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难点和重点,问题上多
(精品人教)2020(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含解析)
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一、金属矿物1. 存在: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注意:各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不尽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而人类目前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2. 矿石: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常用来炼铁的几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赤铁矿(Fe2O3)、菱铁矿(FeCO3)、磁铁矿(Fe3O4)。
二、铁的冶炼1. 反应原理3CO+ Fe2O3 2Fe+3CO22. 实验装置图注意:实验开始前应首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以防止不纯的CO气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爆炸。
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实验结束后必须先停止加热,直至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防止生成的铁单质再次被氧化。
一氧化碳有毒,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
三、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1. 对于含杂质的物质: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转换成纯净物的质量,如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计算时需算出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800t,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 不纯物质、纯净物质、纯度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即为纯净物占不纯物的质量分数)。
四、金属的锈蚀与防护1. 铁制品锈蚀原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呈红褐色,其主要成分为Fe2O3。
注意:铁锈的结构比较疏松,易吸水,且透气性好,所以铁制品表面一旦生锈,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会加速铁制品的锈蚀。
2. 铁制品锈蚀的方法:除了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之外,常用的方法有“穿外衣”和“打强心针”,“穿外衣”即给金属涂上保护膜,“打强心针”则是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比如制成合金等,来增强其自身的抗腐蚀性能。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初中三年里,中考的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整理好知识点,了解化学重点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2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Cu,Fe2O3。
2、绿色固体:Cu2(OH)2CO3。
3、蓝色固体:Cu(OH)2,CuSO4·H2O。
4、紫黑色固体:KMnO4。
5、淡黄色固体:S。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Ag,Fe,Mg,Al,Hg等金属。
8、黑色固体:Fe粉,木炭,CuO,MnO2,Fe3O4,(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Fe(OH)3。
10、白色固体:NaCl,Na2CO3,NaOH,Ca(OH)2,CaCO3,CaO,CuSO4,P2O5,MgO。
3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H2O,H2O2。
2、蓝色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溶液。
3、浅绿色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溶液。
4、黄色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
5、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 N2和O22、水煤气: CO和H23、煤气: CO4、天然气: 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 Fe2O35反应中的一些规律1、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2、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Cl—,沉淀为AgCl3、跟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32—也可能是HCO3—4、跟碱反应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一定为NH4+5、SO42—与Cl—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然后再用AgNO3溶液检验Cl—6、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如Cu(OH)2 △ CuO + H2O7、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如CaCO3 高温CaO + CO2 ↑ 碱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级,如:2NaHCO3△ Na2CO3+ H2O +CO2 ↑中考化学学习建议做好中考前的三轮安排第一轮就是按章节复习也就是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理解每一课内容,然后把老师课堂上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课堂实验给完全搞清楚了,对以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要结合教材、结合笔记利用这一轮复习好好给巩固一下。
中考化学酸碱盐难点及突破
中考化学酸碱盐难点及突破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各省市中考考察的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让同学们常常感到千头万绪,有点力不从心。
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
【一】有规律的记忆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
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
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以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
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
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规矩〞有条件的。
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
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
归纳如下:例如:写出以下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思路点拨: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
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
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
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
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任时光飞逝,我们辛苦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想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很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体会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复习教案1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一节的教学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运用第4课时:习题讲授2、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随浓郁的黑烟,这是由于乙炔4、乙炔与溴水产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三)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浏览课本p34~35,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较: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 ,[来源:学,科,网z,_,_,k][来_______, ( ,, )[来源:学科网z__k]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 _着落,从而到达分离_______目的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三、提出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问点疑问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知道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点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进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二、学习进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浏览p28摸索和交换摸索;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多功能瓶的使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复习
260学习版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在学生了解气体制取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多功能瓶使用的知识,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卷里,多功能瓶的使用在实验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通过对多功能瓶用途的复习,为学生在中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多功能瓶的使用,尤其是多功能瓶作为收集气体装置时的使用规律,总是存在知识混淆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复习逐步提高和掌握多功能瓶的使用。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目标:1.知道多功能瓶的几种常见装置;2.了解多功能瓶的常见用途,并掌握其使用规律。
(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了解多功能瓶的常见用途,并掌握其使用规律。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三、说学法。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讨论、交流问题等方法,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一)出示课题(1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复习多功能瓶的使用,本课题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卷里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希望大家能做好笔记噢!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所以课题一开始就强调多功能瓶的使用这个知识点,是试卷考试中的高频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进入课题(6分钟)。
1.多功能瓶的组成:教师介绍:多功能瓶的组成:多功能瓶由1个集气瓶、1个双孔橡皮塞、2根导管组成(图片展示)虽然组成的仪器只有3个,但是将它们组合以后,却有很多功能,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所以叫多功能瓶。
先让学生知道多功能瓶的组成,再逐渐引导学生了解多功能瓶的用途;2.展示常见的多功能瓶装置:多功能瓶(初中阶段)常见的装置有以下五种:(图略)教师总结出多功能瓶的常见用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3.常见的多功能瓶装置及用途:(1)收集气体(排空气集气法或排水集气法)教师引导:排空气集气法,这种方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有两种:装置图1 (图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由a 端进入,瓶内空气由b 端排出,使用规则为:长进短出。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23796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学校: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选择题1.α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α一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B .α一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α一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 3 H 7O 2ND .α一丙氨酸属于氧化物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 浓氢氧化钠溶液B . 浓盐酸C . 浓硫酸D .饱和食盐水3.(08年苏州)有关尿素[CO (NH 2)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B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C .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D .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22()[()]Ar N Mr CO NH ×l00% 4.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 2、CO 、N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①SO 2 ②SO 2,CO ③SO 2,N 2 ④CO ,N 2 ⑤SO 2,CO ,N 2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⑤D .①④⑤5.在FeO 、Fe 2O 3和CaCO 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 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10%B .25%C .30%D .35%6.铷(Rb )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5)其单质跟氧气的反应异常剧烈,产物是棕色的过氧化铷(Rb2O2)和深棕色的超氧化铷(RbO2)的混合物。
若测得该反应的产物中铷的质量分数为255/335,则其中过氧离子(O22-)与超氧离子(O2-)的个数之比可能为()A.4∶1 B.1∶1 C.2∶5 D.1∶47.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难点考点11—化学计算题专题突破(原卷版)
重、难点考点11—化学计算题专题突破(二)考点剖析:此题型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书写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对题目中所给的数据,表格及图像进行正确的分析,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3:根据题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式,并正确设出未知量。
4:在化学方程式式中列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把已知和未知的数据写到相关物质的下面。
5: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正确求解。
6:对所求出的数据或化学量进行作答。
典例剖析:例1:(2020年河北中考)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2020年广元中考)某兴趣小组同学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分五次加入到139.6g硫酸铜溶液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例3:(2019河北中考试题)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
请计算:(1)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g 。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4:(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
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g。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例5:(2020年自贡中考)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
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
(1)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难点考点02—图表及数据分析题专题突破(解析版)
重、难点考点02—图表及数据分析专题突破考点剖析此考点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1: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守恒。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守恒。
考点典例例1:(2020黑龙江龙东)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34 2 5 5反应后质量/g 0 x 5 21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的值为18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D.丙一定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乙的质量为:x=34+2+5+5-(0+5+21)=20,故甲为反应物,乙、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因为此反应为一对多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故A选项的说法错误的;B、由以上分析可知,x的值为20,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0-2):(21-5)=18:16=9:8,故C说法是正确的;D、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改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说法错误。
故此题应选C。
例2.(2020海南省卷)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 的值等于0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g+0.5g+0g+0g=23g+X+24g+3g,X=0.5。
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g-23g=27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g。
该反应是:甲→丙+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X 的值等于0.5,故A错误;B、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 8:1,故C正确;D、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2023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
2023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1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2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1、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4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5气体的颜色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2、黄绿色气体:氯气3、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6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中考学习化学的五个要诀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课前一定要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揭秘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含解析
揭秘元素和元素周期表一、元素1.定义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
2.特点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
元素通常表示物质的组成,例如某矿泉水中含有钙、钾、锌、氟等,这里的钙、钾、锌、氟指的是元素。
注意: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例如:H2O和Ne,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0,但它们不是同种元素。
元素概念的核心可用六字概括,即“同质子、类原子”。
3.分类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有气体元素)4.分布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O、Si、Al、Fe;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5.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再加上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注意: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个原子。
有的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单质,如C、P、Fe等。
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表示几个原子。
二、元素周期表1.含义: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它最初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2.各数字、符号的意义(以氢为例)3.编排结构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 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称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4.规律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的所有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纵行(族):每一个纵行里所有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例题日本因强烈地震引发核泄漏后,曾在我国出现一股抢购食盐的不良之风。
其实我国食盐来源广泛、蕴藏丰富,因此抢购食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已知氯化钠中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B. 氯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C.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D. 氯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解析:因为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4,所以,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17;氯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三篇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三篇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中考化学学问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中考化学学问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一、要重视基础学问化学学问的结构和英语有某些类似之处。
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把握单词,要把握单词就要把握好字母和音标。
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化学学问中的“句子”就是“化学式”:“字母”就是“元素符号”:“音标”就是“化合价”。
这些就是我们学好化学必需娴熟把握的基础学问,把握了它们,就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及酸碱盐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讲究方法记忆俗话说“得法者事半而功倍”。
初学化学时需要记忆的学问较多,因此,只有把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1、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
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
这就简单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
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以旧带新记忆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学问,而应将新旧学问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
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学问来记忆,这样既巩固了旧学问,又加深了对新学问的理解。
4、谐音记忆法对有些学问,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
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挨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氧)的姑(硅)娘,买了一个(铝)(铁)合金的锅盖(钙),拿(钠)回家(钾),又美(镁)又轻(氢)。
5、歌诀记忆法对必需熟记的学问,如能浓缩成歌诀,朗朗上口,则非常好记。
如对元素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价上有氮磷,铁二三来碳二四,铜汞一二价上寻”。
2024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4篇
2024中考化学复习备考方案2024中考化学复习备考方案精选4篇〔一〕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备考方案2024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对于学生们来说,准备好复习备考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在化学这门科目中,复习备考的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解题技巧的进步。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备考方案。
认真掌握根底知识点是进步化学成绩的关键。
在开场复习之前,我们需要先对知识点进展梳理。
考生应该认真复习化学中的根本概念、化学的常见实验以及相应的反响原理等根底知识点。
同时,我们也需要结合历年来的真题,找出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便有有效的复习方式。
化学考试中,会涉及很多专项知识点,如单质、元素周期表、物质的性质、化合物和反响等。
针对上述专项知识点的复习可采取如下方式:1.针对单质和元素周期表的复习,需要做好笔记和模型的梳理,建立深深理解和记忆。
2.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合物反响,我们需要多看多练,经常做题,尤其是重复性练习,以加深记忆。
3.认真理解化学公式、反响方程和离子方程。
对于一些常见离子的识别和反响,我们还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进展复习,形成一定的记忆。
除了根底知识点和专项知识点的复习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化学中的一些重点。
重点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反响式的书写,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响,书写其分子式、离子式、电离式等,以表达出化学反响中的反响物和产物之间的关系。
考生还需关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推导方法,学会书写和推导反响式。
2.化学反响的类别化学反响的类型有很多,涉及到置换反响、合成反响、氧化复原反响等,考生需要在学习这些重点内容时,要全面理解这些反响类型的特点、性质以及反响规律,掌握解题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准确快速地作出题目。
3.酸碱度的计算酸碱度的计算也是化学中重要的考点之一,需要认真掌握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常用化学容量的计算公式以及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浓度的计算等。
中考化学中考重点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中考重点复习资料随着中考的临近,很多学生开始加快学习进度,特别是针对各科的重点内容进行加强。
其中,化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且难度较大的科目,需要我们更加认真地复习和理解其知识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化学中的重点复习资料。
一、物质的分类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又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类。
同时,物质还可根据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推荐资料:《初中化学基础》P2-P4。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由基本反应类型组成的过程。
其中,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和置换反应等。
了解基本反应类型的特性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简化方程式等。
推荐资料:《中学化学》P40-P43。
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我们理解化学本质的重要方面。
在中考化学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
我们需要掌握原子组成和结构的相关知识,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特性,同时还需要理解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推荐资料:《新概念化学》P6-P13。
四、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中考化学考试中的一大难点。
常见的化学计算包括浓度计算、质量守恒问题、气体压力计算和反应的平衡问题等。
这些计算需要我们熟记基本公式和步骤,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推荐资料:《中学化学》P76-P84。
总之,中考化学中的重点复习资料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化学计算等方面。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知识点,理解其原理和应用,并积极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与技巧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与技巧中考化学复习方法1.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要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
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
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实验、方程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实验、结果梳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课堂要“听、记、练”。
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
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子式、实验现象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减少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
同时,还应多树立化学解题思想,如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
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4.提高复习兴趣,克服“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简单来说就如同一名射手在进行一系列射击训练时,开始成绩逐渐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绩却不再上升,甚至下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同学们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
诸如制订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连起来,使书“由厚变薄”。
5.加强双基,全面复习。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的规律。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考化学复习学生易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学⽣易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中学⽣易存在问题: 1、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造成的失分现象⾮常普遍,在为数不多的⼏个⽅程式中化学⽅程式的书写不到位,化学式书写错误,缺少条件,未写⽓体符号和沉淀符号等的情况相当普遍;不知道空⽓是⼀种混合物等等。
这样的题⽬本⾝难度不⼤,主要是学⽣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的错误。
2、化学⽤语表达不规范、⽂字表达能⼒差。
如:元素符号的书写⼤⼩写字母问题,错字、别字,物质化学式书写张冠李戴等,近年来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对学⽣的⽂字表达能⼒要求较⾼,但从学⽣的答题情况看,⼀些学⽣的⽂字表达能⼒较差,如:氧⽓、碳酸盐的鉴别表述不完整,开放性试题答案似是⽽⾮等。
3、科学探究、读图识图、实验能⼒较弱 中考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的实验探究和分析能⼒、实验评价的能⼒、实验与计算相结合能⼒、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表达能⼒等。
解题中学⽣不能正确分析图象所表⽰的化学含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较弱,因此,得分率较低。
⼆、解决策略: 1、加强学⽣审题能⼒和对问题表达能⼒的培养 由于学⽣读题粗糙,信息理解不够造成的错误较多,反映出教学中对学⽣审题解题习惯养成的培养不够,注重解题得出结果⽽不注意过程理解的情况⽐较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的审题能⼒和对问题的语⾔⽂字表述能⼒的提⾼列⼊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
2、重视基础知识,加强答题规范性练习 学⽣规范答题的意识⽐较淡薄,规范答题的能⼒较弱。
尤其是化学⽤语、化学⽅程式、⽂字叙述等⽅⾯,有的学⽣词不达意,化学式书写随⼼所欲。
因此,加强学⽣规范化答题训练应该引起我们的⾜够重视。
平时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理解记忆、⼀题多解等形式狠抓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要帮助学⽣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积极开展针对性地类似训练。
3、重视过程教学,激发和训练学⽣的创新思维 要提⾼课堂教学的质量,除扎实对学⽣的“双基”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的创新思维能⼒的培养。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592403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学校: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选择题1.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4→+3B.+2→+3C.0→+2D.-4→-2 2.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A.2 g B.3 g C.3.5g D.4.5 g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4.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雨水B.消毒水C.海水D.蒸馏水5.已知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A.a% B.2a% C.(100-1.75a) % D.(1-0.75a)% 6.1.42g R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2.38g 氧化物X,或组成3.66g氧化物Y。
则X、Y的化学式可能为 C()A.R2O和R2O5B.R2O3和R2O5C.R2O3和R2O7D.R2O和R2O37.A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分子中共有7个原子核,A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0,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A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A.12 B.56 C.31 D.78.如右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分子的丙。
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丙物质的化学式是 ( )A .A 2B .AB 2C .A 2BD .A 4B 29.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X ,此分子的模型如下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化学复习:难点和重点,问题上多下功夫
中考化学复习:难点和重点,问题上多下功夫
化学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是复习基础。
这轮复习重在完善初中化学知识结构。
复习内容要求做到细致全面,以达到在知识上不留死角,尤其在高频考点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
第二轮是复习专题。
此轮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将同一类型题放在一块,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达到自觉认识化学原理,拓展思维,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轮是强化模拟训练,即在前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中考题型题量特点,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查漏补缺,同时培养考试的自信心,力争做到考场上不留遗憾。
在中考中,要想获得好成绩,必须在能做对的题目都做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复习时做好答题这方面的训练应是非常重要的。
1。
做题要分层次。
不能盲目,看到什么题就做什么,而应有目的地去做。
2。
要重视课本上的习题。
课本上的习题虽难度不大,但对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作用很大。
3。
专攻难点。
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专项训练,注意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
4。
重视模拟题。
模拟题如正式中考题,一方面它能全面检验你的水平与中考要求有多大距离,同时还能使你熟悉中考。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