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增二线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合集下载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代拟稿、初稿)一、审查范围1.陇海铁路窑村车站(不含)(陇海线K1055+774)至襄渝铁路安康车站(含)(襄渝线K311+337),正线全长约248km。

2.田王至灞桥客车下行疏解线,长7.47 km。

3.青岔至营镇(K80+468~K103+158,长22.690km)已建成双线,本次包含部分站后工程。

4.引入西安、安康枢纽相关工程。

二、经济运量(一)设计年度、路网构成1.设计年度初期2015年,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2.路网构成初期:襄樊至重庆段增建第二线建成、成达复线电化建成、新建宜万线等建成。

包西线复线及兰渝复线建成、西安平凉线建成、渝怀线增建第二线建成、武汉~宜昌~重庆(成都)及成都-达县-安康-西安-郑州快速客运通道贯通、郑州-西安-宝鸡客运专线及京广客专等建成。

近期:西安至南京增建第二线建成、徐州至兰州客运专线形成。

远期:西安至广元快速客运通道建成、西安至平凉增建第二线建成、安康至常德建成,并根据发展需要相应拓展路网。

(二)客运量初期、近期和远期客流密度分别调整为1050万人、1230万人和450万人,客车对数分别调整为35对、41对和15对。

客流密度及客车对数表单位:万人、对/日年度2015年2020年2030年客流密度1050 1230 450客车对数35 41 15(三)货运量1.地方运量初期、近期和远期发送量均增加400万吨,分别调整为571万吨、649万吨、705万吨。

初期、近期、远期到达量分别增加400万吨、400万吨、800万吨,分别调整为501万吨、544万吨、985万吨。

地方运量分别调整为1072万吨、1193万吨、1690万吨。

2、通过运量通过运量上行方向分别增加150万吨、200万吨、200万吨,分别调整为1850万吨、2238万吨、2659万吨;下行方向初期减少150万吨,分别调整为3090万吨;近期维持3871万吨,远期增加400万吨,调整为4715万吨。

改建铁路增建第二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改建铁路增建第二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改建铁路增建第二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地理位置图线路平面示意图线路技术资料汇总表一、概述................................................... - 1 -(一)研究依据............................................ - 1 -(二)研究围和设计年度.................................... - 1 -(三)可行性研究评估意见的主要容及执行情况................ - 1 -(四)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概述.............................. - 2 -(五)线路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 2 -(六)改建的必要性和改建目标.............................. - 4 -(七)研究工作概述........................................ - 6 - 二、既有线现状............................................. - 7 -(一)历史沿革............................................ - 7 -(二)自然特征............................................ - 7 -(三)改建线和相邻线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16 -(四)技术设备概况....................................... - 17 -(五)既有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 - 26 -(六)适应客货运量发展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 - 27 - 三、经济与运量............................................ - 28 -(一)经济特征........................................... - 28 -(二)路网构成........................................... - 35 -(三)各设计年度客货运量预测和区段货流密度及旅客列车对数. - 36 -(四)国家要求的远景年输送能力........................... - 40 - 四、设计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 41 -(一)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 41 -(二)主要技术标准的推荐意见............................. - 47 - 五、改建方案.............................................. - 48 -(一)既有能力与预测的客货运量适应情况的分析............. - 48 -(二)改建方案比选概述................................... - 49 -(三)推荐的线路改建方案情况说明......................... - 65 -(四)分期分段实施意见................................... - 67 - 六、运输组织.............................................. - 67 -(一)车站分布说明....................................... - 67 -(二)各设计年度客货列车对数及需要通过能力............... - 68 -(三)分期输送能力与运量适应情况......................... - 69 - 七、各项技术设备设计的主要工程容.......................... - 70 -(一)轨道............................................... - 70 -(二)路基............................................... - 71 -(三)桥涵............................................... - 74 -(四)隧道............................................... - 79 -(五)站场............................................... - 83 -(六)电气化............................................. - 86 -(七)机务............................................... - 90 -(八)车辆............................................... - 90 -(九)给水、排水......................................... - 91 -(十)通信............................................... - 93 -(十一)信号............................................. - 95 - (十二)电力............................................. - 96 - (十三)房屋建筑......................................... - 98 - 八、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101 -(一)工程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变化程度与数量.. - 101 -(二)各环境要素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防治、控制污染主要措施.................................. - 101 -(三)工程对生态防护原则、确定整治的初步方案及主要工程数量.................................... - 103 - 九、节约能源............................................. - 104 -(一)主要耗能点的分布与能耗分析........................ - 104 -(二)节约能源的措施.................................... - 105 - 十、**枢纽相关工程....................................... - 106 - 十一、外部协作条件....................................... - 107 - 十二、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 108 -(一)建设工期.......................................... - 108 -(二)实施进度.......................................... - 108 - 十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8 -(一)投资估算.......................................... - 108 -(二)资金筹措.......................................... - 110 -十四、经济评价........................................... - 110 -(一)基础数据及评价原则................................ - 110 -(二)财务评价概述...................................... - 111 -(三)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 112 - 十五、研究结论........................................... - 114 -(一)改建意义.......................................... - 114 -(二)预测运量.......................................... - 115 -(三)主要技术标准推荐意见.............................. - 115 -(四)改建方案.......................................... - 116 -(五)建设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16 -(六)经济评价.......................................... - 116 - 十六、有关部门意见....................................... - 117 - 十七、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17 -附件一、**铁路局意见二、青藏铁路公司意见一、概述(一)研究依据l、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关于**铁路增建第二线预可行性研究的审查意见》(计长函[2004]362号)。

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三章站前工程第四章站后工程第五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控制,提高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增建二线铁路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增建二线铁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标准轨距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项目。

第四条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发展铁路建设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有关运输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规定。

二、必须从我国国情和路情出发,根据运量的增长,远近结合,为逐步扩能创造条件,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三、应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以运量为依据、运能为中心,做到点、线、网之间,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系统的运输能力。

四、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五、增建第二线铁路在满足修建后设计年度输送能力的前提下,应考虑原有铁路标准,充分利用既有线路、建筑物和设备,避免大拆大改。

第五条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定额和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六条增建第二线铁路建设的设计年度分为近、远两期。

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

近、远期均采用调查运量。

第七条增建第二线铁路应为Ⅰ级铁路。

第八条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铁路建设规划,繁忙的Ⅰ级铁路干线经技术改造,扩能后其单线铁路输送能力利用率达到75%~80%时,即应安排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

改建铁路阳安线西乡至汉阴段增建第二线工程

改建铁路阳安线西乡至汉阴段增建第二线工程

改建铁路阳安线西乡至汉阴段增建第二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611号)2013年3月西安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改建铁路阳安线西乡至汉阴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建设性质:改建建设单位:西安铁路局建设地点: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安康市石泉县、汉阴县1.2 地理位置及路径改建铁路阳安线西乡至汉阴段增建第二线工程位于陕西省南部。

增建二线线路自既有阳安线西乡站引出,横跨牧马河取直单绕至石泉县站,跨汉江,经池河,并行既有线,过高粱铺越岭至汉阴站。

既有线全长89.68km,增建二线全长88.15km。

本工程在行政区划上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境内。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汉中、安康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结合部,阳安线西接宝成、兰渝铁路,东联西康、襄渝铁路,是连通两大经济区的主要径路之一,该项目建设对西北西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按照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本项目沿线是陕西省陕南突破循环发展战略的核心地区,该项目的建设对振兴陕南地区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本段增建二线后,能力大幅提高,可释放通道整体运输能力,给相关西康线、宝成等既有铁路带来运输周转量的大幅增长,对强化路网结构,增加路网机动灵活性,发挥西南地区路网整体效益,形成西北与华中、华南地区的便捷通道,缓解西南地区运输能力紧张的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1.4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双线(3)限制坡度:13‰(4)速度目标值及最小曲线半径:既有线80~110km/h(维持现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困难450m。

增建二线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个别保留限速点。

(5)牵引种类:电力(6)机车类型:货运机型:HXD3型,客运机型:SS7C型(7)牵引质量: 4000t(8)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9)闭塞类型:自动闭塞1.5 改建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1)线路本工程增建二线长度88.15km,其中单线绕行长度81.49km,无双线绕行,并肩地段长度6.66km,改建既有线长度4.07km,利用既有线长度89.78km,废弃既有线长度7.82km。

兰新铁路某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兰新铁路某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概述1.1编制依据xx铁路xx南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编号:LTSZ2003-01)。

xx线xx段增建第二线初步设计线路平、纵面图。

xx线xx西至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A12标段初步设计图。

xx铁路xx南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招标补遗书㈠、㈡、㈢、㈣。

铁道部及xx铁路局对增建xx二线的要求。

本标段与既有线的位置关系。

本标段工程规模及特点。

现场踏勘所了解的情况。

有关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

1.2编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进行施工组织。

优化配置: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科学组织:积极协调、技术先进、措施得力、重点突出。

目标控制:确保工期、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技术先进:采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配套工艺设施。

环境保护:切实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确保安全:对既有公路交通疏解与安全防护可靠,对既有线运营影响最小,并有周密的对策。

1.3工程概况1.3.1地理位置A12标段均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

标段起点位于西川柳条河右岸山坡坡脚,终点位于苏家墩村北端山坡。

1.3.2工程范围A12标段起讫里程为DK210+375~DK215+200,全长4.825km。

包括古浪峡一号隧道(644m)、古浪河大桥(405.2m)、古浪峡二号隧道(3486m)、盖板涵50.42延米/两座、路基291.65m。

1.3.3主要设计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13‰;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米,困难地段800米;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定数:40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闭塞方式:自动闭塞;开通速度:80公里/小时。

1.3.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3.4.1隧道1.3.4.1.1古浪峡一号隧道穿越地层围岩有黏质黄土、卵石土、块石土、粘土、砾岩、砂岩。

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卵石土层中的少量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

改建铁路初步设计审查意见(doc 15页)

改建铁路初步设计审查意见(doc 15页)

改建铁路宁西线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一、审查范围(一)新丰镇站(含)至合肥东站(含),正线全长约957公里。

含西安枢纽、合肥枢纽、南阳地区、信阳地区、六安地区相关配套工程。

(二)小厉联络线,正线全长约73.5公里。

二、经济运量同意设计预测的客货运量水平,设计年度区段货流密度及客车对数如下:区段客货流密度表单位:万吨、对数/年三、主要技术标准(一)宁西线1. 铁路等级:I级。

2. 正线数目:双线。

3.速度目标值新建第二线:零口至西峡段120km/h(局部100km/h),西峡至六安段160km/h,六安至长安集段120km/h。

引入南阳、信阳、潢川、六安、合肥地区等,根据需要确定。

既有线:维持既有标准。

4. 限制坡度:零口至西峡段13‰(局部单方向下坡16‰),西峡至合肥段6‰。

5.最小曲线半径120km/h地段:一般地段1200m,困难地段800m,局部地段600m。

160km/h地段:一般地段2000m,困难地段1600m。

引入枢纽(地区)维持既有标准。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SS7D、HX2B。

8.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双机地段1080米)。

9. 牵引质量:5000吨。

10.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二)小历联络线1. 铁路等级:I级。

2. 正线数目:单线。

3.最小曲线半径:维持既有。

4. 限制坡度:6‰。

5. 牵引种类:电力。

6. 机车类型:SS7D、HX2B。

7.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

8. 牵引质量:5000吨。

9.闭塞方式:半自动闭塞。

四、运输组织(一)车流组织及编组计划本线以通过车流为主、上行为重车方向。

煤炭、石油等大宗运量由装车站组织直达列车。

编组计划为:新丰镇与武汉北、合肥东、襄樊北、南京东、向塘西、芜湖东互编直达列车;新丰镇与南阳西、南阳西与信阳北、信阳北与合肥东互编区段、摘挂列车。

(二)车站分布本线增建二线后封闭渭南南、花园乡、涧峪、两岔河、商洛北、白杨店、孝义乡、南河、毛坪、试马、富水、八庙、重阳、白河湾、屈原岗、赵店、灌张铺、晁陂、郭洼、遮山、金华乡、仝堂、曲伯科、毕店、新集、七里桥、李家湾、小湾、江湾、闵岗、伍家坡、夏家湾、罗湾、孙铁铺、郑凹、江家集、谌老营、李集、祖师庙、大顾店、余大庄、十里桥、先生店、枣树店、官亭、雷麻店等46个车站。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二○○八年十二月成都前言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以下简称“渝涪二线”)位于重庆市境内。

线路起于既有重庆北站,止于既有涪陵站,是川渝地区联系我国华中、华东地区最重要的铁路运输通道。

本线主要工程数量为:共占用土地371.8hm2,其中耕地139.5hm2;全线挖方548.0×104m2,填方139×104m2,取土45×104m2,利用方94×104m2,弃方366×104m2;共建特大桥1座898.5延长米,大桥48座12105.31延长米,中小桥11座845.27延长米,涵洞204座4451横延米;隧道18座2169.7延长米;新建车站1个,改建车站8个;工程总投资411124.70万元,总工期为3年。

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理论,结合重庆自然条件、区位状况及产业基础,规划在21世纪初叶,重庆工业及国有企业布局调整,依托重庆主城区特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开发沿长江经济带,重庆现已经规划沿长江布局长寿化工和长寿晏家工业等园区,将形成沿江工业走廊。

本线恰位于重庆沿江走廊工业布局规划区,工程的建设对于完善重庆工业布局调整和建设沿江工业走廊有重要意义。

根据铁道部“一九九七年铁路勘测设计计划”,我公司于1997年11月完成了渝怀线的补充可行性研究文件上报铁道部,1998年10月铁道部进行了审查。

1999年11月完成初步设计上报,2000年3月铁道部进行了审查。

2000年8月完成了渝怀线站前专业技术设计文件,并由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进行了鉴定。

2000年12月,渝怀线全线开工建设,2005年底竣工,2006年初开通货运,2007年4月18日全线开通运营。

2003年6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的要求,我公司对利用在建渝怀线重庆至涪陵段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结合工程进展情况从工程改造的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得出了不可行的研究结论。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路基、桥梁、涵洞、轨道作业指导书-25页文档资料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路基、桥梁、涵洞、轨道作业指导书-25页文档资料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路基、桥梁、涵洞、轨道作业指导书1.1路基篇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二线NX7标段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设臵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3.1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对土场的路基填料取土样进行试验。

3.2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土场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 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路基填筑施工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进行。

机械化、短区段、快速、流水作业施工,并且集中力量尽快整段成型,以减少雨水影响,为紧后工序提供条件。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机械碾压1→路基检测→路基整修。

4.2 工艺流程基床以下路基填筑流程。

基床以下路基填筑工艺流程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路线复测、放样:开工前进行路线复测,包括中线控制桩、水准点的复测。

在开工之前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中线和边线、坡脚、边沟等具体位臵。

路基地基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床下路堤填筑施工。

5.2 土工试验进场后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由中心试验室对有关填料和地基处理场区内的土质进行土工试验,测试填料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密度、相对密度、击实度、承载比等指标,并进行灰土配料试验和标准击实试验,为路2堤填方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据此确定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

改建铁路及增建二线设计细则

改建铁路及增建二线设计细则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企业标准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线路设计细则(试行稿)QJ/YY 93—921 9 9 2年兰州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企业标准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线路设计细则(试行稿)QJ/YY93—92编写单位:线路处批准单位: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试行日期:l993年6月1日1992年兰州关于发布《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线路设计细则(试行稿)的通知》铁一院线(1993)字第205号根据铁一院计[l992]字第l29号附件之三1992年院标准化业务建设计划要求,由线路路基处负责编制的《改建铁路与增建笫二线线路设计细则(试行稿)》业经审定.现批准为院企业标准,编号QJ/YY93--92,自1993年6月1日起试行。

本细则由线路路基处负责解释与管理,在试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该处.铁道部第一勘测浞计院1993年3月31日编制说明率细则以《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PJ90—85)为依据,结合我院的实践经验,井参考兄弟院线路设计细则编制,作为改建铁路与增建第二线线路设计的补充规定,现经院审定发布试行。

在试行过程中。

希各单位结合设计,配合施工实践。

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把补充、降改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甘肃兰州市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线路处,并抄送技术处,供定稿时参考。

本细则不涉及专业问分工。

线路路基处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一般规定 (1)第二章初步设计 (3)第一节设计原则 (3)第二节线路方案比选 (5)第三节线路平面设计 (6)第四节线路纵断面没计 (13)第五节轨道设计 (19)第六节改移道路及平(立)交通设计 (21)第七节石碴场线路设计 (21)第八节通过正式运营列车的施工便线设计 (22)第九节线路工务行政区划分及组织定员设计 (23)第十节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 (24)第三章技术设计 (27)第一节线路方案比选 (27)第二节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 (27)第三节轨道设计 (28)第四节改移道路及平(立)交通设计 (28)第五节石碴场线路设计 (28)第六节通过正式运营列车的施工便线设计 (29)第七节线路工务行政区划分及组织定员设计 (29)第八节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 (29)第四章施工图 (33)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0.1条本细则适用于国家铁路网中1435mm标准轨距铁路改建和增建第二线的线路设计。

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

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

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建管甲供物资设备(第十一批)招标公告招标编号: WZ-2015-1. 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已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09〕1730号)及原铁道部《关于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710号)批准建设,招标人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资金已落实。

本项目的机房专用空调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内容2.1项目概况: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含石门县北站(含)至捞刀河站(含)、霞凝站(含)、石长铁路与京广铁路联络线、石长铁路与益娄铁路间疏解线,石长铁路与焦柳铁路间疏解线。

线路自焦柳铁路石门县北站(设计起点K0+000对应焦柳铁路K847+509),经与焦柳正线疏解后,沿右侧预留的二线位置向东跨澧水至石门县南站,沿既有线前行入临澧站,出站后改走既有线左侧,经盘塘、常德、常德东站,跨沅江,经德山、汉寿,进桃花江站前回到既有线右侧,跨资水,在K163+500附近又换到既有线左侧,经益阳、益阳东出站后再改走既有线右侧,经宁乡、望城、长沙西接入京广铁路捞刀河站K262+842(改京广铁路K1554+290)、霞凝站。

正线线路左线长度262.842km,增建第二线新建线路长度281.849km。

本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建设总工期67个月。

2.2 招标内容:见附表3. 投标人资格要求3.1 本次招标各包件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的资格条件见附表。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 招标文件的获取4.1请投标人于2015年6月9日至2015年6月15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9:00时至11:00时,下午13:30时至16:00时(北京时间,下同),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333号)持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标交易IC卡(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标IC卡到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查询、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和复印件)、法人授权书、购买人身份证、汇款凭证以及《广州建设工程投标报名申请表》(申请表每个包件一式两份)原件购买招标文件。

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西格二线连湖至浩鲁格段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2、国家法规,现行规范、规程;3、本地区自然、社会环境条件。

二、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东起西宁货站,西至格尔木站,线路全长834公里。

本次增建第二线工程在既有应急工程的基础上,对西宁货站至托勒、江河至乌兰、连湖至浩鲁格、饮马峡至临山、格尔木东至格尔木五段共356公里增建第二线,并对全线进行电气化。

本标段为XX标段,起讫里程为K391+315~K816+100。

第一总队负责连湖至浩鲁格段(即一工区)的施工,其具体里程范围是:K559+700~K590+280,长27.02km(短链3.56km)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主要工程内容为连湖到浩鲁格段的路基、桥涵、房屋配套工程,各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1)一工区路基土石方总量为1957400m3;其中路基挖方1462416m3,路基填方494984m3。

2)一工区特大桥1座820.7延长米,双线大桥1座292.4延长米,中桥5座288.9延长米,小桥2座。

3)涵洞69座1659.89横延米,其中矩形涵62座1519.6横延米,框架涵5座125.14横延米,盖板涵2座15.15横延米。

4)轨道工程:铺道床m3。

5)房屋工程:生产及办公房屋m2。

6)给排水工程:管道km。

3.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青藏线西宁西至格尔木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段位于青海省境内,一般海拔2500m~3500m,线路所经地貌单元可分为山地和盆地两大类型,山地内地形崎岖,阶地发育;盆地内地形平坦,曲流发育,湖泊众多。

连湖至浩鲁格属欧龙山北麓山前缘丘陵及山前洪积平原区。

丘陵地带,地形起伏,植被稀疏。

2)气象特征本线所经地区属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内高寒干燥,大风频繁,昼夜温差极大,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33.5℃,极端最低气温-37.2℃,年平均降水量41.2~413mm,年平均蒸发量1357~2689mm,平均相对湿度33%~61%,年平均风速1.8~3.5m/s,最大风速26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15~47天,最大月平均日较差22.5℃,最大积雪厚度22cm,最大冻结深度299cm。

内蒙铁路增二线站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yg

内蒙铁路增二线站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yg

技术分册1.工程概况1.1 工程范围本工程为XX铁路增二线XX段至XX东段引起的站场改造工程,设计范围为XX。

XX站中心里程XX98+100.96,到发线(含正线)5条、到发线有效长满足1700m,机待线1条,基本站台1 座,机务折返段1 处。

本次改建XX二线在既有线右侧引入(线间距5.3m),从XX端以反向曲线接至既有XX正线(II 道),利用XX 电厂正线引出(线间距10.3m),既有3 道、5 道分别作为上下行方向的到发线。

站房同侧还建XX电厂到发线2 条、机车走行线1 条、机待线1 条、基本站台1 座,改建XX电厂专用线。

新增接触网工区1 处,接触网工区出口处设安全线1 条,新增大机停留线1 条,有效长600m,出口处设安全线1条。

1.2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包括:区间土石方2.79万方,站场土石方31.37万方,中桥112.63延长米/1座,接长涵洞128横延米/15座,铺轨9.3公里,铺岔 20 组,铺道砟3.213;通信光电缆8.68 公里,电力线路 23.03 公里,接触网24.39×104m公里,房建面积4053平米。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1。

1.3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上行(重车)4‰,下行(轻车)9‰;最小曲线半径:500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货机SS4B;到发线有效长:1700m;牵引质量:5000t ,双机10000t;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1.4 自然条件1.4.1 地形地貌~ 1240高原,微地貌为丘陵及山前缓坡,地面高程XX沿线经过大地貌单元为1255m,相对高差不大,自然坡度 5o~20o。

地表疏生野草、灌木等,部分地段开辟为农田。

1.4.2 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筑土层、冲积层、坡洪积层、太古界片麻岩、麻粒岩等地层。

2)地质构造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XX东西复杂构造带的南缘,因受华夏构造系的干扰,呈北东东向构造形迹。

某改建铁路XX断增建第二线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精品

某改建铁路XX断增建第二线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精品

目录地理位置图线路平面示意图线路技术资料汇总表一、概述.......................................................................................................... - 1 -(一)任务依据、范围及设计年度................................................................. - 1 -(二)可行性研究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意...................................................................... - 1 -(三)勘测设计经过......................................................................................... - 5 -(四)线路概况................................................................................................. - 5 - 二、经济与运量................................................................................................ - 21 -(一)经济特征............................................................................................... - 21 -(二)路网构成............................................................................................... - 28 -(三)各设计年度客货运量预测和区段货流密度及旅客列车对数........... - 28 -(四)国家要求的远景年输送能力............................................................... - 34 - 三、既有线与设计线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 34 -(一)既有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34 -(二)设计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35 - 四、运输组织.................................................................................................... - 36 -(一)车站分布说明....................................................................................... - 36 -(二)各设计年度客货列车对数及需要通过能力....................................... - 36 -(三)设计通过能力及需要能力................................................................... - 38 -(四)分期输送能力与运量适应情况........................................................... - 38 -- 1 -五、线路、轨道................................................................................................ - 39 -(一)可行性研究批准的线路改建方案及局部改善方案简况................... - 39 -(二)线路平、纵断面特征........................................................................... - 54 -(三)线路长度............................................................................................... - 55 -(四)正线轨道设计类型............................................................................... - 55 - 六、路基............................................................................................................ - 56 -(一)路基工程概况....................................................................................... - 56 -(二)路基面宽度、路基基床....................................................................... - 58 -(三)重点路基工程概述............................................................................... - 60 - 七、桥涵............................................................................................................ - 61 -(一)沿线桥涵分布情况和既有桥涵利用、加固及改建原则.................................................................................... - 61 -(二)设计洪水频率、设计活载及桥梁建筑限界....................................... - 62 -(三)重点桥渡工程概述............................................................................... - 63 - 八、隧道............................................................................................................ - 66 -(一)沿线隧道分布概况............................................................................... - 66 -(二)建筑限界、洞内轨道类型及衬砌类型............................................... - 66 -(三)重点隧道说明....................................................................................... - 68 - 九、站场............................................................................................................ - 72 -(一)既有车站概况....................................................................................... - 72 -(二)改建与新建车站的性质、类型、数目、布置形式及图型............... - 73 -(三)XX区段站 ............................................................................................ - 73 -(四)站线轨道设计....................................................................................... - 77 -(五)车站的主要设备设置概述................................................................... - 78 - 十、电气化........................................................................................................ - 79 -(一)牵引供电系统....................................................................................... - 79 -(二)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电力调度所................................... - 80 -(三)接触网................................................................................................... - 81 -(四)供电段................................................................................................... - 82 - 十一、机务........................................................................................................ - 83 -(一)现行机车交路及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和规模............................... - 83 -(二)设计的机车交路及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和规模........................... - 84 -(三)机构设置、管辖范围和定员............................................................... - 85 -(四)救援设备............................................................................................... - 85 -(五)机械设备............................................................................................... - 86 - 十二、车辆........................................................................................................ - 86 -(一)既有的车辆设备分布、性质和规模................................................... - 86 -(二)设计的车辆设备分布、性质和规模................................................... - 88 -(三)既有车辆设备利用和改建简况........................................................... - 89 - 十三、给水排水................................................................................................ - 90 -(一)既有给排水构筑物、设备概况........................................................... - 90 -(二)给水站和生活供水站、点的分布....................................................... - 91 -(三)水源设备概况....................................................................................... - 92 -(四)水处理方案及主要构筑物、设备选择............................................... - 92 -- 3 -(五)污水处理和排除方案及主要排水构筑物、设备的选择................... - 92 - 十四、通信........................................................................................................ - 93 -(一)既有通信线路及设备概况................................................................... - 93 -(二)通信网构成原则................................................................................... - 94 -(三)通信线路类型及容量选择................................................................... - 95 -(四)通信站分布、性质............................................................................... - 95 -(五)通信电源设备....................................................................................... - 96 -(六)既有通信线路及设备利用和改建概况............................................... - 96 - 十五、信号........................................................................................................ - 96 -(一)既有设备技术概况............................................................................... - 96 -(二)本次设计原则....................................................................................... - 97 - 十六、路外通信、广播等线路设备和油、气管道及其他设施防护........... - 98 -(一)受影响情况........................................................................................... - 98 -(二)防护方案意见....................................................................................... - 98 - 十七、电力........................................................................................................ - 99 -(一)既有电源及供电设备概况................................................................... - 99 -(二)供电负荷分布及电源选择................................................................. - 100 -(三)变、配电所的数量乖容量................................................................. - 101 -(四)主要设备类型..................................................................................... - 101 - 十八、房屋建筑.............................................................................................. - 101 -(一)机构设置及定员................................................................................. - 101 -(二)房屋配置原则及房屋建筑面积数量................................................. - 102 -(三)既有路内房屋的利用、改建情况..................................................... - 102 -(四)房屋建筑的主要技术标准................................................................. - 102 -(五)暖通、空调及卫生设备..................................................................... - 103 - 十九、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 105 -(一)主要站段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 105 -(二)工程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变化程度与数量............. - 105 -(三)各环境要素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防治、控制污染主要措施 - 105 -(四)工程对生态防护原则、确定整治的初步方案及主要工程数量 .... - 107 - 二十、施工组织设计 ..................................................................................... - 108 -(一)施工总工期及施工组织方案的简要说明......................................... - 108 -(二)控制工期的工程及控制区间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 - 108 -(三)施工干扰严重地段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 109 - 二十一、总概算.............................................................................................. - 109 -- 5 -第一篇总说明一、概述(一)任务依据、范围及设计年度1、任务依据(1)铁道部《2005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铁计[2005]1号文)(2)铁道部工程鉴定中心2005年2月26~3月1日在XX召开的《兰XX线XX南至XX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初稿)。

改建铁路南百增建二线施工图技术交底书(站前)(已排版)共132页

改建铁路南百增建二线施工图技术交底书(站前)(已排版)共132页

改建铁路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图技术交底(站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一月第 1 页目录一、项目概述 0(一)设计依据 0(二)设计原则 0(三)设计范围 0(四)设计年度 (1)(五)项目概况 (1)二、主要技术标准 (2)三、各专业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 (2)(一)线路 (2)(二)站场 (26)(三)路基 (68)(四)桥涵 (102)(五)隧道 (110)第 2 页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图技术交底(站前)一、项目概述(一)设计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9]2221号)。

2、《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办函[2019]1422号)。

3、《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改建铁路南宁至昆明线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审[2019]117号)。

4、《关于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水保函[2019]177号)。

5、《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第二线工程节能评估报告的审查意见》(发改办环资[2019]1704号)。

(二)设计原则见《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施工图设计原则(站前部份)》(三)设计范围1、设计范围(1)江西村(含)至百色(含),里程范围:ZDK0+000~K208+700,正线长度209.442km。

(2)南宁南至江西村段双单线运行地段改按复线自动闭塞双方向运行。

(3)引入南宁枢纽、百色地区相关工程:1)引入南宁铁路枢纽相关工程:江西村站出站端改建既有湘桂线,里程范围GDK812+600~K815+900,长3.921km。

2)引入百色地区相关工程。

(四)设计年度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

(五)项目概况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起于江西村站ZD1K0+000,止于百色站K208+7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增二线初步设计总说明书编号:新建铁路X X至X X增二线初步设计第一篇总说明书铁道X X勘察设计院2009年10月2文件组成第一篇总说明书第二篇经济与运量第三篇运输组织第四篇地质第五篇线路、轨道第六篇路基第七篇桥涵第八篇隧道第九篇站场第十篇电气化第十一篇机务第十二篇车辆第十三篇给水排水第十四篇通信第十五篇信号第十六篇电力第十七篇房屋建筑第十八篇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第十九篇施工组织设计第二十篇总概算3231目录一、概述 (1)(一)设计依据、范围及设计年度 (1)(二)XX至XX铁路一线设计、施工情况 (1)(三)线路概况 (4)(四)线路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作用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5)二、经济与运量 (17)(一)路网构成 (17)(二)货运量预测 (17)(二)客运量预测 (24)(四)国家要求的远景输送能力要求 (28)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9)(一)相邻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9)(二)设计线部分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 (33)(三)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的推荐意见 (35)四、运输组织 (35)(一)车站分布概况 (35)(二)各设计年度客货列车对数及需要通过能力 (36)(三)设计通过能力及分期加强措施 (39)(四)分期输送能力与运量适应情况 (40)(五)局(公司)界划分及调度区划分 (40)2五、线路、轨道 (40)(一)增建二线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 (40)(二)线路采用方案简述 (43)(三)线路平、纵断面特征 (43)(四)道路交叉设计原则 (43)(五)正线轨道设计类型 (44)六、路基 (44)(一)路基工程概况 (44)(二)路基面宽度、路基基床 (45)(三)重点路基工程概述 (45)七、桥涵 (49)(一)一线桥涵分布概况及现场施工情况 (49)(二)增建二线设计内容说明 (50)(三)重点桥渡的设计内容说明 (54)八、隧道 (55)(一)沿线隧道概况 (55)(二)建筑限界轮廓建筑限界、隧道断面内轮廓 (56)(三)衬砌支护类型 (56)(四)施工方法概述 (56)九、站场 (57)(一)车站性质、类型、数目、布置形式及图型 (57)(二)XX地区改建方案 (57)3(三)XX地区改建方案 (48)(四)站线轨道设计 (52)(五)区间车站主要设备设置概述 (53)十、电气化 (55)(一)牵引供电系统 (55)(二)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电力调度所 (57)(三)接触网 (59)十一、机务 (62)(一)机车交路 (62)(二)机务设备 (63)十二、车辆 (67)(一)本线及相邻线既有车辆设备 (67)(二)设计的车辆设备 (68)十三、给水排水 (69)(一)给水站分布和生活供水站、点数量 (69)(二)水源、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及排除方案概述 (69)(三)主要给水构筑物、设备选择 (70)(四)消防方式、设施及油库消防的有关说明 (70)十四、通信 (71)(一)通信网的构成原则 (71)(二)通信线路等级、类型 (71)(三)通信站分布、性质 (71)4(四)主要通信设备类型的选择 (71)(五)环保措施 (73)十五、信息 (73)(一)客运管理信息系统设备 (73)(二)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备 (73)十六、信号 (73)(一)运输调度指挥子系统 (74)(二)列控系统 (74)(三)车站联锁系统 (76)(四)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77)(五)特殊说明 (77)十七、路外通信、广播等线路设备和油、气管道及其它设施防护 (77)(一)路外通信、广播等线路设备 (77)(二)油气管道及其他设施防护 (78)十八、电力 (79)(一)电源情况 (79)(二)电负荷情况 (79)(三)供电原则及供电方案 (79)(四)电所的数量和容量 (80)(五)主要设备类型 (80)十九、房屋建筑 (80)(一)机构设置、管辖范围和定员 (80)5(二)房屋配备 (80)(三)房屋建筑面积总量 (81)(四)暖通、空调、卫生设备概述 (81)二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82)(一)新增与既有各环境要素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82)(二)工程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变化概况 (87)(三)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措施 (88)二十一、施工组织设计 (93)(一)建设工期 (93)(二)实施进度 (93)二十二、总概算 (94)(一)主要工程数量 (94)(二)主要劳材数量表 (95)(三)总概算及每正线公里指标 (95)二十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95)附件:1.张集铁路截至2006年9月10日工程数量统计汇总表2.张集铁路二线设计时应纳入的工程项目3.张集铁路“三电”迁改工程(三、四单元)一线设计不足及增建二线应考虑补充的内容。

6一、概述(一)设计依据、范围及设计年度1.设计依据根据2006年9月11日XX至XX铁路增二线现场调研的会议纪要精神:“旧堡隧道进行单线预留双线Ⅰ类变更设计,XX至XX线增建二线进行初步设计”。

2.设计范围XX南站(含)至XX南站(含),不含DK24+700~DK34+871.58段10.172km的路基、隧道,线路长度178.009km。

3.设计年度近期2015年,远期2025年(二)XX至XX铁路一线设计、施工情况1.XX至XX铁路一线设计概况我院2005年6月10日完成XX至XX铁路初步设计;2005年7月6日至7月9日,铁道部鉴定中心完成初步设计审查;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初稿,2005年8月20日完成XX至XX铁路修改初步设计。

XX至XX 铁路自2006年4月8日开标,中铁十二局、中铁四局、中铁六局和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组成联合体开始施工图设计和施工。

截至2006年8月,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80%。

2.XX至XX铁路一线设计情况(1)XX至XX铁路设计标准: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单线、预留二线。

3)限制坡度:上行6‰、下行9‰。

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160km/h,平面预留200km/h条件。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

6)牵引种类:电力17)机车类型:客机SS9,货机SS4改。

8)牵引质量:货车上行4000t,下行3500t。

9)到发线有效长:850m,预留1050m条件。

10)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

11)建筑限界:预留双层集装箱条件(2)客货运量1)张集线区段货流密度及货流构成,见表1-1。

表1-1 年度区段货流密度表单位:104t2)设计年度客流密度见表1-2。

其中2015年新建张集线与既有线客流量的分配根据本线客流构成及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线路建设方案、线路能力等确定。

表1-2 XX至XX铁路客流构成表单位:万人23)研究年度旅客列车对数见表1-3。

表1-3 XX至XX铁路旅客列车对数表单位:对(3)主要工程数量XX至XX新建铁路工程贯通线路全长178.08正线公里,近期推荐采用孔家庄接轨方案新建线路长度(孔家庄至XX南)164.562km(利用既有线13.516km)。

全线新建车站7个,两端接轨站2个(不含XX南站)。

全线路基土石方2266.7×104m3,其中区间土石方1891.7×104m3,站场土石方375.0×104m3;桥梁总长22688.3延长米;隧道总长18923延长米,计14座。

部鉴定中心初步设计批复的工程总投资为:33.68亿元。

3.XX至XX铁路一线施工进展情况张集线自2006年4月8日开标,中铁十二局、中铁四局、中铁六局和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组成联合体开始施工图设计和施工。

三个施工单位在6月份已开展大面积施工,截至2006年8月底,共完成路基土石方1248万3方、钻孔桩20306m、明挖基础21046m3、承台4333m3、隧道1092.29m;其中中铁十二局已开工桥梁11座,隧道开工9座;中铁四局已开工桥梁9座;中铁六局除跨集老高速特大桥外已开工桥梁8座。

(三)线路概况1.线路地理位置XX至XX铁路位于华北北部,东西走向,线路东端始自河北省XX市XX南站,利用既有京包铁路至孔家庄,在孔家庄站西侧完成张集线与京包线客货疏解后,折向西北,经河北万全县、尚义县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经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并行既有京包线引入XX南站结束。

线路全长178.009km,其中利用既有线13.516km,新建张集新线164.493km;疏解区右线绕行线 5.269km,引起XX端京包线双线改建5.774km;XX端:京包左线改建13.289km、京包右线改建17.289km;集葫联络线改建1.700km,集葫上行联络线改建1.15km;南北场联络线改建1.275km,南北场上行联络线改建1.069km。

2.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及水系沿线走行于坝上高原及内蒙古高原南缘,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沿线经过的地貌有:线路起点至旧堡(DK25+700)为山间盆地及低中山前缘,地形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地势西高东低,现大部分已辟为耕地及林场,冲沟不甚发育,多呈“U”字形;海拔高程一般为500~1200m,相对高差50~200m。

旧堡(DK25+700)至小田士沟(DK69+000)为低中山区,长城处为该区分水岭,该区受区域构造影响以剥蚀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势陡峻,冲沟发育,河流下切明显,多呈“V”字型;该段植被不发育,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该段线路沿瑟尔基河河谷及瑟尔基后河河谷而行,特别是在瑟尔基后河地段,河流曲折,形成了线路多次跨越后河的方案。

该区海拔高程一般为1000~1500m,相对高差200~800m。

小田士沟(DK69+000)至土城子(DK128+550)为低中山区,小田士4沟至三瑞里段地形呈舒缓状起伏,高程变化不大,现大部分已辟为耕地;三瑞里至土城子地形起伏较大,部分地段辟为耕地,局部地段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线路走行于中山区前缘及山前缓坡上;一般海拔高程为1200~1500m,相对高差50~500m。

土城子(DK128+550)至榆树湾(K491+750)为山间盆地,位于黄旗海附近,线路位于黄旗海冲洪积平地上,地形平坦开阔,现大部分辟为耕地。

海拔高程一般为1300m左右,相对高差20~50m。

榆树湾(K491+750)至乌兰察布市(K503+300)为低中山区,线路位于中山区前缘,地形起伏不大,部分地段辟为耕地;一般海拔高程为1300~1500m,相对高差50~200m。

测区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河流有属海河水系的大洋河、清水河、洗马林河、瑟尔基后河、后河、马家湾河以及流入黄旗海的霸王河、头道河等内陆河。

大洋河等河流河床较开阔,河道顺直,水流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其余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多处山区峡谷,河床狭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以冲刷作用为主,河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夏秋季节水量大,春冬季节流量小;黄旗海水量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活动影响,雨季水量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