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内容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学习之道

论语中的学习之道

浅谈《论语》学习之道《论语》作为体现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是我国文人争相追捧和学习的书籍,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史上的地位,即使在如今开放与发达的今天,论语中的大智慧仍然灼灼生辉。

《论语》开篇为《学而》篇,且在后面篇章中多次提到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下面我就学习方面简要探讨一下孔子的学习之道。

一、学会“温故知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一代圣人孔子对学习方法的阐述,也即是注重复习。

身处现代的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做实验来得出重复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深刻揭示了复习可以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而当时的孔子也已经意识到复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识,鼓励学生“学而时习之”,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对我们现在也很有借鉴意义。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第三省就是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

可见,“学而时习之”的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是多么必要啊。

二、学习中注重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倦怠。

这一点作为一名学生,我体会的非常深刻。

我们为了了解历史经济文化等社会主要构成,必须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但是如果只知道读书不知道反思思考,总结归纳,读过的书就像春风拂面,读完除了一阵清爽之外别无他获,这就是学而不思的后果。

《卫灵公》中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思考的基础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只思考不学习,思绪就会不受控制,自己的想法也无法用最准确的文字来表达,最终只会疲倦但什么也得不到。

在学习中思考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举个简单的例子:平时背诵古诗词,多数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究其原因所在,不过是他们把背诗词当做一项任务来做,因此只知道死记硬背,完全不去理会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诗人写的每首诗都有一定的背景,如果我们在背诗时加入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带入诗人的位置,就会感受到诗人们或悲伤,或豪迈,或无奈,或孤独,或兴奋,或迷茫的心境,这时背诗词就会被当做探索诗人们创造的意境,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上来了。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一)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中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

论语中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

论语中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学习态度的论语名言经典版1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2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5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7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8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9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10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佚名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3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8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1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20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学习态度的论语名言最新版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读书名言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2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2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28、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29、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导读: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3、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2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中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学习的名言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8.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5.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9.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2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

出自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

出自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论语》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下面小编整理了出自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请欣赏。

出自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1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1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导读: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

《论语》中的学习观一、学习的态度1、爱学乐学(勤奋刻苦地学)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⑴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颜回多么有修养呀!”【注释】⑴箪——音单,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孔子曾站在河岸上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9·17),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

因此,他劝勉学生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8·17)意思是学习像追逐什么而赶不上那样,即使追赶上了还担心再失去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准买寸光阴,要惜时如金地、夜以继日地抓紧学习,这就要勤奋,“发愤忘食”,就要刻苦,“乐以忘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2、脚踏实地7.2 子曰:“默而识⑴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⑵?”【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注释】⑴识——音志,zhì,记住。

⑵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

像《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译文就是用的这一意义。

也有人说,《论语》的“何有”都是“不难之辞”,那么,这句话便该译为“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学习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指导,他的许多句子都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而《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更是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首先,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诫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应该进行思考,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因此,学习要注重思考,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内在修养。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修身养性。

一个人学识渊博,但如果言谈举止不得体,令人反感,那么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修养,注重内在修养,注重言行举止,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另外,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兴趣。

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有持续的动力去学习,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学习要注重培养兴趣,找到学习的乐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最后,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温故知新。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温故思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学习要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总之,《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无一不是至理名言,这些句子不仅是古代的智慧,更是对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启示。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而《论语》中的这些句子更是我们学习的指南针,希望我们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论语中关于学习与礼仪的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与礼仪的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与礼仪的内容学而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8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1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
语·宪问》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
语·子罕》
2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
语·学而》
2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2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论语·述而》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3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内容

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某种学问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即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

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

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即学习要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有志于探求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进行讨论的。

即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子曰:“力缺乏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孔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即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

〞译文: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称他为‘文’。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强调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按一定时间去温习,不也快乐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20年论语中劝人勤奋学习的名言

2020年论语中劝人勤奋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劝人勤奋学习的名言
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论语·卫灵公》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在学习方法上,“学”与“习”并重,“学”与“思”不能偏废。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论语·宪问》
译文: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为己,就是说,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内的品质得到提高。

为己的学习完全是自己内心的要求,是为了求自己心安。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论语中读书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读书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读书的经典名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这句话是孔子在《学而》中说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从而获得快乐。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里仁》这句话是孔子在《里仁》中说的,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3. “不学诗,无以言。

”——《卫灵公》这句话是孔子在《卫灵公》中说的,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习诗歌,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因为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意思是说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成为别人的老师。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这句话是孔子在《为政》中说的,意思是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无知;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变得危险。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这句话是孔子在《雍也》中说的,意思是说知道一件事情并不如喜欢它,喜欢它并不如享受它。

只有真正享受一件事情,才能真正理解它。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颜渊》这句话是孔子在《颜渊》中说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我们,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只有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为政》这句话是孔子在《为政》中说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同时也应该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帮助他们成长。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这句话是孔子在《颜渊》中说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会伤害别人的感情。

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这句话是孔子在《雍也》中说的,意思是说知道一件事情并不如喜欢它,喜欢它并不如享受它。

论语对学的理解

论语对学的理解

《论语》对学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学习的目的:《论语》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习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人民谋福利。

2学习的方法:《论语》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3.学习的态度:《论语》强调学习的态度要谦虚、虚心、不骄不躁。

要有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地学习、进步,不自满、不自大。

4.学习的内容:《论语》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乐、诗、书、易、春秋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5.总之,《论语》认为,学习是人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学习得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就是关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某种学问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即真正爱好学习得人,为学习而快乐得人才能真正学好。

孔子赞扬得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得乐观精神。

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得精神。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把所学得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即学习要默默地记住学到得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有志于探求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羞耻得读书人,就是不值得跟她进行讨论得。

即读书得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能力不够就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您就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孔子自己就就是这样得人。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您为什么不样说,她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得老师。

我选择她善得方面向她学习,瞧到她不善得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得缺点。

即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她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与赞扬“不耻下问”得学习精神。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以谓‘文’也。


译文: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得人请教瞧作羞耻,因此称她为‘文’。

二、关于学习得方法
孔子在与弟子得交谈中多处强调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按一定时间去温习,不也高兴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得知识,能从里面学到新得东西,就可以作为自己得老师了。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就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就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即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与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就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就是讲得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您能从我已经讲过得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得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您谈论《诗》了。


三、关于学习得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她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得学习纲要,这就就是“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孔子在重视博学得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得东西。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孔子说:“赐啊,您以为我就是学了很多知识又能都记住得吗?”子贡回答说:“我就是这样认为得,难道不就是吗?”孔子说:“不就是得,我就是能够用一个基本概念来贯穿她们。


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得关系,值得借鉴。

四、关于学习得目得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得目得,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她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她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忧也。


译文: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得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这才就是我们忧虑得。

由此可见,读书得目得,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得学生子夏得思想中也表现出来。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得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得目得应就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得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得目得,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得人才,让她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

当然在孔子瞧来,学习得目得也在于对道义、真理得追求。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有志于(学习与实行圣人得)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就是不值得与她谈论道得。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