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
chuí
千锤万凿 锤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钅
组词:锤打 锤炼
造句: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 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书写指导:右边首笔是短撇, 下边四横中上下两横要短, 第二横左右两竖稍向里拉。
我会写
záo
千锤万凿 凿
结构:上下 音序:Z 部首:业
组词:凿孔 凿壁偷光
造句:经过千锤万凿,爷爷终于 在山上修了一条小路。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
马是六畜之首,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
走近作者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 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课堂小结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 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 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 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三、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平__沙__覆__盖__着__大__漠__,__在__月__光__下__犹__如__无__边__的__积__雪__,__月__亮__高__悬__在__燕 ___山__上__,__恰__似__一__把__弯__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即__使__粉__骨__碎__身__也__全__然__不__怕__,__只__要__能__把__高__尚__的__节__操__留__在__人__间__。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竹__子___牢__牢__地__咬__定__青__山__一__点__也__不__放__松__,__它__的__根__深__深__地__扎__在__岩__石 __的__缝___隙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古诗三首 2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习作 2 1.选择恰当的素材表达你的心愿,再根据心愿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

2.用修改符号修改文章,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语文园地 2 1.学习文章开头与结尾的表达方法及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习通过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并积累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古诗。

10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1.指导朗读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课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1.师: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高兴吗?看到大家这么精神,老师决定给大家画一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师画马)认真看黑板,对了是马。

没等老师画完,就看出来了,好眼力。

喜欢马吗?你们对马有哪些了解?谁来说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2师:马是六畜之首。

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悟大意1.师: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63页,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

(生自由读)师板书全诗。

2.师: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谁愿意来读一读.3.想听听老师读吗?端好书:范读。

4.谁还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有气势的读一遍吧!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一)前两句诗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2.出示幻灯,师:知道感悟故事的几种方法吗?(借助注释、插图、查找资料。

反复诵读)3.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大意?(生汇报)4.师: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能基本弄懂古诗的诗面含义,但还需更深的挖掘课本,理解诗意。

5.幻灯师:(幻灯片)是啊,这默默旷野,沙石像雪一样的晶莹洁白,燕山顶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6.师画7.:“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边画)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8.出示图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

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找六名学生)指导朗读(二)后两句诗1.师: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0课 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0课 古诗三首(课件)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对偶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战场的景 色。用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显示了战场的清冷悲凉,含蓄地 表达出诗人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的愿望。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何当“,表达出一种遥遥无期的意 味。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主人重视, 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 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 的雄心壮志。
写出了竹子扎根的艰难和顽强,挺立 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在人面前
赞美之情顿出 突出表现了经历磨难后的岩竹身姿挺拔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写出了竹姿态之豪迈, “尔”透出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
竹子
破岩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托物言志
——不放松、立根还坚劲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天我们来学习这组诗中的第五首。
万( )奔腾 快( )加鞭
讲授新知
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与“诗圣”杜 甫、 “诗仙”李白、 “诗佛” 王维齐名的唐代著 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李凭箜篌引》《梦天》《雁门太 守行》等。
字词识读
yān

luò
燕山 似 金络脑
初读古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设问
这两句借马抒情,边塞是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 机会一展雄姿,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表现了诗人渴望被人赏识、 重用,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金络脑 马
托物言志
诗人
施展抱负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26张PPT)

课后习题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 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马诗》表达了诗人想要驰 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表达 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行于 人间的追求;《竹石》表达了诗人历经人生 的磨难艰险而更加坚定操守的志向。
课后习题
三首诗都是在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 “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此时的 “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 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 “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 更奇妙,更富有感染力。
课后习题
默写指点:在默写《竹石》的时候,要 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默写,如“任”指 的是任凭,“尔”指的是你。另外,要特别 注意诗人姓名里的“燮”字的写法。
课后习题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后习题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古诗解读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千磨万击还坚劲,坚韧,强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 你。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诗意:哪怕遭受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竹子依 然还是那样坚韧提拔。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 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课后习题
《竹石》前两句用叙述的口吻,首句语 调略上扬,重音放在“咬定”二字上;第二 句语调降低,语速放慢,读出从容傲然的感 觉。第三句加快语速,把重音放在“坚劲” 一词上,读得铿锵有力;第四句语速放慢, 语调略低但不失沉稳坚定。
课后习题
背诵指点:背诵的时候,要在熟读、理 解的基础上,抓住诗中事物的特点,结合插 图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就能比较 容易地背诵下来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

(板书课题:马诗)二、简介作者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3.指名再读,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7.理解字词。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0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08张PPT)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jìnɡ 任尔/东西/南北/风。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 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 来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 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实写竹子扎根, 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 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 有用武之地。
齐读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 解诗句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怀?
何时将要。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用黄金装饰 的马笼头。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 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金络 脑”属 贵重鞍 具,象 征马受 重用。
请你鉴赏一下!
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 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 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 种愤慨之情。
文章结构
马 诗
写景 抒情
月光下大漠如雪
燕山上弯月如钩 佩戴金络脑
驰骋沙场
主题归纳
《马诗》借马的形象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 不被赏识,但又热切期望 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 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石 灰 吟 【明】
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 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的?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分析、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三年级语⽂上册第四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语⽂上册第四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径jìng(径直、途径、⼤相径庭) 斜xié(斜线、斜坡、⽬不斜视) 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赠zèng(赠⾔、赠送、回赠) 刘liú(姓刘、刘海⼉) 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 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 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 君jūn(君⼦、君⾂、国君) 橙chéng(橙红、橙⾊、鲜橙) 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 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 ⼆、我会认 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 傲ào(骄傲、傲⾻、傲慢⽆礼) 橘jú(橘⼦、橘红⾊、橙黄橘绿) 三、多⾳字 ⾏ háng(银⾏) xíng(不⾏) 挑 tiǎo(挑灯) tiāo(挑选) 四、古诗诗意 ⼭⾏诗意:⼀条弯弯曲曲的⼩路蜿蜒伸向⼭顶,在⽩云飘浮的地⽅有⼏户⼈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那⽕红的枫叶⽐江南⼆⽉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诗意:荷叶败尽,像⼀把遮⾬的伞似的叶⼦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机勃勃。

别以为⼀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不禁思念起⾃⼰的家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备课素材托物言志诗的鉴赏知识储备1、概念: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

3、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捶()凿()焚()洛()锤()函()烫()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D.排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古诗三首》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络”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马诗》。

3.能借助古诗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借助事物所表达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能借助古诗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借助事物所表达的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谈话揭题:宋代爱国大臣文天祥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是说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映照史册。

多么伟大的情怀呀!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故事又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本课三首古诗均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由单元导语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干脆利落,也能最快速度让学生投入课堂。

二、夯实基础1.情境诵读播放《马诗》《石灰吟》《竹石》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1)出示古诗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过渡:在正式理解古诗意思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首古诗的作者吧!3.知人论世教师请学生挑选一首诗歌进行诗人介绍。

学生介绍完,教师适时点拨、补充一些关键信息。

①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等。

②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大臣、军事家。

于谦爱国忘身,自奉俭约,中外威服。

著有《于忠肃集》十三卷,系其被害约二十年后汇集而成。

③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预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预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预习知识点梳理一、我会写:络luò:络纱络丝络线脉络网络锤chuí:锤打锤子铁锤千锤百炼凿záo:凿井开凿凿子凿壁偷光焚fén:焚香焚烧忧心如焚玩火自焚二、多音字:燕:yān ( 燕山)yàn ( 燕子)要:yào(不要)yāo(要求)似:sì(相似)shì(似的)当:dāng(当前)dàng(适当)络:luò(脉络)lào(络子)骨:gǔ(骨头)gū(骨碌)三、课后习题答案:二、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古诗解析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介绍: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容 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
详 解
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 了岩石之中。
这两句说明了竹子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

容 说明竹子生长的环
详 解
境很恶劣。
品读诗句
内 开头用“咬定”二字,
容 把岩竹拟人化,已传
详 解
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 强的生命力;
诗句翻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容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
第10课 古诗三首
在古诗中,一些植物或动物常被 课 题 诗人赋予品格或志向,让我们走进 导 入 《古诗三首》,一起来了解。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
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
相 关 链
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 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 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
接 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
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
内 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
容 详 解
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 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 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句翻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内 13日-1457年2月16
容 日),字廷益,号节
详 解
庵,汉族,浙江杭州 府钱塘县(今浙江省
杭州市上城区)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
内 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
容 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生字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生字教学课件)
部分素材选自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删改。
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
形近:信函 幽静 凶恶
组词:开凿 确凿 凿壁借光
fén

笔顺:
音序:F
结构:上下
偏旁:火 笔画数:12
形近:贪婪 禁止 清楚
组词:焚烧 焚香 焚书坑儒
声明
本文件著作权为创作公司所有,仅限于教师教学及其他非 商业性和非盈利性用途。如发现盗用、转卖、网络传播等侵权 行为,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根据部编版教材修订 六年级(下)
生课 字件
luò

笔顺:
音序:L
结构:左右
偏旁:纟 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9
形近:洛阳 方格 胳膊
组词:网络 联络 脉络分明
chuí

笔顺:
音序:C 结构:左右 偏旁:钅 笔画数:13 形近:垂柳 捶背 边陲 组词:锤子 纺锤 千锤百炼
záo

笔顺:
音序:Z
结构:上下
偏旁:凵 笔画数:12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不畏艰难、坚贞不 屈的高尚品质
都是咏物诗, 借助事物, 表达人生志 向
《竹石》
竹子
刚正不阿、铁骨铮 托物言志 铮
结构梳理
咬定——青山

立根——破岩

千磨万击——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主题概括
《竹石》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 的 写照,诗人借竹子 坚韧 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 不阿、 铁骨铮铮 。
拓展延伸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学写字
luò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chuí záo
锤凿
fén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chuí
要注意右半部分四 个横的长短分布情况, 四个横之间的间隙要匀 称。
坚强有力
想象画面
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岩石中生长 的竹子具有不屈 不挠的精神。
资料
郑燮出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乾隆七年出任山 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 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饥荒为民请愿得 罪大吏而被罢官。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 同情底层百姓。他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 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性格旷达,不拘小 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 “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A. yān B. yàn
1. 成群的燕. ( B )子在燕. ( A )山附近的低空飞行。
A. jìng B. jìn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7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7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悟诗情
请结合作者资料思考,作者想要 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歌。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这里指 戴上金络脑。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三、四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 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 勋呢?
作者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 《于忠肃公集》。曾做过巡抚,为民 兴利除弊,后来做了兵部尚书。他忧 国忧民,为官清正,性固刚直,不畏 强权,深受人民的爱戴。他的诗风中 始终贯穿着深沉的报国爱民的思想及 廉洁坚贞的高尚情操。
古诗讲解
无数次的锤击开
经过千万次锤 千锤万凿/出深山, 凿。形容开采石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 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 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 诗正是当时所写。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动态描写 沙暖/睡/鸳鸯。→静态描写
飞燕的繁忙飞行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 机,鸳鸯的闲适熟睡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绝句 [唐]杜甫
- -/- -/丽, - -/- -/香。 - -/飞/- -, - -/睡/- -。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杜甫(712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 称“李杜”。杜甫在中 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 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 为“诗史”。后世称其 杜拾遗、杜工部,也称 他杜少陵、杜草堂。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
为惠崇和尚的画所作的题画 诗。 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
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 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 图,一幅是飞雁图。这首是 题鸭戏图的诗。
统编教材三166年),字吉甫, 自号茶山居士。南宋 诗人。曾几学识渊博, 勤于政事。其诗风格 清淡,词意明白,语 言轻快,形象也较为 生动,内容多写个人 日常生活,亦有抒写 爱国抗金之作。著有 《茶山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0 古诗三首 马诗、石灰吟、竹石(3课时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0 古诗三首 马诗、石灰吟、竹石(3课时版)完整版

句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 来的石灰石,将烈火的焚烧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为粉末。 浑:全,全然。 浑不怕:一点儿也不怕。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句意:即使粉身碎骨又有何畏惧,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你觉得这首诗,作者仅仅是在写石灰吗?它 还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齐读,仔细品味一下。
(2)纵然粉身碎骨也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 留在人间。
(3)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 ,任凭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 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抱 负。《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 洁傲岸的情操。《竹石》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 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这三首古诗都运 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墨梅 元·王冕 我有家关洗托砚物言池志头,树表,明自己志向的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 佩戴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 骋,立下功劳呢?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读完诗文,大家通过诗题“石灰吟”觉 得这是一首什么诗?
一首吟诵、赞 美石灰的诗。
石灰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题意:赞颂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这里指撞击次数多。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若,好像。等闲, 平常。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10古诗三首PPT【部编版】27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10古诗三首PPT【部编版】27


2.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 可从什 么是文 明,文 明与城 市的关 系,以 及什么 是城市 文明的 核心内 容等角 度加以 认识与 阐释。

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简单的人物 对话, 交代了 “他” 的身份 和家庭 生活状 况,也 照应结 尾,凸 显人物 品质。

4.媳妇为了“他”也来到城市,来到 工地, 找不到 合适的 进钱门 路,就 捡起了 破烂, 为此, 她常常 抱怨“ 他”无 能。
那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似乎是天地的悠悠回音—— (齐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 间”)
那声音似乎消失了,但它又没有消失,几百年来,那声音 一直在每个人心中响起着。这一刻,让我们默默地把诗中的一 字一句都铭记在自己的心中。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人教 部编版2 7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人教 部编版2 7
士考试为好。所以李贺未能应试,终
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
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
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
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风格独特,
想象力丰富,人称“诗鬼 ”。

3
学习古诗小贴士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悟诗情, 插图注释也要看, 反复诵读入诗境。
10 古诗三首
10 古诗三首
马诗 唐 贺知章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唐宗室郑 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
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
通过河南府考试,获得考取进士的资
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月似钩金络脑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

(板书:沙如雪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板书:金络脑踏清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

“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
四、交流探讨,感受深义。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片,展示古诗)让我们带着对古诗
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

那诗人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3.师:李贺是唐代非常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负盛名,他为何会发出如此感叹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李贺的生平。

(展示幻灯片)
4.师:诗人在这万里平沙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自己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马诗》,说说诗歌内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贺通过咏马表达自己的志向。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

二、“吟”出诗题,弄清题意。

1.出示“吟”字,引出诗题。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一个字——“吟”(课件出示)。

它是个形声字,从口,今声。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

我们也曾经学过题目中带有“吟”字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带“吟”的诗——明代于谦《石灰吟》(出示题目并板书)。

《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更是高尚情操的体现。

(齐读诗题)
3.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相关图片)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让我们在诗中寻找一下答案吧。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默读古诗。

读到“千锤万凿”,仿佛看到了铁锤,听到了铁锤击打声;读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眼前仿佛出现了焚烧的火光烈焰、生石灰入水的腾腾热气。

读完古诗,我们能想象出石灰石在石灰窑里被烧成石灰粉的过程。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石灰的什么品质?(板书:志向清白坚强不屈)
2.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诗歌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意思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诗歌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纵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世间。

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和洁身自好的追求吧。

(板书:洁身自好)
四、交流探讨,体会诗人情感。

1.“诗言志”: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2.全班交流:这首诗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是什么?(这首诗正是诗人于谦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写照。

)
3.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

看起来描写的是石灰,实际上是诗人在寄托“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强烈感情以及爱国爱民,哪怕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这首古诗,通过赞美石灰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进而表明诗人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品质。

石灰吟
志向清白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石灰吟》,说说诗歌内容。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竹石》。

这同样是托物言志诗。

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这是一首题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

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幅图把竹子和石头画在一起,诗人又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郑板桥的这首古诗吧!
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诵读古诗,走近诗人。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

擅长画兰、竹、石。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2.默读古诗,分析古诗的含义。

(1)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定”是什么意思?诗中“咬定”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用力地咬着不松口;青山;说明可扎根破岩的坚定。

)(板书:扎根破岩)
(2)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磨”和“击”各是什么意思?“坚劲”是什么意思?“任”和“尔”又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折磨;打击;坚定挺拔;任凭;你。

遭受无数次的折磨和打击仍然坚定挺拔,任凭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板书:坚定强劲)
3.你们还知道郑板桥有哪些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这首古诗通过铿锵有力的“咬定”两个字,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2.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

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竹石,其实是借助竹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劲、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崇高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首古诗表面上是写竹,其实是写人,借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和高洁品质,表现诗人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竹石
咬、立、磨、击、任、尔
扎根破岩坚定强劲
1.本课包含三首古诗,三首诗皆托物言志,所以教学时我都是先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表层意思,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言的“志”,并激发学生自己探索诗的深层含义。

2.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所以朗读环节所用时间较少,仍有所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