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比较研究
一
8 0 —
维普资讯
力为 自由贸易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时, 出了贸易 从而 使两 国均能 获 得“ 提 比较利益 。 ( l 三 区域经 济 增长理 论 双方从贸易中可能获益的经典陈述。 1 .区域经济 发展梯 度 转移理 论 1 亚当 ・ 密的绝对利 益 原则 . 斯 亚当・ 密将不 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 斯 这种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 以梯 行直接比较, 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低, 度来表现经济发展水平 的区域差异, 认为 区域经 济发 展是不 平 衡 的, 种不 平 衡 是 产 品生 命 周 期 这 就称之为具 有 “ 绝对优 势 ” 只要 占有 这 种绝 对 成 。
起, 目前为 止, 到 分布 在全 国的 国家 级 高新 技 术产 Βιβλιοθήκη 二、 比较研 究的理论基础
( ) 一 区位论
业开发区共有 5 个 ( 3 见表 1 。根据统计资料, ) 从 18 98年至 2 0 0 0年, 国家高新 技 术产业 开发 区的技 工贸总收入、 总产值、 利税 总额、 口剖 汇等 主要 出
以利各 社舍政策环境, 将技术、 资金和人才等现代生产要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布局进行 比较研究, 素结合起来, 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 术的产业化, 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 高新 技术产业 的发展战略, 带动地 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 18 年 5 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98 月国务 院批 准 第 一 个 国家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维普资讯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布局的分析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布局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布局研究摘要高新区的发展布局对于高额区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那么高新区的发展布局也具有独特的规律,即高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其独特的环境。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角进行探讨了高新区发展布局的规律,其主要结构如下。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高新区的基本问题,以便引出正文;第二章是高新区发展布局的理论探讨,分析了高新区发展布局的理论依据、发展布局的原则和机制、布局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高新区发展布局的宏观区位因素,如智力密集程度、开发性技术条件、风险资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因素和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第三章阐述了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带与高科技园区发展布局的经验借鉴,目的是借鉴成功高技术园区的经验;第四章是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布局现状的分析及评价,通过对我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发展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提出了我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的对策,针对存在的布局问题,提出了适应我国的积极的布局方案和发展布局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区位£堕查堂堡圭堂垡堡苎壹堑垫查主些茎茎垦塑苎垦查旦堡塞NEWANDASTUDYONTHEDEVELoPINGLAYoUToFHIGHTECHNoLoGYINDUSTRIALDEVELoPMENTZONESABSTRACTThedevelopinglayoutofnewandhi曲technologyindustrialdevelopmentzones(thefollowingisshortened船NHZ)isofstrategicsignificanceto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NHZ.Thenewandhi【ghtechnologyindustryisSOuniqueindevelopingconditionsthatthedeveloping1ayoutofNHZisofthesamecharacteristics,inotherwords,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ithasanuniqueenvironment.ThisthesisstudiesthelawofthedevelopinglayoutofNHZfromthetwoviewsoftheoryanddemonstrations,andthestructureofitisasfollows:Thethesisismadeupoffivechapters.Thefirstchapteristheguidingtheory.whichexpatiatesthebasicproblemstoeducethemaintext.T11esecondchapterdiscussesthetheoryofthedevelopinglayoutofNHZ.Itanalysesthetheoreticalbasisofthedevelopinglayout,theprincipleandmechanismofthelayoutandthebasiccontentoflayoutplannning.especiallyitpaysattentiontosuchmacroscopicallocationfactorsastheextentoftheintellectdenseness,thetechnologicalconditionsofexploitation,theriskcapital,theperfectinfrastructure,theadvantageousproductionandlifeenvironment.thepolicyadvantagesandthefavorablesocialandculturalenvironment.Thethirdchapterexamplesthefamoushi西_techindustrialbeltandhigh.techindustrialparkstoleamfromtheirsucceededexperience.ThefourthchapteriStheanalysisandappraisementofthecurrentsituationsofthedevelopinglayoutofNHz。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推行各种政策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加快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国家批准的一种经济特区,其目的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要贯彻创新、协作、集聚、服务的理念,促进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托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所设立的专门区域,它的成立依靠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2、特殊机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独特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享受从财税、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集聚优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高新科技产业、工业、商业等多种产业,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产业集群。
4、鼓励创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创新,引导企业向技术创新和驱动型增长转型。
5、服务先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强调“以服务促发展”,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和竞争力。
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链分工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在区域内组织协调产业链分工,形成完整的垂直产业链和水平联合产业链。
2、创新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创新系统,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3、型态更新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型态更新。
4、优化生态环境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5、园区协同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竞争力。
中国两类开发区:比较研究
分 布 于 中 国 沿海 和 内陆 地 区 的 开 放 城 市 ,在 现 代 化 建 设 中 发 挥 着 重 要 的作 用 ,成 为 全 国经 济 最 为
活 跃 的增 长 点 。
S E cl NcE & T cHNoL E oGY NDUS RY f 1 oF Hl A c N
维普资讯
三 种模 式 。本 刊 拟从 本 期 起 分 三
创 新 的 总 体 设 想 和发 展 模 式 。
一
、
中国 两 类 开 发 区 的发 展
期 连 载发 表 , 飨 读 者 。 以
引 言
历 程
2 0世 纪 7 0年 代 末 , 中 国 开
始 转 入 以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的 历 史
软 科 学研 究 1 l - '
国 相 继 出 现 了 两 类 新 型 的 开 发 区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 似 于 出 类
江 、 津 、 云港 、 通 等 1 天 连 南 0个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相 继 获 国 务 院 批 准 建 立 ;1 8 9 5年 1月 , 州 经 福 济 技 术 开发 区诞 生 ;18 9 6年 8 月 ,上 海 闵行 、虹 桥 2个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兴 起 ;1 8 9 8年 6月 ,上 海 漕 河 泾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获 准 建 立 。到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上 述 1 4个 国 家 级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 就 其 整 体 来 说 ,开 始 不 同程 度 地 走 上 以 发 展 现 代 工 业 、吸 收 利 用 外 资 、 展 外 贸 出 口为 主 的道 路 。 拓
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摘要】根据创立目的和功能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又分为技术工业园区、高技术园区、科学研究园区、科学工业园区和高技术产品园区。
本文阐述了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并提出了6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园;常州“高新技术”一词起源于美国,世界各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尚没有完全统一,目前比较公认的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基于产业研究开发力度作出的定义,即通过五大特征来区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产品工艺老化快;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资本投入大、风险高;研究与开发成果及其国际贸易具有高度国际合作与竞争性。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主要模式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态各异,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总体说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自发形成型、政府规划型、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心型、企业组织型、基金会管理型等等。
根据创立目的和功能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1)技术工业园区。
这类高技术密集区的核心是集聚效应。
又称为孵化器或创业中心,是致力于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并把创业风险降到最低的组织形式,为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培育基地。
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的高技术园属于这种类型。
(2)高技术园区。
这类园区以自主创新的高技术成果,经产品化和市场化形成基本技术公司,然后衍生出大大小小的高技术子公司,逐渐自发地发展为高技术园区。
美国的硅谷、128公路、明尼苏达城、洛杉矶和英国西伦敦等属于这种类型。
(3)科学研究园区。
这类高技术密集区一般由规划产生,集中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依靠联系政府或公司主持的各类基础和应用研究活动,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企业加入从事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并积极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部门的结合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英格兰的西伯克郡、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和加拿大多伦多的西瑞丹园区属于这种类型。
(4)科学工业园区。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分析
成 长与发展 阶段 (9 2年 一) 19 。在邓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精神 的推动下 , 国各地兴起 了建设 高新 区的热潮 , 19 全 在 91 19 9 2年期 间 , 先后 有近 10个 城市 要求批 准建立 国家级 0 高新 区。19 9 2年 1 1月 , 国务 院经过 分析 和论 证 , 最后 批准
月 , 国科 学 院 与深 圳 市人 民 政 府 联合 创 办 了 我 国第 一 个 高 中 新 区— —深圳科技工业 园, 拉开 了 中国创办 高新 区的序幕 。 18 9 6年 , 国家实施 8 3计划。18 年 6月 , 6 98 国务 院正式批 准 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 区 , 并制定了有 关试验 区的 1 8项优惠政策 , 而奠定了我 国高新区发展的基础 。同年 8 从 月,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批 准实施 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 产业 的指
第2 4卷 第 3期
2010年 5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o . 4 No. 12 3
Ma .2 0 1 0 y
J OURNAL OF CHANGSH UNI A VER TY SI
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管理体制 分析
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红
(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0 ) 1 7 0
导性计划——火炬计划 , 明确把 创办 高新 区、 高新 技术创 业 服务 中心 ( 企业孵 化器) 作为 国家 火炬计划 中的重要 组成 部
我国高新 区经过二十多年 的实践与发展 , 步形成 了具 逐 有 中国特 色的高新 区管理模式 , 根据其在机构设置和权 限划 分上 的差别 , 可分为三种管理模式 : 政府主导型管理 模式 、 企 业化管理模式 和区政合一的管理模式 。 政府 主导 型管理模式是我 国大多数高新 区选用的模式 , 开发 区的管理 和服务完 全 由政 府或政府 派 出机构 行使行 政 管理 职能 , 其形式是 由政府牵 头组织有关 职能部 门组成领导 小组 , 负责指导 、 协调 、 决策。高新 区 内成 立管 委会 , 作为政 府派 出机 构 , 负责高技术企业 审批及政府授权 的其他行政管 理工作 , 如北京 、 武汉 、 长沙 、 成都 等地的高新区。 企 业化管 理模式 的主要 特点是 开发 区的管理 机构本 身 是营利性的公 司 , 公司不仅要 负责 园区的规划 建设 、 基础设 施建设 、 对外招商 , 还要承担土地征用 、 人员安置 、 资金筹措 、 园 区 管理 、 日常 工 作 协 调等 , 负 着 管 理 与 开 发 的 双 重 职 能 。 担 这种模 式与市场经济要 求最为 接近 , 国际上 较流行 , 在 如新 加坡 的裕 廊工 业 园 区就 由裕 廊 开 发 公 司负 责 园 区开 发 管 理 , 国 内 有 广 东 中 山 火 炬开 发 区总 公 司负 责 园 区经 营 管 理 。 区 政 合 一 管 理 模式 则 实 行 一 套 班 子 、 块 牌 子 , 一 开 两 统 发, 统一管理 。管委会主任 既担任 园区领导 职务 , 同时又 兼 任区政府领导职务 , 园区内既有管 委会机构设 置 , 又有 一级 政府机构设置 , 既承担高新 园 区的开发建设 任务 , 又承担 区
我国产业园区的类型、特点及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产业园区的类型、特点及管理模式分析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工业园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与产业园区交替使用,其中以工业园区与产业园区混淆最为严重。
事实上,产业园区与其他几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根据我国的分类标准,产业这一概念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通常指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第二产业通常指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等,第三产业通常指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根据这一标准,工业、技术开发等仅仅是产业中的一个部分,因此,产业园区也就包含了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开发区等。
关键词:产业园区、类型、特点、管理模式一、产业园区目前,关于产业园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综合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园区进行的界定,本文认为产业园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政府主导力量干预形成或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区域内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产业集约化程度高、特色鲜明、企业之间具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产业园区包括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
二、产业园区的类型(一)工业园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它具有如下特征:开发较大的面积;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对常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行限制;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为履行合同和协议、控制和适应公司进入园区、制定院内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1](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种通过采取特殊政策、营造优良环境,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区域,具有“企业结构以外商投资为主、产业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的特点[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的研究——以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的研究——以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周劲波;蔡成凤【摘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梳理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四种主导集群模式和一种辅导集群模式,并就其模式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然后再结合桂林高新技术集群模式发展现状.对桂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意见。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cluster model is a key factor to effect on developing of high-technol- ogy industry. The paper lists four main models of high-tech industry model and an auxiliary model of high-tech industry. The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of effect on the models.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develop of Guilin high-tech industry, consider with the present state of Guilin high-tech industry cluster model.【期刊名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2)005【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桂林市;产学研协作【作者】周劲波;蔡成凤【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44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成为体现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解析: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完整版)
解析: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法(完整版)产业园作为⼀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的差别,其管理及开发是⼀个充满智慧的过程。
1984年我国开始设⽴第⼀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产业园⼀直作为中国经济的⼀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柱。
然⽽,产业园作为⼀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的差别。
⼀、政府部门在对园区进⾏不同定位的同时,园区也会产⽣五种不同的运营模式。
第⼀种模式:政府运营模式。
这⾥的政府运营模式与前⾯所说的⾏政主导型园区有关联,但却是不同概念。
政府运营模式往往在⾏政主导型园区⽐较常见,园区由政府投资开发,园区为⼊驻的公司提供⼀些税务代理、⾏政事务代理的服务,然后收取⼀些服务费⽤,同时政府部门也会给园区⼀些招商代理费⽤和税费收取的优惠。
政府运营模式适合于⼀些规模⼩,管理简单的园区。
对于⼀些⼤型的园区,这样的运营模式⽆法保证园区的长期运营。
⼴州天河软件园就属于这类运营模式。
第⼆种模式:投资运营模式。
投资运营模式是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然后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的中⼩企业,在企业获得成长后引⼊外部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实现资产增值并收回投资。
这是⼀种长期投资的理念,园区在中短期很难有可见的回报,但是对于⼀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因为园区的发展是建⽴在企业投资成功的基础上的。
浦东软件园就属于这⼀模式。
第三种模式:服务运营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是投资还是不能满⾜很多企业的需要,很多企业对园区的服务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服务运营模式的园区。
园区为⼊驻企业提供⼈才招聘、⼈才派遣、信息提供等软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佳的⽣存发展环境。
服务运营模式强化了园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了园区的收⼊渠道。
杭州软件园就属于这⼀类运营模式。
第四种模式:⼟地盈利模式。
随着近⼗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热起,⼟地增值的盈利能⼒远远超过了很多⾏业的盈利⽔平。
开发区体制模式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墨开发区体棚模式t设中 出, 在国外 , 发区内部 的创薪 网络最 开
重 要体现在企 业与大学 ( 究机构) 研 之 间的关系 。 而在我国 , 却更多 的体 现为
地厅级设置,其领导人地位甚至高于 存在的问曩和原因分析 该城市所辖 区县 。开 发区的高级别干 l投资主体单一 , 、 载体水平低
政府和企业 的混合运作、职能上的强 制程序 则有利于低 管制成本 的存在 : 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 ,后期补偿往往 授权 、 行政及级别上 的高层次 、 财力及 服务水 平和质量 的提高 ,是开发区最 伴随着就地改造和二次投入 。 资源上的超级安排 、地方政府的直接 重要 的工作 , 在这种体制模式下 , 开发
开发 区 的竞争 力 体 现在 交易 速 现在五个方面,即综台财产、载体存 这种暗箱特点 的体制行为 ,必然表现
度、 综合成本、 服务水平、 载体提升、 可 量、 项目存量、 体制能力和环境可持续 为领导的“ 个人英雄 主义” 。
持续能力等方 面。我 国的开发区主要 能力。 载体升级和可持续能力的缺位 , 通过加快交 易速度 、 降低综合成本 、 提 使政府 强授权体 制下的开 发区处于较 3 园区内的创新机制不健全 、
对 协调一线矛盾、 屏蔽外部环境干扰 、 获取政府高层信息等 , 都有直接帮助。 而且 , 发区在产业投 资 、 开 审批 、 城市 规划 、 管制 、 土地 环境 管制等方 面 , 都
有 省一级的权利 ,很多超过了所在城 市 。我国开 发区的这种高级别 干部配
集团经济研究 20 ・ 上半月刊( 第 27期) 0 71 总 1
,
一
我国开发区体制模式的现状 置 和高 管制授权安排 ,极大的简化 了
立市场机制 ,因为在 当时存在着意识 模 式下 。开 发区成本主要指劳动力成 园区实施 了“ 础设施先 行 ” 战略 , 基 的 形态保守、 法制环境薄弱 、 基础设施环 本、 土地价格和管制成本 开发区离母 其它 的开 发区 的启 动 和开 发 大 多 以 境差、 对待市场主体的态度官僚化、 人 城较远 , 劳动力的流动以及社会保障 “ 贷滚 动” 借 的模式 进行 , 存在 初期投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高新区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在我国推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是保障高新区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高新区作为国家级别的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相对于其他普通的开发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新区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国务院的领导、高新区管委会和行政区划所属的地方政府三部分。
国务院领导层对高新区的发展也赋予了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高新区实行“国家管委会和地方管委会相结合”管理模式,国务院有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对高新区的发展进行监督和协调。
高新区管委会则是高新区行政管理和决策机构,它的主要职责包括高新区的规划、项目审批、日常管理、投资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高新区管委会还要负责向国务院报送有关高新区的政策、方案、评估等工作。
行政区划所属的地方政府在高新区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方政府承担着高新区建设的大部分资金和土地等资源的供应,同时也需要关注高新区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配合高新区管委会的工作。
在高新区的管理中,除了以上三个主要部门,还有一些高新区相关的管理机构,如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中心、孵化器、科技服务中心等。
这些机构在高新区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高新区在管理体制方面虽然相对比较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权责不清高新区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不少权责不清的问题,如行政区划所属的地方政府在高新区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不明确。
这样会导致在高新区建设中出现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的情况。
2.过于行政化高新区的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
高新区为了保证其运作的顺畅,经常性地出台一些管理政策和办法,但是这些政策和办法有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和企业的需求。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中国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吸引外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开区的定义、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和经济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经开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经开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吸引外资和促进科技创新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从1978年至今,经开区经历了从东南沿海到内地中西部的发展转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经开区发展模式:1.导入型模式:这是经开区最早采取的模式,即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经验。
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在开放初期就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驻,推动了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
2.增量驱动型模式:在经开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政策、完善服务,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引进更多的技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3.转型升级型模式: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开区开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例如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经开区的经济效果: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开区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带动了苏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2.提升产业水平:经开区通过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引进世界500强和高端制造业企业,加速了本地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3.增加就业机会:经开区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就业压力。
例如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为当地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和生活状况。
四、经开区的问题与挑战:1.区域发展不平衡:经开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模式探析——以南宁高新区为例
ma a e n d fhg — c o e ia n g me t mo eo i h t h z n si Ch n . e n
Key wor ds: H i —e h ne m a ge e tm o ; n vai n gh t c Zo ; na m n de i no t o
2 1 年第 4 00 期 第2 卷( 6 总第 20 ) 0期
改 革 与 战 略
REF0RMATI ON & S TRATEGY
NO., 01 42 0
( u l i l, O 2 0 C mua v y . ) te N 0
我 国高新技术产 业 园区管理模 式探 析
以 南 宁 高新 区为例
【 中图分 类号】 F 79 1 .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 3 X 2 1 )4 0 5 — 3 2 7 6 (0 0 — 0 9 0 0 0
T e Ma a e h n g me t n d fHih t c n u ti l o e ia Mo e o g - e h Id s r n s i Chn aZ n
高新 技术 产 业 开发 区 ( 以下 简称
“ 新 区 ” ) 是 指 一 种 以 知 识 和 技 术 密 高
一
、
我 国高新 技术产 业园 区的主要
体可分为决策层 、管理层和经营服务 层
三个 层 次 。 决 策 层 即 园 区 领 导小 组 ,负
管 理 模 式
集为依托 ,以开发 高新技术 和开拓科学
Ab ta t Go en e tla , u i e s o in e ,c mb n t n o n ep ie a d a mi itai n a e t e c re tman ma a e n sr c : v r m n — d b s s — re td o i ai f e tr rs n d n s t r h u r n i n g me t e n o r o mo e f h i h tc o e h n . t y u n r a n t n ln i g i si t n l e o m n e e taia i n o o e n n d so eh g .e h z n si C i a Ci l o t du b n f c i sp a n n ,n t u i a f r a d d c nr l t fg v r me t t n y a a u o t o r z o a mi i r t n a et e man fc o st a f c i h t c o e ma a e n d . h sp p r c mb n d wi n ig Hi h tc o e d n s ai r h i a t r h t e th g . h z n n g me tmo e T i a e , o i e t Na n n g — h Z n , t o a e h e
浅析新型开发园区管理运营模式
随着产业链竞争加剧、传统产能过剩、传统产业集群布局完成等因素影响,现在产业园区的发展举步维艰。
显然,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必须要改革新。
“管委会+公司”模式是一种市场化的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模式。
“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重点是推动管委会的行政改革与公司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企合作,充分发挥管委会的战略引领与资源配置作用与公司的市场化运作的价值。
什么是新型开发园区管理运营模式,“管委会+平台公司”是目前国内重要开发园区主要运营管理模式,即为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委会建立专业运营公司,把原来由管委会独自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开发建设运营职能,转变为由管委会和公司共同承担。
开发区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和社会事务管理由管委会独自承担;而建设开发、招商引资、园区运营服务等功能则由管委会和公司共同承担,从而逐步实现“政府+市场”的共治。
“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下,平台公司必须首先是投融资平台,成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商和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商。
其次,平台公司的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职责是核心,平台公司真正的主战场是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园区运营平台,围绕产业园区实现组织下沉、资源下沉、管理下沉、队伍下沉,成为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平台。
最后,平台公司的产业投资职责是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下,平台公司要成为产业投资孵化平台,以股权投资方式服务于产业招商、产业培育等产业链打造的全生命周期。
1.园区投资开发商园区投资开发是一种大资金、重资产、长周期模式。
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投融资能力和建设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平台公司主要是做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后续的运营涉及的比较少。
因此,平台公司围绕着产业园区的投资开发,延展的业务一般会是房地产类业务,如住宅、人才公寓、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安置房等,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政策获得房地产开发的空间。
历史上,有些开发区的平台公司凭借园区投资开发成为了当地优秀的房地产企业。
几种典型高新区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广东省高新区为例
( 东省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情报研 究所 ,广东广州 广
50 3 ) 103
摘要 :根据授权的程度不同,高新区管理体制 可以分 为基本 没有授 权、部分授权 、完全授权 、区政合 一这四种 模式。以广 东佛 山、珠海、肇庆和广l的 高新 区作为例子 ,对四种 管理体 制模 式进行 对比分析 ,找 出各模 式的 州 主要特点和优劣势,同时指出各 高新 区在 选择 管理模式 时要根 据 自身发展 阶段 、产 业特征、区域空间等 多方 面 综合考虑 ,并针 对广 东省高新区整体发展 阶段和水平,提 出完善 高新 区管理体 制的建议。
Ab ta t Ac o dn o df r n ee a in o d nsr t e a t o t ,G a g o g ma a i g s se o w e ih—tc sr c : c r i gt i e e t l g t f mi it i uh r y d o a av i u n d n n gn y tm fo n d h g eh
收 稿 日期 :2 1 0 00- 8—3 0,修 回 1期 :2 1 5 1 00—1 0—1 9
提升 国家综合 实力 ,具 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 。 目前 ,我 国许 多学 者 对 高新 区管理 体 制模 式 及 其特点 进 行 研 究 ,其 中有 代 表 性 的 学 者 要 数 钟 坚 、 白克 明 、朱永新 和赵 文彦 。钟 坚在 《 界 硅谷 模 式 世 的制度分析》 一书中,将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概括 为政府管 理 型 、大学 管理 型 、公 司 管理 型 和基 金 管 理型 四种 类型 ,并 指 出这 四种 管 理 体制 都 包含 了三 个层次 :最高决 策机构、具 体管理执 行和服 务机 构 J 白克 明在 《 。 加快 高新 技 术 产业 开 发 区 的改革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分析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及一个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更是经济发展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竞争和比较分析,分析其在新形势下面临机遇挑战,针对性的提出几条建设性对策建议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各级政府准批成立的科技工业园区,它是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它依托于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及开放的环境,并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经营手段,通过实行优惠的税收和贷款政策及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
建设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符合国情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以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正向着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高。
当下,国内的科技园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为国际化提供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不断提高,产业的增长势头总体比较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衍生并茁壮成长。
2、高新区的集聚作用明显,产业集群化趋势增速。
高新区的集聚优势凸显,产业的竞争力增加。
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成为推动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参与国际竞争力与合作的产业集群。
3、高新区发展优势因素较多。
有经济发展基础优势;人力资源和质量密集优势;政府及政策扶持优势;高新区“孵化器”与创新优势。
三、我国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较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及新竹科技园区为例,来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分析发展中相同点及差异共性:1、集群内促进其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
从政府参与角度思考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2高新 区发展 模式 .
鉴于美国硅谷 的成功 , 考虑到创新活动的专业化 、 球 全 经济 的集群化 ,各 国纷纷 仿效兴建 高新 技 术产业 开发 区
( i e hId sr e eo me t o e) H. c u t D v lp n n ,试 图以此作 为新 T n y Z 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不完全统计 , 全世界有 1 0 0家左右的 0
国际 上 大 量
维普资讯
广 鉴 美 硅 的 功考虑 到创 新活 动 的专 业化 、 球经 于 国谷 成 全
,
的集 群 化 ,各 国纷 纷 仿 效 兴 建 高 新 技 术产 业 开 发 区 ( iT c H— e h
Id sr e eo me t o e)试 图 以此 作 为 新 的经 济 增 长点 。 n u t D v lp n Z n , y
产 业优先 目标 , 规划前景 , 决定参 与对话的主体 , 先发起 率
对话 过 程 。一 旦 设 定 了产 业 优 先 目标 ,并 且 组 建 了对 话 群
持者和保护者 ,政府 力量能够有效解决高新 区发展过程 中 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也 有许 多学者推 崇“ 自由市场 ” 的观
体, 则集群 化过 程将成为市场 引导 的过程 。我 国台湾 I 产 C
根据政府和市场参与高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高新区的发 展模式划分为 : 自t ̄T( p— o n的方式和 自下而上( o— t dw ) o b t o —u ) m p的方式。
J
研究文献指 出 ,创新是一种环境 中的行为主体通过相 互协
业 集群 的发展过 程 即是实施 自上 而下政 策思路 的典 型案
同作 用而创造技术 的过 程。世界经济论坛( Fg 瑞 士国 WE )l l
我国主要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与可借鉴的经验
(一)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
1.开发区定位与管理体制。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是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区划相互关联的。
从开发区的区划布局来看,我国的开发区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开辟一个新区,只有很少居民,开发区的功能主要是吸引产业投资,经济开发。
这种模式通常是老城市的延伸和扩展。
如苏州、天津。
二是在老城区划出一块地方设立开发区,开发区管理部门不仅具有新区经济开发功能,还有管理原有老城区的功能。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开发区直接带动所在区的城市化,或为开发区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如上海浦东、青岛的黄岛开发区和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三是在老城区设立无边界的开发区,开发区和老城区合为一体。
如北京的中关村海淀试验园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区块等。
这种模式通常是为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特别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兴办高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一个区域孵化器。
除了产业布局和经济开发的功能以外,我国相当一部分开发区还承担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试点功能。
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要逐步转换政府职能,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需要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再在大范围内推广。
我国的深圳特区在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用人机制方面进行了试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企业分配制度,知识产权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创新方面带了头。
目前,国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
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主要适用于人口较少的相对独立的中小型新开区。
管委会本身就是政府职能改革的产物:开发区管理职能与行政区管理职能相分离;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办事程序简化,效率高;实行用人机制改革,普遍采取竞争上岗等等。
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采取这种管理体制。
但这是一种过渡形式,当开发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功能健全以后,这种管理模式就不适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湖高新区跨越洪山、武昌、江夏三区,对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管理,部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由所处区承担,所以若参照一级行政区域成立完整对口的机构,则势必造成机构臃肿,也没有这个必要。
但这样也存在弊端,即高新区在权限上不可避免地与所跨区域的政府发生双重领导的矛盾。
其二为与所在行政区合一型,如北京中关村、青岛高科技工业园。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既有区一级政府机构设置,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域而存在,同时又是对高新区进行管理的工委和管委会班子,实行园区合一的管理体制。
既承担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任务,又承担区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职能,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开发区,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区。
这里却存在一个矛盾,如果既有所在行政区一级政府,又有开发区机构设置,则势必造成机构的臃肿和膨胀,给开发区管委会增加了许多社会管理职能,分散管委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利于行政机构精干高效的运转,又不利于高新区实行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使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偏移,削弱了管委会市级综合管理权限,使管委会的体制模式、管理方式走样,不利于在高新区建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如果开发区仅以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为管理对象,这样是避免了前面谈及的缺陷,但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在资格认定、工商登记、征税等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管理环节享受新的政策规定之外,其余大量的技术创新和经济活动还要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制约,因此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其三为独立行政区型,如苏州高新区,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是苏州市的新城区,包括四个功能区,同时下辖一个镇和一个街道。
其管理机构为新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十八个直属机构,全面负责新区的管理和建设,行使完整的一级政府权力。
其发展机构为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成员企业包括全资、控股、参股三类,投资领域涉及高新技术、金融、服务、建筑、交通运输等许多方面。
总公司又联合其它公司成立了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里,也许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城市发展和新兴政府的雏形:科学的城市规划,明确的政府职能及相应的机构设置以及合理的政府-企业关系、政府-社会关系。
总体而言,管委会职权较大,综合管理职能较全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在开发区创建起步阶段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开发区发展中各种关系,提高办事效率。
相反,管委会职权较小,管理职能不全,使开发区发展中许多问题难以协调,不利于高新区的发展。
1.2政企合一型该类型是开发区管委会与建设发展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职能机构合署办公,既具有行政职能又具有经济职能,管委会行使市级管理权限,负责对高技术区实行统一领导,如南京浦江高新区、西安高新区。
这是一种较有争议的管理模式。
提倡“政企合一”者认为这样简化了关系,少去了一些繁琐的协调工作;而赞同"政企分开"者则认为"政企分开"可以割断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增强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积极性,避免企业吃政府的大锅饭,加重政府负担。
在西安高新区,开发总公司下属四大直属公司和一个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其中业务独立的三个公司均按照独立企业的方式运营,完全做到了政企分开。
建设开发公司因更多是承担区内的市政、社会公用设施的建设任务,其经营策略在总体上还需服从高新区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管理服务公司承担社会化服务业,但为了优化投资环境,在其发展早期应予以支持。
总体而言,西安高新区在政企关系方面的处理是比较合理科学的,所以对这种管理模式应客观评价。
在总公司创建初期,这种模式有利于总公司的快速起步和全面发展,但政企合一也可能导致总公司发展动力不足及过多依赖于管委会的行政职能等问题,由此造成总公司市场压力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践证明,开发区总公司在创建起步阶段,政企合一利大于弊,但随着总公司的发展政企分开就成为必然。
1.3 企业主导型该种类型的高新区主要以园区的建设开发总公司来管理,在沿海开放城市的高新区大多采用这一模式,如早期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由高科技园区总公司进行管理,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引资。
总公司成立张江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此为一全资服务性机构,主要通过国家的政策,提供包括场地、资金、开发条件、信息、人才交流指导性管理等在内的综合服务,为持有高技术成果的创业者创造局部优化环境,达到扶持高技术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
公司还通过募集设立方式组建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促进园区的开发建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有利于集团公司的发展有利于运用经济杠杆进行高新区的开发,但弊端也正由此而产生。
由于开发区没有行政管理机构,在征地、规划、项目审批和劳动人事等方面没有行政职能,行政协调能力不强,使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限制而要克服这种弊端,授予总公司部分行政职能是必需的。
同时总公司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张江,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政府与园区共建了"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加快了园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发展;为提高园区决策现代化、科学化水平,由学术界人士和上海地区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家、金融家组成"园区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所以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参与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2管理模式的缺陷2.1 开发区及管委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在现行普遍的管理模式下,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且多数享受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但是这种权力下放是没有法律地位的,某些授权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制度和体制上的磨擦。
其一,开发区管委会的市级管理职能与我国现行的某些专项法规如土地法、规划法等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其二,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身份。
国家和地方政府赋予开发区的扶持政策和管委会的现行管理职权及运行机制还没有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不能适应开发区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如何形成按市场经济运行的高效快捷的管理运行机制,又具有明确的法律和合适到位的政府职能,而非行政区域的高新区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就构成了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
2.2 管委会的领导体制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开发区都设立了由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成立初衷是协调管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对开发区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但从运行情况看,小组很少或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不能及时了解和解决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体制、管理、资金项目等重大问题,成了名不副实的"领导"。
另一方面表现为"多头领导",即开发区分别由多个市领导分管开发区的科技、规划、土地等不同的任务,造成管委会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的不便,也不利于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开发区的领导。
而这种矛盾的产生,归根到底源于处于中枢环节的协调小组-领导小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方案之一是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方式和活动程序;方案之二是进一步抛弃"多头领导"产生的前提,即重新分配权力,合理划分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的权限从而确定科学的工作程序。
2.3管委会的管理权限没有落实"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是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标志,否则就"特"不起来,不能实行超常规的发展。
所谓"封闭式管理",就是如果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政府在辖区内统一行使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市直各部门对开发区的工作不插手、不干预,由开发区自己管理自己;开发区内预算内收入全部留给开发区使用(按分税制要求该上交的除外)。
而目前许多开发区并没有真正实行"封闭式"管理,市直有关部门将一些必要的行政管理权限,特别是规划、建设、土地、工商等方面的权力(主要是一些有利可图的部门)没有真正下放。
同时,这种"双重派出型"的机构设置造成管理上的双重矛盾,条块分割,难以建立起统一、高效的运行机制,即使管委会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的权力难以真正落实,无法作到决策中心一元化,又给某些职能部门过分干预开发区行政事务的机会,经常出现政出多门,竞相收费的现象。
在省及省级以下的高新区这些表现尤其突出。
2.4开发区机构设置不科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未能按照职、责、权一致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
在任何管理系统中,都把职责一致看作一个定律,即要依法明确规定各个机构的职责范围从而授予相应的权力,尽可能减少职权交叉,分工过细,同时要"简政放权",合理划分上下左右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由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尚未有根本性突破,开发区行政管理受宏观环境制约,许多开发区为了与上级有关部门对口、衔接,管委会相继设立了妇联、团委、计生委等机构,或者为"加强"对高新区的管理,增设机构,增设人员,造成机构臃肿人员增多。
有的管委会200多人中非经济管理人员就占了2/3从而严重影响行政管理效能,导致高新区向非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复归。
其二,管理机构、服务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交叉不清。
由于未能充分明确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在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行中就表现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组织的职责不分,对企业而言,政府行使了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对社会中介组织而言,政府又承担了太多的社会管理职能,这样不利于机构的精简、高效和规范,保证政府和企业的良性运转,步上传统政府机构设置的老路。
3管理模式的创新上述管理模式各有优劣,但就现阶段而言-不考虑其将来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在城郊新建,还是在城内改造,管理效率最高、发展最快的应属相对独立封闭式的行使一级政府职能的行政区式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开发区按此模式建立和改造的越来越多,这正说明了其优越性和方向性。
但在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可一概而论。
虽然中国高新区在发展中选择了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但随着开发区的成熟,其管理模式和体制总会或者应该表现出某种共同的规律和趋势,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将在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渐趋明显:3.1明确开发区及管委会的法律地位高新区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管委会的职能基本上都是通过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或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授权形成的,而这些文件和会议并不具备法律效率,缺乏法律保障,其中部分授权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磨擦,所以,一方面应加快高新区立法步伐明确高新区及管委会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