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睡眠医学科护理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

睡眠医学科护理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

睡眠医学科护理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以睡眠医学科护理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为标题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而睡眠医学科护理作为一项专业领域,其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睡眠评估、护理干预和教育指导三个方面,探讨睡眠医学科护理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

睡眠评估是睡眠医学科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详细询问和观察,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睡眠习惯、睡眠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睡眠障碍。

同时,护士还可以使用专业的睡眠监测仪器对患者进行睡眠评估,如多导睡眠仪、脑电图仪等。

通过睡眠评估,护士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问题,为后续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护理干预是睡眠医学科护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睡眠评估结果,护士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常见的护理干预手段包括睡前环境的调整、睡眠时间的规律化、睡眠姿势的指导等。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手段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睡眠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育指导是睡眠医学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有关睡眠健康知识的教育,包括睡眠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障碍的预防等。

同时,护士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自我管理的措施,如放松训练、睡前活动调整等。

通过教育指导,护士可以增强患者对睡眠健康的认识,提高他们主动管理睡眠问题的能力。

睡眠医学科护理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包括睡眠评估、护理干预和教育指导。

护士在睡眠医学科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估、个性化的干预和全面的教育指导,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睡眠医学科护理的个人承担的重点工作不仅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促进睡眠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总结

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总结

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总结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对于维持健康和保持身体功能正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睡眠障碍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睡眠质量,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概念、应用、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的总结。

一、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概念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多个传感器监测和记录人类睡眠及其相关生理信号的技术。

它采用非接触式或佩戴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人体的呼吸、心电活动、眼球运动等多项指标,从而评估睡眠质量和检测睡眠障碍。

二、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应用1. 医学领域: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例如,通过监测呼吸和心电活动,可以准确诊断和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及监测患者的睡眠状态。

2. 运动医学领域:多导睡眠监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

运动员通常需要高质量的睡眠以保持体能和提高竞技状态。

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监测睡眠质量并提供睡眠改善的建议,从而促进其恢复和训练效果。

三、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优势1. 非侵入性: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或佩戴式传感器实现数据采集,不需要对人体进行创伤性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准确性: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可以同时监测多个生理信号,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睡眠评估结果。

相比传统的单导睡眠监测技术,多导技术可以更好地捕捉到睡眠过程中的变化和异常。

3. 实时性: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实时监测睡眠状态和相关指标的变化。

这对于及时干预和调整睡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1. 精准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将越来越具备个性化的特点。

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为个体提供更精准的睡眠评估和改善方案。

2. 远程监测: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可以结合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功能。

影响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影响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2 2 2 电极 脱 落 2例 女 性患 者 在检 查 当 日做 过头 . . 发 护理 , 了发蜡 , 涂 导致 置 电极 片后 胶 布 固定 不牢 固 , 中途 常 自行 脱落 , 记 录脑 电 图形 不 全 , 响结 果 的 使 影
准 确性 和延 续 性 。 因此 在 做 检查 前 一定 要 宣 教 注 意
关 键 词 : 导 睡 眠 图监 测 ; 检 测质 量 ; 影 响 因 素 ; 护 理 对 策 多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1 2 2 1 ) 5 0 5 0 D I 1 . 8 0 hx z2 1. 5 0 5 R4 3 5 B i 0 —4 5 (0 1 1 —0 3 — 2 O :0 37 / lz. 0 1 1 . 3
首 先检 查 凹 形 的 电极 片 内是 否 有 导 电 胶 的残 留 , 如
极 较为 复杂 , 续 时间长 , 查价 格 昂 贵 , 持 检 如果 电极安
置 不恰 当或患者 不 配合 常导 致监 测 失 败 , 因此 确 保 每 次监 测 结果 的有 效性 非 常重 要 。鉴 此 , 者 总结 分 析 笔 2 3例 患者 采 用 多导 睡 眠 图 监 测 失 败 的原 因 , 出 护 提
真 实情 况 。将 呼 叫铃 置 于 枕 边 , 告 知 患 者 , 并 0 0年 1 1月 在 我 科行 多 导 睡 眠
图监测 的患者 2 4例 , 1 8例 、 8 2 男 3 女 6例 , 龄 6 7 年 ~ 3
岁 , 均 4. 平 7 9岁 。均 采 用 美 国 L n dcl aMo tMe i 公 a
2 2 1 对 导 联线 的不适 应 3例 患者 因多种 导 联线 . .

细节管理在提高多导睡眠监测效果中的运用

细节管理在提高多导睡眠监测效果中的运用

细节管理在提高多导睡眠监测效果中的运用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睡眠监测护理流程中的运用,从而提高监测成功率。

方法选择进行睡眠监测的患者3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强化护士的护理意识,加强操作培训和对监测工作中的细微之处、细小环节的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对环境不适应8例、恐惧感8例、皮肤处理不充分6例、胸腹带过松或过紧5例、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3例、口鼻气流探头脱落3例、监测记录合接触不良2例,检测成功率78.5%。

干预对环境不适应2例、恐惧感1例、皮肤处理不充分1例、胸腹带过松或过紧1例、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1例、口鼻气流探头脱落1例、监测记录合接触不良0例,检测成功率95.7%。

两组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睡眠监测均使用德国somndmeaics公司生产的somnoscreentm睡眠监测仪,domino分析软件,将无创电极与被监测者头、胸、四肢等相连,同步记录患者夜间睡眠时的脑电图(眼电图、心电图、肌电图、血氧饱和度、口鼻流速鼾声。

测得的数据通过软件自动分析呼吸暂停时间、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等指标,再经人工复检修正。

1.2.2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了一系列细节管理措施,除了加强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外,环境准备、心理护理、导联线的连接等方面进行细节化的管理。

将影响监测成功的因素分为:对环境的不适应、恐怖感、皮肤处理不充分、胸、腹带过紧或过松、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口鼻气流探头脱落、监测记录盒电池接触不良。

1.2.2.1细节管理措施(1)树立细节管理观念专门组织召开护士专题会,针对监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最终使大家认识到主要原因均为各环节管理欠细化,由小隐患引起,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2)操作者的准备:加强护士的技术培训,操作者熟练掌握监测仪操作过程,各电极的安装位置及波形的识别,监测前认真检查电源安全性,监测记录合、仪器连接、运转是否正常,各导联线有无破损,电脑存储空间等。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是以反复发 作的睡眠期打鼾、呼吸暂 停、憋醒,并伴有日间嗜 睡、乏力、反应迟钝等一 系列临床表现为特征的一 种疾病,该病以低氧血症、 睡眠结构紊乱为特征,其 中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
多导睡眠监测 是当今睡眠医学中的一 项重要新技术,在世界 睡眠研究界又被称为诊 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 准",对于诊治各种睡眠 障碍相关疾病、保障人 们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②其次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前 告知患者先将面部及头发洗净,勿使用化 妆品,摘去金属物品,穿宽松的棉质衣服, 或自带宽松睡衣,男患者需剃须,(有胸 毛者也一并剔除),关闭手机等通信工具。

③检查当天中午不 要小睡,除非这 成为自己的习惯



④嘱患者少饮水,排空小便,不服用安眠 药及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长期进行某 种药物治疗者可事先向自己的医师咨询哪 些药物不能停服,如果检查当天饮用了酒 精饮料,应向技术人员说明。
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内容 (2)
二、呼吸情况
鼻气流:多用对温 度敏感的热敏电阻 感知呼出气及吸入 气的温差变化,以 了解气流的有或无, 判断是否发生了睡 眠呼吸暂停。
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内容 (2)
二、呼吸情况
胸部及腹部运动:通过胸腹带中的电阻或其他 导电物质感受胸腹部活动的存在或消失,来区分 中枢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组成配件
睡眠呼吸监测仪 EM887AA#AB2
• 由电脑主机、显示器、放大器、采集盒、 ECG(心电图)、EOG(眼电波)、EMG (肌电图)传感器、胸腹运动传感器、 热敏气流传感器、血氧传感器、鼾声传 感器、体位传感器、信号电缆、隔离电 源组成。

规范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促进我国睡眠医学发展(全文)

规范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促进我国睡眠医学发展(全文)

规范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促进我国睡眠医学发展(全文)一、睡眠分期的意义及睡眠分期标准的发展对睡眠过程中脑电活动的认识是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研究的起点。

1929年,Hans Berger最先报道了通过在头皮上安放电极以描记自发脑电活动的研究,并首次观察到睡眠状态同觉醒状态下脑电节律存在一定差异。

20世纪50年代,Aserinsky与Kleitman以及Dement与Kleitman 较为完整地描述了REM睡眠期的特征表现,同时还发现在整夜睡眠过程中NREM睡眠和REM睡眠存在循环交替的周期过程。

这些研究奠定了睡眠分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也开始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入睡后机体并非处于完全均一、恒定不变的“关闭”状态,睡眠过程是大脑活跃的、“主动的”功能状态。

此后,许多研究者尝试依据脑电频率和节律的变化对睡眠不同阶段进行人为的分期,提出了一些研究标准。

1968年,Allan Rechtschaffen和Anthony Kales主持制定出版了相对统一的规范化睡眠记录和分期方法,即Rechtschaffen and Kales(R&K)睡眠分期规则。

此后,睡眠工作者不断对R&K睡眠分期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组织成立专门委员会,总结编写了《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分期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规则、术语和技术规范》。

这项全新的标准,除了重新界定睡眠分期的名称外,还包括了对唤醒、呼吸事件、睡眠相关的运动异常等睡眠期的生理和病理事件的定义,是目前国际上睡眠分期的主要参考标准。

二、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笔者在近年来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国内各家睡眠中心提供的多导睡眠监测报告格式和内容都存在很大差别,各种名词、术语的使用也存在差异,如对于睡眠潜伏期以及不同睡眠期各自潜伏期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理解,对于唤醒(arousal)一词也有很多不同的中文表达等。

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2% ~4% …

可累及人群包括 婴幼儿 、 中青 年 及 老 年 人 。 由 于
病因复杂 , 治疗方案 也不尽相 同 , 中多 导睡 眠监测 ( S 是 其 P G)
13 1 监测前指导 ..
让 患者保持原 有 的生活 习惯 、 食 习惯 饮
t nw sapi n ef lr rt o S i icn yrdcd ( 0 0 1 .C n l i : h f cv us git vni i a p ldadt aue a f G s nfa t eue P< .0 ) o c s n T ee et en r n e et n o e h i e P gi l uo i i nr o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合征 ( S H ) 一种较 常 OA S是

述 7项监测参数 全部 在规 定时 间采 集 完整 。睡眠监 测 失败 :
上述 7项监测参数 中有 1 项或 多项 监测结果缺失 。
I3 护 理 .
见的严 重 危害 人类 健 康 的疾 患 , 资料 表 明 O A S发病 率 为 SH
A src O jc v : of dot h l e co f c tee et f o sm orp y( S b tat bete T n u er a d ̄ tr t aeth f c o l o nga h P G)adtee eten r i i t et s o f f py n f c v us h i —
i g it r e t n t mp c h S r s l n t e mo i r gp o e s n n ev ni o i a t e P G e u t i nt i r c s .Meh d : e P G e u t o 1 0 c s s f m y2 0 o t s h on to s Th S r s l f1 0 a e r Ma 0 4 t s o o Au u t 0 5 a d t e P G e ut f2 1 a e o S p e e 0 5 t r h 2 0 t ra p ia in o f cie n ri g i tr g s 0 n h S r s l o 0 7 c s sf m e t mb r2 0 o Ma c 0 8 a e p l t fef tv u sn ne — 2 s r f c o e

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干预

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干预

2 1 熟 练 操 作 多 导 睡 眠监 测 仪 .
如患者呼吸的节律 、 浅度 、 深 打鼾 情 况 , 惕 脑 血 管疾 病 、 脏 警 心 疾 病 的发 生 , 防患 者 夜 间 监 测 时 发 生 猝 死 。 若 患 者 呼 吸 暂 以
低通气为特征 , 常引起低氧血 症、 高碳 酸血症 和睡 眠中断 , 从
而 使 机体 发生 一 系 列 病 理 生 理 改 变 的 临床 综 合 征 。 多 导 睡 眠
11 监 测 前 必 须 熟 悉 患 者 的病 情 , 仔 细 询 问 患 者 打 鼾 . 要 时间 , 气时间 , 觉的姿势 , 否平卧 , 时有无心慌 、 闷、 憋 睡 能 平 胸
32 和医生做好沟通 , . 向患者及时耐心讲 解监测 的各项
气喘 , 有无咽喉梗 阻感 , 有无慢性 咳嗽 , 有无腹胀 , 间小便 次 夜
数 以及 血 压 的变 化 。 12 环 境 的准 备 . 设置单人房间 , 境清洁 、 静、 环 安 温湿 度适 宜 。依 据 患 者 情 况 , 睡 眠 时 异 常 动 作 较 多者 加 床 挡 , 对 防 止 坠 床 , 要 时设 陪床 。 必 13 心 理 护 理 . 大 多 患 者 为 中 老年 人 , 于 脑 组 织 长 期 由
据。为了确保多导睡眠监测 的顺利进行 、 查结果 的可靠及 检 患者检查过程 的安全 , 加强多 导睡眠监测 患者 的护 理具有 重
要 意 义 。 现就 我 科 2 0 09年 3月 至 2 1 0 0年 3月 8 例 多 导 睡 眠 1
监 测 者 的 护理 经 验 , 总结 如下 。 1 .监测 前 的 护 理 干 预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中最

PSG整夜睡眠监测的护理探讨

PSG整夜睡眠监测的护理探讨

PSG整夜睡眠监测的护理探讨徐金林,李相*,申娟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嘉定 201800【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PSG整夜睡眠监测的护理,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如下阐述,具体包括病史采集、问卷调查、用物准备、监测者准备、PSG导线连接护理、护理干预等。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睡眠障碍;监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8-0141-02临床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睡眠期间打鼾反复发作,患者存在呼吸暂停、日间嗜睡、频繁憋醒、日间乏力、厌食以及反应迟钝等症状,临床十分重视本病患者治疗以及护理。

在临床上,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过程中,一般使用PSG检查方式,是诊断金标准,受到国际公认。

患者临床表现是睡眠打鼾,为患者开展连续夜间8h体征监测,对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暂停、异态睡眠、呼吸暂停次数以及时间、暂停时最低动脉血氧值等情况进行观察及了解。

临床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可用于患者睡眠监测,临床常用于诊断打鼾。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19年3月的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睡眠障碍的人数达近6千万,而其中仅有不到2%的人群接受了正规的系统治疗。

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患病率2%~30%,国内成年人的患病率为9.2%~11.2%[1]。

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公司多导睡眠检测仪,患者为失眠、多梦、OSA、RBD、不宁腿综合症、轻度精神障碍患者,从当晚做好接线准备后,22点准时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整夜睡眠时间7~9小时。

监测实验室为单人房间,室温控制在18~24℃。

现监测流程如下。

1.1病史采集 采集患者一般病史:身高、体重、血压以及BMI值,监测当日的午睡及精神状态,近期服药史、停药史,现用药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1.2问卷调查 贝克焦虑量表、忧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2]、睡醒问卷。

1.3用物准备 飞利浦多导睡眠监测仪、外科网套、导电糊、磨砂膏、胶布、棉签1.4监测者准备 患者着舒适衣裤,男性患者一周前开始禁烟禁酒,女性患者请勿涂指甲油,以免监测中影响指末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鼾症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

鼾症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
( oy o o rp y S , p lsmn ga h ,P G) 分析 其心理 状况 ,探索 其心理 护理 和干预 的方法及 效果 。
1 对 象 与方 法
1 1 对 象 2 0 . 0 5年 1月  ̄2 0 0 6年 l 2月 间 以反复 发作 的 睡眠 期打 鼾 、呼 吸暂 停 、憋 醒 ,并伴 有 日间嗜 睡 、乏力 、反 应迟钝 等一 系列临 床表现 为特 征的患 者 ,并 自愿进 行多 导睡 眠监 测 。为 了避免性 别因素的
和 头发洗净 ,嘱患 者少饮 水 ,排 空小便 ,不 服用安 眠药及 避免饮 用浓茶 、咖啡 等 ;正确的 电极 安装 :为
了保 证多导睡 眠监测 质量 ,要求 医务人 员熟悉 各 电极的安 装位置 及波型 的识别 ,在整 夜检查过 程 中,应
时刻 观察并处 理 可能出现 的各种 情况 。
1 2 2 心 理 护 理 _ . . l _
干扰 ,所有 8 2例病例 皆选 自男性 。年龄 2 ~6 ( 4 3 6 2 )岁 。体质 量 6 ~9 (4 4 4 1. 5 g 8 5 4. 1 - . 4 4 8 7 8 . 3 - 56 )k 。 病程 6 8 月 ,精 神状 态正常 。全 部病 例 均 为初 次 整 夜 多导 睡 眠监 测 , 自愿 接 受 心理 调 查 和心理 护 ~6 个
理 。随机将患 者分成 常规 护理组 即对照 组 (0例 )和心理 护理 组 即干预组 ( 2 ) 4 4 例 ,对 照组及 干预组患
者在监 测前均 接受一般 护理 ,干 预组患 者除一般 护理外 ,同时接受 一系列 心理护 理干预措 施 。
1 2 方 法 .
12 1 一般护 理 仅 满足进行 多导 睡眠监 测的 基本要求 ,不进 行任何 心理 干预 的事项 。包括环境 设置 : . . 尽 量减少对 患者 睡眠的 干扰 ,给患者创 造 一个温馨 舒适 的睡眠环 境 ;监 测前 准备天 ,分发健康 教育 的宣 传资 料 ,供患 者 阅 读 ,做 简明 、扼要 介 绍 ,让患

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和监测的护理

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和监测的护理
如下 。
显 时 ,可观 察 患者 的呼 吸运 动 幅 度最 大 处 进行 安 装 ,女 性 患者 可 以直 接 紧贴 乳 房 下缘 进 行 安装 。对 于 较 瘦 患者 的 腹 带 安 装 ,可 以放 置 于 脐平 面进 行松 紧 度 的调 节 ; 对 于 较胖
的患 者 ,可 以将 腹 带 安放 患 者 平 卧位 腹 部最 膨 隆 处 。 口鼻 气 流 导联 安 放是 必 须 将传 感 器 上 的热 敏 电阻 放 置 于能 接触 到 有 患者 呼 吸气 流 的地方 。由 于打 鼾 的患 者 夜 间 多数 呈 张 口呼 吸状 态 ,所 以对 于 口鼻气 流导 联 能检 测 到 口腔 气 流是 最 为重要 的 。
抑 郁 性失 眠 的患 者 主要 是 由于情 绪 因素所 导 致 的 失 眠 症 ,此 类 型 的患 者 情绪 和 兴趣 低 下 是 表现 最 为显 著 和 最普 遍 的 临床 症 状 ,主 要 的失 眠 特 点是 表 现 为早 醒 、易醒 、醒 后 入 睡 困难 等 。患 者大 多 均对 自己失 眠症 状 的有 夸 大 的现 象 ,常 常 由 于 自我感 知 障 碍 的紊 乱 导致 加 重失 眠 症 状 的 的 恶性 循 环 现 象 , 自己对 于失 眠 症 状 的描 述 与实 际 多 导 睡眠 图监 测的结 果并不 一致 [ 3 ] 。对 于抑郁 性失 眠症患 者首先 让其 能够 正 确 的 了解 疾 病相 关 知识 ,主 动与 患 者共 同的分 析 探 讨 自身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采 用 有效 的认 知 治疗 抑 郁性 慢 性 失眠症 的方法 ,纠 正患者 对失 眠症理 解的认 知偏差 ] ,树立 患者 对 疾病 战胜 的信 心 。遵 医 嘱 可 以配合 使 用 调 节抑 郁 情 绪 的药 物治 疗 。有 些 治疗 性 的 药物 起 效 比较慢 ,必须 告 知 患 者规 律性 的服药 l一 2周后 才能 见效 ,只有 长时 间遵 医嘱 正 确 的服 药 才 能取 得 临 床满 意 的效 果 。有 些 药 物会 出现 胃 肠 道 等 不 良反 应 现象 ,患者 因 此不 易坚持 服药 ,对 于 临 床 治 疗 效果 欠 佳 ;因此 ,告 知 患者 坚 持用 药 是 治疗 慢 性 失 眠 症 的成 败 关 键 。像 患者 主 动讲 解 此 类 药物 的作用 机 制 和有 效 的 特性 ,并 可 以介 绍 相 关 的病 例 进 行分 析 ,使 患 者 了解 到坚 持药 物治疗 的重要性 ,最 终能 够密切 的配合 治疗 。

综合护理措施对睡眠异常行为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

综合护理措施对睡眠异常行为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

综合护理措施对睡眠异常行为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何丽娟;姚晓波【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年(卷),期】2017(30)3【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睡眠异常行为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总结护理要点,为该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7月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38例诊断为睡眠异常行为的患者,其中19例接受了综合护理(研究组),19例接受了一般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多导睡眠监测满意度和一次睡眠监测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多导睡眠监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68% vs.31.58%,χ2=9.333,P=0.044);研究组一次睡眠监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4%vs.78.95%,χ2=2.073,P=0.340).【总页数】3页(P267-269)【作者】何丽娟;姚晓波【作者单位】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相关文献】1.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 [J], 梁好勇;张孟丽;王慎祥;赵有彪;孙云霞2.细节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和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J], 王璐;赵大庆;任盼;候玉婷;梁乐平3.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刘晓阳;王丽萍;吴学勤;刘宁4.舌根平面阻塞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影响[J], 尹伟;李延忠;王岩5.舒适护理干预对行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多重影响 [J], 何剑;邱国琴;陆华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内科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体会

呼吸内科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体会

呼吸内科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多导睡眠监测在呼吸内科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呼吸内科接收的患者一共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心电生命体征监测,干预组39例患者在基础上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两组进行护理效果对比。

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患者满意度远远大于对照组,且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可以检测区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

结论:呼吸内科应用多导睡眠监测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提高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检出率,降低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推荐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多导睡眠监测;护理体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引起多种系统的疾病,如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多数是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引起的。

随着人们对睡眠健康质量的日益重视,对于该病的及早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1-2]。

多导睡眠监测是近年来应用于该病的检测手段,尤其对于已经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有重要的监测意义。

现就将我科室收住的78例呼吸内科患者分两组进行对比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呼吸内科接收的患者一共78例,以呼吸暂停、睡眠期打鼾,日间嗜睡、乏力、反应迟钝,夜间出汗、习惯性打鼾,睡眠期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升高、红细胞增多、头痛等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

当中,干预组男21例,女18例。

年龄在21~7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在23~71岁.两组所有患者均排除存在精神障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监测方法2.1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生命体征监测,根据患者的医嘱按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2生命体征的变化。

2.2干预组的具体方法:2.2.1 评估及监测前护理:评估患者对睡眠疾病及睡眠的认识程度,向病人讲解呼吸睡眠监测的步骤及重要性。

让病人熟悉监测环境,了解各种设备用途、电极大小和摆放位置、医护人员联系方式等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强调监测过程是安全、无痛的,以增加对睡眠监测的感性认识,解除患者的紧张与顾虑。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干预及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观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干预及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观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干预及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观察曹莉洁,华亚芳(昆山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摘 要]通过引进美国伟康公司A l-i ce4多导睡眠监测仪,对68例因打鼾就诊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进行PSG 监测后的护理干预和跟踪随访,通过近1年的观察,提高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从根本上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护理干预;无创呼吸机[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252348420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 Apnea Syndro m es,S 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疾患,表现为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暂时性呼吸停止[1],每晚7h左右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H I)>5(AH I为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

其特征是睡眠状态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伴有间断的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等。

临床上将其分为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3型,其中阻塞性(OSAHS)患者占绝大部分[1]。

有关文献报道41岁~64岁男性发病率为60%,女性为40%。

由于睡眠时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久而久之可引起肺性病,诱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疾病,甚至猝死。

我科自2005年开展呼吸睡眠治疗室共收68例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为OSAS的患者有21例,采取治疗及随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1例患者主诉打鼾、憋气、白天困倦、乏累等,其中有5例患者还有轻中度嗜睡症状,14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糖尿病史,3例患者有扁桃体肥大史,1例患者忧郁病史鼻咽病史,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为OS AS。

年龄在35岁~66岁,平均年龄为55岁,均为男性患者,其中肥胖者占80%[2]。

有研究表明体重增加,尤其是超重者,其颈部脂肪增加,咽部软组织堆积,咽周肌肉松弛,引起咽腔变小,睡眠时极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因而肥胖是OS AS重要的发病因素。

护理干预在OSAHS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OSAHS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的应用

【 蔡 剑 前, 宗德 . 理 护理 学. 5 】 侯 心 北京 : 中国 医药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 913 . 9 .1
护理 干 预 在 OS I 围手 术 期 关键 环 节 的应 用 .d A S
马晓 惠 ’
摘 要: 目的 : 总结 阻塞 性 睡 眠呼 吸暂 停 低 通气 综 合征 ( S H ) O A S 围手术 期关 键环 节 的 临床 护理 体会 , 以提 高治 疗及 护理 质量 。方 法 : 2 1年1r- 0 1 月共2例O A s 00 0q 2 1年6 8 s H 患者行 悬雍垂聘咽成形治疗, 除了常规耳鼻喉科一般 护理外 , 重点加 强了关键环 节的护理。结 果: 所有O A s s H 患者术后 经围手术期的护理均取得 了满意疗效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 s H 患者做好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的护理是 对0 A s 手 术成 功的 重要保 障 。 关键 词 t 阻塞性 睡 眠呼 吸暂 停低 通 气综合 征 ; 悬雍垂 腭咽 成形 术 ; 围手 术期 ; 护理
【 绍珍. 3 降 眼科学术学【 ]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 4 16 1 71 — . 9 7 7
【 张新 霞, 建 新 . 源性 视 网膜 脱 离者 术后 不 良反 应 的 护理 体 4 】 蒋 孑 L 会. 新疆 中医药, 0, ( : — 5 2 6 46 4 4 . 0 2 )4
21 年 1 月 01 2
11 4
物治疗, 对于因眼部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患者予以止痛和镇静药 【1 1 家琦, 5 李风 鸣. 实用眼科 学【 ] M. 2版.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人 物, 对有全身反应如恶心 、 呕吐症状的应予以止吐药物 , 必要时请 1 9 .3 . 9 95 0 相关科室会诊 , 避免引起术后眼部症状加重或视网膜再度脱离。 f] 芹. 源性 视 网膜 脱 离巩 膜扣 带联 合 冷凝放 液 术的 护理探 2马荣 孔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睡眠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调节的重要过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加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往往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

莫斯科综合睡眠评定量表(MOS睡眠量表)是一种标准化的自我报告问卷,旨在测量睡眠质量和影响。

该问卷包括睡眠障碍、入睡时间、醒来时间、失眠时间、疲劳程度、焦虑和抑郁等方面,问卷完成后可通过计算总分来评估睡眠质量。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指标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清醒时间、翻身次数、呼吸暂停指数等,以确定具体的睡眠障碍类型,并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1、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环境应该安静、舒适、柔和,保持室温适宜,光线柔和。

同时,应避免强光照射、噪声干扰,保持良好空气流通,营造一个有助于入眠和保持睡眠的环境。

2、规律睡眠时间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每天规律地安排睡眠时间,并尽量避免睡眠时间过长或不足。

例如,可在晚上10点左右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进食控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控制晚餐进食时间和食量,尽量避免进食过重或过辣的食物,防止晚间胃肠功能障碍引起失眠,同时也应规律化摄入含铁、钙、镁等有益于睡眠的营养素。

4、环境整治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环境要整洁、舒适、温馨,营造宁静、愉悦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担心、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的影响,尽量保持心态平稳。

5、适当锻炼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以缓解身心疲劳和紧张情绪,有利于睡眠。

6、药物治疗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若存在睡眠障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其中常使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平类药物、非苯二氮平类药物等,但使用时必须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问题。

综上所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和护理干预措施是维护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时也需要重视各种并发症的防范和治疗,才能全面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

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持室 内温度在 l 2 8— 0℃ , 湿度控 制在 5 % ~ 0 _ , 0 6 % 4 保持空 J
者可引起夜 间猝死 。近 年来 ,A S发病 率逐 年 上升 。因 J SH
此及早诊断 、 及时治疗具 有重要 的社会 意义 。多导 睡眠监测
气流通 , 确保为患者创 造一个温馨 安静 的环境。呼叫 系统保
22 1 ( ) .. 1 按规 程进行 操作 , 真准确 测量 各导 连的位 置 , 认
用脱脂酒精棉球和磨砂膏彻 底清洗及 去除皮肤 角质层 , 保 确 各导联 电极部位准确 , 粘帖牢 固 , 的过程 中动作轻 柔 , 擦拭 太 重可 能损伤皮肤 , 引起疼 痛 , 患者紧张和反感 心理 。( ) 增加 2
持功能位 , 于患者床 头 , 放 告诉 患者有 事及时联 系 ; 头放置 床

( o om orm,S 是 诊 断 睡 眠呼 吸 障 碍 性 疾 病 的金 标 pl s nga P G) y
准 , 以明确疾病的分型 、 重程度 , 可 严 为诊断及疾 病 的治疗 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在 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过程中进 行有效 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睡眠监测成功的重要 因素 。我科 对
胸腹带松 紧度要适宜 , 安置过 紧可 能影 响舒适度和睡眠质量 , 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 ; 松可 能使 导联脱落移位 , 过 造成描记误 差, 引起误诊。临床具 体措施 : 患者 取仰 卧位 , 胸带 放置在 第 5— 6肋平 面 , 腹带放置在脐平面 , 以紧贴皮肤 、 患者感觉 舒适
2 护 理 措 施
用安眠药物的患者 , 先给予心理疏导, 如患者仍不能消除紧张
心理 , 以适当给予安慰剂维生素片服用 , 可 并暗示该药物能较
好的帮助睡眠。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护理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护理

理 , 少 睡 眠 时 对 患 者 的干 扰 , 患 者 创 造 一 个 舒 适 的 睡 眠 环 减 为 境 。呼 叫系 统 保 持 正 常 , 叫器 放 在 患 者 床 头 , 情 况 及 时 联 呼 有
系 。床 边 放 置 一 个 患 者 随 手 可 拿 的 小 便 器 , 于夜 间小 便 ; 便 针 对 睡 眠 时 有 异 常 动 作 者 和 肥 胖 患 者 加 床 栏 ; 测 室 备 好 急 救 监 药物和急救用 品。 212 心理护理 .. 监测 前 向 患 者 耐 心 介 绍 监 测 过 程 , 其 简 向
要讲解 O A S S的 病 因 、 展 和 对 机 体 的 危 害 , 测 过 程 的 注 意 发 监 事 项 等 , 知 患 者 睡 眠 时 可 以 采 取 随 意 的 体 位 , 极 比 较 牢 告 电
11 监测对象 .
在 我科 做 P G 的 患 者 15例 , 1 2例 , S 2 男 1 女

14oenJunl f nert rdt nl hns adWet nMein 0 0Jn 9 1 dr ra o It ae T aio a C i e n s r dc e 1 a ,1 ( ) o g d i e e i 2
眠检 测 仪 , 录 被 监 测 者 连 续 7h睡 眠 时 间脑 电 图 、 电 图 、 记 肌 脑动电图 、 气流 、 声 、 电图、 皮血氧饱和度 、 率等 。 鼻 鼾 心 经 脉 13 诊 断 及 病 情 分 度 标 准 根 据 中华 医 学 会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
惯 , 知 患 者 监 测 当 天 不 能 饮 酒 、 能 喝含 咖 啡 因 的饮 料 ( 、 告 不 茶 咖 啡 及 可 乐 ) 不 能 服 用 安 眠 药 等 有 助 于 睡 眠 的 药 物 ; 于 长 、 对

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o a i n s an u s n n er en i n f rt e fp te t d n r i g i t v to o h m 方 芳, 施 勤, 陈 蕾, 于亚君 , 章 晔. 孟丽 丽 . 善开 殷
F n a g S i n, e e , t l a gF n , h Qi Ch n L ie a
( fl td S x h P o l’ s i lo h n h i io o g Unv r i S a g a 0 2 3 Chn ) Afia e it e pe SHo pt fS a g a a t n iest h n h i 0 3 i 睡 眠 环境 准备 睡 眠 环 境 是 影 响 监 测 质 量 的 因素 之 ...
类 健康 的疾 患 口 , 料 表 明 O AHS发 病 率 2 ~ 4 l , 累 ]资 S _ 可 2 ]
及 人 群包 括 婴 幼 儿 、 中青 年 及 老 年 人 。 由 于病 因复 杂 , 疗 方 案 治 也不 尽 相 同 , 导 睡 眠 监 测 ( oyo 多 p lsmmo ga h , S ) 明 确 诊 n rp y P G 是 断 0S AHs的 金 标 准 ¨ ]也 是 医 生 选 择合 理 治 疗 方 案 的 重 要 依 3 , 据 。但 由于 各 种 原 因 , S 监 测 过 程 经 常 会 出 现 失 败 ]导 致 PG ,

8O ・ 9
CHI NES E NURS NG I RES EARCH Ap i, 0 0 Vo . 4 No 4 rl2 1 1 2 . A
影 响 多导 睡 眠 监 测 的 相 关 因素 与 护 理 干 预 。
Rel an a t s if e cig p y o o ap y mont rn ev tf c or nl n n ols mn gr h u i ig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多导睡眠监测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确保监测的成功率和准确性,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1052例患者多导睡眠监测过程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单纯打鼾161例,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6例,osahs 719例,混合型146例;其中轻度133例,中度411例,重度243例;低氧血症轻度36例,中度96例,重度73例。

结论:在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睡眠监测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确诊osahs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认知水平,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护理干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或多系统疾病[1]。

国外资料显示,osahs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2%-4%[2],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

因此,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医学预防意义及社会意义,而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4-5].我科于2006年4月到 2012年1月,对1052例因打鼾憋气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psg,通过对监测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睡眠监测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52例,其中男性946例(89.92%),女性106例(10.08%),年龄22岁–71岁,平均年龄(39.4±9.2)岁。

1.2 监测内容采用北京百诺代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p&d-9900睡眠呼吸记录分析系统,记录患者≥7h睡眠时间的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鼾声、脑电图(eeg)、肌电图(emg)、眼动图(eog)、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腿动、体位等。

2 结果监测结果数据分析由配套分析软件系统完成,最后由医生复核后手工做出诊断。

本组中,单纯打鼾161例,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6例,osahs 719例,混合型146例;其中轻度133例,中度411例,重度243例;低氧血症轻度36例,中度96例,重度73例。

3 护理干预3.1 监测前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对每位psg患者和家属热情接待,态度温和,详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讲解psg原理、必要性,告知psg是无创性检查,无痛苦,无风险,且不影响白天正常工作。

监测时可取随意舒适体位,导线、电极连接固定良好不易脱落,不会发生短路。

若电极脱落,护士可通过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给予相应处理。

强调spo2监测及鼻气流监测的重要性,避免患者因感觉戴上氧饱和度夹或鼻气流管后不舒适而不愿意接受监测,解释可能因为安装较多的导线而影响睡眠质量。

(2)环境设置:监测中心一人一室,房间做好隔音遮光处理,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室温在18-20℃,湿度在50%-60%左右[6]。

床单位一用一更换,保持干净整洁,必要时加床档,以防坠床。

床边放置患者随手可得的便器,方便夜间小便。

床头呼叫器放于显眼易取位置,方便与值班护士联系。

床头灯有醒目标识,方便患者开关。

设置陪护床,方便家属陪同,既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又可避免意外发生[7]。

我科对有重度睡眠呼吸障碍或心脏病史、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均要求家属陪护。

(3)监测前指导:嘱患者洗澡、洗头,用肥皂认真清洁面部:上至发际,下至颈部,左右两侧至耳后(包括耳垂),洗后不使用护肤品,剪指甲,男患者剃胡须[7],腿毛、胸毛较长者一并剃净。

必要时可剪去发际处过多的毛发,告知干净的头皮及皮肤可使传感器比较敏感,电极不易脱落。

摘去金属饰品、手表、关闭手机,以防各种信号干扰,又避免接听电话影响睡眠。

嘱患者白天少睡觉,少饮水,禁止饮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晚餐少进流食,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

禁止自服用安眠药及呼吸兴奋、抑制药。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治疗者,可事先向医师询问哪些药不能停用。

3.2 监测中的护理干预:(1)导联电极安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准确测量各导联位置。

连接导联时动作熟练,向患者说明方法,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舒适感[8]。

皮肤处理不但关系到信号采集的质量,还与电极粘贴的牢固程度有关。

为获取清晰信号,用75%酒精和磨砂膏彻底清洗及去除皮肤角质层,擦拭过程中动作轻柔。

电极端均匀涂抹导电糊,用透气性好、粘度高、长度适中的胶布妥善固定。

胸腹呼吸运动导联安装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对osahs性质判定[9]。

胸带位置相当于膈肌附着处的第5、6肋间处,较胖者放在呼吸运动幅度最大处。

女性患者紧贴乳房下缘。

腹带位置在脐平面,较胖者安放在腹部最膨隆处,并调整好松紧度。

鼻气流管上端置于头上,导管口不宜紧贴鼻腔内壁,勿扭曲、打折[10]。

两侧用防过敏胶布固定于面颊。

spo2导联安装时应使传感器的发光部、吸光部中心及被监测者指甲中心呈一条直线[11],选择厚度适宜的手指妥善固定。

鼾声传感器固定于患者口角旁,开口方向对准患者口部。

最后将各导线整理用系带系于患者衣领上,这样可以很好避免患者在睡眠翻身过程中拉扯导线,同时避免导线过多过乱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2)密切观察图形及病情变化:夜间巡视时应做到“四轻”,勿打扰患者自然睡眠,确保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严密观察各项监测指标,患者呼吸节律、深浅度、打鼾情况等,患者因体位频繁转换及胸腹呼吸运动使电极松动、移位,导致不能检测到相应信号,是直接影响psg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监测中信号的识别很重要,要求护士有熟练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业务素质。

osahs是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

在稳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患者中osahs更为常见[13]。

因此,值班护士应警惕脑血管、心脏疾病的发生,降低患者夜间猝死率,猝死常发生在午夜及凌晨6时,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的严重性有关[14]。

若患者呼吸暂停时间超过所能忍受的时间,出现大汗淋漓、面色紫绀时,应立即通知医师抢救[15]。

3.3 监测后的护理干预:监测结束,先保存监测记录,关闭电脑,最后关闭监测仪。

将患者头面部胶布轻轻揭去,动作轻柔,避免皮肤受损,擦拭电极内导电糊时动作轻柔,避免损坏电极表面的化学物质,不可高温消毒及用任何强消毒剂消毒。

不要直接拉扯导线或弯曲成团,以免损害导线内金属丝,将导线理顺置于固定位置备用。

告知门诊患者取报告时间。

整理床单位,终末消毒。

4 讨论通过psg可以记录患者≥7h睡眠状态下的许多生理信号,医师利用电脑分析系统分析,人工识别可能出现的误差,最后得出正确的检查结果。

对于确诊为osahs的患者,尽早接受正规和个体化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

监测前的充足准备工作是保证监测成功的前提,熟练操作多导睡眠监测仪是保证监测准确性的条件,夜间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问题是确保操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而护士在整个多导睡眠监测中的有效观察和护理干预,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确保操作的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前患者的评估:我科采取预约制,对每一位需要做psg患者提前预约,详细询问患者打鼾、憋气时间、睡觉的姿势,能否平卧入眠,平时有无心慌、胸闷、气喘,有无咽喉梗阻感,有无慢性咳嗽,夜间小便次数以及血压变化。

了解患者对psg及osahs的知晓程度,告知监测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和魁北克睡眠问卷,保留存档。

通过嗜睡评价量表的调查,可大致反映osahs患者的主观嗜睡状况[12]。

最后确定监测时间。

有上呼吸道感染者或女性病人月经期间,需推迟监测时间。

良好的睡眠是保证检查顺利准确进行的关键。

做好监测前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确保患者自然睡眠。

osahs不仅会导致患者病理生理改变,而且会因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神经心理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

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症状[12]。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其对psg有正确的认识,尽可能减少恐惧焦虑的心理,消除因睡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紧张情绪。

增加患者接受正确监测的依从性,利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若患者因害怕夜间不能入睡而提出服用安眠药患者,心理疏导仍不能消除紧张心理时,可适当给予安慰剂维生素片服用,暗示该药物能较好帮助其睡眠。

绝大多数患者能配合。

患者可穿着日常穿惯的干净宽松睡衣,自带枕头、书等,监测前关看一些平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接近居家生活的习惯。

本组监测的患者中有1例因环境改变入眠困难,中断监测,经第二次psg取得满意效果。

另有部分患者因睡眠环境改变、对导联不适应、怕电极脱落而不敢翻身等因素致入眠时间长。

睡眠监测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为其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

温湿度适宜,温度过高既影响患者入睡,又容易使患者出汗造成电极粘贴不牢、脱落或出现监测伪迹[16-17],影响监测效果。

另外,监测中心负压吸引器、吸氧装置、压舌板、气切包、抢救车等定位放置,定期检查,以备急救时使用。

我科要求患者当晚提前到监测中心测量身高、体重、颈围、血压等,给患者一定的时间熟悉睡眠环境,消除陌生感。

各导联的电极安装是psg关键的一步,生物电信号极为微弱,良好的电极安置是获得清晰生物电信号的重要保证[18]。

要求护士熟悉各电极的安装位置及波形的识别。

处理皮肤前告知患者目的,取得配合。

擦拭动作轻柔,太重可能损伤皮肤,引起疼痛,增加患者紧张和反感心理。

胸腹带松紧要适宜,以紧贴皮肤患者感觉舒适为宜,过松易脱落移位,影响传感器的敏感性,过紧影响呼吸。

鼻气流管松紧度合适,绕得太紧会损伤鼻粘膜,太松则起不到监测作用。

spo2导联固定方法:先沿手指指尖竖向包绕一圈,再横向缠绕,最后固定于手背上,这样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夜间脱落。

过松易脱落,过紧影响指端血液循环,均不能准确记录spo2变化。

家属的配合:告知家属任何一个导联的连接对监测的结果分析都有意义,不可只重视脑电极是否在位,如任何部位有脱落,都要随时联系护士。

睡眠中有任何不适请通过床头呼叫器联系值班护士,患者和家属不要自行拆除电极及导联,避免监测失败。

监测前先输入患者的基本资料,监测记录在患者入睡前开始记录,记录患者清醒状态下的时段,便于记录睡眠分期。

护士结合医师打印的监测报告向患者及家属宣传osahs的基本知识,耐心讲解osahs危险因素,帮助患者掌握osahs相关防治知识,指导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4.1 肥胖者减肥:肥胖者由于体质量的增加,作用于胸廓和腹部,使胸廓顺应性减低,从而增加呼吸系统的机械负荷,结果使功能残气降低,特别是卧位时明显,进一步增加了osahs的风险[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