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 名词解释

交通工程  名词解释

道路工程: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道路平面线性: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各种基本线性组成。

视距: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为防止冲撞而制动或回避障碍物绕行所需要的距离。

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有超高,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为合成坡度。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变坡点: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

凹型竖曲线:w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下方,竖曲线开口向上。

凸型竖曲线:w为负,变坡点在曲线上方,竖曲线开口向下。

超高:在路基横断面设计中,当圆曲线半径介于极限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需将外侧车道抬高,构成与内侧车道同坡之单坡横断面,这种设置成为超高。

匝道:为不同水平面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转向使用的连接道。

压实度:指工地上压实后的干容重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该路基土的最大干容重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指用各种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的路面结构,亦称刚性路面,属于高级路面。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是以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各种改性沥青等为结合料,粘结各种矿料修筑的路面结构。

路拱坡度:为了迅速排出路上的集水需将路面做成一定的横坡度称为路拱坡度。

潮湿系数: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之比。

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的行车荷载。

路基临界高度: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槽底据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路肩的定义: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27.中间带的定义: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两、四块板断面道路中间设置的分隔上下行驶交通的设施。

包括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

56.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

交通工程学题库15版(名词解释)

交通工程学题库15版(名词解释)

1、路网密度: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该区域面积之比。

2、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交通量呈显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通常是指单向的,应上下行分别统计。

3、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之比(以%表示)。

4、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

5、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时段内通过道路(或某条车道)指定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等效转换后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6、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

一年中在指定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

(按意思表达即可)7、D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在道路规划设计时选择的小时交通量(按意思表达即可)8、停车视距:当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道路上有障碍不能绕过,而能安全地停止在障碍物前所需的距离。

9、会车视距:指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制动而不发生碰撞所需的最小距离。

10、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为了超越前车需要借用对向车道而不至于与对向行驶的车辆相碰所需的最小距离。

(按意思表达即可)11、自由流速度(畅行速度):一辆车在无其它车辆干扰下通过某一区断的最高速度。

12、临界速度:当流量增大到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速度。

13、阻塞密度:当密度持续增加使流量趋近于零时的密度或停车排队的密度。

14、临界密度:当流量增大到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密度。

15、饱和流率:在现行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指定的进口道或车道组在一个绿灯小时时间内,车辆能够最大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

16、起动损失时间:当信号灯变为绿灯,车辆由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时,前几辆车的车头时距总是大于饱和车头时距,从而使这几辆车通过停车线的时间大于正常车辆所需的时间,大于部分时间称为起动损失时间。

或实际绿灯开始与有效绿灯开始(第一辆车通过停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起动损失时间。

(按意思表达即可)17、清尾损失时间:从一个方向最后一辆车进入交叉口的时刻与另一个方向变为绿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超车会车视距的安全要求

超车会车视距的安全要求

超车会车视距的安全要求公路上的超车和会车是常见的驾驶操作,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地区,这些动作都需要遵守特定的交通规则和安全要求。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视距,也就是车辆之间的距离。

本文将讨论超车和会车时所需的安全视距。

什么是安全视距?安全视距是指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驾驶员可以看到前面和侧面路段的距离和状况。

这样可以帮助驾驶员避开可能会引发危险的车辆、障碍物和其他不利条件。

具有充足的安全视距可以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安全视距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驾驶员可以准确地辨认前方的所有交通标志和标志牌。

•如果有行人或其他车辆出现,驾驶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作出反应。

•在弯道、上下坡路段,驾驶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前方路况。

•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需要高速行驶的道路上,安全视距需要更远。

超车时的安全视距超车是一项需要特别小心的驾驶操作。

在超车前需要将视线转移到左侧以检查是否有车辆驶近。

但视线转移也会导致超车者面临盲区的危险。

因此,必须确保安全视距有效并满足条件。

在高速公路上,超车需要更长的安全视距。

通常情况下,在超车前至少应该确保有1,000米的安全视距。

这意味着,驾驶员在超车前应该检查车道内的车辆至少是在1,000米远的位置。

此外,在完成超车之后,驾驶员还应该保证安全视距,以避免来自后方车辆的危险。

针对特定道路的超车规则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总的原则是,在超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安全视距以确保安全。

会车时的安全视距会车是道路上的另一个常见操作。

不像超车需要转移视线,驾驶员需要保持警觉以观察来自对面的车辆。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视距特别重要。

如果两辆车的密度过于集中,则会导致碰撞和其他危机。

安全的会车视距应该比超车时更短。

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时,与对面来车保持50-100米的安全距离是必要的。

如果在狭窄的道路上,安全距离可能需要更近。

在弯道和上下坡路段,安全视距也需要更长。

在这些情况下,车辆的视线可能被阻碍,驾驶员需要及时确认路况。

行车视距的概念、标准和措施

行车视距的概念、标准和措施
超车视距
指在道路上进行超车时,为了确保 安全,被超车驾驶员能够看到超车 车辆的距离。
行车视距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车辆类型
不同车型的驾驶员视线高 度和范围不同,对行车视 距产生影响。
道路状况
道路的宽度、坡度、路面 质量、能见度等因素都会 影响行车视距。
交通环境
交通流量、车速、其他车 辆的行驶状态等都会对行 车视距产生影响。
道路线形设计
采用平缓的线形设计,减 少急弯和陡坡,以增加行 车视距。
交叉口设计
优化交叉口设计,合理设 置交叉口的位置和形状, 以确保良好的行车视距。
交通标志和标线
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提高道路的可见度和清 晰度,有助于驾驶员判断 行车视距。
交通设施完善
照明设施
01
完善道路照明设施,提高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行车视距。
05
行车视距与交通安全
行车视距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降低事故风险
良好的行车视距能够使驾驶员更好地观察道路情况,提前发现障 碍物或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提高行车效率
行车视距良好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使他们更加自 信地驾驶,从而提高行车效率。
保障行车安全
行车视距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行车视距能够为驾驶 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反应时间,保障行,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和车辆行驶情况,以便
及时调整交通流和采取措施保障行车视距。
紧急救援设施
03
合理布局紧急救援设施,如救援站、救援车辆等,以便在发生
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迅速响应,保障行车视距。
安全驾驶培训
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驾驶员对行车视距重要性的认 识。

视距计算使用手册

视距计算使用手册

公路最大横净距(视距)计算程序使用手册二O一四年九月行车视距是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向前能看得见的路线距离。

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公路上有障碍物或迎面开来的车辆,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汽车与障碍物或汽车与汽车相碰。

不论在道路的平面弯道上或在纵断面的变坡处,都应保证这种必需的最短安全视距。

行车最短安全视距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车速和汽车在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另外还有弯道视距、纵坡视距及平面交叉口视距。

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有对向的车辆行驶,为避免相碰而双双停下所需要的最短距离;超车视距是快车超越前面的慢车后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两倍。

中间无分隔带的道路应能保证会车视距,对有中间分隔带的较高级道路可仅保证停车视距。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道路,根据需要结合地形设置具有足够超车视距的路段。

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在平面弯道和交叉口处应注意清除内侧障碍,在纵断面的凸形变坡处,应注意采用足够大的竖曲线半径。

确定行车视距的定量数值,须研究:①汽车驾驭员的感觉时间和制动反应时间,它因人而异,且随很多自然和人为因素而变化;②汽车制动效率,它随轮胎花纹与气压和路面类型与湿滑程度而异。

视距计算程序则采用基于AutoCAD的VBA编写的应用程序,能够计算各种复杂线形的最大横净距,并能够绘制视距包络图。

本手册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细则》校审稿、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研发视距计算程序教程等相关资料整理,如有不足之处,请见谅。

视距计算程序下载可至/sjjs下载。

目录一、............................................................................................. 概述11.1行车视距的概念 (1)1.2行车视距的计算 (1)1.3视距:相关技术指标 (3)1.4平曲线视距的保证 (8)二、计算程序简介10三、........................................................................................... 初始化11四、平面文件格式114.1、交点法平面资料 (11)4.2、积木法平面资料 (12)4.3、交点法平面资料举例 (12)4.4、积木法平面资料举例 (12)4.5、交点法应注意的问题 (13)4.6、积木法应注意的问题 (15)五、司机视点距设计线的距离文件格式15六、桩号文件格式16七、最大横净距文件格式16八、视距限值文件格式17九、断链文件格式17十、操作 (18)一、概述1.1行车视距的概念 1.1.1定义行车视距是指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 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 故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

道路名词解释---精品管理资料

道路名词解释---精品管理资料

1道路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一条三维空间构造物。

2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环境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3设计车辆:是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

4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5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具体数值由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

6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7设计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它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8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个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表示.9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条车道或某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量,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10可能通行能力:是在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11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12服务水平:车辆在交通流中的运行条件和驾驶员与乘客所感受的行车质量的量度.13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14路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15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

16路线平面图: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17路线平面设计:在路线平面图上研究道路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18同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向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形。

19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之间以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向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形。

20汽车行驶稳定性: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勘测设计问答题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勘测设计问答题

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1.何谓路线?什么是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什么是路线设计?答:我们平时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路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在立面上的投影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意点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在平、纵、横三维立体上各部位尺寸的工作。

2.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是什么?分别有何作用?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

我们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在平原区,直线作为主要线形是适宜的,它具有汽车在行驶中视觉最好,距离最短,运营经济,行车舒适,线形容易选定等特点,但过长的直线又容易引起驾驶员的单调疲劳,超速行驶,对跟车距离估计不足而导致交通事故。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主要原素之一,采用平缓而适当的圆曲线即可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又可以美化线形。

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在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为缓和汽车的行驶,符合汽车行驶轨迹,采用曲率不断变化的缓和曲线是较为合理的。

3.在平面线形中,基本线形与汽车的行驶状态是如何相对应的?答:在平面线形中,基本线形是和汽车的行驶状态相对应的,具有如下的几何性质:(1)直线:曲率为零,汽车车身轴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夹角为零。

(2)圆曲线:曲率为不为零的常数,汽车车身轴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夹角为固定值。

(3)缓和曲线:曲率为变数,汽车车身轴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夹角为变数。

4.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中使用很广泛直线,为什么过长的直线并不好?答:一般在定线时,只要地势平坦,无大的地物障碍,定线人员首先考虑使用直线通过。

但过长的直线并不好,直线线形大多难于和地形相协调,若长度运用不当,不仅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也不便达到线形自身的协调。

另外过长的直线也容易使驾驶员感到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于是产生尽快驶出直线的急躁情绪,超速行驶,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5.直线在道路设计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一般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直线?答:直线在道路设计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使用直线:(1)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段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道路交通课程名词解释

道路交通课程名词解释

道路立体交叉: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地连接方式信号周期:信号灯三种灯色循环显示一次所用地时间信号相位:不同灯色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平面交叉:相交地两条道路在同一高度相连接.坡长:坡长指地是平距而不是斜距.纵坡:竖向高差与水平距离地比值.停车视距:车从发现障碍物到车安全停下地距离和剩余距离之和.会车视距:两车相向而行,从发现采取措施到安全停下所需距离.超车视距:两辆同向行驶地车,后车经过加速超过前车,回复到原来车道所需最小安全距离.路侧带:指车行道最右侧地缘石以外到红线之间地范围分车带:分隔纵向行驶车辆地一种物理设施路网密度:在一定区域内,路网总长度与区域面积之比道路面积密度:一定区域内,路面总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比非直线系数:道路实际里程与空间里程之比通行能力:在一定地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能达到地最大小时流率服务水平:是交通流中车辆运行地以反映驾驶员和乘客或行人感受地质量量度设计速度:在正常地道路,交通条件下,一名熟练驾驶员所能保持最大安全车速临界车速:当交通量达到最大时所应对地车速设计小时交通量:每年个小时中交通量从小到大排列,第位高峰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交通流:人流和车流地统称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地交通实体数平均车头时距:两辆车到达同一断面地时间差视距三角形:从本身最外侧查到到相对最内侧车道形成地三角形范围道路:供行人和车辆移动地人工构造物交通:人和物在空间上地移动城市道路布置原则:红线内布置各种设施保证远近期相结合改建合理横断面类型及适用条件:单幅路:机非,机机之间有隔离设施.安全性差,速度慢,适用于流量小,道路窄地次干路及支路双幅路:机机之间有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速度较快,适用于机动车流大,非机动车流小地道路三幅路机非之间设有侧分带安全性高,有利于照明和绿化,适用于城市主干路四幅路:机机有中央分隔带,机非有侧分带速度快,安全性高,适用于快速路,郊区路.但行人过街难,应设地下通道城市道路网特点:确定城市路网基本骨架功能多样,组成复杂景观艺术要求高城市道路网基本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满足通风日照要求满足设施布线要求道路网功能分类:快主次支道路网分级道路形式:方格式放射式自由式路宽()与建筑高()关系比小于压迫大于等于亲切合适(商)大于等于需绿化,视野开阔(次)大于等于开阔自然别墅区(主快)交通规划子系统:)道路网系统)客运系统)货运系统)自行车交通系统)行人系统)快速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四步骤:交通产生交通分布方式选择交通分配调查方法:家庭访问法单位访问法发表法电话簿法路旁询问法网络调查法轨道交通分类:有轨电车地铁轻轨独轨停放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停发方式:前进进车,后退出车后退进车,前进出车前进进车,前进出车排水体制:合流制分流制雨水(排水)类型:边沟暗管混合型加油站类型:路段式路口式公交站点分类:首末站枢纽站中间停靠站停车场分类:按停放车辆性质:非机动停车场,机动停车场按场地平面位置:路边停车场,路外停车场按服务对象:公用停车场,专用停车场按不同标高:地下停车场,普通停车场,多层停车场立交作用:减少或清除冲突点车辆连续运行,提高通行能力减少运行时间,节约能源减少高等级道路上地干扰.立交分类:分离式立交互通式立交信号控制依据:流量安全行人流量道路视距三角形作用:清除司机视线范围内地障碍物平面交叉类型:全无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交错点分类: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交叉口几何类型:十字交叉口丁字交叉口丫字交叉口畸形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圆曲线最小半径分类: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分车带组成:中间带有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共同组成侧分带有分隔带和路缘带组成路侧带组成: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通行能力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流量调查法:人工计数法流动车法录像法速度调查法:录像法车牌号法流动车法密度调查法:高出摄像法航拍法速度分类:地点速度行驶速度行程速度设计速度临界速度交通流特性:时空特性(时间,空间)交通量空间变化:路段变化车道变化方向分布变化运输方式:水运,道路,航空,铁路,管道目前道路存在问题:规划和用地局限设施薄弱交通组织不合理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道路勘测设计简答题

道路勘测设计简答题

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两种。

横向力系数:即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园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起点(ZH或HZ)切线相交所组成的角。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

合成坡度:是指在公路平曲线上既有纵坡又有横向超高时纵坡与超高横坡的矢量和。

爬坡车道:是指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辆行驶的专用车道。

转坡角:纵断面上相邻两纵坡线相交,后坡线相对前坡线的转角。

公路交叉: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及公路与其它道路或管线相交的形式。

匝道:连接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的通道。

公路选线: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地物及其他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公路中心线的工作。

沿溪(河)线:是指公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

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

山脊线:是指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

横断面设计43

横断面设计43

跳转到第一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九分。
二、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 1.清除障碍物:
( 2)清除距离视点轨迹线小于最大横净距的障碍物。 适用:分散障碍物,如独立建筑物等 。
h1
h2
h3
第19页 /共 24 页
跳转到第一页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九分。
二、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
2. 分道行驶: 二、三、四级公路,在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
超车视距的全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加速行驶距离 S1
当超车汽车经判断认为有超车的可能,于是加速行驶移向
对向车道,在进入该车道之前所行驶距离为 S1:
S1
?
V0 3.6
t1
?
1 at 2 2
式中: V。——被超汽车的速度 (km/h); t1——加速时间 (s); a——平均加速度 (m/s2)。
第7页 /共24页
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
的最短距离。
第 1页 /共24 页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九分。
4、视距计算
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构成: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停车距离 ST
安全距离
第2 页 /共 24 页
跳转到第一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九分。
?(1)反应距离:是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
跳转到第一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九分。
超车视距
1.定义: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2
3S2
S
' 4

行车视距的概念标准和措施

行车视距的概念标准和措施
2.存在视距问题的情况: 夜间行车:设计不考虑 平面上:平曲线(暗弯)
平面交叉处 纵断面:凸竖曲线
凹竖曲线: (下穿式立体交叉)
3.行车视距分类: (1)停车视距 (2)会车视距 (3)超车视距
平面上的视距问题 纵断面上的视距问题
2021/7/17
2
3.6.1 行车视距的计算
1.停车视距
▪定义: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 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Ls
'S)
Ls '
Rs R
Ls
LY
2021/7/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2)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
2)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
▪ ①圆曲线长LY>S: hRs(1cos2)
▪ ②曲线总长L>S>LY
h R s(1 c o 2 2 s ) (L s' l)si 2 n )(
arctL aS'n [1 {l (l )2]}
1.5(m) 2
最大横净距:在弯道内所有横净距中的最大值,称为最大横净距,用h 表示。
其值可根据视距S和曲线长L、行车轨迹曲线半径RS算出。
2021/7/17
14
(2)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
▪ 1)不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
▪ ①曲线长L>视距S:
hR sR sc
o 2 sR s(1c
o)s 2
180 S Rs
用最大横净距法或视距包络图法检查曲线内侧的视点轨迹线处的视 距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若不满足行车视距要求,则可清除视距包络曲线与视点轨迹线间的 全部障碍物或距离视点轨迹线小于最大横净距的障碍物;

第二章第七节行车视距

第二章第七节行车视距

第七节 行车视距
0 1 2 3 4 0' 5 R
6
2' 7
3'
4' 5'
6'
b
7'
0
图2-25 视距包络线图
1.2m y
第七节 行车视距
Z 路中线
Z0
A
a 路面 1.5m Bjx
1:n
B C
图2-26 开挖视距台
1:n 挖除
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圆曲线
R=∞
R
回旋线A β
图2-27 基本型
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III II
HY 由双向横坡向单 向 II
图2-17 平曲线缓和段
第七节 行车视距
s1
s2
s0=5m-10m
停车视距
图2-20 停车视距计算示意图
第七节 行车视距
汽车1 汽车1
S1
汽车1 汽车2
汽车1 汽车2 汽车2
汽车3 汽车1
汽车3
S2
S0
S3
SC
图2-21 超车视距计算示意图
第七节 行车视距
(一) 用解析法确定横净距
第七节 行车视距
(二)几何法确定横净距
● 用绘图方法确定清除障碍物范围,称为视距包络图。
● 视距包络图的作图步骤如下: ◆ 按比例画出弯道平面图,在图上示出路面两边边缘(包 括路面加宽在内)、路基边缘线(包括路基加宽在内)、路 中线及距加宽前路面内侧边缘1.5 m 的行车轨迹线(有缓和 曲线时也应按缓和曲线形式画出汽车轨迹线);
安全距离是指汽车停住至障碍物前的距离,S 0 一般取5m~10 m。
结论 停车视距为:

3视距

3视距
S4 V (t1 t 2 ) 3.6
尾随在慢车后面的快车司机往往在未看到前面的安全区段就开 始了超车作业,如果进入对向车道之后发现迎面有汽车开来而 超车距离不足时还来得及返回自己的车道。因此,对向汽车行 驶时间大致为t2的2/3就足够了。
V 2 2 V S4 t2 t2 3.6 3 3 3.6
2.3行车视距 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 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 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与迅 速,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道路 平面上的暗弯(处于挖方路段的弯道和内侧有障 碍物的弯道)、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 式立体交叉的凹形竖曲线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不 足的问题。
S超 S1 S2 S3 S4
(1)加速行驶距离
V0 1 S1 t1 a t1 3.6 2
(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
S2
V t2 3 .6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S3=15~100m (4)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
'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S超 S1 S2 S3 S '4
特别困难时:
2 S 超 S 2 S 3 S '4 3
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
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 2. 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 其长度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的地段,可采用 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措施。 3. 二、三、四级公路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置满足超 车视距“一般值”的超车路段。 当地形及其它原因 不得已时,超车视距长度可适当缩减,最短不应小于 所列的低限值。 在二、三级公路中,宜在 3min 的行驶时间里,提 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的超车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 于总长度的10%~30%,并均匀布置。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1、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同向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2、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

(指横向力与车自重的比值)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

7、设计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线形、路面及附属设施)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范围内,路段在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

其是衡量纵断面线形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9、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两个反向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10、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公路:连接城市与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与设施的道路)11、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表示回旋线的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回旋参数越大,缓和曲线的长度越长)12、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一般所有的填方不计价)13、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或者障碍物,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交通安全的距离。

14、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15、通行能力:也称道路交通容量,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视距

视距

视距【stopping sight distance】指的是从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

视距是从车道中心线上1.2米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lO厘米物体顶点的距离(指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

视距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等。

是确保汽车刹车时应当看得见、停得住的必要短距离。

它分为三种: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1)停车视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从看到同一车道上的障碍物时,开始刹车到达障碍物前安全行车的最短距离。

它由驾驶员在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距离(l1),开始刹车至停车的制动距离(1制)和安全距离(I0)组成。

(2)会车视距:两辆汽车在同一条行车道上相对行驶发现时来不及或无法错车,只能双方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在相撞之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

(3)超车视距:汽车绕道到相邻车道超车时,驾驶员在开始驶离原行车路线能看到相邻车道上对向驶来的汽车,以便在碰到对向驶来车辆之前能超越前车交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由于公路等级不同,因而技术际准规定了各级公路平曲线和竖曲线上的停车视距。

视距正解:以地球为圆心,地球半径R,在地球上的两点,高度分别为h和h1,把(R+h)和(R+h1)两点连线,和地球弧面相切得切线叫做视距!不要以为是眼睛看到的就叫视距。

1一只眼睛的视野称为单眼视野;两只眼睛视野称为双眼视野;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后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注视野。

2眼睛偏离视中心观察形体时,在偏离距离相同当然情况下,第一象限观察率最高,第四象限最低。

依次的顺序为第一象限、3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视觉的习惯往往是由左到右,从上到下。

观察圆周状的结构,习惯是沿顺时针方向看最为迅速。

5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因此先看到水平方向的形体,后看到垂直方向的形体。

许多机器与设备设计横6向的长方形适应了人的视觉的这一特征。

7眼睛作水平方向运动比作垂直方向感到轻巧,水平方向的尺寸估测比垂直方向尺寸的估测要准确。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驾驶人员行车安全,能随时看到前方的道路和道路上出现的障碍,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能采取安全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时距,简称视距。

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交叉视距、弯道视距和纵坡视距。

停车视距:由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汽车的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三部分组成。

会车视距:当对象行驶的车辆有回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会车视距值为停车视距的2倍。

超车视距:车行道上考虑有超车要求的路段,应采用超车视距,超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5倍。

停车视距(Ss)=驾驶人员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辆制动距离+车辆在障碍物前面停止的安全距离。

一般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20-60Km/h,停车视距在20-75米之间,可以理解为驾驶人员反应越快、车辆制动性能越好、行车速度越慢停车视距越小。

与道路交叉处行车直接相关的包括停车视距和交叉视距。

交叉视距:在保证两条相交道路上直行车辆都有安全的停车距离的情况下,还必须保证驾驶人员的视线不受遮挡,由两相交叉的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了交叉口视距空间和限界,又称为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是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的,它是最靠道路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间的直行车道的轴线,以停车视距为边长所构成的三角形。

要求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清除高于1.2m的障碍物(包括交通设施,广告牌,树木),以保证车辆进入交叉口时,驾驶人员能看清相交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情况,避免车辆相撞。

实际中常依此作为确定交叉口红线位置的条件之一。

停车视距采用路段设计速度进行计算,不折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的名词解释
会车视距是指在交通中,行驶中的两辆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即前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需要保持足够的长度,以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做出反应,避免发生碰撞或其他危险情况。

根据道路和交通条件的不同,会车视距的长度也可能有所变化。

超车视距是指在超车过程中,前车与后车之间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当一辆车准备超越前方的车辆时,超车视距可以提供给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超车操作。

保持适当的超车视距是为了确保超车过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这两个概念都涉及到保持车与车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包括车辆的速度、道路状况、天气条件等等。

保持合适的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有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