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字,形体,其他论文文档]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字形体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文档

汉字形体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一带一路”构想的加速实施,汉语越来越受到外国留学生的青睐。
就对外汉语的教学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汉字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听说教学、汉语写作教学、中国文化教学。
就上面所例举的几种教学内容而言,首要的是对于汉字的教学,因为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同时也是汉文化的重要体现和载体。
从属性来看,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即通过汉字的形体可以探究其所记录的词义。
汉字的表意性集中地体现在汉字字形与所记词义的统一性上[1] ,即在原初造字时,汉字是根据其所记录的词义来选择形体的。
正是由于这个特性,汉字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
[2] 由于汉字的形体与意义具有这种相统一的特性,我们便可通过分析其形体来促进对汉字、汉语、汉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从教学视角来看,汉字形体的分析在汉字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汉民族文化教学中,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以期促进对外汉语从业者对汉字形体价值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一、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价值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对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字教学决定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而汉字又是公认的难学难教的文字。
尽管如此,汉字的教学又是特别有趣味的,原因就在于汉字形体与意义的联系特别紧密。
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正可利用汉字形义的这个特性来提升汉字教学的效果。
总体来看,汉字形体分析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价值表现如下。
有助于汉字教学的趣味化。
尽管汉字笔画繁难,但汉字的形体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在汉字教学时,如果把汉字造字时的社会背景和先民的心理认知揭示出来,对学习者来说,是很有趣味的。
比如在给留学生教授“秋”字时,如果我们只告诉他们这个字是四季之一,表示秋季,这样的教学会显得比较枯燥,而且学生会存有很多疑问。
比如为何这个字是由“禾”与“火”组成,为什么就成了四季之一。
汉字形体及其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

172汉字形体及其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文/王诗惠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的形体是研究汉字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汉字形体特点和难点的浅要分析,简要地阐释了汉字形体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希望对以后对外汉字的教学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笔画;笔顺;部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文字,每种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体。
汉字的本体是字形,也是汉字学习与研究的基础。
汉字的形体特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结构单位,二是书写顺序,三是整字。
这些形体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外国学习者学习汉字的难点,所以帮助外国学习者怎样掌握好汉字形体的特点与规律,克服学习的难点,是我们现代语言学界的研究重点。
一、汉字形体的特点与难点(一)汉字的结构单位1.笔画笔画是汉字的书写单位,也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汉字字形主要有“横、竖、撇、点、折”这五种基本笔形,又被称为“札”字法,或“顺序”字法。
除了汉字的基本笔形之外,还派生出许多复合笔形,如:一折的“横折竖”(“口”字第二笔 )、二折“横折钩”(“门”的第二笔)、三折的“横折竖弯横钩”(“亿”的第三笔)等等,复合笔形种类繁多,同一种复合笔形在书写上还会有灵活的变式。
除此之外,汉字笔形的辨识度也是比较低的,这又增加了汉语学习者的困难,如:“横折折”(“凹”的第二笔)与“横折弯”(“朵”的第二笔)、“竖折”(“发”的第一笔)与“竖弯”(“四”的第四笔)等。
这些笔形的区别很小,要是不了解它们的规律与依据,是很难分辨与记忆的。
笔画主要有三种组合方式。
一是相离的组合方式,如“川”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没有接触;二是相接的组合方式,如“入”字,笔画之间相互连接,汇于一点;三是相交的组合方式,如“又”字,笔画之间相互交叉。
虽然笔画的组合方式只有三种,相对它的种类来说比较少,但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也有一个难点,那就是有些汉字虽然笔画相同,可是它的组合方式却不一样,如“人”“八”“入”这三个字,虽然都是由撇捺这两个笔形组成,但是却属于相交、相离、相接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牛”“午”这两个字,一个是笔画的相交,一个是笔画的相接,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李薇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6期摘要:作为汉语的载体,汉字也像西方字母一样,是一套具有形音义的符号系统。
然而,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理据性。
“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音义形之间有很强的理据性。
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理据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形音义之间也发生了变化,导致汉字理据性丧失或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理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理据性的特点为学生讲解汉字,使复杂难学的内容变得简单容易化。
关键词:汉字理据性对外汉语教学一、汉字的理据性(一)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字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而且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字。
从已经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与古代苏密尔人的楔形文字(后称为丁头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合称为三大古典文字。
丁头字和圣书字已经消失,唯有汉字仍然在使用,而且还影响到了中国的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新加坡等。
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无论在语音层次还是在词汇层次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汉语的语音大多数为单音节,体现在汉字上则是每一个汉字往往代表一个语音,这种单音节的汉字也促进了音韵的发展。
这种一字一音的汉字在运用上比较灵活,“为文学创造提供了一种优越灵活的物质材料,它使文学发展了一类四言、五言、七言等字数整齐划一的诗歌,并且便于对仗,特别是每字的发音是各有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并且有声调的不同韵母也就比较丰富。
这又使汉文学许多诗歌、词曲以至文赋,可以讲求声律和押韵,字句抑扬顿挫,音韵铿锵,倍增美感。
”(郑廷植,2006:14)。
汉语的词汇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有自己独自的一套造字法——“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我们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特别是形声字,既有音,又有义,巧妙地做到了音义兼表,是一种精妙高超的造字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
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白 雪
( 安 外 事 学 院 国际 交 流 与 合 作 处 , 西 西 安 7 0 7 ) 西 陕 10 7 摘 要 : 字 是 有 理 据 性 的 。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 用 汉 利 汉 字 的 造 字 理 据 和 汉 字 中所 蕴 含 的 文 化 信 息 , 析 汉 字 的 解 构 形 规 律 . 较 好 地 帮 助 留 学 生 记 忆 和 理 解 汉 字 , 高教 学 能 提 效 率。 关 键 词 :对 外汉 语 教 学 汉 字形 体 理 据 性 具 体 应 用 中 国汉 字 数 量 繁 多 、 构 复 杂 , 对 于 大 多 数 外 国 学 习 者 结 且 来 说 . 字 是 一 种 陌 生 而 特 别 的 文 字 , 此 , 何 才 能 学 好 汉 汉 因 如 字 、 忆 更 多 的 汉 字 是 外 国 留 学 生 学 习 汉语 的一 大难 题 。 字 记 汉 是 形 音 义 的 统 一 体 , 过 字 形 与 字 音 、 义 相 联 系 , 汉 字 字 通 字 而 形 与 客 观 事 物 之 间往 往具 有 一 定 的 联 系 ,从 汉 字 字形 能 够 直 字 形 、 音 、 义 方 面 发 生 了 很 大 的 改 变 。 形 方 面 , 形 由 圆 字 字 字 笔 转 弯 曲 的线 条 变 成 方 折 平 直 , 画 总 体 减 少 , 构 简 化 ; 音 笔 结 字 方 面 ,声 韵 调 与 古 汉 字 的声 韵 调 之 间 也 存 在 很 多 不 一 致 的现 象 ; 义 也 在 原 来 的 基础 上 发 生 了 意 义 扩 大 、 小 、 失 、 转 字 缩 消 或 化 的现 象 。 因此 , 代 汉 字 与 古 代 汉 字 已相 去甚 远 , 现代 汉 现 使 字 的构 字 理 据 已经 变 得 不 像 以 前 那 样 明 显 ,不 能 完 全 反 映 出 传 统 的 “ 书 ” 论 了 。虽 然 汉 字在 发 展 过 程 中 已有 相 当 大 的 六 理 改 变 . 它 也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保 持 了古 代 汉 字 的 特 征 , 间并 不 但 中 是 断 开 的 , 是存 在 连续 性 的 。 而 二 、 字 的 理 据 性 分 析在 对外 汉 字教 学 中 的具 体 应 用 汉 首 先 , 外 国 留学 生 的 汉 字 理 据 性 教 学 应 该 从 “ ” 开 对 一 就 始 , 他 们 了 解 汉 字 形 体 的 特 点 , 理 据 性 所 在 , 样 可 从 心 让 其 这 理 上 减 轻 学 生 汉 字 难 的 负 担 , 增 强 其 学 习 汉 语 的信 心 和 兴 趣 ; 他 们 知 道 汉 字 的 数 量 是 有 限 的 , 且 其 内 部 规 律 性 很 让 而 强 , 不 像 想 象 中 的 那 么 难 认 、 记 、 读 、 写 。教 师 在 讲 解 并 难 难 难 汉 字 理 据 性 的 时 候 , 遵 循 汉 字 自身 的 规 律 , 学 地 讲 解 字 应 科 义 字 理 , 里 的科 学 性 指 的是 , 如 : 字 隶 变 以后 . 些 来 这 例 汉 有 源 不 同 的偏 旁 写 法 相 同 , 由 于 其 来 源 不 同 , 义 自然 不 同 。 但 意 因 此 在 讲 解 的时 候 要 提 醒 学 生 适 当 地 注 意 这 一 区别 例 如 最 典 型 的例 子 是 : 语 中 和 人 体 部 位 有 关 的词 及 指 有 关 人 体 某 汉 些 性状的词都是 “ ” 月 字旁 , 脑 、 、 、 、 胖 、 胀 等 。这 如 肌 腿 背 肥 肿 里 的 “ ” , 意 义 实 际上 是 和 肉有 关 系 。 肉 , 篆 像 一 块 肉 月 旁 其 小 的样子 。 作偏 旁 时 写 作 月 , 做 “ 月 ” 以 “ ” 偏 旁 的字 多 叫 肉 。 月 为 是 与 天 文 时 令 有 关 的 词 , 明 、 、 、 等 , 里 的 “ ” 小 如 期 望 朗 这 月 , 篆 像 弯 月 形 。因 此 , 肉” “ ” 然 在 作 偏 旁 时都 写 作 “ ” “ 和 月 虽 月 , 但意义不 同。 另 外 , 符 相 近 的字 也 可 向 学 生 说 明它 们 各 自的 来 源 和 义 不 同意 义 , 方便 学 生 记 忆 。 符 与 客 观 事 物 之 间 的 联 系 以各 种 义 方 式 体 现 出 来 . 它们 之 间 的 联 系 并 非 一 定 是 相 关 的东 西 , 如 “ ” “ ” “ ” 类 的 事 物 。 讲 解 汉 字 理 据 性 的 同时 . 于 泪 、江 、 汤 之 在 对 汉 字 义 符 的表 意 程 度 和 表 意 方 式 也 应 一 并 进 行 解 释 。 其 次 , 汉 字 教 学 过 程 中还 应 注 意 的 是 在 不 同 的 教 学 阶 在 段 , 对 不 同 层 次 和 年 龄 的学 生 , 师 也 应 采 取 相 应 的 教 学 方 针 教 法 , 如 : 初 级 阶 段 , 生 学 习 的 内容 多 为 独 体 字 和 偏 旁 部 例 在 学 首 , 于 形 体 与 客 观 事 物 比较 接 近 的 象形 字 , 师 可利 用 现 代 对 教 化 多媒 体 , 向学 生展 示 独 体 字 的 字 形 ,其 所 代 表 的 事 物 的 形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汉字作为中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汉字的演变历史、结构特点、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浅析,探讨了汉字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外国人学习汉字的难点在于汉字的复杂结构和丰富内涵,但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和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增加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更加全面地掌握汉语知识。
汉字教学应作为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交流能力。
【关键词】汉字、对外汉语教学、理据性、重要性、难点、演变历史、结构特点、造字方法、影响、教学策略、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力。
1. 引言1.1 汉字的重要性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汉字的书写方式独特且多样,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和情感。
汉字既是载体,也是工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之一。
汉字的学习可以增强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外国人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汉字的形体结构独特,包含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掌握汉字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汉语,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汉字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范围,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学习汉字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也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掌握好汉字的使用和规范,对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外国人学习汉字的难点1. 汉字的复杂性: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发音。
对于外国人来说,不仅需要记住大量的汉字,还需要理解汉字的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会给他们学习汉字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汉字的多音字和多义字:汉字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和多义字,一个汉字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和意思。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汉字是中国文字的主要表达形式,而汉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汉字部件的形成、分类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探讨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汉字部件的形成汉字部件是指构成汉字的基本形态单位,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的。
这些部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在不同的汉字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汉字部件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演变而来的,可以从形声、形义、会意等方面来进行分类。
形声是汉字部件的一种形成方式,也是汉字形成的一种主要方式。
形声是指一个字的意义由含义相关的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和声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汉字,形成的汉字就是新的字形和新的意义。
形义是指一个字的形和含义相关或者有关,就是形意,这种结构是指多个部首主管构思创作的意思组合,或通过创作新字的过程中得到新字。
会意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部首在一起构成一个字,每一个部首代表一个意思,这样结合的意思不能是独立出来的,只有结合在一起形成成一个字的意思。
汉字部件可以根据其功能、构造、意义等方面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汉字部件可以分为形旁、声旁、义旁和部首等几种。
形旁指的是汉字中的形状部分,比如一个「目」字的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个「田」,这两个形旁都可以组合在其他的字上组成新的字。
声旁是指一个字的读音部分,通过组合不同的声旁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
义旁是指一个字的含义部分,通过组合不同的义旁也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
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汉字的部首有214个,每个部首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存在使得汉字在形体上更加规范和逻辑。
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汉字部件的构造和意义,将汉字的形态和意义联系起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写法和识字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汉字部件的构造和使用规则,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提高汉字的识字能力。
汉字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汉字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汉字是构成中国书面语的基本单位,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沉的历史内涵,在汉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如何有效地利用汉字的特点来提高汉语教学效果,是当今汉语教学研究领域充满活力的一个焦点。
本文将从汉字结构定义、汉字书写、汉字笔画、汉字语义以及汉字文字文化等方面,探讨汉字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我们从汉字结构定义分析汉字特点:汉字以汉语拼音的音节为基础,拼音音节后面附加一个或多个表意补充,这种做法极大地降低了汉语的学习难度。
结构定义对对外汉语教师是十分有用的,它可以使教师结合汉字结构定义,在汉语教学中采用系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习者在有规律、节约时间的前提下,熟练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其次是汉字书写,书写中有规律的笔画和形状分析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汉字的书写既是识字的基础,也是汉字文化的体现,可以让教学者结合学习者的实际能力,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者在书写字体的同时,关注字形的内涵,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增强学习者对汉字文化的欣赏,进而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知水平。
再次是汉字笔画,汉字笔画有其潜在的结构,不仅可以表达文字本身的意思,而且还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文字内容。
汉字笔画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加强对学习者的了解,从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熟练掌握字形是汉字笔画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字形的特点,教会学习者识记笔画的同时,结合字形的内涵,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字义。
此外,汉字在汉语教学中的语义是不可忽视的,汉字的凝练文字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汉语的含义,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教授学习者注意汉字的语义,让学习者结合字的形、义,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和汉语的意义。
最后,汉字文字文化也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中国的汉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成为世界文字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方法归类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方法归类探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汉字教学方法问题,包括部首归类的教学方法、汉字多音字的教学法、辨析形似字的教学法、汉字的形变教学等具体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的汉字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法一、部首归类的教学法汉字的构字特点为汉字教学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我们可以把有相同部首的一类字归并到一起,统一教学。
如与树木有关的汉字一般都带有“木”字旁,比如:枝,梁,材,杨,柳等。
这样的字,教师可以先给大家讲清楚偏旁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把这些字一一列出,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同学既发现这些汉字的共同点,又节省学习的时间和经历。
或是通过教一个字,带一组字、一批字,如教“仓”字,可以带出苍,沧,舱,创,抢,枪。
这样,识一个就可以认识一大串,达到增识汉字的目的。
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习得所有的偏旁部首—掌握各种典型结构的汉字—大量识字。
这种汉字部首教学法的基本条件是要求学生先牢固习得汉字的所有偏旁部首。
这看似既枯燥又难以掌握,但是如果对此问题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除去7种基本汉字笔划和142个单体字部首之外,还剩77个所谓无意义的偏旁部首几乎与日本语的字母假名数量一样多,完全可以用分类组合,逐一命名的方式加以学习掌握(例如:点组部首—两点水、三点水、四点底等;盖组部首—宝字盖、土宝盖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27种基本的汉字结构方式,每种结构方式都以典型的常用汉字进行教学(如:上下结构:歪,只;左右结构:什,泡;内外结构:回,同),这样能让学生既学会汉字的所有结构方式,又掌握一些常用字,可以说除了极少部分根本不规则又缺乏明确的部首组合方式的字以外,基本上学生可以写出基本的汉字来。
汉字速成班的学生有大片集中的时间学习汉字,所以可以为他们编写一套这样的教案甚至教材,就按照汉字的可拆分性特点,先教授部首、部件,再教授拼合方法,最后组字。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部件
的理据性指的是汉字部件的选择和使用是否符合汉字的书写原则和规范。
在外国人学习汉
字的过程中,理据性的汉字部件选择和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加深他们
对汉字的印象,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汉字的学习和书写。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助于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组成和结构。
汉
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意义和构造。
通过学习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外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形成过程和内在结构,
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和方法。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于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具有辅助作用。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面
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学习汉字的笔画顺序、构造和区别。
而合理选择和使用汉字部件可以
帮助他们减少学习负担,更加轻松地学习和记忆汉字。
学生学习“学”字时,可以通过学
习其部件“子”的形状和构造,来帮助记忆和书写整个汉字。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于外国学生的汉字识别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外汉语的过程中,外国学生需要通过识别汉字来理解语言和语境,因此准确地
识别汉字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而合理选择和使用汉字部件可以帮助外国学
生理解和记忆汉字,从而提高他们的汉字识别和阅读能力。
汉字理据属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交流汉字理据属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文/赵慧芬摘要: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重点,许多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口语和听力水平较高,但阅读和书写能力偏弱,这与汉字本身存在的文化和非汉字亲属文化圈有关系,因此,在分析汉字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理据属性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汉字特点;汉字亲属文化圈;汉字的理据属性;对外汉语教学汉字作为汉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又是难以掌握的,那么如何能够化难为简,这是我们在汉教教学中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对亲属非亲属文化圈的分析对比之后,了解汉字的特点和难点,对重点部分能够运用并转换,了解理据部分在对外汉语的各个阶段如何应用,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汉语教学,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压力,起到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一、汉字特点汉字不同于字母文字,李运富先生从几个方面和英文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汉字并不存在比英文字数多而难的特点,实在是比较对象没有找准所致,但我们仍然需要对汉字特点进行分析,总体分析,宏观把握,才能知道从哪里下手,简化教学。
汉字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用符号(字形)来直接表示语义,这是区别于表音文字最大的不同,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个音节,但这并不能说汉字是音节文字,因为汉语一个音节可以有多个汉字对应;有人说,“汉语是音素文字,从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法可以证明汉字是从意义入手创造出来的。
从甲骨文到楷书,一脉相承,字体改变了,但文字性质并没有改变。
”那么针对这点,我们可以运用到汉语教学中去,从意义着手。
第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不像拼音文字呈线形排列,而是由笔画构成,那么如何把这些笔画正确的组合起来,这里我们可以结合汉字的意义来讲解,当然汉字书写顺序,遵循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从上到下这一规律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对于留学生来说,能写对汉字就是最终目的,如果他们有自己的更加有利于记住汉字的方法,我们应该鼓励,只要适当引导就好。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作为汉语的文字系统,它的构造与组合对于汉语教学非常重要。
其中又以汉字的
部件最为基础和常用。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学习者
的词汇记忆、字形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记忆。
汉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每个
部件都有着一定的含义和功能。
通过了解和记忆汉字的部件,学习者可以更加系统和有序
地学习和掌握大量的汉字词汇。
“木”是一个常见的汉字部件,它代表了“树木”的意义。
学习者通过学习“木”字部件,可以轻松地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词汇,如“森林”、“树枝”等,从而提高词汇量和词汇的灵活运用。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汉字部件不仅有具体的意义,
还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学习者通过学习和理解汉字的部件,可以更加准确地运用汉字来表
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火”字部件代表了火的概念,但它还可以表示热烈、激情等抽象
的意义。
学习者可以通过理解和运用“火”字部件,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态度,提
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理解汉字部件,学习
者可以更好地记忆词汇、辨认字形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汉字
部件的教学,提供具有理据性的学习材料和方法,帮助学习者积累和运用汉字知识,提高
汉语的学习效果和交际能力。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82•浅析汉字的理据性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王 璐(安徽大学 文学院,合肥 230039)一、汉字的理据性“理据”[1][P799]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理由、根据”。
①所以汉字的理据性即汉字记录语言时其内部结构的理由和根据。
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P183],②汉语是音义结合语言体系,因此汉字必然和我们所说的汉语存在某种联系。
苏培成在《现代汉字学纲要》中认为 :“用文字来记录语言,就是使文字符号和语言成分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是任意的,就是无理据的,也可以不是任意的,就是有理据的。
真正实用的文字都是有理据的。
拼音文字的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则拼合起来就能表示出词的读音,这是它的理据。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是语素文字,其理据表现为部件和字音、字义间的联系。
看到一个汉字,能够从其部件联想到它的读音和意义,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语素,这样的字叫有理据。
反之,看到了部件不能够引起联想,这样的字就是没有理据。
”[3]③二、汉字理据性的表现了解汉字理据性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汉字的字符。
汉字的字符有三类:音符、义符和记号,其中前两者是有理据性的。
音符是指引整字发音的字符,摘 要: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例子系统地分析各类汉字和字符的理据性,会发现汉字并非杂乱无章,它的构成不是任意的组合,而是具有一定的理由和根据。
据此探究了把汉字的理据性运用到针对于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中的方法,并在最后浅析了汉字理据性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力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汉字;理据性;对外汉字教学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2019)01-0082-05收稿日期:2019-01-29作者简介:王璐,女,河北邯郸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第七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4月,第799页②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38页③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第111~112页音符与整字的读音在很多情况下只是相近,并非完全相同;意符是表示整字意义范畴的字符,但大多不能表示具体的含义;记号起到区别字形的作用,和整字的读音和含义没有联系,因此不具备理据性。
浅谈汉字构形理据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汉字构形理据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黎莉芩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1期[摘要]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
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
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汉字构形理据形义形音汉字教学[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20-02文字记录语言,就是使文字符号(形)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音、义)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如果是任意的、不可解释的,就是无理据的,如果不是任意的、是可解释的,就是有理据的。
汉字是意音文字,大部分有表音和表义的偏旁,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是三者的统一体。
现代汉字的理据性要从分析研究汉字的内部结构开始,主要表现为部件与整字之间所具有的“形—义”“形—音”两方面的联系。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长期使用表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们在初学汉字时常常会被汉字纷繁复杂的结构搞得晕头转向,觉得无章可循。
的确,由于汉字在历史演变中整体结构几经变化,许多字从构形上已很难找到理据了。
但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由音符和意符组成,其声旁、形旁与字音、字义密切联系,是汉字理据性的重要表现。
有研究表明,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通用汉字中,形声字共占5631个,占通用字总数的80.5%,有绝对优势。
此外,一些半理据的会意字也同样有理据可循,这就给我们的汉字教学带来了方便。
实践证明,在汉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理据性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汉字识记能力。
下面将主要从字形与字义间的联系及字形与字音间的联系两方面展开讨论,将甲级汉字中能找出理据性的字按部系归类并举例分析。
一、从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来看(一)口系字口旁的字往往与口这一人体器官有关,主要有:唱、吃、吹、告、哈、喊、喝、号、叫、咳、口、哭、嘴、喂、咱、响、听、和、名、加。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学习者所必需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汉字的构成部件是学习汉字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首先,汉字部件的理据性是汉字教学的重要依据。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指的是汉字部件的形、音、义、形声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汉字部件的构成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缩短学习汉字的时间。
比如,学生学习到“木”、“林”、“森”这三个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部分是“木”,这样学生可以运用共性的部分推测出它们的意思,而不需要过多浪费时间去记忆。
其次,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和句子。
汉字部件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词语,而词语之间的组合形成了句子。
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词语和句子时,必须了解汉字部件的构成规律。
只有通过学习汉字部件的理据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例如,在学习“飞机”的时候,学生可以发现“飞”和“机”都是汉字部件,从而更容易理解“飞机”的意思和构成方式。
同样,在学习“我喜欢吃西瓜”这个句子时,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我”、“喜欢”、“吃”、“西瓜”这些词语的构成方式,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和语法。
最后,汉字部件的理据性与汉字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对外汉语学习者通过学习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汉字部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部分汉字部件还带有象形、指事、会意的特点,这些特点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学习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外汉语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渊源与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汉字部件的学习,更好地运用汉字部件的规律来提升学生的汉字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
论汉字构形理据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论文

论汉字构形理据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论文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些构件已经不能体现构形理据了,就演变成了记号,有些汉字形体的构形理据只是部分消失,形成了半记号字,有些汉字形体的构形理据全部消失,就成了记号字。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因某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形体失去了构形理据,遂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呈现出记号化的趋势。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论汉字构形理据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一、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构形的发展汉字的构形理据,指的是汉字采用某种形体结构的理由和根据,构形“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带来了哪些意义信息”,在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中,只有形体属于文字本身,汉字的音义来源于汉语。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形理据探寻的是汉字字形与它所代表的词或语素的联系。
文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汉字始于象形,其特点是直接描摹客观事物的形体,字形是词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简略轮廓和线条,汉字构形物象性强,个体特征鲜明。
建立在物象基础之上的文字符号直接与该事物联系起来,间接表示与该事物关联的某词某义,王贵元先生说:“通过对商代文字构形的分析,可以发现早期汉字是字形直接表示事物、间接表示词的音义。
”在这一阶段,汉字的构形理据主要体现在形体本身的象形性和形体之间的组合,汉字构形的理据是物象。
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化为词的音义,通过会意、音义结构体现出来,声符和意符参与整个字的构成,声符和意符的功能在参与整个字的构成中体现出来,形声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汉字构形的系统系增强。
形声构形方式的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方式,为汉字的进一步抽象和简化提供了条件。
1 物象构形阶段汉字的构形情况物象构形阶段的汉字采用按物绘形的方法构形,物象性强,个性特征明显,其形体与构形系统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基础构件表形,构件数量多,变体数量也多。
象形文字的构件具有浓厚的象物性,依物象之形表意,构件的形体、位置,因物象而异,形体呈现多样性。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一、概述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于许多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的形态复杂、结构多变,往往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
如何有效地教授汉字,使其更好地为外国学习者所掌握,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汉字构形理论,作为研究汉字形态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它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笔画等要素的分析,揭示了汉字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外国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字提供了科学的途径。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旨在将汉字构形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探索适合外国学习者的汉字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汉字构形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汉字的形态特点,进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汉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汉字构形理论,推动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
1.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汉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掌握汉字不仅是理解汉语语言结构的基础,更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汉语是表意文字,其字形与字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逐步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的认知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规则,学习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词义和语法结构,进而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从现代汉字理据性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从现代汉字理据性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姚艳(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西安,710065)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它以历史悠久、构型独特、影响广泛受到世人关注,但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难点,被认为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尤其是汉字的“难认、难记、难写”成为制约学好汉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者没有认清汉字的理据性,没有掌握学习汉字规律。
本课题就针对这种问题,通过对汉字理据性分析为学生指明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并对汉字进行分类归纳说出每一类汉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如何教,才能够使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熟练掌握汉字并跨越汉语学习障碍。
关键字:汉字理据、表音字、意音字、半符号字、汉字理据教学From the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Yao Yan(Xi’an arts and science university,Xi’an China,710065)Abstract: As the symbol system of record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 was concerned ,Because its long history unique structure,wide influence and has become quite important one among all the written languages in the world .However,It was regarded as a difficult area in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hard to recognize,hard to remember ,hard to write ”,badly restricted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 .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this fact is that the Chinese learners did not make clear to the motivation of the character and its leadings rules .In order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first focus on the motivation analysts of the character to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its structure and its pronunciation its meaning ,then summarizing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very kind characters to make Chinese leaners become make interested and help them break the obstacles to study the Chinese Characters.Key word: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Ideosoundgraphic writing system. sound graphic writing system. half of Ideosoundgraphic writing system and sound graphic writing system.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for Foreigners绪论在我国对汉字理据问题的思考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各朝代学者,再到现代语言学家对理据探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理据研究的印迹。
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汉字是有理据性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构形规律,能较好地帮助留学生记忆和理解汉字,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形体理据性具体应用ﻭﻭﻭ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且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是一种陌生而特别的文字,因此,如何才能学好汉字、记忆更多的汉字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通过字形与字音、字义相联系,而汉字字形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从汉字字形能够直接获得其所表达的意义的相关信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汉字造字法,能使留学生不仅了解其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而且在中感受到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构形规律性和汉字的系统性,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所以,研究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必然有助于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
一、汉字形体的理据性ﻭ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跟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体结构、独特的表意性。
从符号阐述学的角度看,汉字是一种艺术型的象征性表意符号,它永远不是完全任意的;它不是空洞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根基。
(索绪尔)汉字的象征结构本身就有能指意味,用直观分析的方法就能把握其所指为何。
汉字所使用的符号是构形部件,其构意的体现是通过它的构形部件来承担的。
汉字形体中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来自原初造字者的一种主观意图,称作造意。
造意一旦为使用的群体所公认,便成为一种可分析的客体,称作造字理据。
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论述了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是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理据而归纳出来的,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为用字之法,因此在研究造字理据时,仅涉及六书理论中的前四种。
象形字、指事字是依类象形,会意字比类合谊,形声字形声相异,这些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理据所在。
从汉字形体和理据的演变看对外汉字教学

从汉字形体和理据的演变看对外汉字教学
陈明娥
【期刊名称】《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9)005
【摘要】汉字的造宇理据和形体结构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表现出新的特点:现代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不再突出,汉字的象形性功能逐渐丧失,表音性功能大大降低,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的比例上升.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已由最初的表词文字发展成一种语素一音节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汉字的理据特征进行对外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陈明娥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厦门,福建,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61
【相关文献】
1.从汉字形体演变史看现代简化改革 [J], 范利
2.从古今字看汉字形体演变与本义的推求 [J], 祝鸿熹;芮东莉
3.从《说文》部字与甲、金文之比较看古汉字形体之演变及其它 [J], 刘青松
4.从汉字形体演变史看现代简化改革 [J], 范利
5.汉字形体变异与构形理据的相互影响 [J], 王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形体理据性具体应用
论文摘要:汉字是有理据性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构形规律,能较好地帮助留学生记忆和理解汉字,提高教学效率。
中国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且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是一种陌生而特别的文字,因此,如何才能学好汉字、记忆更多的汉字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通过字形与字音、字义相联系,而汉字字形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从汉字字形能够直接获得其所表达的意义的相关信息。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汉字造字法,能使留学生不仅了解其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构形规律性和汉字的系统性,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所以,研究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必然有助于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
一、汉字形体的理据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跟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体结构、独特的表意性。
从符号阐述学的角度看,汉字是一种艺术型的象征性表意符号,“它永远不是完全任意的;它不是空洞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根基”。
(索绪尔)汉字的象征结构本身就有“能指”意味,用直观分析的方法就能把握其“所指”为何。
汉字所使用的符号是构形部件,其构意的体现是通过它的构形部件来承担的。
汉字形体中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来自原初造字者的一种主观意图,称作造意。
造意一旦为使用的群体所公认,便成为一种可分析的客体,称作造字理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论述了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是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理据而归纳出来的,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为用字之法,因此在研究造字理据时,仅涉及“六书”理论中的前四种。
象形字、指事字是“依类象形”,会意字“比类合谊”,形声字“形声相异”,这些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理据所在。
汉字自出现以来,为了适应汉语的发展变化,其自身也在字形、字音、字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字形方面,笔形由圆转弯曲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笔画总体减少,结构简化;字音方面,声韵调与古汉字的声韵调之间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现象;字义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意义扩大、缩小、消失、或转化的现象。
因此,现代汉字与古代汉字已相去甚远,使现代汉字的构字理据已经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明显,不能完全反映出传统的“六书”理论了。
虽然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已有相当大的改变,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古代汉字的特征,中间并不是断开的,而是存在连续性的。
二、汉字的理据性分析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字理据性教学应该从“一”就开始,让他们了解汉字形体的特点,其理据性所在,这样可从心理上减轻学生汉字难的负担,增强其学习汉语的信心和兴趣;让他们知道汉字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其内部规律性很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认、难记、难读、难写。
教师在讲解汉字理据性的时候,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科学地讲解字义字理,这里的科学性指的是,例如:汉字隶变以后,有些来源不同的偏旁写法相同,但由于其来源不同,意义自然不同。
因此在讲解的时候要提醒学生适当地注意这一区别。
例如最典型的例子是:汉语中和人体部位有关的词及指有关人体某些性状的词都是“月”字旁,如脑、肌、腿、背、肥胖、肿胀等。
这里的“月”旁,其意义实际上是和肉有关系。
肉,小篆像一块肉的样子。
作偏旁时写作月,叫做“肉月”。
以“月”为偏旁的字多是与天文时令有关的词,如明、期、望、朗等,这里的“月”,小篆像弯月形。
因此,“肉”和“月”虽然在作偏旁时都写作“月”,但意义不同。
另外,义符相近的字也可向学生说明它们各自的来源和不同意义,方便学生记忆。
义符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它们之间的联系并非一定是相关的东西,如“泪”、“江”、“汤”之类的事物。
在讲解汉字理据性的同时,对于汉字义符的表意程度和表意方式也应一并进行解释。
其次,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针对不同层次和年龄的学生,教师也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初级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多为独体字和偏旁部首,对于形体与客观事物比较接近的象形字,教师可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独体字的字形,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以形象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形体,掌握汉字字义。
在中高级阶段对于形声字的教学则宜采用归纳法,分析具有相同义符或音符的一组形声字,向学生解释这一组形声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既高效地理解和识记汉字的形体及意义,又有效避免义符或音符书写错误的产生。
对于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这些无理据字,其字符与整字音义没有联系,只能通过识记掌握。
教师也可采取尽量形象、活泼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并可结合其它的汉字教学方法如部件法等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汉字。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汉字具有的理据性,把汉字当成毫无规律地由一些没有意义的数量繁多的符号构成的复杂体,死记硬背地学习汉字,那么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汉字的理据性,分析汉字的字形,让他们能够掌握汉字构形规律及其与音义之间的联系,那么汉字学习就会轻松很多,同时他们也会感到汉字学习是一件有益智力并且相当有趣的事情。
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汉字的理据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2]刘荣琴.对外汉语课程中的词语理据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
5.
[3]林源.略论汉字的理据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J].语文学刊,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