳突腔呈蜂窝状,内含许多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小房,且各小房彼此相互连通,其内由无纤毛黏膜覆盖。

乳突后壁借骨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

耳部解剖及疾病诊断(ppt)

耳部解剖及疾病诊断(ppt)

(三)面神经管异常(anomalies of the
facial nerve canal)
多见外耳道畸形,少单独 面神经管鼓室段低位:面神经遮盖前庭窗,不 能行此部手术;冠下缘等低于前庭窗下缘水平; 横外侧鼓室内见前后走行面神经或其管道影 乳突段前位:冠见于蜗窗层、前庭窗层、甚至 耳蜗层;横鼓室后部狭窄,亦可见乳突段断面 前移 管壁缺损HRCT可视,敏感性66 %
右外耳道骨性闭锁 面神经管乳突段前移
外耳道先天性骨性闭锁
右外耳道先天性骨性狭窄 左固有外耳道骨性闭锁,有畸形的垂直外耳道
(二)听小骨畸形(anomalies of the
auditory ossicles)
可合并外耳道闭锁及狭窄,可单独 锤砧骨常融合,小,形态异 先天传导聋原因之一,砧镫骨交角失, 贴近外半规管下缘 镫骨缺如:无头及前后脚;前或后脚部 分缺如尚不能影像诊断
中耳乳突炎
右侧乳突炎
左侧骨疡型乳突炎
四、炎症
(二)鼓室硬化症(tympanosclerosis)
中耳炎后遗症 鼓室内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及玻璃样变组织与 鼓膜或鼓岬相连,可伸入上鼓室,固定听小骨 可钙化 症状:传导性聋 鼓室内针状及点状软组织影,与鼓膜及骨岬连, 其中可有钙化
四、炎症
(三)迷路炎(labyrinthitis)
锥隆起和鼓室窦
总脚层面
•总脚 •pyramidal eminence •鼓室窦 •颈静脉窝
后半规管层面
•后半规管 •面神经管乳突段
三、发育异常
(一)外耳道畸形(malformation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单或双侧 闭锁最多,骨性多 垂直外耳道:上窄下宽,喇叭状,充软组织 外耳孔低位畸形:外耳孔位下颌角,软骨部 垂直走行,充软组织 骨性狭窄:径<4mm,含气 膜性狭窄:少,骨性部正常,充软组织

耳部解剖ppt课件

耳部解剖ppt课件

26
从上向下分别为半规管凸、面神经 管凸、卵圆窗、岬部、圆窗龛、与 面神经管同高而在其前方的匙突。 在鼓岬部有直线形沟,即鼓室神经 所在处。
27
前壁
(3)前壁:上方是耳咽管鼓室 口,内下方是颈内动脉后壁 的薄骨板。
28
(4)后壁:上宽下窄,上方有鼓窦 开口,开口底部有砧骨窝,内侧 相当于卵圆窗平而有锥隆起,镫 骨肌由此处伸出。 (5)上壁:是一薄骨板,将鼓室与 颅中凹隔开。 (6)下壁:也是一薄骨板,将鼓室 与颈静脉球隔开。
14
中耳
中耳包括: 鼓室、咽鼓室、鼓窦及乳 突4部分。
15
鼓室
(一) 鼓室:是颞骨内不规则 的含气的腔,位于鼓膜和内 耳外侧壁之间。鼓室向前经 耳咽管与鼻咽腔相通,向后 借鼓窦入口与鼓窦和乳突气 房相连。
16
以鼓膜紧张部为上、下边缘为界, 将鼓室分为3部: 上鼓室:即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的 鼓室部分。
2
鼓部
(2) 鼓部:在岩部之外,鳞
部之下,乳突部之前,鼓部 的后上面形成骨性外耳道的 大部分,鼓部的前下面则形 成下颌凹的后壁。骨部内侧 端有一小沟,称鼓沟,鼓膜 即附着于此。 大小不一。其叶面后缘处有 一较大的孔,称乳突孔,侧 窦与颅外静脉之间的导血管 由此通过。 (4) 岩部:又称锥体,嵌在 枕骨与蝶骨之间。
29
2、鼓室的内容: (1) 听骨:锤骨、砧骨、镫 骨 (2) 鼓室的肌肉:鼓膜张肌、 镫骨肌 (3) 鼓室的血管和神经
30
鼓窦:是上鼓室与乳突之间较 大的含气腔,乳突手术的主要 解剖标志。
31
(一) 乳突:初生时乳突不存在, 以后逐渐发育并气化,形成许多 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的气房。 按气化的情况分为四种类型:气 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砧骨
锤骨
镫骨
足板
2.咽鼓管
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通道。起自鼓室前壁,向内前下斜行 ,止于鼻咽侧壁,成人全长约35mm。 外1/3为骨部,是开放性管腔;内2/3为软骨部,静止状态 时闭合成一裂隙,当张口、吞咽、咀嚼时借咽部肌肉运动 ,咽鼓管开放,借此来调节中耳的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 力平衡。 小儿咽鼓管宽、短且接近水平,细菌易经此侵入鼓室引发 感染。
二、耳的生理
听觉功能 声波传入内耳是通过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 途径完成的,通常以空气传导为主。 平衡功能 人体平衡的维持,有赖于本体感受器、视器 及前庭器官的相互协调,其中前庭系统最为重要。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声波经颅骨途径激动耳蜗的螺旋器而产生听觉。 在正常听觉功能中,由骨导传入耳蜗的声能甚微,故无实 际意义,但是骨导听觉在耳聋性质鉴别诊断中意义重大, 骨导曲线下降表明感音功能下降。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一、耳的应用解剖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一)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耳廓
外耳道
1.耳廓
由软骨构成支架,外覆以软骨膜和皮肤。 耳廓前面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连,皮下组织少,若因炎症 等发生肿胀时,感觉神经易受压迫而致剧痛;若有血肿或 渗出物极难吸收;由于外伤或耳部手术,可引起软骨膜炎, 甚至发生软骨坏死,导致耳廓变形。 耳廓血管位置浅表、皮肤菲薄,是冻伤的好发部位。
(4)后壁: 又称乳突壁; 上部有鼓窦入口,借此与 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 面神经垂直段从此壁的内 侧通过。
颈内动脉
颈静脉球
面神经垂直段
(5)内壁:即内耳的外壁。鼓岬、前庭窗(卵圆窗)、蜗 窗(圆窗)、面神经水平段(面神经管凸)。


(6)外壁: 由骨部及膜部构成; 骨部较小,为鼓膜以上的上鼓室的外侧壁; 膜部占大部分,即鼓膜; 鼓膜为一半透明有弹性、椭圆形的薄膜,介于鼓室和外耳 道之间,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 正常鼓膜有6个标志: 松弛部 紧张部 脐部 锤骨短突 锤骨柄 光锥
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组成。
1.鼓室
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是颞骨内一含气空腔; 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将其分为三部分:上鼓 室、中鼓室、下鼓室。 鼓室形似立方体,共有六个壁:
上壁、下壁、前壁、后壁、外壁、 内壁。
上鼓室 鼓膜紧张部上缘 平面以上
中鼓室 上下鼓室之间 下鼓室 鼓膜紧张部下缘 平面以下


鼓室外侧壁(右侧)
锤骨柄 脐部 光锥
右正常鼓膜
右鼓膜
左鼓膜
鼓室内容
鼓室内有听小骨:锤骨、 砧骨、镫骨,三者借关节 衔接成听骨连,借韧带悬 吊于上鼓室。 听骨链外端以锤骨柄与鼓 膜相接,内端由镫骨底板 借韧带连与前庭窗。 其内还有鼓膜张肌和镫骨 肌,其共同作用可减低声 波振动,对内耳有保护作 用。
(1)上壁: 又名鼓室盖,为一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隔; 此壁损伤可致脑脊液耳漏或颅内感染。 (2)下壁: 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 颈静脉球突入下鼓室 蓝鼓膜。
(3)前壁: 上部有两个骨性 开口,上为鼓膜 张肌半管的开口; 下为咽鼓管的鼓 室口。 下部与颈内动脉 相隔。


鼓室外侧壁(右侧)
(三)内耳
又称迷路,深居于颞骨岩部,有听觉和平衡觉感受器。 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两者形状 相似。两者之间充满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 。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 膜迷路内含有听觉与位觉感受装置。
1.骨迷路
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3个部分。 前半规管
面神经管 外半规管 蜗顶 后半规管
骨迷路(左)
前庭窗
蜗窗
(1)耳蜗
形似蜗牛壳,起于前庭,底周相当于鼓岬; 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绕蜗轴向上盘 旋2.5~2.75周达窝顶,自蜗轴伸出的薄骨板突入骨蜗管 内并与其同程旋绕,称骨螺旋板。此板边缘到骨蜗管外壁 有基底膜连接,并由骨螺旋板斜伸出一薄膜称为前庭膜, 因此前庭膜与基底膜将骨蜗管分成三个管腔: 上方为前庭阶; 中间为中阶(又名膜蜗管),系膜迷路; 下方为鼓阶。
2.膜迷路
为膜性管腔,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 包括:前庭内的椭圆囊和球囊、骨半规管内的膜半规管、 耳蜗内的膜蜗管,彼此相互通连。 椭圆囊和球囊的囊壁上有囊斑,膜半规管的膨大部分为壶 腹嵴,均为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膜蜗管的基底膜上的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胶状盖膜组 成的Corti器(螺旋器),是听神经末梢感受器。
(2)前庭
为一不规则的椭圆形腔,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容纳椭 圆囊和球囊。 前有一孔通耳蜗的前庭阶;后有一孔通骨半规管。 内壁为内耳道底,外壁为鼓室内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和 蜗窗。
(3)骨半规管
位于前庭后上方; 有三个约成2/3环形的骨管,互相垂直排列,依次有上( 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外(水平)半规管。 每个半规管有两脚,一端膨大称壶腹,另一端称单脚,其 中上、后半规管的两单脚合成一个总脚,因而,三个半规 管共有五个孔通前庭。
儿童与成人咽鼓管的对比
短、平、宽
3.鼓窦
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 上方借鼓窦盖与颅中窝相 隔; 前经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 通; 后下与乳突气房相连。
பைடு நூலகம்鼓窦
乳突
4.乳突
内似蜂房样,由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通连的气 房构成; 上方与鼓窦通连; 后壁借骨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 根据气房发育的程度,分为4种类型:气化型、板障型、 硬化型、混合型。
2.外耳道
起自外耳道口,向内止于鼓膜,成人长约2.5-3.5cm,外 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 外耳道覆有皮肤,软骨部皮肤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 可分泌耵聍并易患疖肿。
软骨部
骨部
成人外耳道略呈“S”形 弯曲,检查外耳道深部 或鼓膜时应向后上外方 牵拉使外耳道呈一直线。
(二)中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