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0古诗三首
第10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第10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1.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字词解析。
-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这里是西北边陲的一个重要地标。
- “长云”:层层浓云。
这云啊,就像一块大布,把雪山都给遮暗了呢。
-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 “孤城”:一座孤零零的城,这城在那遥远的地方,显得特别孤单。
-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从孤城远远地望着玉门关,感觉距离好远好远啊。
- “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就是那漫天的黄沙,在这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啊,战士们打了好多好多仗。
“百战”可不是真的一百次战斗,就是说战斗很多很多啦。
“穿金甲”,这铠甲都被磨穿了,可见战斗有多激烈,战士们有多辛苦。
-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战士们心里就想着,不把敌人打败,就绝不回家,这决心可真是大得很呢!3. 赏析。
- 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特别壮阔又有点苍凉的西北边疆的画面。
你看啊,青海湖上空的云又浓又长,把雪山都遮暗了,一座孤城在那远远地望着玉门关。
这画面里有湖、有云、有雪山、有孤城、有关口,空间感特别强,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遥远又艰苦的边疆。
- 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更厉害了。
前面描绘了那么艰苦的环境,这两句呢就直接写战士们的决心。
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战士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铠甲都磨穿了,但是他们不怕,就想着一定要打败敌人才能回家。
这种决心就像一把火,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
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遇到了超级难的关卡,但是我们就是不服输,一定要通关才罢休。
1. 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 字词解析。
- “三万里河”:指黄河。
“三万里”是虚数,形容黄河很长很长。
黄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那气势可壮观了。
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教案+反思)
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
(板书课题:马诗)二、简介作者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3.指名再读,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7.理解字词。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0 古诗三首 马诗、石灰吟、竹石(3课时版)完整版
句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 来的石灰石,将烈火的焚烧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为粉末。 浑:全,全然。 浑不怕:一点儿也不怕。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句意:即使粉身碎骨又有何畏惧,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你觉得这首诗,作者仅仅是在写石灰吗?它 还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齐读,仔细品味一下。
(2)纵然粉身碎骨也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 留在人间。
(3)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 ,任凭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 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抱 负。《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 洁傲岸的情操。《竹石》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 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这三首古诗都运 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墨梅 元·王冕 我有家关洗托砚物言池志头,树表,明自己志向的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 佩戴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 骋,立下功劳呢?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读完诗文,大家通过诗题“石灰吟”觉 得这是一首什么诗?
一首吟诵、赞 美石灰的诗。
石灰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题意:赞颂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这里指撞击次数多。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若,好像。等闲, 平常。
2020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公开课PPT课件
丹枫红似﹙火﹚, 秋水平如﹙镜﹚。
大漠沙如雪
大漠:广阔无边的沙漠。
燕山月似钩
❖ 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是一种弯刀。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
金络脑: 一种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到重用。 走: 跑。
清秋:金秋,取秋高气 爽之意。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
❖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 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立业呢 ?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 发自己的远大志向,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
大Z老师简介
“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是大Z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大Z老师就立下了“当圆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 在那一方黑板前,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我的人生乐章。
❖,
你会读吗?
yān
gōu
luò
Hale Waihona Puke tàmò燕钩 络 踏 漠
{ yān燕山
燕
yàn燕子
燕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大漠沙如雪,
{ 燕山月似钩。
大漠沙如雪,
{把 ﹙大漠﹚ 沙比喻成 。雪 燕山月似钩。 把 ﹙燕山﹚比月喻成 。 钩
大Z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向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任教以来,一向以“做一名好老师;为追求目标,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工作,以“勤奋 钻研、不断探索;为自我工作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我,把根深深地扎在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土壤中。
在教学实践中,大Z老师深深地懂得:一个良好的教师务必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素质修养,用自我的行为、思想、语言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德是一 个人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大Z老师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安排,维护学校领导的权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工作纪律,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 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语文10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课件
二、诗词填空。
大漠沙如雪,_燕__山___月__似__钩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___留__清__白__在___人__间__。 千___磨__万__击__还___坚__劲__,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拓展阅读。
竹 【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课后作业
一、积累类似咏物诗,体会其中情感。 二、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想想
石灰吟
石灰: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喻人: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坚守节操
托物言志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竹子
状物
立根原在破岩中
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 抒情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 畏 艰险
坚 定 顽 强
随堂练习
一、连一连。 钩
清白 何当 等闲
任
任凭。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指高尚的节操。 平常。 何时将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表的的坚现性了 格韧劲。不拔竹咬立定根青原山在不破放岩松中,。写 的出生长了环竹子境。
前两句诗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牢牢扎根。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
磨万击。
指导朗读,诗人仅仅只是描写竹子的坚韧 不拔吗?
不怕磨难、不畏艰险
齐读第一、二句诗。
石灰还经受了什么磨难?读第三、四句 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体会到了石灰“勇于献身、清白 留世、洁身自好”的品质。
齐读第三、四句诗。
读读全诗,说说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刚强勇敢、甘愿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都是咏物诗, 借助事物, 表达人生志 向
《竹石》
竹子
刚正不阿、铁骨铮 托物言志 铮
结构梳理
咬定——青山
竹
立根——破岩
石
千磨万击——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主题概括
《竹石》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 的 写照,诗人借竹子 坚韧 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 不阿、 铁骨铮铮 。
拓展延伸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学写字
luò
络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chuí záo
锤凿
fén
焚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chuí
要注意右半部分四 个横的长短分布情况, 四个横之间的间隙要匀 称。
坚强有力
想象画面
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岩石中生长 的竹子具有不屈 不挠的精神。
资料
郑燮出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乾隆七年出任山 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 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饥荒为民请愿得 罪大吏而被罢官。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 同情底层百姓。他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 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性格旷达,不拘小 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 “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A. yān B. yàn
1. 成群的燕. ( B )子在燕. ( A )山附近的低空飞行。
A. jìng B. jìn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大漠沙如雪,燕. 山月似钩。
yān ( 燕山 )
燕
yàn ( 燕子 )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 焚(fén fénɡ)烧
踏(tà tā)清秋
··√ √ ·√ 千√锤(cuí chuí)万凿(záo zháo)
二、把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何当
平常。
等闲
指高尚的节操。
清白
全,全然。
浑
何时将要。
10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 初读 品读 结构 当堂 资料 感知 释疑 主旨 检测
《石灰吟》 作者:于谦
讨论交流:
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坚守高洁之心。
课文结构
千锤万凿
等闲
石 灰
烈火焚烧
吟
粉骨碎身 不怕
要留清白
不怕牺牲 坚守高洁情操
课文主旨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 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 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即__使__粉__骨__碎__身__也__全__然__不__怕__,__只__要__能__把__高__尚__的__节__操__留__在__人__间__。__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竹__子__牢__牢__地__咬__定__青__山__一__点__也__不__放__松__,__它__的__根__深__深__地__扎__在__岩__石__ _的__缝__隙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08张PPT)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jìnɡ 任尔/东西/南北/风。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 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 来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 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实写竹子扎根, 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 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 有用武之地。
齐读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 解诗句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怀?
何时将要。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用黄金装饰 的马笼头。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 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金络 脑”属 贵重鞍 具,象 征马受 重用。
请你鉴赏一下!
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 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 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 种愤慨之情。
文章结构
马 诗
写景 抒情
月光下大漠如雪
燕山上弯月如钩 佩戴金络脑
驰骋沙场
主题归纳
《马诗》借马的形象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 不被赏识,但又热切期望 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 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石 灰 吟 【明】
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 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的?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 生字教学课件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
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 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 能离开呢?”
父亲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我哪能离开呢? 谁能把这句话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 快速阅读“被捕时”部分,找出描写 人物神态的句子,从中领悟人物的思 想感情。
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认识了一 个__沉__着__镇__定__、__为__了__革__命__无__私__无__畏__的李 大钊。
➢ 结合前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小组合作 探究,自主学习“法庭上”“被害后”两 部分的内容。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乱蓬蓬”看出了李大钊遭受了非人的
对待,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面色“平 静”,“慈祥”一词更是写出了李大钊对亲人 那深切的爱。这强烈的对比将他对革命事业的 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展露无遗。
➢ 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说说 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深深的怀念。
不要忘写里面的撇折和点。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 听写本课词语。对照课本,检查改错。 ➢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品词析句
➢ 快速阅读“被捕前”部分,找出李大钊 说的两句话,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 所包含的意思。
对“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中“知道
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C )。
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 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 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
品忠 质于 高革 尚命
忆
被害后:家人悲痛,永远缅怀—激励后人
➢ 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不怕——千锤万凿
敲打
千锤万凿出深山
虚指,表示 • •
数量特别多
开凿
制作石灰石
的原料很普通
画面:藏在深山里的石头经过无数次锤击敲打。
不怕——烈火焚烧
烈火焚烧若等闲
平常
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
画面:把石头变成石灰的过程需要烈火焚烧。 感受: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
不怕——粉骨碎身
石灰由坚硬的山石变成粉末
情景有什么作用?
衬托
悲凉 清冷
场面 诗人
壮志未酬
联想
钩
月牙
武器 征战沙场
诗人
思战 报效祖国
象征马受重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显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
何当
领起疑问 无限期盼
并没有 受重用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马 金络脑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突
托物言志
“志”与“物”
要有相似点
1.何当金络脑
何当: 何时将要 。
••
诗意: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
金装饰的笼头
。
2.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_ 平常 ________。
••
诗意: 烈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朗读指导:《马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 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 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骑马奔驰,借以抒发 渴望为国立功的感情。朗读时语气豪迈,表 现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出 主
志
诗人
留清白:不惧磨难、百折不
旨
挠、高尚的品格
浑不怕
石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1-部编人教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最新】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1-新·部编(统编)人教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都是托物言志诗,包括《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骏马自喻,抒发若遇知己定当一展雄才的远大抱负。
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石灰吟》是明朝于谦的一篇托物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向。
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竹石》是清朝郑燮的一首咏物诗,借赞美竹石来歌颂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诗浅显易懂,学生不难理解。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练字悟品。
教学《竹石》一课时,一个学生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用的不恰当。
此时,我想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练字过程,我引导学生:首先理解“咬”的意思。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然后拓展,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个“咬”字,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
用“咬定”二字,把竹石拟人化,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传达自己像竹石一样的品质。
你还能想到用其他词来形容吗?用“抓、攀”等可以吗?最后让学生朗读诗句,同时拿出画笔,把山、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画出来,品一品。
这样通过“读——议——画——品”,学生充分感悟到郑燮的品质。
2.教学收获(思得)(1)借助插图,恰当补叙。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图画,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重要部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课前预习课件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拓展积累课件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想 _为__国__尽__忠__、__不__怕__牺__牲_的意愿和__坚__守__高__洁__情__操__的 决心。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 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的 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
第四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1)李贺与与“诗圣” _杜__甫__ 、 “诗仙”_李__白___、 “诗佛”
络 锤
摘星星
凿
焚
2.选读音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千锤(chuícuí)万凿(zháo záo)出深山 √ 烈火焚(féng fén)烧若等闲
第三步:知内容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 人 以马自喻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与愤懑。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表达了诗人 空有雄心壮志但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
主要作品:《新竹》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1.读字词
luò
金络脑
第二步:学字词
chuí záo
千锤万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第10课《古诗三⾸》精美教案(统编版)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命理想”这⼀主题,安排了《古诗三⾸》《⼗六年前的回忆》《为⼈民服务》《⾦⾊的鱼钩》四篇课⽂。
《古诗三⾸》⽤托物⾔志的表达⽅法,表达了诗⼈们的抱负和志向;《⼗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命先驱李⼤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民服务》是⽑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篇演讲稿;《⾦⾊的鱼钩》讲述了发⽣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个真实感⼈的故事。
单元语⽂要素在课⽂中的梯度序列10 古诗三⾸教学⽬标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会写“络、锤”等字,默写《⽵⽯》。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情感及诗⼈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1.指导朗读古诗⼤多讲究押韵,这⼀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培养他们的语感。
有了前⾯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的背诵⾃然⽔到渠成。
2.借助注释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求引导学⽣进⾏有效的、必要的理解。
让学⽣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边读⼀边想象画⾯,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课堂·好学案》对应课⽂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马诗》课时⽬标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的豪情壮志和渴望⽴功报国的⾚⼦之⼼。
3.以《马诗》为例,掌握学习古诗的⽅法。
教学过程板块⼀积累成语,情境导⼊1.师:同学们的⽂学积累都很丰富,⽼师这⾥有⼏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下吗?2.课件出⽰成语填空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10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生字要结合易混字多读多写。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熟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朗读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志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诵读赏析,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前查阅一下关于这三位诗人的资料——他们生活时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豪情壮志、立志报国的诗篇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好诗。
(大屏幕出示:《马诗》)2.朗读指导。
(1)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
(教师点评)(3)齐读古诗。
(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读得响亮,还要读出韵味)(4)学生用“/”划分朗读节奏。
(5)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读这首诗了。
(教师范读,学生再齐读)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李贺)有谁了解李贺吗?4.简介作者。
(课件展示)5.自学古诗。
二、自读古诗,分析古诗1.学生自学古诗,出示学习要求。
2.(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很多同学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
3.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4.讲读第一、二句。
(1)解词。
大漠:广阔无边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2)指导朗读。
(3)学习“燕、钩”。
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燕然山。
先查部首灬,再查12画,上中下结构。
钩(gōu):先查部首钅,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用来悬挂或探取东西的器具,形状弯曲;形状像钩子的;汉字的一种笔画;用钩状物探取;一种缝纫法,用带钩的针编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咏物抒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纵马驰骋渴望报国石灰吟特征情操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坚强不屈堂堂正正特点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忍不拔顽强斗争主题
10 古诗三首
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 阳)人。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他也因此有“诗鬼” 的美誉。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 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雁门 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坚强不屈 堂堂正正
结构图解
竹石
特点 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状物
千磨万击还坚劲 言志 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忍不拔 顽强斗争
主题归纳
主题:《马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通过 咏马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含蓄表达出自 己想要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渴望。
主题归纳
《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对石灰不畏“千锤万 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 “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品质,抒发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借马来抒情,表达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 施展抱负的迫切心情。
诗词大意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 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金钩似的新月,高 悬夜空。什么时候将要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驰骋,建功立业呢?
文本解读
3.哪些词语写出了石灰经受了诸多磨难?石灰 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文本解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描绘 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描绘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平沙 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 的燕山山岭上,有一弯像金钩的新月当空挂着。这 两句创设了一种悲凉、肃杀的场面,为后两句的抒 情秋。”这两句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本篇文章将按照题目要求,逐个对《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课后练习题进行回答,并附上相应的答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描述《夜泊牛渚怀古》的意境。
《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泊船在牛渚江畔的景象,通过对江面的描绘以及古代人物的回想,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诗人个人情感。
读者读来仿佛进入了历史画卷,感受到了深深的忧思与沉思。
2. 你喜欢《夜泊牛渚怀古》吗?是的,我喜欢《夜泊牛渚怀古》。
这首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让读者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诗人的情感。
诗中的句句都具有深厚的意境和情感内涵,让人读来怀着一种敬畏之情。
这使我对这首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深地被其所吸引。
答案:1. 古人所泊之地风景如何?答:牛渚江面如镜,月光倒映其上。
2. 古人在夜晚的景象是怎样的?答:江面寂静,船只停泊,寒风低吹。
3. 古人在夜晚停泊在哪里?答:古人停泊在牛渚江畔。
4. 古人为何会“倍思”?答:古人倍思古人,悼念一代又一代的先贤。
5. 古人是怎样怀念先贤的?答:古人通过回忆、思考,怀念先贤的丰功伟绩。
6. 诗中所说的“子胥塚”是指谁?答:子胥塚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名臣范蠡。
7. 诗中所写的长江是哪条江?答:诗中所写的长江指的是现今的长江。
8.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答: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3. 你可以将《忆江南》这首诗的内容简述一下吗?《忆江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美丽景色的怀念。
诗人通过描绘江南地域的风光、特色的建筑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饱满的感情,将江南的美景和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1. 诗人通过怎样的方式感受江南的美景?答:诗人通过听琴曲、赏画作和读书等方式感受江南的美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件
马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三、四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 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马诗 思考与练习
马诗
D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 连绵的 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皓的霜雪。
B.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 首田园诗。
C. 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 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D.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 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 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 萧风竹之中。
竹石
(2)说说你对此词主旨理解。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 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 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马诗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 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 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 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 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 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大漠沙如雪,
广大的沙漠。 此指西北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读第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说一说:诗句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碎成粉末
不怕牺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全然。
石灰的颜色
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译文:即使粉 身碎骨也毫不 惧怕,只要把 高尚的节操留 在人世间。 (课后第二题)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 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 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 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 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结构梳理
马诗
沙如雪 月如钩
何当 快走
建功立业 报效国家
主题概括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 人 以马自喻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与愤懑。
拓展延伸
马诗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 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
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 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千磨万击还坚劲,坚定,强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 你。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诗意:哪怕遭受 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 击,竹子依然还是那 样的坚韧和强劲。也 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 还是南风北风,都不 能把它吹倒,都不能 让它屈服。(课后第二题)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 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一起伴着音乐读一读吧!
伴读音乐
结构梳理
竹:咬定 千磨万击
竹 石
人:任尔
正直倔强 高傲风骨
主题概括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 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坚忍不拔、顽强不的屈高 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jìnɡ 任尔/东西/南北/风。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 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 来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延伸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 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课后第三题)
《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石灰吟》 《竹石》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 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吟
于谦(1398年-1457年),字 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 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 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然 后与同座对读,注 意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 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实写竹子扎根, 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 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再读这首诗, 注意读出石灰不怕 牺牲的精神和高洁 的品格。
(课后第一题)
伴读音乐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拓展延伸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结构梳理
千锤万凿
石 灰
烈火焚烧
吟 不怕 留清白
看到燕山秋月联想到武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此指西 北沙漠地带。
指燕然山, 今蒙古国境 内杭爱山。
古代的一 种兵器, 形似月牙。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像铺 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 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
这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10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知识呢?
第一课时
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 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 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 的共同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马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 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 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 《马诗二十三首》等名篇。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luò
络
左右结构
右上是“夂”。
联络 网络 经络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 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 读流利。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读古诗前两句,借助注释理解 诗句意思,思考:诗人描绘了怎样 的景象?
沙漠的景象
不怕牺牲 品格高尚
主题概括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 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 , 的决心。
第三课时
我们学过画家王 冕的《墨梅》,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 画家的写的《竹石》。
竹石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 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 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 “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 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 等,著有《郑板桥集》。
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 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 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第二课时
同学们,《马诗》的作者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 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 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这首古诗,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
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 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的?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烧制过程中 要经历的痛苦
平常。
译文: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 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 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 事情。
看图记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 有用武之地。
齐读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 解诗句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怀?
何时将要。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用黄金装饰 的马笼头。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 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金络 脑”属 贵重鞍 具,象 征马受 重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 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 国,建功立业呢?(课后第二题)
再次朗读这首诗, 读出作者报效国家、 建功立业的期望,以 及不被重用的苦闷, 特别是三四句,语调 激昂一些。
(课后第一题)
伴读音乐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