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1导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引论一、教学目的本章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总体概括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企图解决什么问题,并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应持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西方经济学。

使学生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有梗概了解,而且能够确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西方经济学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的特性,分析方法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的分析理解四﹑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2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这一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方法及为什么研究西方经济学?如何研究西方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研究经济活动的什么内容?企图解决什么问题?所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什么特点?同时要明确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学习和研究中应持怎样的态度(或者说应确立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总结起来至少包括三种领域的文献: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强调:完整的研究体系而非一个具体操作方法。

特点: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技术分析较上一类少,经济理论成分较上一类多些。

西方经济学第1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第1章导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提出 了必须依靠政府采取调节经济的措施(一只看 得见的手),才能消除失业和生产过剩的政策 主张。其具体办法是: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运 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弥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返回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二)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把生产可能线内的生产 组合点推到生产可能线之上。资源利用要研究三个问题:
1、一国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一国的各 种生产要素如果出现闲置和浪费,主要原因是 什么? 2、货币或储蓄的购买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3、一个国家生产物品的能力是否在持续增长?
五、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 终选择,来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 将来生产各种商品,以求人类无限欲望的最 大满足的社会科学。 从经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其逻辑起点是 资源的稀缺,而其逻辑的终点是欲望的最大 满足,也就是人的福利最大化。
(1)不同生产方案的机会成本 (2)处于生产可能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点都是现有资源 可以支撑的产量组合。 (3)处于生产可能线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出现了资源闲置。 (4)生产可能线外的任何一点的产量组合都是 既定资源无法支撑的。
四、选择的内容: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一)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应在生 产可能线的哪一点来进行生产。如前所述,A、 B、C、D、E、F的生产组合点都是可以的, 那么到底是在哪一点来组织生产?这就是资 源配置问题,也就是把经济资源分别组合到 哪些部门、企业中去,来生产不同的产品。 具体地说,资源配置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选择问题,可归纳为: (1)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3、为谁生产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只有消费才能使得我们的 需求真正得到落实。 为谁生产问题其实是产品的分配问题,而这个问题 的解决与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社会制度有关,不同的社 会制度使得分配产品的方式各有不同。
二、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自由决定的价格。 (2)财产权和激励机制。 (3)自由进行的国内外贸易。 (4)政府的职能。 (5)私人部门的作用。
3.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把研究
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动产 生多大影响的方法,称为边际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研究的是两个具有因果或相关关系的经济变
量之间的动态函数关系,当某一经济模型中的一个变 量发生一个微小的单位数量的变化时,其他变量因此 而发生的相应数值的变化称为该变量的边际值。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
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 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 这些标准。
2.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 Marshall)
提出的。它考察经济系统的一个(或数个)消费者、一 个(或数个)生产者、一个(或数个)企业或行业、一个( 或数个)商品或要索市场的均衡状态。 总体均衡分析又称一般均衡分析,它是由瓦尔拉斯(L. Walrus)提出的概念,是观察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市 场达到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瓦尔拉斯认为,各个市 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某一市场的变动会影响到其 他市场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总体均衡缺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选择;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效率; (4)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5)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课件2.ppt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课件2.ppt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需要。
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有助于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提高经济预测能力。用理性的、 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 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 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效率: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好处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10页,共36页。
3、(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1)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
(2)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 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 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第3页,共36页。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思考: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济问题有哪些?
• 最早将经济定义为“奴隶主对家庭财产的经营管 理 ”。
• 经济的实质在于:资源是稀缺的,而个人是理性
的。因此,作为“理性人”一定会选择最优的行动去 追求个人最大的满足。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4页,共36页。
何实现均衡。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32页,共36页。
4、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法 • 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适用于微观经济学。
• 总量分析以整个国民经济变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适用于宏观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33页,共36页。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17页,共36页。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个人:周末看一场电影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社会:发展经济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提高效率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上大学直接工作的机会成本?反之呢?
2012-9-16
4
微观经济学原理
即问即答
1.
2.
安妮决定暑假去参加某计算机学习班,因此不 能继续打工赚2000元。参加学习班学费2000元, 书本费200元,生活费1400元。请问:安妮参 加学习班的机会成本? 露西邀请凯琳参加她的婚礼,凯琳接受邀请前 往,指出以下哪些是其机会成本:
反映选择的含义 有助于理解效率 有助于理解机会成本
A Y1 Y2
· G
B
· H
C 黄油 (X)
6
其短期确定,长期可变 O
X1
X2 D
2012-9-16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竞争与合作:利用稀缺资源的方式。

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合作: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多赢。
2.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重要的图形作法
重要的计算方法
2012-9-16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本章结束 再见!
2012-9-16
15
动态分析:研究某一时段
5.
经济模型: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 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文字、方程、图形均可表述。
10
2012-9-16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微观经济学概述
1.

001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001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三). 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
1 . 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 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 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动过程,是一种静止地、 孤立地析 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 变动情况,分析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及其相互关系。它主要是一种时间序列分 析,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来看待。
宏观经济学(总量经济学)
• 研究对象: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 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 基本假设: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1.联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别名
小经济学、个体经 大经济学、总体经 济学、价格理论 济学、收入理论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和稀缺、充分 需求不足,存在失 就业 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以经济个体为主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 主 国民收入
• 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 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 • 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各个市场之间均衡的 建立与变动,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考 察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
2. 非均衡分析
非均衡分析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地用有关变量之间的 均衡与不均衡加以解释,而要以历史的、制度 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 量的分析,也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 衡状态。 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使用的是均衡分析 方法。但现代经济学越来越重视非均衡分析。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五是中西方对名称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政治经济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指西方国家居 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 在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通称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 则通称为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中国目前高等院校的理论经济学课程主要有两门: 即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经济学的学科目录: 理论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政治经济学;2、经济思想史;3、经济史;4、 西方经济学;5、世界经济;6、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 而应用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国民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3、财政学(含: 税收学);4、金融学(含:保险学);5、产业经 济学;6、国际贸易学;7、劳动经济学;8、统计 学;9、数量经济学;10、国防经济学。
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虽然书名用“经济 学”,而不再用“政治经济学”,但是书中 仍然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提法。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与此类似,萨缪尔森 《经济学》书名也用 萨缪尔森的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而不用“政治经济学”,然而书 中也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提法。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由此可见,马歇尔和萨缪尔森都是把“政治
将“政治经济学”改称为“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 主要推动者 是马歇尔 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1890 1890)一书中, 经济学原理》 1890 马歇尔 开篇可见“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几个字。 此书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绪论开头第一句话为“政治 政治 经济学或经济学” 经济学或经济学 。 从马歇尔以后,一般没有人用“政治经济学”这一 名词了。 在现代,除我国 日本 我国和日本 我国 日本仍沿用“政治经济学”称谓 外,其余一般均将释为“经济学”(当然 当然,在20C60 当然 20C60 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一词再度复兴于西方)。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一部分内容体系框架第二部分内容提要1.稀缺性与选择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可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无论其绝对量是多少,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这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做出选择,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以便生产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

这就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是指社会或个人在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因此,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

假定把所有让会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物品,在给定技术不变和社会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该社会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的组合所形成的轨迹,经济学称之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失业、低效率、资源浪费等使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做出选择,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愿望的一门学科。

一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4.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解决方式。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经济制度:一是计划经济制度,即生产和消费都由政府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二是市场经济制度,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制度;三是混合经济制度,即计划与市场有不同程度结合的制度。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厂商与家庭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由于分析的焦点是“相对价格”的决定及影响,因此又称为价格理论。

01第一讲 西方经济学 导论(11级)

01第一讲 西方经济学 导论(11级)

不同制度下的大学生别样生活



学费优惠 加拿大:本国学生六分之一,国际学生全额 助学贷款和还款(加拿大为例) 助学贷款申请条件——公民或永久居民、学生身 份 还款从毕业后半年开始,九年内还清 个人难以改变的现实(制度环境)
12
11:52
文 明 水 平
某代人对文明的贡献
创新:为文明加 高

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清除已有的错误观念

郎咸平:凡是你能想到的都是错的 冲破意识形态的樊篱 状态标准:多阅读多思考,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经济学问题 无意识关注的重要价值 学会标准:必须经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关注现实:了解生活其中的真实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小窍门:随时记录所思所想,写笔记或写博客

“曼昆的东西让你觉得,学经济学原来也是一 种享受”——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曼昆 《经济学原理》的译者)
11:52 7
[美]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著.《经济学》.萧琛 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8,第18版
P
A Samuelson , W D Nordhaus. Economics . 18th edition , McGraw-Hill Companies , Inc. 2005。
11:52 25

萨缪尔森《经济学》(17版)开篇引用的一句话: 骑士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 家和计算机天才的时代。 萨缪尔森: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 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要碰到无情的经 济学真理


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并非要你成为天才,但如 果你不学经济学,命运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
11:52 4

西方经济学导学(第2版)参考答案第01章

西方经济学导学(第2版)参考答案第01章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参见教材P3)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参见教材P4)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参见教材P4)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8)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参见教材P11)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参见教材P16)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参见教材P16)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导论

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 经济周期客观存在 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Unemployment) 基本概念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 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力人口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时期:19世纪70年代 —— 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马歇尔(英) 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一书。 观点和主张: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运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市场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
四、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凯恩斯革命时期:凯恩斯(英) 1936 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后凯恩斯学派: 萨缪尔森(美) 新古典综合派 罗宾逊(英) 新剑桥学派 反凯恩斯主义流派: 货币主义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大滞胀 (Great Stagflation)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停滞的产出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为弗里德曼和卢卡斯所宣扬的反凯恩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正如30年代大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70年代的大滞胀引导经济学家和公众迎接反凯恩斯革命的到来。”(托宾)
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率(%)
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
中国宏观经济 -----失业和通货膨胀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是隐性的 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消费 货币史与货币政, 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

电大最新版《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电大最新版《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 第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 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 的认识。
•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 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商品市场;如何生产取 决于要素市场;厂商面临的是用有限的生产要素生 产什么商品能够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面临的是用 有限的收入购买什么商品能够获得效用最大;分配 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1.研究对象的界定 •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即家庭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明确;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即市场上每个经济活动主体对有关经济情况具有完全信息。
• 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 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 六、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
•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 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 对象: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 特点: ① 考察市场经济社会的微观经济行为,即厂商或家庭的经济行为 ② 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研究围观经济问题; ③ 重点考察现代经济条件下发达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活动; ④ 从个体、局部角度考察问题; ⑤ 较多的运用数学分析工具。
供依据
2.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 (1)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
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 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在成本和市场需求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生产者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决定生产量。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者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生产技术,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市场理论及市场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小规 模生产者,每个生产者 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02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总结词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贡献 ,研究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详细描述
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起始于18世纪末,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强调 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市 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价格机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目录 Contents
•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概念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与应用
0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 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01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市场机制下供求关
个体决策者
市场供求关系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者的行为, 包括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过程、偏好、约 束条件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机制下商品和服务的 供求关系,以及价格如何在供求关系的作 用下形成和变动。
资源配置与生产
竞争与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 生产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_导论

西方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_导论

经济学简史
重商主义 发展 14C末-
阶段 17C中
(萌芽)
政策 主张 政府干预
古典经济学 17C中19C70’S (西方经济 学形成)
经济自由
新古典经济学 19C70’S 20C30’S (微观经济学 形成)
经济自由
当代经济学 20C30’S-今 (宏观形成 与和宏观微 观进一步发 展)
政府干预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的 价格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要素市场的 价格(工资、 地租、利息)
要素市场
供给 鞋子 住房 面包
生产者的生产
厂商(企业)
支付要素报酬 劳动
土地 资本 需求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
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分析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条 件、原因、过程及其作用。
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局部均衡分析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一般均衡分析
三、边际分析
1.“边际”概念
“边际”原本是高等数学里微积分中的一个概念,对于 一个函数来说,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变化所引起 的因变量的变化。边际量可定义为:
一、资源稀缺与欲望无限
(一)欲望无限 人们在消费或占有产品和劳务时
在数量上无限扩大和在质量上无限提高。 理论上的证据证明:需求层次理论
(二)资源稀缺 相对与人类的无限欲望,能够用来
满足人类欲望的各种经济资源是不足。
(三)稀缺性与选择
资源稀缺且多用 途性

欲望无穷且轻重 缓急各不相同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的】
❖ 重点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理解并掌握微 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掌握稀缺性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重商 主义
(17-18C) 法·蒙克
莱田
重农 学派 (1758) 法·魁奈
李嘉图
马克思 《资本论》
1876
国家
辛迪加 列宁
行政社 会主义
斯大林
前苏联
前东欧 中国大陆
亚当·斯密 《国富论》
1776
萨伊定律
供给创造需求
边际主义1870
杰文斯(英国学派)
❖ 基本假设是经济人或理性的经济人和信息的充分性。
❖ 基本问题是: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③怎样生产。
❖ (2)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以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不 同物品。而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性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就目前来看主要存在着 三种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
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提出行为标 准,探索符合行为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力求回
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的问题度涉及到价值判断,不
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规范研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价值判断标准,对经济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的数量是多少?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的基本问题
2.如何生产 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
发电? 3.为谁生产 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 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 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的问题。
1.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的简明表达,它用抽象的方法极其简单 地描述现实经济社会的情况。
2.边际分析
所谓边际分析,是指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或增加最后一 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
(1)边际的经济含义。所谓边际(margin),就是边缘、额外、 追加之意。
(2)边际的数学含义。从数学的角度看,所谓边际就是某一连
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将如何变化,并分析比较新 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量的基础上,考察研究不同时点上 诸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以及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实证分析工具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在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和西方在国 情上的重大差异之处。
上一页 返 回
本章知识小结
经济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它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 择的用途中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经济学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对这些 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进 行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 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 互关系。
❖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第一,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 第三,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 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 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 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 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 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 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一 重商主义
❖ 重商主义是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其代表人物 包括英国人约翰·海尔斯、托马斯·曼,法国人德·孟克列钦和 德国人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等。
❖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干预主义、贸易顺差和外汇 管制。
❖他们认为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增加财富 的唯一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因此,重商主义非常重视对 外贸易
思考题:下列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 分析的范畴
❖ 1、家庭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 ❖ 2、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 ❖ 4、通货膨胀和货币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源自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 一 边际分析法 ❖ 二 实证与规范分析法 ❖ 三 均衡分析 ❖ 四 静态与动态分析 ❖ 五 经济模型
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资源配置 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分配给不同的用途 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不同的经济体制实现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同
自给经济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来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用 问题(即由市场竞争性价格决定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 欲望 ❖ 自由物品与经济物品 ❖ 稀缺性与选择 ❖ 经济学的含义
欲望的无限性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 新古典经济学坚持自由放任思想,认为政府不要干 预经济,因而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
❖ 之所以称之新,是为了表明其与古典经济学的区别
与不同之处,其采用一个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 析法。
❖ 同时也将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消费和需求,
将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主要探讨价格
如何调节经济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而也被称为
❖ 古典经济学的其他代表人物主要有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 亚特·穆勒等。
二 古典经济学
❖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反映了自由
竞争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古典经济学家把经 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学 真正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
三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五 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
西方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 的宏观理论。理论总是要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二战后,以美国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者,把微观理论 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
的思想体系。
❖ 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 :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 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 学经济学博士。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
是什么 “天文学” 规范分析
➢ 区别: 1.有无价值判断。 2.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3.内容是否具有客观性。
应该是什么
“占星学”
➢ (1)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一门经济学课程。 ➢ (2)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 (3)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 (4)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 ➢ (5)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 (6)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AF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所能 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
AF曲线内的任何一点是现有资源条件下能达到的 产量组合. AF曲线外的任何一点是现有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 不能达到的产量组合.
学习方法与建议
➢ 1.不要逃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 ➢ 2.认真听课并学会作笔记,二者缺一不可。 ➢ 3.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独立地完成。 ➢ 4. 多参阅相关书籍,通过各种媒体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
❖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奖。
❖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 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 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 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 科书。
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 经济学史上的几个关键人物: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者
2.选择的必要 选择性:资源配置,即如何利用 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 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 的需要。
经济学提出 的两种假定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由资源 稀缺性 选择性 引发的 三大基 本问题
1.生产什么
2.怎样生产
3.为谁生产
资源配置
1.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实现“充分就业”
2.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价格理论。这一阶段的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时期。
三 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 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剑桥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A.马歇尔创建。 lfred Marshll ( 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
有能力调节。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解决问题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总量分析 国民经济总体 国民收入 社会福利最大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的以完全竞争 市场类型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于是在1933年,英国 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 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 济学的总结。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凯恩斯
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者
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 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 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 研究的最新发展。
四 宏观经济学
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 主销毁“过剩”牛奶
1929-1933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 饥民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 英国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 1883-1946)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
条件
静态分析
均衡

较 条件
静态分析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物品或劳务时所放弃该种资源所能 生产的其他物品和劳务的最大价值
生产可能性表
可能性 X产量 Y产量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
Y
生产可能性曲线
A
B
C
E
U
D
F
O
X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既定的 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第 一 章 导言
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一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 二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 三 经济学与经济体制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边际分析
➢ 边际:在经济学中,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 变化。
➢ 有关边际的概念,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一是边际 利益,一是边际成本。
均衡分析
➢ 均衡: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作 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 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 济行为。
自由物品与经济物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
自由物品 经济物品
自由物品 不需要任何代价就能够取得的物品
经济物品 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够取得的物品。
(一)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
1.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稀缺性:相对于人类多样、 无限的需要而言,满足需要 的资源是有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