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非正式版
制造企业现场管理制度范本范文
优化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流程及其护理应用发表时间:2017-12-27T15:35:41.6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作者:韩丽芳[导读] 手足显微外科是以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基础,进而治疗手与腕、足与踝外伤等疾病为主。
江西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血运观察次数、查房巡视次数、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运观察次数和查房巡视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经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流程优化;手足显微外科;护理应用手足显微外科是以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基础,进而治疗手与腕、足与踝外伤等疾病为主,达到修复四肢血管、神经损伤为特色的专业科室。
尽管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是需要优化护理流程,这是指对现在护理工作中的薄弱、隐患、不切实际的环节进行整合、删减、重组、改建,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意外”为核心的护理[1-2]。
针对手足显微外科的患者,其中大部分存在致伤的意外性,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手足外伤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和及时系统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手足外伤患者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为(42.86±3.12)岁;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工程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目录1 总则2 术语3 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1 一般规定3.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3.5 文件管理4 组织机构和职责4.1 一般规定4.2 组织机构4.3 职责和权限5 人力资源管理5.1 一般规定5.2 人力资源配置5.3 培训6 施工机具管理6.1 一般规定6.2 施工机具配备6.3 施工机具使用7 投标及合同管理7.1 一般规定7.2 投标及签约7.3 合同管理8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8.1 一般规定8.2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8.3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8.4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8.5 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9 分包管理9.1 一般规定9.2 分包方的选择和分包合同9.3 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10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10.1 一般规定10.2 策划10.3 施工设计10.4 施工准备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6 服务11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11.1 一般规定11.2 施工质量检查11.3 施工质量验收11.4 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11.5 检测设备管理12 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12.1 一般规定12.2 质量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与评价13 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13.1 一般规定13.2 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与利用13.3 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1总则1.0.1为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行为,促进施工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
1.0.3本规范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
1.0.4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质量管理活动quality management action为完成质量管理要求而实施的行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完整版
GB 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汁规范
GB 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 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 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晶光、侯茜、贾世国、叶坚新、张雪中、绑开发、刘宝 静、杨松柳。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 求,以及U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 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 15499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China OCCUPatiOnaI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in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 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 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 并持续改进。
对机构、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 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指南(完整版)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指南(完整版)2017-05-2701车间管理职能a制订计划计划是任何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是一切现代化大生产的共同特点;是各项工作的指南;是动员和组织企业职工完成用户需要的产品的重要工具。
车间管理的计划职能首先是制订整个车间的活动目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它能使各道工序以至每个职工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把各个生产环节互相衔接协调起来,使人财物各要素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
有了计划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和目标;有了计划就有了检查工作改进工作的依据;有了计划就有了衡量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工作成果的尺度。
车间不参与对厂外的经营活动。
车间制订计划的依据是企业下达的计划和本车间的实际资源情况。
车间除每年制订生产经营和目标方针外,主要是按季月日时制定生产作业计划,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设备检修计划。
b组织指挥组织指挥,是执行其他管理职能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完成车间计划,保证生产,使之发展平衡,并进行调整的重要一环。
车间组织指挥的职能:一是根据车间的目标,建立完善管理组织和作业组织,如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选择和配备,劳动力的组织和分配等。
二是通过组织和制度,运用领导艺术,对工段班组和职工进行布置调度指导督促,使其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使相互之间保持行动上的协调。
c监督控制监督就是对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计划的实施,上级指令的贯彻过程进行检查督促,使之付诸实现的管理活动。
控制就是在执行计划和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把实际执行情况同既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的管理活动。
d生产服务由于车间是直接组织生产的单位,因此生产服务作为车间管理的一项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生产服务的内容:技术指导,在生产过程中,要经常帮助职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包括改进工艺过程设备的改造和革新等;车间设备的使用服务和维修服务;材料和动力服务等;帮助工段班组对车间以外单位进行协调和联系;生活服务。
e激励士气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其基础在于车间生产现场职工的士气。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实施指南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实施指南《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实施指南》一、基本注意事项咱们企业现场管理啊,就像打理自己家一样,最基本的就是要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这是个最简单不过的事儿了。
你可别小瞧这一点啊,记住了,这点很关键。
那些工具、原料啥的,不能随便乱堆乱放。
就好像家里的东西,你不能东西南北地乱扔一通,那到时候要用的时候找都找不到。
现场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说,生产流程要安排得合理顺畅,就像我们家里厨房做饭的时候,从洗菜、切菜到下锅炒菜,这个顺序安排得顺顺当当的,效率就高。
我当时在的那个车间,一开始就是因为布局不合理,材料搬运来搬运去,浪费了好多时间和人力。
二、实用建议说到实用的方法啊,定置管理可是个好东西。
给每个东西都规定好放置的位置,然后贴上标签,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一样。
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东西该放哪儿,找起来也方便。
比如说,那些小零件就放在专门的小盒子里,盒子上写上名字或者编号。
还有啊,现场的标识要清晰。
什么安全标识、操作流程标识都要明明白白的。
这就好比咱们马路上的交通标识,如果不清楚的话,那就容易出乱子。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新员工没看到那个危险区域的标识,差点就出事故了,还好发现得及时。
这里一定要当心。
人员的培训也不能少。
让大家都熟悉现场管理的准则和要求。
这就像我们要告诉家里的新成员家里的规矩一样。
你可以定期做些培训,讲讲新的规定或者强调重要的点。
三、容易忽视的点有些时候啊,咱们容易忽视那些不太起眼的角落。
就像打扫家里卫生的时候,那些柜子底下、墙角容易被人忘记打扫一样。
企业现场也是,一些设备的背后或者那些仓库的角落,往往容易被忽略。
对了这个也要注意,这里可能藏污纳垢,而且一旦出点小问题不容易被发现。
还有物料的防潮防雨防晒,有时候大家都顾着让东西有地方放,却忘了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我曾经就见过一批材料因为没有做好防雨,结果报废了一部分,这可都是成本啊。
四、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呢,可能是临时来了个紧急订单。
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9)解读2019年新版
19
第一部分
政府安排部署,总体指导工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0 年,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全国生产安 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特大生产安全 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标相适应。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民 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固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自由空间与您同行
14
第一部分
政府安排部署,总体指导工作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国办发[2019]11号)进一步明确“推进安全达标,强化安全基层基 础”,要求“有序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升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 定完善有关标准,分类指导,分布实施,促进企业安全基础不断强化”。
自由空间
作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地
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9)解读 龙启科
课程目标
01 了解GB/T33000-2019的管理理念
OPTION
02 了解GB/T33000-2019的法律责任
OPTION
03 了解GB/T33000-2019的条款内容
OPTION
培训概览
第二部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目的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管 理的规范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 杜绝“三违”。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 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 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各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实施指南
某企业质量控制改善案例
总结词
质量控制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先进的质 量检测设备等措施,可以降低质量缺陷和投诉率。
详细描述
某企业通过开展质量意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质量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还引入了先进的 质量检测设备和工具,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这 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该企业的质量缺陷和投诉率大幅下 降,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详细描述
某企业通过实施生产效率提升方案,将生产流程从原 来的串行改为并行,减少了生产环节和生产时间;同 时优化了生产计划,采用拉动式生产模式,减少了库 存和浪费;还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设备,提高 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该 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生产周期缩短了25%, 产品质量提高了20%。
制定生产作业计划
安排生产顺序
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具体的生产作业计划, 明确生产任务、进度和资源需求。
根据产品工艺和设备条件,合理安排生产顺 序,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组织与协调
总结词
组织严密、协调顺畅、高效执行。
组织生产
按照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合理组织生 产,明确生产环节和岗位职责。
协调资源
有效协调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等资 源,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某企业设备维护优化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制定设备维护计 划、加强设备点检和巡检、及时维修和更换设备等措施 ,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某企业通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 维护;同时加强设备点检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 故障和隐患;还及时维修和更换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 运转。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该企业的设备使用寿命延 长了20%,设备利用率提高了15%。
GBT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 B T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
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768 (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GB/T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AQ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非正式版
GBT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非正式版1.现场管理目标与原则:-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生产进度和交付准时。
-原则包括多样化生产,流程标准化,优化资源利用和持续改进。
2.现场组织架构:-设立现场管理部门,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设立一流的生产团队,包括领导者,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搭建现场绩效评估机制,激励优秀员工并惩罚低效员工。
3.现场环境管理:-确保生产现场安全,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并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维护生产现场的整洁和有序,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和维修。
-优化工作空间布局,提高物料运输和人员流动的效率。
4.现场生产流程管理:-施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包括物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执行和产品交付等。
-制定生产进度计划,并监控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进度。
-进行现场问题排查和解决,及时记录问题和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现场质量管理:-设置质量控制点,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
-确保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进行质量监控和分析。
-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客户投诉,并提出改进措施。
6.现场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对生产效率、质量等进行定期评估。
-定期进行现场审计,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建立改善循环机制,不断追求卓越。
GBT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非正式版,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原则,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管理现场环境和流程,确保质量和生产进度,持续改进绩效,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提高。
该指南为企业提供了实操性强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并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制造业的特点和变化。
GBT 29590-2013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非正式版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用于指导企业依据准则要求开展制造业现场管理工作。
A.1推进要素A. 1.1领导作用A. 1.1.1 总则高层领导在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过程中发挥首要作用,贯彻“一心”“二效”“三节”,明确目标、配置资源、营造氛围。
A. 1.1.2 明确目标高层领导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战略规划,明确现场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提升质量、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确立的现场管理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的现场管理要求并承诺实现。
A. 1.1.3配置资源为保证现场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高层领导为现场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以及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支持。
A. 1. 1. 4营造氛围高层领导在营造现场管理氛围中发挥主要作用,通过学习、会议、网络、刊物、看板等多种形式向员工传达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现场管理活动。
主动深人现场,针对现场管理的问题,与员工共同提出改进建议。
A. 1.2战略秉承企业现场管理的目标、规划和要求与其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及价值观协调一致。
系统地采用目标管理或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现场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中。
确定现场关键绩效指标,并确保指标能够涵盖现场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成本、交期、安全、环保等。
A. 1.3 组织保证A. 1.3. 1 总则企业为保证其职能与现场管理需求相匹配,以及实现作业现场与企业整体的运行协调一致,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系统的现场管理机制内容包括:设立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构建现场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现场管理授权和激励机制。
A. 1.3.2设立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根据企业整体组织结构,考虑适宜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现场作业特点设立现场管理组织结构,如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复合型等,并赋予现场管理的职权、目标和任务,明确组织机构中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组织职能与现场管理要求相匹配。
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审核实施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贯彻实施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应用指南(1)范围本文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基于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应用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指南性文件。
施工总承包企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劳务作业分包企业及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工程总承包企业都可以应用本指南。
工程设计企业作为设计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如需参考本指南时,需将文中凡是施工承包企业运作的过程转换为应予监控的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 9000:2005,IDT)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08,IDT)GB/T 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2000 年1 月30 日发布实施)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行业术语3.5 工程项目——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
3.6 单位工程——是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它是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通常包含不同性质的工程内容。
例如一个车间的厂房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各是一个单位工程;民用建筑一幢房屋或多幢相同的住宅楼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独立的给水工程、采暖工程、输电工程……都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3.7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按建筑物的主要部位以及安装工程的对象划分的。
例如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安装工程分部工程有管道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等。
3.8 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工序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而成。
例如地基基础工程可划分为;人工挖地槽、挖地坑、回填土等分项工程。
GBT50430-2007《项目工程建设施工集团公司质量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审核实施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贯彻实施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应用指南(1)范围本文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基于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应用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指南性文件。
施工总承包企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劳务作业分包企业及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工程总承包企业都可以应用本指南。
工程设计企业作为设计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如需参考本指南时,需将文中凡是施工承包企业运作的过程转换为应予监控的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 9000:2005,IDT)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08,IDT)GB/T 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2000 年1 月30 日发布实施)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行业术语3.5 工程项目——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
3.6 单位工程——是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它是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通常包含不同性质的工程内容。
例如一个车间的厂房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各是一个单位工程;民用建筑一幢房屋或多幢相同的住宅楼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独立的给水工程、采暖工程、输电工程……都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3.7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按建筑物的主要部位以及安装工程的对象划分的。
例如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安装工程分部工程有管道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等。
3.8 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工序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而成。
例如地基基础工程可划分为;人工挖地槽、挖地坑、回填土等分项工程。
(完整word版)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
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768 (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GB/T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AQ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标准宣贯
工作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方法。2013-10-8第二部分标准起草的背景
第二部分标准起草的背景1919标准制定的意义
标准制定的意义
标准制定的意义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
一般企业不清楚自己的
水平因为根本不知道
别人的管理水平《现场管理准则》的核心是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
而且产品设计、工程设计中不能单独考虑产品设计或工程设
计应将此两项与开发合为一体来进行生产设计现场管理
生产
管理
技术管理
什么是现场管理
第一部分前言与概述
第一部分前言与概述6最大限度地激活人
、机、物、料的作
用在每道工序保
证完美质量的前提
下追求高效率化完成生产任务
企业现场管理前言与概述2013-10-8培训提要3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现场管理改善以来以质量取
胜成就了一个个国际知名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其中丰田生产方式、TQC、TPM、目视化管理、5S
等方法风靡全世界并至今仍是指导现场管理的瑰宝。日本企业现场管理的成功2013-10-8第一部分前言与概述
—
意识改革
意识改革
价值流分析
价值流分析
现场改造
现场改造
—
—
单元生产
单元生产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
—
—
拉动看板
拉动看板
快速切换
快速切换
、一个流
、一个流
IE
IE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
TQM
2024年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制度
三十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制度 2
为保证我合作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我合作社的市场信任度,提升我合作社的品牌形象,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卫生质量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二十二、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有效期为3年。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告已备案企业产品标准名录。企业产品备案不得收取费用。
二十三、企业产品标准经复审为继续有效且备案有效期即将届满的,企业应当在该标准备案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重新办理备案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前次备案注销。
企业产品标准经复审为修订的,修订后应当重新办理备案。
3、农家肥要经过高温发酵达到无害化标准后方可施用。
4、要采用科学的平衡施肥方法。
5、根外追肥要选用有机氮肥,最后一次追肥应在收获前8天以上。
三、生产安全管理
1、按照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2、适时采收、包装,并按法定要求进行标识。
四、运输安全管理
对运输工具要清洗干净,确保运输过程不会对蔬菜造成污染。
(八)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应当明确所使用的原辅料和添加剂。
六、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准。
七、制定企业产品标准的一般程序包括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八、企业在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六)其他应当进行复审的。
十八、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企业依法将批准发布的企业产品标准告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并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存档备查的行为。备案后的`企业产品标准可以依法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用于指导企业依据准则要求开展制造业现场管理工作。
A.1推进要素A.1.1领导作用A.1.1.1总则高层领导在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过程中发挥首要作用,贯彻“一心”“二效”“三节”,明确目标、配置资源、营造氛围。
A.1.1.2明确目标高层领导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战略规划,明确现场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提升质量、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确立的现场管理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的现场管理要求并承诺实现。
A.1.1.3配置资源为保证现场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高层领导为现场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以及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支持。
A.1.1.4营造氛围高层领导在营造现场管理氛围中发挥主要作用,通过学习、会议、网络、刊物、看板等多种形式向员工传达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现场管理活动。
主动深人现场,针对现场管理的问题,与员工共同提出改进建议。
A.1.2战略秉承企业现场管理的目标、规划和要求与其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及价值观协调一致。
系统地采用目标管理或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现场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中。
确定现场关键绩效指标,并确保指标能够涵盖现场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成本、交期、安全、环保等。
A.1.3组织保证A.1.3.1总则企业为保证其职能与现场管理需求相匹配,以及实现作业现场与企业整体的运行协调一致,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系统的现场管理机制内容包括:设立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构建现场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现场管理授权和激励机制。
A.1.3.2设立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根据企业整体组织结构,考虑适宜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现场作业特点设立现场管理组织结构,如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复合型等,并赋予现场管理的职权、目标和任务,明确组织机构中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组织职能与现场管理要求相匹配。
A.1.3.3构建现场管理运行机制在确定的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中,通过建立系统的现场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机构的功能以及各岗位的相互关系,以及规定现场管理中与人、财、物相关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运行方式。
同时,确定现场管理过程的范围、权责、顺序和相互作用。
A.1.3.4建立现场管理授权和激励机制企业在现场管理中充分应用授权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晋升激励,构建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沟通渠道,激发企业中全体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1.4员工素质A.1.4.1员工意识企业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现场管理活动的热情,如合理化建议、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管理创新等。
通过展板、成果发布会等途径,充分展示和分享员工参与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与创新的成果,增强员工积极、自主参与现场管理和改进的意识,提升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1.4.2员工技能企业根据现场管理的要求,识别对于现场员工的能力需求。
采用系统的方法,有目的地提升现场员工的技能和素质,确保现场管理目标的实现。
a)明确现场管理对不同层次人员能力的要求和各层次人员需要具备的现场管理知识,包括作业管理、技术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环境管理、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业工程(IE)等。
对现场各操作岗位明确具体的岗位技能、资格要求。
b)根据现场岗位技能要求,配备必要的培训资源。
对员工的技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建立员工技能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建立企业内部所需的师资队伍;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编写各类、各级的现场管理培训教材。
c)有计划地开展现场员工的培训工作。
建立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跟踪制度以及培训评价系统,结合培训评价结果和员工业绩提升的需求,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d)为提高现场作业效能,鼓励员工一专多能,采用交叉培训、定期轮岗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e)设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为跨序列发展的员工提供机会,鼓励并帮助员工制定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A.2过程A.2.1过程策划A.2.1.1过程要求的确定a)系统运用适宜的方法,充分识别来自顾客和各相关方的需求,分析各类需求与现场各项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将需求转化为现场管理过程相对应的要求和指标,明确各现场管理指标的监控流程,形成系统化的现场管理指标体系。
常用的需求识别和指标分析的管理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质量功能展开(QFD)、狩野模型(KANO)等。
b)现场管理的指标体系要涵盖各项现场管理业务流程并协调一致,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管理、原材料和在制品管理等。
A.2.1.2过程设计根据确定的过程要求,包括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参数、图样等输出结果,以及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对现场过程进行设计。
a)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产品制造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流水线生产、单元化生产、混合式生产等。
b)针对现场涉及的各项管理活动,对实现各项现场管理目标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和所需资源进行识别。
采用适当的方法,设计出完整的现场作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作业标准、现场布局和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过程运行的稳定、高效、协调一致性和灵活性。
——现场布局。
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设备、人员等特点,设计合理的现场布局。
现场布局应有利于现场物流的顺畅,生产组织的灵活,人员作业的安全。
按照工艺仿真测算的工序及设备节拍,生产线平衡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设备等资源,设计出满足生产节拍需求的工艺和人员布局。
对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可采用流水线布局;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采用柔性生产模式,如U型布局,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优化现场布局,如进行单元内部生产线及整个生产线平衡计算,调整总体节拍和效率。
现场布局应考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可采用快速换型(SMED)、设备柔性改造等方法。
——现场作业组织结构。
根据产品的需求、作业的特点和员工的能力,设计合理的现场作业组织结构。
如以设备为对象、以零件为对象设置工作中心。
现场的组织结构需要有利于人员、设备效能的发挥,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现场管理过程的灵活性。
——现场管理流程。
针对现场涉及的各项管理活动,均需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流程和制度。
现场管理流程需要明确各项管理活动的目标、程序、工作方法,并配备需要的资源。
例如:生产计划、工艺纪律、质量控制、工装夹具、计量器具等管理流程。
——现场作业标准。
为现场管理的各项作业制定明确的标准,包括生产工艺、产品图纸、作业方法、设备操作、监控规程、安全环保规程等。
——信息管理系统。
针对现场信息的来源和信息使用的需求,设计完善的现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现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传递、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c)在现场管理过程的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并减少流程中的各种浪费,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价值流图等方法。
d)在现场管理过程的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设备过程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预防性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防差错方法、失效模式分析等方法。
A.2.2过程控制1过程实施企业根据过程设计的结果,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配置资源,有效实施现场管理过程。
在各项现场管理活动中,通过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管理工具方法,以标准化、精细化、可视化、柔性化、信息化为路径,不断提升现场的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a)5S和目视化管理——建立系统的5S(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依照GB/T19030)活动推进机制,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制定系统的现场目视化的内容和标准,确保作业现场的状态和信息能够及时传递。
目视化包括但不限于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公开化;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图表化;视觉显示信号标准化;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与使用方便化;物品的码放和运送的数量标准化;人员分类着装与挂牌制度;色彩的标准化管理等,实现现场中的任何异常能够及时被发现并解决。
b)现场作业人员管理——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经过系统的培训、实践、考核三个阶段,合格后方可上岗。
——通过轮岗等方式,增强员工的作业能力,优化现场多能工的比例,为实现现场作业的灵活性奠定基础。
——现场作业人员掌握基本的现场管理改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等分析方法。
——建立完善的班组管理机制,提升班组的执行能力和改善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组氛围。
c)现场文件管理——制定系统的现场文件管理流程,包括制定、发布、培训、保存和更新。
——现场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图样、生产组织文件、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等。
——现场的所有岗位和工作流程均需要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
标准作业指导书中,体现关键的质量控制点、风险点和经验教训。
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基本要素包括:作业顺序、作业时间、关键质量控制点和安全点等;关键工序的指导书要图文并茂。
——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要持续完善。
根据作业实际,对相关文件进行适时修订,确保充分、有效、适宜。
d)设备管理——结合现场的作业组织特点,系统地开展设备全员生产维护(TPM)活动,提升设备综合效率。
——制定科学的设备分类原则,系统地对作业现场的设备进行分类。
——制定系统的设备日常维护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点检流程、维修流程等;结合作业现场和设备特点,制定设备更新改善计划和设备节能降耗改善方案。
——建立设备故障分析系统,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例如:故障树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措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故障时间,提高设备可利用率。
——开展设备预防性维护,使用科学的方法[例如: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识别设备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依据设备的历史数据,制定合理的设备周期性维护计划和备件库存计划。
e)过程质量控制——制定产品质量检查方案,包括:成品、半成品质量检査方案,不合格品处理方案,部件监控方案等。
——制定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定义关键工序和质量监控参数,建立关键质量数据收集系统,建立过程异常处理方案及预防机制。
——系统地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实时的过程质量监控系统,收集完整的过程质量数据。
通过及时的数据分析处理,评估过程能力,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f)现场原材料和在制品管理——建立作业现场原材料及在制品的管理机制,确保现场的库存合理,包括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库存控制原则、原材料的领用程序、危险原材料控制程序。
——优化作业现场的物流路线,减少搬运。
——能够通过系统的方法对作业现场的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库存及流转进行监控。
通过现场准时化物流配送等方式,减少库存资金占用。
做好存储过程的养护,减少浪费,提髙原材料的利用率。
——对原材料供应体系进行系统的管理,确保与现场作业协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