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腹部术后胃瘫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配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腹
部术后胃瘫1例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电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重症腹部术后胃
瘫
腹部术后胃瘫是指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的胃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功能性并发症。由于较长时间反复呕吐,不能进食,易误诊为机械性胃肠梗阻。及时准确诊治本病可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笔者曾治疗重症腹部术后胃瘫患者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典型病例
患者,男,60岁,2008年3月28日就诊。患者于3 d前进食早餐后出现腹部胀痛不适,以中腹部为主,疼痛呈间断性,无放射痛,同时出现排便不畅,无排气,无恶心、呕吐,无血尿等。1 d前,上述症状加重, 腹痛频次增多、呈阵发性胀痛,仍未排气、排便,无呕血、咳嗽、咳痰、胸痛等。查:腹部膨隆,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 可
间断闻及气过水音。立位腹平片示:肠管内可见大量气体,及大量气液平面。以“肠梗阻”入住普通外科。入院后钡灌肠检查示:考虑乙状结肠扭转可能性大。3月30日,全麻下行肠扭转松解术,手术顺利。术后诊断:肠扭转,肠梗阻。术后给予胃肠减压,留置尿管、肛管,生命体征监测;氨曲南、奥硝唑抗感染;法莫替丁抑酸及支持、补液对症治疗。术后3 d,—般情况可,已排气、未排大便。肛管内有大量气体。
4月3日上午拔除肛管,诉腹部胀满,以上腹为主,上午呕吐1次,4月4 日晨又呕吐1次,2次均为淡黄色液体,约500 mL,大便已排出。查体: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上腹部震水音,肠鸣音弱,可间断闻及气过水音。即刻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全天胃引流量1000 mL ;并先后给予甲基新斯地明双侧足三里封闭,复方大承气汤、吗丁啉、液体石蜡、莫沙比利胃管内注入以刺激胃肠道蠕动,但仍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口服泛影葡胺,行上消化道透视检查,见胃明显扩张,胃蠕动波消失, 胃内造影剂经腹部加压后可进入肠道。
4月8日请本院康复科会诊。诊见患者神疲气怯,声低懒言,面白无华,腹部胀满,以上腹为主,恶心呕吐,已排气、排便,粪便中有中药药渣,舌淡,苔白,脉细弱。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上腹部震水音,肠鸣音弱,可间断闻及气过水音,腹部切口皮肤对合好,无红肿、渗出。化验回报: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考虑术后胃瘫。拟益气健脾,改善胃肠道蠕动。予针刺脾俞(双)、胃俞(双)、中脘、天枢(双)、气海、关元、外水道(双)、外归来(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内关(双)、公孙(双)。分
别将天枢(右)、中脘和天枢(左)、外水道(左)通以G6805-1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波形选用2〜
100 Hz等幅疏密波。刺激强度以引起肌肉微微颤动、患者感觉舒适为宜(8〜20 mA)。针刺时间30 min,24 h以内治疗1次。嘱患者精神放松。电针时出现明显的肠蠕动。4月9日,患者自觉腹部舒适,无呕吐。此后治疗每日1次,同时配合对症支持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月14日行腹腔透视检查,仍见胃部扩张,但体积较前次略有减小。腹腔内可见气液平面。电针同时使用复方大承气汤200 mL灌肠,每日2 次,进一步促使胃肠蠕动。4月24日行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左上腹气液平面,胃肠蠕动良好。5月3日,患者无恶心、呕吐及腹胀,有排气、有成型大便排出。查体: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上
腹部无震水音,肠鸣音活跃,间断闻及气过水音。遂拔除胃管,嘱患者进食流食,无明显不适,后康复出院。
2讨论
正常情况下胃肠的运动受电节律、神经及体液的调节。腹部术后出现胃瘫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胃手术创伤及胃迷走神经损伤;②胃切除后胃肠道连续性受到影响;③术后胃肠肽类激素水平改变,如胃泌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肠高糖素、前列腺素E1、血管活性肽等均可使胃排空延缓;④ 精神-神经因素,患者对手术的极度紧张状态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排
空延迟;⑤麻醉药物的直接抑制作用,术后运用镇痛剂等[1]。中医学认为,本病系患者手术创伤而导致气血亏耗,脾胃受损,中焦气机升降失调,通降失常;病位多居脾、胃、大肠。故治法当大补元气、和中降逆。本病例治疗选穴以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循行为依据,
其中脾俞、胃俞为脾胃的背俞穴;中脘为腑会,胃的募穴,胃俞与中脘相配为俞募配穴;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善治大肠腑病,调畅大肠气机;归来、水道系足阳明胃经经穴,且针刺取外水道、外归来,寓“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之意于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可宣通腑气,以助传导;内关为手厥阴之络,通阴维脉,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通冲脉,二穴相配为八脉交会穴,治疗胃部病症;关元为小肠募穴,气海为先天元气会聚之处。针刺诸穴,共奏大补元气、振奋脾阳、和中降逆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中脘对胃肠蠕动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天枢、外水道、外归来其穴位深部为大小肠走行分布,针刺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圆锥部的骶髓中枢,经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整合后,使之能逐渐改善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障碍,支配胃肠运动,胃肠蠕动增加。加之疏密波脉冲刺激对胃肠具有良好的动力兴奋作用,并能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1]。另有研究显示,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促使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2]。在
治疗疾病的同时,我们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努力缓解其心理压力,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些均有助于患者康复。
本案例为经西医综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的重症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笔者通过电针配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显著减少胃引流量并恢复胃肠动力。建议临床术后出现胃瘫时,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应尽早配合针灸、中药保留灌肠,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吴小伟,陈阁,王治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23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 : 29 —31.
[2]杨红,胡军.复方大承气汤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
能恢复作用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