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 河南黄河北) 幼年父母双亡, 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 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 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 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 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 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 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 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 出门前一定禀告, 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 从不懈怠。久之, 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 像便不太恭敬了, 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 刺木像的手指, 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 然有血流出。 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 中垂泪,问知实情, 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 弃。
孝道能够起到的作用
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 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 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 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 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 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 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 对人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 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这样社会就会稳定, 形成 “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 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 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 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 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 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 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 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 《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 质的供养
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 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 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 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 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 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 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 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 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 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 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 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 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 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可损毁。”所以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 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 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 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 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 样的高度。
论Baidu Nhomakorabea中的孝道思想
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 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 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 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 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孔子孝道产生思想的背景
春秋时期是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制度 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 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 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 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 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中国从古至今的“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 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 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 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 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 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 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随着家庭成为社会 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孝”也由对族中老者 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 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 到重视。
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
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 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 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 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 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 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 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 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 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 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 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 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 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 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 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 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 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上图讲的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 上图讲的是汉文帝刘恒, 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 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 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 )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 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 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 母亲所服的汤药, 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 重德治, 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 年,重德治, 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 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 稳定,人丁兴旺, 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 “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 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 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 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 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 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 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 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 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 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 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性的 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 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 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 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 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 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 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 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 贵之处。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 本及其发展的前提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 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 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 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 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 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 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 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 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 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 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 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 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 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 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 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 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 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孔子怎样处理“忠孝不能两全”
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 实社会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 母的身边了。那么怎样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古人 眼里的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 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 忠于君主,没有贰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 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以小孝和 大孝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