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胡适的意思
胡适
毕业院校 康乃尔大学,哥 伦比亚大学
代表作品 《文学改良刍 议》,《卢山游记》, 《胡适文选》 信仰 自由主义、实用主义
胡适——诗集
《也是微云》 也是微云, 也是微云过后月光明。 只不见去年得游伴, 也没有当日的心情。
不愿勾起相思, 不敢出门看月。 偏偏月进窗来, 害我相思一夜。
胡适——历史伟人
国籍 中国 中文名 胡适 出生地 安徽绩溪县 逝世日期 1962年2月24日
别名 嗣穈,学名洪骍,字 希疆、适之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91年12月17日 职业 学者,作家,校长, 院长 主要成就 领导“新文化运 动”,倡导“文学革命” 语言 国语、徽州话(绩溪 岭北小片)
8、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9、发明不是发财,是为人类。 10、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1、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12、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 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3、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
胡适
胡适——图片
胡适——简介
胡 适 ( 1891.12.17—1962.2.24 ) , 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 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 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 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 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 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 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 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典故。 1939 年还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的提名。
名言摘的做事,
严肃的做人。
胡适
搜集火柴盒,博士学位,怕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 老婆 “怕太太协会” 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说错 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实用主义、自由主义 要盲从,太太命令要服从; 。。。。。。 自由、民主、科学 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化妆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 实践的精神 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 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 “今日中国之雷 太太打骂要忍得。 辱。 音” :《文学改良 陆小曼 韦莲司 。。。。。。 刍议》 曹诚英 洛维茨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 一曰,须言之有物 “第一红娘” 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 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 吟 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我的母亲》 八曰,不力 做一个不受人之惑的人。”
胡适胡适
胡适?胡适?作者:崔人元来源:《中国新时代》2012年第06期“胡适”,从中文字面,其意思可解释为:1、去往哪里? 2、怎么去呢?3、如何适应?当今时代压力山大,我们也都面临着这么几个问题要解决,否则就是——4、胡乱适应。
50年前辞世的胡适,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比较科学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科学”是现代中国最响亮和有号召力的词汇之一,而多数情况下其内含是指自然科学。
但现代中国的国家级科学院这种机构,其最初的几任领导者,其学术背景却都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文人”:中华民国1928年成立“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为蔡元培;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为郭沫若。
历史风云变幻,“中央研究院”后来在台湾复牌,胡适于1958年就职院长,“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亲临讲话,大肆恭维胡适。
老蒋讲毕,胡适发言,开口就说:“总统错了!”现场否定了老蒋的说法。
——下边呢?下边没什么,老蒋既没当场发作也未秋后算账,胡适院长颇有建树。
2012年是胡适(1891-1962)去世50周年,许多人发表文章纪念。
胡适有什么了不起?围观之后,我也走个场子吧。
做胡适之难学校教育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是与以老蒋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英勇作战的文人,胡适是追随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欺负中国的一条狗,是个猥锁的反动文人。
但检阅文献可发现,在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的年代里,胡适从来都是用实名发表文章,多次指名道姓地批判军阀、国民党政府、老蒋和孙中山,而且言必有据。
胡适的火力不弱,例如他写道:“国民党的中宣部是反动的”,“国民党的组织系统是反动的”,“国民党所代表的中央政府是反动的”,“正告中国国民党,要领导中国就必须立刻停止党化教育,立刻停止对言论自由的迫害”,“否则,就是把我烧成灰,我还要给国民党上反动的谥号!”,“我们所要建立的,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和批评孙中山的自由。
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和孙中山?”国民党曾发动文人写出围剿胡适,甚至要捉拿他归案。
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字适之,徽州绩溪人。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著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于台北逝世。
中文名:胡适外文名:Hu Shih别名:胡嗣穈,胡洪骍,胡希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浦东川沙出生日期:1891年12月17日逝世日期:1962年02月24日职业:学者、诗人、哲学家、史学家、作家等毕业院校: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主要成就:新文化运动领袖,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
代表作品:《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逝世地: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性别:男人物生平1891年12月17日未时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
点击查看图片胡适图集1893年随母亲冯顺弟前往台湾其父胡传任所。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母亲离开台湾返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进家塾读书。
其父胡传病逝于厦门。
1904年与江冬秀订婚,从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学堂。
1905年进澄衷学堂。
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
1908年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约翰·杜威。
点击查看图片留学时期的胡适先生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内容: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苏门四学子名词解释
苏门四学子名词解释苏门四学子是指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四位学者,他们分别是胡适、陈寅恪、钱穆和傅斯年。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胡适(1891-1962),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学和翻译界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评论家和思想家。
他提倡白话文运动,主张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他还积极倡导科学思维和启蒙精神,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古文字学家。
他研究中国古代史和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对中国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包括《论史评》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泰斗。
3. 钱穆(1895-1990),钱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主张儒学传统,提倡复兴儒学思想,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他的学术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傅斯年(1904-2001),傅斯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一位重要的古文字学家。
他研究中国古代史和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解读,对中国历史研究和古文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代表作包括《中国通史》和《史记索隐》等。
总体而言,苏门四学子是中国近现代学术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在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等领域的贡献被广泛认可,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1962年2月24日胡适逝世,1939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一生不尽女人缘:胡适生命中走过的女人们胡适与夫人江冬秀胡适与他的结发夫妻江冬秀的婚姻是他的母亲一手包办的。
胡适的父亲胡传是秀才出身,因几次应试未能中举,就进入上海龙门书院,成为著名学者刘熙载的学生,学的是辞章义理和程朱理学。
后来进入政界,曾在广东、河南、江苏、台湾等处充任幕僚或地方官佐,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是台东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他一生娶妻三次,前两任妻子先后病故后,与比他小32岁的冯顺弟结婚,这就是胡适的生母。
在胡适三岁零八个月时,他的父亲病故。
年仅23岁的冯顺弟将全家的希望寄托在胡适的身上。
她希望儿子能以他的父亲为榜样,走仕途之路。
虽说她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六年多的时光,但她对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体投地。
为了子承父业,她对儿子管教很严。
当时胡适家乡的蒙馆(私塾)的学费很低,每年只收两元钱,因此先生不负责任,误人子弟。
胡适的母亲为了激励先生的积极性,第一年付给先生每年六元钱的学费,第二年又翻了一番。
这就使得胡适得到“偏肥偏水”,另眼相待,对胡适未来的发展受益很大。
在胡适13岁时,随同父异母哥哥到上海读书。
临行前他的母亲为他订了婚。
未婚妻是邻县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脚千金江冬秀。
胡适本来对这门婚事不感兴趣,可是他对母亲非常孝敬,不敢违背母命,就默认了。
到了上海之后,胡适逐渐接受了新潮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开始用笔作武器,撰写文章,抨击封建的包办婚姻,呼吁女性解放,以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胡适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
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新诗的开拓者、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代表诗集有《女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新诗集)、《星空》、《前茅》、《瓶》、《恢复》等;诗歌名篇《凤凰涅盘》、《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
历史剧代表作有《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小说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等。
闻一多闻一多(1889~1946),新月社代表诗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
作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诗歌名篇《死水》、《发现》等。
殷夫殷夫(1909~1931),又名白莽,原名徐白。
“红色鼓动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代表作诗集有《孩儿塔》等;诗歌名篇有《血字》、《我们》、《别了,哥哥》等。
冯至冯至(1905~1993),沉钟社代表诗人,曾被鲁迅称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代表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诗歌名篇《我是一条小河》、《蛇》、《北游》等;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
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另有散文集《落叶》、《轮盘》、《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李金发李金发(1900~1976),中国现代文学史象征派诗人的代表。
胡适_精品文档
THANKS
谢谢聆听
民国时代
胡适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嗣穈,字希疆,留美后改名 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上庄村)。现代著名学 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提倡“五四”文学革命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曾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职务。 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新 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石破 天惊,引起很大反响。
胡适的二郎腿
在一张1958年的旧照片上,我们可以看 到两张普通的木椅,木椅上面安坐的正 是蒋介石和胡适。二人并肩而坐。蒋介 石的神情气度保持了他一贯的严肃与威 仪,符合一个领袖的身份,他正襟危坐, 服饰严整,身姿端正。出乎意料的是, 胡适却二郎腿高跷,神情轻松,一幅旁 若无人的样子·
Q:“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胡适说的吗?
初恋——威廉斯
• 在与威廉斯的通信中,胡适发现,自己遇万事讲究一个“忍”字,而西方人却 尊重自由与独立。于是胡适也渐渐开始渴望自由,开始质疑为什么自己一定要 接受父母定下的婚约,不能自己选择呢?
• 于是,胡适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迂回曲折的表达了想要解除婚约的 意愿,但被母亲回绝。他母亲甚至还给威廉斯的母亲写了一封信, 告诉她胡适在中国已有妻子。
她死后被埋在家乡的一个 小山坡上,好像永运在等待着她 思念的人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做你的梦·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
1..文界革命:A.从王韬、郑观应的报章文体到梁启超“新文体”;B.章太炎等的革命派散文C.章士钊的逻辑文2.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名词,故被用来命名。
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五虎将:徐亚枕、李涵秋、包笑天、周瘦鹃、张恨水3.五四文学革命倡导人及杂志(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2)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人物,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学改良刍议》刊于1917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5号。
(3)胡适、周作人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钱玄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4)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作品《人的文学》明确了新文学的核心内容:人的文学,即平民文学。
(5)李大钊发表重要文章《什么是新文学》;文章中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这样的文学要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作为“土壤根基”。
4.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湖畔诗社(4)浅草、沉钟社(5)南国社(戏剧社团)(6)语丝社(7)莽原社、未名社(8)新月社(诗人社团)5.鲁迅代表作品及分期(1)呐喊与彷徨时期(1918—1927):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将,经历了“呐喊”到“彷徨”的精神历程。
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同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
此时期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和五本杂文集。
第二讲-胡适、徐志摩、闻一多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1918.
2、从英文诗歌翻译中摆脱古典诗词,追求“诗体大 解放”:
“新诗成立的新纪元”: 关不住了
但是五月的湿风,
(译自美国诗人萨拉·蒂斯代 时时从屋顶上吹来 尔(SaraTeasdale)的Over 还有那街心的琴调 the Roofs(在房顶上)) 一阵阵的飞来。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 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 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 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 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 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 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 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 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 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 《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 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 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何可怕!
前, 笑。
音, 时,快活的声音。
的尽量向前流着,
候,不认识从前的朋友 了,——便在我身上大踏
成一 片锦绣。
步过去。
他本是我的好朋友,
只怕他如今不认识我了,
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 —“我生的高,能望见那小 河,——他是我的好朋友,
他送清水给我喝,使我能生 肥绿的叶,紫红的桑葚。
如今只怕我的好朋友,
再来看“我”和“农夫“、”筑堰者“的关
系。”农夫“打破了”我“和”小河“之间的和 谐关系,和谐既然已经被打破,“小河”就要寻 求新的和谐,“我”其实也希望能够恢复以前的 和谐,但这个恢复的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我” 可能会随着“土堰”、“石堰”连带着一起被冲 垮,被扼杀生命。这种矛盾也造成了“我”对 “农夫”态度的矛盾,因为“石堰”虽然阻挡了 “小河”,但它也在维持着暂时的平衡,保护着 “我”不被‘小河“冲垮。所以,“我”对政府 或者说强大的统治机构既有憎恶感又有一种依赖 感。这也是周作人内心中一直感受冲突的原因。
胡适
胡适人物简介胡适,字适之.(1891.12.17—1962.2.24),汉族身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成就: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伦理学、红学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一生共获取了35个博士学位。
人物性格:温和儒雅、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心系天下,其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主张,现在看来依然颇具指导意义,如熊培云所说,错过胡适一百年。
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
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与心学相对)影响。
曾求学于美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崇尚"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性格及事例1.平和亲切:万人景仰的胡适先生从来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他的一位挚友是一个卖饼的小贩。
胡适先生曾多次送书给这位朋友,而且还亲自登门看望他。
两人深厚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一个是闻名中外的大学者,一个是在角落里靠卖饼维持生计的小贩。
胡适平和、亲切,他也因此有了广泛的交际。
2.幽默风趣:胡适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
"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
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
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
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顾全大局;敢于反驳:蒋介石曾经邀请胡适竞选“总统”,他的确曾经动心过,因为在当时的宪法体制之下,“总统”其实只是一个虚位元首。
胡适
人物评价
关注美国政治
胡适从留学美国时开始,对政治极为热心,通过选举过程 了解美国的民主政治,通过对美国议会程序的观察,感受到美 国政治上的民主精神和公民的言论自由,对政治产生了一种 “不感兴趣的兴趣”。 1912年,胡适在康乃尔大学选修了山姆·奥兹教授的“美 国政府和政党”的专题课,按照老师的要求,看三份报纸,认 定一个候选人作为支持对象,关注大选的经过,参加当地的每 一次政治集会。这年11月,他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投 入政治活动,甚至一度对学业也无兴趣。 加标题
以学术关注政治 1929年胡适在《新月》二卷二期上发表《 人权与约法》,要求“快快制定约法以确定法 制基础!快快制定约法以保障人权”。 他在《知难行亦不易》一文中说:“以一 班没有现代学术训练的人,统治一个没有现代 物质基础的大国家,天下的事有比这个更繁难 的吗?要把这件大事办好,没有别的法子,只 有充分请教专家,充分运用科学。”
闺中密友:洛维茨
抗战爆发,胡适奉命出任驻 美大使。胡适去看望恩师杜威, 偶遇洛维茨。他们一见面,彼此 都有亲切感,谈话投机,互相赏 识,特别是洛维茨对这位杜威的 得意门生,更是尊敬和爱慕,几 点击添加标题 个月后就成了互相约会的好朋友。 但后来因为事务繁忙,也就没有 多少闲暇时间与洛维茨联系了。 后来洛维茨与杜威结婚,此后胡 适与她虽有通信联系,但昔日密 友,现在已经是学生与师母的关 系了。
自由主义 胡适坚持自由主义的立场,以“观其大略 ”的方式,多次说明这一思想的意义。他在 1947年写的《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一文 中说:“我深信思想信仰的自由与言论出版的 自由是社会改革与文化进步的基本条件。· · · · · · 我深信这几百年中逐渐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是 最有包含性,可以推行到社会的一切阶层,最 可代表全民的利益。民主政治的意义,千言万 语,只是政府统治须得人民的同意。”他认为 ,爱国、建国的正途,是实现自由主义的理想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维护人权、自由、民主, 是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由主义发言人
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
父亲是胡传,字铁花,仕至台东直隶州知州。
母亲冯顺弟。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约翰·杜威。
这令胡适的思想偏向实用主义。
正如北京大学学生、与胡适亦师亦友的顾颉刚、傅斯年对胡的评价一样:“这个人古书读的不多,但他那条路子是对的。
”《墨子》是胡适的很喜欢的古书。
其中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
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
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墨子不曾见战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
任公常说:“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引起很大反响。
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7)、《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等论文。
1919年三月,守旧派林纾在给蔡元培的信中攻击白话文说:“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 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
他的小说《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罗家伦、杨振声、冰心等。
哲学研究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
胡适
PPT 制 作 : 张 健 铭 、 韦 昕
材 料 收 集 : 路 莹 、 何 佳 芳 、 党 欣
主 讲 人 : 于 百 坤
这正是两人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
“缩头乌龟”。
胡适内心的“矛盾”
很多年后,自由恋爱风气兴起时, 胡适并未像其他青年一样毁掉婚约, 而是继续维持。对此,胡适在后来 的日记中写道“假如那时我狠心毁 约,是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 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 受”。
—— 蒋 介 石 对 胡 适 的 评 价
自由主义者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 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 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 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 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 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 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言论
• 墮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拋弃学生 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 求。 •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 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 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 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 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 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 的人。
胡适的自由主义
就是这样一位崇高的自由主义者
顺从了传统婚姻
胡适14岁时,就奉母命与江 冬秀订婚了。他18岁时,母亲命 他由上海回家结婚。他因家中没 钱办婚事,自己也没钱养家,就 以求学要紧,坚决地拒绝了办这 桩喜事。直到他由美国回来出任 北京大学教授,年已27岁才完婚。 写诗说:记得那年,你家办了嫁 妆,我家备了新房,只不曾捉到 我这个新郎。这十年来,找了几 朝帝王,看了多少世态炎凉。锈 了你嫁妆剪刀,改了你多少嫁衣 新样,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 只有那十年的陈爆竹,越陈便越 响。
胡适
胡适(1891年~1962年) 学者,诗人。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著闻于世。
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於哲学家约翰·杜威。
1917年(26岁)夏回国担任北大教授。
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
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
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
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
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去美国。
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
胡适终其一生,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不赞成暴力。
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致力于鼓吹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讲宽容,讲人权。
说民主是人类在政治上最进步的方式;自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这两样东西,如果了解得适当,运用得适当,都能够增进人类的幸福。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
【留学小百科——留学名人篇】胡适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拥有三十二个博士头衔(经袁同礼考证,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
)1927年3月,37岁的胡适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补交了博士论文(著作)《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亚东书店版)100册,完成了哲学博士学位手续,得到了第一顶博士帽。
胡适的第二顶博士帽,是1935年1月5日,香港大学授予胡适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
1936年8月,哈佛大学授予胡适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是为胡适的第三顶博士帽。
同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四顶博士帽。
其余的博士帽分别是: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6月6日);芝加哥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6月13日)。
1940年,美国8所大学分别授予胡适8个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形成“博士高峰年”:韦斯尔阳大学、杜克大学、克拉大学、卜隆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学院、柏令马学院、宾州大学。
仅在三个星期内,这位博士疲于奔命,先后到这些大学出席典礼,发表演说。
至此,他的博士帽有14顶了,但胡适先生却说。
“这些玩意儿,毫无用处……一个是四年苦功得来的,十三个是白送的。
”1941年,胡适在美国被授予博士学位有5个,在加拿大被授有2个。
胡适生平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安徽绩溪人。
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
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
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
1904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等校。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首次猛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嗣后又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一系列论文,把白话文学提到“中国文学之正宗”的地位,这是文学观念一个大变革。
他提出文学革命要创造一种“活的文学”,即“国语的文学”。
这对于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与此同时,他还发表《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有关创作的理论文字,率先发表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写成了一种解放了的新诗体,另外,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他还写了许多自然畅达的传记作品和杂文,翻译了都德、莫泊桑、易卜生等的一些世界名作,以供创作新文学的借鉴。
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
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但他又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鼓吹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
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提倡“好人政府”。
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
胡适的名词解释
胡适的名词解释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先驱者,被称为“百科全书式人物”。
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化评论家、教育家、诗人、翻译家和思想家。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主张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胡适的名词,以深入了解他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第一,胡适的名词解释: 文化评论家胡适以其独到的洞察力和批判思维在文化评论领域著称。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理论。
胡适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他认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他通过书籍、期刊和演讲,向公众普及他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胡适的文化评论不仅对中国现代化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中国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胡适的名词解释: 教育家胡适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
他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提出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胡适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独立人格,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他成立了许多教育机构,包括中国学生互助协会和中国杂志社,为培养一代代新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胡适的名词解释: 诗人胡适不仅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胡适的诗作多样而富有个性,既有表达内心情感的抒情诗,也有描绘社会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
他以自由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规范,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第四,胡适的名词解释: 翻译家胡适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致力于将西方文学和思想引入中国,并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
他热衷于中西文化交流,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并将中国作品翻译成西方语言。
胡适通过翻译工作,使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西方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民国著名诗人胡适简介
民国著名诗人胡适简介胡适,这个名字是从达尔文文学中提到的典故得来的,字适之。
他是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胡适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有众多文学作品。
胡适的作品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淮南王书》、《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等。
《白话文学史》是胡适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颠覆了文言文的正统,规范。
胡适讲述了白话文将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一段新的里程碑。
胡适以全面全新的思路和框架结构,揭露了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白话文学》打破了前辈文学史中狭隘的框架,把视线延伸到更广的文学领域,提高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它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审视了中国古代文学。
胡适的作品,另一本代表作《胡适文存》。
这本书一共有四本四册,《胡适文存》在1927年被推选为新文学十部杰作之一,并且排在第一位,这本书当时有很高的销售量,被选为畅销书。
《胡适文存》表达了胡适思想的所有精髓,一代代青年人都被它所影响,如梁实秋、张爱玲等,他们都把《胡适文存》作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之一。
直到胡适逝世以后,他的很多作品被后人发现后一直出版并且销量很高。
由此可见,胡适的作品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阅读,那会提高我们的文化内涵。
胡适四十自述讲述了什么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胡适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之一,他因为提倡白话文,坚决支持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和专制而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他一生兴趣广泛,涉猎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在文学、哲学、史学和教育学上都有突出的成就。
对于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师,他的经历和事迹可以给我们现在的人很多的教育和启发,而一本叫做《胡适四十自述》的书就是走进并了解这位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这本书又叫做《胡适自述》或者《四十自述》,这是由胡适先生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型著作,是中国现代传记的经典之作。
该书主要讲述了胡适从童年、少年一直到成年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感悟,回顾了他人生中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和自己的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胡适的意思
胡适(1891-1962)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文化批评家和散文家,
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
他深入研究中西文化,提倡现代科学知识和民主思想的传播与普及,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对比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他认为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和现代观念,过于封闭与僵化,因而抵制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他主张要通过西方文明的吸收与借鉴,来推动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变革。
在胡适看来,现代科学文化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它追求真理、普及知识,
重视实证和经验研究,强调实用性和可验证性。
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更注重形式、修养和道德,缺乏实证主义的态度和科学精神。
因此,胡适提出了一种“科学民主”理念,主张将现代科学文化与民主制度相结合,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胡适在学术界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观点。
例如,他提出了“白话文运动”
这一概念,主张用白话文来代替古文,以便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现代思想。
他还提出了“朴素文学”的概念,主张文学应该回归到真实、朴素的生活,反对空洞浮华的文风。
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中国文坛和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的思想与他的实践相一致。
他积极参与政治运动,关注社会问题,提出政
治改革的主张。
他曾在北大主讲新闻学课程,倡导新闻与文学相结合,提倡新闻学的科学化。
他还在文化批评领域开展研究与著作,对中国文学史进行了重要的批评和解构,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胡适的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和文化的更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以
独特的学识、远见和勇气,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对中国文化思想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胡适的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学术界和文化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影响将长久地延续下去。
总之,胡适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批判精神,对中国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对比,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和概念。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适的思想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与民主理念,将继续指引着中国人民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走向繁荣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