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煤矿避难硐室最新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最新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和管理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煤矿避难硐室的安全性能,最新的标准对其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煤矿避难硐室应当设置在矿井主要通风巷道上,并且应当远离矿井井口
和矿井工作面,以减少矿难发生时的冲击和危害。
硐室应当远离矿井主要通风巷道的转弯处和支护不良的地方,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煤矿避难硐室应当具备一定的防爆能力。
硐室内部应当设置防爆照明和
通风设备,并且应当配备防爆通讯设备,以便在矿难发生时与外界进行及时的通讯和联络。
硐室内部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爆呼吸器和医疗急救设备,以应对矿难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此外,煤矿避难硐室的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硐室
的建设应当经过严格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其结构稳固、通风良好、设备完善。
硐室的管理应当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硐室的各项设备和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总的来说,煤矿避难硐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其建设和管理关系到矿
工的生命安全。
最新的标准对硐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各个煤矿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硐室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煤矿避难硐室的安全性能达到最新标准的要求,为矿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1)“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2)“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 ;(3)“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出口逃生巷道防护密闭门进口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生存室密闭门过度室防护密闭门逃生巷道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应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硐室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
1、功能要求避难硐室必需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2、位置选择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临时避难硐室应在服务期间避免受采动损害。
3、安全出口结构避难硐室安全出口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14204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作业规程.
编号:J1 -2013-04滕州市刘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14204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施工单位:掘一工区编制日期:2013年4 月19日执行日期:2013年月日目录矿审批意见 (3)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 (4)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 (6)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 (7)作业规程考试记录 (8)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9)第一章概况 (10)第一节概述 (10)第二节编写依据 (1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11)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11)第二节煤 ( 岩 ) 层赋存特征 (12)第三节地质构造 (12)第四节水文地质 (12)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13)第一节巷道布置 (13)第二节支护设计 (13)第三节支护工艺 (14)第四章施工工艺 (19)第一节施工方法 (19)第二节凿岩方式 (20)第三节爆破作业 (20)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 (21)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21)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2)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第一节劳动组织 (22)第二节循环作业 (23)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6)第六章生产系统 (27)第一节通风系统 (27)第二节压风系统 (32)第三节防尘系统 (32)第四节防灭火 (32)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33)第六节供电系统 (34)第七节排水系统 (34)第八节运输系统 (34)第九节通讯系统 (35)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5)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一节施工准备 (36)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37)第三节顶板管理 (39)第四节爆破管理 (40)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46)第六节机电管理 (46)第七节运输管理 (51)第八节灾变事故处理原则 (52)第九节其它 (53)矿审批意见一、同意本规程编写内容,施工前组织职工进行学习,经考试合格,达到应知应会,方可参加施工。
避难硐室的构筑要求
避难硐室的构筑要求第一百一十七条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满足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m时,应当在距离工作面500m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临时避险设施。
临时避难硐室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密闭门或者隔离门(隔离门按反向风门设置标准安设),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并安设压风自救装置,设置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配备足量的饮用水及自救器。
1.关于采区避难硐室的规定突出矿井无论地质条件、煤层厚度与强度、煤层瓦斯等级情况均比较复杂,发生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一旦发生突出事故,突出瓦斯影响范围广,波及速度快,人员紧急撒离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因而突出矿井具有更多的紧急避险需求。
因此本细则规定,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
采区避难硐室属于永久避难硐室,服务于整个采区,因此应满足较高的安全要求。
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以取得矿井压风系统、供水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在96h的额定防护时间一般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为保证采区避难硐室的安全可靠,结合国内外采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其建造位置的选择应注意以下问题:(1)设置在避灾路线上,遇险人员、救护队员均容具到达。
(2)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
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3)远离可能发生岩崩、淹井、火灾、爆炸等的危险区域,如变电硐室、爆炸材科库、油脂存贮设施或车辆停放、检修硐室等。
(4)采区避难硐室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和支护完好,复核安全出口的要求。
借鉴国内外采矿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采区避难硐室的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1)采用过渡室(二道门)结构,以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时外界环境对避险空间的影响。
外侧门应为向外开启的防护密闭门,并设气幕,以减少门开启时有毒有害气体涌入。
避难硐室的国家规定
(2011-03-16 15:20:35)
标签:
避难硐室
隔离门
矿山救护规程
杂谈
一、山东华盾科技避难硐室的设计标准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
二避难硐室位置及支护
1.井底车场硐室
设置地点
岩层中
设置距离
井底车场附近
额定避难人数
≥100
支护材料
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
支护方式
锚喷、砌碹
2.高瓦斯突出矿井采区、采掘面硐室
设置地点
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设置于岩层中、若在煤层中应有瓦斯突出和煤自燃措施
设置距离
距工作面≤500m
额定避难人数
采区≥50人;采掘面≥15人
支护材料
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
支护方式
锚喷、砌碹
3.低瓦斯与非突出矿井
设置地点
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设置于岩层中、若在煤层中应有瓦斯突出和煤自燃措施
设置距离
距工作面≤1000m
额定避难人数
采区≥50人;采掘面≥15人
支护材料
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
支护方式
锚喷、砌碹
三、避难硐室建设工程
硐室大小
净高≥2m、每人占地面积≥0.பைடு நூலகம்㎡
避难硐室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阿克苏塔河矿业公司玉尔滚煤矿避难硐室掘进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根据兵团安监局的要求,我矿将施工60人永久避难硐室和20人临时避难硐室,该工程2013年4月3日开工,6月1日竣工,此工程由技术合作方负责组织施工。
为了保证避难硐室质量及技术要求,特编写此避难硐室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二、技术参数及支护方式(一)60人永久避难硐室1、技术参数永久避难硐室开口位置在三号行人眼向西150m处开口,硐室垂直顶板掘进,永久避难硐室比原有巷道高0。
2m,避难硐室由过渡室和生存室两部分组成,生存室掘进长度28m,两过渡室各掘进长度10。
5m.生存室断面为半圆拱,生存室掘进宽3。
8m,掘进高3.35m,拱高1.9m,墙高1。
25m,掘进断面10。
4㎡,工程量:291.2m³.生存室净宽3.5m,净高3m,净断面9.2㎡。
硐室顶、两帮各喷浆厚度为0。
15m,硐室底浇筑0.2m厚的混凝土地坪,水沟净断面为0.4×0。
3m,水沟浇筑厚度为0.1m。
过渡室掘进坡度为3‰的坡度,过渡室断面为半圆拱,过渡室掘进宽3。
3m,掘进高3.35m,拱高1.5,墙高1。
55m,两过渡室掘进长度21m,掘进断面9。
4㎡,工程量197.4m³;净宽3m,净高3,净断面8.2㎡.硐室顶、两帮各喷浆厚度为0.15m,硐室底浇筑0。
2m厚的混凝土地坪。
水沟毛断面0。
5×0.5m,净断面0.4×0。
4m,通道两侧各挖一条水沟。
(具体施工参数见施工图)2、支护方式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打锚杆和托盘的方式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顶锚杆采用直径22mm等强度全螺纹钢制成,锚杆长度为2。
4m,帮锚杆采用直径16mm普通A3圆钢制成,锚杆长度1.8m,临时支护的间排距为0。
8m,临时支护距离不能大于1m。
支护顺序:敲帮问顶→打眼→清洗锚杆孔→装树脂锚固剂→打锚杆→戴托盘→上螺帽永久支护永久支护采用锚网喷加锚索联合支护的方法。
避难硐室的避险要求
避难硐室的避险要求702、703采区开拓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冒顶等重大灾害事故,当发生事故时,人员撤离不能直接升井避灾时,应当进入采区的避难硐室避险。
一、避难硐室的位置1、702采区避难硐室的位置在702主下山下部车场的右侧,下距702采区变电站5m,在702主下山下部车场变坡点处,为702采区下部的作业人员提供紧急避险场所。
2、703采区避难硐室的位置:在-200集中运输巷703采区车场以外20米处,为703采区的作业人员提供避险场所。
二、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702、703采区临时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40人,生存硐室有效使用面积为36 m2。
三、避难硐室基本功能702、703采区避难硐室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得低于96h。
硐室内存放了足量食品、急救用品及防护时间不小于45分钟的隔离式自救器48块,安设了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均有地面共给。
配置了各种环境检(监)测仪器仪表,能够对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测或监测,并有地面调度室直接监控。
环境监测装置中配置了备用电池箱。
四、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程序(一)、快速有效的进入避难硐室1、当发生各种灾害时,在无法及时撤离的条件下,各采区施工地点的作业人员,按照所在地点的避害灾路线,进入避难硐室。
2、硐室两道防护密闭门不能同时开启。
当人数较多时,各队组跟班队干部、班组长要加强组织协调,进入避难硐室时要有序,防止拥挤事件,提高进入效率。
3、进入避难硐室后,各队组班组长必须及时清点人数,同时认真检查及时掌握本队组人员的健康情况。
4、各队组跟班干部要利用一切通讯手段,尽快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准确汇报事故情况及人员情况。
5、必须按避难硐室的各项规定操作各系统、设备。
(二)、、有序、高效组织施救1、由矿当班带班矿领导、业务科室科长担任硐室现场的第一负责人,如果上述人员不在现场,由安全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煤矿各种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对周边巷道环境熟悉的跟班班组长或安全生产骨干担任硐室现场第一负责人。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矿 业论坛 o
S I N E&T C N OG F R TO CE C E H OL YI O MA I N N
21 0 2年
第2 7期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杨 健 丁 银磊 姜 军 ( 兖矿 集 团兴 隆庄煤 矿 山东 兖 州 2 2 0 ) 7 1 2
2 设 计 方 案
3 施 工 方 法
31 硐 室 的 开 掘 . 21 设 计依据 . 1按施工大样图在 现场位置画 出轮廓线 。 ) ) 2 按设计爆破图表进 行 1《 )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步 加 强企 业 安全 生产 工 作 的通 知》 国发 光面爆破 , 并按设 计支护方式打好锚杆及锚索 。3按设计要求 进行 喷 ) [ 0 O 2 号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建设完善煤 2 1 ]3 2 《 浆支护 , 厚度不小 于 lO m。 Om 矿井下 安全避 险“ 六大系统 ” 的通知》 3 《 ; )煤矿井下紧急避 险系统建设 32 硐 室 的 砌 筑 . 管理 暂行 规定 》4 《 ;) 煤矿 矿井 井底 车 场硐 室设计 规 范》 M r 0 6 ( T 52~ 321 砌筑密闭墙 , .. 防护密 闭门、 密闭窗安装 20 )5《 09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6《 ;)煤矿安全规程》0 17兴隆庄煤矿 2 1;) 1 按施工大样 图确定好顺巷密闭墙体位置。 ) ) 2 将墙体位置落底 生 矿井资料。 根. 生根 不低于 0 m, . 在墙 体两侧位 置挖柱腿 窝 , 2 两排柱腿 窝各成 一 22 设计方案 . 条线 . 间距 1 m 排距 0 5 其深度不少于 0 m ) 正对柱腿窝上 . , 0 . m, 5 . 。3在 3 221 功能划分 .. 方打外露锚杆 . 间距 20 外露长度 02 03 外露锚杆顺巷成一条 直 . m, .— . m, l 临时避难硐 室内部分为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 线. 且与顶板的角度不小 于 8 。 5。 过渡硐室 的功 能是防止有毒有 害气 体伴随避难人 员的进入而 污 3 . 竖木立柱 . .2 2 支胎板 染硐室内部 的空气 . 过渡硐室 内设有气幕隔离系统和卫 生设施 。 1在外露锚杆两侧顺巷各扎一路 2 ) 时钢管。 ) 2按腿窝位置支设木 生存硐室 的功 能是为避难人员 提供 氧气 、 、 物等维持生存所 水 食 立柱 . 木立柱上端 紧靠预先扎好 的 2 时钢管 。靠硐室侧木立柱 与墙体 必须的物质及 配套 系统 .营造 出一个可 以提供 9 小 时需要 的生存 环 6 间和木 立柱 之 间各 支设 两路 撑杆 .一路 距上端 0 m.一路距 下端 . 5 境. 等待救援 0 m 3 顺巷支设靠硐室侧胎板 , . 。) 3 将胎板与支好 的木立柱用钉子钉 牢 , 为了保证避难硐室 内人员 的生存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 . 共设 置了如 保证胎板厚度一致 , 胎板之 间不 留缝隙 。4 按施工大样 图位置安置好 ) 下子系统 : 防火密闭系统 、 气幕喷淋 系统 、 空气净化及 除湿系统 、 氧 供 防护密闭门与密 闭窗 。 系统 、 降温系统 、 生活保 障系统 、 附属 系统、 压风系统 、 水系统 、 供 监测 323 安设钢筋 网. .- 浇筑密 闭墙 监控系统、 通讯 系统 、 人员定位系统 、 视频监控系统 、 电系统 , 供 备用 系 1 顺 向采用  ̄1 m ) b6 m钢筋 , 向采用  ̄lmm钢筋扎 钢筋网 . 口 纵 b6 网 数为 12 . 规格 0 m O m. . x . 钢筋之问必须扎牢并预 留好 防护密闭 门口和密 闭窗 3 3 1 。2 将两 片扎好 的钢筋 网放置在墙体 中间位置 . : ) 3 间隔 O m 两片钢 . , 3 筋网之 间. 钢筋 网与胎板之 间用 钢筋扎牢撑好 . 防止砌筑混凝 土时钢 筋网移位 从下往上支设靠 巷道侧胎板 , 浇筑混凝土 , 随浇筑随支胎。 混凝土 采用水 泥 : 石子 : 1 :, 泥标号不 低于 5 5 每 浇筑 O m高必 须 沙= :2 水 2 2, . 4 用振动棒来回震动 , 将砼体捣实 。过渡硐室与生存硐 室隔离墙 与外 侧 墙体同时砌筑 … 33 撤出工作 _ 临 时 避 难硐 室 结构 示意 图 1撤完木立柱 和胎板后 , 闭墙不能 留蜂窝麻 面 , ) 密 密闭墙 与硐 室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发布时间:2012-08-27 浏览: 1205(此章程目前为试行阶段)1 适用范围本要求规定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目前重庆市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3 基本要求3.1 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3.3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4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
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5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若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6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临时难硐室建设要求1、设计要求临时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
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
临时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2.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应不低于1.8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每人应有不小于0.6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不宜多于50人。
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隔离门应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防水抗压达1Mpa~2Mpa,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
隔离门墙周边掏槽,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300毫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
硐室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隔离门安装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顶板宜采用半圆拱形,室内顶板和墙壁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接口和供水阀。
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煤矿避难硐室的建设质量,保障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标准。
首先,煤矿避难硐室的位置应当合理选择,应远离煤矿工作面和采空区,同时便于矿工疏散。
硐室的位置应当在矿井主要通风流路上,便于通风和矿工疏散。
其次,硐室的结构应当牢固,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冲击,保证在煤矿事故发生时不会受损。
硐室内部应当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通讯设备,以便矿工在逃生时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和指引。
此外,硐室内部还应当配备足够的食品、水源和急救设备,以应对矿工在硐室内等待救援的情况。
另外,煤矿避难硐室的通风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风系统应当能够保证硐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充足。
通风系统应当具备自动开启和关闭功能,以应对煤矿事故时可能出现的瓦斯、烟雾等有害气体。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当具备防爆和防火功能,保证硐室内部的安全。
最后,煤矿避难硐室的建设标准还包括了硐室的排水系统和防尘系统。
排水系统应当能够及时排除硐室内的积水,保证矿工在硐室内的干燥和舒适。
防尘系统应当能够有效过滤硐室内的粉尘,保证矿工在硐室内的空气清新。
总的来说,煤矿避难硐室的建设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硐室,才能够在煤矿事故发生时有效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煤矿企业在建设硐室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硐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矿井临时避险硐室的管理规定
矿井临时避险硐室的管理规定为加强井下临时避险硐室有害气体管理,防止瓦斯等有害气体积聚造成事故。
特制定井下临时避险硐室的管理规定:1、防突区为临时避险硐室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临时避险硐室的设计、施工监督、检查等日常管理。
2、通风区负责临时避险硐室内压缩氧自救器的供应及各种监控传感器的安装、维护,定期调校,保证各类传感器的不间断监控。
3、现场施工单位负责临时避险硐室的日常管理,每班安排专人巡查,并建立设备、物资登记薄和巡查记录。
4、临时避险硐室施工时,隔离门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5m,或见硬顶、硬帮。
里帮煤墙进行抹面或喷浆处理,达到煤壁封闭的目的,锚杆眼必须用水泥或黄泥封堵,防止向外释放瓦斯等有害气体,造成瓦斯积聚。
5、临时避险硐室施工完成后,由使用单位向通风区提出书面申请,领取压缩氧自救器,存放于临时避难硐室内,使用单位应制作铁架专门存放压缩氧自救器。
压缩氧自救器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并保持完好状态,如发现自救器氧气压力减压至15MPa以下,由使用单位把自救器升井交通风区更换。
6、临时避险硐室内压风和供水管路、阀门时刻处于完好状态,保证有风、有水,每班必须对压风和供水阀门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7、每个临时避险硐室压风自救袋必须保持1-3个处于开启状态,并根据硐室内瓦斯涌出量适当增加硐室内压风自救袋打开数量,保证临时避险硐室内无瓦斯聚集且有新鲜风供应。
8、临时避险硐室除了日常检查、维护、物资供给及发生灾变的情况时允许人员进入外,其它情况严禁人员长时间停留。
9、因压风主管路、支管路检修或维修队在维修巷道接压风软管,需要停压风管路供风时,施工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在调度会上通知并说明影响范围、影响时间。
受影响单位在临时避险硐室内压风停风当班,安排专人负责把临时避险硐室隔离门打开,防止硐室内瓦斯积聚。
10、采掘单位在本单位施工范围内拆接压风管需要关闭压风管路前,现场通知当班瓦检员,由瓦检员监督施工单位把临时避险硐室隔离门打开,防止峒室内瓦斯积聚。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酮室建设标准1适应围本标准规左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嗣室(包括永久避难嗣室及临时避难嗣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爾室。
2规性引用文件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泄》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 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 15号3分类3.1分类及代号煤矿井下避难碉室根据其服务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碉室和临时避难碉室,永久避难碉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碉室的标记为DML03.2避难人数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永久避难碉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吋避难碉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3嗣室结构形式避难碉室形式,釆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D “一”字型:砺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同室有两个安全出口;(2) “凹”字型:碉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3) “口”字型:砺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碉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釆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碉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生存室 密闭门丿人^过度室防护密闭门透生卷逍图3-3-3 “口”型避难砺室3.4碣室型号表示避难嗣室型号表示:嗣室结构代号,永久缺省为1,临时缺省为3碉室设计防护时间,缺省为96,单位为小时(h) 设计避难人数爾室类型:Y 、永久避难鬧室,L 、临时避难嗣室密闭门 逸生巷逋密闭门防护曲闭门生处出口逃生巷逍 助护密闭门4基本要求4. 1设计避难碉室设计,应当由具备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
避难碉室施工前,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方案--专用管道供氧方案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方案(专用管道供氧)(一)系统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也愈来愈规范,安监、煤监对矿山安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矿山安全的保障能力,采用高科技手段已成为矿山安全领域的发展方向。
中科院为完成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院下达的“牵头研发矿山井下六大避险系统”的任务。
在充分利用人才、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单位的领先技术,进行了矿山安全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矿山安全设备的系统研发。
并与河南济源矿电(生产基地)强强联手,共同研制了,“矿用可移动救生舱”“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井下临时避难硐室”。
该系统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其研究成果获国家专利十六项之多,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制的设备达系统总量的80%,是目前我国生产避险系统规模最大、加工能力最强、自主研发最多、科技含量最高、各种认证最全的龙头企业。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根据《安监总煤装[2013]10号》第二条规定“优先选择专用管路供风方式,为避险人员提供可靠的生存保障”。
并结合达标要求和不搞豪配、高配的原则。
特别注重考虑了96小时生存条件、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防爆防水防火防有害有毒气体的侵入、时刻保持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定期维护与维修五要数。
在整个系统的配置上,我们优化组合成四个子系统。
即:一是,安全防护系统。
二是,专用管路供氧系统。
三是,生存保障系统。
四是,供、排水施救系统。
所有系统的设备、器材,均获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防爆合格证”。
当万一井下发生灾变后,危险地点人员应该迅速戴好自救器,按避灾路线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如果避灾路线被阻断,应按照就近原则迅速进入到临时避难硐室内,以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
此时,紧急避险设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包括提供简单治疗、氧气、食品和水等。
自救器、避难硐室与避灾路线及科学的应急预案相结合就构成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避难硐室验收标准
验收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
标准分
评分办法
验收得分
一、避难硐室位置及规模
10
设置地点
永久硐室:布置在稳定岩层中时,前后20m范围内巷道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布置在煤层中时,有控制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燃措施;前后20m范围内巷道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安全出口符合相关规定。
临时硐室: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距采掘工作面≤500m;非突出煤层距采掘工作面≤1000m。若在煤层中应有防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燃措施;前后20m范围内巷道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安全出口符合相关规定。
临时硐室:净高≥1.85m,每人有效使用面积≥0.9 m2。
现场检查
5
一项不符
扣2分
过渡室
永久:净高≥2m、面积≥3.0 m2;临时:净高≥1.85m、面积≥2.0 m2。
现场检查
5
一项不符
扣2分
硐室内饰
内部为浅色,无装修污染。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
扣0.5分
防水措施
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m。
检查资料
2
不符合标准不得分
处理CO
处理CO能力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资料
2
不符合标准不得分
监测监控动力照明
人员定位
实时监测井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
现场检查
2
不符合标准不得分
安全监测
监控
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
现场检查
2
不符合标准不得分
独立的
内外环境
参数监测
生存室能监测:O2、CO、CO2、CH4、温度、湿度;
现场检查
2
一处不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
技术要求及参考装备明细
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等相关规定,集团公司制定了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建设管理标准及参考装备明细,请各矿认真执行。
一、基本要求
1、有采区永久避难硐室的突出煤层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的,应在距离工作面300~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其它煤层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1000米的,应在距离工作面300~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
2、硐室总容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全部人员避难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3、避难硐室及其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保持支护良好,巷道全断面喷浆封闭,提高支护强度,控制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燃。
喷浆前要在巷帮和迎面预
埋桩点,以便安装压风自救、吊挂管线、电话、牌板等。
4、避难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门轴设在朝向工作面一侧。
门扇和门框采用钢质结构,门洞尺寸一般为0.7m×1.6m(宽×高)。
门框材质强度不小于14#槽钢,门扇材质强度不小于8mm厚钢板。
门框四周要安装密封条,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5、避难硐室应设置两个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并在室内安装手动阀门。
6、硐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不超过5m,宽度不低于4m。
7、隔离墙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
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墙垛四周要打2排Φ18mm以上的密集钢筋锚杆,打入煤(岩)体的深度不得小于1m,外露长度不得小于0.6m,间排距均为0.3~0.4m,砌墙时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内。
墙面要求平整无裂缝,严密不漏风。
提前预留风管、水管、电缆等过墙管。
硐室地板高于室外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二、室内装备
1、压风自救。
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必须接入矿井地面压风系统,设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数量满足最多避难人数需要,但不得少于15个,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
0.3m3/min。
2、监测监控。
硐室内配置环境检(监)测仪器仪表,能够对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测或监测。
3、通讯联络。
室内安装一部直通调度室的电话,不得与其它电话串联。
4、供水施救。
室内安装与地面供水管路相连通的专用接水口,并设置供水阀门。
5、人员定位。
在室内安装一台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避难硐室情况。
6、自救器。
硐室内配置隔绝式自救器,数量满足最多避难人数需要,但不得少于15个,防护时间不小于45分钟。
7、生活保障。
避难硐室内放置食品不少于300000千焦,饮用水不少于90升。
另配绷带、纱布、速效救心丸、云南白药等急救物品。
8、照明设施。
室内安装一盏矿用防爆日光灯。
9、视频监控。
室内安装一部摄像头,能够对硐室内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监控,并与矿井视频监控系统连接。
10、其它。
硐室内配备2台干粉灭火器。
硐室入口悬挂标识牌,室内悬挂操作说明牌等。
二0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附件:
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装备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资金
(万元)
备注
1隔离门0.7×1.6m道1 5 含门框和门扇
2单向排气阀LMD-XY-16 个2 4
3隔绝式自救器 ZY-45台30 1.8
4人员定位基站台1 2 与矿现有系统兼容5防爆摄像头SGMC-Ex-T1X 台1 1
6红外甲烷传感器台1 1.5与矿现有系统兼容7红外co2传感器台1 1.5与矿现有系统兼容8多气体传感器 GH3台13可检测o2、co浓度9压风自救器 ZYJ组 4 1 每组5个呼吸嘴
10监控分站台 2 2.5 与矿现有系统兼容11医用急救包 CP-JT-3个21
12其它(电缆、食
品等)
2
13合计26.3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