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语文导学案八年级下册答案
语文导学案八年级下册答案第一单元1. 课文导读: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词语解释:独孤求败(dú gū qiú bài):形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非常出色,无人可比。
3. 课文分析:本篇主要介绍了《论语》和《孟子》的作者孔子和孟子,以及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影响。
4. 习题答案:1) 孔子的学说主要强调的是什么?答:强调的是仁爱和修身养德。
2)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答:人性本善。
3) 从《孟子》的内容中找出一段你认为有启发意义的语句。
答: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莫暇于事。
(自我反省,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单元1. 课文导读:本单元讲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包括古风诗、唐诗、宋词等不同类型的诗歌。
2. 词语解释:塞上黄花(sài shàng huáng huā):形容黄色的鲜花在戈壁滩上盛开的景象。
3. 课文分析:通过学习唐诗、宋词等经典诗歌,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感。
4. 习题答案:1) 唐诗、宋词分别在哪个历史时期繁盛?答:唐朝和宋朝。
2)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静夜思》。
感受:这首诗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感慨不已。
第三单元1. 课文导读:本单元介绍了古代的小说、戏曲和散文,包括《红楼梦》、《西厢记》等经典作品。
2. 词语解释:红楼梦(hóng lóu mèng):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一部描写清代封建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3. 课文分析: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人文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4. 习题答案: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曹雪芹。
2)《西厢记》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答:王实甫。
3) 请谈谈你对《红楼梦》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第三单元 导学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教案设计三单元9 桃花源记环节一:课前自主学习作者及写作背景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
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
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读准字音遂.(suì)邑.人(yì)间隔..(jiàn ɡé)语.云(yù)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垂髫.(tiá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舍.船(shě)屋舍.(shè)怡.然(yí)豁.然开朗(huò)便要.还家(yāo)通假字便要.还家(同“邀”,邀请)古今异义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一词多义舍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丢下)屋舍.俨然(名词,房屋)志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寻向所志.(名词,标记)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其复前行,欲穷其.林(指示代词,这)既出,得其.船(人称代词,他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惊异)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到头)处处志.之(名词做动词,做标记)未果.,寻病终(名词做动词,实现)理解词语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省略句:便舍船,从口入(“便”的前面省略主语“渔人”)便要还家(“要”的后面省略宾语“渔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的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桃花源中人)倒装句:问所从来(“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环节二:课堂互动探究新课导入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课型:讲读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
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理清顺序: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体会语言: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二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二三单元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民俗的内容与文化特质。
2、训练筛选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学习时间】一节课一、什么是民俗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
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
三、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
四、说明文分类(一)事物说明文(八上)17中国石拱桥,18苏州园林,19蝉,20梦回繁华(二)事理说明文(八下)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三)说明文阅读(极少写作)1、说明对象(事物或事理)2、事物特征(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
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前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1 社戏教师寄语: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
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迅哥儿”一起去看“社戏”,与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体味少年时代的快乐与浪漫。
2、能根据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析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朗读、背诵文中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经典的语言材料。
4、体会、欣赏本文细致逼真、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
学习过程:预习反馈:1、文学常识填空:《社戏》这篇小说选自《鲁迅全集》,“社”原指__________,在绍兴,“社”是______,“社戏”就是_________。
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____镇_____村,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2、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棹着()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弥散()蕴藻()漂渺()旺相()惮()撮()整体感知:3、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件事?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件趣事?4、理清文章的结构:(学生讨论,师生归纳)合作探究:5、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分析人物:6、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找出来,看看你喜欢谁。
运用“我最想和文中的(人物)交朋友,因为他(评价人物品质)”的句式说一句话。
体味美景:7、文中哪些段落展现了优美的江南秀丽风光。
请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
并用“我(我们组)觉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写的好,好在写出了(或者表现了)”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好句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示例: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我觉得自失和弥散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
感悟社戏之美:8、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看瓜。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八下)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积累作者文学常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2.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反复诵读。
培养对古代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意识。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1《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运用虚景实写的手法,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
2《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作品,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3 《核舟记》是明朝魏学洢[yī]所写的记文。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也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
此诗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
11.《敬畏自然》【高效学习,当堂达标】1、D2、A3、文中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
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
但是,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4、例:感谢自然赐予我耳朵,让我能听到如此优美的旋律。
5、略12.《罗布湖,消失的仙湖》【高效学习,当堂达标】1、略2、④②③①3、①一是塔里木河曾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②排比。
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③不能。
因为“盲目”的意思是指没有计划的,毫无组织地进行,这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果去掉,就表现不出来了。
④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盘点收获,妙语偶得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
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排比手法,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八上)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山水)【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积累作者生平、相关文学常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2.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反复诵读。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优美意境,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意识。
4.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的主题内容,揣摩语言,运用各种手段,有效的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1《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2《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该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后的一个生活片段。
体现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他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4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熟悉内容。
3.疏通文章第 1、2 段文意。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边观看边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诵读课文→记录词语、句子的意思→诵读课文、查找遗漏→总结学习内容。
【作业设计】一、文学常识填空。
《桃花源记》作者是时期的,他是公认的第一位的诗人。
我们在八年级上学期学过他的诗歌作品。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落英:缤纷:3.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仿佛: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属: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东晋陶渊明田园《饮酒》(其五)二、1. 缘:沿着2.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3.穷:尽4.仿佛:隐隐约约5.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三、1.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2.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从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敞亮。
最新部编本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3单元学案设计含答案导学案导学单完整版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示范实用
最新部编本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导学单第三单元优秀学案设计(含答案全单元完整版)9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全文大意。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缤纷..( ) 豁.然( )俨.然( ) 阡陌..( )垂髫.( ) 便要.还家( )邑.人( ) 诣.太守( )刘子骥.( )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又名,字,是时期的诗人。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也是成语的由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便扶.向路⑤诣.太守⑥寻.病终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 今义: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5.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本文的情节。
()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桃花源三、感悟探究1.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请从原文找出来。
2.结尾部分作者写寻而未果的内容,目的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说一说你心中的“桃花源”。
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1.bīnfēn huòyǎn qiānmòtiáo yāo yìyìjì2.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序世外桃源3.①对……感到诧异②详细③类④沿着、顺着⑤拜访⑥随即,不久4.①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②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5.①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初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初中⼈教版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新部编本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复习⽬标1.积累词语2.整体把握⽂意,理解每篇课⽂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艺作品的兴趣。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4.培养学⽣的⽣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关注⽣态问题。
⼆.复习重点 1.积累词语2.整体把握⽂意,理解每篇课⽂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艺作品的兴趣。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三.复习难点 1.整体把握⽂意,理解每篇课⽂的主旨。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四.复习⽅法 1.点拨法 2.讨论法 3.练习法五.教具:多媒体六.课时安排:⼀课时复习过程:⼀.导⼊复习,出⽰课题,展⽰⽬标⼆.训练操作1.积累词语,掌握其⾳形意.蓬蒿咫尺狼藉呐喊幼稚鲲鹏混淆深邃萌芽⾃不量⼒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深莫测不值⼀提与众不同不可思议硕⼤⽆⽐⽆与伦⽐庇护吞噬啮齿⼲涸敦煌萧瑟和煦裸露⼽壁滩沧海桑⽥浑然⼀体媲美挑衅迷惘收敛橘红迁徙奥秘滑稽繁衍⼀⽆所获仓皇逃窜误⼊歧途紧追不舍⿏⽬⼨光相辅相成雾霭寂寥沼泽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频繁徘徊绞尽脑汁⽬空⼀切贪婪牟取秤砣缚哂笑履⾏诺⾔签订监督欣慰肮脏棘⼿妥善铆钉微不⾜道⿊咕隆咚深不可测颤颤巍巍莫衷⼀是众⽬睽睽闻风⽽来⽆所不知镇定⾃若众说纷纭齐⼼协⼒经久不息胸有成⽵异⼝同声争先恐后源源不断任劳任怨不容置疑慷慨⼤⽅⼀视同仁2.熟练地说出每⼀课的⽂体及作者。
3.回顾课⽂内容,概括每⼀课的主旨。
4.分析下列句⼦的含意(1)⼈类为⾃⼰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然⽽,谁能断⾔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是⼈类⾃掘的陷阱呢?(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物是为了进⾏⾃我认识,为了欣赏她⾃⼰壮丽⽆⽐的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 (有答案)
9.桃花源记(导学)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熟读、顺译,深析进而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指导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正确翻译句子。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来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世外桃源。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写人、叙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可以采用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
3.作家作品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
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留下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传世美谈。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他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4.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甚至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123456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学案答案:二、活动过程活动三古诗中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古诗中的思乡(亲)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活动四(一)色彩: 1、青 2、青、白 3. 白、绿、红 4 紫、红5、青青6、碧、红(二)植物: 1、桂 2、菊 3、松 4、桃 5、烟柳 6、红杏(三)动物: 1、鸟 2、鱼 3、燕 4、蚕 5、蜻蜓(四)地名 1、洛阳 2、白帝 3、三秦 4、姑苏 5、扬州(五)成语①不拘一格②怒发冲冠③青梅竹马④心有灵犀⑤山重水复、柳暗花明⑥剪烛西窗⑦老骥伏枥⑧悲欢离合活动五1.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还可以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追求;幸福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三、学以致用综合学习一(1). 妙趣横生演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争先恐后接古诗、浓浓画意配古诗、妙笔生花改古诗……)(2)思乡集(3)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4)这句诗蕴含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8(5) A 、D(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梳理文中的多个事件,分析总结小人物身上的品质;2.通过文中事件的详略安排,体会布局谋篇的匠心;3.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学习在习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复习内容同学们,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描写的杰出人物,常常让我们肃然起敬,但关注生活中更多的小人物,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品质也让我们难以忘怀!难道你们不觉得第三单元的课文就是这样吗?让我们重温本单元,走进这些小人物吧,去体会他们身上闪光的品格。
一、回忆“小人物”①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深情回忆了童年的保姆阿长;②在《老王》中,杨绛回忆了与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③《台阶》刻画了一个造高台阶的父亲;④《卖油翁》重点描写了一位身怀绝技的卖油翁。
二、总结人物品质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文章围绕阿长分别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略写);对“我”过分看管(略写);睡相粗俗,摆成“大”字(详写);元旦时让“我”吃福橘,说恭喜(详写);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略写);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详写);谋害“我”的隐鼠(略写);给“我”买回《山海经》(详写)。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虽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却乐天安命;虽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却天性淳朴善良、仁厚慈爱的劳动妇女。
《老王》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从文章的第5自然段开始,作者回忆了老王为我们家所做的三件事:老王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文革期间,老王热心送钱钟书先生看病;老王在临终前给我们家送香油和鸡蛋。
这些事情展现了老王的善良仁义、老实厚道。
《台阶》这篇小说,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
开端部分,分为两层:第一层讲述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级青石台阶,台阶承载了这个普通农家的平凡生活;第二层,讲述父亲立志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提升自家的地位。
发展部分,分为两层。
第一层概述父亲艰辛、漫长执着的准备工作;第二层描述父亲在酷暑严寒中的辛苦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